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一轮复习农业的区位选择_第1页
创新设计一轮复习农业的区位选择_第2页
创新设计一轮复习农业的区位选择_第3页
创新设计一轮复习农业的区位选择_第4页
创新设计一轮复习农业的区位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地域的形成

:1.考情再现2.考点精讲3.典例剖析4.课后作业5.真题演练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区位因素

:一、考情再现1.考情再现一、考情再现命题统计2013·课标Ⅰ,1、32015·新课标Ⅱ,2~3

2014·全国文综,39(2)2013·课标Ⅱ,3~4

2013·大纲全国,5~62012·课标文综,1

2011·课标,3~5

2015·北京文综,40(2)

2015·新课标Ⅰ,36。。。命题分析以农业生产区位材料、区域农业生产等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分析、评价、变化等。二、考点精讲2.考点精讲二、考点精讲解析见教辅1、农业的区位的实质:土地的合理利用2、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形;②气候;③土壤;④水源等①市场;②交通;③科技;④政策;⑤劳动力等二、考点精讲3、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案例改造与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作物产量、质量。新疆瓜果特别甜影响生长期和耕作制度、作物类型等海南岛热带作物、全年可生长过多、过少、季节分配等都影响作物生长期内的生长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不利于作物生长发展设施农业,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条件、光照、水分条件。二、考点精讲3、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案例改造与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地形土壤水源影响农业类型、作物类型、生产效率等平原耕作业,山地林业,高原畜牧业修筑梯田影响作物类型、作物产量、质量等酸性土壤适宜种茶等;长期耕作培育土壤,如水稻土。在降水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时,水源影响作物生长。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绿洲农业、灌溉农业改变灌溉技术,如滴灌等减弱水源总量的不足。二、考点精讲4、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及环境因素: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案例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工业基础技术市场经济下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珠江三角洲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影响农产品的市场范围和商品率海南岛的水果蔬菜能快运到北京干预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国家对种粮大户的帮扶,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农业生产提供机械、化肥等生产资料;为一些农产品提供市场等。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工业提高了东北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产量、质量和转化、销售冷藏保鲜技术扩大芬兰鲜花市场二、考点精讲5、农业区位考查的几种设问:(1)分析影响某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3)分析影响某区域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4)分析影响某区域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2)评价影响某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第一注意是什么农业类型,侧重点有不同;第二要全面分析。注意从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如河西走廊种植粮棉的主导区位是水源。如河西走廊种植粮棉的限制区位是水源。(5)分析影响某区域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变化?特别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6、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见教辅三、典例剖析3.典例剖析三、典例剖析典例详见教辅(1)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2013·课标Ⅰ,1、3)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1)~(2)题。1、提取信息:“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2、调动知识:种植业的自然条件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3、调动知识:在情人节(2月14日)期间,哥伦比亚位于赤道附近,太阳高度大,气温较高。C三、典例剖析典例详见教辅(2)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B.热量足

C.技术高D.品种全(2013·课标Ⅰ,1、3)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1)~(2)题。4、提取信息:“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5、调动知识:种植业的区位条件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市场、交通、技术、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6、地理判断:墨西哥与美国相邻,与哥伦比亚相比,其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突出优势是距离近,运费低。A三、典例剖析(2015·新课标Ⅱ,2~3)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1)~(2)题。(1)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典例详见教辅1、提取信息:“(1)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2、调动知识:发展农业目的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等可持续发展。3、地理判断: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花卉和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大增,桑基、蔗基鱼塘改为花基、菜基鱼塘可明显提升土地的经济价值,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D三、典例剖析(2015·新课标Ⅱ,2~3)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1)~(2)题。(2)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典例详见教辅4、提取信息:“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5、提取信息:“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6、调动知识:珠三角传统的基塘农业随城镇化发展逐渐演变成为城市郊区农业,更加追求经济效益,反映了当地的产业发展方向。7、提取信息:“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三、典例剖析(2015·新课标Ⅱ,2~3)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1)~(2)题。(2)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典例详见教辅8、调动知识:桑基、蔗基鱼塘模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一致,对其他地区有推广价值。9、提取信息:“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10、调动知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生态循环理念。11、提取信息:“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12、调动知识:该地水热条件的变化不大。A四、课后作业4.课后作业四、课后作业详见教辅[2013·大纲文综,36(1),14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新疆轮台(位置见下图)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14分)1、提取信息:“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2、解读信息:“评价”要求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分析。3、调动知识:轮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边缘,天山南麓,位于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且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少量山地降水作为灌溉水源;轮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明确判断过程:图1中得出适宜茶树生长的温度范围是年均温15~25℃,年降水量在1000~2000mm的地区,对照图2,可得出太湖周边地区和沿江地区适宜。四、课后作业详见教辅(2014江苏卷)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图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9-20题(双项)1.审设问分析过程:19.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A.洪泽湖周边地区B.太湖周边地区

C.沿江地区D.沿海地区明确设问要求:依据材料考查农业区位选择。3.选择答案BC2.提取图示信息、分析:四、课后作业(2014江苏卷)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图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9-20题(双项)1.审设问分析过程:20.“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A.山地易排水B.山地日照充足

C.山地风力大D.山地云雾多明确设问要求:依据材料考查农业区位选择。明确判断过程:茶树生长环境要求地表有一定坡度,有利于排水,又要求空气湿度较大,山地丘陵自然坡度有利于排水,山地迎风坡空气受地形抬升,形成云雾,利于茶树生长,产好茶。3.选择答案AD2.提取图示信息、分析:四、课后作业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分析: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B.鱼塘C.果园D.菜地花圃第(1)题,根据不同高度的农业类型可以判断该地发展了立体农业,主要受地形条件的影响。C

