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3月走近国际税收概述1国际税收概念2税收管辖权34
国际税收重复征税其及减除5国际避税及反避税税收协定税收法定原则企业所得税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简称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本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国务院确定的销售本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消费税。契税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契税。中国现行的税种共18个种(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行“营改增”;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环保税),分别是: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环保税。我国税法体系国际税收概念1.1国际税收概念
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各自基于其课税主权,在对跨国纳税人进行分别课税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国家税收概念国家税收是一个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在其管辖权范围内按照税收法律和法规,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1)国际税收不能脱离国家税收而单独存在。(2)国际税收征税对象主要是跨国所得和一般财产价值,关键要素是跨国纳税人。没有跨国纳税人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国际税收。没有独立的税种和纳税人、征税对象,是国家税收的国际方面。(3)国际税收是涉及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主要通过国际税收协定或条约来协调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国际税收的三个特征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区别与联系国际税收是国家税收的国际方面国际税收仍然具有税收诸要素国际税收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分配关系在看待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关系问题上特别需要注意:不能把国际税收与涉外税收相混淆不应把一国政府根据本国税法对外国居民的境内所得和本国居民的境外所得课征的税收视同为国际税收国际税收的产生(一)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与纳税人收入的国际化是国际税收形成的
经济前提1.古代奴隶制社会和中世纪封建社会2.资本主义社会3.垄断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结构是以农业生产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社会生产交换基本上是在一国境内进行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商品流通范围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外市场,对商品的课税遂取代了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对农业收获物等的征税。商品课税按照一般的惯例,只能由商品交易行为发生的所在国进行课征,其他国家无权征税,因此,也就不会发生跨国重叠交叉征税问题。跨国经济活动必然带来纳税人收入的国际化。投资者通过跨国投资经营在东道国获得丰厚的投资经营利润;金融家通过国际贷款在贷款流入国获得巨额利息;大批受雇的外籍职员、技术人员和劳工把在东道国获得工资津贴和劳务报酬等汇回本国。跨国纳税人的一笔收入面临着对多个国家纳税的问题,这就产生了对跨国纳税人的重叠征税问题,进而导致有关国家之间税收权益的分配关系问题(二)所得税的普遍实施,对跨国所得重叠征税是国际税收形成的直接动因税收一般分为三大体制,即对所得的课税、对商品的课税和对财产的课税。18世纪末,英国首创所得税。到20世纪初,纳税人收入国际化的现象日益普遍,所得税已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得到普遍推行,并在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代替间接税而成为主要的税类。