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第一节基础理论正常止血机制有赖于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血因子、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的完整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生理性平衡和调节。
第一节基础理论正常止血机制有赖于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血因子、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的完整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生理性平衡和调节。
纤溶凝血止血与凝血障碍的检验
(正常机体无出血及血栓形成)亢进减弱减弱亢进血栓形成出血不止动态平衡抗凝血纤溶抑制止血机制血管损伤血流缓慢血管收缩胶原暴露释放(、)黏附(、、胶原)血小板血栓聚集释放反应Ⅰ释放致密颗粒5-羟色胺
释放反映Ⅱ凝血块胶原α颗粒45β
(止血血栓)红色血栓生长因子血块退缩出血性疾病检查要点概念:因出血或凝血障碍而产生的疾病,成为出血性疾病。原因:1.血管异常血管壁异常血管炎性病变感染性毒素所致的血管损伤2.血小板异常生成、破坏、分布异常、 功能有缺陷3.溶血及纤溶功能异常先天性、后天性4.抗凝因子增多生理性、病理性检查要点病史+检体+实验室检查项目检测毛细血管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检验项目名称主要意义1、毛细血管脆性试验血管壁综合止或束臂试验()血管内皮细胞血作用血小板2、出血时间()反映量和功能血管完整性和功能凝血因子严重缺乏药物干扰
血小板功能检验检验项目主要意义形态观察大小、形态、分布、计数反映数量反映质量(大小、异质性)⑴反映数量及质量(血栓退缩白)血块退缩试验⑵反映量及活性⑶反映凝血因子(4)反映纤溶功能黏附功能()反映与血管壁黏附功能聚集功能()反映与之间的聚集功能Β、4反映释放功能抗体临床多查膜抗体.凝血机制凝血因子包括12个经典的凝血因子(因子,除因子)以及激肽释放酶原()、高分子量激肽原().除因子(2+)外,其他均为蛋白质除因子()外,其他均存在于血浆中凝血因子的作用整个凝血过程分为三期凝血活酶形成期凝血酶形成期纤维蛋白形成期凝血功能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凝血时间测定()单因子抗原含量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为外凝血途径常用筛选试验。正常参考范围为11-13秒,超过对照值3秒以上为异常延长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缺乏症,肝脏疾病,抗凝剂使用后缩短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
值:国际标准化比率计算公式:(测量正常)意义:它不但建立了测量值与正常人的对照,而且,排除了不同实验室、不同试剂之间的差异,使它的值更具有临床统一的意义。在口服抗凝剂的监测中更有统一标准的临床意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为内凝血途径常用的筛选试验。正常参考范围:28-40秒,超过对照值10秒以上为异常延长:血友病,部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等。缩短:高凝期,血栓性疾病等。
增高的意义:①感染毒血症、肺结核及长期的局部炎症等;②无菌性炎症、肾炎、风湿热、恶性肿瘤等;③其它如放射治疗、月经期或妊娠期。正常凝血反应的最终结果为纤维蛋白原反应生成纤维蛋白,所以,纤维蛋白原的检测也十分重要。参考值:2-4纤维蛋白原()测定抗凝血机制细胞抗凝血作用:体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促凝物质、凝血因子吞噬、清除。体液抗凝作用1、抗凝血酶作用2、蛋白C系统(蛋白C、蛋白S)3、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4、血浆肝素定量抗凝血功能检测1.凝血酶时⑴检查有无异常间测定()⑵检查循环血中有无抗凝物⑶Ⅲ是否增高(肝素样物质)2.抗凝血酶ⅢⅢ活性增高→出血Ⅲ活性降低→血栓形成3.血浆蛋白细胞抗原测定()必须转换成活化的蛋白细胞()才发挥抗凝作用减低:见于先天或获得性缺乏症,后者鉴于、肝病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体内、体外凝血块可被溶解,由纤溶系统完成,系统的组成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2、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3、内源性凝血系统F、K和凝血酶作用;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内源外源尿激酶溶栓Ⅱa链激酶纤溶酶原纤溶酶非交联交联D二聚体
