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寰珑中水回用混凝沉淀方案后2_第1页
金寨寰珑中水回用混凝沉淀方案后2_第2页
金寨寰珑中水回用混凝沉淀方案后2_第3页
金寨寰珑中水回用混凝沉淀方案后2_第4页
金寨寰珑中水回用混凝沉淀方案后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5/651概述1.1项目基本情况安徽寰珑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坐落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经济开发区内,是一家专业生产足球竞赛手套的企业。公司总投资6500万元,用地41亩。建筑总面积27287平方米,其中,生产车间4幢、22062平方米,职工宿舍3幢、4932平方米.计划于2012年10月底前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建成后,可年产500万套足球竞赛手套,预计年产值6000万元,利税783.38万元。安徽寰珑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为更加科学的利用水资源,发挥更优良的环境效益,计划对厂区排放的生活污水进行统一收集处理后用于绿化、冲厕、地面冲洗等。我公司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要求,组织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勘查,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同时与业主进行了讨论,结合我公司多年的水处理经验,编制本工程的设计方案。1。2设计规模安徽寰珑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活污水处理中水工程项目的污水主要来源为公司职工办公以及住宿等产生的洗漱污水,如洗衣、做饭、洗澡等常规生活污水.本项目设计水量为Q=30m31.3污水水质及排放标准进水水质参考常规洗浴污水水质参数,其原水水质指标见表1—1.表1-1设计进水水质项目pHCODcr/(mg/L)BOD5/(mg/L)NH3—N/(mg/L)浊度/(NTU)LAS/(mg/L)总大肠菌群数/(个/L)进水水质6~9602014203。52.4×104根据业主洗浴污水回用的相关要求,结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和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的相关标准,确定出水水质标准要求,具体出水水质指标见表1-2:表1-2设计排水水质项目pH值CODCr/(mg/L)BOD5/(mg/L)NH3-N/(mg/L)浊度/(NTU)LAS/(mg/L)总大肠菌群数/(个/L)出水水质6~9≤50≤10≤10≤5≤1.0≤3中水用作城市杂用水,其水质应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的规定,具体指标见表1-3。表1—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序号项目指标冲厕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1PH值6。0~9.02五日生化需氧量/(mg/L)≤10152010203锰/(mg/L)/≤0。1—-0.1-4浊度(NTU)/≤510105205溶解性总固体(mg/L)/≤1500150010001000-6溶解氧(mg/l)/≥1.07铁/(mg/l)0。3--0.3—8氨氮(以N计mg/l)/≤10102010209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1。01。01.00.51.010色度/≤3011嗅无不快感12总余氯/(mg/L)≥接触时间30min后≥1。0,管末端≥0.213粪大肠菌群/个/l)≤3“-”表示对此项无要求:1。4工程设计依据本方案设计主要依据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标准及甲方跟前面统一写业主就是了提供的基础资料。主要有下列几项:跟前面统一写业主就是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01《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1-8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1.5设计原则1、中水处理回用工程以投资省小,运行费用少,占地面积小为原则.小2、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3、选择的处理工艺技术先进、设备运行稳定可靠,维护简单,操作方便。4、控制管理按处理工艺过程要求尽量考虑自控,降低运行操作的劳动强度,使污水处理站运行可靠、维护方便,提高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水平。5、尽量采取措施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合理控制噪声、气味,妥善处理与处置固体废弃物,避免二次污染;1.6工程范围1、污水流入调节池入水口至污水处理系统终端出水口为止,其内部工艺单元的全部工程内容,其中包括水工艺、设备、电气控制等专业内容;2、工程内容不包括特殊基础处理(本工程承压力要求120kpa);3、工程内容不包括站区道路、绿化及围墙;4、工程内容不包括站区内用水、电的接入;5、工程内容不包括中水再生后管线布设工程。2工艺设计2.1工艺选择中水回用处理一般包括预处理、主处理及深度处理三个阶段,其中预处理阶段主要有格栅和调节池两个处理单元,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和均匀水质:主处理阶段是中水回用阶段处理的关键,主要是去除污水的溶解性有机物:深度处理阶段主要是以消毒为主,保证出水达到中水回用标准。中水回用主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法、物化法及膜分离法。其中生物处理法是利用水中微生物的吸附、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包括好氧和厌氧微生物处理,一般采用多种工艺相结合的办法:物理化学处理法以混凝沉淀(气浮)技术及活性炭吸附相结合为基本的方式,提高出水水质,:膜处理技术一般采用超滤(微滤)后反渗透膜处理,其优点是SS出去率很高占地面积少,但运行和维护费用较高.中水回用处理为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一般采用多种工艺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国内外中水回用处理技术的发展状况,相关专家学者总结出国内外常用的典型工艺流程,见表2—1:表2-1中水回用处理典型处理流程序号处理流程1格栅→调节池→混凝沉淀(气浮)→石英砂过滤→消毒2格栅→调节池→一级生化处理→过滤→消毒3格栅→调节池→一级生化处理→沉淀→二级生化处理→沉淀→过滤→消毒4格栅→调节池→絮凝沉淀(气浮)→过滤→活性炭→消毒5格栅→调节池→一级生化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活性炭→消毒6格栅→调节池→一级生化处理→二级生化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7格栅→调节池→絮凝沉淀→膜处理→消毒8格栅→调节池→生化处理→膜处理→消毒表中第1、4和7是以物理化学处理为主的处理流程,处理方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或气浮、化学氧化法(二氧化氯、臭氧、次氯酸钠、氯、碘化钾等)、活性炭吸附法。具有流程简单、占地少、设备密闭性好、无臭味、易管理的特点。第2、3、5和6是以生化处理为主的处理流程。以优质杂排水和杂排水为中水水源时,采用生化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洗涤剂。过去常采用生物转盘法,因室内臭味问题一直未能解决,所以成功实例不多,目前,多采用接触生物膜法。以生活排水为中水水源,采用二级生化处理时,多采用两级生接触氧化。第8为物化与生化处理相结合的处理流程。其中,第7和8流程中含有滤膜装置,具有装置小型简单、可以间断运行和无污泥的特点.