第一,所得的来源国际化,使其征税权较难确定;第二,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跨国应税所得额有一定难度,而且有一定成本;第三,所得税由于税收管理权的交错,对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同一跨国所得往往会发生重复课税;第四,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复杂,各种手段的偷税、逃税和避税只靠一国的国内税法无法实现有效管控;第五,各国的所得税制度差异甚大,国际协调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所得税具有上述国际化的特点,促使国际税收的最终形成。国际税收的萌芽阶段在1843年由比利时和法国签订全世界第一个双边税收协定之前,国际税收还处于一个萌芽阶段。在这一时期,所得税已经创立,一些纳税人的经营活动越出国境,国际税收问题也随之出现。但当时纳税人所得的国际化还尚未形成一种普遍现象非规范化的税收协定阶段1843年,比利时和法国签订了互换税收情报的双边税收协定,标志着国际税收进入了非规范化的税收协定阶段。在这一时期,有关国家针对出现的国际间双重征税问题,经过双边或多边谈判,共同签订书面的协议,以协调处理跨国纳税人征税事务和国家之间的财权利益关系。税收协定的规范化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世界上产生了两种国际税收协定的范本,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制定的《关于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范本》和联合国专家小组制定的《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范本》,这两个范本提供了国际税收活动共同的规范和准则国际税收的规范化发展阶段的标志
税收管辖权1.21税收管辖权的含义税收管辖权是国家在税收领域中的主权,是一国政府行使主权征税所拥有的管理权力,它具有独立性和排他性。具体而言,税收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在税收方面的主权,它是国家的管辖权在税收上的具体体现。2税收管辖权的基本内容(1)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征税主体即由谁来征税,具体而言是由国家行使征税权,由国家的税务部门行使税收的管理权。(2)纳税客体。纳税客体即对什么征税,通常包括收益、所得和财产等,它构成税收管辖权的客体。(3)纳税数量。税收管辖权的含义与内容税收管辖权--是解决国际税收问题的基础和起点
税收管辖权确立原则1.属地主义原则:是以纳税人的收入来源地或经济活动所在地为标准,确定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范围的一种原则。按照属地主义原则,任何国家可以基于其管辖的地域范围(包括领土、领海、领空)来行使税收管辖权。2.属人主义原则:是以一个国家政治权力管辖的人作为行使征税权力范围的依据的一种原则。属人主义原则以纳税人的国籍和住所为标准来确定国家税收管辖权的行使范围。税收管辖权的类型1.地域税收管辖权。地域税收管辖权是指按照属地主义原则,以国家主权所能达到的地域范围为依据,基于所得来源地或财产所在地而行使的税收管辖权,因而又称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2.居民税收管辖权。居民税收管辖权是指按照属人主义原则,以国家主权所能达到的人员范围为依据,以居民为标准行使的税收管辖权。采用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国家,可以对本国税法中规定的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所得或拥有的财产行使征税权。3.公民税收管辖权。公民税收管辖权是以国籍为判定标准,即凡是具有本国国籍的公民,国家就有权对其来自于世界范围的全部所得或存在于世界范围内的全部财产进行征税。地域税收管辖权的特征1.地域税收管辖权的特征是只对来自本国境内的收入征税,而不对来自境外的收入征税。2.地域税收管辖权既体现了国际间经济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又体现了税务行政管理的方便性,因而因此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公认,并被普遍采用。3.地域税收管辖权占优先征税地位,但不是一项独占征税地位的税收管辖权。
