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版《百合花》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af2a46d7799bf73afc698b91645c31/d1af2a46d7799bf73afc698b91645c311.gif)
![2023学年完整版《百合花》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af2a46d7799bf73afc698b91645c31/d1af2a46d7799bf73afc698b91645c312.gif)
![2023学年完整版《百合花》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af2a46d7799bf73afc698b91645c31/d1af2a46d7799bf73afc698b91645c313.gif)
![2023学年完整版《百合花》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af2a46d7799bf73afc698b91645c31/d1af2a46d7799bf73afc698b91645c314.gif)
![2023学年完整版《百合花》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af2a46d7799bf73afc698b91645c31/d1af2a46d7799bf73afc698b91645c3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合花》信息化教学设计学科语文教材名称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三版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学年2019-2020学期第二学期年级一年级班级19级物流服务与管理1班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本课选自倪文锦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三版),该教材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编写。该教材侧重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从价值导向、语文素养和言语实践三个维度,使语文课的育人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该教材在课文编排上重视通过小说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读语言艺术,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语言文化,提高语言文化鉴别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与鉴赏品味,提升审美境界,在生活、工作情境中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表现美,创造美。本课在《语文(基础模块)》的小说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如下图:由上图可见,茹志鹃的《百合花》是学生在《语文(基础模块)》部分学习到的最后一篇小说,因此,学生已经通过阅读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小说积累了大量的阅读经验,能够立足于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进行简单地文本欣赏。但是,中职学生生命经验不足,在阅读接受中,依据前理解,对作者所塑造的复杂的人物形象和文本主题缺乏较为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因此,有必要通过专题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比较阅读和广播剧表演实践,借此达成感悟经典小说文本中的人性之美的教学目标,落实课程标准中对语言和文学形象进行直觉体验,丰富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品味语言艺术,获得审美发现,感受和体验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情感美的课程目标。本次针对小说的专题教学锚定于《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专题教学的主题为“云端创情境,沐浴名著中的人性光辉”,为了更好地体现本课在整个专题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现图示如下:由上图可知,学生在学习《百合花》之前,已经在沈从文的《边城》世界感受到了人性的纯美,跟随林黛玉的游踪品味了人性的复杂与至情至性的反叛,在许三多的视线中看到了人性的裂变。因此,学生对经典小说文本中必然要有生动且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这一点形成了认知,这建构了学生品读《百合花》中的人物形象的前理解,但是,学生对于文本细节中闪烁的细微人性人情还难以很好的捕捉,还很少有过文本接受中期待遇挫的审美体验,所以,通过对《百合花》的品读,既能够提升学生捕捉细节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也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小说欣赏的审美体验。这为接下来学生在表演广播剧时更加生动丰满的塑造人物形象,在整本书阅读中全面而创新角度地分析人物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本简析茹志鹃的《百合花》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第三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创作于十七年文学时期,首次刊载于1958年《延河》第三期。小说以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为背景,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小说自刊载以来,其接受史几经波折,多元纷呈。从最开始茅盾对小说“清新俊逸”的评价,并将其纳入图解军民鱼水情的政策宣传框架;到作者本人将创作缘由讲述为反右政治风潮中思念战时的同志关系,感慨于战时人与人之间一刹那间的肝胆相照、生死与共;到改革开放初期,将文本纳入人道主义的视域,挖掘形象中的人情人性;再到西方文论各流派、思潮进入国内后,部分批评家以某种文论思想剖析文本内蕴,从创新的角度赋予形象以新的更加多元的价值。