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16.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
一、一战及其战后国际秩序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即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的经济具有下述特征: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为金融资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也已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①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他们竞相奉行殖民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世界已经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英法德美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1913—1914年列强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情况史料:20世纪初,世界已被瓜分完毕。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最多,面积是德国的11倍。德国经济迅速增长,他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
②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矛盾形成与表现实质英德矛盾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②后起而强大的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的乃至在世界的领导地位。争夺世界市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法德矛盾①普法战争后,因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②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北非殖民地俄奥矛盾争夺巴尔干半岛争夺巴尔干地区③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示意图列强错综复杂的三大矛盾,在20世纪初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重要知识点:英国外交上的“光荣孤立”政策
——核心:欧洲大陆的“均势”补充:1、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含义如何?原因?政策:“光荣孤立”含义:不同任何国家结成持久固定的同盟原因:1)经济实力雄厚,掌握海上霸权。
2)免受战争威胁,保证自己安全;
3)与欧洲大陆的大国法俄德等国都有矛盾。不愿加入任何一方。补充:2、20世纪初英国又为什么要放弃“光荣孤立”政策转而与法俄结盟?英德矛盾激化,自身实力下降,欲寻求盟友补充3、这一政策的变化体现了英国对欧洲奉行怎样的外交原则?大陆均势。含义:反对任何一个大国称霸欧洲,而使欧洲各国之间保持势均力敌,以便英国操纵欧洲的政治天平。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帕默斯顿(英国首相1784-1865)第二次工业革命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极大地推动着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并深深影响着世界进程补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给对方以巨大的杀伤问世的新式武器有:潜艇、飞机、坦克、毒气等后果:1).战争突破陆地的限制,扩展到空中和海底2).新交通使战争突破到更大范围内进行3).新通讯工具使战争突破地域限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指挥战争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材料:崇尚战争和强权的威廉二世:“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材料:在20世纪初的德国,一位俄国人记录下了这样的情景:城市中心的广场上竖立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模型,在乐队的吹奏声中,模型被点上火,倒塌的墙垣发出隆隆的响声,教堂的钟楼和十字架歪歪斜斜跌落在地。可德国人却在鼓掌和喊叫。当最后一堵墙倒在火堆中时,乐队立即奏起德国国歌,人们的狂热已经无法控制了.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毕竟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⑤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补充:何谓“军国主义”?进入20世纪,军国主义思潮为什么会严重泛滥?为什么德国的军国主义尤为严重,掀起军国主义浪潮?何谓极端民族主义?产生了什么影响?军国主义含义:军国主义,是指整个国家集体入军事扩张中,那时文人政府会直接或间接受军人控制、军事主义及思想会扩散于政府内及社会上,不论内政或外交都以军事扩张为主。军国主义原因:①德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保留了大量的军国主义残余;②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经济发展迅速,实力强大,但对世界殖民地的分配现状最为不满,崇尚用军事力量夺取“阳光下的地盘”,整个国家围绕战争运转,掀起军国主义浪潮。极端民族主义含义:极端民族主义者支持国家对外扩张,鼓吹国民对国家绝对效忠、爱国;宣传“民族优越论”,鼓吹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宣称对外扩张是民族利益所在,声称本民族利益受到对手损害,煽动民众的仇恨情绪,鼓噪用武力“自卫”,动员民众支持战争。极端民主主义影响:极端民族主义成为一股潮流,许多人陷入民族主义的狂热之中,使得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争夺和斗争愈发激烈,战争日益迫近。
为了震慑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奥匈帝国决定于1914年6月28日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斐迪南大公夫妇则是这次演习的总检察官。演习以塞尔维亚作为假想敌,引起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怒,他们组织了暗杀小组。6月28日,当皇储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19岁的青年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开枪射杀了费迪南夫妇,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⑥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①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他们竞相奉行殖民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已经基本被瓜分完毕。②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③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极大地推动着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并深深影响着世界进程⑤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⑥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巴尔干半岛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民族成分,成为俄、奥争夺的焦点瓜分塞尔维亚,甚至全部吞并塞尔维亚,粉碎“大塞尔维亚主义”是奥匈帝国的既定国策。萨拉热窝事后不久,德奥集团即欣喜若狂的叫嚣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土耳其等协约国:英国、法国和俄国。1915年意大利在协约国的拉拢下,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二).战争的爆发: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开始全国总动员。7月31日:德国向俄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12小时内取消总动员。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法国总动员。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按照“施里芬计划”,德军侵入比利时。8月4日:在要求德军从比利时撤军的最后通牒到期之后,英国对德国宣战。“施里芬计划”基本内容是:将德国全部作战兵力分为对俄国的东线和对法国的西线。其中,西线部队79个师,东线部队则仅设10个师夹杂一些地方部队。东西线兵力分配比例大致为1:8。西线又分为左右两翼,右翼部队为68个师,左翼部队11个师,比例又是1:8,左翼部队中一部分配在凡尔登中央地段,这里是巴黎的西北入口,(距巴黎仅仅135英里)也是法国对德防御体系的重心所在。其余则部署在长达240公里的的法德边境线上。西线中的右翼,是德国主力中的主力,也是德国赢得战争胜利的关键。按照“施里芬计划”,一旦战争打响,东线德军部队以其少数兵力与奥匈帝国军队遥相呼应,牵制俄军,目的在于将俄国限制于东普鲁士边境。于此同时,集结于西线的右翼以凡尔登地区为轴心向西南方向旋转,取道欧洲的中立国比利时,由比法边界进入法国,在穿越比利时平原、横扫法国沿海后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包围巴黎,继而向东,从法军背后包抄其主力。而西线左翼的任务,便是诱敌并抵御法军主力的攻击。
