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试题库总分:191分考试时间:分钟学校__________班别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题号一总分得分一、综合类(共187分)1.目前,风电成本和电价与传统的火电相比,明显偏高。世界风能理事会认为:“风电制造成本下降,60%依赖于规模化发展,40%依赖于技术进步”。 (4分)1).与火电相比,风电开发()(2分)A.不受地域限制B.技术成熟,规模大C.成本低,市场大D.基本无污染2).火电成本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有() ①煤炭资源价格上涨 ②劳动力价格不断增加 ③设备价格不断上涨 ④环保成本不断增加(2分)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2011年1月6日科技日报报道,目前,记者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获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全面加速,以确保中线一期工程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沉后通水的目标。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问题。 (4分)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2分)A.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③④2).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2分)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3.读图,回答问题。 (15分)1).进人21世纪,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图Ⅰ说明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并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5分)2).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5分)3).分析乙地风能资源贫乏的原因。该地正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什么?(5分)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下图)。 (10分)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闲。(5分)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5分)5.下表是我国某区域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回答问题。 (10分)1).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5分)2).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5分)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下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5分)1).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米取的措施。(5分)7.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下图,回答(1)—(2)题。 (4分)1).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2).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②灌丛草地③建设用地④裸岩地(2分)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8.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下图,回答(1)—(2)题。 (4分)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2分)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2分)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9.下图为美国与巴西泸、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下图回答(1)—(2)题 (4分)1).两国相比()(2分)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2).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2分)A.国土面积大B.城市绿地面积大C.城市人口比重髙D.科技发展水平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8月29日,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最后一次验收——175米水位正常蓄水验收在三峡坝区顺利通过。三峡工程已经通过了多次的分阶段验收,这次的验收意味着三峡工程枢纽工程已经按照设计要求全部建成。三峡工程枢纽工程的建设已经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材料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在很多地区都日益紧缺,图甲是“我国部分省区水资源和水力发电量占全国总量比例的统计图”,图乙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水资源分布图”。 (25分)1).根据图甲资料,比较湖北省和西藏自治区的水资源和水力发电量状况,并分析原因。(5分)2).根据图甲资料,分析四川省水资源和水力发电状况对其工农业生产的影响。(5分)3).根据图乙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分析这一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5分)4).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人均水资源非常缺乏的省区,但区内的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称,试分析影响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5分)5).根据图乙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这一地区除了水能资源外,还有哪些能源比较丰富?并分析这些能源丰富的原因。(5分)11.读山东省地形简图,回答问题。 (10分)1).说出甲、乙两地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及其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5分)2).请你针对其中一种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对策。(5分)1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近十年来,图示区域的海水人侵现象日益严重。