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围岩分级和围岩压力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54519bb1accb52725cf59e0be8e410/de54519bb1accb52725cf59e0be8e4101.gif)
![专题二-围岩分级和围岩压力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54519bb1accb52725cf59e0be8e410/de54519bb1accb52725cf59e0be8e4102.gif)
![专题二-围岩分级和围岩压力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54519bb1accb52725cf59e0be8e410/de54519bb1accb52725cf59e0be8e4103.gif)
![专题二-围岩分级和围岩压力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54519bb1accb52725cf59e0be8e410/de54519bb1accb52725cf59e0be8e4104.gif)
![专题二-围岩分级和围岩压力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54519bb1accb52725cf59e0be8e410/de54519bb1accb52725cf59e0be8e41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围岩分级及围岩压力
第一节围岩分级一、概述围岩是指隧道开挖后其四周产生应力重分布范围内的岩体,或指隧道开挖后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的那部分岩体(这里所指的岩体是土体与岩体的总称)。在不同的岩体中开挖隧道后岩体所表现出的性态是不同的,可归纳为充分稳定、基本稳定、短暂稳定和不稳定四种。各种围岩的物理性质之间存在确定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依照这些联系和规律,可将围岩划分为若干级,这就是围岩分级。围岩分级的目的是:作为选择施工方法的依据;进行科学管理及正确评价经济效益;确定结构上的荷载(松散荷载);给出衬砌结构的类型及其尺寸;制定劳动定额、材料消耗标准的基础等等。对志向的分级方法的要求是:①精确客观,有定量指标,尽量削减因人而异的随机性;②便于操作运用,适于一般勘测单位所具备的技术装备水平;③最好在挖开地层前得到结论。二、围岩的分类方法分级的基本要素大致有三大类:第Ⅰ类:与岩性有关的要素第Ⅱ类:与地质构造有关的要素第Ⅲ类:与地下水有关的要素
(一)以岩石强度或岩石的物性指标为代表的分级方法
1.以岩石强度为基础的分级方法认为坑道开挖后,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强度。岩石愈坚硬,坑道愈稳定;反之,岩石愈松软,坑道的稳定性就愈差。
2.以岩石的物性指标为基础的分级方法“岩石坚实性系数f”是一个综合的物性指标值,表示岩石在采矿中各个方面的相对坚实性,如岩石的抗钻性、抗爆性、强度……等。为岩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
(二)以岩体构造、岩性特征为代表的分级方法
1.泰沙基分级法
把不同岩性、不同构造条件的围岩分成九类,每类都有一个相应的地压范围值和支护措施建议。
1.按弹性波(纵波)速度的分级方法围岩弹性波速度是推断岩性、岩体结构的综合指标,它既可反映岩石软硬,又可表达岩体结构的裂开程度。2.以岩体综合物性为指标的分级方法(三)与地质勘探手段相联系的分级方法
2.以岩石质量为指标的分级方法——RQD方法所谓岩石质量指标RQD是指钻探时岩芯复原率,或称岩芯实行率:即单位长度钻孔中10cm以上的岩芯占有的比例,可写为:
“岩体质量——Q”的分类方法:(四)组合多种因素的分级方法
式中RQD——岩石质量指标;
Jh
——节理组数目;Jr——节理粗糙度;Ja——节理蚀变值;Jw——节理含水折减系数;
