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外科总论梁艳中医外科学总论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中医外科范围和疾病命名及分类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外科疾病的辩证中医外科疾病的治法中医外科调护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梁艳掌握中医外科三大派流的主要学术思想和代表著作。熟悉历代外科医学的主要学术成就、著述和创造发明。了解中医外科学的起源、形成、发展、成熟等阶段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上对人民健康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导学
定义中医外科学是运用中医药学的理论研究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临床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中医外科学的起源二、中医外科学的形成三、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四、中医外科学的成熟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状况发展历程一、中医外科学的起源中医外科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在长期的与自然抗争、与野兽搏斗、部落之间的征战等等,必然会发生各种创伤,为了减轻痛苦,经过漫长的反复的时间,逐渐形成了经验性的外科治疗方法。商代开始有了中医外科病名的记载。周代,医事分工中有了专职的外科医师-疡医。《周礼·天官篇》“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注:劀guā<书>刮去)二、中医外科学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既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也使中医外科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时期初步形成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并在治疗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论述外科疾病达30多种。创造了世界上最早应用雄黄、汞剂治疗疥疮,用毒堇治疗结石痛的药物止痛法。注:堇jǐn:多年生草本植物。首创酒洗伤口,开外科消毒之源。《黄帝内经》是我国现有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也为中医外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涉及外科疾病近30种。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神农本草经》《金创瘈疭方》为中医外科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药物学理论基础。中医外科学第一部专著,已失传。注:瘈疭chìzòng:同瘛疭,痉挛的症状。《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著。创立六经辨证理论体系。首载蜜煎导法、坐药法、吹耳急救法,以及对寒疝、蛔厥的诊治等。华佗东汉末年外科学家,我国腹部外科手术的创始人。用麻沸散给患者麻醉后进行腹部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录,比西方早1600多年。西晋、南北朝到隋、唐、宋、元时期,战争连绵不断,客观上增加了外科手术和外用药物的使用机会,也使中医外科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三、中医外科学的发展《肘后备急方》东晋葛洪编著的一部古代急诊全书。首载骑竹马灸法及用含碘药物海藻治“瘿”。提出用狂犬的脑组织敷贴伤口,治疗或预防狂犬病发作,是免疫治疗的思想萌芽,为世界首创。《刘涓子鬼遗方》《诸病源候论》东晋刘涓子编著《鬼遗方》,经南齐龚庆宣重新编次定名为《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学专著。隋代巢元方等集体编写。是中医学现存最早的病因病理学专著。唐代著作《备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等。首创用动物的脏器或组织,治疗人体相应部位的疾病,入食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等。在外治方面,发背初期用冷熨法,瘘管初期用纸捻引流等。特别是葱管导尿的使用记载,比法国的橡胶管导尿造1200年。外用剂型得到极大的丰富。王焘《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首,是外科方药的重要参考文献。宋代《圣济总录》记录了“五善七恶”《太平圣惠方》首载用砒剂治疗痔核,提出“扶正祛邪”、“内消”和“托里”的内治法则。《集验背疽方》首用金银花或藤浓煎并加酒服治疗痈疽。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外科精义》(齐德之著),全面总结了灸、针、砭镰、溻浴;灵活应用温通、排脓、拔毒、止痛等多种外治方法。《仙传外科集验方》(杨清叟著),首载痈疽有“阳中之阴证,阴中之阳证”。《永类钤方》记载挂线法治疗肛漏。四、中医外科学的成熟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由发展走向了逐步成熟,名医辈出,医著浩博,百家争鸣,形成了“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等中医外科的学术流派,治疗上也有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消、托、补三法更臻完善,汗、下、温、清、活血、化瘀、行气、导滞、化痰、散结等法亦得到普遍应用。“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陈实功
王维德
高锦庭《外科正宗》《外科全生集》《疡科心得集》注重脾胃,强调“外之证必根于内”。手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著作体现了明以前外科的主要成就。治疗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以“温通”为治疗大法。家传秘方:阳和汤、阳和解凝膏、醒消丸、犀黄丸、小金丹。用三焦辨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联系,确立“审部求因”的诊治规律。对外科四大绝证,主张以补为主,攻补兼施。刘河间治疮三大法则“疏通、托里、和营卫”。寒凉派,在外科治疗中广泛应用寒凉药。张子和“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岂有寒呼!”攻邪派,创立“漏针”治水疝,“钩针”治狐疝。李东垣朱震亨提出“荣气”即“胃气”补土派,强调健脾以生肌。“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派明清外科著作薛已《外科心法》、《外科发挥》等,创仙方活命饮。汪机《外科理例》,创制玉珍散治疗破伤风。陈司成《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梅毒的专著。《疡医大全》记录修补缺唇,扩张阴道闭锁症,切开新生儿肛门闭锁。《医门补要》记载有包皮环切术。明清时期著作颇多,手术器械也有所增多明清时期是中医外科学由发展走向成熟,使之基础理论自成体系,临床治疗方法、治疗经验不断丰富的重要时期。重要著作:民国时期民国时期中医外科发展缓慢,此时的中医外科著作虽对治疗无更多的建树,但为后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深入阐述、探明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学的微观机制开创了先河。主要代表:中西医汇通派,以张锡纯为代表,用赭遂攻结汤治机械性肠梗阻,葱白熨法治动力性肠梗阻。张山雷《疡科纲要》结合中西医理论阐述中医脓疡不痛的机制,指出“内已成脓,而竟不痛者,疡之变,神经已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外科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共同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各地相继建立中医学院,编著中医外科学的系列教材。在各种外科疾病的治疗及研究上也有长足的进步。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状况本章完