试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5分)2).海水入侵加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哪些?(5分)13.读我国部分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0分)1).从自然原因分析①②两地土壤侵蚀成因的差异。(5分)2).说明土侵蚀对当地土壤和水文的影响。(5分)14.图甲为“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区域占比图”,图乙为“1998—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5分)1).我国人均耕地最少的区域是_________,水资源和耕地区配最差的区域是___________。(5分)2).我国南方水资源较北方丰富的自然原因是南方地区_________。我国各地普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3).为了遏制耕地面积急剧下降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15.下图是“我国的5个相邻省级地区的轮廓图”,图中数字表示该地区三类资源数量所占全国的比重,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0分)1).比较图中三个数据,说明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并分析其成因。(5分)2).①②工程的建设是缓解上述问题的对策之一,试比较两线路的主要差异(5分)1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20分)1).下图中甲省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什么?请列举两条原因。 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示意图(5分)2).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a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 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5分)3).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请据图Ⅰ列举三项。(5分)4).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经过探究,大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请参考图Ⅱ说明原因。(5分)17.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5分)1).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5分)18.全球水告急!世纪之交的多种传媒整天谈论缺水问题。的确,在人类面临的资源危机中,除能源危机外,最让人担忧的是淡水危机。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淡水缺乏如此急迫,向海洋夺取淡水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10分)1).某中学一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太阳能蒸发海水淡化的方案(见图),请你说明其设计原理。(5分)2).你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缺水问题?(5分)19.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水,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预计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地区。有资料表明,伴随水资源危机而出现的“环境难民”在1998年达到2500万人,第一次超过“战争难民”的人数,据预测,在2025年之前,由水荒导致的难民多达1亿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1)—(2)题。(4分)1).世界性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丙是()(2分)A.人类不合理地开垦荒地B.酸雨和臭氧层的破坏C.全球气候变化D.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2).在目前状况下,缓解水资源紧张的主要方法是()(2分)A.减少浪费和污染B.加强海水淡化C.发展生态农业D.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20.由于世界人口继续增长,经济继续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世界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有必要通过开源和节流措施逐步解决缺水问题。 (4分)1).下列不属于开源措施的是(2分)A.海水淡化B.修建水库C.改进灌溉技术D.人工降雨2).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我国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主要措施()(2分)A.海水淡化B.开发水源C.进行生态环境建设D.采取全面节水措施21.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耕地不足公頃,仅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5%。(4分)1).耕地供需矛盾的实质是()(2分)A.人地矛盾B.人与科技的矛盾C.人与社会需求的矛盾D.人与发展的矛盾2).解决耕地供需矛盾的关键是()(2分)A.大面积开垦荒地B.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C.控制人口增长D.提高人口素质题号一总分得分二、单选类(共4分)1.以色列的粮食、水果不仅能够自给,还能大量出口,原因在于()A.属于地中海气候,适宜农业发展B.以色列的粮食、水果品种好,产姑大C.先进的海水淡化技术和滴灌技术D.河网密布,水资源充足2.下列能源中,既是可再生,又是新能源的是()A.电能B.核能C.太阳能D.水能参考答案:一、综合类(共187分)1.本题答案如下1)D2)C2.本题答案如下1)B2)D3.本题答案如下1)变化特点:快速增长。主要原因: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供需矛盾加剧;②技术进步使发电成本下降;③开发风能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 2)自然原因:①夏季风力相对较小;②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影响。市场条件: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远。 3)原因:①离冬季风源地远;②受盆地周围山地及高原影响,风力减弱。正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水能。 4.本题答案如下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H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5.