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总复习PAGEPAGE18路在脚下,勇往直前,就会看到成功。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宋元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主要内容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考查角度核心素养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1)宋的集权措施(2)王安石变法(3)元的中央官制2017北京文综,13,4分北宋的集权措施历史解释★★★2016北京文综,14,4分王安石变法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宋元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1)宋元时期的农业(2)宋元时期的手工业(3)宋元时期的商业2019北京文综,14,4分重农抑商政策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018北京文综,13,4分宋代农业的发展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017北京文综,41(2),6分唐宋时期的商业和对外贸易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015北京文综,14,4分宋代商业的发展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宋明理学及科技文化(1)宋明理学(2)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分析解读本单元在高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近几年北京卷对本单元内容的考查集中在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王安石变法、北宋商业的发展、程朱理学等方面,考查方式以选择题为主。备考时要注意归纳本单元的阶段特征,全方位把握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真题探秘】【考点集训】考点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1.中国古代为监察和约束官员而设计出了相应的制度。以下官职的设置能体现此目的的是()A.秦朝丞相汉朝中书令B.秦朝太尉唐朝节度使C.秦朝御史大夫宋朝通判D.宋朝枢密使明朝殿阁大学士答案C2.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材料结论A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梭伦改革使雅典公民在政治上获得了平等的权利B商鞅变法中废分封、行县制开创了秦朝的百年基业C北魏孝文帝实行移风易俗推动了黄河流域的统一D王安石颁布募役法保证了生产时间,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答案D3.从汉至元,国家中枢机构的职权不断变化,下列说法符合元代中书省的是()A.军国政令,草拟制诏B.统领六部,密折奏事C.总领百官,掌管政务D.出纳帝命,封驳诏类答案C4.下表主要反映出()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双轨制,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唐朝唐太宗将全国划分为10个监察区,称为道;唐玄宗时道成为正式行政区,形成道、府(州、军、监)、县三级制元朝设置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A.古代中国地方行政诡秘多变和反复无常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C.从秦朝到元朝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D.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答案C5.(节选)在历史发展中,有些时期变化剧烈,影响巨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宋之际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变革,这种变革始于隋和唐前期,基本完成于北宋前期,而安史之乱以后的唐中期则具有转折意义。从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来看也是如此,6世纪以前和10世纪以后的政治体制和官僚形态存在着重大的区别。南北朝以前,贵族集团对政治具有强大影响,官吏的任命基本以门第为标准,地方佐官由长官辟举,中央与地方在具体政务运作的层面上并未完全联结为一个整体。而到北宋时期,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贵族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对帝国政治运作的影响力基本消退,就连此前皇室内部影响皇权运作的宗室、外戚、后宫、亲王甚至皇太子等力量,也基本从政治上淡出。官吏全部由中央政府按才学标准和官职资历加以任命。中央与地方在各方面具体政务的运作中走向一体化,皇帝本人也走到了处理国家政务的前台,“朝廷(皇帝与宰执为首)—州县—百姓”架构下的国家形态基本成型。——刘后滨《政治制度史视野下的唐宋变革》(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唐宋时期中国政治体制发生的重大变化。(4分)答案(1)由贵族集团控制政权转变为官僚掌握政权,贵族势力基本上退出历史舞台;(1分)原来影响皇权的宗室、外戚等力量基本上从政治上淡出;(1分)官吏由中央政府按才学标准和官职资历任命(科举制);(1分)中央地方一体化,国家“朝廷—州县—百姓”构架形态基本成型。(1分)考点二宋元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1.两宋时期,江南地区修筑圩田相当普遍。圩田就是筑堤拦水,开发低湿地块作为耕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水稻种植技术传入江南地区B.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方式形成C.人口的大量南迁和自然增长D.大运河开通促进南北方的交流答案C2.宋代有大量农户脱离单纯的粮食生产,各地出现了许多以种植经济作物为生的菜园户、花户、药户、漆户、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些专业户部分或主要从事商品生产,更大程度上面向市场。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作物种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②广泛种植高产作物玉米和烟草③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基本完成④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得到提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3.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氏、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丞。这反映了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B.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C.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D.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答案A4.检索《四库全书》,关于“平均赋役”“均平徭役”“均赋税”“平差役”一类的提法,出现有900多次。如《金史》记载,金朝大定年间,就有连续几次的均平赋役的政策和做法。这些做法的直接目的是()A.凸显均平意识B.保护租佃经济C.维护小农经济D.增加财政收入答案C5.元朝王祯为官“惠民有为”,其所著《农书》中绘制有100多种农具,《农器图谱》占全书的4/5。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关注民生,注重生产工具的推广B.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C.