中医外科范围、疾病命名及分类第二章掌握中医外科学的疾病命名;熟悉中医外科的范围、特点。了解中医外科学的分类。导学第一节中医外科学范围医事制度的分科最早始于周代。在《周礼·天官篇》中有食医、疾医、疡医(即外科)、兽医的记载。元代医事分为13科,将外科称金疮肿科。明清时期,外科统称为疮疡科,范围以疮疡、皮肤和肛肠疾病为主。明代《外科理例》明确了外科的命名及其含义。传统中医外科学的范围虽然随着历代医事制度的变革而有所变化,但其学科界限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指发于人体体表,一般肉眼可见,有形可凭及需要以外治为主要疗法的疾病。如疮疡、肛肠病、皮肤、男性前阴、乳房、外周血管疾病、瘿、瘤、岩、口、眼、耳、鼻、咽喉等部位的疾病及跌仆闪挫、金刃损伤、水火烫伤、虫兽咬伤等等。传统中医外科学范围由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确切地对中医外科学范围进行界定有一定难度。结合近几十年的临床实际和学科发展,现代中医外科学的范围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所更新和变化,其范围除了疮疡、乳房、瘿、瘤、岩、皮肤、肛肠、男性前阴、周围血管及其他外伤性疾病外,还应包括内痈、泌尿生殖和性传播疾病等。现代中医外科学范围本节完第二节疾病的命名原则一般是依据其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特征、范围、病程、传染性等分别加以命名的。以部位命名者,如乳痈、肛裂、颧疔、对口疽等。(图)以穴位命名者,如迎香疔、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等。(图)以脏腑命名者,如肠痈、肝痈、肺痈等。以病因命名者,如破伤风、冻疮、漆疮等。以形态命名者,如蛇头疔、鹅掌风等。(图)以颜色命名者,如白驳风、丹毒等。以疾病特征命名者,如烂疔、流注、湿疮等。以范围大小命名者,如小者为疖,大者为痈等。以病程长短命名者,如千日疮等。以传染性命名者,如疫疔等。(图)中医外科疾病的分类疮疡类:指一切感染因素引起的体表的化脓性疾患,包括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根据疾病性质分阴、阳两大类乳房病类皮肤病类肛门病类泌尿男性病类外周血管病外伤性病类本节完第三节名词术语解释疮:疮者,创也。广义的疮是一切外科疾病的统称。狭义的疮指皮肤体表有形可见的各种损害性疾病的统称。如有丘疹的粟疮、疥疮;有脓包的黄水疮;有红斑的猫眼疮;有糜烂的水渍疮等。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外科医生被称为疡医。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感染因素引起体表的化脓性疾病。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图)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图)痈:有内痈、外痈两大类。内痈是生于脏腑的脓肿,如肺痈、肠痈;外痈生于体表部位,“痈者,壅也,壅肿状。”凡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局部具有红肿热痛的特征(少数初起皮色不变),一般范围在6-9cm者称痈。(图)根盘: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根盘收束者多为阳证,平塌者多为阴证。根脚:指肿疡之基底根部。一般多用于有粟粒状脓头,如钉丁之状的疔的基底根部的描述。根脚收束多为阳证,根脚软陷为成脓,根脚散漫或塌陷者,多提示可能发生走黄。(图)护场:“护”有保护之意,“场”为斗争场所。所谓护场,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有护场说明正气充足,疾病易愈;无护场说明正气不足,预后较差。应指: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疮顶:指肿疡之顶部。视其高耸或平塌颜色的改变程度等分析其属性为阴证或阳证。疮面:指肿疡破溃后所形成的溃疡面。根据疾病的性质不同,疮面的形态及颜色各不相同。疮腔:指外科疾病肿疡溃破后,病灶局部皮肤以下至疮底之间的空间。坏死: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组织失去气血、津液的濡养,失去活性并不能复原的病理改变。坏疽:机体的大块组织、器官或肢体缺血失养而发生的坏死。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有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缸口:慢性溃疡长期不愈,疮口边缘增厚,犹如大缸环口之状者。如臁疮周边多有缸口。腐肉:疮疡热盛成脓溃破后,疮面所呈现的腐败蚀烂的组织。应施以祛腐治疗令其融解脱落。肉芽:指溃疡坏死组织脱落,腐去脓净后,疮面新生的嫩肉。是判断溃疡愈合的重要指标。正常肉芽红活有生机,乃气血充足之象;肉芽苍白,宣浮松脆,无颗粒者为肉芽水肿,乃气血不足或阳气虚弱之象。胬肉: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的腐肉,称为胬肉。与中医眼科所讲的胬肉攀睛(即翼状胬肉)不尽相同。无头疽:是指多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如附骨疽、环跳疽等。相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其初起时无头,皮色不变(图)臖核:当某部位感染时,继发的引起颈颌部、肘部、腋窝部、腘窝部或腹股沟等部位出现的大小不等的硬结。其表明光滑、质中,按之作痛。相当与西医的淋巴结炎。痰毒:指感受风热湿毒,气血被毒邪壅塞与皮肉之间,继而炼液成痰,痰毒互阻,结块而肿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包括颈痈、腋痈、跨腹痈等,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疮痨:凡久患疮疡而正气虚弱,状似痨损者,称疮痨。现指由结核杆菌感染所致的外科病,如乳房结核中医称如痨,骨结核中医称骨痨等。结核:即结聚成核、结如果核之意。是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非指西医之结核病。如形容瘰疬肿大之淋巴结为“结核累累,有如串珠”。(图)称乳房内肿块性疾病为“乳中结核”等。(图)漏:凡溃疡孔处流脓经久淋漓不止,好像滴漏一样,曰漏,是以症状命名的。它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改变,一为现称的瘘管,指体表与有脏腑之间的病理性管道,具有内口和外口;一为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一般只具有一个外口。两者在外口部均有脓水经久淋漓不止。乳头风:又称“乳头破碎”。之乳头、乳颈及乳晕部皮肤浸淫,湿烂破裂的病症。多因肝火不能疏泄,肝胃湿热蕴结而成。其症乳头破碎、裂开,疼痛剧烈,揩之出血或流黏水,或结黄痂,容易继发外吹乳痈。瘤:瘤者,留滞不去之义。凡瘀血、痰滞、浊气停留于人体组织之中,聚而成形所结成的块状物。相当于西医的体表良性肿瘤。其特征是随处可生,发于皮肉筋骨之间,多数不痛不痒,推之移动,生长缓慢。一般分为气瘤(神经纤维瘤)、筋瘤(静脉曲张)、血瘤(海绵状血管瘤)、肉瘤(脂肪瘤)、骨瘤(骨瘤、骨肉瘤)、脂瘤(皮脂腺囊肿)。岩:病变部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破溃后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穴,故称之谓岩(岩与癌相同)。