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科学探究题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1页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科学探究题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2页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科学探究题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3页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科学探究题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4页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科学探究题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装…………○…………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科学探究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科学探究题(共15题)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研究.同学们在烧杯中加入稀硫酸,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接着分两次向烧杯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第一次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后,不断搅拌,第二次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第一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溶质(不考虑酚酞)的质量变化情况是______;第二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提出问题】是否可以用其他试剂证明稀硫酸与氨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呢?【甲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现象:向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时出现蓝色沉淀.结论:用硫酸铜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乙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现象:向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结论:用氯化钡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交流评价】请你评价甲、乙两组同学由实验现象获得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正确或错误理由甲组____________乙组____________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几种洗发液和护发素的酸碱度进行了测定,他们对每种待测溶液都做了三次测定,然后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分析测定结果,发现各类洗发液的差别较大,约在7~9之间,护发素的均略小于7.同学们联想到洗发、护发的程序,决定探究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提出问题】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设计实验】(1)收集某人5束头发,分别放入不同溶液的烧杯中,静置约.(2)将各束头发取出,用纸巾吸干液体后观察并实验,结果如下表.在不同溶液中浸过后头发的光泽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黄黄无光泽头发拉断的难易程度不易断不易断不易断易断极脆【实验结论】______.【分析交流】洗发时使用洗发液和护发素的顺序是______,原因是______.【知识拓展】若取用其他人的头发重复上述实验,是否也能得到上述实验结论______?说明原因.3、在探究氢氧化钙与稀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了滴加酚酞试液,无法判断反应进行到何种程度,同学们决定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1)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2)做出猜想:猜想一:和