首先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思想D.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顶峰答案A6.(节选)平等互惠的国际贸易是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材料一两宋时期,东南地区人口增长最快,晚唐至南宋,数十万官僚、军队和中原士民接踵而入。于是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明显的海洋发展路向,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发展蚕桑、茶叶、陶瓷等生产,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商品经济提高当地人口承载力。东南地区海岸线长,海港优良,中唐以后海外贸易迅速成长,到宋朝达到鼎盛。这也是东南经济超过中原的重要原因。北宋中原地区的商品经济也有发展,但是是内向型的,自然经济气息更浓。而东南地区经济具有外向型特征,在海外贸易的拉动下,两浙、福建、江西等地的商品经济胜过北方。太湖流域城镇集市密集和广州、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外贸港口,就是最好的证明。——摘编自葛金芳《两宋社会经济研究》(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和影响。(10分)答案(1)原因: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具有发展海外贸易的地理优势。(4分)影响: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使东南地区的经济呈现外向型特征;促使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繁荣;推动东南地区商业城市(工商业市镇和港口城市)发展。(6分)考点三宋明理学及科技文化1.在文化史家的眼中,宋诗是一个思虑精微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宋人忘象得意,以意索理,冷静地对外在物象展开概念化思考,进而从凝思中省悟到人生和宇宙的底蕴。宋诗的这一特色()A.受到了程朱理学的深刻影响B.表现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气节C.反映了宋加强专制集权统治D.满足了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答案A2.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导论中写道:“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下列说法能够佐证此观点的是,宋代()①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②数学开始形成完整体系③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④活字印刷取代雕版印刷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3.宋代兴起一种“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的文艺风格。这种风格产生的原因是()A.民族政权并立B.小农经济发展C.市民阶层兴起D.格物致知的学风答案C4.“笔墨当随时代”,下列选项中,画面融合诗、书、画、印等元素,寄托知识分子思想追求的是()A.彩陶画B.宫廷画C.风俗画D.文人画答案D5.(节选)评价历史人物应以事实为依据。材料二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禅位,宋孝宗继位,诏求直言。朱熹上疏提出了他的“帝王之学”的两条基本原则:“先格物致知”,“自然意诚心正”,这样就可以应对天下的一切事务。扩充了天理,克服了人欲,就会“圣心洞然,中外融彻”,也就是意诚心正。据《宋史》记载,此后不久,有人在路上碰到朱熹,劝他见皇帝不可再讲“意诚心正”,“上所厌闻,戒勿以为言”,朱熹回答说:“吾平生所学,唯此四字,岂可隐默以欺吾君乎?”——摘编自李申《简明儒学史》(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朱熹的思想和品格。(6分)答案(2)思想: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提出“存天理,灭人欲”;(2分)要求统治者通过“格物致知”和“意诚心正”来治理天下。(2分)品格: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刚正不阿的气节。(2分)探史料提能力探究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汉至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史料呈现史料1(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辄别属汉郡。①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汉书·景十三王传》史料2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通判……建隆四年,②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倅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元〕脱脱等《宋史·职官七》史料3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③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明〕宋濂等《元史·百官七》读史指导史料主旨史料1: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史料2:宋代地方行政管理的举措史料3:元朝行省的职权史料解读史料实证三则史料均属于历史文献史料,分别介绍了汉代、宋代和元代地方行政管理的举措史料解读重点阐释史料1: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①大意为汉代皇帝恩泽诸侯,使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这使得诸侯国越分越小,无力对抗中央史料2:介绍了宋朝知府和通判的职能及二者之间的关系。②表明宋代知府受通判监督、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连署才有效史料3:介绍了元朝行省的品秩和职权。③说明行中书省负责管理地方政治、经济、军事事务史料认识从汉至元,各代采取不同的措施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史料应用1.史料1中,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要解决什么问题?思路分析从史料1中“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可知采取的措施是实行推恩令,目的是解决王国问题。答案“推恩令”;王国问题(诸侯国威胁中央集权的问题)。2.根据史料2及所学,指出宋代知府与通判的地位和关系如何?这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思路分析根据史料2并联系教材知识即可作答。答案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联署才有效。通判虽是知府的副手,但是可以监督知府,并且可以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通判监督知府,知府与通判互相牵制,反映出宋代通过地方分权来强化中央集权。3.根据史料3说明元代实行行省制度的作用。思路分析联系行省制度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等知识回答。答案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4.综合以上史料,分析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趋势。思路分析从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特征和作用等角度回答。