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诗经》二首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教学重难点】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的技巧。2.理解《诗经》的内容。【教学方法】鉴赏、背诵、讨论、比较。【媒体设计】图片、音乐、录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语设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今天我们学习的两首诗歌均出自《诗经》。让我们漫步于《诗经》这条文字之河,去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吧。2.解题。《诗经》本称《诗》或《诗三百》,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3.出示学习目标。说明: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展示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增加对《诗经》的了解,扩充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尽快进入课题情境中,为后面的学习蓄势。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1.朗读。(1)教师伴乐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可以让学生轻声跟读。(2)全班学生齐读课文。(3)正音。雎鸠(jūjiū) 窈窕(yǎotiǎo) 逑(qiú) 荇菜(xìng)寤寐(wùmèi) 蒹葭(jiānjiā) 晞(xī) 坻(chí)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提示:诗歌重在体会,不必落实到每一个字词的翻译上,可以通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好。注意一些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3.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学生分四人一组讨论后,明确:《关雎》写的是抒情主人公对河边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爱恋。《蒹葭》是一首美丽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4.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1)题目取自于句首。(2)基本句式是四言。(3)运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4)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说明:教师范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调动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通过跟读、齐读并且结合课下注释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教师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力求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三、指导学生诵读课文1.请学生试着伴乐朗读课文。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大家指正。2.教师总结四言诗的诵读节奏。四言诗一般读成“二二”拍。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再如: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3.可再指名学生朗读,大家指正。4.教师概括:(1)《关雎》朗读指导:首章是全诗的序,为下文描写君子追求淑女做铺垫,朗读时应相对平静;第二章写出君子时刻都在思念姑娘,饱受相思之苦,因此应用向往、痛苦的语调来读;第三章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刻画出君子想象自己得到淑女的快乐与幸福之情,用一种兴奋和轻快的语调来读。(2)《蒹葭》朗读指导:每章前四句都描写了一种凄清而苍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但却寻而不见,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在朗读时要注意其中的感情变化,读出其中之味。5.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遍课文,要求进一步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男子想象与淑女在一起的欢快、愉悦,用升调。)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焦急的心情,用降调。)说明:放开声音,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不仅有利于理解诗文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有利于增强记忆,还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通过诵读,脑子里积累的材料多了,写作或讲话时才能信手拈来、出口成章。多读诗歌,对人的气质和自信心的培养也很重要。就像朱熹所说的,“诵得熟,方能通晓;若诵不熟,亦无可思索”。四、研读探究1.学生探究《关雎》。(1)《关雎》是怎样抒发抒情主人公的相思之情的?(2)这首诗中有大量的兴句,想想这些兴句对表达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后明确:(1)首章四句,写抒情主人公爱慕和追求一个温柔漂亮的女子,想和她结成配偶。第二章八句,写抒情主人公对女子相思到“寤寐求之”的程度。第三章八句,写抒情主人公因相思而进行美好幻想,想象同意中人结成美满姻缘的情景,表现出求而得之的欢乐。(2)首章以雎鸠鸟的成双和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第二章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兴起淑女之难求。第三章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正是借助了兴的手法,诗歌将人物内心的感情较好地揭示出来了。2.学生探求《蒹葭》。《蒹葭》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抒情主人公执着的爱情追求的?学生讨论后明确:(1)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抒情主人公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但仍然执着专一。(2)注意景与情的结合。全诗情调凄婉动人,朦胧深邃。苍苍的芦花,露结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而又渺然无踪的伊人……这一切都与抒情主人公的彷徨失望和执着追求融为一体。3.比较阅读:请指出《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的不同点。《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的故事,只选一个场景,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蒹葭》比《关雎》的情感韵味更浓郁。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说明:继续提高学生的分析、感受和判断能力,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五、美文共品读《关雎》和《蒹葭》两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美?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说明: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其文学素养。教导学生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六、诵读作结说明:本课要求学生背诵。在前面反复朗读品赏的基础上,学生对全诗已基本熟悉,再通过小结、回顾、归纳等将诗歌的内容大意、思想感情、艺术特点贯串起来,以便学生更好地领会掌握。七、布置作业1.选取《关雎》和《蒹葭》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不少于150字。2.阅读《诗经》中的其他诗歌,做好笔记,与同学交流。教学案例二【教学目标】1.采用听读、朗读、品读的方法理解诗歌内容,用审美的眼光阅读审视诗歌。2.