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heSapir-WhorfHypothesis
PresentedbyLuoLingyu语言学核心期刊1
外语教学与研究(北外)2
外国语(上外)3
当代语言学4
外语界(上外)5
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报)6
外语电化教学(上外)
7现代外语(广外)8
中国外语9
外语学刊
10
外语研究11外语教学与研究12山东外语教学13外语教学(西外)14四川外国语学报15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6中国翻译17中国科技翻译18东方翻译19上海翻译20世界文学21
外国文学评论22
国外文学23外国文学研究24
当代外国文学Contents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简介(人物与理论)发展阶段、研究趋势文章汇总、研究方法逐篇讲解(有所侧重)文章标题,重要作者介绍,期刊来源,文章大意,评价综述(源起,发展史,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态,展望)参考文献EdwardSapirEdwardSapir(1884–1939)wasanAmerican
anthropologist-linguist,whoiswidelyconsideredtobeoneofthemostimportantfiguresintheearlydevelopmentofthedisciplineoflinguistics.
SapirwasborninGerman;hisparentsemigratedtoAmericawhenhewasachild.HestudiedGermaniclinguisticsatColumbia,wherehecameundertheinfluenceofFranzBoaswhoinspiredhimtoworkonNativeAmericanlanguages.Withhislinguisticbackground,SapirbecametheonestudentofBoastodevelopmostcompletelytherelationshipbetweenlinguisticsandanthropology.Sapirstudiedthewaysinwhichlanguageandcultureinfluenceeachother,andhewasinterestedintherelationbetweenlinguisticdifferences,anddifferencesinculturalworldviews.ThispartofhisthinkingwasdevelopedbyhisstudentBenjaminLeeWhorfintotheprincipleoflinguisticrelativityorthe"Sapir-Whorf"hypothesis.BenjaminLeeWhorfBenjaminLeeWhorf(April24,1897–July26,1941)wasanAmericanlinguistandfirepreventionengineer.Heiswidelyknownasanadvocatefortheideathatbecauseoflinguisticdifferencesingrammarandusage,speakersofdifferentlanguagesconceptualizeandexperiencetheworlddifferently,inotherwords,theprincipleoflinguisticrelativity,becausehesawtheideaashavingimplicationssimilartoEinstein'sprincipleofphysicalrelativity.BriefIntroductiontoTheHypothesis
TheSapir-WhorfHypothesis,atermfirstusedbyJ.B.Carroll(1956),referstotheviewsheldbyEdwardSapirandBenjaminLeeWhorf(1897-1941)on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cultureandthought.
TheHypothesishastwomajorcomponents:linguisticdeterminismandlinguisticrelativityThestrongversion
(强势说)saysthatlanguagedeterminesthought,andthatlinguisticcategorieslimitanddeterminecognitivecategories,whereastheweakversion(弱式说)saysonlythatlinguisticcategoriesandusageinfluencethoughtandcertainkindsofnon-linguisticbehavior.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Hypothesis)的思想源头可追溯到德国哲学家海德(G.Herder,1744-1803)(WilhelmvonHumboldt(1762-1835),再到博厄斯(FranzBoas,1858-1942)。萨丕尔(E.Sapir)师承博厄斯,沃尔夫(Whorf)又师承萨丕尔。博厄斯学派的文化相对论和历史特殊论成为语言相对论的思想基础方面的影响。文章汇总共26篇文章,22篇中文,4篇英文文献均选自2000年-2014年近14年的核刊文章讲解以时间为主线(从前到后)国内(基于文献):形成阶段:2000-2005年(综述包括理论和实证、述评)发展阶段:2005年-2010年(认知语言学)成熟阶段:2010年-2014年(实证研究、外语教学)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定性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实证研究法跨学科分析学较常用方法相对常用多见于国外研究沃尔夫假说的“言外行为”与“言后行为”北京大学高一虹作者简介: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语言学研究》主编。研究方向:
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外语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bimonthly)
2000年5月第32卷第3期沃尔夫假说的“言外行为”与“言后行为”文章大意:本文以JohnAustin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为理论框架,考察和阐释“沃尔夫假说”。该假说的“言中行为”是:语言不同的人思维模式亦不同,难以相互理解;“言外行为”是:唤醒人们对语言和思维差异的认识,从而达到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言后行为”是:在验证“言中行为”正确性的过程中,人们对本民族中心主义有了认识和反省,文化一元主义逐渐被多元主义取代。
沃尔夫假说的言中、言外、言后行为
言中行为
言外行为
言后行为
(假说内涵)(假说所产生作用)(假说作用后结果)
唤醒人们对语言/思维差异的意识,从而超越差异,达到跨文化理解由作者所言提取或推导哲学的、阐释的话语尚未引起足够关注在差异的探索中,人们反思本民族中心主义,跨文化理解大大增强,由读者的行为不断建构跨学科的、对话的话语,已在并非完全自觉的状况下得以逐步实现各语言/思维模式之间的差异极大,跨文化理解十分困难由实证检验判定真假科学的、实证的话语引起了极大研究兴趣但无明确结论
评价研究视角:跨文化交际创新点: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从一个新的视角(跨文化交际)重新考察和阐释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
“沃尔夫假说”,基于人们对本民族中心主义有了认识和反省,文化一元主义逐渐被多元主义取代基础,从而阐释假说的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问后人在此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可取之处:言语行为理论的框架能够很恰当的阐释“沃尔夫假说”,其中一一对应的关系清晰明了,而以此理论为基础来探讨假说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为后人了解跨文化意识及实现文化多元主义研究提供背景知识不足之处:以沃尔夫所著《语言、思维与现实》(1956)为主要语篇材料,语料不够充分语言共性对“沃尔夫假说”的修正兰萍(西南交通大学外语系四川成都610031)外语教学