由此可见,《百合花》虽然创作于十七年时期,但是确确实实没有沦为那一时期大多数文学作品成为单纯的意识形态宣传工具的命运,这一点既使得这篇小说历经60余年仍不断被人阅读阐释,不断入选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成为经典,也要求语文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生动丰富的人情人性美感,对文本呈现的多元主题能够辨析、提炼。学情分析生理心理特点1.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尚未成年,他们好奇于异性之间复杂且微妙的情感,但容易在阅读中将视角局限于这类情节;2.对阅读小说兴趣较大,但很少阅读较长的作品,在阅读此类文本时缺乏耐心;3.擅长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但是无耐心甚至不愿意利用它们进行学习。认知基础和经验1.学习了多篇小说,有着较为丰富的欣赏小说的经验,能够把握人物的主要形象,但还不擅长捕捉细节对形象进行进一步挖掘;2.乐于接受影像化的文学作品,但往往在观看后对文字的文学文本弃之不顾;3.能够概括出小说的主要主题思想,但缺乏从不同角度提炼其他文本意蕴的能力。个体差异因专业需要,物流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加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这为他们拓宽了品读文本的期待视野,有助于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捕捉细节、挖掘与感悟人物神圣的人情与人性。预期困难1.学生缺乏阅读较长文学文本的耐心,应通过在教学中以多种形式创设情境予以克服;2.混合式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切换生硬、不自然,应通过教师熟悉信息化教学工具与对教学环节之间、教学工具切换之间设计过渡予以克服;3.学生提炼文本主题的能力较弱,应通过任务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法予以克服。教学方法教法学法依据朗读教学法朗读赏析法于漪:朗读,语文教育的情感基础。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支架式教学——教师或其他人与学习者共同完成学习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2.合作学习——以互动合作(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为教学活动取向,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圈点勾画批注法唐彪《读书作文谱》:“读文而无评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已。”思维导图法比较阅读法东尼·伯赞:“思维导图是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能钥匙。”乌申斯基: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上的一切事物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2.能够全面地概括人物形象;3.能够辨析并提炼出不同的主题思想;4.能够从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和主题思想三个维度比较《百合花》与《荷花淀》的异同。过程与方法1.自主阅读,绘制情节脉络图;2.圈点勾画细微描写的语句,并对其进行批注;3.合作研讨,证明不同主题存在的合理性;绘制思维导图,直观展现《百合花》与《荷花淀》的异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感悟人性的生动丰富与人情的微妙美好;3.弘扬革命文化,完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重点难点重点绘制脉络图,复述情节;合作探究,提炼主题思想,提升团队合作素养。难点圈点勾画批注,挖掘感悟人情美;比较阅读,小组展示;弘扬革命文化。教具资源传统教具、资源1.教具:黑板、彩笔、绘画用大白纸、移动白板、固定磁贴。2.资源:课本、课堂研讨任务单。信息化教具、资源1.教具:蓝墨云班课2.资源:范读视频、课前自主学习任务书、教学评价表、课堂教学PPT、班级QQ群课时安排2课时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综合实践课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第一课时:课前(蓝墨云班课、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范读视频、电影片段)→课中(蓝墨云班课、教学PPT、课堂研讨任务单、课堂评价表)→课后(蓝墨云班课、班级QQ群)第二课时:课前(蓝墨云班课、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课)→课中(蓝墨云班课、教学PPT、课堂评价表)→课后(蓝墨云班课、班级QQ群)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观看范读视频和电影片段了解情节→自主绘制脉络图→圈点勾画捕捉分析细节描写→合作探究辨析多元主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2.能够全面地概括人物形象;3.能够辨析并提炼出不同的主题思想。过程与方法1.自主阅读,绘制情节脉络图;2.圈点勾画细微描写的语句,并对其进行批注;3.合作研讨,证明不同主题存在的合理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感悟人性的生动丰富与人情的微妙美好;3.弘扬革命文化,完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重点难点重点绘制脉络图,复述情节;合作探究,提炼主题思想,提升团队合作素养。难点圈点勾画批注,挖掘感悟人情美;弘扬革命文化。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信息技术支持时间课前1.教师利用蓝墨云班课搭建《百合花》学习班课,并制作、上传范读视频等各种资源,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测试、投票等活动。2.组织学生加入学习班课。1.学生登录蓝墨云班课,加入《百合花》班课。1.