本题答案如下1)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2)加强教育与宣传,依法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严格限制坡度大区域开垦。 6.本题答案如下1)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 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人江中。 7.本题答案如下1)D2)B8.本题答案如下1)B2)D9.本题答案如下1)A2)D10.本题答案如下1)西藏自治区的水资源总量多于湖北省,这是由于西藏自治区是很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所在地,地表径流丰富;湖北省的水力发电量多于西藏自治区,这是由于三峡水利枢纽的修建,使湖北省的水力发电量大大增加。 2)四川省的水资源占全国的10%,水资源非常丰富,再加上都江堰等水利枢纽工程,为四川省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从水力发电量看,其占全国的18%,为四川省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 3)华北平原雨季短,降水少,径流量小;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造成冬春季的干旱;降水的年际变化大;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的污染比较严重。 4)主要区位条件有:黄河提供的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由于大量引黄河水灌溉,易造成当地的土壤次生盐溃化和黄河下游断流等环境问题。 5)青藏高原地热能和太阳能。水能:河流众多且地势落差大;地热能: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太阳能: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11.本题答案如下1)甲地:平原地区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乙地:低山丘陵地区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 2)土壤盐溃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喷灌、滴灌);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推广耐盐耐旱优良品种 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措施保持水土;禁止滥垦乱伐;发展经济林,提高经济效益等。 12.本题答案如下1)降水补给少;全球气候变暖;地下水过度开采 2)土壤盐溃化加剧;地表水污染加剧;地表植被受到影响;水资源进一步紧缺;传统灌溉方式受到挑战 13.本题答案如下1)①地气候干旱,风力侵蚀作用强;地表裸露,植被覆盖率低。②地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势崎岖不平),土层浅薄。 2)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质地粗化,蓄水能力降低;淤积湖泊、河道,易形成地上河和地上湖;洪涝多发。 14.本题答案如下1)南方北方 2)降水丰富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水污染加剧;植被破坏严重;湿地大量减少,人口增长;经济快速发展 3)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减少工矿生产占用耕地数量;科学开发、恢复土地生产功能 15.本题答案如下1)水资源短缺。降水量(径流量)较小,且主要集中于夏季(季节变化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水资源浪费严重,水污染严重。( 2)①线水质较好,可自流。②线利用现有河道,工程量小。 16.本题答案如下1)甲省是全国能源基地(多火电厂;重工业或耗能工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甲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产业部门为主),GDP相对较低。 2)社会效益: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文化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人;优化产业结构)。 3)荒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 4)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 17.本题答案如下1)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蓄雨水;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人渗量;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 18.本题答案如下1)玻璃对太阳辐射来说是透明的,但它对海面具有保温(温室)作用;海水受热蒸发(淡化)上升遇玻璃冷却凝结,凝结的水滴增大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水槽内形成淡水。 2)开源:除了海水淡化外,还可以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凋水、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开发海底淡水、利用两极的冰山等增加淡水来源;节流:避免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治污:治理水污染,实行污水资源化;保护环境: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建设生态蓄水库。 19.本题答案如下1)D2)A20.本题答案如下1)C2)A21.本题答案如下1)A2)C二、单选类(共4分)1.C2.C解析:一、综合类(共187分)1.无解析1)风电是利用风能发电,风能是清洁、无污染的能源。2)近年来煤炭价格不断上涨,同时由于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也要求环境治理设备投人增加,这些都会加大火电成本。2.无解析1)由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地为丹江口水库,冬季水量少;沿线需开挖新河道,建穿黄隧道;沿线工业不发达,污染轻;调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缓解环境恶化。2)调水可减轻江汉下游的防洪压力;加大海河流域的洪涝威胁;沿线及受水区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化问题加重。3.根据图Ⅰ读出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再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原因。甲地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冬季风力大,夏季风力小,而且远离东部的消费市场。乙地位于盆地,离冬季风源地远,风能资源贫乏,正在开发水能。1)无解析2)无解析3)无解析4.本题考杳水资源问题:解题关键是从材料中找出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特点,从而分析其原因。