公寓洗漱废水具有水量大、污染轻、水质稳定的特点.洗浴废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有人体皮肤分泌物、油脂、皮屑、毛发、污垢、合成洗涤剂和香料,以及细菌、真菌、大肠杆菌和病毒等。洗浴废水的浊度可达到几十NTU甚至超过100NTU,但色度不高,污水中的COD、BOD及悬浮物浓度较低,但洗涤剂含量较高,一般不会引起铁、锰、铜、砷、镉、铅等物质的超标变化.受污染严重的主要水质参数有:阴离子洗涤剂(LAS)、浊度、COD、BOD5、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等。因此本项目拟采用混凝沉淀、石英砂过滤器及二氧化氯消毒为主要处理构件,经过有机合理的组合,以期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满足相应的回用要求。5生活污水2.2工艺流程图生活污水人工格栅人工格栅回流隔油调节池回流隔油调节池污水管道污水管道混凝剂混凝沉淀池板式压滤机混凝剂管道混凝剂混凝沉淀池板式压滤机混凝剂管道二氧化氯管道二氧化氯管道污泥管道污泥管道外运中间水池外运中间水池石英砂过滤器石英砂过滤器二氧化氯二氧化氯发生器溢流消毒池二氧化氯二氧化氯发生器溢流消毒池市政管网市政管网余氯信号中水回用余氯信号中水回用图2-1中水回用处理工艺流程图2。3处理工艺流程说明2.3.1生活污水收集生活污水先通过人工格栅,拦截取出污水中较大的平漂浮物和杂质,以保证提升水泵正常进行,然后进入污水隔油调节池,隔油调节池的主要作用是隔除有污水中的油类物质,让排放使管渠和构筑物正常工作,不受废水高峰流量或浓度变化的影响,对于有些反应对水质、水量和冲击负荷较为敏感,所以对于废水适当尺寸的调节池,对水质、水量的调节是反应稳定运行的保证。2。3.2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所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水中的微小悬浮物和胶体杂质.大颗的悬浮物由于受重力的作用而下沉,可以用沉淀等方法除去.但是,微小粒径的悬浮物和胶体,能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即使静置数十小时以上,也不会自然沉降。这是由于胶体微粒及细微悬浮颗粒具有“稳定性”。混凝沉淀法分为混凝阶段和沉淀阶段,混凝阶段通过向水中投加混凝剂,通过压缩双电层作用、电中和作用和吸附架桥作用三种作用后,,使水中的胶体颗粒失去稳定性,从相互排斥转变为相互吸引,然后脱稳的胶体颗粒在絮凝池中因相互碰撞而结合,最后生成有一定大小、密度和强度的絮凝体,俗称“矾花”.沉淀阶段主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水中的絮体沉淀除去。混凝沉淀法的主要优点有:(1)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经济效益显著;(2)处理水质优,社会效益好,水质效益可观;(3)抗冲击能力强,适用水质广泛;(4)制水成本降低;(5)基建费用的大幅度节省,可较大程度减低投资折旧率;

(6)工期短、见效快。2.3.3中间水池中间水池一设在需要二次提升的地方,为中间水泵提供水量调节,还可以使水进一步沉淀,出水更清。2.3。4石英砂过滤器石英砂过滤器是一种过滤器滤料采用石英砂作为填料的过滤器。有利于去除水中的杂质。其还有过滤阻力小,比表面积大,耐酸碱性强,抗污染性好等优点,石英砂过滤器的独特优点还在于通过优化滤料和过滤器的设计,实现了过滤器的自适应运行,滤料对原水浓度、操作条件、预处置工艺等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性,即在过滤时滤床自动形成上疏下密状态,有利于在各种运行条件下保证出水水质,反洗时滤料充分散开,清洗效果好.砂过滤器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并对水中的胶体、铁、有机物、农药、锰、细菌、病毒等污染物有明显的去除作用。该设备与其它水处理设备配合,广泛地应用在给水净化、循环水净化污水处理等各类水处理工程中。并具有过滤速度快、过滤精度高、截污容量大等优点。主要用于电力、电子、饮料、自来水、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造纸、食品、游泳池、市政工程等各种工艺用水、生活用水、循环用水和废水的深度处置领域.的过滤器产品特点(1)结构紧凑:该设备集混凝反应、过滤、连续清洗于一体。简化了水处理工艺流程、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安装操作灵活方便。降低了原水处理工艺多环节的能耗和人工管理费用,减轻了操作难度.(2)混凝反应效果明显:应用混凝反应机理和沉降机理,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有利于在砂滤区进一步降胝出水浊度。(3)连续自清洗过滤:过滤介质自动循环,连续清洗,无需停机进行反冲洗。(4)降低原水的悬浮物(SS)含量:配合微絮凝装置,进水最高SS≤mg/L的各种工业用水、城市生活污水、工业用水作为回用水,去除率≥90%,达到完美过滤效果。(5)特选材质,使用寿命长.2.3。5消毒池消毒池采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二氧化氯作为饮水消毒剂较氯气及其他消毒产品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首先,它具有广谱高效的消毒效果,其杀菌效率与臭氧相当,远高于氯气。其次效果非常显著,用的量很少,但作用非常快,而且在地密度的水中二氧化氯的扩散速度和渗透能力都强,能有效杀死微生物,还能快速的分散残留物,杀毒效果非常明显,能很好的控制细菌、藻类粘泥,再次是不与水中的很多化合物发生反应,这样一来不要也行能够很快有效地提高消毒的效率,达到快速消毒的目的,最后就是中和很多方面来讲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比很多其他的方式更加安全节约。不要也行2。4处理效果预测处理单元名称CODcr/(mg·L—1)BOD5/(mg·L-1)LAS/(mg·L—1)浊度/(NTU)NH4-N/(mg·L-1)大肠菌群数/(个/L)原水60203。520142.4×104混凝沉淀池出水30101.5829.40.96×104除去率/%505055904060石英砂过滤器出水2560.9190.6×104去除率2020435044二氧化氯消毒池出水2560.9193去除率0000099。92.5工艺特点本方案所设计的污水处理系统有如下特点:(1)污水处理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出水水质确保达标;充分考虑了原水的浓度变化性;(2)污水处理系统具备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3)污水处理系统采用成熟的工艺和自动控制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处理系统的日常维护费用和减轻劳动强度;(4)污水处理工艺构筑物构造简单,节省投资,运行费用低;(5)污水处理系统简单实用,运行管理和操作方便。3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选型3.1格栅井3。1。1构筑物功能:拦截杂质位置:与调节池合建数量:1座结构:钢砼结构尺寸:1000×400×1000(H)mm3。1。2主要设备(1)平板格栅功能:用于分离废水中大的杂质及漂浮物型号:GS-1000-400数量:1台栅宽:B=400栅隙:b=5mm栅前水深:H=0。5m3.2隔油调节池3.2。1构筑物功能:贮存废水、均质均量,隔油数量:1座结构:钢砼结构尺寸:3000×3000×3500(H)mm,总容积31.5m设计停留时间18小时,有效水深2。5m,有效容积22。5m33.2.2主要设备(1)污水提升泵功能:提升污水型号:50WQ20-10-1.5数量:2台(1备1用)流量:Q=20m3扬程:H=10m功率:N=1.5kw(2)浮球液位开关功能:通过液位自动控制提升泵起停数量:2套型号:QY—3型3.3混凝沉淀池3.3.1构筑物(1)混凝沉淀池罐体功能:提供混凝反应空间数量:1座尺寸:2500×2500×3000(H)mm厚6mm结构:碳钢结构(2)基座功能:使混凝沉淀池罐体自身的重力均匀作用于土基上数量:1座尺寸:3000×3000×500(H)mm结构:钢砼ﻫ3。3.2主要设备(1)搅拌装置功能:混合药剂转速:40rpm功率:N=0.75KW数量:1台(2)加药装置功能:向混凝沉淀池投加PAC和PAM。