利用蓝墨云班课搭建学习班课,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学。2.蓝墨云班课。3.利用“班课通知”功能,向学生推送通知,观看《百合花》范读视频和电影片段,完成云班课平台上第一课时的自主学习任务单。4.自主学习任务单示例:初级任务: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宽恕ùù(2)点缀òì(3)害臊àoào2.为下列词语补全准确的汉字(1)嘴A.抿B.泯(2)发A.倔B.掘(3)碰A.磕B.溘3.准确把握小说的基本情节(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年春节年端午年中秋(2)小通讯员多大了?岁岁岁(3)小通讯员是怎么参加革命的?A.被俘虏走投无路参加的。B.大军北撤时自己跟来的。C.军队招兵时主动报名的。(4)接完被子,要从包扎所回团部时,小通讯员的枪筒里多了什么?A.一根树枝B.一朵百合花C.一枝野菊花(5)新媳妇到包扎所向“我”打听小通讯员时,称呼他为什么?A.同志B.同志弟C.小伙(6)新媳妇抢过被子给牺牲的小通讯员盖上时的表情是怎样的?A.平静B.庄严C.气汹汹中级任务:1.写出关于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五个关键词。(1)“我”:(2)小通讯员:(3)新媳妇:2.三位主要人物两两之间发生了哪些事?请概括。(1)“我”和小通讯员之间:(2)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3)“我”和新媳妇之间:高级任务:简单说说,你认为这篇小说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2.学生接收到班课通知后,观看范读视频和电影片段,完成班课上的第一课时自主学习任务单。1.观看范读视频和电影片段,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字音、字形等基础知识,熟悉小说的情节,并能够粗浅地概括小说的主题思想。2.蓝墨云班课;范读视频;电影片段。课中1.课堂导入教师朗诵:“‘……每天晚上,待孩子睡后,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这是作者茹志鹃在回忆自己为何创作《百合花》时谈到的一段话,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作者要表现的,是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的至情至性。那么,这至情至性具体是怎样的?作者又是如何表现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战场的一隅,走进茹志鹃的《百合花》。”1.学生观看教学PPT上的图文,倾听教师的朗诵,初步感悟《百合花》的大概主题思想。1.通过教师朗诵的导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符合课文情感基调的课堂氛围,并有意地以作者的话建构学生理解小说的前理解,为引导他们感悟其中的人情人性做情绪铺垫。2.课堂教学PPT。2.课前学习反馈教师反馈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完成情况,针对突出问题,进行重点解答。着重展示学生中级任务和高级任务的学习成果,立足于学生对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的认识程度,确定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和难易程度。2.学生听教师针对突出问题的讲解,对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进行完善。观看学习成果的展示,了解借鉴其他同学对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认识。1.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牢固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通过展示,拓宽了学生对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的认识。2.蓝墨云班课。3.绘制情节脉络图在熟悉了小说情节之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单上绘制情节脉络图的任务。小说情节脉络图框架:开端:小通讯员发展:新媳妇高潮:新媳妇结局:新媳妇填充完整后,引导学生拍照上传至班课平台,并每小组抽取1名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评价。3.独立完成小说情节脉络图,完成后,拍照上传至班课平台。4.对其他小组同学的学习成果进行投票评价。1.通过绘制情节脉络图,学生对小说的情节更加熟悉;通过学习成果的展示、投票、评价,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2.教学PPT、蓝墨云班课。4.圈点勾画文章细节教师引导学生勾画文章中对时间、环境和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进行的细微描写。语句示例:(1)一九四六年的中秋。……原来今天是中秋节了。……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2)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3)嗳!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4)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5)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6)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圈点勾画好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接力展示,展示规则为每小组依次派同学进行展示,每组每次负责展示的同学不能重复,展示的学习成果不能重复,若展示时某小组空挡,展示成果重复或错误,则该小组扣1分。5.学生自主圈点勾画小说中进行细微描写的语句。6.勾画完成后,按照小组进行接力展示。1.通过圈点勾画和接力展示,引导学生较为全面的把握了小说中进行细微描写的语句,为下一步分析其中体现出的人性人情打下良好的基础,并通过接力展示的形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2.教学PPT。5.