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经济发展的挑战2_第1页
第12章经济发展的挑战2_第2页
第12章经济发展的挑战2_第3页
第12章经济发展的挑战2_第4页
第12章经济发展的挑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经济发展的挑战

我们决不应迷失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那就是以人为本,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扩大他们的选择余地…

——斯特里登(Streeten1994)本章主要内容与结构A、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观点B、贫穷国家的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状况

★经济发展的四大要素

★经济发展战略

C、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各种“主义”的盛宴

★亚洲模式

★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的失败

★结束警语A、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1、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观点:⑴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⑵由于土地是固定的,存在边际收益递减,所以食物只能以算数级数增长⑶任何收入的增加都会导致人口增加生育,直至所有人的生活水平降到仅够生存的水平。【注】70规则每年以g比率增长的经济量每隔70/g年将翻一倍。A、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2、马尔萨斯语言的缺陷:⑴未预料到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⑵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或负值。思考:经济增长有没有极限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预言经济增长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因为石油等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做了世界性灾难即将来临的预测。

朱利安·林肯·西蒙著《最后的资源》(国内编译为《没有极限的增长》),强调了科技和社会的因素在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未来学中的悲观派:----未来学中的乐观派:环境质量国内生产总值

BACCBA第一阶段没有技术变革的第二阶段有技术变革的第二阶段思考:经济增长有没有极限环境的约束可以被新技术克服B.贫穷国家的经济增长一、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状况1、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country):

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特征:是人均收入低,另外,人们的健康水平较差,文化水平低,营养普遍不良,并且资本缺乏。世界银行把发展中国家分为6个区域。

下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区域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状况,以及经济不发达的主要指标。地区人口出生时寿命预期(年)人均GDP教育净移民数量(2006年,百万)增长率(2000~2006年,%)2006美元增长率(2000~2006,%)文盲率(百分比,15周岁及以上)移民率(每1000人)东亚和太平洋(中国、印度尼西亚等)19000.97168207.69-2.0东欧和中亚(俄罗斯、波兰等)4600.06996605.72-0.4拉美和加勒比海(巴西、墨西哥等)5561.37388001.810-1.2中东和北非(埃及、伊朗等)3111.87064502.327-0.9南亚(印度、巴基斯坦等)14931.76334405.142-0.2撒哈拉以南非洲(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7702.34720302.341-0.1表28-1不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指标

读图回答:

除了贫困的煎熬,发展中国家与美、日和西欧国家还有什么不同:低收入国的人均收入只相当于高收入国家的1/20,贫穷的多;----提高收入水平是重要的许多社会指标和健康指的标体现:如人们预期寿命短,教育普及率低,文化水平低等----生活水平的标志不仅是收入

衡量经济发展比衡量经济增长要困难,因为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数量概念,更是一个多维度的质量概念。

衡量经济发展的常用指标有:

GDP系列指标联合国发展研究所16项综合发展指标体系

人类发展指数(HDI)2007-2008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01冰岛02挪威03澳大利亚04加拿大05爱尔兰06瑞典07瑞士08日本09荷兰10法国中国排名81,属于中等人类发展国家。图28-1预期寿命和收入(2000年)可以看出,预期寿命和人均产出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人均收入(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预期寿命中国日本挪威美国塞拉里昂博茨瓦纳赤道几内亚二、经济发展的四大要素(一)人力资源1、人口爆炸: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人口的增长如此之快,以至于收入停留在维持生计的水平。

穷国缓解人口过多压力的一个办法:控制人口增长。

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总和生育率降至1.8左右,这一变化使得中国少生了3亿人。

人口统计转型(demographictransition):即人口将逐步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水平上达到稳定。