施里芬,德意志帝国陆军前总参谋长,于1905年主持制定了著名的“施里芬计划”,其特征是避免两线作战,要先发制人,进行速决战,各个击破(6周内击败法国。随后调头去打败俄国),力争2—3个月结束战争。(三)战争的进程一战在欧洲战场的三个阶段(1914、1915-1916、1917-1918)中各有何重大战役和重大事件,简要说明其对战争进程的影响。
欧洲三条战线红范围区域---协约国绿范围区域---同盟国黄范围区域---中立国西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英法
德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
德、奥匈南线:巴尔干塞尔维亚
奥匈阶段时间战线战役战况第一阶段1914西线马恩河战役①双方共出动150多万兵力;德国战败,速决战破产;②同年8月,日本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德国租借地。③德国速战速决的意图失败,双方形成堑壕战的相持局面。第二阶段(1915—1916)1915东线南线①1915年,意大利在协约国拉拢下,加入协约国方作战;②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得胜利,但未能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③日本趁机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1916年(决战之年)西线凡尔登战役双方伤亡近100万;有“凡尔登绞肉机”之称。虽未决出胜负,但此后,德国开始走下坡路。此战役因此成为一战的转折点。索姆河战役双方伤亡达130多万;其残酷性有“索姆河地狱”之称。西线再度转入阵地战。日德兰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第三阶段(1917—1918)1917年,美国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十月革命后于1918年退出战争;1918年11月11日,同盟国投降战争的进程和概况:“二十一条”日本帝国主义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各国无暇东顾的时机,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觐见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袁世凯,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的文件,并要求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此后日本帝国主义以威胁利诱的手段,历时五个月交涉,企图迫使袁世凯政府签订,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这些条款称中日“二十一条”。后经中日协商,袁世凯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日民四条约》”。直至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后彻底废除。知识拓展:日本“二十一条”知识扩展:美国对德宣战史料1:大战开始时,美国宣布中立。……美国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各国大做生意,仅向协约国就提供了约200亿美元的物资和贷款。……当时交战双方都已筋疲力尽,为参与战后分赃和争夺霸权,此时参战正是好时机。于是便利用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攻击了美国商船为理由,在维护公海航行自由的旗帜下,于2月3日宣布对德断交,4月6日对德宣战。——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史料2: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1)美国对战争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并分析导致前后态度的原因?(2)美国参战有何影响?态度变化:由中立政策到直接参战;中立原因:利用战争之机,大发战争横财;参战借口: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造成美国商船重大损失。参战目的:为了战后分赃和争夺世界霸权参展原因: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加强;
担心协约国因俄退出一战而战败使美受到损失;
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危害美国利益。参战影响: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在军事上、财政上对协约国直接援助,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史料1:1917年,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真正派出军队参战。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输出劳工和原料)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真正作为中国的代表参与战争的,是以14万北方农民为主组成的中国劳工,中国参战的意图在于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十几万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贡献,约有3000名华工在这次战争中最终埋骨异域。史料2:法国福熙元帅:“华工是世界上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的队形。”比利时波普林格市长克里斯托弗·德雅盖:“一战华工以血肉之躯架起从战争通往和平的‘桥梁’,他们为欧洲的自由和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历史功绩值得永远铭记。”知识扩展:中国参战知识扩展:苏俄退出战争1917年11月,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苏维埃政权颁布《和平法令》,宣布退出战争。1918年3月,苏俄与德国在布列斯特签署了和约,正式退出战争。(四)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参战国经济所占世界比重军队数量人力资源可利用资源地德、奥19.2%623万1.45亿本国和占领国资源英、法27.9%873万2.88亿本国,中立国,殖民地同盟国和协约国力量对比1.经济实力方面:与协约国相比,同盟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处于劣势。2.军事战略方面:德国低估了对手的实力,预先拟定的速战速决计划迅速破产,被拖入两线作战和堑壕战、持久战的泥潭。4.社会矛盾方面:长期战争激化了参战各国的矛盾,而同盟国表现得更加明显。战争末期,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直接导致了同盟国的失败。3.国际力量方面:日本、意大利尤其是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增强了协约国实力,加速了战争进程。①战争爆发后,日本参战,夺取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②意大利背弃盟约,倒戈协约国;③美国参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④在美国带领下,一大批国家加入协约国作战,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一战性质:两大集团中的主要列强都是为争夺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权利参战,虽然就局部而言,塞尔维亚、比利时等一些国家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民族解放和抵御外族侵略的意义,但它们并不能改变战争的总的性质。
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