居民税收管辖权的特点政府对其境内居住的所有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来自于世界范围内的全部收入以及存在于世界范围内的财产所行使的课税权力。它是按照属人主义原则确立起来的一种税收管辖权。在上述三种税收管辖权中,居民税收管辖权和公民税收管辖权是按照属人原则确定的,故这两种税收管辖权又可称为“属人税收管辖权”;地域税收管辖权是根据属地原则确定的,因此有时又被称为“属地税收管辖权”。在当今世界上,实际上已经很少有国家单纯行使居民或公民税收管辖权,或者单纯地行使地域税收管辖权。各国都是以其中一种制度为主,而以另一种制度为补充。在税收管辖权中,不仅许多国家兼用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实行居民或公民税收管辖权和地域税收管辖权,而且大多数国家一般都同意并遵循地域税收管辖权优先的原则。地域税收管辖权优先原则,是指同一笔跨国所得,所得来源地国家有优先行使征税权的权利,即承认在课税权利方面,所得来源地及地域税收管辖权是优先于居民或公民税收管辖权的。综上所述,所得的地域税收管辖权优先征税地位,就是对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允许来源国先行征税,然后该纳税人的居住国才对其行使居民或公民税收管辖权。这一原则在国际税收实践中,已经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公认的原则。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实施行使我国税收管辖权的适用地域税收管辖权、居民税收管辖权并行二、各国对税收管辖权的选择国际税收常见问题1.3国际税收重复征税及其减除国际税收重复征税国际重复征税是指对同一课税对象在同一时期被相同或类似的税种课征了两次及或两次以上。
税收居民在一国负有全面纳税义务的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
是享受协定待遇的前提。一是法人登记注册地标准。即以法人登记注册地作为确定法人居民身份的标准;二是法人实际管理和控制中心所在地标准;三是法人总机构所在地标准(中国);四是控股权标准。即以公司拥有控制表决权股东的居民身份为依据确定法人居民身份;五是主要营业所所在地标准。即以公司的主要营业活动或主要经济活动所在地判断该公司是否为本国居民公司。法人居民纳税人身份的认定:一是住所标准。即以自然人在本国境内是否拥有住所这一法律事实,决定其是否为本国居民;二是居所标准。即以自然人在本国境内是否拥有居所这一法律事实,决定其是否为本国居民。居所一般是指一个人在某个时期内的经常性或习惯性居住场所,并不具有永久居住的性质;三是居住时间标准。即以一个人在征税国境内居留是否超过一定的期限,作为划分其为居民或非居民的标准,并不考虑个人在该国境内是否拥有财产或房屋等因素;(6-12个月)四是国籍标准。即以自然人的国籍确定其纳税身份。国籍是一个人同某一特定国家的固定的法律联系。自然人纳税居民身份的认定:同一人有可能同时为中国和他国居民。带来的是重复征税。最终居民身份归属要通过以下情形判断:永久性住所重要利益中心习惯性居处国籍
特别注意:这些标准的使用是有先后顺序的,只有当使用前一标准无法解决问题时,才使用后一的标准。
例1:甲国居民到乙国经营取得一笔所得,甲国依据居民税收管辖权对该笔所得征税,乙国依据地域税收管辖权对该笔所得征税。于是发生甲国居民税收管辖权和乙国地域税收管辖权交叉引起的国际重复征税。例2:A企业在甲国注册,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乙国。A企业从丙国取得一笔所得。在丙国依据地域税收管辖权对该笔所得征税后,甲国采用注册地标准认定A企业为甲国居民,乙国采用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将A企业认定为乙国居民,甲乙两国均要依照居民税收管辖权对该笔所得征税。于是在发生了丙国地域税收管辖权与甲乙两国居民税收管辖权交叉的基础上,又发生甲乙两国居民税收管辖权相互交叉的情况,引起更严重的国际重复征税。重复征税案例ChangchunOfficeofSAT例1:甲国居民到乙国经营取得一笔所得,甲国依据居民税收管辖权对该笔所得征税,乙国依据地域税收管辖权对该笔所得征税。于是发生甲国居民税收管辖权和乙国地域税收管辖权交叉引起的国际重复征税。A企业甲国注册乙国取得收入甲国依据居民税收管辖权对该笔所得征税乙国依据地域税收管辖权对该笔所得征税例:甲国居民到乙国经营取得一笔所得A企业甲国注册乙国实际管理机构丙国取得所得丙国依据地域税收管辖权对该笔所得征税甲国采用注册地标准认定A企业为甲国居民乙国采用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将A企业认定为乙国居民,A企业在甲国注册,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乙国。A企业从丙国取得一笔所得。于是在发生了丙国地域税收管辖权与甲乙两国居民税收管辖权交叉的基础上,又发生甲乙两国居民税收管辖权相互交叉的情况,引起更严重的国际重复征税。重复征税类型:税制性重复征税:是因为复税制(复合税,又称混合税,是对某一进出口货物或物品既征收从价税,又征收从量税)引起的重复征税。