SRF——应力折减系数。RQD/Jh表示岩块的大小;Jr/Ja表示岩块间的抗剪强度;Jw/SRF表示作用应力。所以岩体质量值Q实质上是岩块尺寸、抗剪强度和作用力的复合指标。综上所述,围岩分级有以下几方面发展趋势:分级应主要以岩体为对象。分级宜与地质勘探手段有机地联系起来。分级要有明确的工程对象和工程目的。分级宜渐渐定量化。三、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1.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1)岩石坚硬程度依据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Rc分为5级,即极硬岩、硬质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如表。我国现行的《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目前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接受两种方法,即以围岩稳定为基础的分级方法和按弹性波(纵波)速度的分级方法。(一)以围岩稳定性为基础的分级方法(2)岩体的完整程度主要是指围岩被各种结构面切割成单元体的特征及其被切割后的块度大小。它是评价围岩稳定程度最干脆、最重要的指标。为了衡量围岩的完整程度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依据懦弱面的产状、贯穿性以及充填物的状况,可将围岩分为:完整、较完整、较裂开、裂开、极裂开。依据围岩受地质构造影响的程度,可将围岩分为:构造变动略微、较重、严峻、很严峻。依据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的不同又分为:节理不发育、节理较发育、节理发育及节理很发育。依据岩体风化程度的不同将围岩分为:风化略微、较重、严峻、极严峻四级。岩体完整程度应按表划分。
2.围岩基本分级及其修正
(1)基本分级依据以上分级因素及指标,给出各类围岩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结构特征和完整性及围岩开挖后的稳定状态等要素。《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将单、双线铁路隧道的围岩划分为六级。①地下水影响的修正地下水对围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软化围岩软化结构面承压水作用依据单位时间的渗水量可将地下水状态分为3级,如表。依据地下水状态对围岩级别的修正如表。(2)隧道级别的修正
②围岩初始地应力状态修正围岩初始地应力状态,当无实测资料时,可依据隧道工程埋深、地貌、地形、地质、构造运动史、主要构造线与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岩爆、岩芯饼化等特殊地质现象,按表做出评估。初始地应力对围岩级别的修正宜按表进行。③风化作用的影响
(二)弹性波速度的分级方法
弹性波(纵波)速度与围岩级别的关系见表。岩石坚硬程度的划分
岩石类别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MPa代表性岩石硬质岩极硬岩>60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等岩浆岩;硅岩、钙质胶结的砾岩及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等沉积岩;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板岩、片岩等变质岩
硬岩30~60软质岩较软岩15~30凝灰岩等喷出岩;砂砾岩、泥质砂岩、泥质页岩、灰质页岩、泥灰岩、泥岩、煤等沉积岩;云母片岩或千枚岩等变质岩软岩5~15极软岩<5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
