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1_第1页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1_第2页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1_第3页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1_第4页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俄国1861年改革1861年美国内战1871年德意志统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背景1870年意大利统一1868年日明治维新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

世界范围内确立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天皇(傀儡)将军(实权)大名武士农工商一、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士内忧外患西方列强入侵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幕府统治危机民族矛盾明治维新的原因激化导致导致加剧日本对鸦片战争的认识:“近来清朝鸦片烟之乱,乃前车之覆辙。”“清儒虽然学问考证精密,但毕竟是纸上谈兵,没多大实用。”“中国拘泥于古法,日本应在未败前学习到西洋之法。”“尊王攘夷”(反幕府、反侵略)全力倒幕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倒幕成功京都政变1868明治政府建立阅读思考:

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明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请回答: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推进的过程中,使中日俄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直接感受到现代化压力的事件分别是什么?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1.背景:(内忧外患)二、日本的明治维新2、前提条件: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成立(1).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2).面临沦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危机(3).思想上:兰学盛行。(启蒙思想影响)4.目的:富国强兵3.时间:1868年5.主要人物:明治天皇《五条誓文》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1871年12月,日本政府派出有许多重要官员组成的大型使节团,从横滨出发,在1年零10个月的时间里,先后访问了美、英、法等12个欧美国家,考察了各国社会经济情况。通过考察,日本领导人进一步认识了日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开始寻找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使节团主要成员,右起为大久保利通、伊腾博文、岩仓具视和木户孝允等。“求知识于世界”日本使节团出发机构来源年份海军英国1869电报系统英国1869邮政体制英国1872邮政储蓄英国1875陆军法国1869小学系统法国1872警察系统法国1874司法系统法国1872小学体系美国1979国家银行体系美国1878陆军德国1878日本银行比利时1882日本明治时期引进的各种制度6、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各自作用(1868年)项目内容目的政治废藩置县,四民平等消除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土地改革,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文化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推动近代教育发展军事实行征兵制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明治维新内容:A政治——中央集权:1)通过奉还版籍(领地和人口)、废藩置县,消除藩阀势力和封建割据,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

思考:这一政治改革内容能跟得上世界政治发展潮流么?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民权论者他们要求实行立宪,召开议会,万事决于公论,掀起自由民权运动。明治政府通过暴力镇压和政治分化瓦解了这一运动。世界政治发展潮流是民主化、法制化。

1882年,首相伊藤博文等出国考察欧洲的宪法和政治制度,选中最具军国主义色彩、维护绝对君主权力的普鲁士宪法为蓝本。社会·四民平等::废除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倡导四民平等。(有时也列为政治内容,思想来源于西方启蒙思想非儒家思想)思考:明治维新领导人大久宝利通曾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它反映了大久宝利通怎样的经济思想?在这一经济思想指导下,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答:思想:政府应鼓励人民发展工业,以增强国力,实现国家强盛。措施:引进西方技术,废除关卡和行会制度,积极修建铁路,兴办邮局、电报、电话、开办工厂,扶植私人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等。B经济·殖产兴业:1)农业:实行地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权,使政府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2)工商业:撤除关卡、行会,允许人民自由择业,鼓励工商、奖励贸易。大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现代产业制度——股份制、银行制度、货币制度、公债制度等3)把军事工业放在首位,(官办企业亏损后)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重点扶植军事工业的政策一方面推动了日本的工业化,促进资本主义产业(钢铁、机械制造等)移植日本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强了日本的军事力量和财阀势力,成为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C文教·文明开化(和魂洋才):

1)推行教育改革,大办近代学校方式:a普及初等教育,强制推行小学义务教育(甚至使用警察监督强制执行),b通过政府扶持的形式兴办高等教育如:东京大学主要靠政府出资聘请欧美教师任教,移植西方近代学术。结果:a通过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通过兴办高等教育,基本满足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对高级人才的需要b由于教育被置于政府的监督之下,强调灌输民族意识,效忠天皇和敬神道,学校变成培养武士道精神的场所2)引进欧美科技建立大批各种专业研究机构,不惜高价引进西方科技的专利权,十分注意将引进的西方技术加以“日本化”,即加以改造,以适合日本实际提高功效,再独立创造发展通过教育迅速掌握和摄取欧美的先进科学技术。3)派遣留学生或考察团,了解掌握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4)进行移风易俗,开化社会文明;(喝牛奶、吃牛肉,穿西服,“改历”、“剪发”,生活方式逐渐欧化,但也引起部分人反感)穿西装的政府官员银座景象吃牛肉火锅剪发