(1)从战争的定义看,帝国主义战争是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霸权而进行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好符合此定义。(2)从战争的起因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3)从战争的进程看,帝国主义各国为了实现自己的战争目标进行了长期残酷的争夺,这显示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侵略性质。(4)从战争的结果看,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了瓜分或掠夺,巴黎和会便是战胜国之间的分赃会议。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1914、7-1918、11)参战国家33个卷入人口15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3/4参战人员7350多万人伤亡人员1000万人阵亡,2000万人伤残,共伤亡3000多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间接死亡2000多万人①.战争清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之一:大战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五)、一战影响②.西欧相对衰落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英国德国法国表现:经济领域:交战国的经济受到重创,生产力水平远远低于战前,一时难以恢复。战争使欧洲工业倒退了8年,德国的情况更为严重,工业产量只有战前的一半。精神领域: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民主、自由、平等观念产生怀疑,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政治危机:一战摧毁了四大帝国;战争后期及战后,欧洲发生一系列革命运动;国际关系: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动摇,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衰落最严重的国家:英国。战前已经开始丧失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地位,战后进一步加速了它的衰落。美国:原因:远离战场,本土未遭战火;参战前利用中立身份向双方提供军火、物资渔利;美国后期参战,捞取战利品③美日的迅速崛起表现: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战后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日本:原因:在大战中接受欧洲大量定单;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向中国扩展势力,企图独占中国。表现:日本经济在大战期间得到长足发展。一战前的欧洲一战后的欧洲十月革命五四运动浮雕甘地领导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④摧毁四大帝国;诞生一系列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一战德国潜艇一战英军的坦克一战德军飞机父女生产军火妇女在军队服役女权运动⑤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进步,造福人类的同时,开创现代化战争的先河⑥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女权运动兴起总结:一战的影响①巨大的损失和破坏:大战给世界和交战双方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交战双方带来了惨痛的后果,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②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同时美日崛起。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金融体系逐步崩溃瓦解。③世界殖民体系受到严重冲击:改变了欧洲、西亚、北非的政治版图;自由民主和民族自决原则的传播,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掀起新高潮。④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取得胜利,并极大地激励了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⑤人类社会进步契机:新技术的发展的催化剂;妇女地位得到提高;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通过外交争斗与妥协达成相关国际条约的方式推动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1)政治上: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加紧了对中国的争夺,两国分别扶持黎元洪和段祺瑞,引发了府院之争;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占领胶济铁路和青岛;②中国外交政策由消极走向积极;中国华工为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发了中国的民族意识,五四运动爆发,使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2)经济上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蓬勃发展,呈现出“短暂春天”。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3)思想文化上:①中国思想界反思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学习;②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六)、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Versailles-WashingtonSystem)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形成了“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两个体系统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1.巴黎和会的召开背景:①各国人民盼望和平+战胜国希望休养生息+处置战败国尤其是德国②巴黎和会上各国的野心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原则。主张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霸权。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主张削弱德国,剥夺其殖民地,支付战争赔款,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维护欧洲均势。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张最大限度削弱德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尽可能多的赔款以重建欧洲大陆霸权。意大利总理奥兰多:对与意大利利益有关的问题谈起来滔滔不绝,对其他的问题少开尊口。日本代表牧野伸显:对涉及东亚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漠不关心。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要求合法占领原德国太平洋诸岛和中国山东的权利。中国代表顾维钧:中国近现代历史著名使节,据理力争,态度坚决。主张收回山东,废除“二十一条”。列强野心的一致性:制裁德国实质:巴黎和会成为战前列强争夺的继续,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目的:处理战争遗留问题,瓜分战利品,建立国际新秩序。2.凡尔赛体系的建立①.国际联盟盟约②.对德《凡尔赛和约》项目内容罪责认定德国是一战挑起者殖民地德国放弃一切殖民地(委任统治制度)领土重划疆界、归还阿洛;萨尔煤矿、法国控制;莱茵西岸、协约军管;莱茵东岸、非武装区。军事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武器限制、十万陆军赔款巨额赔款、限期支付山东问题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③.其他合约(1)《圣日耳曼条约》(对奥)(2)《纳伊条约》(对保)
(3)《特里亚农条约》(对匈)(4)《色佛尔条约》(对土)主要内容都是:划出部分领土给它国;限制军备;确定赔款①②③④凡尔赛体系特点:是英法为主导的战胜国,在惩治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和战胜国之间相互妥协的基础上,建立的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5)凡尔赛体系的评价:局限:没有消除各国之间的矛盾,具有不稳定性,为新的冲突埋下隐患。①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和约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极为苛刻;②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各国的目的未能满足(英美矛盾、英法矛盾、美日矛盾);③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为了维护殖民统治采取的措施,导致民族运动高涨;④欧洲新兴国家诞生出现新的民族矛盾。战胜国没有真正按照民族自决原则,而是根据自身利益来处理欧洲领土问题;⑤帝国主义国家与苏联的矛盾。对社会主义苏联的仇视,采取武装干涉;长期排斥苏联;⑥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委任统治”实质是维护殖民统治(导致民族运动高涨)