完整程度结构面状态结构类型岩体完整性指数完整结构面1~2组,以构造型节理或层面为主,密闭性巨块状整体结构>0.75较完整结构面2~3组,以构造型节理、层面为主,裂隙多呈密闭型,部分为微张型,少有充填物块状结构0.55~0.75较破碎结构面一般为3组,以节理及风化裂隙为主,在断层附近受构造作用影响较大,裂隙以微张型和张开型为主,多有充填物层状结构、块石碎石结构0.35~0.55破碎结构面大于3组,多以风化型裂隙为主,在断层附近受构造作用影响大,裂隙宽度以张开型为主,多有充填物碎石角砾状结构0.15~0.35极破碎结构面杂乱无序,在断层附近受断层作用影响大,宽张裂隙全为泥质或泥夹岩屑充填,充填物厚度大散体状结构≤0.15地下水状态的分级级别状态渗水量(l/(min·10m))Ⅰ干燥或湿润<10Ⅱ偶有渗水10~25Ⅲ经常渗水25~125地下水影响的修正地下水状态分级围岩级别ⅠⅡⅢⅣⅤⅥⅠⅠⅡⅢⅣⅤ—ⅡⅠⅡⅣⅤⅥ—ⅢⅡⅢⅣⅤⅥ—初始应力状态主要现象评估基准Rc/σmax极高应力硬质岩:开挖过程中时有岩爆发生,有岩块弹出,洞壁岩体发生剥离,新生裂缝多,成洞性差<4软质岩:岩芯常有饼化现象,开挖过程中洞壁岩体有剥离,位移极为显著,甚至发生大位移,持续时间长,不宜成洞高应力硬质岩: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岩爆,洞壁岩体有剥离和掉块现象,新生裂缝较多,成洞性较差4~7软质岩:岩芯时有饼化现象,开挖过程中洞壁岩体位移显著,持续时间长,成洞性差初始地应力状态评估
初始地应力影响的修正
初始地应力状态围岩级别ⅠⅡⅢⅣⅤ极高应力ⅠⅡⅢ或Ⅳ*ⅤⅥ高应力ⅠⅡⅢⅣ或Ⅴ**Ⅵ注:*围岩岩体为较裂开的极硬岩、较完整的硬岩时,定为Ⅲ级;围岩岩体为完整的较软岩、较完整的软硬互层时,定为Ⅳ级。**围岩岩体为裂开的极硬岩、较裂开及裂开的硬岩时,定为Ⅳ级;围岩岩体为完整及较完整软岩、较完整及较裂开的较软岩时,定为Ⅴ级。弹性波(纵波)速度分级围岩类别ⅠⅡⅢⅣⅤⅥ弹性波(纵波)速度vp(km/s)>4.53.5~4.52.5~4.01.5~3.01.0~2.0<1.0<1.5(饱和状态的土)注:饱和状土壤vp<1.5km/s
四、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的不足之处
(1)分级档数偏少(2)整体上还处于半定量的阶段(3)没有考虑围岩的地质结构特征等因素(4)对于土质围岩没有明确的方法体系(5)修正方法存在问题改进方案:将岩体结构类型纳入分级标准中,并增加部分亚级。分级原则为:(1)在隧道围岩分级中考虑围岩地质类型和变形破坏机理。(2)结合工程实际,可将III~V级围岩各分出2~3个亚级。(3)增加土质围岩的分级。(4)围岩基本分级指标体系的确定,应适当考虑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获得基础地质资料的难易程度,但要保证两阶段分级指标体系的一样性与继承性。围岩分级围岩类型围岩基本地质特征弹性波速(km/s)位移特性基本级别亚级Ⅰ岩质围岩完整围岩:极硬岩,岩体完整。层状围岩:极硬岩,巨厚层。A类岩:>5.3。隧道开挖对掌子面前方影响范围为0.6D~2D,后方为0.6D~3D;掌子面位移比25%~35%;掌子面最大位移≤15mm;最大位移位于0.5H。Ⅱ岩质围岩完整围岩:硬岩,岩体完整。块状围岩:极硬岩,岩体较完整。层状围岩:极硬岩,厚层状;硬岩,巨厚层。A类岩:5.3>V≥4.5;B类岩:V>5.3C类岩:V>5.0ⅢⅢ1岩质围岩完整围岩:较软岩,岩体完整,结构面不发育,结合好或一般。块状围岩:硬岩,岩体较完整,结构面不发育,结合差。A类岩:4.5>V≥4.0;B类岩:5.3>V≥4.3;C类岩:3.5>V≥5.0;D类岩:V>4.0隧道开挖对掌子面前方影响范围为0.6D~2D,后方为0.6D~3D;掌子面位移比35%~40%;掌子面最大位移≤15mm;最大位移位于0.5H。极限相对拱顶沉降为0.05%~0.3%,极限相对水平收敛为0.05%~0.6%。Ⅲ2岩质围岩块状围岩:极硬岩,岩体较破碎,结构面发育,结合好,或结构面较发育,结合差;硬岩,岩体较完整,结构面较发育,结合好或一般。层状围岩:硬岩或软硬岩互层,以硬岩为主,厚层,岩层产状为横向陡倾或其它产状;较软岩,巨厚层,岩层产状为横向陡倾或其它产状。ⅣⅣ1岩质围岩完整围岩:软岩,岩体完整,结构面不发育,结合好或一般。块状围岩:较软岩,岩体较完整,结构面较发育,结合好或一般。层状围岩:极硬岩,中厚层,岩层产状为横向陡倾或其它产状;硬岩或软硬岩互层,以硬岩为主,厚层,岩层产状为纵向中倾;较软岩,巨厚层,岩层产状为纵向中倾。A类岩:4.0>V≥3.0;B类岩:4.3>V≥3.3;C类岩:3.5>V≥3.0;D类岩:4.0>V≥3.0;E类岩:3.0>V≥2.0。隧道开挖对掌子面前方影响范围为0.6D~2D,后方为0.6D~5D;掌子面位移比25%~45%;掌子面最大位移15~30mm;最大位移位于0.6H。极限相对拱顶沉降为0.06%~0.8%,极限相对水平收敛为0.1%~1.2%。Ⅳ2岩质围岩碎裂围岩:硬岩,岩体较破碎,结构面发育,结合好;较软岩,岩体较破碎,结构面发育,结合一般。