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及分析_第1页
2012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及分析_第2页
2012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及分析_第3页
2012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及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及分析考核目标与要求(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二)调动和运用知识。l.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三)描述和阐释事物。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解释。(四)论证和探讨问题。l.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利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感想:刺史制度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监察地方豪佑是防止出现地方分裂势力的重要措施。政治作用十分明显,至于抑制兼并,只是该措施很次要的目的。D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分析:1】本题考察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2】命题者意图:避开刺史制度的主要目的,考察次要目的。3】本题涉及课标、教材知识:课标有“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可是,人教版没有这一内容,岳麓版只在小字部分涉及,人民版是在大字部分讲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精华,汉武帝开了一个好头,可惜,课程标准没有明确规定讲什么。4】审题关键:注意材料“田宅逾制”就行了。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感想:宋代商品经济在文艺上的表现,运用阶段特征解题直接得出答案。分析:1】本题考察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2】命题者意图:通过分析耳熟能详的文艺作品考察宋代的经济特征。3】本题涉及课标、教材知识:课标有“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教材无论是人教版还是岳麓版抑或是人民版,都严格遵循课标只讲宋词,小说和民间故事就不可能涉及了。4】审题关键:“宋代”时间信息;“故事”还原成文学艺术;宋代文学艺术主要反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感想:用否定方式排除;或者直接分析阶级结构。分析:1】本题考察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2】命题者意图:考察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原工业化状况,明清时期出现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迹象。3】本题涉及课标、教材知识:课标有“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三套教材,只有人民版对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说得多一点,但都没有专门论述。4】审题关键:直接换算出官十分之一、农十分之三四、工商十分之六七,然后得出结论。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感想:直接用王阳明心学特点答题,否则得不出答案。分析:1】本题考察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2】命题者意图:考察明朝心学发展的阶段特征。3】本题涉及课标、教材知识:课标有“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三套教材对王阳明学说都有比较多的论述,但“正心诚意”都没有涉及。4】审题关键:注意材料“以求尽其心”“异业而同道”。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感想:运用明清封建制度衰落、僵化的时代特征直接答题。分析:1】本题考察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2】命题者意图:考察专制主义制度在清朝的高度强化,体现该制度阻碍社会发展。3】本题涉及课标、教材知识:课标有“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三套教材都只讲明朝内阁制度,清朝只是一笔带过。材料所引诗歌说的是军机处,不知命题者是否记错?4】审题关键:注意材料中“样本”“揣摹”。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立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