ForeignLanguageEducation
2001年11月第22卷第6期语言共性对“沃尔夫假说”的修正文章大意:本文从思维的共同特征构筑语言共性的角度,对“沃尔夫假说”作两点修正:1)语言的确影响思维,但并不完全地决定思维,语言只在形成抽象概念方面影响思维,而反映人类直接感官体念的概念却独立于语言。因此,
人们的世界观不是因语言相异而不同,
而是受到了文化的影响。2)语言间的差异受到语言共性的限制,不同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基本认识过程和基本概念范畴是相似的。因此,
语言间的交流是可行的,语言影响思维只不过体现在社会文化的价值标准方面。语言的确影响思维,但并不决定思维。导致人们世界观相异并非是语言,而是文化。在此意义上,语言并不绝对地决定人的思维和世界观;语言间的差异是有限制的,跨语言的理解是可以实现的。“沃尔夫假说”片面地强调语言的决定作用和语言差异无限制性,使得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在“假说”理论框架下显得有些狭隘和偏激
评价研究视角:语言共性创新点:以语言共性这个角度提出对“沃尔夫假说”的两点修正,得出语言间的交流是可行的,语言影响思维只不过体现在社会文化的价值标准方面,人们的世界观也只是受到了文化的影响,而非语言,这一论述在后来许多学者的观点中得以出现与增强,本文作者功不可没可取之处:修正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在国内也是较早提出“语言共性”的学者,以此能激励后继学者敢于创新,长于创新不足之处:但观点过于绝对,在没有实证研究的情况下,不能说语言影响思维只不过体现在社会文化的价值标准方面,此外,沃尔夫假说包含强式说与弱式说,文中作者修正的是只是强式说,但作者并没有明确表达《修辞语言与思维》述评
A.Katz
等
著王全智述评作者简介:暨南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导,1999至2002年于复旦大学外文系攻读英文博士学士,师从朱永生教授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语义学
《当代语言学》第5卷2003年第3期最近十几年来,随着认知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语言学领域内Lakoff和Jho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Fuaocnnier和Tumer的心理空间理论、概念整合理论等的相继问世,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尤其是修辞语言与思维的关系(Gioar1999)。Gumpezr和Levinson(1996)还曾对萨丕尔一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做出过回顾。《修辞语言与思维》即是在此背景下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一部力作。
该书为论文集,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Katz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作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回顾。---Katz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修辞语言的存在给了强式的语言决定论致命一击。因为假如语言真的决定思维,那么,在一个概念出现之前,事先必须存在一个能够给该概念命名的语词。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第二章,MarkTumer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修辞的源流与嬗变,并详细介绍了概念整合模式以及其对自然语言的解码过程的解释力。第三章,Gibbs论述了思维与语言中的隐喻之争。由于第一章和第三章探讨的问题比较接近,我们将二者放在一起,以方便评介。第四章,Cacciar的论文主要是对隐喻在话语与推理中的功能的思考。---与平铺直叙的语言相比,人们为什么总是偏重于优先使用隐喻语言。另外,他还讨论了讲话人如此频繁地使用隐喻这一现象对于研究大脑结构的启发意义,Cacciar就一系列问题展开了令人信服的讨论,Cacciar提出的三个原因还是比较符合我们的直觉的。第五章,是由四位作者合作的一章,主要是作者们就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所作的一些评论。《修辞语言与思维》一书加深了我们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了解,并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语言与思维,尤其是修辞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评价研究视角:语言相对论创新点:以语言相对论的为理论基础对《修辞语言与思维》一书进行述评可取之处:对《修辞语言与思维》一书的述评更加全面地加深了对本书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了解不足之处:述评中如果能首先将原文观点摆出,之后再与作者观点对比,这样显得更加客观,全面语言相对论近期实证研究综述清华大学杨朝春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bimonthly)
2005年11月第37卷第6期语言相对论近期实证研究综述文章大意:语言相对论思想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经提出,便引起普遍关注,褒贬不一。但是理论评述多,实证研究少,难有令人信服的结论。八、九十年代以来,这一学说重又引起人们的兴趣,研究者普遍崇尚实证,讲究方法上的严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介绍西方近期实证研究成果,以期引起同行关注,
为结合汉语的相关研究提供背景知识。
语法领域的研究1)Slobin的“即时思维”研究:Slobin从“即时思维和说话”(thinkingandspeaking)的角度来调查人们在形成话语时的思维过程。同思维和语言相比,“即时思维和说话”强调话语形成时的思维过程(1996:71)2)名词的语法性研究:语言把物体名称归类为不同的范畴,语法上的性(grammaticalgender)就是其中之一。实验以非语言的图片形式进行,用英语做指令语。要求受试鉴别男女人像和物体图像的相似性,这些物体名称的语法性在两种语言中正好相反。两组受试均把语法上阴性的物体同女像归为一类,把语法上是阳性的物体归入男像一类认知语言学领域的研究1)名词数标记认知研究2)空间方位的研究:“参照框”
(framesofreference);“自我中心坐标”(egocentriccoordi-nates)具有优先作用3)英汉时空隐喻词研究:汉语除了用类似“前/后”这样的空间隐喻词描述时间顺序外,还普遍采用“上/下”垂直空间隐喻,如“上一次”、“下半年”,相当于英语的earlier/later,但英语中这样的用法很少见,更不系统。Gentner&Goldin_Meadow(2003)指出,语言与思维关系研究的“僵局”在于其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如果这类研究能够在不同地区、各种语言中广泛展开,每一项涉及某一具体问题的研究都能够局部证明相对论假说,那么综合结果也许最终能令人信服。退一步说,即便永远不能证明语言相对论的真伪,这项研究的意义仍然十分深远。正如高一虹(2000)指出的,它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反省本民族中心主义,接受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
从而达到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
评价创新点:对西方关于此假说的实证研究的综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创新,为国内研究此假说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背景知识可取之处:综述比较全面,系统,确为语言相对论近期实证研究综述做出贡献不足之处:尽管综述比较全面,但过程中例证较少,理论较多,如果论述时能佐以例证,那文章的可读性会更高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内涵之辨析郭爱萍,郑冰梅(太原理工大学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24)山东外语教学Shando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