层状围岩:极硬岩,中厚层,岩层产状为纵向中倾;软硬岩互层,以软岩为主,厚层,岩层产状为横向陡倾。四、考虑围岩结构类型及变形失稳机理的围岩分级方法围岩分级围岩类型围岩基本地质特征弹性波速(km/s)位移特性基本级别亚级ⅣⅣ3岩质围岩块状围岩:软岩,岩体较完整,结构面较发育,结合好或一般;碎裂围岩:极硬岩或硬岩,岩体破碎,结构面极发育,结合一般或差。层状围岩:软硬岩互层,以软岩为主,厚层,岩层产状为纵向中倾或其它产状;较软岩或软硬岩互层,以软岩为主,中、薄层,岩层产状为横向中倾。A类岩:4.0>≥3.0;B类岩:4.3>V≥3.3;C类岩:3.5>V≥3.0;D类岩:4.0>V≥3.0;E类岩:3.0>V≥2.0。隧道开挖对掌子面前方影响范围为0.6D~2D,后方为0.6D~5D;掌子面位移比25%~30%;掌子面最大位移30~400mm;最大位移位于0.6H。极限相对拱顶沉降为0.06%~0.8%,极限相对水平收敛为0.1%~1.2%。土质围岩坚硬状粘质土,天然重度≥20kN/m3;密实状砂质土,细粒含量≥30%且细粒含水量≤18.75%,或细粒含量<10%。密实状碎石土,细料含量≥30%且细料含水量≤14%,或细料含量<30%。Q1粘质黄土,含水量<20.5%;Q1砂质黄土,含水量<22.6%;Q2粘质黄土,含水量<25.6%;Q2砂质黄土,含水量<25.6%。ⅤⅤ1岩质围岩碎裂围岩:软岩,岩体较破碎,结构面较发育,结合差,或结构面发育,结合好。层状围岩:软硬岩互层,以软岩为主,厚层,岩层产状为纵向中倾或其它产状。A类岩:3.0>≥2.0;B类岩:3.3>V≥2.0;C类岩:3.0>V≥2.0;D类岩:3.0>V≥1.5E类岩:2.0>V≥1.0。隧道开挖对掌子面前方影响范围为0.6D~2D,后方为0.6D~D;掌子面位移比20%~40%;掌子面最大位移30~400mm;最大位移位于0.5H。极限相对拱顶沉降为0.08%~1.4%,极限相对水平收敛为0.2%~3.0%。土质围岩坚硬状粘质土,天然重度<20kN/m3;硬塑状粘质土,天然重度<20kN/m3且塑性指数≤18,或天然重度≥20kN/m3。密实状砂质土,细粒含量≥30%且细粒含水量在18.75%~43.29%之间,或细粒含量在10%~30%之间;密实~中密状砂质土,细粒含量<10%;密实以下砂质土,细粒含量≥30%且细粒含水量≤18.75%。密实状碎石土,细料含量≥30%且细料含水量>14%;中密状碎石土,细料含量≥30%且细料含水量<18%,或细料含量<30%Q3粘质黄土,含水量<18.1%;Q3砂质黄土,含水量<17.3%。四、考虑围岩结构类型及变形失稳机理的围岩分级方法围岩分级围岩类型围岩基本地质特征弹性波速(km/s)位移特性基本级别亚级ⅤⅤ2岩质围岩碎裂围岩或散体围岩:较软岩,岩体破碎,结构面发育或极发育;软岩,岩体较破碎,结构面发育,结合一般,或岩体破碎;极破碎的各类岩体。A类岩:3.0>V≥2.0;B类岩:3.3>V≥2.0;C类岩:3.0>V≥2.0;D类岩:3.0>V≥1.5;E类岩:2.0>V≥1.0。隧道开挖对掌子面前方影响范围为0.6D~2D,后方为0.6D~D;掌子面位移比25%~45%;掌子面最大位移≥400mm;最大位移位于0.5H。极限相对拱顶沉降为0.08%~1.4%,极限相对水平收敛为0.2%~3.0%。土质围岩硬塑状粘质土,天然重度<20kN/m3且塑性指数>18;可塑状粘质土,天然重度≥16kN/m3。中密~稍密状砂质土,细粒含量<10%;稍密~密实状砂质土,细粒含量在10%~30%之间;密实以下砂质土,细粒含量≥30%且细粒含水量在18.75%~43.29%之间。中密状碎石土,细料含量≥30%且细料含水量≥18%;稍密状碎石土。Q3粘质黄土,含水量18.1%~28.6%;Q3砂质黄土,含水量17.3%~26.4%。Ⅵ岩质围岩全部极软岩;受构造影响极严重呈碎石、角砾及粉末、泥土状的断层破碎带。A类岩:V<2.0;B类岩:V<2.0;C类岩:V<2.0;D类岩:V<1.5;E类岩:V<1.0。土质围岩可塑状粘质土,天然密度<16kN/cm3;软塑~流塑状粘质土;稍密以下,细粒含量<30%。细粒含量≥30%且细粒含水量≥43.29%的砂质土。饱和黄土。四、考虑围岩结构类型及变形失稳机理的围岩分级方法类别代表性岩性A岩浆岩(花岗岩,闪绿岩,闪长岩,玢岩,花岗斑岩,流纹岩,辉绿岩,安山岩,玄武岩,蛇纹岩等);变质岩(石英粗面岩,石英斑岩,片麻岩,石英岩,片岩等);沉积岩(熔结凝灰岩,硅质砾岩、石灰岩、灰岩等)。