“凡尔赛体系”体系无法长久地维持世界和平,主要是由于它仅仅暂时地缓和了旧有的各种矛盾,实现了暂时的平衡。该体系是战胜国以强权政治原则建立的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战后新秩序,实质是战后帝国主义对世界的重新划分。积极:①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②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发展进入相对稳定时期;③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欧洲中心地位开始动摇,美、日崛起,苏俄日益强大。概念解释:委任统治制度,是指国际联盟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的海外殖民地和属地分别委任给有关国家统治的制度。国际联盟依其盟约将战败国奥斯曼帝国和德国战前所属殖民地按当地社会、经济及地理状况分别委任给英、法、比、澳、新、日、南非等国实行不同形式的统治。受委任的国家对国际联盟负责,须就委任统治地的情况向国联行政院提出年度报告。概念解释:民族自决(有时被误写成民族自觉,两者皆可同义通用)倡言全世界各大小民族,皆可自行决定自己归属的政府体制、执政政党组织、政治环境与命运等。而这些决定不得为他国或其他政权决定。一般来说,此主义来自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国家一战后的实力在和会上要求结果美大发横财最大的债权国提出“十四点原则”攫取世界领导权与英法等矛盾,未能实现英经济衰退,仍为第一军事强国维持殖民优势,削弱德海军,获取赔款瓜分德大量殖民地,控制海军保持“势力均衡”保存德实力法经济衰退,世界第一陆军强国获取割地赔款彻底削弱德国与英矛盾,未能实现中民族资本黄金时期但仍十分落后收回山东,废除二十一条外交失败,山东转手给日本日经济实力上升但尚难与欧美列强抗衡从德手中夺取的利益合法化基本得到满足通过《凡尔赛和约》主要战胜国目的的实现情况凡尔赛体系的瓦解:1.凡尔赛体系瓦解的开始是1936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公然派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2.凡尔赛体系最终瓦解的标志是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的全面爆发。
《凡尔赛条约》激起了德国人的极大愤怒,认为这是“强制的和平”。苛刻残酷的条约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法军元帅福煦:“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材料一:
大战结束前,带着“十四点原则”打破美国总统不离开本国的一贯做法,亲自到巴黎参加和会,俨然以世界领袖自居。当美妙幻想遇上“老虎”讲求实际的强硬主张和“狐狸”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变成“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唐·吉诃德”。美国乘兴而去,最终败兴而归。材料三:
美日英三国海军军备竞赛美国国会批准,扩充海军计划,1924年将拥有38艘主力舰。日本每8年内增加8艘主力舰和8艘新式巡洋舰。—八八舰队计划英国将花掉最后一个金币,使海军优于美国或任何国家—劳合乔治材料二:
一战中,日本以对德宣战为名,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全部权益,占领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巴黎和会上将这些权益合法化。日本势力的扩张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发生严重冲突,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对;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⑴美国企图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得到实际利益,称霸世界目的没有实现,把注意力转向亚太地区。(2)列强在亚太地区角逐格局发生变化,形成英美日三家争霸局面。(3)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扩张,对英美构成威胁。(美日、英日、英美)(4)美英日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加剧了该地区国际关系紧张。(5)战后人民反战情绪高涨,各国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七)、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背景:美英日逐渐从盟友走向某种程度的对抗对华政策方面尖锐对立,成为亚太地区的最主要矛盾既是对手,又是反对日本扩张的伙伴时间:1921.11-1922.2目的:缓和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矛盾,限制海军军备,重新划分在亚太的势力范围,建立在亚太地区的新秩序。议题:议题一:亚太地区问题《四国条约(1921、11,美英日法)议题二:限制海军军备竞赛问题
《五国条约》(1922、2,美、英、日、法、意)议题三:中国问题
《九国公约》(1922、2,与会九国)《四国条约》1.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2.“缔约国之间发生有关太平洋某一问题的争端”,应召开缔约国会议解决。3.缔约国在太平洋区域的权利遭受任何国家威胁时,缔约国应协商,以便联合或单独地采取应对措施。4.在本条约批准生效后,英日同盟终止。
——《四国条约》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1.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2.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3.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九国公约》1914年三国舰艇总吨位
1922年《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四国条约》:(对美国)美国成功埋葬了英日同盟,扫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是美国外交一大胜利。(对日本)一方面英日同盟解散,使其扩张野心受到了暂时遏制;另一方面日本在太平洋上的权益又得到了大国的承认,第一次处于与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对英国)保证其既得利益,表面上维护了与美日的关系,但也使英日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实力下降,最后只能选择妥协政策。《五国条约》:(对美国)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是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又一个胜利。(对日本)日本主力舰吨位劣于英、美,其海军受到限制,但美英在海军基地方面对日做出了让步。(对英国)标志着英国海军优势的丧失。《九国公约》:(对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确认,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控制亚太地区提供了重要条件,是美国外交的又一重要胜利。(对日本)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不利于日本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扩张。结论:美国成为华盛顿会议上受益最大的国家。日本在亚太的既得利益受损,埋下报复的隐患。随着英国实力的下降,英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有所下降,利益部分受损。(1).关于山东问题的解决山东问题的由来①1897德国强占胶州湾;②一战时日本占领山东租借地、“二十一条”;③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山东问题解决的标志及原因