猜想二:和

猜想三:_________请将猜想三补充完整,并说出你猜想的理由是______.(3)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______猜想一不正确②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盛有少量______的试管中______猜想二不正确4、张宁和刘明同学学习完酸、碱、盐后发现: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通过学习知道,碱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电离岀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呢?请你帮助他俩完成实验探究。(提出问题)Na2CO3为什么能使酞酚溶液变红?(进行猜想)①Na+使酚酞溶液变红。②水分子使酚酞溶液变红。③_______使酚酞溶液变红。(设计实验)如图8所示:(1)实验Ⅰ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不成立。(2)刘明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他的理由是_______。(3)实验Ⅲ滴入Na2CO3溶液,振荡,酚酞溶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振荡,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提示:CaCl2溶液呈中性)(4)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猜想③正确。张宁对此结论有些质疑。于是他查阅资料。(查阅资料)Na2CO3溶液中,和H2O发生如下反应,(得出结论)Na2CO3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粒子是_______。(交流讨论)张宁提出将实验Ⅲ中CaCl2溶液换成过量的Ca(OH)2溶液也能得出猜想③正确,你认为张宁的观点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5、同学们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利用所学知识对稀盐酸与下图中的三种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作出判断,并进行实验验证:组别甲乙丙实验示意图能否反应能能能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同学们判断Ca(OH)2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生成物中有_______生成。(提出问题)怎样证明Ca(OH)2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分析讨论)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如果盐酸和氢氧化钙减少(或消失),或者有新物质生成,都能证明反应已经发生。(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小羽取少量Ca(OH)2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再加入稀盐酸_____反应物消失,二者发生了反应方案二小美向甲组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有新物质生成,二者发生了反应(实验评价)小凯认为小美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总结归纳)(1)Ca(OH)2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我们可以分析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从多个角度设计实验进行证明。(拓展延伸)将少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_____(写出操作方法和现象)6、在消防安全进校园活动中,老师带领学生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模拟灭火演练。化学兴趣小组收集灭火后残留的白色固体,探究其成分。(不考虑杂质的影响)(查阅资料)(1)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NaHCO3)。(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3)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且与氯化钙不发生反应。(提出猜想)猜想一:固体成分为碳酸氢钠;猜想二:固体成分为______;猜想三:固体成分为碳酸氢钠和碳酸钠。(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明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猜想一成立(提出质疑)小刚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_。(实验探究)小明和小组其他同学继续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___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钠②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再滴加氯化钙溶液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固体中含有碳酸钠(实验结论)猜想三正确。(拓展延伸)根据以上实验写出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碱的化学性质后,做了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并将废液倒入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Ⅰ: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应先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探究Ⅱ: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猜想二:CaCl2、HCl猜想三:CaCl2、HCl、Ca(OH)2你的猜想:_____丙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实验设计)设计者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丁同学取少量废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_____猜想一正确戊同学取少量废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溶液_____你的猜想正确(评价与反思)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两个方案中,_____同学的方案合理,请分析另一个方案不合理的理由_____。8、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猜想Ⅰ:只有CaCl2猜想Ⅱ:有________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滴加紫色石蕊溶液通入CO2滴加Na2CO3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含有Ca(OH)2溶液中含有Ca(OH)2溶液中含有Ca(OH)2(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进行“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时,将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但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于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这一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甲同学: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的猜想______(写一条)。(设计与实验)甲、乙丙三位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1)甲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实验中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再加热煮沸______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的猜想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②将①中的溶液冷却后滴入酚酞溶液,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______(2)乙同学设计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丁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______,丁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试管中的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用pH试纸测量试管中的溶液,结果pH<7,说明溶液显______性,造成试管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______。(3)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使用色度传感器测量溶液颜色的变化(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传感器测得的数值为100%)。他在三个专用容器中分别加入等量的5%、10%、20%的NaOH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溶液,同时放入色度传感器进行测量,测出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判断自己的猜想正确。你能从变化曲线中总结出的规律有______(写一条)。(实验结论)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10、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观察到试管①③中共同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试管②中没有明显现象。(提出问题)试管②中没有明显现象,是否发生了反应?(实验探究)(1)化学兴趣小组取少量实验后试管②中的溶液,分别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了___________(填写现象),证明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为进一步探究试管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还可以向试管b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AZnBFe(OH)3CFeCl3DAgNO3(2)化学兴趣小组又利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实验操作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①该实验中,乙溶液是___________;②加入甲溶液6mL时,烧瓶中的溶液溶质成分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③根据该实验测定结果,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11、小茗同学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来参与她的探究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1)甲试管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当小茗同学观察到试管中出现______的现象时,得出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乙试管中两种溶液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2)实验结束后,小若同学将三支试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白色沉淀明显增多,废液缸中液体始终呈红色,为了得出废液缸中废液的溶质成分,小茗同学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废液缸中废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酚酞除外)(进行猜想)猜想一:NaC1、NaOH、BaCl2猜想二:NaCl、NaOH猜想三:______(设计实验)请你帮助小茗同学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一成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充分反应。______猜想一成立(反思拓展)废液缸中的白色沉淀成分是______(写出化学式)。12、某实验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1探究。(实验情景)(1)A、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C、D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问题思考)C、D试管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继续进行探究:(探究一)NaOH溶液与CO2能否发生化学反应?(2)方案一:小红同学改变实验装置,设计如图2所示实验方案,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_____(填“甲”或“乙”),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3)方案二:小明同学为证明试管C中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向该试管中再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试管中_____(填实验现象),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加入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探究二)稀盐酸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4)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值,再逐滴滴加稀盐酸,振荡,同时多次测定混合溶液的pH,测定的pH值_____,则能说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5)方案二:利用如图3装置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明显现象,也可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则步骤Ⅱ中所加试剂为_____。(归纳与总结)(6)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反应是否发生:思路①:验证有_____。思路②: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13、兴趣小组的利用提供的试剂: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小清同学将氯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将混合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意外地闻到刺激性气味。[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硫