B沉积岩(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C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等);沉积岩(钙质砂岩,铁质胶结的砾岩及砂岩等)。D古近纪~新近纪的沉积岩类(页岩,砂岩,砾岩,砂质泥岩,凝灰岩等);变质岩(云母片岩,千枚岩等),且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15MPa。E新近纪~第四纪的沉积岩类(泥岩,页岩,砂岩,砾岩,凝灰岩等),且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15MPa。四、考虑围岩结构类型及变形失稳机理的围岩分级方法二、围岩分级标准探讨围岩级别岩性类型弹性波速度(km/s)ⅠAV>5.3ⅡA4.5≤V≤5.3BV>5.3CV>5.0ⅢA4.0≤V<4.5B4.3≤V≤5.3C3.5≤V≤5.0DV>4.0ⅣA3.0≤V<4.0B3.3≤V<4.3C3.0≤V<3.5D3.0<V≤4.0E2.0<V≤3.0ⅤA2.0<V≤3.0B2.0≤V<3.3C2.0≤V<3.0D1.5<V≤3.0E1.0<V≤2.0ⅥAV<2.0BV<2.0CV<2.0DV<1.5EV≤1.0三、基于弹性波速的围岩分级方法探讨围岩级别围岩分级指标组合Ⅲ硬岩,厚层,结合一般,岩层产状为横向陡倾或其它产状较软岩,巨厚,结合好,岩层产状为横向陡倾Ⅳ硬岩,厚层,结合差,岩层产状为纵向中倾较软岩,巨厚层,结合一般,岩层产状为纵向中倾软岩,巨厚层,结合一般,岩层产状为横向陡倾或其它产状Ⅴ较软岩,中厚层,结合一般,岩层产状为其它产状或纵向中倾软岩,中厚~薄层,结合一般,岩层产状为其它产状或纵向中倾极软岩,中厚~薄层,结合差,岩层产状为横向陡倾四、层状围岩定性分级方法探讨五、围岩亚级分级方法探讨一般岩质围岩亚级基本分级层状围岩亚级分级围岩分级围岩基本地质特征基本级别亚级ⅢⅢ2硬岩或软硬岩互层,以硬岩为主,厚层,岩层产状为横向陡倾或其它产状;较软岩,巨厚层,岩层产状为横向陡倾或其它产状。ⅣⅣ1极硬岩,中厚层,岩层产状为横向陡倾或其它产状;硬岩或软硬岩互层,以硬岩为主,厚层,岩层产状为纵向中倾;较软岩,巨厚层,岩层产状为纵向中倾。ⅣⅣ2极硬岩,中厚层,岩层产状为纵向中倾;软硬岩互层,以软岩为主,厚层,岩层产状为横向陡倾。Ⅳ3软硬岩互层,以软岩为主,厚层,岩层产状为纵向中倾或其它产状;较软岩或软硬岩互层,以软岩为主,中、薄层,岩层产状为横向中倾。ⅤⅤ1软硬岩互层,以软岩为主,厚层,岩层产状为纵向中倾或其它产状。粘质土围岩亚级分级围岩级别围岩状态定性描述分级指标液性指数(稠度状态)天然密度(KN/m3)塑性指数基本级别亚级定性描述定量指标IVIV3压密的坚硬粘质土坚硬Il<0γ≥20-ⅤⅤ1一般坚硬粘质土、较大天然密度硬塑状粘质土及一般硬塑状粘质土。坚硬Il<0γ<20-硬塑0≤Il<0.25γ≥20-γ<20IP≤18Ⅴ2一般硬塑状粘土及可塑状粘质土。硬塑0≤Il<0.25γ<20IP>18可塑0.25≤Il≤0.5γ≥16-Ⅵ——软塑~流塑状粘质土或近软塑状及低天然密度可塑状粘质土。可塑0.25≤Il≤0.5γ<16-可塑~流塑Il≥0.5--砂质土围岩亚级分级碎石土围岩亚级分级围岩级别定性描述分级指标基本级别亚级密实程度细料含量/%细料含水量/%定性描述定量指标动力触探锤击数相对密度DrⅣⅣ3一般钙质、铁质胶结的碎石土、卵石土、大块石土。密实N63.5>20或N120>11Dr≥0.73<30%-≥30%≤14%ⅤⅤ1稍湿至潮湿的碎石土,卵石土、圆砾、角砾土。密实N63.5>20或N120>11Dr≥0.73>14%中密10<N63.5≤20或6<N120≤110.49≤Dr<0.73<30%-≥30%<18%Ⅴ2稍湿至潮湿且较松散的碎石土,卵石土、圆砾、角砾土。中密10<N63.5≤20或6<N120≤110.49≤Dr<0.73≥18%稍密N63.5≤10或N120≤6Dr<0.49--六、施工阶段围岩亚级量化分级方法探讨(1)铁路隧道围岩位移限制标准相对位移围岩级别位移控制标准(%)备注相对拱顶沉降Ⅲ0.05~0.03保证率97%Ⅳ0.06~0.8保证率98%Ⅴ0.08~1.4保证率97%相对水平收敛Ⅲ0.05~0.6保证率99%Ⅳ0.1~1.2保证率95%Ⅴ0.2~3.0保证率97%七、隧道围岩位移特性探讨(2)隧道围岩位移特征八、铁路隧道围岩亚级分级表定性值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定性鉴定代表性岩石硬质岩极硬岩Rc>60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浸水后,大多无吸水反应。未风化-微风化的A岩类。硬岩30<Rc