法律性重复征税:是因为不同征税主体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纳税客体征税而引起的。经济性重复征税:是因对不同的纳税人有经济联系的同一经济渊源征税所引起的,通常是指对两个不同的纳税人就同一项所得或财产征收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税收的现象。美籍华人王先生在中国开办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并已在中国居住二年。某纳税年度他从他的律师事务所取得利润30万美元。由于美国行使公民管辖权征税,王先生拥有美国国籍,因此须就其全部所得30万美元向美国税务当局申报纳税;同时由于中国行使居民管辖权征税,王先生在中国居住二年,已具有中国居民身份,王先生还须就这30万美元向中国税务当局申报纳税。这样,王先生的全部所得在两个国家都承担了纳税义务,发生了国际重复课税。(法律性重复征税)重复征税案例甲国的A公司将其产品销售给乙国的子公司B公司,售价为150万元,A公司将该150万元计入销售收入,B公司则将其计入成本,经核算,两公司的利润分别为50万元和15万元。甲国的税务当局接受了A公司的销售价格150万元,并对利润50万元予以课税。但乙国的税务当局认为这笔交易的正常交易价格应为140万元,因此,将B公司的应税所得额由15万元调整为25万元,并据以课税。(经济性重复征税)重复征税案例
国际重复征税的影响(一)违背税收公平原则(二)国际重复征税妨碍资源的最优配置(三)国际重复征税影响国家间的税收权益(四)国际重复征税不利于国际交往(一)单边方式:单边方式是指一国政府为了鼓励国内资本向外投资,增强人员、资本在国家间的流动,单方面地在国内税法中规定对本国居民(自然人或法人)来自国外的所得免除或减少在国内的纳税义务,而不要求对方政府给予同等的让步。(二)双边方式:双边方式是指两国政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双边谈判、签订税收协议的方式来协调两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以此来避免对与两国发生经济关系的跨国纳税人的重复征税问题。(三)多边方式:多边方式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协商、签订协议的方式对税收权力分配所达成的一种谅解,以达到减轻对与缔约国发生经济关系的跨国纳税人重复征税的目的
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式。扣除法(DeductionMethod)免税法(ExemptionMethod)抵免法(CreditMethod)减免法(ReductionMethod)税收饶让抵免双重征税免除的主要方法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1.扣除法:一国政府在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征税时,允许其将该所得负担的外国税款作为费用从应税国外所得中扣除,而只对扣除后的余额征税。2..免税法:也称豁免法,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给予全部或部分免税的待遇。免税法按计税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全额免税法和累进免税法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3.抵免法:抵免法的全称为外国税收抵免法,即一国政府在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征税时,允许其用国外已纳的税款冲抵在本国应缴纳的税款,从而实际征收的税款只为该居民应纳本国本国税款与已纳外国税款的差额。4.减免法:又称低税法,即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在标准税率的基础上减免一定比例,按较低的税率征税,而对其国内来源所得按正常的税率征税。(一)税收饶让的含义税收饶让,也称税收饶让抵免,是指一国政府(居住国政府)对本国纳税人在国外投资且得到投资所在国(收入来源国或称东道国)减免的那一部分税收,视同已经缴纳,同样给予抵免待遇。(二)税收饶让的产生东道国政府为了吸引外国资本,鼓励跨国企业来本国投资,以有利于发展本国经济,除实行低税率政策外,通常制定一些税收优惠政策。。然而,若投资者居住国只实行税收抵免方法,仅根据该投资者在国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款给予限额抵免,而并不将外国政府对该投资者的减税、免税部分视为国外已征税款给予抵免的话,那么这些东道国的优惠政策就失去意义了,结果是东道国牺牲本国税收利益来增加居住国(投资母国)的财政收入。税收饶让