理解《诗经》中“比”“兴”的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在诗歌中的运用。3.正确认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向往,了解《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教法与学法】1.引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2.运用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体验。3.教师的引导与点拨。【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中生疑,在读中释疑,在读中释义,在读中品味,从而提高欣赏古诗文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方式分析诗歌意境及抒情主人公形象。2.体会诗歌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3.理解诗歌主题的多重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导入词在我国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开篇第一首——《关雎》,一起去体会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优美意境。2.简介《诗经》《诗经》是我国诗歌文学的开山鼻祖,位列“五经”之一,被奉为儒家经典,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诗经》中的诗歌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为风、雅、颂三类。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二、一咏三叹吟读《关雎》1.全班齐读(订正字音)2.男女齐读(读准、体会节奏——四言二字一顿)3.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思考: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这首诗写了一个君子对一个淑女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三、诗情画意译读《关雎》1.吟读诗歌入情先入境,如果把这首诗当成是一个剧本,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导演,你会拍摄几个场景来反映这首诗歌?明确:雎鸠和鸣图——舒缓、平正(美好,生机,岁月静好)——PPT图片展示少女采荇图——渴慕、爱慕(清新、活泼)长夜难眠图——忧思、惆怅(速缓、调沉——急切,语速稍快)琴瑟鼓乐图——喜悦、庄重(“钟鼓乐之”重音)2.学生展开想象译读。3.学生展示自己的译读作品。4.请学生有感情地吟诵诗歌。四、意趣盎然品读《关雎》师:好诗不厌百回读,《关雎》位居《诗经》三百篇之首,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大家深入品读此诗。1.小组讨论交流,寻觅《关雎》的美点2.师生交流预设以下内容:意境美:关关鸣叫的雎鸠,碧水悠悠的河流,左右飘摇的荇菜……情感美:喜悦、爱慕→苦闷、惆怅→陶醉、幸福(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形象美:淑女:勤劳贤惠、娴静美丽君子:重情重义、志趣高雅语言美: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艺术表现美:以景起兴、情景相融五、诗意栖居再读《关雎》1.师生美读(背诵)2.位居《诗经》首篇的《关雎》仅仅是一首单纯的爱情诗吗?流传了三千年的经典还为我们的中华文化留下了些什么?提示:天人合一,万物和谐才子佳人,琴瑟和谐小结(PPT显示):《诗经》——中华文化创生时期绽放的精神之花。六、课堂小结:《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简单、丰盈而纯美。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亲近它,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第二课时一、导入1.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导入新课。师:这首《在水一方》是由台湾作家琼瑶根据《诗经》中的《蒹葭》一诗改编的。今天就让我们和着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走近《蒹葭》,走近那“在水一方”的美人。二、声情并茂读《蒹葭》1.今天,咱们师生合作来读《蒹葭》。老师朗读第一章,同学们来读第二、三章。(师生配乐朗读)2.师:读过诗歌后,大家觉得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诗中流淌着怎样的感情?明确: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无奈。3.请三个同学各读一章,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师点评)4.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三章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生:这三章诗歌中只换了几个词,内容基本相同。师:我们称这种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的表现形式为“重章叠句”。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一唱三叹的美感。我们一起来再读课文,感受诗歌回环往复的美。三、争奇斗艳绘《蒹葭》1.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走近这幅画,你依稀看见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明确:景物:茂盛的蒹葭,洁白的晨霜,盈盈的秋水。特点:凄美深远、萧瑟、朦胧迷离、凄凉哀婉……2.凄清的景色与追求者寻访未果的惆怅心情浑然一体,也就是说萧瑟的秋景正是主人公怅惘心情的外化,这是运用了什么写法?明确:情景交融。3.在这幅画中,有哪些人?明确:追求者、伊人。4.伊人在哪?给追求者的感觉如何?明确:用原句回答: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在水之湄。宛在水中坻。在水之涘。宛在水中沚。用自己的话回答:可望难即,若隐若现,若有若无,若即若离,影影绰绰,依稀可见……5.追求者是怎样追寻伊人的?明确:用原句回答: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6.无数次的追寻,无数次的伫立遥望,等过了生命里无数的斑斓与斑驳,伊人宛在,但却觅之无踪,一股惆怅氤氲在迷离的蒹葭诗境。7.学到这,我们来小结一下这首诗的朦胧美。(1)景:朦胧(梦幻)(2)人:朦胧(缥缈、迷离、可望而不可即)——伊人(3)情:朦胧(剪不断,理还乱)——追求者8.此刻,同学们脑海中一定有了一幅朦胧的山水人物画,和大家分享你想象的画面吧!示例: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一位若隐若现的伊人袅娜地站立在晓雾之中,一位痴情的追求者焦灼地徘徊在蒹葭之旁,隔河翘首远望伊人。四、百家争鸣悟《蒹葭》请思考:追求者炽热追寻的“伊人”仅仅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吗?还能不能有其他的理解呢?提示:追求者→追寻→伊人孔子仁爱庄子天道无为居里夫人镭袁隆平杂交水稻初三学子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749.2-2024胶粘剂室内木制品用胶粘剂评价和选择试验方法第2部分:在恶劣环境下的抗分层性
- GB/T 44673-2024婴童用品水上辅助浮力器具通用技术要求
- GB/T 11981-2024建筑用轻钢龙骨
- 《大学物理2》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年伐木劳务承包合同范本
- 2024年代销电缆线合作协议书模板
- 2024年传家电视剧大姐离婚协议书模板
- 儿童肺炎的预防护理
- 《社会调查》教材笔记
- 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护理
- 健康体检的重大意义共35张课件
- 微景观制作课件
- 2023学年西藏省重点中学英语九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三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练习题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教六年级下册目录生命只有一次教学设计
- 小学劳动课教案三年级上册5篇
- 2021版特种设备目录
-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4课 未来的交通工具丨赣美版
- 最新爆破安全规程
- 主题班会课防盗
- 支委会委员选举计票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