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_第1页
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_第2页
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_第3页
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_第4页
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PAGE31-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 B。牛奶变酸 C。轮胎爆炸 D.冰雪融化通常人体胃液的pH大约是0.9-1.5.胃液的酸碱性为(    )A。碱性 B.酸性 C。无法判定 D.中性关于一氧化碳和氢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可燃性

B.通常状况下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C。都具有还原性

D.都有剧毒实验室现有足量的20%的NaOH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NaOH溶液l00g,需要20%的NaOH溶液(    )A。95g B.10g C。50g D。100g在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作反应容器的试管口及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集气瓶口都必须向上的是(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了防治病虫害,农民常对生长过程中的蔬菜喷洒农药.据有关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冲洗蔬菜,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毒性降低.因此,买来的蔬菜在食用前可用稀碱水或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则浸泡蔬菜时可加入适量的(    )A。固体碳酸钠 B.食醋 C.白酒 D.白糖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在托盘天平的两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分别注人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左边烧杯中加入10克金属锌,向右边烧杯中加入10克A.分度盘的左边 B。分度盘的中间

C.分度盘的右边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点燃一根蜡烛,用冷碟底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在碟底收集到炭黑,由此能得出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A。碳元素 B.氢元素 C。氧元素 D.氢、氧元素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    )A.氧化铜和炭粉 B。食盐和泥沙

C.水和酒精 D。氯化银和硫酸钡“农夫山泉"矿泉水瓶的标签上印有如下字样:Ca≥4.0mg/L

Mg≥0.5mg/L

K≥0.35mg/L

Na≥0.8mg/L等,这里的Ca、Mg、K、Na是指(    )A.物质 B。分子 C.原子 D.离子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冰箱内放置木炭除异味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用燃着的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的泄漏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A.+2 B。+3 C.+6 D。+7硫原子与硫离子都属于硫元素的原因是(    )A。具有相同的相对原子质量 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 D.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做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加入的这种物质是(    )A。NaOH B。NaCl C.CaO D。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酸式盐的是(    )A。NaCl B。NaHCO3 C。Cu(OH)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FeCl3

NaOH

KCl B.KCl

Na2CO3

Na2SO4

C.在CuCl2和MgCA.Fe B。Cu C。Fe

Cu D.Cu

Mg如图所示,一悬挂的铜球浸没在稀硫酸溶液中,且铜球不与烧杯接触,现往稀硫酸中投入一铁片,待铁片充分反应后,铜球所受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A。CuSO4 B.FeCl3 C.往AgNO3

和Cu(NA.AgNO3

和Cu(NO3)2 B.Cu(NO3)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3。0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金______,(2)甲烷______,(3)烧碱______.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点燃氢气:______;

(2)高炉炼铁的原理: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氧气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______.现有A、B两个塑料软瓶,A瓶内装有CO和O2的混合气体,B瓶内装有CO2气体.某同学从野外捉来了两只活蝗虫,分别放人两个塑料软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蝗虫很快都死了.请根据下面所给选项回答,造成蝗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瓶______,B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7.0分)(1)石油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只要买了东西,商家就提供免费的塑料袋,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由于过度使用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从今年的6月1日起,所有的超市、商场,还有集贸市场都不再提供免费的塑料袋.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方便袋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的组成进行测定,设计了下列实验,如图所示.

①仪器Ⅰ的名称是______;仪器Ⅱ的名称是______.

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③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前后二次称量装置D,其目的是______;

④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若仪器D增重a

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⑤若实验中没有连接装置B,测定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的结果是______填“偏小”、“偏大”、“无影响”.探究实验展示了化学的无穷魅力.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也提炼了许多探究方法.

【提出问题】小松想探究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假设猜想】①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越快;②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查阅资料】已知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

【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

【实验现象】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

【解释与结论】

(1)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由此可知,相对分子质量越______填“大”或“小”,分子的速率越______填“快”或“慢”.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拓展探究】小松在完成上述实验后,还想研究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他将等量的品红分别滴入到等量的热水和冷水中,其实验现象如下所示.实验过程冷水热水开始红色扩散较慢红色扩散较快长久放置最终均成为红色、均匀、透明的液体依据此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某同学在做化学实验时注意到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盖不是玻璃塞,而是橡皮塞,很是好奇.于是,他在网上进行查询,得知玻璃中含有一种物质叫做二氧化硅化学式是SiO2),它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化学式为N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基本采用新一代饮用水消毒剂ClO2,有的国家还颁布了强制使用ClO2的法律和法规.请回答下列有关ClO2的问题:

(1)ClO2读作______,它是由______几种种元素组成的;

五、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X、Y、Z三种物质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试推断:

(1)X、Z的化学式分别为:X______,Z______.

