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清华2013.11.23周六上午(江苏省委组织部委托徐州创新管理人才)讲授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林江教授1讲授提纲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三、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四、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改革取向五、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2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32023/1/31(一)世界经济继续呈现弱增长格局42023/1/312013年世界经济仍处危机后低速增长调整期艰难复苏,基础薄弱,风险犹存。从发达经济体来看,美、欧、日的经济走势分化明显。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消费者信心回升、失业率下降等预示美国经济将保持温和低速增长;欧洲:将维持轻度衰退现状,高失业率与高通胀率并存,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仍将比较突出,但金融市场的逐步稳定将有利于经济好转,预计2013年年底欧盟经济有望实现正增长;日本:“安倍经济学”难以从长期拯救日本经济。新兴经济体:考虑到创新能力较弱以及对外部市场依赖性较强,新兴经济体持续回升的动力难言强劲。2023/1/315全球增长陷“低速挡”新兴经济体成焦点IMF2013年10月8日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警告说世界经济增长仍处于“低速挡”且下行风险持续。报告预测,全球经济今明两年将分别增长2.9%和3.6%,比7月份的预测值分别下调了0.3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发达国家今明两年整体增速预计分别为1.2%和2.0%,均与7月份的预测值持平。其中美国经济今明两年预计将分别增长1.6%和2.6%,较之前预测值分别下调了0.1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今年将萎缩0.4%,程度较之前预测略有减轻;明年将增长1.0%,与之前预测持平。发展中国家经济将在今明两年分别增长4.5%和5.1%,比7月份的预测值分别下调了0.5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将在今明两年分别增长7.6%和7.3%,比之前的预测值分别下调了0.2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2023/1/316报告指出,发达经济体增长势头有所增强,而新兴经济体增速尽管依然较为强劲,但出现了下滑。两种趋势相互作用,新兴经济体目前面临着增长减速和金融市场收紧的双重挑战。报告认为,短期来看两大因素可能影响全球经济走势:一是市场越来越多地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到达“拐点”,几个月来美联储有关削减量化宽松的表态导致美国和一些其他国家长期利率走高;二是中国经济中期来看增速将低于过去多年来的高增长水平。中国政府接受经济增速一定程度的下降,这符合向更均衡和可持续增长道路的转变,IMF认为中国政府避免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是正确选择。2023/1/317新兴经济体增速下降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因素。俄罗斯和南非的增长下滑更大程度上是周期性的,而中国和印度则更多反映出潜在增长率的下降。新兴市场经济体政府面临着两项挑战,首先是适应潜在增长率的下降,二是处理好周期性调整。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依然来源于新兴经济体,但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动能将更多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作为危机老“病灶”的欧元区正逐步摆脱经济衰退的深渊,外围国家趋于稳定而核心国家经济有所增强,但经济活动仍将十分疲弱,需要实施结构性改革以恢复经济活力。2023/1/318(二)美国经济延续复苏势头美国救市行动及政策取向被证明是成功的。多数指标表明美国经济正处于缓慢复苏。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于10月17日达到16.7万亿美元的法定上限。92023/1/311、美国救助银行的行动取得了成效始于小布什时期并延续至奥巴马政府的大型银行救助发挥了作用。银行救助行动整体上不受公众欢迎,但当时和现在的现实是,当代经济必须具备正当运行的金融体系。救助房地美和房利美。欧洲随着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他们错过了以可接受成本提高资本的所有机会。102023/1/312、美国的货币政策取得了成效美联储购买了大规模债券,称为量化宽松,这对为美国银行增加流动性使其继续放贷至关重要。欧洲央行也向银行提供资金来避免灾难发生,但该举措如同断路器,将风险由私营机构转至央行负债表。这虽然赢得了时间,但基本问题仍存。112023/1/313、美国经济数据显示经济步入缓慢复苏美国GDP年率现值:2012年1季度2.2%;2季度1.5%;3季度2.0%;4季度-0.1%。