(三)税收饶让抵免的适用范围1纳税人范围。国外税收饶让抵免一般适用于可以享受已纳国外税收直接抵免或间接抵免的居民或国民纳税人。2饶让抵免的税收适用范围。第一,对预提税的减免税优惠予以税收饶让抵免。第二,对营业利润所得税的减免给予税收饶让抵免。第三,对双边税收协定签订后,非居住国政府所做出的新的减免税优惠措施,若经缔约国各方一致同意,可给予税收饶让抵免。(四)税收饶让的目的税收饶让的目的是在运用抵免法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条件下,保证资金输入国为吸收外国投资所作出的种种税收减让得到真正落实,税收优惠得到充分发挥。在居住国采用抵免法避免重复征税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居住国给予税收饶让的措施,纳税人就可能无法享受到收入来源国给予的税收优惠的实际利益。纳税人从境外所获得的税收优惠由于不能在居住国得到抵免,其税收负担并没有减轻;收入来源国给予的税收优惠实际上由居住国政府获得了。税收饶让税收饶让的类型(一)差额税收饶让差额税收饶让是指所得来源国给予居住国纳税人减税或退税等优惠政策时,按没有这些优惠政策时收入来源国应征的税款抵免,把纳税人应该缴纳给收入来源国与实际缴纳的税额之间的差额也抵免掉。(二)定率饶让抵免定率饶让抵免是指不论居住国纳税人的收入在收入来源国有无得到税收优惠,或者有否按照税收协定规定的限制税率征税,居住国政府对本国纳税人都按协定规定的比例给予税收抵免。国际税收常见问题1.4国际避税与反避税避税在各国法律都没有明确的定义。在经济管理文献中看到的“避税”一词一般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条件下,利用税法的漏洞或不明之处,减少税收负担的行为。国外:避税基本等同税收筹划国内:避税是钻税法的空子,是不违法也不合法的行为。税收筹划是利用税收优惠。国际避税的概念及特征国际避税的概念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或税法允许的办法,作适当的财务安排或税收策划,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达到减轻或解除税负的目的。国际避税是避税行为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是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规定的差别,以种种公开的合法手段跨越税境避税的行为。准确地说,国际避税是指跨国应纳税人以合法的方式,利用各国税收法规的漏洞和差异或利用国际税收协定中的缺陷,通过变更其经营地点、经营方式以及人和财产跨越税境的流动、非流动等方法来谋求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规避税收负担的行为。国际避税的特征第一,国际避税的主体是跨国纳税人。跨国公司或者个人因为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跨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或其他经济行为所获得的收益理应承担相关国家或地区的赋税。第二,国际避税采用的是合法或正当的手段,通过人和财产在国际间的合法流动进行。第三,国际避税的目的是减少纳税义务,少交税,或逃避应向有关国家缴纳的税。第四,国际避税凭借的是利用各国税法规定上的差别、漏洞和不足,这同时也是国际避税行为产生的客观原因之一。第五,国际避税在减轻跨国纳税人的纳税义务上达到了目的与结果的统一。(一)主观原因跨国纳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国际避税行为的根本主观原因。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从事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的纳税人的共同目标,跨国纳税人更是如此。(二)客观原因1各国税率的差异,在各国的所得税制度中差别很大,因而给跨国纳税人的避税行为创造了条件。2各国税种(课税对象)和征收范围(税目)的差异,各国税法中规定的税种和各种税的征收范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不仅表现在税种名称上,而且表现在税种形式上复杂的税收制度、庞杂的课税对象和税目的差异,为跨国纳税人避税创造了条件。3税收减免措施的差异。许多国家为了吸引外资,在税法中有许多税收减免措施。这些国家的情况不同,减免税收的具体措施也不相同。各国在税收优惠(税率的高低,免税期的长短,折旧提取的快慢)的具体规定上千差万别,这为跨国纳税人选择从事避税活动的国家和地区奠定了基础。4各国对税收管辖权的不同规定,各主权国家对税收管辖权规定的差异,形成某些重叠和漏洞,这使得国际避税成为可能。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三、国际避税的危害国际避税损害了有关国家的税收权益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收制度的差异逃避对这些国家的纳税义务导致了这些国家税收收入的流失,扰乱了国家财政机制的正常运行,带来全球财政功能减弱,各国公共需要得不到满足。