链接:人力资源2、人力资本除了人口增长过度,很多发展中国家还必须关注人力资源的质量问题。⑴控制疾病,提高健康和营养水平。⑵提高教育水平,减少文盲并加强劳工培训。⑶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可低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二)自然资源发展中国家最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就是耕地,所以,充分利用土地有助于提高穷国的产出。土地所有制模式是十分关键的因素,它可以鼓励农民投入更多的资本和技术力量以提高产量。经济学家认为,石油或矿藏所带来的自然财富并非是绝对的天赐之福:

资源诅咒:(三)资本

1、在最贫困的地区,储蓄少得可怜,现期消费同项目投资争夺资金,导致经济快速增长所需的生产性投资变得过少。2、即使储蓄率已经提高,在获得先进的资本品之前,必须首先建设基础设施,包括一个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须依托的许多大型项目:地方农业顾问、公路网、公共保健医疗计划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四)技术变革与创新1、发展中国家具有的有利条件:技术模仿: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现成技术,从而缩短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

例:美国与日本2、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因素: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使用+企业家精神生存土壤:产权明晰、完整;税率较低且可预测;政府腐败少。3、贫困的恶性循环低储蓄与低投资资本积累低速度低平均收入低生产率水平ABY*Y**Y***(t+1)期收入t期收入yt+1=f(yt)45°4、从恶性循环到良性循环

若一国同时采取一系列步骤来增加投资、提高健康和教育水平、发展技术并且控制人口增长,则该国就可以打破这种贫困的恶性循环,促使经济按照一种良性循环的轨迹迅速发展。

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大推进主张的大规模投资,对资本、人才、管理、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而这些恰是发展中国家最欠缺的东西。所以,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是从大推进式的全面投资开始的。“大推进”理论:对“大推进”理论的批评:三、经济发展战略

本节所提到的理论都试图阐明各国怎样冲出贫困的恶性循环,怎样启动经济发展的四个车轮向前奔驰。

落后假说工业化和农业化国家和市场增长和开放落后假说

认为由于如今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汲取发达国家的资本、技能和技术,所以落后本身是一种优势。

正是由于低收入国家从领先者那里学到更高效率的生产技术,我们可以看到:在前沿技术问题上各国之间存在着某种趋同现象。

含义:

结果:工业化和农业

并不存在使任何一个国家的农业部门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的基本原因。的确,仅使用传统生产要素的农业是无法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的,但现代化的农业能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

——舒尔茨工业资本密集,容易造成失业,而农业需要的资本较少,又能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工业化是富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重工轻农的后果

巴基斯坦在1947年立国,国土分为东西两部分,工业大都集中在西巴,东巴是农业基地。为尽快实现工业化,巴政府采取各种政策榨取农业以发展工业,导致东西巴差距悬殊矛盾尖锐,直至1972年东巴宣布独立而成为孟加拉国。

案例:国家和市场矛盾:国家的文化传统与市场机制格格不入市场导向政策

主要包括:确立私人财产和所有权的优势,外向型的贸易政策,低水平的关税和尽可能少的贸易限制,以及培育竞争等。经验证明:

广泛的借助市场,能够提供管理经济和加速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途径。增长和开放

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战略进口替代战略

为制造业设立高关税壁垒,以保护本地厂商生产和销售那些本可以进口的商品。例:80年代的拉丁美洲

开放型经济或外向型经济战略

拥有低的贸易壁垒,开放的金融环境和私有化的市场。例:东亚的新兴工业国

要建立和维持一个健康的经济环境,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

政府必须推崇法治,强调合同的有效性,并使其管制有利于竞争和创新。通过对教育、医疗、交通设施等的投资,政府在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那些政府没有比较优势的部门,则必须依靠私人部门。对那些市场失灵现象明显的领域,政府应当集中精力加以管理;而对那些政府具有相对劣势的部门,政府则应当放松管制和解除干预,让私人部门发挥作用。