Journal
2007年第1期
(总第116期)
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内涵之辨析文章大意:面对国内出版物中多种沃尔夫理论阐释并存的局面,本文力求探讨这一现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依据沃尔夫原作的内容和精神,以及国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报道,提出作者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和看法。分歧之原因分析沃尔夫英年早逝,没出过专著,美国语言学家JohnCarroll于1956年将其已发表和未发表的主要文稿18篇汇集成《论语言、思维与现实—沃尔夫文集》。在这部文集中,沃尔夫除提出过“语言相对论”外,从未提出“沃尔夫假说”、“语言决定论”、“假说强式”或“假说弱式”等概念,更未下过精确定义。这就为后人准确理解其思想理论和阐释其概念留下了较大空间。可以看出沃尔夫对其理论论述的不明确和不系统,以及学者们各自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的不同是造成人们对沃尔夫理论的相关术语在理解上产生分歧和模糊的主要原因
评价创新点:分析了国内对沃尔夫理论多种阐释分歧的原因以及探究了各概念的内涵与关系,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与理解,为后继学者对于此假说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轮廓可取之处:文章逻辑清晰,步步深入,语言表达客观,论证充实,有许多可借鉴之处不足之处:比较理论,没有太多新意萨丕尔-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对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的启示陈运香(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7)作者简介:
陈运香,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博士,
硕导
研究方向:英汉对比、应用语言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JournalofXi'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2007年3月第15卷第1期
萨丕尔-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对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的启示文章大意:
萨丕尔-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对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都做了比较详细地阐释,它主张语言影响思维以及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世界观。本文通过解析语言相对论中的文化观,围绕“语言和文化的主次”、“语言如何影响思维”和“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中的“个性”与“共性”三个方面对语言文化对比研究问题进行思考。萨丕尔-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提出以后,在语言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和批评。但是,也有不少人赞成他们的观点,赞成者的兴趣多集中在相对论的“弱式”上。相对论强调语言影响人们的思维和思维方式、不同的语言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也不同,这一观点成为指导语言和文化的对比研究重要前提。但是他们似乎过于强调语言的作用,而将语言和文化作为两个孤立的成分来研究;
似乎过分重视文化“个性”的探索,而缺乏进一步对“共性”的理论升华。高名凯先生将语言和思维看作是一个统一体内两个相互依赖的部分的观点是比较辩证的,这种辩证关系决定了不可孤立地研究语言或文化。从文化角度研究语言特性,可以了解不同语言中的文化个性内容;基于语言分析文化内涵,可以解读不同文化的个性和共性。不可否认,萨丕尔-沃尔夫语言相对论是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问题论述得比较早且比较详细的理论,虽然这种理论有待于进一步考究,但是对于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却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评价研究视角:文化创新点:基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相对论来解析语言相对论中的文化观,思考关于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的问题,为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铺桥搭路可取之处:尽管文章也比较理论,但论述过程中,其有力的例证及恰当的引用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与可读性,使文章更具说服力论思维与语言的同一性及内在差异聂尧(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外语学刊ForeignLanguageReaserch2008年第3期,P13-17,总第142期
论思维与语言的同一性及内在差异文章大意: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语言学、语言哲学以及认知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思维和语言并不是人的先天本能,而是在人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中逐渐生成的,是同一个人的两种不同的活动。必须从历史生成论视角出发,在人自身生成的过程中才能阐明思维和语言的统一性。从历史生成论的视角来看,探讨了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思维和语言的历史性、思维和语言在实践中的统一。得出思维和语言都不是人的先天的本质,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生成的,具有深刻的历史性结论。必须从社会历史的视角出发,将思维与语言视为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生成的结果,才能真正阐明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问题。
评价研究视角:历史生成论创新点:从历史生成论的视角,对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进行新的阐释,以说明思维与语言的同一性及内在差异可取之处:视角新颖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欧洲渊源孟宏党(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00)作者简介:孟宏党,副教授,现任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处处长研究方向: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中西文化比较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LanguageandThierTeaching2009年第7期,P11-14(总第244期)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欧洲渊源文章大意: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包含了语言相对论和语言决定论两个方面,它对语言、思维和文化的关系的论述与欧洲的语言人类学传统有着直接的联系。追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对康德、哈曼、赫尔德、洪堡特思想的继承性,以此探索这一假说的欧洲渊源。欧洲文化的两个主要范式或隐喻是自然科学和人文学。但是,在语言理论的背景下,这种模式被重新解释为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的实证模式和洪堡特的现象学模式的鲜明对比(Brown,1967)。文化相对论假说的诸多批评者们没有能够理解这两种模式的差异,反而攻击萨丕尔和沃尔夫使用了荒谬的隐语,甚至是神秘的臆想(Miller,1968)。其实不然,萨丕尔研究语言和文化的方法是人文学研究方法,更确切的说是欧洲现象学研究模式。科学实证方法和人文学方法不能相互替代,而是对自然、社会、思维、人类现象的解释方法不同,两者不是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的