答案在继承中不断变革;地方权力逐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探究二“苏湖熟,天下足”——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史料呈现史料1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①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史料2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②“苏湖熟,天下足。”——《陆游集》史料3北宋科举入朝做官的人数统计表:前期中期后期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北方278人84.5%274人63.9%121人40.3%南方51人15.5%155人36.1%179人59.7%读史指导史料主旨史料1:汉代,江南地区经济不发达史料2:北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在成为新的经济重心史料3:经济重心南移带动文化重心南移史料解读时空定位史料1:从史料出处及内容可判断其反映的是汉代江南地区的经济状况史料2:从史料出处及“在故都(东京开封)时”“仰东南财赋”判断出北宋时期,江南经济极大发展史料3:北宋前期到后期,南方入朝做官的人数和比例不断增加,可判断南方文化教育水平逐步提高史料解读重点阐释史料1:汉代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生产方式较为落后。①说明江南地区处于刀耕火种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史料2:北宋立国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力量。②说明北宋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史料3:北宋时南方入朝做官人数大大增加,侧面反映出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的增强史料认识自战国至中唐,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逐渐丧失。南宋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这一变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史料应用1.从史料1到史料2体现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思路分析史料1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史料2说明北宋时江南经济得到极大发展。联系教材知识回答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答案(1)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北方战乱较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2)南方相对安定,东晋、南朝等政治中心在南方,统治者也重视发展经济。(3)南方地理条件优越,土壤肥沃。2.史料3表格所示内容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思路分析观察表格数据,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通过数据的变化,归纳出规律性的认识。答案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北宋时期南方通过科举入朝为官者逐渐增多,客观上反映了经济重心转移对教育文化的影响,实质说明文化重心随经济重心南移而南移。【五年高考】A组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1.(2018北京文综,13,4分)南宋初年,“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答案B2.(2017北京文综,13,4分)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C.知府D.枢密副使答案D3.(2016北京文综,14,4分)“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A.分散宰相权力B.加强皇权C.加强军事实力D.增加财政收入答案D4.(2015北京文综,14,4分)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答案B5.(2017北京文综,41,6分)(节选)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黄褐釉瓷等。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瓷器。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2)结合所学,概述海上丝绸之路对唐宋社会经济的影响。(6分)答案(2)参考答案要点:影响:海外贸易地域广阔,商品品种丰富,交易规模扩大;促进了以制瓷业为代表的手工业的繁荣;广州作为海上丝路的重要港口,出现了新兴行业和外国人居住的“蕃坊”,成为国际都市。B组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9课标Ⅲ,26,4分)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答案A2.(2019浙江4月选考,7,2分)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A.建立世官制B.增设“参知政事”C.强化“外朝”D.实行察举制答案B3.(2019江苏单科,4,3分)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答案D4.(2019课标Ⅱ,26,4分)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答案B5.(2018课标Ⅲ,25,4分)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2018课标Ⅰ,26,4分)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答案A7.(2018天津文综,1,4分)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答案B8.(2018天津文综,2,4分)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答案A9.(2017江苏单科,5,3分)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答案C10.(2016课标Ⅰ,26,4分)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答案A11.(2016课标Ⅱ,26,4分)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答案B12.(2016天津文综,2,4分)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13.(2016江苏单科,4,3分)“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答案A14.(2015课标Ⅰ,27,4分)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答案B15.(2015课标Ⅰ,26,4分)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答案A16.(2015四川文综,3,4分)“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17.(2019江苏单科,24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清末民国时期,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学界和政界纷纷讨论王安石变法。梁启超和孙中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元祐以降,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吾常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无绝对的良政治。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梁启超《王安石传》材料二“王安石所行的新法,都是民生主义的事实。”