2013年1季度2.5%;2季度1.7%;3季度2.8%。美国2013年各月份制造业指数(ISM):1月53.1;2月54.2;3月51.3;4月50.7;5月49.0;6月50.9;7月55.4;8月55.7;9月56.2;10月56.4。美国2013年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现值:1月1.6%;2月2.0%;3月1.5%;4月1.1%;5月1.4;6月1.8%;7月2.0%;8月1.5%;9月1.2%。美国2013年生产者物价指数年率现值:1月:1.4%;2月1.7%;3月1.1%;4月0.6%;5月1.7%;6月2.5%;7月2.1%;8月1.4%;9月0.3%。122023/1/31表1美国2013年各月份失业率时期预测值前值现值公布日期2013年10月7.30%7.20%7.3%2013-11-082013年9月7.3%7.3%7.2%2013-10-222013年8月7.4%7.4%7.3%2013-09-062013年7月7.5%7.6%7.4%2013-08-022013年6月7.5%7.6%7.6%2013-07-052013年5月7.5%7.5%7.6%2013-06-072013年4月7.6%7.6%7.5%2013-05-032013年3月7.7%7.7%7.6%2013-04-052013年2月7.9%7.9%7.7%2013-03-082013年1月7.8%7.8%7.9%2013-02-012023/1/3113表2美国2013年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现值14时期预测值前值现值公布日期2013年10月77.077.575.22013-10-112013年9月82.082.176.82013-09-132013年8月85.285.180.02013-08-162013年7月84.784.183.92013-07-122013年6月8584.582.72013-06-142013年5月77.676.483.72013-05-172013年4月78.578.672.32013-04-122013年3月78.077.671.82013-03-152013年2月74.873.876.32013-02-152013年1月7572.971.32013-01-182023/1/3115图1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2023/1/31(三)美日欧央行集体延续无限量宽松,
引发全球降息潮,“货币战”硝烟四起162023/1/311、美联储相继推出量化宽松政策QE1为1.75万亿美元,QE2为6,000亿美元,美联储在此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中共计购买2.35万亿美元抵押支持债券和公债,希望藉此压低借贷成本。2012年9月15日,美联储宣布启动QE3,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与QE1和QE2不同的是,这次美联储并未说明总购买规模和执行期限。2012年12月13日凌晨美联储又宣布推出QE4来取代之前的扭曲操作(OT),每月购买450亿美元较长期国债,加上QE3的400亿美元,美联储每月将购买850亿美元资产。美联储曾明确表示,在失业率高于6.5%、未来1到2年通胀预期不超过2.5%的情况下,美联储将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零到0.25%这一区间。172023/1/31QE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向实体经济注入货币,以增加市场流动性,增加经济活力,促进就业回升,拉动本国GDP尽快回升至合理水平;二是压低汇率,利用汇率贬值来增加出口,增加贸易盈余,使经济尽快驶入增长轨道;三是多余的货币流入新兴市场国家,推升新兴经济体对商品的需求,提升商品价格,进而推高美国进口商品价格,可以提升通胀水平,防止通缩,适度通胀对美国债务有利。QE影响商品价格的路径主要是通过汇率变化和增加新兴经济体的流动性来实现的。外资流入,加上西方经济危机,迫使中国加大投资,QE带来的外汇流入,使本币快速升值。2023/1/3118美联储告别QE路线图及其影响退出路线图:先退QE,再加息。美联储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从次序上看,先是动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将联邦基金利率降到零至0.25%区间这一史上最低水平,后是启动数轮非常规量化宽松政策,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和金融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令其资产规模膨胀至3万亿美元之上。如果执行退出策略,美联储将逆向操作,第一步择机退出量化宽松,第二步则是加息,将目前超低利率稳步回调至理想化的“中性水平”,既不再产生刺激作用,又不妨碍经济继续增长。192023/1/31美联储何时推出QE?IMF:过早退出QE或致全球债市损失2.3万亿美元。IMF称,随着利率冲击在全球蔓延,全球债券资产价值总体上可能出现5.6%的损失,相当于2.3万亿美元。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其他的潜在损失,例如股票、不动产和汇市方面的损失。2023/1/31202、欧洲央行开启无限量量化宽松的序幕2012年9月6日,欧洲央行宣布,在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s)、证券市场计划(SMP)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基础上,推出了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在二级市场无限量购买期限为1年~3年的欧元区国债。在经济数据不给力的背景下,欧洲央行于2013年5月2日晚宣布将欧元区主导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0.5%,成为该行近10个月以来首次降息。2013年11月7日欧洲央行宣布将欧元区主导利率再下调25个基点至0.25%.212023/1/313、日本央行出台创纪录货币宽松政策为使日本经济摆脱连续长达15年之久的通货紧缩状态,拉动新增长,2012年日本央行已实施了5次量化宽松。