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媒体是草根和专家的未来战场_第1页
互联网媒体是草根和专家的未来战场_第2页
互联网媒体是草根和专家的未来战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互联网媒体是草根和专家的未来战场

若干年前中国有句话,叫做“打倒一切牛鬼蛇神”,这种破除一切的思想难免有些极端,但是用在今天的互联网媒体下并不算夸张。传统媒体的写作方式和审核方式导致可读性变差曾经作为一个媒体人,如今作为一个网站运营者,笔者越发感觉到一些报道写的空有其表,连华而不实也算不上。无论多么吸引人的标题,内容往往都是数据和官方说辞的堆砌。至于观点,往往是三两个人不同角度的说辞,如果读者稍微用心看一下,就会发现这种观点早已经在个人博客、微博上表达出来。这样的报道即使放在互联网上传播,仍然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和可读性的。曾经供职的一家报社曾经对内容提出过明确的要求:1、题目要新颖2、每一个小标题中必须有若干数据3、必须采访三个人以上4、至少分为三段。如此云云,所以每篇稿子出来之后几乎是千篇一律。笔者不知道这些东西放在网上究竟会不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鄙视。如果把这种内容提供者誉为“专家”,那么那些能够自由抒发想法和提供新观点的普通人,也算是知名的“草根”。所谓的“草根”,不过是一种自我调侃的说法,社会其实时时刻刻都需要百家争鸣,互联网媒体提供了一个内容发布平台,让一批研究探讨能力不输官方“专家”的评论、观点出现。传统媒体同样作为内容供应商,还会涉及到内容审核的问题。以平面媒体为例,在选题、写作、采访、审稿、校对、刊发这一些列过程之后,同样和不同的观点早已经充斥整个网络。在速度方面,传统媒体是不占据任何优势的。资格论渠道为王的年代早已过去。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的电视台、电台数量是很有限的,报纸虽然众多,但发行的范围也比较固定,因此上不牵涉到太大的行业竞争。加上媒体行业本身就具有官方性质,曾经的“无冕之王”多半是因此而来——话语权,说白了,就是这么回事。如今的话语权已经不再是一个证件能决定的,君不见多少高官落马只是因为一个微博?所以“资格论”是导致战争的一个原因,也是互联网媒体发展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究竟有没有资格向社会大众传播观点?我想这个问题已经不再需要回答了,毕竟国家的法律中还有一条是公民有言论自由的。你说是传播就是传播,关键是有人听。传统媒体的渠道培养了中国人多年来的阅读习惯,同时对信息的可信度和权威度也是一种培养。举个例子:大街上发传单的和卖报纸的其实是同样的行为,就算是同样的一条新闻,如果你先看到传单,会相信吗?再看到报纸呢?这就是被媒体渠道所培养出来的一种阅读心理和认知心理。当然,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这种事情正在发生转变,向相反的方向转变。这个方向大概是:门户网站——小道消息——电视——报纸(杂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就不奇怪为什么那么多的自由撰稿人在网上开辟专栏了。媒体人的范畴很宽两年前有人告诉我,未来中国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专家。我对这种说法,当然是不屑一顾。毕竟还年轻,看事情还不长远。两天前有人告诉我,一个门户网站邀请他去做采访,而他只不过是一个网络博客的经营人,他的观点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个行业。其实我早就相信了这一点了。在以前的文章里,我也分析过了传统媒体之所以还能生存的原因:新闻总署的批复资质,记者证的特权,负面舆论压力的制造者。如此而已。但是在行业方面,传统媒体没有什么优势(一些专业的产业媒体除外)。比如说互联网方面,无论是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