数量:2套(每套包含1台搅拌机、1个加药罐和2台加药计量泵)(3)螺杆泵功能:输送污泥至板式压滤机型号:G130-2数量:1台流量:Q=6m3扬程:H=120m功率:N=1.5kw(4)板式压滤机功能:污泥脱水型号:XAM5/UBK型数量:1台3.4中间水池3.4。1构筑物功能:集合沉淀池出水,为水泵提供水量保障数量:1座结构:钢砼结构尺寸:1500×3000×3500(H)mm,总容积15.7m3。4.2主要设备(1)污水提升泵功能:提升污水进入石英砂过滤器型号:40WQ6—数量:2台(1备1用)流量:Q=6m3扬程:H=27m功率:N=1。1kw(2)浮球液位开关功能:通过液位自动控制水泵启停型号:QY-3型数量:2套3。5石英砂过滤系统3。5.1基座功能:使石英砂过滤器自身的重力均匀作用于土壤上结构:钢砼结构数量:1座尺寸:1000×1000×500(H)mm3.5。2主要设备(1)石英砂过滤系统功能:去除水中悬浮物数量:1台型号:GLQ800结构:碳钢(2)罗茨风机功能:反冲洗时提供气体数量:1台型号:JFSR65流量:1。90m3压力:34。3kpa功率:2.2kw3.6消毒池3.6。1构筑物功能:保证污水与二氧化氯接触时间还有消毒的作用把还有消毒的作用把数量:1座结构:钢砼尺寸:3000×3000×3500,总容积31。5m3.6。2主要设备(1)二氧化氯发生器功能:提供消毒药剂数量:1台型号:RJ-300S3.7设备房功能:安装电控柜、二氧化氯发生器、风机和加药装置数量:1座结构:框架尺寸:6000×3500×3000其中:电控柜、风机和加药装置一间3000×3500×3000,二氧化氯发生器间3000×3500×3000,4工程投资估算建筑安装工程根据《安徽省建筑安装定额》估价,机电设备按市场询价估算。4。1土建部分序号建构筑物名称尺寸(m)数量总价(万元)结构1格栅池1000×400×10001座0。3砖混2调节池3000×3000×35001座3。15钢砼3中间水池2000×3000×35001座1.56钢砼4石英砂滤器基座1000×1000×5001座0.1钢砼5消毒池3000×3000×35001座3.15钢砼6辅助用房6000×3500×30001座2.1框架7彩钢棚6000×40001座2。4钢架8板框压滤机基础1500×1000×5001座0。15钢砼9混凝沉淀池基础3000×3000×5001座0.75钢砼以上建筑物价格不要了合计不要了13.664.2主要工艺设备清单序号构筑物名称及规格数量单位单价总价(万元)备注1格栅池人工格栅GS—1000-6001台1.01。0不锈钢2调节池潜水式排污泵Q=20m3/h,H=2台0.61。2浮球液位开关QY-3型2个0.20.43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罐体1座44碳钢防腐搅拌机1台22加药罐2个0。40.8加药计量泵4台0。72.8防腐计量加药搅拌机2台0。51.0螺杆泵Q=6m3/h,H=1台2.02。0板式压滤机1台3。83.84中间水池潜水式排污泵,Q=6m3/h,H=2台0.40。8浮球液位开关QY-3型2台0。20.45石英砂过滤器Q=6m31套5。05.0配反冲洗罗茨风机1台2.02.0反洗供气6消毒池二氧化氯发生器1套5。05.0自动控制7辅助用房轴流风机1台0.20.2配电柜1台3.03.012管道管线电线电缆2。02.0配穿线管管道3.03.0阀门、弯头、三通3。03.0以上设备合计43。44.3工程总投资序号名称费率标准费用(万元)1土建13。662设备43。43设计费取工程直接费总额(5%)2.854运输、安装及调试费取设备总额(10%)4.345税费取(1+2+3+4+5)×5.7%3。886合计68。135污水处理运行费用吨废水直接运行费用约为(不包括设备折旧):0。56元/吨,其中:(1)电费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日耗电为15kWh,用电价按0.60元/kwh计,则处理吨水电费为:15×0.6÷30=0。30元/吨污水。(2)混凝药剂费用污水处理站混凝药剂主要为PAC和PAM,一吨污水PAC用量在150mg,市场价1.4元/kg左右,PAM用量在2mg,市场价在25元/kg,处理吨水混凝药剂费为:0.15×1。4+0.002×25=0.21元/吨污水(3)消毒药剂费用采用次氯酸钙作为消毒剂使用,每吨污水投加量约为5克,则处理吨水消毒药剂费用约0。05元。则:总运行费用=0。30+0.21+0.05=0。56元/吨6设备选型原则(1)各设备的选型力求经济合理,满足工艺要求,并与土建构筑物形式相配合.(2)设备的工作能力应满足设计规模,充分考虑运行方式,留有足够余量.(3)机械设备均按成套装置考虑。(4)考虑废水站介质特性,设备材料选用原则是:与介质接触采用不锈钢或铸铁以及ABS塑料等耐腐材料,平台以上部分为碳钢(镀锌或涂环氧漆)。7总体布置7。1平面布置原则污水处理站的平面布置包括:生产性的处理构筑物和操作间、鼓风机房、二氧化氯发生器间和污泥脱水房以及各种管线的布置。在厂区内还有道路系统、室内外照明和美化的及绿地设施7。1.1平面布置原则1、污水处理站的面积,应按项目的总规模控制,合理利用土地,尽量减少污水站的占地面积。2、污水处理站的总体布置应根据厂内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功能和流程要求,结合厂址地形、气候和地质条件,优化运行成本,便于施工、维护和管理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3、污水处理站的内各建筑物造型应简洁美观,节约材料,选材适当,并应使建筑物和构筑物群体的效果与周围环境协调.4、生产管理建筑物和生活设施宜集中布置,其位置和朝向应力求合理,并应于处理构筑物保持一段距离。5、污水和污泥的处理构筑物宜根据情况尽可能分别集中布置。处理构筑物的间距应紧凑、合理、符合国家现行的防火规范要求,并应满足各构筑物的施工、设备安装和埋设各种管道以及养护、维修和管理的要求。6、污水处理站的工艺流程、竖向设计宜充分利用地形,符合排水通畅、降低能耗、平衡土方的要求。7、污水处理站的消防设计、消化池、消毒药剂以及其他危险品的仓库的位置和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规范的要求。8、污水处理站可根据需要,在适当的地点堆放材料、备件、燃烧和废渣等物料及停车场地。9、污水处理站应设置通向各构筑物和附属建筑物的必要通道,通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要车行道的宽度:单车到为3.5~4。0m,双车道为6.0~7.0m,并应有回车道;2)车行道的转弯半径宜为6。0~10。0m;3)人行道的宽度宜为1.54~2.0m;4)通向高架的扶梯倾角一般宜采用30º,不宜大于45º;5)天桥宽度不宜小于1.0m;6)车道、通到的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规范要求,并应符合当地有关部门的规定.10、污水处理站的周围根据现场条件设置围墙,其高度不宜小于2.0m.11、污水处理站的大门尺寸应能容纳运输最大设备或部件的的车辆出入并应另设运输废渣的侧门。12、污水处理站的并联运行的处理构筑物间应设均匀配水装置,各处理构筑物系统宜设可切换的连通灌渠。13、污水处理站各种管线应全面安排、表面相互干扰。管道复杂时应设置管廊,处理构筑物间输水、输泥和输气管线的布置应使灌渠长度短,损失小、流行顺畅、不宜堵塞和便于清通。各污水处理构筑间的灌渠连通,在条件适宜时,采用明渠.管廊内宜敷设仪表电缆,电信电缆、电力电缆,给排水、污水管、污泥管。再生水管、压缩空气管等,并设置色标。管廊内应设置通风、照明、广播、电话、火警及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独立的排水系统、吊物孔、人行通道入口和维护需要的设施等,并应符合国家现行防火规范要求。14、污水处理站应合理布置超越管渠。15、处理构筑物应设排空设施,排出水应回流处理。16、污水处理站宜设置再生水处理系统。17、厂区的给水系统、再生水系统严禁与处理装置直接连接.18、厂区的供电。应按二级负荷设计,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设置备用动力设施。19、污水处理站附属建筑物的组成及其面积,应根据污水厂的规模,工艺流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本着节约的原则确定,并应符合现行的有关规定.20、位于寒冷地区的污水处理构筑物,应有保温防冻设施。21、根据维护管理需要,宜在厂区适当地点设置配电箱、照明、联络电话、冲洗水栓、浴室、厕所等设施.22、处理构筑物应设置适用的栏杆,防滑梯等安全措施,高架处理构筑物还应设置避雷设置。7.2竖向布置1、保证污水在各构筑物之间顺利自流.2、认真计算管道沿程损失、局部损失,各处理构筑物、计量设备及联络管渠的水头损失;考虑最大流量时、雨天流量和事故时流量的增加,并留有一定的余地;还应考虑到当某座构筑物停止运行时,与其并联的运行的其余构筑物及有关的连接管渠能够通过全部流量。