常见有乳岩(乳腺癌)、肾岩(阴茎癌)等。舌菌:首见于《沈氏尊生书》。多发于舌两侧或舌尖的下方,初期肿物如豆,头大蒂小,色红紫而疼痛,不久溃破,向深部及四周蔓延,边缘隆起如鸡冠,触之易出血,有恶臭,坚硬,渐大如菌状而得名。后期舌体缩短,痛不可忍,极易出血不止。相当于西医学的舌癌。茧唇:首见于《疮疡经验全书》。口唇部位肿物外形如蚕茧,质地较硬。相当于西医学的唇癌。失荣:首见于《外科正宗》。常见于颈部两侧或耳之前后,肿块坚硬如石,推之不移,因本病后期患者面容憔悴,形容消瘦,状如树木枝枯皮焦,失去荣华者。肾岩翻花:首见于《疡科心得集》。其特点是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相当于西医学的阴茎癌。阴茎头部表面见丘疹、节结、疣状物,质地坚硬,溃后如翻花状。翻花疮:皮肤病损部位溃破之后,不能愈合,胬肉突出疮口外翻,好似花蕊一般,头大根小,一旦碰伤,流血不止。相当于西医学的鳞状上皮癌、基底细胞癌或良性乳头状瘤等。胼胝:俗称“茧子”。《诸病源候论·手足发胼胝候》记载:“人手足忽然皮厚涩而圆短如茧者,谓之胼胝。”其特点是手掌、足趾等受摩擦部位的皮肤增厚,触之较硬,表面光滑,呈黄白或淡黄色,多无自觉症状。可因外伤(如木刺)或挤压太甚而发生感染,出现局部顽硬肿痛,甚则不能行走。沿肛痔:沿肛门外皮肤上出现的扁平样隆起,呈乳白色或灰白色,渗出臭秽黏液,时有瘙痒或刺痛,严重者可延及外阴、龟头。相当于西医学的尖锐湿疣或梅毒感染等。脱囊:又名囊脱、脱壳囊痈。其特点是阴囊红肿,皮肤迅速坏死脱落,睾丸暴露。《疡科心得集》记载:“又有脱囊,起时寒热交作,囊红睾肿,皮肤湿裂,隔日即黑,间日腐秽,不数日间其囊托尽……”相当于西医学的阴囊皮肤坏疽。肝痈:肝脏发生的脓疡称为肝痈。其临床特点是发热恶寒,右上腹疼痛,右季肋部饱满,有时可见局限性隆起,有明显的触痛及叩击痛,严重者可出现黄疸,B超、CT可明确具体病变部位。相当于西医学的肝脓肿。关格:“关者不得出也,格者不得入也”。关格是指肠腔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呕吐、腹胀、便闭(不排气、排便)。相当于西医学的肠梗阻。临床也称为“肠结”,与中医内科所谓的因肾功能不全所致的“关格”有所不同。风:“风为百病之长”,故外科以风来取名的疾病很多,病种也很广泛,包括疮疡、皮肤、口腔、肛门等疾病。如破伤风、骨槽风(下颌骨骨髓炎)、麻风、白癜风、鹅掌风(手癣)、喉风(喉头水肿)、唇风(剥脱性唇炎)、肠风(便血、肛旁脓肿)等。这些以风取名的疾病的共同特点就是多与风邪有关,多数为起病急,发展较快的急性疾患。毒:外科以毒来取名的疾病很多,且病种庞杂,不能代表某一种性质的疾病。如委中毒(腘窝部急性淋巴结炎)、时毒(流行性腮腺炎)、便毒(腹股沟淋巴结炎)、阴毒(恶性肿瘤)、丹毒、眼胞菌毒等。此外,对某种外科疾病,一时不能定出确切的病名,也常用毒来取名,如无名肿毒、胎毒、痧毒等。由于以毒取名的疾患不能概括某一性质的疾病,故临床已较少应用。痰:以痰取名的外科疾病大多发于皮里膜外,肿硬似馒,皮色不变,按之有囊性感,将溃皮色转为暗红,溃后或出黏液,或脓中夹有败絮样物质等。因此,以痰取名的疾病,归纳起来大致相当于西医的两大类疾病,一类是结核性疾病,如流痰(骨关节结核)、肾俞虚痰(腰部冷脓肿)、穿拐痰(踝关节结核)、乳痰(乳房部结核);一类是腺体的囊肿性疾病,如痰包(舌下腺囊肿)、痰瘤(颌下腺囊肿)等。本章完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第三章熟悉外科疾病常见病因的致病特点。掌握外科疾病的主要病机。正确处理气血、脏腑、经络与外科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的关系。导学第一节致病因素外科疾病的病因大致有外感六淫、感受特殊毒邪、外来损伤、情志内伤、饮食不节、虚劳损伤、痰饮瘀血等,每种病因都具有各自的特性及其所引发外科疾病的特殊表现。一、外感六淫二、感受特殊毒邪三、外来损伤四、情志内伤五、饮食不节六、劳伤虚损七、痰浊瘀血(一)外感六淫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历代医学家逐渐认识六淫邪毒能直接或间接地侵害人体,从而发生外科疾病。《外科启玄·明疮疡当分三因论》“天地有六淫之气,乃风寒暑湿燥火,人感受之则营气不从,逆于肉理,变生痈疽疔疖。”六淫致病只有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或六淫邪毒毒力强盛,超过人体正常抗病能力时才能发生。六淫致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可单独出现,也可两种以上同时感受。在一定条件下,六淫可以转换,如暑湿日久化燥伤阴,寒邪郁久化热等。由于风、寒、暑、燥的邪毒均能化热生火,所以外科疾病的发生,尤以“热毒”、“火毒”最为常见,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痈疽原是火毒生。”火风湿寒暑燥六淫热为火之轻,火为热之重。火为阳邪,其性燔灼,易伤津耗液,易生风动血,属阳证。其致病特点是发病迅速,病势交急,局部鍁红灼热,肿而皮薄光泽,疼痛剧烈,易成脓腐烂,或见发斑等,常伴口渴喜饮、小便短齿、大便干结等。甚则动风、出血,或内攻于脏腑,引起走黄、内陷等诸多变证。常见疾病如疔疮、有头疽、痈、丹毒、药毒等。此外,五气过极,皆能化火生热,如脱疽、流痰、瘰疬等,其始为寒,属阴证;到了中、后期,寒化为热,腐肉成脓,转为阳证。风为阳邪,为春令主气,但四时皆有,如痄腮以春季多见,而荨麻疹四季均可见。风性善行而数变,故发病迅速,部位游走不定,如风疹。风性燥烈,风性上行,多侵犯人体上部,如颈痈、头面丹毒。风为百病之长,常挟寒、湿、燥、热之邪,相合为患。风邪致病特点是发病急,肿势宣浮,患部皮色或红或不变,痛无定处,瘙痒剧烈,走注甚速,伴恶风,头痛等全身症状。寒为阴邪,为冬令主气,如冬季常见的冻疮。寒性收引,侵袭人体易导致气血凝滞,经络受阻,阳气不达。寒侵肌肤,而生冻疮、猫眼疮等;寒凝筋脉经络,则生脱疽、流痰等;寒入脏腑,发生胆石、肠结等。寒邪致病特点是常侵袭人体的筋骨关节,患部多色紫青暗,或不红不热,肿势散漫,痛有定处,的暖则减,化脓迟缓,常伴形寒怕冷、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溏薄等全身症状。暑为阳邪,为盛夏主气,多夹湿蕴蒸肌肤,易发生暑疖,甚则形成暑湿流注。暑为阳邪,发病具有热微则痒、热甚则痛、热盛肉腐等特征。暑邪致病特点是患部焮红、肿胀、灼热、糜烂或滋水淋漓,或痒或痛,遇冷则减,常伴口渴、胸闷、肢倦、神疲乏力等全身症状。湿为阴邪,为长夏主气,涉水淋雨,久居湿地,或汗出沾衣等,均可感受湿邪。湿性趋下,易伤人体下部,如湿热下注,可发阴囊湿疹、小腿丹毒、脚湿气、臁疮、脱疽、尿石症等。湿性重浊,侵淫肌肤,可发生湿疮、脓疱疮,出现水疱、糜烂、流滋等。湿性黏滞,缠绵难愈,如慢性湿疮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湿邪每多兼夹,有湿热、暑湿、寒湿之分,甚至三邪合而为病,例如风湿热侵袭肌肤可发为风疹、粉刺、牛皮癣、节结性红斑等。湿邪致病特点是局部可见肿胀、水疱、糜烂、渗液、瘙痒等,伴有食欲不振、胸闷脘痞、二便黏滞不爽、舌苔厚腻、脉濡缓或滑,病程迁延,缠绵难愈。燥为秋季主气,有凉燥与温燥之分,外科致病以温燥居多。燥邪易伤人体阴津,易侵犯皮肤,而生白屑风、风瘙痒、肛裂、手足部疔疮等。燥邪的致病特点是患部干燥、枯槁、皲裂、脱屑等,常伴口干唇燥、咽喉干燥或疼痛、大便秘结等全身症状。(二)感受特殊毒邪特殊毒邪包括虫毒、蛇毒、疯犬毒、药毒、食物毒以及疫疠之毒等。外科特殊邪毒的共同致病特点是多为阳证、实证、里证,发病急骤,变化快,有的具有传染性。局部红肿热痛,或见发疹,疼痛剧烈,或麻木不仁,有的很快侵及全身,可伴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轻则发热、口渴、便秘、溲赤,重则高热、昏迷、惊厥等。凡跌仆损伤、沸水、寒冷及金刃竹木等一切物理以及化学因素直接伤害人体,引起局部气血凝滞、郁久化热、热盛肉腐,而发生烧伤、冻伤等。因外伤再感受毒邪,可发生破伤风、外伤感染、手足疔疮等。因损伤后脉络瘀阻,可发生瘀血流注、脱疽、股肿、青蛇毒等。(三)外来损伤情志指人体的内在精神活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又称七情。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可使体内的气血、经络、脏腑的功能失调而发生外科疾病。情志内伤的致病特点是起病缓慢、病程长,伴有精神抑郁、急躁易怒等精神症状;病变多见于肝胆二经循行的部位。