猜想2.可能是氯化氢猜想3.可能是氨气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3不合理,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查阅资料]SO2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澄清灰水变浑浊。写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小诚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_________,于是他认为猜想2正确。[评价与改进]小煜认为小诚的结论不科学,于是他利用提供的试剂通过实验确认了猜想2正确。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将产生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加热氯化钠与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的气体是氯化氢[拓展应用]实验室可用氯化钠和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请推测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最适宜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加热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B.加热氯化钠固体和稀硫酸的混合物C.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的混合物14、某化学小组为验证稀硫酸的性质,并探究反应后废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I:验证稀硫酸的某些性质(1)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其中试管_____(选填序号)中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讨论认为该试管中的两种物质间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他们的理由是_____。(2)为验证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小明和小红分别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先加稀硫酸,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结果小明观察到溶液为红色。小红观察到溶液为无色,于是二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小组同学在不改变所用试剂的情况下。对他们的实验方案进行了修改,从而确保实验一定能得出“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他们的实验方案是(只写操作过程):_____。Ⅱ:探究反应后废液的成分将如图所示实验后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均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混合后静置,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用pH计测得无色溶液的pH=8.6。(提出问题)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Na2CO3和NaCl;猜想二:H2SO4和Na2SO4;猜想三:NaCl和Na2SO4;猜想四:Na2CO3、NaC1和Na2SO4小组讨论认为猜想二不合理,理由是_____。(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_____猜想三不成立②向步骤①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四成立小组同学认为“猜想四成立”这一结论是不可靠的,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小组同学在不改变所用试剂的情况下,对实验方案进行了修改,并重新进行了实验,仍然得出“猜想四成立”的结论。他们修改后的实验方案是_____。15、学习盐酸的化学性质后,小娟做如下实验:(实验探究)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Ⅰ黑色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_____色盐酸与氧化铜发生了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Ⅱ加入稀盐酸后,无明显现象;滴入酚酞,溶液变红盐酸与氢氧化钠未发生化学反应Ⅲ步骤Ⅰ、Ⅱ的废液混合有沉淀生成,溶液仍为红色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_____(填序号)A酚酞、氢氧化钠B酚酞、氯化钠C酚酞、氢氧化钠、氯化钠(实验反思)(1)小勇认为小娟实验步骤Ⅱ的结论不正确,小娟另取试管重新做了步骤Ⅱ的实验,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后,继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当观察到_____现象时(填字母),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A溶液变成蓝色

B溶液溶液红色恰好退去(2)小娟将步骤Ⅲ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过滤,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_____再倒掉,以防止环境污染。============参考答案============一、科学探究题1、减少,增多

溶液由无色变成了红色

正确

试管中出现蓝色沉淀,可知溶液中无稀硫酸,说明与反应被耗尽,甲组结论正确

错误

和与反应均能产生自色沉淀,不能说明与发生了反应,乙组结论错误

【解析】解:随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这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溶质H2SO4逐渐减少,Na2SO4逐渐增多;酸和中性物质都不能使酚酞变色,所以开始溶液为酸性,溶液为无色;当滴加的氢氧化钠恰好和硫酸反应时溶液中性,也不变色;当第二次氢氧化钠过量后,溶液中除硫酸钠这种中性物质外还有氢氧化钠这种碱性物质,故溶液变红色;【交流评价】甲组用硫酸铜检验,硫酸与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只要有硫酸就不会产生蓝色沉淀,所以用硫酸铜可以检验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反应;硫酸和硫酸钠都能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说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甲组正确,理由:试管中出现蓝色沉淀,可知溶液无硫酸,说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且已被耗尽;乙组不正确,理由:硫酸和硫酸钠都能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说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2、提高测定的准确性(或减小实验误差)

碱性溶液对头发影响大,酸性溶液对头发没有明显影响

先用洗发液后用护发素,洗发液与护发素发生中和反应,使头发处于中性或弱酸性的环境中,有利于头发的健康

.因为头发的主要成分相同.

【解析】(1)测定溶液的pH时,为了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往往需要多做几次实验,然后取其平均值;(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pH为1~7时,头发的光泽都没有明显的变化,且都不易断,说明酸性溶液对头发影响不大;而当pH=10时,头发发黄,且易折断,pH再增大为13时,头发无光泽,且极脆,说明碱性溶液对头发影响较大,且碱性越强对头发影响越大;(3)洗发时先用洗发液再用护发素;因为洗发液显碱性,洗去头发上的油污,护发素显酸性,中和洗发液的碱性,保护头发;(4)不同人头发的主要成分是相同的,故得到的结论应该是一样的。3、