评价创新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欧洲渊源,虽然也是综述,但此前对假说追根溯源的研究并不多,关于实证研究的综述可能相对常见,故此,对假说欧洲渊源理论的综述,为后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可取之处:对语言相对论和文化相对论的谱系有更为清晰的、更深刻的了解,便于之后基于假说做研究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看中国之“地域歧视”
郝建军汤小兵(1.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2.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外语系,湖北武昌430064)语文学刊(外语教学研究)2010年第4期
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看中国之“地域歧视”文章大意:萨丕尔-沃尔夫假说阐述了语言、文化与思维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建立在对比不同的语言之基础上的。本文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运用到分析同一语言—汉族内部由于语言变体不同而造成的误解甚至歧视,为我们增进相互理解提供一个新途径。
中国国土跨度大,生活在其中的人群虽然都在继承和发展中华文明,但不同地区人们的思维方式还是存在不同,这些不同肯定会导致矛盾的出现,我们经常听到的“地域歧视”就是其中的一个反映。经过以上有代表性例子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只要我们恰当地运用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我们是很容易理解对方为什么会那样,进而和谐相处,这样就断绝了“地域歧视”出现的可能。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告诉我们,人们的生活环境、经济环境的不同反映在语言、文化里,不同的语言、文化又会促使人们进行不同的思维。即使是同一民族,也可能由于生活环境、语言变体的不同而思维方式呈现不同,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反过来又会加强语言和文化朝着更不同的方向发展。我们生活在人的世界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为我们人类的和谐共处提供了一把钥匙。
评价研究视角:语言变体创新点:本文利用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对“地域歧视”这种现象进行分析,从语言、文化和思维角度来考察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最终获得解决此类现象的办法可取之处: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此外,文章的标题也颇具新意,易于抓住读者的眼球不足之处:文中只涉及到客家话、台湾话与国语的对比,语料不够全面,可深入继续探讨人文学者爱德华·萨丕尔的跨学科语言研究侯福莉(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育与研究中心北京100089/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4)作者简介:
侯福莉,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育与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跨文化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JournalofXi'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2010年3月第18第1期
人文学者爱德华·萨丕尔的跨学科语言研究文章大意:人文学者爱德华·萨丕尔语言研究的多元视角,给后人从不同维度进一步探察语言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养料。本文结合萨丕尔的论著和科研论文的要旨,探索他跨学科语言研究的背景和基础、范畴和深层维度及其启示。本文分三部分:1)探讨他的人文语言观;2)探察他语言研究的跨度;3)讨论他跨学科语言研究的启示。Darmell(1990)在评论萨丕尔的学术生涯时说:“萨丕尔是社会科学诸领域跨学科的先驱,传统的学科界限阻挡不了他,
他具有综合的天赋,能让不同学科的专家为共同的事业做出贡献”。他相信两个学科(人类学和语言学)对公众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学对理解原始或异域文化和现代美国社会助益颇多,他对文化、语言和个人行为的符号象征性本质坚信不疑,这种信仰早已超出如今的学科界限,他终其一生孜孜追求的跨学科的努力,为相关学科的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
评价研究视角:跨学科语言研究创新点:探索了萨丕尔跨学科语言研究的背景和基础、深层维度、以展现其深远的人文视野可取之处:萨丕尔跨学科人文语言研究对当今语言研究具有新的启示和深远意义不足之处:偏于理论,若能加以实践意义可能对于跨学科语言的研究更为有利
从汉英亲属称谓浅谈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朱俊虹文章大意:“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是语言学上关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理论,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以及研究。本文从汉英亲属称谓之间的差异出发,试图探讨“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中有关语言以及思维之间的关系。汉英亲属称谓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不同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差异以及社会需求,并不反映汉英两族人民在分类和表达能力上的差异。文学界·语言研究,2011对某称谓没有具体的称呼,并不反映在该文化背景中无法意思到该关系在某些文化中,如英语中的哥哥和弟弟是同一种称呼方式,但小孩仍然能够区分开谁是哥哥谁是弟弟,由此可见汉英两族人民在对亲属称谓的认知,分类和表达能力上的差异
评价研究视角:亲属称谓创新点:通过对汉英亲属称谓之间的差异研究,试探讨“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中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各名族之间的语言并无优劣之分不足之处:文中论述汉英亲属称谓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不同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差异以及社会需求已是老生常谈,此外文章立据不够充足,缺乏说服力语言与思维关系再认识—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解读北京外国语大学王颖冲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bimonthly),2011年7月第43卷第4期文章大意:本文通过《论语言、思维和现实》解读沃尔夫的“语言-思维观”。作者首先指出沃尔夫论证中的缺陷:
(1)使用不准确的二手论据;
(2)未能将语言和非语言行为直接联系起来,陷入循环论证;
(3)将关联和共现与因果混淆。而后澄清后人对假说的误读:(1)将“强式”和“弱式”之说强加于“沃尔夫假说”;(2)未领会语言的约束作用是针对习惯性思维,而非创造性思维。作者认为,沃尔夫的突出贡献在于关注少数语种,探索一个民族的语言形式与其解读世界的“习惯性概念系统”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打破了印欧语言为中心的研究背景,一方面认为语言并非只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并树立了语言的主体地位。这种“语言-思维观”将原本相对孤立的语言研究置于社会进程与人类发展的广阔背景下。我们不应悲观地看待“语言世界观”和“语言决定论”,
片面强调人类的感知、思考和表达受到语言的限制,而应该意识到语言的创造性对思维和人类精神发展的裨益。这种健康的“语言-思维观”将原本相对孤立的语言研究置于社会进程与人类发展的广阔背景下。
评价研究视角:语言-思维观创新点:首先从例证与逻辑上的漏洞阐述了沃尔夫论证过程中的缺陷,大胆论证并敢于提出新的观点,应该意识到语言的创造性对思维和人类精神发展的裨益可取之处:大胆论证,且能自圆其说不足之处:论证并未能提供一手资料,显得有些单薄
新沃尔夫主义概述上海外国语大学
陈佳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bimonthly)2011年7月第43卷第4期
新沃尔夫主义概述文章大意:本文结合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的一些重要的语言相对论研究专著和期刊论文成果,介绍并简论语言与思维关系研究新进展—新沃尔夫主义。这一新思潮以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为背景并与之密切相关,可以总结为一个继承、两个发展趋势。新沃尔夫主义思潮的兴起加深了人们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认识,更为语言与认知的研究开辟了新视野。研究视角:认知理论视角创新点:以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为背景并与之密切相关,
总结为一个继承、两个发展趋势。新沃尔夫主义思潮的兴起加深了人们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认识,更为语言与认知的研究开辟了新视野
一个继承:新沃尔夫主义实际上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弱假设”或“温和假设”的继承和发展
两个新的发展趋势:一是研究领域多样化的趋势
二是研究方法科学化的趋势评价可取之处: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对沃尔夫思想中的认知语言观进行了详细的概述,结合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的一些重要的国外相关专著和期刊论文成果,论述并介绍新沃尔夫主义思潮的主要理论观点、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的新进展。不足之处:所用例证不够系统沃尔夫思想的新探索—认知语言观李艳,刘永红(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JournalofXi'anlnteruatioualStudiesUniversity)2011年9月,第19卷第3期沃尔夫思想的新探索—认知语言观文章介绍:从语言学理论的历史现状看,当代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在沃尔夫思想中已有体现,但语言学界只对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较为熟悉,很少有人论及沃尔夫的认知语言学思想。文章对沃尔夫的语言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再探索,认为沃尔夫思想中存在着明显的认知语言观,主要表现在经验观、文化观和型式观三个方面。沃尔夫的语言观与认知语言学非常接近,他是当代认知语言学思潮的先驱人物之一。沃尔夫的经验观、文化观和型式观从意义和形式的角度架构起他认知语言观的“两翼”:经验和文化因素相互交织,它们合成的语义信息被组织进型式,型式是经验和文化的外在反映,型式在模式化的使用中自身也具有了意义(认知语言学的构式本身既是语言形式的外在表征又是语言全息知识(语义、语用、社会、文化等)的体现,它既是语法的基本单位,也是形义关系的匹配体
评价研究视角:认知创新点:对沃尔夫认知语言学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再探索,为认知语言学提供新的背景知识可取之处:尽管关于沃尔夫假说的认知语言观的研究已不是先行学者,但其阐述的经验观、文化观和型式观内容仍有可取之处不足之处:例证不够充足
再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透过手语看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刘润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
北京100070)
作者简介:
刘润楠(1975-),
女,
蒙古族,
辽宁省沈阳人,
讲师,
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
语言学、外语教学山东外语教学(Shando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
Journal)2012年第2期,P41-44(总第147期)
再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透过手语看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文章大意: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个古老而迷人的话题,从古至今有无数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参与了它的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语言和思维是否可分,如果可分,是谁决定谁。在众多观点中,针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争议颇多。但以往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讨论虽然不少,绝大部分研究都显得实证不足。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角度—手语研究的角度再次探讨这一假说,希望能够通过大量的手语实证研究,包括手语失语症研究、手语者视觉感知实验和手语者大脑电势实验等证实这一假说,
即语言能够塑造思维,影响思维的发展和形成。手语者的语言功能—手语功能,
同样属于大脑左半球,
这一点通过对手语失语症患者的观察可以得到证实,同时由于手语的使用,使得聋人的大脑—大脑左半球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和拓展,由原来专于处理语音信息转变为处理由手的动作、身体姿势和表情组成的手语图像信息。而且,由于手语的使用,手语者获得了优于非手语者的视觉感知能力,并且研究人员证实了这些属于手语者的出色的视觉感知能力在大脑中存在特有的生理基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述来自手语的研究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论证了人类的思维和语言的关系,论证了人类语言对思维、认知的塑造作用—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评价研究视角:手语研究创新点:从一个新的角度—手语研究的角度通过大量的手语实证研究证实这一假说;实证研究可取之处:文中大量的手语实证研究,包括手语失语症研究、手语者视觉感知实验和手语者大脑电势实验等研究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此外作者刻苦专研的精神值得学习浅论语言影响思维姚琼文章大意:
从语言起源至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界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回顾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入手,通过对语言功能的反思来阐述语言不单是表达和传播思维的最佳工具,还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但它不能决定思维。文章以广告语言、网络语言和文学语言为例,说明语言在社会、传媒、生活等方面的实践和对我们思维的影响。文学教育2012年10月广告语言:例如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潜意识里就会让人觉得城市化发展,城市建设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好;而如果它提出的口号是(农村让生活更美好),那么又该是另一种思维导向了网络语言:如早前曾非常(火)的(杯具论)说(人生就是一个大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以调侃的语气来论述人生的悲剧性,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共鸣,并广泛传播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文学语言:若你非常喜欢某位作家,一直看他的作品,久而久之你的写作风格也会在无意中跟这位作家接近,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也会与之不谋而合我觉得该假说有一定道理,但是过于绝对和极端。语言对思维、行动和人们对世界的看法确实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不能说,人的思维和行动受着语言的“残酷”限制,而不能冲破语言的束缚,只能做语言的“囚犯”。
评价研究视角:语言功能创新点:以广告、网络和文学语言为基础,说明语言在社会、传媒、生活方面实践及其对我们思维的影响,以上三种语言的实例研究也可以算是论证上的创新可取之处:文中所选事例生动有趣,读者读来趣味横生不足之处: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反对不明确,文中其实反对的是语言决定论,而支持语言相对论,但作者并未予以指出,甚至会让读者误以为作者全盘否定此假说“时空”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赵桂英
冯彦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2012年第1期总第218期“时空”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文章大意:以往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反对者大多是就假说的内在论证过程及方法的不足进行批评。本文拟从一个外在角度对假说加以驳斥、通过对英汉“时空”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揭示英汉两种不同语言在概念隐喻化方面表现出巨大的相似性,表明在抽象概念隐喻化的背后存在某种共性的东西使人们具有相似的抽象思维,即体验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根据体验哲学的观点可以推论出不同的语言并未影响或决定不同的隐喻化思维,而是思维影响或决定语言。因此,体验哲学理论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提供了有力的否定佐证。通过对英汉“时空"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虽然英汉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但分别操这两种语言的人却都借助空间概念来表征时间概念,并且在语言表达上体现出极大的相似性。究其原因,我们从体验哲学的观点中得到了解释:人类共有的可体现的身体经验为概念隐喻的形成奠定了物理基础,为其实现提供了先决必要条件,而可体现的想像性思维为其实现提供了充分条件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的语言并未影响或决定不同的隐喻化思维,语言终究是思维的奴隶,是思维影响或决定语言,而非语言影响或决定思维。以此该研究从体验哲学的角度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提供了有力的否定佐证
评价研究视角:“时空”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创新点:根据体验哲学的观点推论出不同的语言并未影响或决定不同的隐喻化思维,而是思维影响或决定语言可取之处:自圆其说不足之处:“语言终究是思维的奴隶”---结论过于绝对,仅通过体验哲学的观点便下此结论,论据显得有些单薄沃尔夫语言相关性思想解读
鞠方安
张丽华作者简介:鞠方安,男,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外语
分社社长;研究方向:语言文学、翻译学和历史学等张丽华,女,厦门大学硕士,北京理工大学
外语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认知、功能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和翻译学等山东外语教学Shando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Journal2013年第1期(总第152期)沃尔夫语言相关性思想解读文章大意:沃尔夫的语言相关性思想认为,语言型式在语言者思维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它进行正确解读,有助于消除人们对语言相关性思想的误解和误读,有助于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语言相关性思想的合理应用。根据沃尔夫本人的思想、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些理论和观点,本文认为,语言相关性相对独立和完善的思想,是研究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一种重要理论视角和方法,它揭示了语言的认知功能,蕴涵着丰富的语言学意义。人们对沃尔夫有三种明显的误读:
一、如果语言相关性思想成立,就表明操不同语言的人们彼此不能够沟通二、语言不同会导致世界观的不同"较为极端的看法是,不同阶级会使用不同的语言三、语言相关性可能导致种族语言优劣论这些误读足以否定沃尔夫的思想和研究方法,足以导致人们去规避研究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一些视角和途径今天我们可以和应该做的是,借鉴沃尔夫的视角和方法,运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语言科学研究成果,对语言对思维的作用作进一步的探索,当然,沃尔夫思想及其研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但不管怎样,沃尔夫的思想是一个丰富的理论体系,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沃尔夫关于语言“制约”思维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就需要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沃尔夫的文章,用现代相关语言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对沃尔夫的思想和理论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探讨
评价研究视角:语言相对论创新点:提出语言相关性相对独立和完善的思想是研究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一种重要理论视角和方法可取之处:文章比较客观,兼顾相对论的优势与缺陷来阐述其新观点
“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
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李志巧