总结评价C.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各种“主义”的盛宴一个极端——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最小的政府;另一极端——彻底的共产主义:政府执行的是体现集体意志的经济指令,人与人是从属关系,消除市场机制。中间发展战略:1.亚洲管理市场模式:强有力的政府监控和强大的市场力量相结合。2.社会主义:工业国有化,经济实行计划管理。3.苏式共产主义:国家拥有所有的土地和几乎全部资本,决定工资和绝大部分的物价,指导经济的微观运行。亚洲模式

世界银行最近一份调查分析了不同地区的经济政策,以确定是否出现新的经济模式。结果证实了一些流行观点,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令人惊讶的事实。主要观点如下:投资率亚洲龙都奉行高投资率。宏观经济的基础宏观经济政策力求稳定,保持低通货膨胀和高储蓄率;重视投资;确保币值稳定。出口导向亚洲龙大都是出口导向型的。亚洲模式中国巨人:市场列宁主义

上一个十年的经济中,最令人吃惊的是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1979年至200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同期世界经济平均为3%,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为促进经济增长,中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强劲的增长势头令全世界及观察家们叹为观止。第一个因素:引入了市场;第二个因素: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个因素:有一个正确明晰的发展战略;第四个因素:注重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跟上现代化发展的步伐;第五个因素:抓技术进步和管理;第六个因素:投资率较高;第七个因素:地区建设和基础建设;第八个因素:人才、劳动者的素质和积极性;第九个因素:为人们谋福利;第十个因素:扩大对外开放;从大的方面看,主要是十大因素在起作用: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处于一个中间地带,它位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中央计划模式之间。

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如下:生产资源政府所有制:铁路、银行等关键产业实行国有化。计划经济:计划机制协调市场部门,如补贴。收入再分配。边际税率高达98%。法国富人的“移民潮”和平和民主的进程。用和平和渐进的方式扩大政府的所有权。

这里所讲的社会主义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社会主义。指二战之后的西欧注意:苏联模式的失败共产主义从理论上批判了西方的资本主义,又提出了看似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在本节,我们有三项内容:

苏联模式的理论基础检验苏式指令经济在实践中的应用讨论东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马克思的预言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技术进步使资本家使用机器代替工人以获得更多利润,资本积累带来不可克服的矛盾:随着资本供给增长,资本的利润率会下降。由于工作岗位减少,失业率上升,工资下降。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不断加剧,贫富差距加大,商业周期会越来越剧烈。最后,严重的经济危机将会敲响资本主义的丧钟。从书本到行动:苏式指令经济历史根源

1928年前后斯大林进行了一项新的激进主义的冒险——实行农业集体化,强制推行工业化,对经济实施中央集中计划。指令经济如何运作

在苏式的指令经济中,大规模的产出清单都由政策制定者决定。经济绩效比较

直到最近,大多数经济学家仍相信从1928年到60年代中期,前苏联经济的增速甚至快于北美和西欧。利弊权衡前苏联模式已经证明,指令经济有能力组织生产;但资源不能有效配置,激励机制堵塞创新源泉。最后,前苏联体制无论是在精神上、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已经宣告破产。

从马克思到市场

从1989年开始,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纷纷放弃了指令经济的试验,开始大力引进市场经济。在决定回归市场经济道路后,指令经济就得经历一番艰难和坎坷。

在经济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主要障碍包括:价格改革和自由市场定价严格预算约束私有化其他改革转轨顺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转型国的经济增长轨迹。年份实际GDO(1990年=100)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共和国波兰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匈牙利罗马尼亚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

俄罗斯乌克兰

改革争论的两大派

休克疗法(shocktherapy):上世纪80年代中期被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Sachs)引入经济领域。它主张严厉紧缩财政;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实现价格、外贸的自由化和货币的自由兑换;强调迅速实现私有化,为此不惜采取无偿分配的办法。

“越过一个山谷,你不能跳两次。”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

中国推行的是一条渐进式改革路线。它使中国经济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10%左右的快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渐进式改革也因此被经济学家称为“中国模式”。

“摸着石头过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