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

溶液不变红色

无气泡产生

【解析】解:(2)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做出猜想:如果盐酸过量,则含有和(猜想二);如果氢氧化钙过量,则含有和(猜想一);如果恰好反应,只有(猜想三);(3)进行实验:由结论猜想一不正确,即溶质中不含有氢氧化钙,因为酚酞遇碱会变红色,因此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不变红色;因为稀盐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以与活泼金属、碳酸盐反应生成气体,因此加入碳酸钙,如果有气泡,则溶液中含有,如果无气泡,则无。4、①酚酞溶液中含水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OH−错误【详解】进行猜想:碳酸钠溶液中含钠离子、碳酸根离子、水分子,故③使酚酞溶液变红;设计实验:(1)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构成,故实验Ⅰ的目的是为了验证钠离子能否使酚酞变红,故是为了验证猜想①不成立;(2)酚酞溶液中含水,酚酞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酚酞变色;(3)向变红后的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氯化钠和氯化钙显中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出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得出结论:碳酸根离子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能使酚酞变红,故填:OH-;交流讨论: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引入了氢氧根离子,无法验证猜想③正确,故张宁的观点错误。5、水溶液先由无色变为红色后又由红色变为无色无论氢氧化钙与稀盐酸是否反应,溶液中的氯离子和银离子都可以结合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或稀盐酸中的氯离子也会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详解】(1)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满足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生成水。【实验探究】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遇酚酞变红,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均为中性,故红色消失。【实验评价】若氢氧化钙与盐酸没有反应,盐酸也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结论不正确。【总结归纳】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拓展延伸】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验证二者是否反应即验证有无碳酸钠生成,故可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或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答案合理即可。【点睛】验证反应是否发生,可以从反应物是否被消耗和验证产物是否存在两个角度思考。6、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取适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热,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Na2CO3+CaCl2=CaCO3↓+2NaCl2NaHCO3Na2CO3+H2O+CO2↑【详解】【提出猜想】

碳酸氢钠不分解固体是碳酸氢钠;部分分解是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完全分解是碳酸钠,故:猜想一:固体成分为碳酸氢钠;猜想二:固体成分为碳酸钠;猜想三:固体成分为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故填:碳酸钠。【提出质疑】小刚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填: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适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热,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钠②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固体中含有碳酸钠故填:取适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热,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Na2CO3+CaCl2=CaCO3↓+2NaCl。【拓展延伸】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Na2CO3+H2O+CO2↑。7、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CaCl2、Ca(OH)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有白色沉淀生成氯化铜(合理即可)有蓝色沉淀产生戊猜想中都有氯化钙,加碳酸钠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分析】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因为氯化钙为生成物且溶于水,故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钙,发生反应的情况有如下三种:1、氢氧化钙和氯化氢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钙;2、稀盐酸过量有剩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钙和氯化氢;3、氢氧化钙有剩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钙和氢氧化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稀盐酸呈酸性,二者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不变色,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详解】探究Ⅰ:甲同学实验时应先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溶液中性,稀盐酸呈酸性,所以当观察到红色溶液逐渐变为无色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探究Ⅱ:由分析可知,你的猜想是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还可能是:CaCl2、Ca(OH)2;猜想三错误的原因是氢氧化钙和氯化氢不能共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Cl+Ca(OH)2=CaCl2+2H2O;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实验设计:猜想一溶液中含有氯化钙,故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因此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当你的猜想正确时,溶液中还除了氯化钙外还胡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所以证明氢氧根离子的存在,可以加氯化铜溶液,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有蓝色沉淀产生;也可以加入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都可以说明问题,故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评价与反思:因为氯化钙是生成物且溶于水,故每一种猜想中都有氯化钙存在,所以加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后,都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因此,丁同学设计的不合理,设计合理的为戊同学。故答案分别填:戊;猜想中都有氯化钙,加碳酸钠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8、2HCl+Ca(OH)2===CaCl2+2H2O