3、考虑到远期发展,水量增加的预留水头。4、选择一条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水力计算。5、计算水头损失时,一般应以近期最大流量作为构筑物的管渠的设计流量,计算涉及远期流量的管渠时和设备时,应以远期最大流量为设计流量,并酌加扩建时的备用水头。6、应考虑挖土深度不宜过大,以免土建投资过大和增加施工上的困难。7、在作高程布置时,还应注意污水流程与污泥流程的配合,尽量减少需要提升的污泥量。8、协调好高程布置与平面布置的关系,做到既减少占地,又有利于污水、污泥输送,并有利于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8建筑结构设计8.1建筑设计在满足工艺生产和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建筑设计的平面和空间布置力求合理;同时考虑防火、防腐、交通和通风等因素。贯彻国家有关规范条文的要求,并为操作人员创造一个安全、可靠、舒适的劳动环境。8.2结构设计(1)地质概况因本工程未提供详细地质勘探资料,本方案设计中按照无不良地基考虑,假定建(构)筑物基础均坐落于承载力大于100kpa的粘土层上。(2)地下水情况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的影响。本工程未有提供地下水资料,暂时按不受地下影响考虑,该地下水亦按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考虑.(3)荷载情况各种荷载按照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及GBJ69—84《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采用。9供电设计9.1设计范围本设计包括污水处理站界区内的动力配电、电器控制、室内外照明、接地等。9.2负荷等级根据该厂的负荷等级,污水处理站的用电设备按三级负荷设计。9.3用电负荷污水处理装置总装机容量约8.85kw,日运行负荷为15kwh.9。4供配电系统本工程所用电器设备的电压等级均为380/220V,因此设计只在污水处理站内设置低压配电柜一个。供电电源由甲方引电缆送至污水站配电室内。9。5动力设计采用铜芯电缆供电,现场设动力箱或动力控制箱,对各用电设备进行配电和控制。电动机启动采用直接起动。9.6照明和接地照明灯具使用日光灯电压为220V。插座线接专用的保护线采用漏电保护。采用TN—e—s制保护,设备的金属外壳均与接地线连接。配电室动力进线柜外设接地极一组,接地电阻<1Ω.9。7控制方式本系统中的所有设备电机均采用直接启动或PLC自动控制和触摸屏。9。8电线、电缆敷设及设计电缆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的原则进行设计,根据设备容量额定电流,并按电机运行时电压降在5%内及电机启动式启动设备的母线电压降在15%内选择电缆截面.室内电缆敷设采用穿管;室外电缆敷设采用穿管或直埋的方式,过道路穿钢管保护。9.9继电保护1、低压系统总进线开关设短路、过流保护。低压进线处装设氧化锌避雷器,2、电动机保护回路设短路、过载等保护,水下类设备还设置漏电保护。3、配电回路设短路及过电流保护。9。10电容补偿在低压侧配备电容补偿柜,集中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达0.9以上.电容补偿采用自动。9.11污水处理系统采用PLC控制;控制柜主要控制以下几个方面:(1)手动及检查电路;(2)自动控制电路。自控系统中心能提供下述功能:(1)重要设备的自动/手动方式选择;(2)使用/备用泵的顺序选择;(3)手动形式下的设备控制;(4)被选择设备的管理控制.10仪表及自动控制10.1设计范围(1)按工艺流程配置必要的液位检测仪表;(2)全部检测仪表及电气设备的运行信号的传送和显示;(3)根据电气设备的运行要求及主要控制参数的控制要求,设置自动控制和手动调节系统;10.2设计原则(1)仪表选用立足于国产,选用经济、安全、可靠产品。(2)现场电缆的敷设采用套管埋地的方式。(3)控制方式为集中控制、及就地操作。10。3设计内容本工程对现场工艺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对整个污水站实施集中控制与管理。控制功能包括如下一些方面:(1)正常启动前设备状态检查;(2)根据泵池的水位自动控制提升泵的开/停;(3)控制各电动阀的开/闭;11劳动安全卫生及防火设计11.1劳动安全卫生11.1。1主要危害分析本工程的主要危害因素可分为两类,其一为自然因素形成的危害和不利影响,包括地震、不良地质、暑热、雷击、暴雨等因素。其二为生产工程中产生的危害,包括有害尘毒、火灾爆炸事故、机械伤害、噪声震动、坠落及碰撞等各种因素.11.1.2安全卫生防范措施(1)抗震本工程区域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因此本工程所有构筑物的设计按6级设防,按《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2)防雷本工程对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用避雷或防止雷击。(3)减震降噪在工艺设计中将污水泵、鼓风机等噪声设备尽量选用低噪声型号设备。强振设备与管道间采用柔性连接方式,防止产生噪声危害。在总图布置中,根据声源方向性、建筑物的屏蔽作用和绿化植物的吸纳作用等因素进行布置,减弱噪声岗位的危害作用。(4)安全防护制定必要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室内外及露天操作场所设照明设施,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5)电气防护所有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穿线钢管、电缆桥架均有可靠的接地网相连,并在电源进线处作重复接地处理.11.2建筑防火设计根据国家防火规范,对于污水处理站内不同建筑物设置不同的防火等级。除配电室为一级耐火等级外,其余建筑物均为二级耐火等级。鼓风机房,采取丁类防火标准。其它建筑物设计均按国家《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进行设计。防火及消防措施:本工程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发生火灾,只有在操作失误、违反规程、管理不当及非正常生产情况下或意外事故状态下,才可能导致火灾发生。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或减少火灾发生造成的损失,根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本工程在设计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电气系统具备短路、过负荷、接地漏电等完备保护系统,防止电气火灾发生.12项目管理及实施12.1项目组织合肥方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实施该项目的总承包,负责完成废水处理站内的工艺设计、图纸和提供技术服务和保证;负责进行设备采购、负责安装、调试.12。2设计12.2.1设计原则(1)严格遵照业主在相关文件中规定的设计范围及要求.(2)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建设项目的有关设计审批程序和法规。(3)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各工业部门颁布的国家标准、规范以及当地政府有特殊要求的规定开展各专业的设计工作.12.2.2设计图纸清单设计图纸的深度应能满足建造和日后运行管理和维护的需要.本项目验收后将提供以下方面的设计图纸。(1)废水处理站平面布置图(2)废水处理站水力高程图(3)工艺流程图(4)设备安装详图(5)建筑图我公司将提供全套设计施工图和工艺运行操作规程。12。3人员配置废水处理站设计运行为一班一运转,定员为1人,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转和维护。12.4运行管理12。4。1调试调试由合肥方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派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操作.