赏析细微描写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在勾画好的语句旁进行批注,写出人物描写的细微语句体现出的人物形象和具体情感,写出环境描写细微语句的好处,并将批注的成果拍照上传至班课进行展示。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随机抽签,为各小组抽取小组合作探究的任务。4个小组分别赏析“我”、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人物形象,以及所有环境描写语句的好处。赏析示例:(1)“我”的人物形象:“我”在文章中并没有具体的外貌描写,但全文从“我”作为一个女性的视角出发,在文章中作为一个大姐姐,在去包扎所的路上,逗弄着小通讯员,体现了“我”与小通讯员那种微妙的情感,淡淡的姐弟情。在包扎所中,像大姐姐一样照顾着来包扎所帮忙的新媳妇。温柔和善、亲切可人略带点俏皮的大姐姐形象。(2)小通讯员的人物形象:从他总和“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看出他细心地关怀同志;从他的腼腆羞涩,看出他的朴实、纯洁;从他借被子而又想送回去的举动,看出他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从他掩护群众和伤员,看出他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3)新媳妇的人物形象:新媳妇,过门才三天,浑身上下洋溢着喜气。她尽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善良纯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最心爱的嫁妆敬献出来。(4)赏析细微处的时间、环境a.中秋:小说以重复提到的中秋节这个时间为界线,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平静的生活,美好的情感;后半部分描写的是美好的毁灭,悲凉的气氛。前半部分的笔调是轻松欢快的,还带有一点小幽默;后半部分的笔调则显得紧张凝重,传达出作者浓郁的感伤情感。从平静叙述突然转为急切的书写,作者采用了传统的先抑后扬手法,形成了美好毁灭之后的凝重气氛,创造了悲剧特有的审美效果。b.枪筒的野菊花:这一细节,不仅直接表现通讯员的天真质朴和即将参加战斗的乐观情绪,而且说明他对大自然、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c.乡村风光:这种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所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各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后进行成果展示,展示后进行组间投票评价。教师总结:通过对细微描写语句的分析,我们发现,茹志鹃的《百合花》,把宏大的战争推向远远的背景,关注战场之外的边边角角,展现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情长。百合花的被子,枪筒上的小花,衣服上的破洞以及那两个干馒头,在战争的背景下或者说在巨大的时代洪流中,这些细节的意义或许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一个时常关注生活中美好的瞬间并富于细腻情怀的作家而言,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构成了生命意义的全部;而人与人之间越是在细微之处时时的沟通、吻合,越能衡量出彼此关系的密切与和谐的程度,正如作品中的三个人物在生命相遇的一刹那间,散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辉,从而使生命充满意义。7.学生在圈点勾画好的体现时间的、描写环境和人物的细微语句旁进行批注,写下这些语句体现的人物形象和这样写的好处,并将批注的成果拍照上传至班课进行展示,对其他小组的批注成果进行投票评价。8.立足于批注成果,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概括小说中“我”、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人物形象,讲出小说中提到中秋节、小通讯员枪筒里插得野菊花、乡村风关的好处,展示后,学生对其他小组的成果进行投票评价。1.通过对小说中细微描写处的合作探究赏析,学生进一步把握了“我”、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微妙而美好的情感,通过组内合作探究的形式,锻炼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通过展示,提升了学生口语表达的水平。2.教学PPT、蓝墨云班课6.辨析多元主题在较好地对小说中的细微语句进行赏析之后,结合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这篇小说的主题便呼之欲出了。教师给出历来受到认可度较高的《百合花》的主题,各小组通过抽签的形式选取其中的一个,并结合小说内容阐述为什么《百合花》具有这样的主题。主题示例:(1)讴歌了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敬爱,表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2)讴歌人的青春与生命,揭示人在战争中被毁灭的情景,哀悼生命的死亡;(3)展现小说中人物各自美的灵魂,谱写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教师总结:客观上讲,茹志鹃的《百合花》确实有着对军民鱼水情进行歌颂这一主题,但是透过这一主题,我们可以看到,它也是一部有关感受的感性历史,历史的躯体不再冰冷、僵硬,而是变得乳液多汁。战火没有让人变得冷漠,而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次邂逅足以治疗战火中的创伤。对残酷血腥的战争环境中爱情与生命转瞬即逝的咏叹,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对淳朴真挚的人情关系在现实时间中消失的慨叹彼此相互交织,这种主题的多元性才使得这篇小说成为经典,在读者的不断解读中历久弥新。9.各小组通过抽签的形式抽取其中一个主题,并在小组合作探究后,各派一名同学(不能和前面环节展示的同学重复)进行成果展示,阐述你认为这篇小说具有某一主题的原因。10.展示后进行组间投票评价。11.认真倾听教师进行的总结,升华自己对小说主题的的认知。1.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百合花》具有某个主题的深刻原因,并进行阐述,以此提升了学生捕捉关键信息,分析信息和逻辑思维水平,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教学PPT、蓝墨云班课。