HCl、CaCl2

HCl和Ca(OH)2能反应,不能共存

溶液变蓝色

溶液变浑浊

溶液中的氯化钙也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解析】【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Cl+Ca(OH)2=CaCl2+2H2O;【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物量的多少进行猜想为CaCl2和HCl;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IV不合理,其理由是HCl和Ca(OH)2不能共存;【实验探究】有结论含有氢氧化钙,故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是因为CaCl2与Na2CO3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Ca(OH)2存在,(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9、加入酚酞溶液的多少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氧不正确隔绝氧气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酸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且氯化氢过量在实验范围内,氢氧化钠的浓度越大,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越快【详解】猜想与假设:将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但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还可能与加入酚酞溶液的多少有关;设计与实验:(1)①取少量实验中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再加热煮沸,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氧;②将①中的溶液冷却后滴入酚酞溶液,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目的是隔绝氧气,除去氧气后,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说明不是因为酚酞与氧气发生了反应,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故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红色不会褪去;用pH试纸测量试管中的溶液,结果pH<7,说明溶液显酸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最后,pH<7,说明氯化氢过量,无色酚酞试液在酸性溶液中不变色,故红色褪去;(3)由图可知,在实验范围内,氢氧化钠的浓度越大,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越快。10、难溶性固体溶解溶液未变红色AB稀盐酸HCl和NaClpH由小变大至≥7【详解】试管①,向Cu(OH)2固体中加入稀硫酸,Cu(OH)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试管③,向Mg(OH)2固体中加入稀盐酸,Mg(OH)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试管①③中共同的明显现象是难溶性固体溶解。(1)取少量实验后试管②中的溶液,分别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故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NaCl,可能还含有HCl,为进一步探究试管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可以向试管b中加入Zn,有气泡生成说明溶液中还含有HCl,反之则无;加入Fe(OH)3,溶液变成黄色,说明溶液中还含有HCl,反之则无;加入FeCl3,无明显现象,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HCl;加入AgNO3,因为NaCl与AgNO3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HCl;故选AB。(2)①由图像可知,加入甲溶液前,乙溶液的pH小于7,说明乙溶液是稀盐酸。②加入甲溶液6mL时,烧瓶中的溶液的pH小于7,说明加入的氢氧化钠的量不足,盐酸过量,故烧瓶中的溶液的溶质成分是NaCl和HCl。③根据该实验测定结果,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烧瓶内溶液的pH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大于或等于7。11、红色溶液(或酚酞溶液)刚好(或恰好或刚刚)变为无色生成物中没有气体或者沉淀或者水,不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NaCl、NaOH、Na2CO3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或产生沉淀)BaCO3、CaCO3【详解】(1)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甲试管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滴入稀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显中性的氯化钠,当小茗同学观察到试管中出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成无色的现象时,得出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试管中两种溶液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生成物中没有气体或者沉淀或者水,不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2)[进行猜想]猜想一:NaC1、NaOH、BaCl2猜想二:NaCl、NaOH猜想三:NaCl、NaOH、Na2CO3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生成物中肯定由氯化钠;白色沉淀明显增多,肯有由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废液缸中液体始终呈红色,说明溶液显减性,有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综上猜想三:NaCl、NaOH、Na2CO3;[设计实验]猜想一成立,由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由氯化钠生成,废液缸中液体始终呈红色,有氢氧化钠存在,只需证明氯化钡存在,取少量废液缸中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硫酸和氯化钡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证猜想一成立;[反思拓展]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废液缸中的白色沉淀成分是BaCO3、CaCO3(写出化学式)。12、A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B中有蓝色沉淀生成乙有气泡产生逐渐变小,且最终小于7酚酞溶液新物质生成【详解】(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后,溶液变为红色;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可以看到蓝色沉淀;故答案为:A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B中有蓝色沉淀生成。(2)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气体减少更多,压强降至更低,因此乙瓶变瘪程度更大;故答案为:乙。(3)试管C中有生成的碳酸钠,此时加入盐酸,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产生,就可以看到气泡;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4)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溶液pH>7,当逐滴加入盐酸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pH开始减小,当氢氧化钠全部反应完毕时pH=7,继续滴加盐酸,溶液显酸性,pH将小于7,因此可以测得pH是逐渐减小,最终小于7;故答案为:逐渐变小,且最终小于7。(5)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入过量盐酸后,溶液显酸性,此时只要加入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氢氧化钠被消耗完毕,证明发生了反应;根据:酚酞溶液。(6)在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时,验证有碳酸钠的存在,从而得出两者发生了反应,而在验证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则是验证盐酸或者氢氧化钠的减少来说明发生了反应,碳酸钠属于新生成物质,盐酸或者氢氧化钠属于反应物,因此可以从验证有新物质生成说明反应发生,也可以通过参与反应的反应物减少说明反应已发生;故答案为:新物质生成。13、反应物中没有氮元素,所以无法生成氨气

SO2+Ca(OH)2=CaSO3↓+H2O

溶液变红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无明显现象

C

【解析】[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没有氮元素,所以无法生成氨气;[查阅资料]

SO2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澄清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实验探究]氯化氢溶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