单机试车可参照设备说明书和相关规定,联动试车可在清水条件下运行,试运行每个阶段都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稳定运行后方可申请验收工作。12。4.2培训合肥方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将在试车阶段培训1名操作人员.保证操作人员可以观察废水处理厂的测试和现场操作实践,学会对出现的问题、特殊情况,如何控制并能提出解决方法.12.4.3运行管理合肥方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试车阶段负责帮助建设单位建立完备的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等程度。具体的运行管理包括如下几个具体内容:(1)根据进水水质、水量变化,调整运行条件。做好日常水质化验、分析、保存、记录完整的各项资料。(2)及时整理汇总、分析运行记录,建立运行技术档案。(3)建立处理构筑物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和维护记录的存档工作.(4)建立信息系统,定期总结运行经验。12.5建设进度本工程的建设周期为90天13工程承诺(1)我公司拥有自己建筑施工、设备安装队伍,对本工程可实行工程总包,做到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培训一条龙服务,做到交钥匙.(2)我公司对所提供的设备,实行永久性技术服务,一年内无偿保修。(3)负责污水处理系统至正常工作,并保证通过环保部门的验收。(4)我公司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设计。(5)为用户提供设备正常使用所需的维修保养手册.(6)按合同要求实现达标排放,如果到时出水不达标,本公司承担责任范围内整改的一切费用。目录格式不对格式不对TOC\o"1-2”\h\z\u1概述 PAGEREF_Toc2644011.1项目基本情况ﻩPAGEREF_Toc818111.2设计规模 PAGEREF_Toc396711.3污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PAGEREF_Toc598611.4工程设计依据ﻩPAGEREF_Toc2115321。5设计原则 PAGEREF_Toc2582231。6工程范围ﻩPAGEREF_Toc2768932工艺设计ﻩPAGEREF_Toc1598342.1工艺选择 PAGEREF_Toc2677542。2工艺流程图ﻩPAGEREF_Toc1507652.3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PAGEREF_Toc3036962。4处理效果预测 3192182.5工艺特点ﻩPAGEREF_Toc284183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选型 PAGEREF_Toc2273193.1格栅井 PAGEREF_Toc1353993.2隔油调节池 PAGEREF_Toc32093.3混凝沉淀池 PAGEREF_Toc10668103。4中间水池 PAGEREF_Toc14741113。5石英砂过滤系统ﻩPAGEREF_Toc6462123。6消毒池 PAGEREF_Toc2881123.7设备房ﻩPAGEREF_Toc1199134工程投资估算 PAGEREF_Toc25265144。1土建部分ﻩPAGEREF_Toc32694144。2主要工艺设备清单ﻩPAGEREF_Toc443144。3工程总投资ﻩPAGEREF_Toc13796155污水处理运行费用 PAGEREF_Toc23152166设备选型原则ﻩPAGEREF_Toc6822177总体布置ﻩPAGEREF_Toc15782187。1平面布置原则ﻩPAGEREF_Toc8748187。2竖向布置ﻩPAGEREF_Toc25272208建筑结构设计 PAGEREF_Toc4778218。1建筑设计 PAGEREF_Toc14917218。2结构设计ﻩPAGEREF_Toc14482219供电设计ﻩPAGEREF_Toc19452229.1设计范围 PAGEREF_Toc23995229.2负荷等级ﻩPAGEREF_Toc8118229.3用电负荷ﻩPAGEREF_Toc8843229.4供配电系统 PAGEREF_Toc29803229.5动力设计ﻩPAGEREF_Toc4508229.6照明和接地ﻩPAGEREF_Toc23496229.7控制方式ﻩPAGEREF_Toc18812229。8电线、电缆敷设及设计ﻩPAGEREF_Toc18280229。9继电保护 PAGEREF_Toc13686239.10电容补偿 PAGEREF_Toc15628239.11污水处理系统采用PLC控制; PAGEREF_Toc218852310仪表及自动控制ﻩ952410.1设计范围ﻩPAGEREF_Toc222072410。2设计原则 PAGEREF_Toc174552410.3设计内容ﻩ972411劳动安全卫生及防火设计ﻩPAGEREF_Toc151102511.1劳动安全卫生ﻩPAGEREF_Toc259512511。2建筑防火设计 PAGEREF_Toc80702512项目管理及实施ﻩPAGEREF_Toc81662712.1项目组织ﻩPAGEREF_Toc171462712。2设计ﻩPAGEREF_Toc69342712。3人员配置 PAGEREF_Toc12592712.4运行管理ﻩPAGEREF_Toc36822712.5建设进度ﻩPAGEREF_Toc12262813工程承诺ﻩPAGEREF_Toc2920829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论文,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轰燃对建筑室内火灾灭火救援的影响【摘要】:在室内轰燃研究理论基础上,简要介绍了轰燃的定义和轰燃判据,并结合建筑火灾实际情况,分析了因轰燃引起的室内火灾中灭火救援难点问题,根据轰燃的特点,提出了应对此类火灾的灭火救援对策,为消防部队处置室内轰燃火灾提供参考。【关键词】:消防;建筑火灾;轰燃;灭火救援一、引

言轰燃是室内火灾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燃烧现象.室内发生火灾后,若具备合适的燃料和通风条件,就可能发生轰燃。轰燃一旦发生,室内所有可燃物会在极短时间内同时全面着火,室内整个空间都充满火焰,可燃物燃烧速率和室内温度急剧上升,并且室内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氧气浓度也随之急剧下降。这些都会使室内人员受到严重威胁,也给消防灭火救援带来极大困难。国内外发生的很多建筑火灾事故中,轰燃就是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元凶,如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洛阳东都商厦火灾、吉林中百商厦火灾、英国布拉德福市足球场火灾和皇家十字地铁车站火灾。因此,结合轰燃的特点和危害性,分析轰燃对建筑火灾中灭火救援工作造成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室内火灾的控制,对于提高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二、轰燃及相关研究(一)轰燃定义NFPA921中轰燃定义为:室内火灾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热辐射作用下的所有可燃物在轰燃时几乎同时着火,火焰迅速在室内所有物体传播蔓延,室内形成一片火海。轰燃的发生是火灾失控发展的危险信号,产生的高温烟气会对建筑结构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强大的破坏力往往造成恶性死伤事故和巨大财产损失,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与巨额财产损失,也是火灾即将向临近区域蔓延的重要标志.目前对轰燃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常用的三种:(1)室内火灾由局部火向大火的转变,转变完成后,室内所有可燃物表面都开始燃烧;(2)室内燃烧由燃料控制向通风控制的转变;(3)在室内顶棚下方积聚的未燃气体或蒸气突然着火而造成火焰迅速扩展。