顾维钧认为,中国在这场交涉中能否占主动地位,英美的态度至关重要,日本的扩张与英美的在华利益是相互冲突的……英国以全部精力应付战争,美国就成为能够干预日本在东亚扩张的唯一重要国家,因此顾提出“联美制日”后来在美国的压力下中日达成了协议,顾维钧“联美制日”的取得了初步成果。--印少云《从山东问题的交涉看顾维钧“联美制日”的外交策略》标志:1922年中日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日本应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原因:美日矛盾、中国人民坚持斗争的结果、外交官努力等对中国:(2).关于《九国公约》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1.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2.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3.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九国公约》结论:《九国公约》的签订让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实质:在宰割中国、抑制英日基础上确立的以美国主导的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华盛顿体系的评价:积极:调整了主要大国在亚太地区的关系,使亚太地区保持了暂时的稳定,军备也得到一定的控制,有利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消极:该体系下隐含着许多矛盾(美日矛盾、英日矛盾、中国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等),埋下了战争祸根。(八)、国际联盟的成立1.背景:①.经济:在工业革命条件下,各国间交往日益紧密。②.经验:一些行业性的国际组织(如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电信联盟等)的建立,为国际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③.教训:一战后,反战争的和平思潮兴起,需要一个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组织来维护战后的秩序。④.规划: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纲领”,主张建立国际联盟。(补充: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取消秘密外交;(反对英法私下交易瓜分世界)公海自由通航;(向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发出挑战)消除经济的壁垒,自由贸易;(倡导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裁减军备;合理地处理殖民地问题(民族自决);......“十四点和平纲领”的真实意图是利用美国的经济优势打破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传统的势力范围,夺取世界市场和殖民地,并通过国际联盟来操纵国际事务。“十四点和平纲领”是美国突破“孤立主义”传统,试图攫取世界霸权的重要尝试。
2.国际联盟成立的概况由来:美国总统威尔逊首先提出(1)国联盟约:①宗旨: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和平与安全;②组织机构:国联大会、行政院、常设秘书处。③维护和平的手段:裁减军备、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等。(4)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④各会员国应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2)成立:①1919年4月通过盟约②1920年初,正式建立,总部:日内瓦全体一致原则(3)成员国:成立时44国,后增加到63国(苏俄及德、奥等战败国最初被排斥,美国未参加)(美国和苏俄没有参加国联,给国联带来什么影响?国联缺乏一个世界范围的国际组织应具有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而失去这两个国家的支持与参与,也使国联作出的决议缺乏实际意义。)(4)操纵国:英、法(实质:是英法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5)国联成立后面临的任务:①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②处理世界范围的卫生、经济、社会等问题苏俄长期被排斥在国联之外:主要是因为苏俄认为国际联盟是英、法等国维持其霸权、维护其统治的工具,拒绝加入国联。美国未能加入国联:根本原因在于美国问鼎世界霸主地位的时机尚未成熟。一战后英法两国虽然受到严重削弱,但数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尚未被彻底打破,英法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仍扮演着主要角色,美国虽为世界首富,但在欧洲的实力太弱。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存在着是孤立主义传统,存在着不愿卷入欧洲事务、反对加入国联的强大势力。直接原因是凡尔赛体系确立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导地位,巩固了日本在亚太的优势地位,而美国夺取世界霸权的计划遭到失败,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国联盟约。
孤立主义,是一种外交政策。它通常由防务和经济上的两方面政策组成。在防务上,孤立主义采取不干涉原则,即除自卫战争外不主动卷入任何外部军事冲突;在经济文化上,通过立法最大程度限制与国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美国孤立主义政策是华盛顿在其总统任满后发表的《告别词》中提出来的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美国的领导人忠实地执行了这一政策。①国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政治性的国际组织,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②国联初期,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③为联合国等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④它的出现标志着世界人民反战运动的兴起。局限性3.全面认识国际联盟的建立①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美国不参加、苏俄被排斥、日意退出等,严重削弱了国联的权威性;②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的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的发生;③实质上它沦为英法帝国主义用来维护其霸权的工具,最终未能制止侵略,局部战争终于走向了世界大战。进步性(九)、道威斯计划
材料一巴黎和会规定了德国在一定时间内应支付的赔款数额。1920年7月,赔款委员会规定了各战胜国应得赔款数的比例:法国为52%,英国为22%,意大利为10%,比利时为8%,其余归希腊、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1921年4月,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的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30年内偿清,每年付20亿金马克和出口商品价值的26%。鲁尔危机:一战后法德因赔偿问题引发的政治冲突。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德国出现了企业停工,工业生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使德国的经济形势严重恶化;柏林工人罢工,德国政局动荡不安。法国支付了高额占领费,经济损失严重。赔款问题的主导权落入美英手中。战争时的贷款战后赔款战后偿还战后贷款美国德国法国英国一战后赔款问题示意图2.内容:(1)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贷款;(2)协助德国复兴经济以及德国赔款
特点:没有规定德国赔款的总额;国际贷款和德国赔款相结合;复兴德国经济和取得德国赔款相结合。影响:法国用赔款削弱德国的政策受挫,丧失了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导权,开始与德国探索和解的道路。积极:德国取得了与其他国家平等的地位,改善了德法等国的关系,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