海外英语OverseasEnglish2014年3月“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文章大意:由沃尔夫提出的“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也被称作“语言相对论”,探索了与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假说包含了强式说和弱式说,即语言决定思维与语言影响思维,目前后者已经为语言学界广泛接受。“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关于语言和思维的讨论对于外语教学有着重大启发,从“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角度解读和研究外语教学无疑是外语教学研究的一次新突破。2.1
思维模式的转变思维模式差异导致语言表达差异,因此我们在外语教学中不妨采用明示教学法,向学生们灌输目的语思维模式和母语与目的语思维模式的差异。2.2
从语言角度促进思维发展“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
认为语言影响思维,
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思维。我们在学习一门新语言的同时就在学习和接触这种语言所对应的思维模式。一种新语言的词汇、概念、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都融合着该语言民族的价值观、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2.3
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虽然讨论的是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实际上包含了语言、思维和文化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语言承载着文化,
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而文化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思维和文化互相包含,
甚至有人把思维等同与文化。“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为语言教学研究打开一个新渠道,很有借鉴之处。假说的本质还有待实证,但其引发的关于语言、思维和文化关系的思考对于外语教学有着重要启示,值得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评价研究视角: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创新点:用此假说解读和研究外语教学可取之处:为外语教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促进外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足之处:文中未考虑教育者的层次,思维模式的转变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否适合所有受教育者呢?关于这个点也可继续探讨
语言相对论之百年传承张会平刘永兵(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长春130024)作者简介:张会平,博士,讲师
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语料库语言
刘永兵,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话语分析
外语研究(ForeignLanguageResearch),2014年第2期,P23-28,总第144期语言相对论之百年传承文章大意:长久以来,语言与思维之关系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客观主义忽视语言及其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差异性,假想了一种并不存在的客观性,认为只要客观存在相同,人们的语言所表达的核心思想也不会有差异。语言相对论对客观主义进行了批判,提出人类的思维并非对客观世界真真切切的反映,语言能影响到人类的习惯性思维及其世界观。这一理论历经二三百年学者的努力,从海曼到沃尔夫,最终发展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因该假说涉及语言、文化、思维等复杂的关系而遭遇褒贬,甚至被边缘化达二三十年,但随着近十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而得以复兴。一批“新沃尔夫主义者”继承了语言相对论的思想,继续在更广阔的领域验证并发展该假说,使该假说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究。本文将回顾该假说的思想传承,为该假说的发展过程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为我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发展脉络客观主义(objectivism)被批判,相对主义之兴起语言相对论之思想传承:从海曼到沃尔夫(海曼赫德洪堡特鲍尔斯萨丕尔沃尔夫)语言相对论之历史沉浮:从否定到继承(1930s兴起,乔姆斯基理论的冲击60s衰落,认知语言学90s复兴)西方文化曾一度深受“客观主义”的影响,该主义认为使用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且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在未表达之前就已客观存在(Schlesinger1991:8)海曼是探讨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第一位德国哲学家,认为语言是第一位的,语言先于思维;而沃尔夫从海曼那里吸收最多的也是有关这一关系的研究。赫德是海曼的学生,其观点也受海曼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影响洪堡特是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语言理论家,他强调语言的重要作用若没有语言,思维就不可能清晰或被完全表达;其次,语言的内部结构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反映,且会影响人们的认知方式;他还认为每一文化都有其特有的世界观,语言之间的差异并非声音与符号的差异,而是世界观多样化的差异鲍尔斯是美国人类学的创始人,是第一个将洪堡特的世界观理论带到美国的学者,他的文化理论对沃尔夫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评价创新点:为该假说的发展过程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脉络,为我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可取之处:综述较前人更加全面,且本文参考文献部分包括专著、期刊、论文集等均为英语,增强了文章的专业性不足之处:即使综述更加全面,但依然是理论的综述,此类研究已比较完善,如果能结合其他的创新点好些TheSapir-WhorfHypothesisAndTheMeaningOf
QuantumMechanics
HansHerlofGrellandAgderUniversityCollege,N-4876Grimstad,NorwayCulturalDifferencesinPerception:Observationsfrom
aRemoteCultureJulesDavidoff
ElisabethFonteneauJournalofCognitionandCulture8(2008)189–209MovingPoliticalMeaningacross
LinguisticFrontiersRichardOliverCollinPoliticalStudies:2013VOL61,282–300
Linguisticrelativity:BenjaminLeeWhorf
andthereturnoftherepressedDeborahCameronEvaluationTheresearchersinthewesterncountiriespreferedempiricalstudiesandprovidedmorecomprehensive,thoroughandenoughevidenvetosupportthierviews;moreover,theyhadinclinationstostudytheinterdisciplinarysubjectslikephyisicsandpolitics,andlaymoreemphsisonthequantitativedatasuchasusingthegraphsandstatistics.