(二)轰燃判据及预测室内火灾是一种受限空间内的燃烧,是建筑火灾的主要形式,将发生轰燃的条件量化为可以测量或计算的物理量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现在应用最多的三个轰燃判据为:(1)室内接近顶棚热烟气温度超过600℃;(2)室内地板平面辐射热通量超过20kW/m2;(3)通风口有火焰喷出。以上判据都源于火灾实验观察结果,虽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可以作为判定轰燃的参考标准。对轰燃的预测方法,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温度和热通量判据。V。Barauskas、McCaffrey、Quintiere、Harkleroad、Thomas等分别提出了基于热释放速率预测轰燃的经验公式。此外,武警学院陈爱平教授将内衬材料的热惯性因素引入考虑,基于McCaffrey的方法提出了轰燃综合预测法;B.Hagglund等建议采用临界轰燃燃烧速率预测轰燃;J.G.Quintiere等提出采用临界轰燃燃料面积预测轰燃;S。R.Bishop根据经典热爆炸和非线性热动力学理论温度微分方程特征值预测轰燃等。这些预测方法的实用性和精确性还有待改进。三、轰燃对室内火灾灭火救援的影响(一)轰燃时间预测困难,影响灭火救援决策消防部队在轰燃前到达现场,如果未及时预测和侦察到轰燃,急剧升高的温度和喷出火焰会对消防队员造成伤害。消防官兵到火场后,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是否会发生轰燃和什么时候发生轰燃。有些火灾,消防员内攻进入室内的瞬间就可能被卷入火海中,而有些火灾,在灭火救援进行过程中突然轰燃,也有的至灭火战斗结束也不发生轰燃。如何在火场快速判断轰燃发生的可能性及时间,仍是一线消防指挥员的一个难题.而目前对轰燃的预测研究多限于学术理论方面,并没有便于在灭火救援现场操作的轰燃预测仪器或技术手段。指挥员只能依靠个人积累的灭火经验,对轰燃的感官印象及火情侦查情况进行初略判断,容易导致现场决策低效率、低质量,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火场温度高,灭火进攻困难室内发生轰燃后,火势突然猛涨,进入全面燃烧阶段,产生的高温能达到1000℃左右。有关研究表明,对于没有任何保护的皮肤,只要暴露在137-160℃的环境中就会造成严重伤害。扑救建筑火灾最有效的灭火措施是内攻,而轰燃产生如此的高温会对消防员产生强烈的烘烤,加上可能从门窗喷出的火焰和高温烟气,消防队员很难近距离灭火,内攻更加危险、艰难。如灭火中水枪掩护不充分,个人防护不周全,还会危及消防员人身安全。同时由于轰燃中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浓烟和气体,降低了火场能见度,更加难以发现较隐蔽的火势威胁,影响了灭火效率。(三)室内充满烟气,搜索救援难度大轰燃发生前,大量积聚的浓烟和高温会迫使消防员将身子放低,弯腰或匍匐前进,在搜索被困人员时行动不便,效率低下。此外,室内积聚的浓烟具有较强的减光性,室内能见度很低,对侦查和搜救非常不利,受困人员也无法自行安全疏散,消防员也有误入危险区域和迷路的危险。轰燃后转为全面燃烧,燃烧更为猛烈,无法深入开展室内救援,而由于燃烧速率急剧增长,因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如:CO、H2S、HCL、SO2等,导致被困人员中毒、窒息,消防灭火救援时间更加紧迫,人员疏散更加困难。(四)建筑受高温烘烤,结构有倒塌危险室内轰燃发生后,释热速率急剧增大,温度急剧升高,达到500℃-600℃的高温,最高可达1000℃左右,建筑构件的强度在高温、强烈热辐射作用下会下降。混凝土在高于300℃温度作用下抗压强度线性下降,超过600℃时抗拉强度基本丧失,在900℃左右时抗压强度下降到常温时的10%;钢结构虽不燃烧,但在火灾高温中强度会迅速下降,500℃左右时全负荷钢结构就会失去静态平衡稳定性,600℃其强度下降2/3,进而结构发生变形引发倒塌.因此轰燃扑救过程中,建筑结构很容易发生局部倒塌甚至整体坍塌,使室内人员受到威胁,影响消防救援工作.(五)火焰易窜出蔓延,控制火势难度大室内具备轰燃条件时,可能在着火3-10min后就会发生轰燃,消防队赶赴火场后可能已经发生轰燃,火灾发展至猛烈燃烧阶段,第一出动力量如对火灾形势估计不足,到达火场后往往控制不住逐渐增长蔓延的火势。此外,轰燃后伴随着喷出火焰和飞火,能冲出着火房间,造成火势蔓延。而且轰燃产生的强烈辐射热也对临近可燃物形成威胁,强辐射热也是火势向上层和四周扩散蔓延的主要原因。四、预防和控制轰燃的灭火救援对策(一)全面侦查火情,注意轰燃征兆在处置建筑室内火灾时,应全面侦查火情,快速掌握起火房间位置、火势大小、人员被困情况、室内可燃物数量与类别、建筑结构特点、周围毗邻建筑情况等,尤其对于通风不好且室内可燃物数量较多时,应提高警惕,密切监视,谨防轰燃突发造成恶性事故。为延缓或避免可能发生的轰燃,到场后应确保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动作,尽量为后续灭火与人员疏散救援争取时间。同时应派安全员密切注意轰燃发生征兆,轰燃的警报信号主要是高温辐射、“闪燃”和“白烟”。有条件进入室内侦查时,如发现室内烟气温度较低,则轰燃可能性不大,应及时出开花水冷却;如消防员进入后,明显受到高温烘烤,热烟气层不断变厚,表明有轰燃危险,应及时撤离至外围控制火势。同时,消防员进入室内时,还应密切关注是否有浓烟从门窗翻滚、溢出,或则浓烟中夹杂有较小火焰和闪燃现象,如果出现这些征兆,则说明此房间具有轰燃的危险.(二)准确迅速,疏散抢救人员轰燃具有一定突发危险性,消防部队到达火场后,人员抢救时间非常有限,在迅速掌握火情和人员被困情况后,积极做好冷却防护同时,立即组织精干人员成立搜救小分队,展开人员疏散和救援。进入室内救援前,应根据人员被困位置和数量,确定好各小组任务,定好一次作业时间、紧急情况联络方式和撤离路线。每个搜救人员都应穿好灭火服,必要时穿防火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水枪跟进掩护中小心进入。搜索时2人或3人一小组,协同搜寻,尽量靠墙前进,弯腰或则匍匐行进,能见度太低时要利用导向绳保护,防止在浓烟中迷路,并密切注意火情变化,随时做好紧急撤离准备.在搜救中注意检查门窗附近有无昏迷人员,当室内烟气温度过高时,不能进入火场内部太远,严格按照作业时间行动,按时返回。如果赶到火场轰燃已经发生,不要盲目进入室内,应先设法进行通风散热,控制火势,适当破拆开辟救人通道,待火势稍减再内攻灭火救援.(三)喷雾冷却稀释,适时通风散热轰燃前和轰燃后都要出枪射水,如能直接对火源射水,可有效降低火源热释放速率,降低火焰区温度,能延迟或抑制轰燃发生。但区别于普通建筑火灾,轰燃火灾处置中水枪的射流形式、射水部位都有特殊要求。对于轰燃火灾,室内烟气层很厚,可燃气体浓度大,如果仅用直流水冷却灭火,可以对火焰区起到降温作用,对未燃材料起到润湿和减缓热分解作用,但对热烟气层效果不明显,所以射水直击火源的同时还需要开花水或喷雾水对热烟气层实施稀释、冷却.向热烟气层喷水雾一方面可以降低烟气温度,减小热烟气的热辐射,另一方面水雾滴吸热汽化后可以稀释可燃气浓度.现在大多室内顶部有易燃装修材料,还要注意向屋顶和墙壁射水冷却。扑救轰燃火灾时,还要注意适时通风和排烟,李晋等研究发现在增大房间送风量,轰燃时间提前,稳定送风量并加大排烟量时,轰燃不发生。杜兰萍等研究表明,燃料一定时,排烟量与送风量之比大于某定值就不会发生轰燃。送风可通入新鲜空气,排烟可减少热烟气浓度,有利于室内散热,所以在轰燃前采取合理通风排烟措施,比如打开门窗、启动机械排烟装置等都有利于灭火救援.但对于通风的时机和通风量的大小,指挥员一定要正确把握,对于已经充满浓烟的高温密闭的房间,谨防因开门通风引起回燃。(四)小队突击,内攻灭火通常对建筑火灾最有效的灭火措施就是内攻,直击火点,消灭火势。轰燃火灾由于高温、强辐射、室内热烟气浓、建筑有倒塌风险等特点,应该谨慎选择内攻时机,把突发险情的危害降到最低。在仔细侦查火情,掌握火势发展态势后,确保无轰燃发生危险征兆,比如:观察门窗有无浓烟翻滚或闪燃,着火房间门把手是否很热,室内烟气是否有明显的烘烤灼热感等.同时还应确保建筑没有倒塌危险,内攻进入时以精干小组为单位,做好安全防护和掩护,交叉掩护前进,注意避开吊顶、高热区等危险,遇有紧急情况,立即撤离。内攻应量力而行,火势太过猛烈时,不能勉强内攻,应先控制住火势,增援力量到达或兵力相对火势具有一定优势时再内攻灭火。(五)重点监护,防止倒塌和火势蔓延轰燃产生的高温对建筑构件和结构有巨大破坏作用,灭火过程中,要对建筑承重构件加强冷却保护,并应指定人员密切注意建筑破坏情况,一旦有倒塌危险就及时撤离。对于着火时间较长的建筑,冷却承重构件时,避免用冲击力过大的直流水直接向构件射水,尽量用开花水均匀冷却降温,防止高温的混凝土在水流冲击和冷却作用下开裂,强度下降.此外,扑救轰燃火灾中,把握火场全局,重点突破,加强冷却降温的同时,还应出枪抑制从门窗喷出的高温烟气和火焰,防止火势从门窗及管线向上层和四周蔓延。对于已经发展成全面燃烧的大火,应从整体上合理部署兵力,集中优势兵力控制火势,再逐步消灭火灾.五、结