课后通过班课下发《百合花》第二课时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完成,为第二课时的课堂学习做准备。完成第二课时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1.引导学生完成第二课时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为第二课时的展示评价教学环节奠定基础。2.蓝墨云班课。板书设计百合花茹志鹃一、小说的情节脉络带路→借被→牺牲→献被二、小说的多元主题(一)讴歌军民团结、生死与共(二)讴歌青春生命、哀悼死亡(三)展现美的灵魂,谱写“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反馈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完成情况→合作绘制思维导图→成果展示→多维评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从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和主题思想三个维度比较《百合花》与《荷花淀》的异同。过程与方法绘制思维导图,直观展现《百合花》与《荷花淀》的异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弘扬革命文化,完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重点难点重点合作探究,提升团队合作素养。难点比较阅读,小组展示;弘扬革命文化。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课前利用“班课通知”功能,向学生推送通知,引导学生组内合作完成云班课平台上第二课时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将表格填充完整,为课堂上绘制思维导图做好准备。表格示例:收到班课通知后,登录班课,下载第二课时自主学习任务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任务单上的表格填充完整,填充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将表格上传到班课平台。1.通过填充表格,引导学生重读《荷花淀》,巩固《百合花》第一课时所学,并从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和主题思想三个维度归纳概括赏析两篇小说的要点,列在表格上既直观,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2.蓝墨云班课。课中1.课前学习情况反馈通过班课平台,展示各个小组的课前自主学习成果,各小组借鉴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评价,完善自己的表格,并对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投票评价。1.借鉴教师的评价、总结和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完善自己小组的表格,对其他小组的成果投票评价。1.通过借鉴,各个小组完善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为接下来绘制导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蓝墨云班课。2.合作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在课前为各个小组准备好了大白纸、彩笔等工具,学生组内合作探究,发挥创意,绘制直观、简洁的思维导图,展示《荷花淀》和《百合花》两篇小说的异同,绘制完成后,拍照上传至班课平台。2.组内合作探究,绘制思维导图,并拍照上传至班课平台。1.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荷花淀》与《百合花》虽然同为革命题材小说,在语言风格上较为接近,但依然在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各有千秋。2.蓝墨云班课。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依次将绘制好的思维导图用固定磁贴钉在移动白板上,每个小组派三名同学从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和主题思想三个方面讲解自己小组的思维导图,每个小组剩下的一名同学负责利用手机或平板录下自己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过程。3.每组三名同学讲解思维导图,另外一名同学负责录制讲解过程。通过讲解思维导图,进一步巩固了学生赏析《荷花淀》和《百合花》时的所感所思,激发了学生的创意,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水平,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4.多维评价(1)学生对其他小组的展示进行投票评价;(2)教师对各小组的展示成果进行评分,对所有学生本课表现进行总评;(3)教师总结:《荷花淀》和《百合花》分别作为“解放区文学”时期和“十七年文学”时期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学作品,两部作品在政治倾向、情感体现和艺术表现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相似度,堪称“现代诗化小说双璧”。尽管如此,我们也一起找出了它们之间很多不同之处。但除此之外,在以下这些方面,它们还有细微的差异。首先比较明显的,是故事的结局。《荷花淀》以战斗的胜利作为结局,鼓舞人心,可谓喜剧;《百合花》中小通讯员最后扑在手榴弹上英勇牺牲,更具悲剧色彩。其次是在含蓄的情感上。《荷花淀》主要表现了水生夫妇深厚的夫妻之情;《百合花》中蕴含的情感却非常隐秘,难以辨清漂浮在3位主要人物之间的到底是军民情、同志情、姐弟情、男女情,但也正是这种神秘、朦胧,倒更显得这种情感纯洁、神圣。最后是在细微之处的描写上。在这方面《荷花淀》较少,而《百合花》则俯拾皆是。无论是小通讯员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衣服上的破洞,给“我”开的两个硬馒头,还是那条百合花被子,这些反复出现的细微描写,使得《百合花》的形象塑造更为生动丰满。虽然这两部小说讲述的故事只是宏大历史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但同样以悠扬的旋律征服了无数人心,它们无愧为革命题材小说中的不朽经典。