。消极:孕育着新的不稳定因素,它使法国丧失了在德国违约时单独制裁的权力,使法国的边界安全置于英、意的空头保证之下;德国重新恢复了政治大国的地位,不久又取得了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加速了军国主义的复苏。(十)《洛迦诺公约》与《非战公约》1.《洛迦诺公约》(1)背景:①长期对抗使法德两败俱伤,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的提出,使德、法两国开始调整外交政策,寻求和解。②1925年德国提出缔结公约,法国同意。概况:1925年,德比英法意波捷使法国在欧洲地位削弱,英国成为欧洲大陆仲裁者,而德国成为最大的赢家.2.《非战公约》第1条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第2条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非战公约》英法等列强在签署《非战公约》时,都提出了所谓的“保留条件”。英国的“保留条件”: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策之工具,使我想提醒阁下注意,世界上有些地区的繁荣与完整,对我们的和平和安全具有特殊而重大的利害关系,保护这些地区不遭攻击对大英帝国来说,是一项自卫措施。原则: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家争端。评价:积极性: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并且在二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局限性: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没有规定明确的责任,没有涉及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没有制定制裁违约国的措施,未能对制止二战的发生起到实际作用。公约不能束缚帝国主义国家在借口保卫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进行侵略战争,《非战公约》的签署只不过是列强制造的和平宣传骗局。史料1: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后,沙皇俄国工业化发展迅速,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棉纺织品增长67%,生铁增长190%,煤炭增长131%,铁路由60年代的1000公里增加到90年代的32000公里,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史料2: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
——《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1)经济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是仍然落后于西欧国家;1.列宁主义形成的背景:(一)、列宁主义的形成二、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实践(2)政治上社会矛盾尖锐: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同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等)(3)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发展: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世纪之问:落后的俄国能否跨越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马克思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1)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已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2)政治基础:沙皇专制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3)阶级基础: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4)组织基础: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5)思想基础: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形成的背景:2.列宁主义形成的标志:(1)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2)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在选举党的领导机构时,拥护列宁一派占了多数,从而被称为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意为少数派,反对把无产阶级专政原则列入党纲,反对建立有严格纪律和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材料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列宁
3.列宁主义的基本内容(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2)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正确认识俄国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1)俄国发展落后(经济上是农业国,政治上是沙皇专制),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反动统治力量薄弱。(2)俄国革命力量伟大(有强大的工农联盟,有成熟的受到列宁主义指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有用革命方式解决各种现实矛盾的社会力量。4.列宁主义的意义(1)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2)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在20世纪俄国和世界革命中发挥了指导作用。【拓展提升】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在适用于帝国主义时期无产阶级斗争的新条件下,建立了不同于第二国际各国政党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溃疡以及必然灭亡的条件,是对马克思主义划时代的贡献。“一国胜利”理论在帝国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这是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关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理论正确分析了由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和策略,并且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问题。1.十月革命的背景材料:沙皇俄国本来就是帝国主义列强中经济落后的国家,参加“一战”使得沙俄经济入困境。……由于军需供应不足,装备落后,军事指挥的失误,再加上士兵情绪低落,俄国战事不断失利,到1917年3月,俄国约150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社会条件:“一战”充分暴露了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为革命创造了有利时机。国际环境: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材料:“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充分的物质准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而只有进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才能实现向更高的社会形态转化”。——列宁
经济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已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十月革命的物质前提)(二)、十月革命材料: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工资低微,与农民阶级有天然的密切联系。无产阶级革命性强。1912年以列宁为首成立了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提出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战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主观条件: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特别严重,革命性强;
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有天然的联系,形成了巩固的工农联盟;
无产阶级有自己的成熟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革命指导思想列宁主义的指导。史料沙俄帝国是以俄罗斯民族为中心的家,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在边疆地区,统统被称为“异族人”。沙皇政府对众多的非俄罗斯民族实行殖民统治,推行政治上压迫、经济上剥削和文化上奴役的俄罗斯化政策。——《中国民族报》史料