第(2)题,城市扩大后,市场扩大,产值更高、效益更好的农业生产类型如花卉、乳畜、蔬菜等面积扩大,粮棉种植面积减小。A详见教辅五、真题演练5.真题演练五、真题演练详见教辅[2014·全国文综,39(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下图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8分)1、提取信息:“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2、调动知识:种植业的气候条件从:光照、热量、昼夜温差、降水等分析。3、提取信息:“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4、提取信息:“图中英国气候资料”;5、地理判断:夏季气温较低(最高气温不到20℃),终年降水较多,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五、真题演练在上图的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并阐述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12分)[2015·北京文综,40(2),12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详见教辅1、提取信息:“在上图的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并阐述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2、提取信息:图中甲为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乙地为塔里木盆地。

3、调动知识: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农业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为棉花、小麦、水稻等。可从灌溉水源、气候、光照、热量、温差、土壤等方面分析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五、真题演练在上图的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并阐述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12分)[2015·北京文综,40(2),12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详见教辅4、调动知识:塔里木盆地为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农业主要分布在山麓绿洲、塔里木河两岸,要农作物为棉花、水稻、小麦等。答案甲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乙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五、真题演练详见教辅题1、提取信息:“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

(2013年海南)西藏年楚河河谷(下图)所产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

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2、调动知识:分析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

3、答案:

年楚河河谷(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纬度低、地势高,作物(油菜)生长期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五、真题演练详见教辅(2013·课标Ⅱ,3~4)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1~2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1、提取信息:“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提取信息:“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3、解读信息:“保温”不是增温。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特别是北方地区不能种植作物;

4、调动知识:我国以北方和西北为主的大部分地区春季易出现低温、干旱、大风等天气,适宜使用地膜覆盖A五、真题演练详见教辅(2013·课标Ⅱ,3~4)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1~2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5、提取信息:“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6、地理判断:东北地区春季墒情较好,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在我国西北地区作用最显著。D农业地域的形成

:1.考情再现2.考点精讲3.典例剖析4.课后作业5.真题演练一、考情再现1.考情再现一、考情再现命题统计2011·浙江文综,5

2010·北京文综,36(2)2013·海南地理

。。。命题分析以某农业地域或某农业区为材料,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二、考点精讲2.考点精讲二、考点精讲解析见教辅2、农业地域的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1、农业地域的形成:农业地域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3、农业地域的划分:农业生产条件、特点、潜力、优势和限制性因素二、考点精讲4、农业地域的类型: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游牧畜牧业以不同农业部门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混合农业二、考点精讲5、混合农业分布、区位因素、特点、问题及措施:分布: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区位因素:特点:问题及措施:气候条件较适宜,地形较平坦;水源较丰富;市场广阔。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合理安排劳动力,修建水利工程二、考点精讲三、典例剖析3.典例剖析三、典例剖析典例详见教辅解析和答案见教辅(11浙江)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和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下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1~2题。A.①B.②C.③D.④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①土地盐碱化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③湖中的水生动植大量繁殖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1、提取信息:“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2、解读信息:题干所述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

3、提取信息:“图①表示畜产品商品化,而作物自给,所以选项A错误”;

4、提取信息:同理判断选项B、C错误”;

D三、典例剖析(11浙江)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和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下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1~2题。A.①B.②C.③D.④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①土地盐碱化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③湖中的水生动植大量繁殖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1、提取信息:“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2、提取信息:“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和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

3、提取信息:②。。。③。。。与引水过多矛盾,不符合题干;

A三、典例剖析典例详见教辅(2013·海南地理)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1)~(3)题(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1、提取信息:“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图示有时令河”;2、地理判断:区域为西北干旱地区。3、提取信息:“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4、调动知识:西北干旱地区土壤盐渍化主要分布在地下水埋藏深度较浅的地区。5、提取信息:“图示甲、乙位于河流的上游,丙处有常年河,丁位于时令河流最下游,”三、典例剖析典例详见教辅(2013·海南地理)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1)~(3)题(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6、解读信息:河流上游,流量较丰富,流速较快,淋盐作用较强。丁处地下水埋藏较浅,地形平坦,又是时令河。7、地理判断:丁处盐渍化最严重。D三、典例剖析典例详见教辅(2013·海南地理)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1)~(3)题(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水分C.坡度D.温度(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8、提取信息:“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9、调动知识:西北干旱地区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分。10、提取信息:“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B11、提取信息:“A.甲地区植被退化”;12、地理判断:结合上题分析,甲位于河流上游,乙处引水灌溉对甲影响不大。三、典例剖析典例详见教辅(2013·海南地理)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1)~(3)题(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水分C.坡度D.温度(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13、提取信息:“B.乙地区沙化”;14、地理判断:结合上题分析,乙处水源来自上游冰川融水,短时间不会导致沙化。15、提取信息:“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16、地理判断:结合上题分析,乙处引水,导致下游丙、丁处水资源减少,导致沙化。C四、课后作业4.课后作业[2014·福建文综,37(3),12分]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材料二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四、课后作业详见教辅

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12分)1、提取信息:“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2、调动知识:市场、技术、地价、政策和交通等方面分析。3、地理分析:市场:北部靠近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市场需求量大。技术:资金、科技力量雄厚。交通:物流、铁路、高速公路、运河等交通便利。政策:国家重视,政策大力扶持。地价:地价高,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五、真题演练5.真题演练五、真题演练详见教辅解析和答案见教辅“种植的区位条件”,从农业区位切入,棉花成熟季节降水少、有冰川积雪融水做水源、光照足、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地形平坦、在山口冲积扇上,土壤适宜等等第(1)题:分布规律沿塔里木盆地边缘,环状分布,主要是水源的原因。(2012·大纲全国文综,36)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答:(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五、真题演练详见教辅第(2)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