4.对其他小组的展示进行投票评价;5.认真倾听教师总结,拓展升华自己对这两部小说异同的认识。1.通过生生互评、教师点评、教师总评,较为客观公正地对每名学生、每个小组的整体学习进行了评价,并且做到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客观多维的评价必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引导他们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去。2.教学PPT、蓝墨云班课。课后1.登录班课平台,阅读抗议题材小说《金叔,早!》,在完成相关问题之后,绘制一张文本赏析思维导图,拍照上传至班课平台,和其他同学分享。2.收到班课通知后,观看微课《广播剧剧本编写要义》,并完成《综合实践活动任务书》,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6.阅读抗疫题材小说《金叔,早!》,绘制思维导图进行欣赏,并将导图上传至班课平台;7.观看微课《广播剧剧本编写要义》,并完成《综合实践活动任务书》。1.通过课后拓展阅读,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在本课所学的赏析小说的方法。通过观看微课,完成任务书,学生明确了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做好了充分的预习。2.蓝墨云班课、微课、任务书。板书设计百合花茹志鹃《百合花》第一课时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知识点掌握基础,熟悉情节,初识形象,浅谈主题学科教师班级19级物流服务与管理1班学生姓名学习小组第小组,组名一、学习指南达成目标1.观看范读视频和电影片段,掌握基础,熟悉情节。2.根据对人物形象的大致印象和对情节的掌握,简单谈谈对主题思想的认识。学习方法建议在观看范读视频的时候,要注意疑难字的字音、字形,在整体把握小说情节的基础上,注意其中的细节。留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初步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能大概讲出小说的主题思想。课堂学习流程二、学习任务(一)初级任务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宽恕ùù(2)点缀òì(3)害臊àoào(4)木讷àè(5)憨厚ānān(6)讪笑ànàn(7)尴尬āngàānjiè(8)掂量àng(9)鹿砦ǎiài(10)颤动ànàn(11)忸怩íè(12)执拗A.àoù2.为下列词语补全准确的汉字(1)嘴A.抿B.泯(2)发A.倔B.掘(3)碰A.磕B.溘3.准确把握小说的基本情节(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年春节年端午年中秋(2)小通讯员多大了?()岁岁岁(3)小通讯员是怎么参加革命的?()A.被俘虏走投无路参加的。B.大军北撤时自己跟来的。C.军队招兵时主动报名的。(4)接完被子,要从包扎所回团部时,小通讯员的枪筒里多了什么?()A.一根树枝B.一朵百合花C.一枝野菊花(5)新媳妇到包扎所向“我”打听小通讯员时,称呼他为什么?()A.同志B.同志弟C.小伙(6)新媳妇抢过被子给牺牲的小通讯员盖上时的表情是怎样的?()A.平静B.庄严C.气汹汹(二)中极任务1.写出关于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五个关键词。(1)“我”:(2)小通讯员:(3)新媳妇:2.三位主要人物两两之间发生了哪些事?请概括。(1)“我”和小通讯员之间:(2)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3)“我”和新媳妇之间:(三)高级任务简单说说,你认为这篇小说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三、困惑和疑问《百合花》第二课时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篇名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主题思想同异荷花淀水生:水生嫂:女性群像: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主题思想:百合花“我”:小通讯员:新媳妇: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主题思想:《百合花》第一课时学习评价表第一课时绘制脉络图小组脉络图信息的完整度脉络图呈现的直观度脉络图信息的准确度总评第一组□5□4□3□2□1□5□4□3□2□1□5□4□3□2□1第二组□5□4□3□2□1□5□4□3□2□1□5□4□3□2□1第三组□5□4□3□2□1□5□4□3□2□1□5□4□3□2□1第四组□5□4□3□2□1□5□4□3□2□1□5□4□3□2□1圈点勾画小组得分总评第一组□5□4□3□2□1第二组□5□4□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冠病毒健康教育
- 现代服务业的客户服务体系构建
- 物联网在物流市场开发中的应用
- 现代办公楼的节能之道太阳能采暖技术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 2025年黔东南年货运资格证考试题
- 2025年海北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系统
- 现代商业环境下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研究
- 现代办公环境中沟通艺术的进化与发展
-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照明与色彩运用
- 环保型科技产业的投资机会与挑战
- 2024年包头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知识库管理规范大全
- 2024年赣州民晟城市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
- 9这点挫折算什么(课件)-五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
- 价格监督检查知识培训课件
- 驻场保洁方案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教育指导师参考试题库及答案
- 智能广告投放技术方案
-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
- 高质量社区建设的路径与探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