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检测1.纤溶酶原测定()增高表示纤溶活性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降低表示纤溶活性见于原发继发纤溶和缺乏2.纤溶酶—纤溶酶抑制物复合体()能较快地反映纤溶活性(半衰期6h),体内纤溶情况的指标3.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了解血中.尤其是X片段存在4二聚体测定()鉴别原发性、继发性纤溶症重要指标5.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纤溶亢进的标志物临床诊断过筛试验血管-血小板相互作用的指标出血时间()、束臂试验()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试验2、凝血功能指标、、、(定量)轻症时过筛试验可阴性二、凝血和抗凝血功能筛选指标1、凝血时间测定()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4、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5、复钙交叉试验()轻症时过筛试验可阴性三、纤溶活性检查的筛选试验1、优球蛋白溶解试验()2、血浆凝血酶时间()3、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集试验(3P)4、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过筛试验与初步诊断计数定量初步诊断阳性正常或多为正常正常正常血管异常延长正常阳性多为延长减少正常正常正常血小板减少阳性延长正常延长正常正常阴性正常正常延长正常正常内源性凝血障碍阴性正常正常正常延长正常外源性凝血障碍阳性延长减少延长延长减少或肝功能不良过筛试验阳性时需进一步做的检查项目过筛初诊进一步检查减少(及有关检查)肝肿大功能障碍功能(黏附、聚集、β、4)内源性凝血障碍ⅧⅨⅪⅫ循环抗凝物质、抗凝药物查各因子(先天)均有异常查ⅢⅤⅦⅧⅨⅨⅩ(后天)仅延长Ⅶ因子定量全部过筛异常肝功能
检查概念症状:出血(血尿、便血、颅内出血紫癜)肝肾损伤内脏栓塞呼吸困难中枢神经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分两种急性慢性的诊断1、存在易致的基础疾病,如感染、恶性肿瘤、病理产科、大型手术及创伤等。2、有下列二项以上临床表现a.严重或多发性出血。b.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障碍或休克。c.广泛性皮肤、粘膜栓塞、灶性缺血性坏死、脱落及溃疡形成,或不明原因的肺、肾、脑等脏器功能衰竭。d.抗凝治疗有效。:
3、实验室检查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实验异常A.
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100×109或呈进行性 下降B.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或>4.0,或 呈进行性下降C.
3P试验阳性,或血浆>20或血浆二聚 体()水平较正常增高4倍以上D、延长或缩短3秒以上,延长或缩短10秒以 上E、、、、1等物质相应变化开展出凝血检测的内容与临床意义:1.出血性疾病进行诊断与分型(血友病,血小板病)2.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分型(易栓症,高凝状态)3.诊断与分期,疗效观察4.药物治疗监测(抗凝、抗血小板、溶栓治疗)5.术前常规检查术前凝血试验的重要意义目的:确定患者是否有止血功能缺陷(尤其是轻微止血异常)必要性:检出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尤其是轻型,亚临床型凝血因子缺乏(先天或后天)。给予替代或对症治疗,防止术中、术后出血,术后伤口愈合差结论:术前凝血象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是预防手术出血,保证手术安全,消除医疗隐患的必要步骤术前常规检查(出血危险过筛试验)1血小板计数()
2凝血酶原时间()
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4纤维蛋白原水平()
5凝血酶时间()抗凝治疗监测溶栓治疗指溶栓药物使之形成的血栓或阻塞于血管中的栓子溶解,从而使血管再通,恢复血液循环的一种治疗方法。这些药物用过量,会造成出血。用量不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药物应用过程中,必须进行实验室监测。口服抗凝剂治疗()的监测
实验是最常用的检测,用于监测由口服抗凝药物(香豆素/华法令之类)引起的维生素K依赖性因子、和X功能性水平变化。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比率()1.5-2.0国际标准化比率()2.0-3.0通过值反映结果