(2)试剂甲为______溶液.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某固体混合物由碳酸钾和硫酸钾组成,现取一定量的该固体于烧杯中,加入85g水,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烧杯中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6.27g.经分析,该沉淀中有2.33g不溶于稀硝酸,其余全部能够溶解,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1)该固体中碳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2)反应后,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化学试卷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解:A.瓷碗破碎是物质形状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牛奶变酸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轮胎爆炸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冰雪融化状态改变,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B

【解析】解:常温下,pH<6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中性,pH>7的溶液呈碱性,通常人体胃液的pH大约是0.9-1.5<7,则胃液的酸碱性为酸性,故选B.

常温下,pH<6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中性,pH>7的溶液呈碱性,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溶液酸碱性判断,较基础,在确定温度下可以根据溶液的pH判断酸碱性,如果温度未知则不能根据溶液pH判断酸碱性,应该根据溶液中c(H+)、c(OH【解析】解:A、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故A正确;

B、一氧化碳和氢气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B正确;

C、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

D、一氧化碳有毒而氢气无毒,故D错误;

故选:D.

一氧化碳和氢气都是具有还原性的可燃性气体,一氧化碳有毒,通常情况下氢气和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由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4。【答案】C

【解析】解:设需要20%的NaOH溶液为xg,

配制溶液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100g×10%=20%×x,

解得x=50g,

故选C.

配制溶液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m1w1%=m2【解析】解: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都必须略向下倾斜,防止水珠倒流炸裂试管,故A错误;

B.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同,试管口都必须略向下倾斜,防止水珠倒流炸裂试管,氧气比空气重,故B错误;

C。固体与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反应容器的试管口向上,而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

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作反应容器的试管口必须向上,故D正确.

故选D.

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集气瓶口向上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本题考查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及收集方法,给固体加热装置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A

【解析】解: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显碱性的物质就是本题答案.

A、纯碱显碱性,故A正确;

B、食醋显酸性,故B错误;

C、白酒显中性,故C错误;

D、白糖显中性,故D错误.

故选A.

由信息知用清水,特别是碱性溶液浸泡冲洗蔬菜,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毒性降低.因此浸泡蔬菜时最好加入适量的碱性溶液,由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和习题信息处理,学生要熟悉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溶液的酸碱性.

7.【答案】A

【解析】解:A.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若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能将液体排出,故A错误;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操作合理,故B正确;

C。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利用气泡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故C正确;

D。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利用气泡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故D正确;

故选A.

由图可知,医院给病人输氧时,a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利用气泡观察速率及氧气输出,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实验装置的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图中装置的作用,气体的进入方向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C

【解析】解:Zn+2H+=H2↑+Zn2+质量增加△m

65

2

63

10g

10g×6365≈9.69g

Mg+2H+=H2↑+Mg2+质量增加△m

24

2

22【解析】解:由于蜡烛燃烧后在碟底收集到炭黑,故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且碳元素的含量较高,故燃烧时易燃烧不充分从而产生了炭黑,故选A.

根据蜡烛燃烧后在碟底收集到炭黑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根据实验现象来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难度不大,应注意的是根据炭黑的生成,只能说明石蜡中含碳元素,至于含不含氧元素则无法确定.

10.【答案】B

【解析】解:A.氧化铜和炭粉都不溶于水,不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故A错误;

B。食盐可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B正确;

C.水和酒精互溶,但二者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

D.氯化银和硫酸钡都不溶于水,不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有溶解、过滤操作,说明混合物中有一种溶于水,另一种不溶于水,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相关知识的积累.

11.【答案】D

【解析】解:因为“农夫山泉"矿泉水中的Ca、Mg、K、Na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化合物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这里的Ca、Mg、K、Na是指离子,故选D.

欲正确解答本题,须知Ca、Mg、K、Na都是以什么形式存在与“农夫山泉"矿泉水中.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概念的掌握情况,注意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

12。【答案】D

【解析】解:A.木炭具有较大表面积,有吸附性,可以除去冰箱异味,故A正确;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空气,物质不能燃烧,故B正确;

C.醋酸与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易溶性物质,所以可以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故C正确;

D.可燃性气体不纯点燃或加热可能会产生爆炸,不能用燃着的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的泄漏,故D错误;

故选:D.

A。木炭具有较大表面积,有吸附性;

B.依据燃烧的必要条件解答;

C.醋酸与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易溶性物质;

D。可燃性气体不纯点燃或加热可能会产生爆炸.

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侧重考查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知识,熟悉相关物质的性质,明确燃烧的条件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3.【答案】C

【解析】解:重铬酸钾(K2Cr2O7)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7=0,则x=+6【解析】解:硫原子核外存在16个电子,核内有16个质子,其微粒结构示意图为:,硫离子核外存在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质子,其微粒结构示意图为:,硫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硫离子的原子核内也是16个质子,根据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可知它们都是硫元素.

故选D.

根据元素的定义可知决定元素分类的是质子数,从而判断正确答案.

主要考查了元素的概念,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在这里,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题目较简单.