(四)情志内伤饥饱失常,寒温不当,饮食偏嗜或不洁,都可能导致疾病发生。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是除局部表现外,常伴有胃纳不佳,脘腹饱胀,舌苔浊腻,脉滑等症状。(五)饮食不节劳伤虚损包括劳力、劳神、房事过度及妇女生育过多等,导致脏腑气血耗伤,阴阳失和,是正气亏损而发生疾病。如肾虚则骨骼空虚,风寒痰浊,乘隙侵袭,而生流痰、附骨疽等。如冲任失调,营血不足,生风生燥,肌肤失养,可发生瘾疹。(六)劳伤虚损(七)痰浊瘀血痰浊、瘀血均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又能作用与脏腑和经络而发生新的病证,故也是致病因素。临床上二者常相兼致病,互为因果。外科之痰,主要指凝聚于皮里膜外、肌肉、经络、骨节之间,有征可凭的有形之痰,其特点是局部肿起,呈节结状硬块或囊性肿块,有的溢流痰浊样脓液,不痛或微痛,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早期症状多不明显。血流不畅,或溢出脉外,局部蓄积凝滞,可造成血瘀。其致病特点是肿胀结块,痛如针刺,固定不移,出血紫暗或夹有血块,面唇青紫,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或迟或弦。本节完第二节发病机制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是:
气血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和(一)疾病的发生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否,与正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是外科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如六淫外袭,邪自皮毛而入,导致气血壅滞之证。在一定条件下邪气可起主导作用,主要见于邪气异常强烈、凶猛,如外来伤害、疫疠之毒等。(二)疾病的发展变化1.气血凝滞2.经络阻塞3.脏腑功能失调总之,从外科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它与气血、经络、脏腑的关系是及其密切的。局部的气血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塞,以致脏腑功能失和是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制,而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则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临床病象尽管千变万化,总能以阴阳来分析疾病的基本性质,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应抓住八纲辨证的总纲。气血凝滞是指气血生化不及或运行障碍而致使其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是外科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因此其病理过程也是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的。外科疾病不论何种因素引起,均可导致气机不畅,营卫运行受阻,局部气血凝滞,从斑、疹等小疾到失荣、乳岩等恶疾。气血的盛衰直接关系这外科疮疡的起发、破溃、收口等。由于经络贯通内外,具有运行气血,联络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作用,所以经络在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过程中起着总要的作用。外科疾病由内伤所致,多脏腑受病,正盛则邪发于各经而外达肌表,正虚则邪留脏腑而内结于里;有外邪所侵,多经络受病,外发肌肤成患,外邪深入或日久正虚,则内入脏腑。体表的病症,通过经络的传导,邪可内攻脏腑;脏腑的内在病变,可由里出表,外达于肌表。外科疾病多生于体表,但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脏腑功能失调可以引起脏腑本身的病变,如所有急腹症及内痈等,肠道传化失常,气血痞结,可致肠结。脏腑的内在病变也可以通过经络传导,外达体表,如肝气郁结,脾胃湿热等均可导致疮疡的发生。体表的毒邪也可以影响脏腑而发生病变,如有头疽、颜面疔疮等,可以毒邪炙盛,或体虚不胜邪,而形成走黄、内陷等证。
中医外科疾病的辨证第四章学习目的正确理解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重要性;掌握辩阴证阳证,辩肿、痛、脓等熟悉外科局部症状四诊检查要点第一节诊法
望闻问切第一节第二节辨阴证与阳证辩病与辩证
辨病与辨证,是中医学从不同角度对疾病本质进行认识的方法。通过辨病,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对疾病以后的发展有了客观的和概括性的了解,它注重整个病程的病理变化特点,注重某个疾病本身不同于其他疾病的“个性”。通过辨证,把握疾病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使诊断更加深入细致,它着眼与疾病某个阶段、某个特定环境的征候群。中医外科历来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这样既体现了疾病治疗的整体性、规范性、原则性,又反映了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细致性、灵活性。如局部红肿热痛是阳证疮疡的共同特征,若是痈表现为局部光软无头,易脓、易溃、易敛,一般不会造成陷证;而有头疽则初起即有粟米样脓头,红肿热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溃破后状如蜂窝,化脓、脱腐、收口较难,并容易合并内陷,病情危重。因此,临床应以辨病为主要依据。临床实践证明,从症状入手,进行病、证双重诊断,并针对疾病、证候、主症进行治疗,建立病证相结合的诊疗体系,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第二节辨阴证阳证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阴阳辨证是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
《外科正宗》、《外科大成》、《医宗金鉴》等外科重要文献着重论述阴证阳证,而略于表里、寒热、虚实;而《外科证治全生集》仅以阴阳论治。因此,外科疾病的辨证,必须首先辨清它的阴阳属性,抓住了这个辨证纲领,则在治疗和判断上至少不会发生原则性错误。阳证
阴证
发病缓急急性发作慢性发作病位深浅皮肉筋骨皮肤颜色
红活焮赤紫暗或皮色不变皮肤温度灼热不热或微热肿胀形势形势高起平塌下陷肿胀范围根脚收束根脚散漫肿块硬度软硬适度,溃后渐消坚硬如石或柔软如绵疼痛感觉疼痛剧烈不痛、隐痛、酸麻或抽痛脓液稀稠脓质稠厚脓质稀薄或纯血水阳证
阴证
溃疡形色肉芽红活润泽肉芽苍白或紫暗全身症状初期常伴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溃后溃后渐消
初期无明显症状,或伴虚寒症状,酿脓时有虚热症状,虚象更甚舌苔脉象舌红苔黄脉有余舌淡苔少脉不足病程长短病程比较短
病程比较长预后顺逆易消、易溃、易敛,多顺难消、难溃、难敛,多逆以上辨阴证阳证是采用类比的方法将一些常见的症状加以归纳分析,概括地分为阴阳两类,而且大多是以疮疡为代表,它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临床辨证的具体过程中,不能拘泥于一点,要进行综合分析。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复杂多样的,而且病情又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所以不可能自始至终表现为单纯的阴证或阳证,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或阴阳相兼。而且疾病的阴阳属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随病情的变化而转化。阴阳辨证的真正价值在于从阴阳的转化中,提示疾病的本质和趋向,通过临床施治,最终取得阴阳平衡,使疾病痊愈。