值是比率的国际敏感指数()次方。它代表的是,当存在有国际参考值时的比率。
每一个批号的试剂都有其特定的值,在不同仪器上操作其值也可能不同。因此,值对试剂和仪器来说都是特异的。
=(病人正常对照)
由于应用剂量过大或个体差异性,对口服抗凝剂的耐受性不一,故常发生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7.1~20.5%。时的允许范围临床适应症日本中国术前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2.0-2.51.5-2.51.5-2.5髋关节和股骨骨折术前预防2.0-3.02.0-2.52.0-2.5深静脉血栓和肺梗死()治疗2.0-3.02.0-3.02.0-2.8短暂发作的局部缺血2.0-3.02.0-2.8反复发作的和3.0-4.52.5-3.02.5-3.0心肌梗死3.0-4.52.5-3.0动脉血栓3.0-4.52.5-3.02.5-3.0心瓣膜置换或修复3.0-4.52.5-3.02.5-3.0口服抗凝剂治疗()的监测肝素治疗的监测临床应用普通肝素其出血发生率可达0~33%,平均为710%;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0~5%。小剂量肝素(5000~1000024h)可不作实验室监测,中、大剂量时须作实验室监测较正常对照组延长1.5~2.5倍可取得最佳抗凝效果而出血风险最小
普通肝素监测试验
1
:适用于肝素监测,但对不仅仅是肝素引起的凝血异常同样敏感,如:肝素、重叠治疗或溶栓治疗。2
肝素水平:特异的抗因子试验,是具备国际标准化的特异性试验。3
血小板计数:用来判断任何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4
:为防止肝素抵抗,需要检查有否抗凝血酶缺乏。1、纤维蛋白原()2、凝血酶时间()3、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溶栓药物无论是、或等,输入体内均可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后者裂解纤维蛋白和(或)纤维蛋白原,产生大量,故血浆含量降低,延长和升高。
溶栓治疗的监测(1993年)等认为,持续应用溶栓药,致机体处于高纤溶状态。血浆>1.5,<正常对照的1.5倍,<300,提示纤溶活性不足.当血浆<1.5,>正常对照的2.5倍,>400,其临床出血并发症增加3倍.目前多数作者认为,维持血浆在1.2~1.5,在正常的1.5~2.5倍,在300~400最为适宜。溶栓治疗的监测溶栓后再梗塞的观察等1993年报道,146例溶栓治疗后发生再梗塞的急性心肌梗()患者,指出溶栓治疗后:24小时>27秒(正常16~18秒)48小时>78秒(正常31~43秒)1周后<3.0(正常2~4)是预测溶栓治疗后可能不会发生再梗塞的最佳多指标的组合.在溶栓治疗过程中,上述监测指标以每天监测1次为宜血栓/止血实验室检查1.常规功能筛选:、、、2诊断:、、、、、3.肝素治疗监测:、、、(抗活化X因子)、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定量分析4.口服抗凝药监测:、5.溶栓治疗监测:一级:、、;二级:2(抗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纤溶酶原)、(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6.凝血因子:,V,,,,X,,、7.易栓症:、、(活化蛋白C反应性)、…..血液流变学检测血液流变学是运用物理化学的手段研究血液中细胞成分与血浆成分在宏观和微观下的变形和流动特性,也是研究与血液直接接触的血管结构的流变特性。血液流变学检测项目1、全血、血浆粘度测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话沟通科顿》课件
- 移动支付系统漏洞挖掘与修复-洞察分析
- 星系早期形成理论-洞察分析
- 虚拟现实游戏教育应用-洞察分析
- 习惯性脱位微创手术并发症分析-洞察分析
- 游戏直播平台竞争策略-洞察分析
- 农村网格员先进事迹(6篇)
- 新闻真实性与伦理考量-洞察分析
- 虚拟协作空间设计-洞察分析
- 移植后心理护理路径构建-洞察分析
-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习题库试题及答案-08-电学习题答案
- -年级组长述职报告(四篇合集)
- 202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个人分析报告优势与劣势
- 第五章-双水相萃取技术
- 上级制度宣贯培训方案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
- 受警告处分后的思想汇报
- 疼痛科护士的疼痛科病例分析和医学讨论
- 司法鉴定技术
- java万年历课程设计完成版Apple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