《马关条约》时,俄国曾多次暗示日本不得侵占东北,然则日本要求清政府割让辽东,令俄国有感利益受损。俄军甚至打算远赴东亚不惜以战争解决问题。——《全球通史》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俄国同列强之间的矛盾;俄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条件:(1)经济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已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十月革命的物质前提)(2)政治条件: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3)社会条件:“一战”充分暴露了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为革命创造了有利时机。(4)国际环境: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1.十月革命的背景主观条件:(1)俄国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受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有很强的革命性。(2)有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即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3)有巩固的同盟军——农民。(4)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的指导。(5)二月革命,锻炼了俄国的无产阶级。(6)《四月提纲》发表,为俄国革命指明方向。(7)七月流血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不可能,使无产阶级进一步清醒。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事件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时间: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地点:彼得格勒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权)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退出一战。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1917年11月7日,革命武装占领冬宫,成立苏维埃政权,列宁为主席,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十月革命2.十月革命的进程(1)爆发:1917年3月(俄历二月),彼得格勒爆发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沙皇专制统治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爆发在俄历二月,被称为“二月革命”。二月革命(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结果: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新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建立了自己的武装。由于当时的苏维埃领导人支持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俄国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四月提纲》发表(1917年4月)
(1)背景、原因:①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原因: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革命武装,得到人民的支持,是武装起义的领导机关;临时政府是俄国合法的全国政权,但没有掌握武装。)②临时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他极力维护旧秩序、旧制度,拒绝满足人民对于土地、面包、和平的要求,拒不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广大俄国人民依然深受各种痛苦。在这种形势下,列宁果断的在《四月提纲》中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2)内容:①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任务;②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③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3)意义:为俄国革命指明了革命的方向。七月流血事件:(1)原因: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7月俄军在前线惨败,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再次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退出一战。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公开反对革命。(2)影响:临时政府大肆搜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党人,表明革命的和平不可能,使无产阶级开始清醒。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临时政府……从一开始就拒绝考虑绝大多数俄国人所需要的两样东西——和平和土地,同样,政府也不愿结束战争。——[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十月革命的过程、结果:(1)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革命武装占领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起义取得胜利。(2)次日(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3)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政权的巩固(满足人民三大要求)政治经济外交掌握政权(最核心)⑴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新政权的建立。(全部政权归苏维埃)⑵选举成立新的政府—人民委员会。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颁布《土地法令》(封建——国有)恢复和平环境(最迫切)颁布《和平法令》——退出战争请在此输入标题【拓展提升】多角度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理论角度革命道路革命性质革命方式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3.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1).对人类历史: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对世界:①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②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3).对俄国: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为把俄国改造为社会主义工业国和实现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4).对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而且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首先夺得政权的学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点拨提升: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材料一: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装进攻:1919年3月,西伯利亚的前沙皇俄国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英国支持下向红军发动进攻;1919年夏到1920年初,以前沙皇将军邓尼金指挥的白军为主,英法等国派军队参战,从南方向莫斯科发动进攻;1920年4月,协约国怂恿波兰军队进攻苏俄。(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1年)1.背景、目的:材料一: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国外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材料二: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极其困难,40%的工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也面临着断粮的危险。苏维埃政权经受着严峻考验。——《大国崛起》①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②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1918~1921年(三年卫国战争)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最重要);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强制劳动,实行实物配给制1919年俄国1普特(16.38kg)粮食的价格国家征购价6卢布国家零售价30卢布黑市价格200卢布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①时间②目的③内容④特点:①直接过度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②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经济结构单一求纯,否定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③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⑤评价:“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国内外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它的实施对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实践证明这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四)、新经济政策材料二:1921年春,全国普遍发生了饥荒。忍饥挨饿的和生活无着落的农民自发地组织了一些暴乱,将暴乱目标指向苏维埃政权……1921年2月28日,喀琅施塔得15000名水兵参加暴乱,参加暴乱者多数是刚刚穿上军装的农民。