国际避税扭曲了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由于跨国纳税人避税,减轻或规避了跨国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使得同种情况下的市场主体之间的税负失衡,这种税负失衡扰乱了国际经济中公平有序的运行秩序,有害于正常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国际避税损害了国家税法的尊严一旦跨国纳税人避税得逞,逃避了一定的税负,而又得不到相关国家政府惩罚的时候,那些按国家税法规定诚实纳税的人就会对国家的税法机关进行质疑.国际避税行为妨碍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跨国纳税人的避税行为容易引起国际资本的不正常流动,导致有关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异常变动,迫使有关国家采取措施管制,阻止资本的自由流动,其结果必然会对国际间经济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国际避税的危害国际避税的基本方法一、纳税主体和纳税客体转移情况下的避税方法二、纳税主体和纳税客体非转移情况下的避税方法三、利用资本弱化避税四、滥用税收协定避税五、利用电子商务避税西班牙一家服装公司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立一个机构,此机构负责为该服装公司搜集北欧国家纺织服装的信息。西班牙政府与荷兰政府的税收协定中规定,此类搜集信息、情报的机构为非常设机构,不承担纳税义务。然而,该机构在实际运作中执行的职能已远远超出了简单的搜集信息,并为服装公司承担了有关借贷和订货合同的谈判和协商,但因为该机构未在合同和订单上代表服装公司签字,因而荷兰税务部门无法据以对其征税。这是运用"假办事机构"的办法,滥用税收协定的例子。通过设立办事机构,同时避免充当常设机构,既可获利,又逃脱了一部分税收义务。避税案例日本某公司在中国收购花生,临时派出它的一个海上车间在我国港口停留28天,将收购的花生加工成花生米,将花生皮压碎后制成板又返售给中国。按照中国税法,非居民公司在中国居留只有超过183天才负有纳税义务,这样,日本公司获得的花生皮制板收入就无须向中国政府纳税。这是跨国纳税人利用海上作业,就地收购原料,就地加工,就地出售,缩短了生产周期,避免承担收入来源地纳税义务的典型例子。避税案例A国某跨国公司甲,在避税地百慕大设立了一个子公司。甲公司向B国出售一批货物,销售收入2000万美元,销售成本800万美元,A国所得税税率为30%。甲公司将此笔交易获得的收入转入到百慕大公司的账上。因百慕大没有所得税,此项收入无须纳税。按照正常交易原则,甲公司在A国应纳公司所得税为:(2000万-800万)×30%=360(万元),而甲公司通过“虚设避税地营业”,并未将此笔交易表现在本公司A国的账面上。百慕大的子公司虽有收入,也无须缴税,若该子公司利用这笔账面收入投资,获得收益也可免缴资本所得税;若该子公司将此笔收入赠与给其他公司、企业,还可不缴纳赠与税。避税案例一、纳税主体和纳税客体转移情况下的避税方法(一)纳税主体的转移1纳税人真正迁移,成为低税国居民。2纳税人住所的真正迁移,成为临时纳税人。3纳税人住所的真正迁移,合并或分立迁移。(二)纳税客体的转移纳税人为了避税,将其部分收入或财产从实行高税率的居住国转移到实行低税率的国家或地区,即使居所不转移,也能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在国际避税活动中,采用纳税客体流动这种方法比纳税主体流动方法更为多见。二、纳税主体和纳税客体非转移情况下的避税方法(一)纳税主体的非转移1纳税居所(住所)虚假迁移,纳税居所(住所)虚假迁移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漏洞或缺陷制造已经迁出居住国的假象,但实际上纳税人仍然留在居住国。2纳税人不迁移居所(住所),一般来说,一个纳税人要真正把其居所(住所)从高税国迁往低税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此,高税国的纳税人就通过一些不迁出该国的方式来规避或者减轻纳税主体的纳税义务。(二)纳税客体的非转移1避免成为常设机构,。为了规避非居民国的地域管辖权,跨国公司往往设法避免被认定为在该国设有常设机构。2选择有利的企业组织形式,跨国法人在境外进行活动主要可通过建立分支机构和建立子公司两种方式。从税收的角度考虑,选择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各有利弊。3利用延期纳税的规定,所谓延期纳税,是指实行居民管辖权的国家对本国居民公司设在境外的子公司取得的利润收入,只有以股息等形式汇回时才予以征税。三、利用资本弱化避税资本弱化又称资本隐藏、股份隐藏,是指企业投资者为了达到避税或其他目的,在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上,降低股本的比重,提高负债的比重,以贷款方式替代募股方式进行的融资。