第三节辨局部常见症状1肿2脓肿是各种致病因素引起局部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而成。由于患者的体质强弱,致病因素及发病部位的不同,而肿的形态也各不相同。临床上常根据肿势的缓急、集散程度、形态、部位、色泽以及伴随症状,判断疾病的性质和轻重。辨肿辨肿1.辨肿的外形
3.辨肿块与节结4.辨肿的部位与形色2.辨肿的成因局限性:红肿高突,根脚收束,多为实证,阳证。弥漫性:肿势平坦,散漫不聚,边界不清。全身性:疮疡溃后而见头面、手足虚浮辨肿的外形多为实证,阳证。阳证见之,为邪甚毒势不聚:阴证见之,为气血不充。脓出过多,病久气血大耗,脾阳不振。辨肿的成因1.火肿3.风肿5.痰肿7.瘀肿9.虚肿2.寒肿4.湿肿6.气肿8.郁结肿10.实肿辨肿的部位与形色由于发病部位的组织有疏松和致密之分,肿的程度与发展变化趋势亦有显著差别。
辨肿的部位与形色病发于疏松组织,如手足背、颈部等处并发与致密组织如手指病发于肌肉丰富处如大腿根部肿胀明显,按之凹陷,发展快,易蔓延。肿胀不甚,但疼痛剧烈。虽有明显粗肿,但不易分辨辨肿的部位与形色一般而言,病发于皮肤、肌肉之间,则肿势高突而焮红,发病较快,并有易脓、易溃、易敛之特点。并发于筋骨、肌肉之间,肿势平坦而皮色不变,发病较缓,及至脓熟仅透红一点,并有难脓、难溃、难敛之特点。在未溃脓时,由红肿色鲜转向暗红而无光泽,由高肿转为平塌下陷,是毒已走黄或内陷之危象。辨肿块与结节肿块是指体内比较大的或体表显而易见的肿物,如腹腔内肿物或体表较大的包块等。结节较小触之可及,主要见于皮肤或皮下。辨肿块与结节1.大小3.质地5.位置7.疼痛2.形态4.活动度6.边界8.内容物肿而色红,皮薄光泽,焮热疼痛,肿势急剧。常见于阳证疮疡,如疖疔初起、丹毒等火肿肿而木硬,皮色不泽,苍白或紫暗,肤温清冷,常伴有酸痛,得暖这舒。常见于冻疮、脱疽等。寒肿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轻微疼痛。常见于冻疮、脱疽等。风肿肿而皮肉重垂胀急,深则按之如烂棉不起,浅则皮肤光亮起水疱,破流黄水,浸淫皮肤。常见于股肿、湿疮等。湿肿肿势或软如棉馒,或硬如结核,不红不热,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无处不生。常见于瘰疬、脂瘤等。痰肿皮紧内软,按之凹陷,放手复原,不红不热,常随喜怒消长。常见于气瘿、乳廦等。气肿肿而胀急,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消退。常见于皮下血肿。瘀肿肿势坚硬如石,状如岩突,高低不平,推之不动,界限不清,不红不热。常见于乳岩、失荣、肾岩等。郁结肿肿势平塌,根盘散漫。常见于正虚不能托毒之疮疡虚肿肿势高起,根盘收束。常见于正盛邪实之疮疡。
实肿大小一般以厘米为测量单位,测量其大小可作为记录肿块变化,观察治疗效果的客观依据。有些囊性变或出血性肿块随时间变化而增大,要随时观察其大小。
B超测量可提供准确的数值。形态常见的形态特征包括扁平、扁圆、圆球、卵圆、索条状、分叶状及不规则形态等。表面是否光滑可协助判断其性质:
良性肿瘤因其有完整包膜,触诊时多表面光滑。恶性肿瘤多无包膜,呈浸润性生长,表面多粗糙或高低不平,形状不规则。质地从肿块质地软硬可判断其不同性质。骨瘤或恶性肿瘤脂肪瘤囊性肿块质地坚硬如石柔软如馒按之柔软活动度活动度可确定肿块的位置或性质皮内肿块皮下肿块
良性肿块恶性肿块可随皮肤提起,推移肿块可见皮肤受牵扯手推之能在皮下移动无牵拉感活动度好活动度好差位置有些肿块要特别需要确定其生长的位置,以决定其性质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蔓状血管瘤—看似位于体表,却多呈哑铃状,很可能外小内大,深层部分可以延伸到人体的骨间隙或内脏间隙。腱鞘囊肿、腘窝囊肿—位于肌肉层或肌腱处,可随肌肉收缩掩没或显露。
位置平卧位触摸不清或比较深在的腹部肿块,检查时应选择不同体位,如让患者平卧位抬头,这时腹肌紧张,可清楚地触及到肿块,说明肿块位在腹壁;若肿块消失说明肿块位于腹肌之下或腹腔内。另外,对某些肿块则需要借助仪器检查。边界指肿块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非炎症性、良性肿块界限明显。恶性肿块呈浸润性生长,界限不清。
炎性肿块良性肿块良性肿块(边界明显)合并感染发生恶变(边界不清)疼痛恶性肿瘤初起肿块合并感染良性肿瘤挤压恶性肿瘤中、后期很少疼痛不同程度的疼痛内容物由于肿块来源及形成或组织结果的区别,肿块内有不同的内容物。肉瘿
(甲状腺囊肿)--含淡黄色或咖啡色液体水瘤
(淋巴管瘤)--为无色透明液体胶瘤(腱鞘囊肿)--为淡黄色粘冻状液体结核性脓肿--为稀薄暗淡夹有败絮样物质脂瘤(皮脂腺囊肿)--内含灰白色豆腐渣样物质脓是化脓性疾病常见的病理产物,因热盛肉腐蒸酿而成,是由气血化生的。疮疡早期不能消散,中期化腐成脓,是疮疡中期的主要症状和标志。外科疾病的出脓,是正气载毒外出的现象辨脓外科疾病毒邪随脓液排出体外,与伤寒表证邪随汗解、腑实内结邪自下而出、邪壅上焦涌吐而出一样,是使“邪有出路”,虽伤正气,但邪出正气才能恢复,疾病才能痊愈,是一种顺证。疮疡辨脓,有助于正确判断疾病的预后顺逆。辨脓辨脓辨脓的方法辨脓的内容注意事项辨脓的方法1.按触法4.穿刺法2.透光法5.B超3.点压法辨脓的内容辨脓的有无辨脓的部位深浅辨脓的形质、色泽和气味辨脓的注意事项对手部和面部疮疡辨脓时,应注意患部是否曾用碘酊涂搽,因用后皮肤易起空壳,不能误认为内有脓液,应仔细触按感觉有无波动感。辨脓还要结合各病的病程,如痈化脓一般为7d,暑湿流注14d,手足疔疮10d,乳痈10d,流痰6月至1年以上。如用抗生素治疗后不能消散者,化脓的时间则可延迟。股四头肌处的肿疡,因此处肌肉肥厚,按之似有波动感,验脓时必须在上下左右四处互相垂直的方向多处仔细触按,确诊有波动感时方可手术切开。一般肿疡波动冲击感有力者多为厚脓,患者气血尚充实,溃后愈合较快;波动冲击感无力者多为薄脓,患者气血不足,溃后愈合较慢。用两手食指的指端轻放于脓肿患部,相隔适当的距离,然后以一手指稍用力按一下,另一手指端即有一种波动的感觉,这种感觉称为应指。经反复多次及左右相互交替试验,若应指明显者为有脓。在检查时注意两手指腹应放于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在上下、左右四处互相垂直的方向检查。若脓肿范围较小,则用左手拇、食两指固定于脓肿的两侧,以右手的食指按触脓肿中央,如有应指为有脓。按触法医生以左手遮着患指(趾),同时用右手把手电筒放在患指(趾)下面,对准患指(趾)照射,然后注意观察患指(趾)部上面,如尚未化脓时,则见清晰潮红,如见深黑色的阴影为有脓。透光法不同部位的脓液积聚,其阴影可在不同的部位显现。如蛇眼疔、甲根后的脓液积聚,可在指甲根部见到轻度的遮暗;蛇头疔脓液在骨膜部,沿指骨的行程有增强的阴影而周围清晰;在骨部的,沿着骨有黑色遮暗,并在感染区有明显的轮廓;在关节部的,则关节处有很少的遮暗;在腱鞘部的,有轻度遮暗,其行程沿整个手指的掌面;全手指尖部、整个手指的脓肿则呈一片显著暗区。透光法手指部脓肿在脓液很少的情况下,可用点压法检查,简单易行。用大头针尾或火柴头等小的圆钝物,在感染区域轻轻点压,如测得有局限性的剧痛点,显示已有脓肿形成,而剧痛的压痛点即为脓肿部位点压法疮疡患于深部,当脓已成而脓液不多,用按触法辨脓有困难,可采用注射器穿刺抽脓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辨别脓的有无,而且可以采集脓液标本。在操作时必须注意严格消毒,以及穿刺部位进针深度等。穿刺法
B超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无损伤,可比较准确地确定有无脓肿及其部位、大小、数目等,并能引导穿刺或切开排脓。B超从皮肤颜色、温度、肿块硬度和高度、触痛、脉象、手法、病程等方面综合分析,方可准确辨出脓之有无。有脓:肿块坚硬高突,皮薄焮红,按之灼热痛甚,中软应指,有波动感,脉数(洪)。可伴有发热、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全身反应。无脓:按之微热、轻痛,肿块仍硬,无应指感,脉不数者。辨脓的有无辨脓的部位深浅,是切开引流时进刀深浅的重要依据。浅部:肿块高突坚硬,中有软陷,皮薄光亮,焮红灼热,轻按便痛而应指者。深部:肿势散漫坚硬,按之隐隐软陷,不红不热,或微红微热,重按方痛而应指者。辨脓的部位深浅脓的形质:宜稠厚不宜稀薄。脓稠厚者气血充盛,阳证多见;稀薄者气血虚弱,阴证多见。先出黄色稠厚脓液,后出黄稠滋水,是将敛佳象。脓由稠厚转为稀薄,为体质渐衰,一时难敛。脓成日久不泄,溃后脓稀如水直流,其色不晦、气不臭,未为败象。若脓稀似粉浆污水,或夹败絮状物,色晦腥臭者,为气血衰竭之败象。辨脓的形质、色泽和气味脓的色泽:宜明净不宜污浊。脓液黄白质稠,色泽鲜明,为气血充足,最是佳象。如黄浊稠厚,色泽不净,为气火有余,尚属顺证。如黄白质稀,色泽洁净,气血虽虚,未为败象。如脓色绿黑稀薄,为蓄毒日久,有损筋伤骨的可能。如脓中夹有瘀血,色紫成块,为血络损伤。如脓色黄如姜汁,则每多兼患黄疸,病势较重。辨脓的形质、色泽和气味脓的气味:宜略腥而不宜臭秽。脓液一般略带腥味,其质稠厚,大多是顺证。若腥秽恶臭,其质必薄,大多是逆证,而起常是穿膜蚀骨之征。若加有气泡蟹沫,为内膜已透,每多难治。辨脓的形质、色泽和气味总之总之疼痛是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自觉症状,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气血凝滞、阻塞不通引起。疼痛的剧增与减轻,常作为病势进展与消退的标志。三、辨痛辨痛辨疼痛的类型辨疼痛的性质辨疼痛与肿胀辨疼痛的成因