这是位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一所小学校,建于1876年,是一所新式学校。明治时期,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明治初期的小学教师身穿西式服装,正在上数学课从日本人的姓看历史变迁在幕府时期,除了武士等少数人外,普通百姓,特别是农民,不允许有自己的姓。明治政府废除身份制,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因时间仓促,很多人匆忙中只好根据所处环境情况给自己起姓。因此,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思考:日本人的姓氏反映了什么历史变迁?——反映社会变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D军事·富国强兵:1)军队:实行征兵制(义务兵役制),组建常备军,取消武士从军特权2)军备:加强军事力量,从西方引进武器、兴办军工厂,聘请西方教官3)军魂:宣扬武士道精神,提高军队战斗力结果:日本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皇的现代化军队,增强了军事力量;但随着日本经济军事实力的崛起,日本野心膨胀,在社会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观念的影响下,富国强兵政策逐渐变质为对外侵略扩张政策,日本现代化走上军国主义歧途。7、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脱亚入欧(1)原文节选:“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2)含义:摆脱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使日本成为欧洲型的现代民族国家,走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之路,使日本从封建的东方农业国转变为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的工业化国家日本脱亚入欧指的是什么?A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摆脱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3)完成情况:日本在19世纪90年代初(甲午战争前后),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从封建的东方农业国转变为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工业化国家,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主要是经济上的脱亚入欧)。但在政治上日本保留了传统的天皇制,未能完全确立现代政治体制,国家权力掌握在官僚和军部手中。给后来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埋下伏笔。

二战后,美国帮助日本清除了天皇制度。把天皇制国家变成了君主立宪国家。这是采用西方政治制度对日本改造的最重要的部分。(政治上的脱亚入欧)

一战后,日本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与新老帝国主义国家英、法、美、意等共同主持和参与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从而在国际事务上完成了“脱亚入欧”。8、明治维新影响:(1)积极影响:A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力不断增强。(资本主义与落后问题)具体:①经济上:经过殖产兴业,90年代初日本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化国家。②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割据状态,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民族国家。在自由民权运动推动下,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在现代政治制度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③社会文化上:传播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④国际上: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特别对中国的戊戌变法产生了极大影响。B日本积极展开“修约运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最终实现了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目的。(民族问题)(2)消极影响:A综述:在天皇制度下仍保留了很多封建残余,成为后来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基础。(军国主义的两大社会支柱;寄生地主、财阀)消极影响具体:B经济领域:保留了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生活贫困,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C政治领域:保留了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天皇制,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D思想领域:宣扬“忠君”、武士道、神道思想E对外政策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推动日本加入侵略扩张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日本现代化陷入歧途9、成功原因(1)内因:①根本原因是改革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执行了符合国情和时代潮流的政策,改革措施全面有效。②封建统治相对薄弱,随着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内部离心力量日益强大。(下级武士、西南大名、穷困的手工业者和农民、新兴资产阶级地主商人都对幕府统治不满)③倒幕派实力较强,推翻了幕府统治,排除了阻力。外因:①国际环境相对宽松,没有受到列强的干涉和破坏。(当时中国等亚洲各族人民反封建主义、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牵制和削弱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对日本的入侵和干涉)②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日本将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采用最新技术,加快了明治维新的步伐3.(2010年上海单科)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思考: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相比,其相同的历史条件是()A.外国资本主义入侵B.借鉴别国受辱教训C.经济落后于西欧国家D.统治者腐朽与无能

东亚现代化的榜样材料一:柏利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唯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科尔顿《近代世界史》中册材料二:明治维新领导人大久宝利通曾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请回答:(1)材料一中“许多潜在的盟友”指的是日本社会中的哪些人?“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学习西方”的直接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大久宝利通怎样的经济思想?在这一经济思想指导下,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3)有人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亚洲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榜样,也有人认为日本明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