综述:源起与发展史
“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hypothesis)”,又称为“语言相对论(linguisticrelativity)”是关于语言、文化和思维三者关系的重要理论,即在不同文化下,不同语言所具有的结构、意义和使用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使用者的思维方式。此假说首次在卡罗尔(J.Carroll)1956年编纂的沃尔夫文集,名为《论语言、思维和现实》中提出,对于源于思维的问题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近代再次提出问题的可追溯到德国哲学家海德(G.Herder,1744-1803),18世纪的赫尔德(J.Herder)和19世纪的洪堡德(WilhelmvonHumboldt).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博厄斯(FranzBoas)对美洲语言进行研究。面对美洲众多复杂而又独特的语言,他认为应该从语言的实际使用出发,对语言做共时分析与描写。洪堡德的观点在20世纪20年代末影响了美国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使萨丕尔上述观点得以最大程度充实并使之颇具系统形态的是他的学生沃尔夫。沃尔夫对语言制约思维的认识来自两种不同的经验沃尔夫假说并不存在明确的定义。这主要是由于沃尔夫在表述自己观点时语言不明确。这又是由于沃尔夫英年早逝,没出过专著(论文集为后人整理)。生前没来得及对表现出来的观点进行归纳和取舍,系统地归纳梳理自己的理论。所以,关于该假说的确切定义并不存在,但这一理论历经二三百年学者的努力,从海曼到沃尔夫,最终发展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因该假说涉及语言、文化、思维等复杂的关系而遭遇褒贬,甚至被边缘化达二三十年,但随着近十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而得以复兴。一批“新沃尔夫主义者”继承了语言相对论的思想,继续在更广阔的领域验证并发展该假说,使该假说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时至今日,社会学、人类学、人类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人类文化语言学、甚至于神经语言学等都对假说进行研究,换言之,假说中的语言与文化,语言与认知的关系是许多学科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正如桂诗春(2000)所言“不同学科的语言学家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取向和认识。”人们对此假说进行不同侧面,不同视角,不同学科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有的相互抵触,有的相互联系,互相支持,但总的来说,这些研究和跨学科性研究有助于探索假说的纵横发展综述:国内与国外研究国内研究: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在国内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在理论和应用两个大块一、理论研究中可以概括为:1)综述:包括纯理论的综述如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欧洲渊源,孟宏党(2009)及语言相对论之百年传承,张会平刘永兵(2014)和对此假说的实证研究综述:杨朝春(2005)所作的语言相对论近期实证研究的综述,此假说的理论综述已相对完善,实证研究的综述则有可加强的地方;其次是述评,主要是针对是针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修辞语言与思维》述评王全智述评,房娜,谭业升(2015)还提及了语言相对性的实证研究方法述评
2)语言:研究此假说的大部分视角都是从语言的角度出发,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对此假说进行解读-郭爱萍,郑冰梅(2007),聂尧(2008),陈佳(2011),王颖冲(2011);高一虹教授(2000)首次将语言学中的言语行为的理论与沃尔夫假说的“言外行为”与“言后行为”相结合;郝建军,汤小兵(2010)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看中国之“地域歧视”中也提到是语言种族的问题仍然是基于语言的角度;朱俊虹(2011)在从汉英亲属称谓浅谈(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关注的也是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3)文化对比:此假说中的文化对比研究相对于综述与语言来说,相对较少,但却为假说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陈运香(2007)谈到的萨丕尔-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对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从文化角度研究语言特性,可以了解不同语言中的文化个性内容;基于语言分析文化内涵,可以解读不同文化的个性和共性。不可否认,萨丕尔-沃尔夫语言相对论是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问题论述得比较早且比较详细的理论,虽然这种理论有待于进一步考究,但是对于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却有重要的启示意4)外语教学:李志巧(2014)再次提到“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虽然将此假说应用到教学这个领域还不是很常见,但也为后人的研究打下基础5)认知语言学:虽然沃尔夫假说是在认知语言学的背景下复兴的,但国内对这一块儿的研究远不及国外,较早的如李艳,刘永红(2011),沃尔夫思想的新探索—认知语言观也已经是到了21世纪
6)话语分析:基本上都集中在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研究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堡坎施工合同权益保障协议
- 2024年度北京胡同游导游服务合同
- 拔毛发用镊子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磨脚石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物业服务合同:某市中心商业大厦物业管理公司服务协议
- 2024年度版权许可使用合同:电子书数字出版
- 示波管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转椅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纸制告示牌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2024年度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合同
- AQ 1097-2014 井工煤矿安全设施设计编制导则(正式版)
- 办理电信业务的委托书
- 2024年网上大学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认证考试题库800题(含答案)
- 知道网课智慧树《盆景学(西南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 宠物医院服务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中国金属门窗行业分类、市场运行态势及产业链全景图谱分析
- 机动车检测站违规检验整改报告
- 《第6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课件
- 中国书法艺术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履约管理制度
- 2024年建筑电工复审考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