(《孙中山全集》)……清末民国时期,很多学界政界人士积极主张学习西方,但很快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姜锡东、周一星《略论王安石变法的现代影响》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与前人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4分)(2)王安石新法中“民生主义的事实”历历可知。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免役法为例,指出王安石是如何进行政策设计的,并说明其积极效果。(4分)(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学界和政界关注王安石变法的主客观原因。(2分)答案答案要点:(1)态度:梁启超褒;前人贬。原因:梁启超强调王安石变法的善良本意(谋求国利民福);前人意气用事,认识偏激。(2)政策设计:政府收取免役钱;募人充役。积极效果: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生产。(3)原因:主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变革依据。客观: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18.(2018课标Ⅱ,41,12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答案(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19.(2015山东文综,38,16分)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城市与生活北宋东京(开封)内城平面示意图材料二生活与观念(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10分)(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6分)答案(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道德伦理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C组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1.(2017课标Ⅲ,27,4分)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答案B2.(2015山东文综,14,4分)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答案B3.(2015重庆文综,4,4分)《金史》记载:“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这表明金章宗()A.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B.开始推行内阁制度C.治国理政不如金世宗D.照搬金世宗时的律令答案A4.(2015福建文综,15,4分)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答案B5.(2015上海单科,9,2分)“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行政管理体制()A.隋朝B.唐朝C.北宋D.元朝答案D6.(2014北京文综,14,4分)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答案A7.(2012北京文综,13,4分)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A.唐长安B.宋开封C.元大都D.明北京答案C8.(2011北京文综,13,4分)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答案C9.(2015福建文综,41A,16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材料二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6分)(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10分)答案(1)法令:方田均税法。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答对其中2点即可)(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契合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答对其中2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考点二宋元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1.(2015课标Ⅱ,26,4分)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答案C2.(2015重庆文综,3,4分)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B.乡村市场的繁荣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D.坊市制继续实行答案C3.(2015安徽文综,14,4分)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答案A4.(2014课标Ⅱ,26,4分)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A5.(2014天津文综,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6分)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6分)材料三(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马端临《文献通考》等北宋商税情况简表年代年商税额指数995—998年400万贯1001004—1008年450万贯1131058年700万贯1751064—1068年846万贯2121077年879万贯220来源: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4分)(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3分)答案(1)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2)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3)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4)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当政府感到有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考点三宋明理学及科技文化1.(2017江苏单科,4,3分)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答案D2.(2015福建文综,16,4分)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曲中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答案C3.(2014课标Ⅰ,26,4分)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答案D4.(2013北京文综,15,4分)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①《春秋繁露》②《四书章句集注》③《儒林外史》④《孔子改制考》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5.(2011北京文综,14,4分)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答案A6.(2015课标Ⅰ,40,10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答案(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5分)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5分)【三年模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1.