语由于轰燃现象的复杂性,对于轰燃产生的条件及轰燃本质等问题研究还存有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随着轰燃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抑制轰燃的发生,轰燃火灾中的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也会更加科学高效。电石火灾处置对策研究摘

要:根据电石的理化性质和化学危险特性,结合电石火灾的特点,对电石火灾事故的处置方法和措施进行了探讨,具体从现场火情侦查、初期控制、灭火剂选用、安全防护与防暴和防止环境污染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了如何高效处置电石火灾事故。关键词:电石;火灾;灭火救援一、引言电石作为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在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满足相关行业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医药等领域。电石本身不可燃,但遇水剧烈反应生成易燃易爆的气体乙炔,在工业生产中常引发火灾甚至爆炸.丹江口市辖区内的汉江集团电化公司、宏茂冶金公司电石年产量都达20万吨以上,新港金家湾工业园及三官殿还有数家小型电石生产、经营企业,丹江口市已经成为华中地区电石重要生产基地。然而,近几年因电石在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比较频繁,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认识电石的火灾危险性,研究出高效的事故处置对策,提高灭火救援人员对电石火灾事故的处置能力。二、电石的理化性质(一)电石理化性质电石是碳化钙的俗称,它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基本原料.纯净碳化钙为无色晶体,暴露空气中会吸水受潮而呈灰白色.工业电石为碳化钙与氧化钙的混合物,碳化钙含量70%—80%,外观呈灰色、棕黄色或黑褐色,一般由焦炭和石灰经高温熔炼得到。电石的化学分子式为CaC2,密度为2.22g/cm3,熔点447℃,沸点2300℃,闪点﹣17℃,可导电,遇水剧烈反应生成乙炔,并放出热量,属于甲类第2项火灾危险物品。(二)电石的化学危险性(1)遇湿受潮燃烧。电石为一级遇湿易燃物品,遇水反应剧烈,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每公斤碳化钙水解放热约为1962J。乙炔爆炸极限为2。5%~82%,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浓度时,遇明火即发生爆炸.若电石包装不严而不慎受潮,会积聚一定的乙炔气和热量,当乙炔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遇明火则爆炸。此外,乙炔的过量积累也可能导致物理爆炸。(2)受撞击引发爆炸.电石在受到碰撞、摩擦时,电石与容器间可能产生静电、火花,造成电石自燃甚至引爆聚集的乙炔。电石中一般含有少量硅、铁、镁、铝等杂质,这些杂质在碰撞摩擦中更容易产生火花。(3)高温下电石能与氯、硫、磷、乙醇、氯化氢等发生剧烈反应。电石与酸性溶液反应激烈,比遇水反应更剧烈,可能引起液体飞溅.(4)对人体皮肤具有腐蚀作用。电石粉末接触到皮肤,能与汗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对皮肤有腐蚀作用,可能引起皮肤瘙痒、发炎;不慎接触到眼睛,会引起结膜炎,灼伤眼部组织;吸入到体内会伤害呼吸系统和肠胃器官。三、电石火灾事故的特点(一)致灾因素多,突发性强由于电石的遇湿易燃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火灾,而且电石一旦燃烧,发展极为迅速。生产中防潮、防暴措施不到位,操作失误,电石意外淋雨,运输中货物碰撞等都能引发电石着火,遇明火还可能发生爆炸,使人猝不及防。此外,近年的电石火灾多发生于公路运输途中,并伴随着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地点不确定,情况复杂,也给救援力量的到达和现场救援组织展开带来了困难。(二)燃烧猛烈,易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电石着火后会引起连锁反应,燃烧产生的高温会加速火焰传播,如果散落的电石附近有水源,或则遇到大雨天气又没有遮雨工具,火势会越烧越猛烈。电石与水、酸接触会放出乙炔和热量,遇明火、受高温烘烤都能引发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火势蔓延扩大。工业电石中还含有磷、硫等杂质,燃烧生成的硫化氢、磷化氢气体不仅易燃易爆,而且毒性大,易导致人员中毒事故。(三)现场情况复杂,处置难度大发生在厂房的电石火灾,因工厂布局复杂,危险化学品储量多,处置起来十分困难。工艺生产装置的高温高压环境也不利于灭火,管线的破环会引起危险品泄漏扩散,形成多点燃烧、立体燃烧.如果错过初期有利战机,猛烈燃烧的高温烘烤,也不利于近距离灭火作战,无法发挥最佳灭火效果。公路运输途中的电石火灾,若发生在市区、人员密集地区,处置干扰因素将增多;若发生在农村偏僻地区,消防力量难以及时赶赴现场,灭火救援器材装备的使用和补给也会受环境限制。四、处置电石火灾的关键环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根据电石的理化性质,科学实施灭火救援.消防部队接到报警后,首先应明确电石燃烧状况和人员伤亡情况,加强第一出动力量。并迅速启动应急联动预案,与公安、交警、医疗、市政、环保、安监等部门做好协同。(一)现场侦查消防部队赶到火灾现场后,应通过外部侦查、询问知情人、仪器侦查等方式,快速掌握火势发展情况,为下一步行动方案提供依据。需要侦查掌握的内容有:(1)询问报警人、目击者及知情人,简要了解火灾发生的经过和所采取的处置措施情况;(2)查清电石燃烧数量、包装形式、散落、泄漏情况、火势蔓延方向,周围有无受到威胁的危险物品和易燃易爆品,附近有无水源、点火源;(3)密闭厂区内应利用可燃气体检测仪和有毒气体侦检仪,检测空气中乙炔、硫化氢、磷化氢等气体浓度,并根据检测情况确定安全防护等级,划定警戒范围;(4)查清现场有无受伤、中毒人员,受伤人员数量、分布位置和人员疏散情况;(5)现场的风向、风速、空气湿度、下雨征兆等气象情况;(6)现场地势、周围建筑物、道路、交通状况。(二)初期控制根据侦查检测情况,结合电石燃烧、乙炔扩散发展趋势,果断决策,制定灭火救援行动方案。工程技术人员和医疗救护人员要协助消防人员,加强处置中的技术指导。(1)确定警戒范围。根据火势和气体检测结果,划出警戒范围,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出入.保持危险气体浓度实时检测,乙炔气体浓度过高时,现场禁火、断电,适时对空气进行水雾稀释保护,防止爆炸.(2)控制火源、水源。及时清除危险区内火源,控制水源,封堵邻近下水道,避免散落电石与水接触,可以对未燃电石采取围堰筑堤或沙土覆盖的保护措施。(3)及时转移,防止扩散。在安全前提下,迅速将包装完好的电石疏散到安全地带,受到火势威胁的散落电石收集到干燥容器内,及时转移到安全场所处理,数量太多时也可用阻燃帆布覆盖保护.(三)灭火剂的选用扑救电石火灾应遵循“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控制火势蔓延的基础上,集中力量逐步消灭火灾。由于电石遇湿易燃的危险特性,扑救电石火灾的灭火剂选择有特殊要求。(1)严禁使用的灭火剂。电石忌水,扑救常规A类火灾的水、泡沫灭火剂都不能用于电石火灾;由于电石遇酸剧烈反应,也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水蒸气、细水雾较适合小密闭空间窒息灭火,但出于安全考虑,同样不用于扑救电石火灾。(2)常用的灭火剂。可以用干砂、泥土覆盖窒息灭火,一般电石库房配备有干砂灭火剂,泥土也很廉价,容易获取;使用干粉灭火剂灭火,如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但注意防止复燃;水泥盖熄灭火,水泥具有一定吸水性,遇水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凝胶,覆盖在电石表面,隔开了空气,同时也减少了乙炔的产生,灭火效果较好;国外发达国家也采用干石墨、氯化钠、干燥剂扑救电石火灾.