≤60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浸水后,有轻微吸水反应。微风化的A岩类,未风化~微风化的B、C岩类。软质岩较软岩15<Rc
≤30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强风化的A岩类,弱风化的B、C岩类,未风化~微风化的D岩类。软岩5<Rc
≤15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浸水后,手可掰开。强风化的A岩类,弱风化~强风化的B、C岩类,弱风化的D岩类,未风化~微风化的E岩类。极软岩Rc≤5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可捏成团。全风化的各岩类。岩石坚硬程度划分岩性类型划分类别代表性岩性A岩浆岩(花岗岩,闪绿岩,闪长岩,玢岩,花岗斑岩,流纹岩,辉绿岩,安山岩,玄武岩,蛇纹岩等);变质岩(石英粗面岩,石英斑岩,片麻岩,石英岩,片岩等);沉积岩(熔结凝灰岩,硅质砾岩、石灰岩、灰岩等)。B沉积岩(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C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等);沉积岩(钙质砂岩,铁质胶结的砾岩及砂岩等)。D古近纪~新近纪的沉积岩类(页岩,砂岩,砾岩,砂质泥岩,凝灰岩等);变质岩(云母片岩,千枚岩等),且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15MPa。E新近纪~第四纪的沉积岩类(泥岩,页岩,砂岩,砾岩,凝灰岩等),且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15MPa。定性值风化特征未风化岩质新鲜,结构构造未变微风化结构构造未变,沿节理面有铁锰质渲染,矿物色泽基本未变,无松散物质。弱风化结构构造基本未变,矿物色泽稍微变化,裂隙面风化较重,出现风化矿物,张开裂隙中有少量松散物质。强风化结构构造部分破坏,长石、云母等多风化成次生矿物,色泽明显变化,张开裂隙中有较多松散物质。全风化结构构造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风化成土状,基本不含坚硬块体。岩石风化程度定性值定性值结构面发育程度主要结构面的结合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电气开关与重要阀门标注技术标准
- 《时尚北京》杂志2024年第12期
- 压力管理与养生课件
- 税法(第5版) 课件 第4章 关税
- 《餐厅内各岗位职责》课件
- 《雨刮器的工作原理》课件
- (高清版)JJF(皖) 213-2025 回弹仪检定装置校准规范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慕课版 双色版 第3版) 课件 第4章 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
- 赤湾国际学校项目主体工程土建施工总承包技术标
- 《高考听力技巧》课件
- 资产拆除报废申请表
- 《社区康复》课件-第九章 言语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 万千教育学前让幼儿都爱学习:幼儿园高质量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
- 亲历电子病历系统分级评价四级参评纪实-2022医院信息化
- 情景交际-2022年中考英语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 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教育课件
- 《医药板块分析》课件
- 人教版(新起点)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培训课件
- 心理疏导课件
- 【人才发展】新上岗干部的90天转身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