资本弱化给跨国投资者带来的好处包括:避免从外国子公司取得经营利润而交纳所得税;避免由外国子公司支付给母公司股息而交纳预提税;避免东道国政府对公司利润的双重征税(如对公司利润征收的所得税和对支付给母公司股息征收的预提税);子公司能获得跨国企业设在别国其他子公司的损失抵补;在不同税收管辖权间转移纳税义务,以减少在全球的应纳税额;从非税收方面考虑,在东道国实行外汇管制的情况下,可以将利润汇回。资本弱化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本结构不合理,高比例的借贷资本导致跨国公司出资不到位,或以收回贷款本金及利息的方式抽走出资;二是利益与责任不相称,跨国公司在获取高比例的债权收益和股权收益的同时,却以低比例的股本承担相应的较少的经济及社会责任;三是税收权益流失,高比例的境外利息扣除,减少了子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损害了东道国应有的税收权益。四、滥用税收协定避税(一)建立直接导管公司直接导管公司是指为了获取某一特定税收协定待遇的好处,而在某一缔约国建立的一种具有居民身份的中介公司。这样的公司就好像一根直接吸取缔约国公司所得的导管,因此被称为直接导管公司。(二)企业重组有些国家的税收协定规定,对缔约国一方公司向持有大量股份的缔约国另一方股东支付的股息,不给予税收协定规定的对股息的税收优惠。因此,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在缔约国另一方建立子公司时,就往往把本来的一个大的母公司分立成几个公司,使每个公司持有该子公司的股份都在限额以下,以便使股息得到优惠。五、利用电子商务避税电子商务是采用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商务业务的活动,是在互联网与传统信息技术系统相结合的背景下产生的相互关联的动态商务活动。在实现了书写电子化、信息传递数据化、交易无纸化、支付现代化的同时,也引起了审计环境、审计线索、审计信息的储存介质、审计的技术方法、审计方式等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而这些使得国际税收中传统的居民定义、常设机构、属地管辖权等概念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约束,无法准确区分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或是转让特许权,因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既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世界各国政府提出了国际反避税的新课题。
国际避税地简介国际避税地的定义一般来说,国际避税地也被称为避税天堂、避税港。按照跨国纳税人的观点,认为凡是没有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或税赋很轻、能够为投资者在纳税义务方面提供特别好处,从而在财务上能带来特别利益的国家和地区,就是国际避税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一直对国际避税地问题很重视,在其1998年出版的名为《有害税收竞争》报告中首次发表,在该报告中国际避税地的定义为:财税上享有主权的地区和国家以极低税率和零税率来吸引在金融或其他服务领域中的投资活动,这些国家在向外国投资者提供零税率或只是名义上的税收的投资环境的同时,还伴随着监管或行政限制的削减;这些投资活动没有信息交流,使相关国家的税收监管出现困难,如银行业中的保密规定;这些地区和国家能够以零税率或名义性的税收来维持其公共开支,以使自己变为被非本地居民利用来逃脱税收的地方。国际避税地形成条件一、独特的低税或无税环境一个成功的避税地就必须具有低税收甚至无税收的基本特征,这是一个根本条件,否则避税就无从谈起。避税地税收的优惠政策,不但要使得跨国公司整体的税收负担轻,更重要的是直接税的负担轻,就是说,国际避税地必须在至少某一项重要的所得税类型上,仅课以低税或根本不课税,这是跨国公司在选择避税地避税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二、理想的投资条件一个有吸引力的、成功的避税地,应该具备地理位置理想,外部交通便利,邮电通讯发达,内部基础设施和机场码头、供水供电、道路桥梁等完善的投资条件和经营环境,能充分满足现代化经营、管理的要求。另外,邻近重要发达国家,方便外国公司或个人的往来和经营活动也是重要的。三、安宁稳定的政治局势影响资本盈利的各种因素构成投资环境,投资环境从整体上决定着资本的生存、盈利与发展。在投资环境中,政治环境也许是比基础设施、交通通讯更重要的因素,它不仅是决定能否投资的前提,而且关系到资本能否生存。政局的动荡会使外国投资者抽走资金,转移经济资源。政治和经济上的稳定最能确保投资的安全,使一种有利的经营气候得以稳定地延续下去。一个理想的避税地,政治和社会稳定是前提条件。