——张建华《俄国史》▲饥饿的人群材料一:(1)背景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的国内战争,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失败。目的:解决危机,稳定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2)内容
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现在我们开始勤奋、细心、刻苦地(虽然还不够勤奋,不够细心,不够刻苦)学习实行一种新的转变,学习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内容: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以租让制等形式引入外国资本。特点(实质):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的前提下,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新”的表现),恢复发展经济,实现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意义: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找到了一条在小农占优势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8-21
新经济政策21-28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干涉(2)国内:国内战争爆发,政治经济形势严峻。(3)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1)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后需恢复严重的国民经济。(2)农民不满,频繁暴动。(3)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生产。目的①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②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①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巩固工农联盟;②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内容农业
余粮收集制(核心)
固定的粮食税(核心)工业
工业国有化
有区别的对待大、中、小企业商业取消商品贸易,国家集中分配
产品交换转为自由贸易分配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
按劳分配影响积极作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军事斗争胜利;消极影响:超过限度,不利于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理论意义: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现实意义:工农支持,经济恢复、政权巩固。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质: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进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②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前提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因素,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1922年12月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以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达维亚等共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加入。(五)、苏联的成立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个体农民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制形式。”
——《世界历史》(1)斯大林体制的背景①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②经济技术落后,国防薄弱;③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④1922年苏联成立,1924年列宁去世,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缺乏民主传统,斯大林有浓厚的专制独裁意识。⑤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市场的弊端,这也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①实施工业化: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苏联经济得到恢复发展。②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28年开始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到1985年,除第三个五年计划因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被迫中断外,苏联完整执行了10个五年计划。(1928-1932-1937)③农业集体化(1927-1933-1937):苏联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农业集体化消灭了富农阶级,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但其中出现的强迫命令现象,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和后果。④1936年颁布苏联新宪法,标志形成。(2)斯大林模式确立过程①工业:“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时间:1926年
目标: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方式:两个“五年计划”(1928年——1937年)
结果: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②农业:“农业集体化”背景:分散的小农经济不能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粮食收购危机。时间:1927——1937年
目的: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红岩板楼梯施工方案
- 酒店、厨房设备用品项目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
- 2025年航空传感器市场分析报告
- 2020-2025年中国饮水机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热熔标线施工方案
- 工业园区土地交易居间服务
- 水产养殖居间合同
- 金融服务公司装修保修协议
- 湖北医药学院《包装材料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文理学院《基因技术的临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滴滴补贴方案
- 民宿建筑设计方案
- 干部基本信息审核认定表
- 2023年11月外交学院(中国外交培训学院)2024年度公开招聘24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答案带详解
- 春节行车安全常识普及
- 电机维护保养专题培训课件
- 汽车租赁行业利润分析
- 春节拜年的由来习俗来历故事
- 2021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导则
- 佛山市服务业发展五年规划(2021-2025年)
- 房屋拆除工程监理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