根据材料可知,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逐步远离城区,说明原来的水源地污染越来越严重,由苏州河、黄浦江到长江,水源地的河流流量不断变大,说明上海市需水量不断增加、(2)本题考查水资源保护措施。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主要从控制污染源,防止水污染,建立应急处理方案,加强环境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来考虑。1)无解析2)无解析5.本题以我国某区域耕地变化为背景,考查农田保护的知识。(1)本题由表格数据直接获得信息,得出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低海拔区域,而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较大、高海拔区域。增补耕地可能带来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环境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表中数据,获得地理信息,并用地理术语表达。(2)由材料可知缓坡地耕地被占,陡坡地被开垦。故针对性措施应为保护基本农田不被占用;保护和改良现有耕地,提高耕地质量;还需严格限制陡坡区域的开垦,防止生态破坏。1)无解析2)无解析6.无解析1)本题以社会关注度较大的工业尾矿矿渣库危害为背景,提供区域尾矿资料,考查工业尾矿矿渣库的危害及应对措施,以及获取信息、运用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显示该地尾矿矿渣库中有污染物质且位于河流上游的山坡上,经纬度信息显示该地位于亚热带气候区。则降水多发季节,该尾矿矿渣库可能对下游江河造成污染。应对措施可从加同尾矿矿渣库、防止被污染水源下泄角度分析。7.读此图时一定要注意图中反映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有正、负之分,判断前后差值时必须注意。解题的关键是看好图例,仔细读图,然后进行题中表述内容的判断,判断土地利用类型前后期的变化,推理变化给流域生态带来的影响。1)无解析2)无解析8.本题组较简单,解题的关键是水循环各环节的前后联系。第(1)题,据图可知,自然循环中,上部代表上空,下部表示陆地。箭头①方向朝下,表示降水,箭头②为水平方向,是地表径流,箭头③表示地表水体的蒸发,④表示跨流域调水。第(2)题,排水时不仅要防止当地(即排出区)的污染问题,还要防止污染其他地区。1)无解析2)无解析9.(1)本题考查世界重要国家的资源问题,以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不大,正确读图分析比较是判断的依据。从图中可以判断出巴西淡水产出效益高于美国,因此A项正确。能源产出效益美国高于巴西。(2)本题考查世界重要国家的资源问题,以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中等,读图比较是前提。从图中可以判断,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远远高于巴西,主要是美国科技发展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导致的,故D项正确。1)无解析2)无解析10.(1)对湖北和西藏两省区水资源和水力发电量状况的分析,要从湖北和西藏的水源与地势两方面去思考。(2)四川是个农业大省,水资源的重要性十分明显。(3)从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来看,华北平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区。在水资源缺乏的地方发展农业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注意水资源的时空调配等。(4)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称,得益于黄河提供的灌溉水源,大量引黄河水灌溉易造成土壤次生盐溃化和黄河下游断流等环境问题。(5)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形区为青藏高原,该地区地热能和太阳能资源也比较丰富。1)无解析2)无解析3)无解析4)无解析5)无解析11.(1)甲地为鲁西北平原地区,大量引水灌溉会引起土壤盐溃化;乙地为丘陵山区,易产生水土流失问题。(2)治理土壤盐渍化要从控制水盐运动方面分析。水土流失的治理可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等。1)无解析2)无解析12.该题以潮海南岸地区海水人侵分布图为情境,考査海水人侵的成因及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读图定位,图中的“黄河”注记,显示了图示区域的具体地理位置。由此,可以联想更多的相关信息。第(1)题,海水人侵加剧,与海平面上升、地下水位下降等有关。而地下水位的高低,又与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开采数量有关。第(2)题,海水人侵加剧,地下水的含盐度升高,水位也有所升高,毛细现象增强,原有的植被生长受到威胁。1)无解析2)无解析13.(1)①地为西北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②地为云贵高原,降水多且暴雨多发,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浅薄。(2)土壤被侵蚀后,影响土壤的肥力、河流的含沙量等。1)无解析2) 14.第(1)题,从图甲中可知我国南方人均耕地最少,北方水土匹配最差。第(2)题,我闻南方地区降水多,水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水浪费、人口多需水董大等有关。第(3)题,保护耕地、少占耕地、防止耕地退化等措施可以遏制耕地急下降的趋势1)无解析2)无解析3)无解析15.第(1)题,图中数据显示该地区水资源所占全国比重远小于人口、耕地所占全国比重,从而得出该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严重问题是水资源短缺。原因可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安全员考试常见反思与改进建议试题及答案
- 量化研究方法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5版合同履行保证书范本
- 2025年熔化焊接与热切割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防拐防骗课件
- 暑假安全知识普及教育课
- 2025年物业服务合同书
- 2025健身房转让合同范本下载
- 高校改革策略与实施路径探索
- 汽车维修工职业发展方向探讨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地理 含解析
- 【+初中语文+】《山地回忆》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4年员工知识产权与保密协议范本: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实务3篇
- JGJ46-2024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GB 17790-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
- 魔幻泡泡秀七彩体验馆介绍
- 育苗花卉种子采购合同 修
- 表面工程学第十二章-表面微细加工技术
- 聚乙烯塑料袋检验记录新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送审报告
- 员工入职确认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