(四)安全防护和防爆火灾现场温度高,生成的乙炔随时可能爆炸,电石粉末对皮肤也有灼伤作用,在扑救火灾过程中,救援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以免烧伤和灼伤。进入危险区近距离灭火时,救援人员应视情佩戴隔绝式呼吸器,穿防化服。在深入厂房、库房内部进行侦查,关阀断料操作以及人员搜救时,个人防护等级不低于三级,重度危险区不低于二级防护,减少身体暴露在环境中,保护好皮肤、呼吸系统,减少伤害。设立监测员监测乙炔以及有毒气体浓度,一旦有危险征兆立即发出警报,指挥员要果断下令撤离至安全地带。现场警戒范围内禁止一切火源,切断电源,使用防爆型通讯设备,搬运转移货物时要避免产生撞击火花、静电.密闭的库房要防止电石粉末沾水,防止粉尘飞扬发生粉尘爆炸,库房内适当加强通风,排除危险气体。(五)防止环境污染事故产生的电石渣呈强碱性,如不及时收集处理,会对土壤、河流造成污染,在扑灭火灾后,要将电石渣及污水收集处理,以免污染环境。电石渣处理后可回收作为石灰膏使用,事故现场的污水需进行中和处理,检测合格后才可排放,以免留下腐蚀危害。五、结语本文在研究电石化学危险性的基础上,结合电石的化学特性和电石火灾的特点,对电石火灾事故的处置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处置措施。从根本上来说,要做好电石安全生产工作,减少火灾事故的损失,必须深刻认识电石火灾危险性,重视电石工业生产的安全管理和消防培训,增强安全管理与消防应急能力。激发员工促进企业发展内生动力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为了适应甘肃联通发展和管理的需要,激发员工内生动力对企业发展的支持能力,甘肃联通公司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学习能力入手,剖析新时期构建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和主要机理,并通过探索和实践以联合化激励为载体的培训激励新机制,激发了员工的内生动力,有效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内生动力组织机制ﻫ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是基层党组织全体成员在共同理想和目标的指引下以强化组织学习、创新学习和终身学习等理念,推动党组织及党员长远发展的一种新型党组织发展模式。构建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内生动力机制是保障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性的关键,其根本任务在于以学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培养党员的主体意识、组织意识和宗旨意识,使党员在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下,自然而然地由内心深处生发出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思想认知和内生动力。

一、新时期构建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内生动力机制的现实必要性

(一)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内生动力机制是保持党组织先进性的需要

"一些干部认为,当前,中国正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通过激发学习型党组织内生动力,有助于从党组织自身建立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推动机制和激励全体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动力机制,培养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富有时代气息、紧跟时代步伐和善于思考的高素质党员,使企业基层党组织担负起团结员工、带领前行、发展企业的重任.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充满活力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战略任务的关键所在,那么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内生动力机制则是保障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ﻫ(二)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内生动力机制是纠正当前学习型党组织认识偏差的需要

通过激发学习型党组织内生动力,有助于改变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简单停留在"纸面上、词义中"的错误认识,从思想上提高党员对学习型党组织科学内涵的正确理解;有助于改变”读读报、把学习仅仅等同于看看书"的一般性、传统性认识,增强学习型党组织所强调的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积极学习、持续学习和与信息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创造性学习理念;有助于改变流于形式、照搬学习型组织建设模式和管理思想的肤浅认识,增强学习型组织管理理念与建设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ﻫ(三)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内生动力机制是激发党员内在动力的需要

近年来,广大党员对学习越来越重视,但仍存在着读书学习静不下心、钻研问题深不下去、修养党性摆不进来的现象。党员是学习型党组织的主体,党员内生动力是党组织的活力源泉,党员内生动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每名党员迸发出来的精神力量需要我们去培养和激发.构建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内生动力机制可以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学习先进文化的认识,把学到的先进知识内化为自身行动,在实实在在为企业发展中体现共产党员应有的先进性,使党员的内生动力成为党组织自我发展的动力、追求进步的动力、与企业共成长的动力。

(四)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内生动力机制是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工作长效机制的需要

”当前,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树立长期建解、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去应对、新的风险需要我们去化解.ﻫ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通过构建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内生动力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学习型党组织的领导责任机制、教育典型示范机制、学习运行机制、考核评估机制、奖励激励机制和投入保障机制,建立统一培训机制,形成对提升党建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形成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内生动力机制的作用机理ﻫ(一)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社会系统本性ﻫ社会系统是由社会人与他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构成的系统。社会系统的要素是个人、人群和组织,联系是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任何一种组织本身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