(2020届北京西城期中,9)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朱元璋在①完成国家统一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洛阳C.④在南宋被誉为天下第一大港D.宋太祖在②“杯酒释兵权”答案D2.(2020届北京海淀期中,8)北宋大儒程颐、程颢兄弟喜欢半日读经半日静坐,与佛门坐禅静虑相似。南宋陆九渊和明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都受了佛教禅宗的启发,理学家近乎白话文的语录颇有禅宗风格。这说明()A.宋代理学家排斥佛教B.儒学受到了佛学影响C.儒学与佛学合二为一D.佛学已成为思想主流答案B3.(2020届北京西城期中,6)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官员,出身于高官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越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越高;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A.科举制更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吏B.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C.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D.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答案B4.(2020届北京海淀期中,9)唐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是诗歌,到北宋时,词的创作兴盛,元朝时杂剧和散曲深受世人欢迎。对此发展趋势解释正确的是()A.贵族阶层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多元B.文学平民化满足了民众的精神需求C.开科取士有利于文学形式不断创新D.宽松的政治环境有利于文学的创作答案B5.(2020届北京西城期中,7)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均)矣。”此现象表明当时()A.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B.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C.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D.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答案A6.(2020届北京等级性考试第一次抽样测试,1)月球上有些环形山以中国历史人物的名字命名,其中包括石申、张衡、祖冲之和郭守敬。以下对他们取得的成就表述正确的是()A.战国石申发明了天文观测仪器“简仪”B.东汉张衡撰写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C.南朝祖冲之所著《九章算术》在当时领先世界D.元代郭守敬编订了我国古代历法《授时历》答案D7.(2019北京东城期末,3)王安石变法中,“起于周之司市(管理市场之官吏),汉之平准……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的法令是()A.市易法B.青苗法C.募役法D.保甲法答案A8.(2019北京西城二模,13)程颢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官后曾作《秋日偶成》一诗,其中写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被后人评价为“言穷理精深”。此诗作的特点是()A.句式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B.表现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气度C.在“格物”中,贯通明“理”D.叙事抒情相结合,针砭时弊答案C9.(2019北京东城二模,13)唐代宗诏令“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宋真宗时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最终宋徽宗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A.宋代的法律体系比唐代更为完备B.“工商食官”的政策逐步受到削弱C.商业发展不断冲击传统坊市制度D.官府对商业活动的控制日趋严格答案C10.(2019北京东城期末,4)新华社2018年5月11日报道,考古人员在重庆宝顶山大佛湾石窟(开凿于南宋)发现了纸币造像和铁钱造像。这可以推断出南宋()A.纸币已经成为市场主要流通货币B.铁钱逐渐取代白银主要货币地位C.社会经济萧条导致货币需求减少D.商品经济发展引发多种货币并用答案D11.(2019北京朝阳二模,14)朱熹的著述中,童蒙读物占很大比重,如《论语训蒙口义》《易学启蒙》《小学》《四书集注》等,特别是《小学》《四书集注》,一直被元明清统治者作为正统教材。这反映出()A.宋代重视道德教化的通俗化普及化B.朱熹认为只有儿童才能接受天理C.道德教化应以书院教育为主要方式D.宋代官方开始重视儿童启蒙教育答案A12.(2019北京海淀一模,14)宋末元初时人周密在追忆南宋都城临安时说:“都民素骄,非惟风俗所致,盖生长辇下,势使之然……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殓者,则有漏泽园。民生何其幸欤。”这表明宋朝()A.朝廷采取多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B.城乡普遍建立社会救济保障体系C.地主阶级剥削导致贫富分化严重D.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彻底的改变答案A13.(2019北京东城期末,5)以诗证史是一种史学研究方法。下列诗句中可用来佐证中国瓷器发展的是()A.越縠缭绫织一端,十匹素缣功未到B.吴绵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C.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吐分明D.铸锅烟接炼锅烟,村畔红光夜烛天答案C14.(2019北京西城期末,9)下图为元朝中央机构示意图。下列选项与中书省的职权对应准确的是()A.“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涂改之意)而奏还”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离婚协议书样本:离婚后子女监护权及探望权协议4篇
- 二零二五版BE二模施工材料运输合同正规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草莓种植基地农业保险合作协议2篇
- 2025年标准版箱涵施工分包合同样本2篇
- 二零二五厂长任职资格及劳动合同签订标准4篇
- 2025年版新能源汽车销售合同关键法律要素分析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化用水合同风险评估与管理4篇
- 2025年度茶山茶叶电商平台推广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茶楼茶叶加工与质量控制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专业人才聘用合同-副总经理职务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无人驾驶车辆测试合同免责协议书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常用口服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 2025年湖北华中科技大学招聘实验技术人员52名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钻探工程劳务协作协议样式版B版
- 《心肺复苏机救治院内心搏骤停患者护理专家共识》解读
- 计算机二级WPS考试试题
- 智联招聘行测题库及答案
-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
- GB∕T 2099.1-2021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超洁净管道(CL-PVC)施工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