15.【答案】D

【解析】解:发酵面团含有酸性物质,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所加物质应可生成气体,题中只有Na2CO3符合,而NaOH、NaCl、CaO都不与酸反应生成气体.

故选D.

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所加物质应可生成气体,以此解答该题.【解析】解:A.NaCl属于正盐,故A错误;

B。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式盐,故B正确;

C。Cu(OH)2是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过程的化合物为碱,故C错误;

D.H2SO4是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uD错误,

【解析】【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学生熟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物质的溶解性是解答的关键,并熟悉常见物质在水中的颜色,难度不大。

【解答】

A。FeCl3、NaOH、KCl溶于水会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故A错误;

B。KCl、Na2CO3、Na2SO4溶于水不反应,且都是无色的,故B正确;

C。BaC【解析】解: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但比镁弱,因此铁可以和铜盐溶液反应,但不能和镁盐溶液反应;由于铁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金属铜和氯化亚铁溶液,因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生成的金属铜和过量的铁,

故选C.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9.【答案】B

【解析】解:铁与稀硫酸反应对溶液质量的影响如下:

Fe+H2SO4=FeSO4+H2↑

增加的质量

56

2

56-2=54

1molFe与硫酸反应,溶液的质量会增加54g,溶液质量增加,但溶液的体积几乎不变,因此溶液的密度就会增大,

铜球所受的F浮力=ρVg,

铜球所受的拉力=铜球的重力-铜球所受的浮力=铜球的重力-ρVg,

由于溶液的密度增大,因此铜球所受的拉力减小,

故选B.

铜球所受的F【解析】解:燃气燃烧不充分可生成CO,CO易结合人体中血红蛋白中的氧,使人中毒,而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均无毒,

故选C.

燃气燃烧不充分可生成CO,CO易结合人体中血红蛋白中的氧,使人中毒,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三废处理及环境保护,为高频考点,把握燃料不充分燃烧及CO有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

21。【答案】A

【解析】解:A.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故A正确;

B。FeCl3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B错误;

C。加入氢氧化钠生成水和氯化钠,没有沉淀析出,故C错误;

D.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沉淀析出,故D错误.

故选A.

常见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22.【解析】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氢>铜>银,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说明滤渣中含有铁,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当有铁剩余时,说明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滤液中无硝酸铜和硝酸银,只有生成的硝酸亚铁,

故选D.

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说明析出的金属中存在铁,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常见金属的活动性,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题给信息,难度大.

23.【答案】Au;CH4【解析】解:(1)金是一种金属单质,由金原子构成,故化学式为Au,故答案为:Au;

(2)甲烷由一个碳原子和4个H原子构成,故甲烷的化学式为

CH4,故答案为:CH4;

(3)烧碱即氢氧化钠,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故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OH,故答案为:NaOH.

(1)金是一种金属单质,由金原子构成;

(2)甲烷由一个碳原子和4个H原子构成;

(3)烧碱即氢氧化钠,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化学式,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的掌握.

24.【答案】2H2+O2【解析】解:(1)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方程式为:2H2+O2 点燃  2H2O,

故答案为:2H2+O2 点燃  2H2O;

(2)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把铁矿石和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热供给炼铁使用,二氧化碳又与过量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高温  2Fe+3CO2,

故答案为:3CO+Fe2O3 高温【解析】解:A瓶内装有CO和O2的混合气体,B瓶内装有CO2气体,造成蝗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瓶中

CO中毒死亡,而B瓶中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故答案为:CO中毒死亡;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A中含有毒气体CO,B中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以此来解答.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

(1)石油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混合物;

(2)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实验中利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制得的氧气用浓硫酸干燥,干燥后的氧气氧化塑料,生成的水用浓硫酸吸收,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用碱石灰吸收剩余的二氧化碳,根据水的质量以及D、E装置的质量可以求出塑料中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

①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Ⅰ的名称是锥形瓶,仪器Ⅱ的名称是铁架台,

故答案为:锥形瓶;铁架台;

②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氧气,

故答案为:干燥氧气;

③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前后二次称量装置D,其目的是测水的质量,

故答案为:测水的质量;

④若仪器D增重ag,说明生成水的质量是a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ag×1×218×100%=a9g,

故答案为:;

⑤若实验中没有连接装置【解析】解:(1)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r(NH3)=Ar(N)×1+Ar(H)×3=(14×1)+(1×3)=17,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r(HCl)=Ar(H)×1+Ar(Cl)×1=(1×1)+(35.5×1)=36.5,故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由于C处出现白烟较多,离沾有氨水的棉花团远,说明氨气分子运动得要快,得到结论: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运动速度越快,

故答案为:小于,小,快;

(2)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

故答案为:NH3+HCl=NH4Cl;

【解析】解: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设硅的化合价为x,硅酸钠Na2SiO3中(+1)×2+x+(-2)×3=0,解得x=+4,

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硅,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