痒是皮肤上的一种不适感,是皮肤病的一个主要自觉症状,在疮疡的肿疡、溃疡阶段也时有发生。中医学认为“热微则痒”,即痒是有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肌表,致使皮肉间气血不和,郁而生微热所致,或由于血虚风燥阻于皮肤,肌肤失养,内生虚热而发。四、辨痒(一)皮肤病辨痒风胜湿胜热胜虫淫血虚皮肤变厚、干燥、脱屑,很少糜烂流滋水,如牛皮癣、慢性湿疮。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中,其痒尤甚,最易传染.。如疥疮、手足癣等。
皮肤瘾疹,焮红灼热,或只发于裸露部位,或遍布全身,甚则糜烂滋水淋漓,结痂成片,常不传染。如接触性皮炎。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最易沿表皮蚀烂,越腐越痒,多为湿性,或有传染性。如急性湿疮、脓疱疮等。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如风瘙痒、牛皮癣、白庀、瘾疹等。(二)疮疡辨痒肿疡作痒溃疡作痒1.肿疡初期,肿势平坦,根脚散漫,脓犹未成之时,可有作痒的感觉,这是毒势炽盛,正不聚邪,预示着病变的发展趋势。可见有头疽、疔疮初起、疫疔等。2.治疗后根脚收束,肿痛已减,余块未消之时,也有痒的感觉,这是正气已复,气血疏通,毒势已衰,病变有消散之趋势。可见于乳痈、流注等。1.即溃之后,肿痛渐消,忽感患部焮热奇痒不安,多数是由于脓区不洁,脓液浸渍皮肤,护理不善所致;或因应用汞剂、砒剂、敷贴膏药等引起皮肤过敏所致。2.溃疡经治疗后,脓流已畅,余肿未消之时;或于腐肉已脱、新肌渐生之际,而皮肉间感觉微微作痒,这是毒邪渐化,气血渐充,助养新肉,将要收口的佳象。本节完(一)辨疼痛成因热痛:皮色焮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见于阳证疮疡。寒痛: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见于脱疽、寒痹等。风痛: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遇风则剧。见于行痹等。湿痛:痛而酸胀,肢体沉重,按之有凹陷性水肿或见糜烂流滋。见于臁疮、股肿等。气痛: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见于乳癖等。瘀血痛:痛而拒按,固定不移,或有肿块。初起皮色暗褐,继则皮色青紫瘀斑。见于青蛇毒、脱疽、瘀血流注等。化脓痛:痛势急胀,痛无止时,如同鸡啄,按之中软应指。多见于疮疡成脓期。(二)辨疼痛的类型卒痛:突然发作,病势急剧,多见于急性疾患。如胃肠急性穿孔,空腔脏器扭转,肠系膜动脉急性栓塞等。阵发性疼痛:忽痛忽止,时重时轻,发作无常。多见于空腔脏器梗阻性疾病,如肠梗阻、胆道蛔虫、胆石症、肾及输尿管结石等。持续性疼痛:痛无休止,持续不减,或渐趋加重。见于大多数急性炎症性疾病,并且随着炎症的加重而痛剧,随着炎症的缓解而痛缓。痛势缓和,持续不减者,多见于慢性炎症。(三)辨疼痛性质刺痛:痛如针刺,病变多在皮肤,如蛇串疮。灼痛:痛而有烧灼感,病变多在肌肤,如疖、疔疮、丹毒等。裂痛:痛如撕裂,病变多在皮肉,如手足皲裂、乳头皲裂、肛裂等。钝痛:疼痛滞钝、缓和,病变多深在骨与关节间,如流痰、附骨疽等。酸痛:痛而酸楚,病变多在关节,如流痰等。胀痛:痛而紧张,胀满不适,如乳廦等。绞痛:痛如刀割,发病急骤,病变多在脏腑,如尿石症等。啄痛:痛如鸡啄,并伴有节律性痛,病在肌肉,常为阳证疮疡成脓标志。抽掣痛:痛时扩散,除抽掣外,并伴有放射痛。如乳岩、石瘿之晚期。
(四)辨疼痛与肿胀先肿后痛者,其病浅在肌肤,多见于体表急性炎症,如颈痈。先痛后肿者,其病深在筋骨,如附骨疽。痛发数处,同时肿胀并起,或先后相继者,如流注。肿势蔓延而痛在一处者,是毒已渐聚。其形虽巨,可以无虑;肿势散漫而无处不痛者,是毒邪四散,其势鸱张,变端堪忧。肿块坚硬如石不移,不痛或微痛,日久逐渐肿胀时觉掣痛者,常为岩。
中医外科学疾病的治法第五章掌握消、托、补三大法则的适应证、禁忌证。掌握具体的十一种内治法的应用。掌握外治法中药物疗法各种剂型的应用及注意事项。熟悉手术疗法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了解外治法中其他疗法的应用及注意事项。导学内治法除了从整体观念进行辨证施治外,还要依据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按照疾病初期、中期、后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即初期以消散邪毒为主,中期以托毒外出为主,后期以扶正祛邪为主,故确立消、托、补三个总的治疗原则。第一节内治法一、内治法的三个总的原则消法补法托法在内治消法、托法、补法的应用中,有时是一法单用,有时是数法合用,应灵活掌握。内治法中,还分上、中、下三部用药:上部加祛风药中部加行气药下部加利湿药总结二、内治法的具体应用消、托、补三大法则,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三个总原则。由于疾病的病种、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程等的不同,因此在临床具体运用时,治法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1.解表法
2.通里法
3.清热法
4.温通法
5.祛痰法
6.理湿法
7.行气法
8.和营法
9.内托法
10.补益法
11.调胃法以上各种内治疗法,虽每法均各有其适应症,但病情的变化是错综复杂的,在具体运用时,往往需数法合并使用。因此,治疗时应根据全身和局部情况、病程阶段,按病情的变化和发展,选法用药,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解表法辛凉辛温方剂举例:
辛凉解表方如银翘散或牛蒡解肌汤、消风散。
辛温解表方如荆防败毒散、万灵丹、麻桂各半汤。常用药物:
辛凉解表药,如薄荷、桑叶、白僵蚕、蚕衣、牛蒡子、连翘、浮萍、菊花等。
辛温解表药,如荆芥、防风、麻黄、桂枝、羌活、生姜、葱白等。适应证:
辛凉解表用于外感风热证,如颈痈、乳痈初起,头面部风热证丹毒、风热证;瘾疹、风热证药疹等,症见局部焮红肿痛,或皮肤出现急性泛发性皮损,皮疹色红、瘙痒,伴有咽喉疼痛、恶寒轻、发热重、汗少、口渴、小便黄、苔薄黄、脉浮数者。
辛温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证,如麻风病初起、风寒证附骨疽初起、风寒证瘾疹等,证见局部肿痛酸楚,皮色不变;或皮肤出现急性泛发性皮损,皮疹色白,或皮肤麻木,伴有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口不渴、舌苔白、脉浮紧者。注意点:
凡疮疡溃后,日久不敛,体质虚弱者,即使有表证存在,亦不宜发汗太过,否则汗出过多,体质更虚,因而引起痉厥之变。
通里法方剂举例:
攻下法,如大承气汤、内疏黄连汤、凉膈散;
润下法,如麻仁丸、润肠汤。常用药物:
攻下药物,如大黄、芒硝、枳实、番泻叶;
润下药物,如瓜蒌仁、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等。适应证:攻下法适用于表证已罢,热毒入腑,内结不散的实证、热证。如外科疾病局部焮红肿胀,疼痛剧烈,或皮肤病之皮损焮红灼热,并伴口干饮冷、壮热烦躁、呕恶便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糙、脉沉数有力者。润下法适用于阴虚肠燥便秘,如疮疡、肛肠疾病、皮肤病等阴虚火旺,胃肠津液不足,口干食少,大便秘结,脘腹痞胀,舌干质红,苔黄腻或薄黄,脉象细数者。注意点:严格掌握适应证,尤以年老体衰、妇女妊娠或月经期更宜慎用。使用时应中病即止,不宜过剂,否则会损耗正气。尤其在化脓阶段,过下之后,正气一虚,则脓腐难透,疮势不能起发,反使毒邪内陷,病情恶化。若用之不当,能损伤脾胃,耗伤正气,致疾病缠绵难愈。泻下药物虽然可以直接泻下壅结之热毒,但在使用时可适当加清热解毒、行气导滞之品,以增强清泻热毒之效果。