四、宽松、优惠、稳定的政策法规宽松的政策法规是吸引外资流入的“软环境”。国际避税地一般要敞开国门,取消对跨国纳税人的各种法律限制。对避税地的使用者来说,避税地应该是便利可达、易于进入的,这不光表现在地理分布、通讯交通上,而且也体现在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上。要成为成功的国际避税地,还需要配套实行有利于发展自由贸易的宽松的海关条例、银行管理条例、保险条例等等。国际避税地形成条件五、严格的银行和财产保密制度为了吸引跨国公司转移资金,避税地国家和地区一般都遵循对企业交易活动、财产存款等提供保密承诺的惯例。跨国公司利用避税地避税一般会人为地将公司利润从高税国转移到避税地基地公司账上,这当然会损害高税国的税收利益,引致高税国采取反避税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避税地没有对外来投资者的有关营业或财产保密的法律或制度,跨国公司向避税地转移利润的行为就会暴露,就会受到税收处罚。六、放松的外汇管制避税地国家和地区区别于一般国家的一个特征是实行自由的外汇市场机制,对跨国公司的资金调出调入不加限制。主要存在两种类型,一是完全取消外汇管制,大多数避税地如开曼群岛、巴拿马、列支敦士登、海峡群岛、瓦努阿图等属于这种情况。其中一些避税地并没有本地的货币,而是使用发达国家货币作为自己的流通货币,这更增加了外汇自由出入的程度。二是虽然实行外汇管制,但这种外汇管制不适用于非本地居民组建的公司,例如,百慕大群岛、荷属安的列斯群岛、巴哈马等属于这类避税地。国际避税地形成条件国际避税地的类型与世界著名国际避税地(一)不征收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的国家和地区巴哈马、百慕大群岛和开曼群岛(二)不征收某些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或虽征收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但税率远低于国际一般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列支敦士登、中国香港(三)征收正常税收,但存在某些税收特例或提供某些特殊优惠的国家和地区卢森堡、荷属安第列斯反避税反避税是指国家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国际避税加以防范和制止。反避税的主要措施有:第一,从纳税义务上制定具体措施。如税法中规定与纳税人关的第三者必须提供税收情报,或纳税人某些交易的价格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和同意等。第二,不断调整和完善税法。如取消延期纳税,限制关联企业之间通过转让价格进行避税,控制子公司海外经营利润长期滞留在避税地等。第三,强化税收的征收管理。如成立专业的反避税机构,加强对纳税人银行账户的审查等。第四,加强国际税收合作。转让定价管理是指税务机关按照所得税法第六章和征管法第三十六条的有关规定,对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以下简称关联交易)是否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审核评估和调查调整等工作的总称。预约定价安排管理是指税务机关按照所得税法第四十二条和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血管科护士关爱心血管疾病患者工作总结
- 资源节约与环保措施计划
- IT部门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以保障信息安全
- 餐饮业保安工作总结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
- 室外广告设计师的视觉冲击力与传播效果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
- 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3年河北省承德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4年山东省莱芜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德育状况调查问卷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复习教学设计及知识点整理
- 重庆万科渠道制度管理办法2022
- 上海黄金交易所贵金属交易员题库
- 蒸汽管道设计表(1)
- 提捞采油安全操作规程
-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in、ing对比辨音练习.doc
- 光刻工艺光刻对准
- 世界各国标准钢号对照表
- 文化部鼓励参加的国际艺术比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