是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也就是《内经》所说“热者寒之”的治法。由于外科疮疡多因火毒所生,所以清热法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法则之一。清热法方剂举例:清热解毒方,如五味消毒饮
清气分热方,如黄连解毒汤
清血分热方,如犀角地黄汤、清营汤
养阴清热方,如知柏八味丸
清骨蒸潮热方,如清骨散、青蒿鳖甲汤常用药物:清热解毒: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蚤休、野菊花等。清气分热:黄连、黄芩、黄柏、石膏等。清血分热:水牛角、鲜生地、赤芍、牡丹皮、紫草、大青叶等。养阴清热:生地、玄参、麦冬、龟板、知母清骨蒸潮热:地骨皮、青蒿、银柴胡、鳖甲适应证:清热解毒法用于热毒之证,如疔疮、疖、痈、丹毒、蛇串疮、药疹诸疾,症见局部红、肿、热、痛,伴发热烦躁、口咽干燥、舌红苔黄、脉数等。清气分热适用于局部色红或皮色不变、灼热肿痛的阳证,或皮肤病之皮损焮红灼热的阳证,如颈痈、流注、接触性皮炎、脓疱疮、进行性白疕等,或皮肤病之皮损焮红灼热,脓疱、糜烂并伴壮热烦躁、口干喜冷饮、溲赤便干、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糙、脉洪数者。清血分热适用于邪热入营血,症见局部焮红灼热的外科疾病,如烂疔、发、大面积烧伤、药疹、红皮病型白疕等;皮肤出现红斑、瘀点、灼热,如丹毒、血热证白疕、葡萄疫、急性红蝴蝶疮等,可伴有高热、口渴不欲饮、心烦不寐、舌质红绛、苔黄、脉数等。适应证:若热毒内传、邪陷心包而见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身热,舌质红绛,苔黑褐而干,脉洪数或细数,是为疔疮走黄、疽毒内陷或毒邪内攻之证,又当加用清心开窍法,合安宫牛黄丸(针剂为清开灵)、紫雪丹、至宝丹等养阴清热法用于阴虚火旺的慢性病证,如慢性红蝴蝶疮,有头疽溃后、蛇串疮恢复期,或走黄、内陷后阴伤有热者。清骨蒸潮热一般用于瘰疬、急性红蝴蝶疮发热缓急期,流痰后期虚热不退的病证等。
注意点:应用清热药切勿太过,必须兼顾胃气,如过用苦寒,势必损伤胃气而致纳呆、呕恶、泛酸、便溏等症状。尤其在疮疡溃后体质虚弱者更宜注意,过投寒凉药能使气血凝滞,导致疮口延迟愈合。用温经通络、散寒化痰的药物,以驱散阴寒凝滞之邪,为治疗寒证的主要法则。即《内经》所说“寒者热之”之意。温通法方剂举例:
温经通阳方,如阳和汤;
温经散寒方,如独活寄生汤。常用药物:
温经通阳、散寒化痰药物,如附子、肉桂、干姜、桂枝、麻黄、白芥子等;
温经散寒、祛风化湿药物,如细辛、桂枝、羌活、独活、秦艽、防风、桑寄生等。适应证:
温经通阳、散寒化痰法适用于体虚寒痰阻于筋骨,如流痰、脱疽等,患处隐隐作痛,漫肿不显,不红不热,面色苍白,形寒畏冷,小便清利,舌淡苔白,脉迟或沉等内寒现象。
温经散寒、祛风化湿法,适用于体虚风寒湿邪侵袭筋骨,如痹病中风寒湿证、麻风病初起、红蝴蝶疮关节疼痛等病,患处酸痛麻木,漫肿,皮色不变,恶寒重、发热轻,苔白腻,脉迟紧等外寒现象者。上述两法之中,阳和汤以温阳补虚为主,多用于体质较虚者,为治疗虚寒阴证之代表方;独活寄生汤祛邪补虚并重,如体质较强者,只要去其补虚之品,仍可应用。注意点:
症见阴虚有热者,不可施用本法,因温燥之药能助火劫阴,若用之不当,能造成其他变证。临床上应用温通法多配以补气养血、活血通络之品,能提高疗效。因为元气充足,血运无阻,经脉流通,阳气自然畅达。
指用咸寒软坚化痰的药物,使因痰凝聚之肿块得以消散的法则。一般来讲,痰不是疮疡的主要发病原因,因为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以及体质虚弱等,多能使气机阻滞,气血流行不畅,津液凝聚成痰。因此,祛痰法在临床运用时,大多数是针对不同的病因,配合其他治法使用,才能达到化痰、消肿、软坚的目的。祛痰法方剂举例:
疏风化痰方,如牛蒡解肌汤合二陈汤;清热化痰方,如清咽利膈汤合二母散;解郁化痰方,如逍遥散合二陈汤;
养营化痰方,如香贝养营汤;常用药物:疏风化痰药有牛蒡子、薄荷、蝉衣、夏枯草、陈皮、杏仁、半夏等;清热化痰药如板蓝根、连翘、黄芩、金银花、贝母、桔梗、瓜蒌、天竺黄、竹茹等;解郁化痰药如柴胡、川楝子、郁金、香附、海藻、昆布、白芥子等;养营化痰药如当归、白芍、首乌、茯苓、贝母、香附、橘叶等。适应证:
疏风化痰法适用于风热夹痰之病证,如颈痈结块肿痛,伴有咽喉肿痛,恶风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清热化痰法适用于痰火凝聚之证,如锁喉痈、丹毒红肿坚硬,灼热疼痛,伴气喘痰壅,壮热口渴,便秘溲赤,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
解郁化痰法适用于气郁挟痰之病证,如瘰疬、肉瘿,乳廦结块坚实,皮色不变,不痛或微痛,伴有胸闷憋气、性情急躁等,舌质正常,苔薄,脉弦。养营化痰法适用于体虚夹痰之证,如瘰疬、流痰后期,形体消瘦、神疲肢软者,舌质淡红,脉细。注意点:因痰而致的外科病,每与气滞、火热相合,应注意辨证。临床应用可根据病变部位经络脏腑之所属,而随经用药,如病在颈项腮颐加疏肝清火之品;病在乳房加清泻肝胃之热药物。
指用燥湿或淡渗利湿的药物,祛除湿邪的治法。湿邪停滞,能阻塞气机,病难速愈。一般来说,在上焦宜化,在中焦宜燥,在下焦宜利。如湿热两盛,留恋气分,要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湿热下注膀胱,宜清热泻火,利水通淋;湿热蕴结肝胆,宜清肝泻火,利湿化浊。风湿袭于肌表,宜除湿祛风。理湿法方剂举例:
燥湿运脾方,如平胃散;
清热利湿方,如二妙丸、萆薢渗湿汤、五神汤、龙胆泻肝汤等;
除湿祛风方,如豨莶丸。常用药物:
燥湿药物,如苍术、佩兰、藿香、厚朴、半夏、陈皮等;
淡渗利湿药,如萆薢、泽泻、苡仁、猪苓、茯苓、车前草、茵陈等;
祛风除湿药,如地肤子、豨莶草、威灵仙、川防己、木瓜、晚蚕砂。适应证:
燥湿健脾适用于湿邪兼有脾虚不运之证,如外科疾患脓疱疮、蛇串疮伴有胸闷呕恶、脘腹胀满、纳食不佳、苔厚腻等。
清热利湿适用于湿热交并之证,如湿疮、漆疮、臁疮等肌肤焮红作痒、滋水淋漓,或肝胆湿热引发的蛇串疮、子痈、囊痈等,舌红,苔黄腻,脉滑。
祛风除湿法适用于风湿袭于肌表之证,如白驳风,苔薄,脉弦。注意点:湿为黏滞之邪,易聚难化,与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失调有关,常与热、风、暑等合而发病,故治疗时必须结合清热、祛风、清暑等法合并应用。理湿之药,过用每能伤阴,故阴虚、津液亏损者,宜慎用或一般不用。
行气法方剂举例: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方,如逍遥散、清肝解郁汤;疏肝解郁、化痰软坚方,如海藻玉壶汤、舒肝溃坚汤或开郁散。常用药物:疏肝解郁、行气活血药:如柴胡、香附、枳壳、陈皮、木香、元胡、当归、白芍、川楝子、丹参等。疏肝解郁、化痰软坚药:如海藻、昆布、贝母、青皮、半夏、川芎等。适应证: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法适用于肝郁气滞血凝而致肿块坚硬或结块肿痛,如乳癖、乳岩等,不红不热;或痈疽后期,寒热已除、毒热已退、肿硬不散者,伴胸闷不舒、口苦、脉弦等;疏肝解郁、化痰软坚法适用于如肉瘿、气瘿等病,肿势皮紧内软,随喜怒而消长,伴性情急躁、痰多而黏等,苔薄,脉弦。
注意点:凡行气药物,多有香燥辛温特性,容易耗气伤阴;若气虚、阴伤或火盛患者须要慎用或禁用。此外,行气法在临床上单独使用者较少,常与祛痰、和营等方法配合使用。
是用调和营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血脉调和流畅,从而达到外科疾病肿消痛止的目的。外科疾病的形成,多因“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而成。外科和营法大致可分为:和营法攻下润下方剂举例:
活血化瘀方,如桃红四物汤活血逐瘀方,如大黄蟄虫丸常用药物:活血化瘀药,如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等;
活血逐瘀药,如土蟄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适应证:
活血化瘀法适用于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引起的外科疾病,如肿疡或溃后肿硬疼痛不减,结块色红较淡,或不红或青紫者,舌质较暗,苔薄,脉弦;活血逐瘀法适用于瘀血凝聚、闭阻经络所引起的外科疾病,如乳岩、筋瘤等,舌质有瘀点或瘀斑,苔薄,脉弦涩。注意点:
和营法在临床上有时需与其他治法合并应用,若有寒邪者,宜与祛寒药合用;血虚者,宜与养血药合用;痰、气、瘀互结为患者,宜与理气化痰药合用等。和营活血的药物,一般多温热,所以火毒炽盛的疾病不应使用,以防助火:对气血亏损者,破血逐瘀药也不宜过用,以免耗伤气血;破血逐瘀药大多易伤脾胃,应用时必须加入健脾益胃之品。
用补益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使疮疡毒邪移深居浅,早日液化成脓,或使病灶趋于限局化,使邪盛者不致脓毒旁窜深溃,正虚者不致毒邪内陷,从而达到脓出毒泄、肿痛消退的目的,寓有“扶正达邪”之意。内托法透托法补托法益气托毒法温阳托毒法方剂举例:
透托方:透脓散;
益气托毒方:如托里消毒散;
温阳托毒方:如神功内托散。常用药物:
透脓托毒药物,如黄芪、当归、穿山甲、皂角刺等;
补益托毒药物,如黄芪、党参、当归、白术、川芎、白芍、茯苓、桔梗、皂角刺等:
温阳托毒药物,如附子、干姜、黄芪、人参、茯苓、白术、陈皮、川芎、穿山甲等。适应证:透托法用于肿疡已成,毒盛正气不虚,肿势高突,根脚收束,肿疡脓成尚末溃破或溃破后脓出不畅,多用于实证;补托法用于肿疡毒势方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者。如见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或溃后脓水稀少,坚肿不消,并出现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脉数无力等症状,可用益气托毒法;如见疮形漫肿无头,疮色灰暗不泽,化脓迟缓,或局部肿势已退,腐肉已尽,而脓水灰薄,或偶带绿色,新肉不生,不知疼痛,伴自汗肢冷、腹痛便泄、精神萎靡、脉沉细、舌质淡胖等症,可用温阳托毒法。注意点:
透脓法不宜用之过早,肿疡初起未成脓时勿用。补托法正实毒盛的情况下,不可施用,否则不但无益,反能滋长毒邪,使病势加剧,而犯“实实之戒”。
故透脓散方中的当归、川芎,凡湿热火毒炽盛之时,皆去而不用,适当加入清热解毒之品。此外,透脓法常与清热法同用,因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透脓托毒时要酌加清热药物,火热熄则脓腐尽。是用补虚扶正的药物,使体内气血充足,以消除虚弱,恢复正气,助养新肉生长,使疮口早曰愈合的治法。即《内经》所说“虚者补之”“损者益之”之意。补益法主要有益气、养血、滋阴、助阳、气血双补、补益肝肾、调摄冲任、补益心脾、补益心肺等。补益法方剂举例:
益气方,四君子汤;
养血方,四物汤、当归饮子;
气血双补方,八珍汤、圣愈汤;
滋阴方,六味地黄丸、虎潜丸;
助阳方,桂附八味丸或右归丸;
调摄冲任方,二仙汤;补益肝肾方,一贯煎;
补益心脾方,归脾汤、天王补心丹;
补益心肺方,生脉散。常用药物:益气药,如党参、黄芪、白术;
养血药,如当归、熟地、鸡血藤、白芍
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女贞子、旱莲草
温阳药,如附子、肉桂、仙茅根、淫羊藿、鹿角片等。适应证:
凡具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症状者,均可应用补法。一般适用于外科疾病中后期、皮肤病等凡有气血不足或阴虚阳微者。注意点:疾病有单纯气虚或血虚、阴虚或阳虚,也有气虚两虚,阴阳互伤,所以应用补法当灵活,但以‘见不足者补之‘原则。例如肛门病中小儿、老年人的脱肛,属气虚下陷,可给予补中益气汤以补气升提;又如失血过多则伤气,气虚无以摄血,故必须气血双补;又阴阳互根,故助阳法中每佐滋阴之品,滋阴法中常用助阳药,除互相配合外,还能增加药效。此外,补法在一般阳证溃后,多不应用,如需应用,也多以清热养阴醒胃之法,当确显虚象之时,方加补益品。补益法若用于毒邪炽盛,正气未衰之时,不仅无益,反有助邪之还。若火毒未清而见虚象者,当以清理为主,佐以补益之品,切忌大补。若元气虽虚,胃纳不振者,应先以健脾醒胃为主,而后才能进补。是用调理胃气的药物,使纳谷旺盛,从而促进气血生化的治法。凡疮疡后期溃后脓血大泄,必须靠水谷之营养,以助气血恢复,加速疮口愈合。若胃纳不振,则生化乏源,气血不充,溃后难敛。凡在外科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出现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应及时调理脾胃。古人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故治疗外科疾病,自始至终都要注意到胃气。调胃法理脾和胃和胃化浊清养胃阴方剂举例:
理牌和胃方,如异功散;
和胃化浊方,如二陈汤、藿香正气散;
清养胃阴方,如益胃汤。常用药物:
理脾和胃药,如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砂仁等;
和胃化浊药,如陈皮、茯苓、半夏、厚朴、竹茹、谷芽、麦芽等;
清养胃阴药,如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天花粉等。适应证:
理脾和胃法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如溃疡、脓疱疮等兼见纳呆食少,大便溏薄,舌淡,苔红,脉濡等症;
和胃化浊法适用于湿浊中阻,胃失和降,如疔疮或有头疽溃后,症见胸闷泛恶,食欲不振,苔薄黄腻,脉濡滑者;
清养胃阴法适用于胃阴不足,如疔疮走黄、有头疽内陷,红蝴蝶疮急性发作缓急期,症见口干少津而不喜饮,胃纳不香,或半口糜,舌光红,脉细数者。
注意点:理脾和胃、和胃化浊两法的适应症中均有胃纳不佳之症状,但前者适用于脾虚而运化失常,后者适用于湿浊中阻而运化失常,区分之要点在于舌质淡与不淡,舌苔腻与不腻,以及有无便溏、胸闷欲呕;而清养胃阴法,重点在于抓住舌光质红乏津之主症。假如三法运用之不当,不但胃纳不香,反而增加脘腹满胀。外治法是运用药物、手术、物理方法或配合一定的器械等,直接作用于患者体表某部或病变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第二节外治法一、药物疗法三、其他疗法二、手术疗法一、药物疗法药物疗法是根据疾病所在的部位不同,以及病程进展变化所需,把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施用于患处,是药力直达病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1.膏药
2.油膏
3.箍围药
4.掺药
5.洗剂
6.酊剂
7.新鲜中草药膏药古代称薄贴,现称硬膏。膏药是按配方用若干药物浸于植物油中煎熬,去渣存油,加入黄丹再煎,利用黄丹在高热下发生物理变化凝结而成的制剂,俗称药肉;也有不用煎熬,经捣烂后再用竹签将药肉摊在纸或布上。其总的作用是固定患部,使患部减少活动;保护溃疡疮面,避免外来刺激和毒邪感染。膏药使用前加温软化,趁热敷贴患部,使患部得到长时间的热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抗病能力。对肿疡起到消肿定痛,对溃疡起到提脓祛腐、生肌收口的作用。膏药适应证:
一切外科疾病初起、成脓、溃后各个阶段,均可应用。用法:
太乙膏、千锤膏均可用于红肿热痛明显之阳证溃疡,为肿疡、溃疡的通用方。初起贴之能消,已成贴之能溃,溃后贴之能去腐。太乙膏性偏清凉,功能消肿、清火、解毒、生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股权质押担保协议标准格式版B版
- 解读现代小说奥秘
- 2024年货款分期偿还买卖约定
- 2024年绿色建筑水电安装工程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调解仲裁协议
- 2024年高效节能冷却塔供货安装一体化协议
- 专业运输分包协议在2024版中的界定
- 房地产借款合同书
- 《Python程序设计》 课件 张小志 项目9、10 面向对象编程、异常处理
- 专用港口装卸区建设协议2024年样本版B版
- [QC成果]提高剪力墙施工质量一次合格率
- 移印工作业指导书
- 乐高基础篇乐高积木和搭建种类专题培训课件
- 低血糖的观察和护理课件
- 事故形成的冰山理论
- 溶解度曲线教学设计
- 硅胶产品工艺流程图
- 医院各科室规章制度汇编
- 土地翻耕施工组织方案
- 三级配电箱电路图(共2页)
- 学校中层干部量化考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