2013年4月3日至4日,日本央行推出了以的新金融政策。“用两年左右时间达成2%的通胀目标和将资金供应规模扩大至目前两倍”该国央行承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向经济注入1.4万亿美元资金,货币基础在2014年底前将翻倍至2.9万亿美元。日本央行决定将量化宽松的目标转向基础货币,今后两年将以每年约60万亿至70万亿日元的速度增加,到2014年末增加至270万亿日元,比2012年12月的138万亿日元近乎翻番。这一新措施将从货币层面全力支持安倍提出的经济政策,以促成“安倍经济学”从口号变为现实。222023/1/314、全球降息潮:“货币战”硝烟四起从欧元区、澳大利亚、印度、波兰到韩国,全球越来越多中央银行以降息支撑经济。据统计,2007年6月至今全球央行已经降息至少512次,这些庞大的流动性助长股市,却尚未证实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有良好的成效。232023/1/31(四)欧洲经济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242023/1/311、欧元区和欧盟2012年GDP双双下降欧元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0.6%;欧盟2012年GDP同比下降0.5%;标普2013年3月26日将欧元区2013年GDP从先前预估的0.1%跌幅下调至负0.5%。252023/1/312、欧元区失业率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和欧盟失业率持续上升,显示债务危机和金融市场动荡已延伸至实体经济,就业形势不断恶化。2013年欧元区17国失业率:1月份11.9%;2月份12%;3月份12.1%;4月份至12.0%;
5月份失业率达到12.1%;6月失业率12.1%;7月份失业率12.1%;8月份失业率12.0%;9月份失业率12.2%。扩展至欧盟28国,9月份失业率11.0%,8月份失业率10.9%,7月份失业率11.0%,6月份失业率为10.9%,5月份11%。262023/1/319月份,欧盟28国失业率为11.0%,高于去年9月份的10.6%。欧盟国家中失业状况最严重的是希腊和西班牙,失业率分别高达27.6%和26.6%。失业率最低的是奥地利,为4.9%,其次是德国和卢森堡,失业率分别为5.2%和5.9%。年纪在15岁至24岁的年轻欧洲人是失业的主要人群,西班牙,希腊和克罗地亚的超过一半年轻人失业。如果无法解决失业问题并使经济恢复增长,那么欧洲将面临失去一代年轻工人的风险。2023/1/31273、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数据编撰机构Markit:2012年12月欧元区制造业PMI终值降至46.1。282023/1/31表32013年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月份指数2013年10月份51.32013年09月份51.12013年08月份51.42013年07月份50.32013年06月份48.72013年05月份48.32013年04月份46.72013年03月份46.82013年02月份47.92013年01月份48.82023/1/3129表4欧元区GDP年率终值时期预测值前值现值公布日期第二季度-0.5%-0.5%-0.6%2013-10-07第三季度--0.6%-0.6%2013-01-09第三季度-1.4%1.3%2012-01-11第一季度0.6%0.6%0.6%2010-07-07第四季度-2.1%-2.1%-2.2%2010-04-07第三季度-4.1%-4.1%-4.0%2010-01-08第二季度-4.7%-4.7%-4.8%2009-10-07第一季度-4.8%-4.8%-4.9%2009-07-08第四季度-1.30%-1.30%-1.5%2009-04-07第三季度0.6%0.6%0.6%2009-01-08第二季度1.4%1.4%1.4%2008-10-08第一季度2.2%2.2%2.1%2008-07-092023/1/31304、物价低迷
表5欧元区2013年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月率终值31时期预测值前值现值公布日期2013年10月-0.7%0.0%2013-11-152013年9月0.6%0.2%0.7%2013-10-162013年8月--0.9%0.2%2013-09-162013年7月-0.0%-0.9%2013-08-162013年6月-0.2%0.0%2013-07-162013年5月-0.0%0.2%2013-06-142013年4月-1.7%0.0%2013-05-162013年2月--1.8%0.3%2013-03-152013年1月-0.5%-1.8%2013-02-282023/1/315、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低迷时期预测值前值现值公布日期2013年10月-14.5-14.5-14.52013-10-302013年9月--14.9-14.92013-09-272013年8月--15.6-15.62013-08-302013年7月-17.4-17.4-17.42013-07-302013年6月-18.8-18.8-18.82013-06-272013年5月-21.9-21.9-21.92013-05-302013年4月-22.3-22.3-23.52013-04-292013年4月-24-23.5-22.32013-04-222013年3月-23.5-23.5-23.52013-03-272013年2月-23.6-23.6-23.62013-02-272013年1月-23.9-23.9-23.92013-01-30表6
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2023/1/31326、德国
表7德国Ifo商业景气指数33时期预测值前值现值公布日期2013年10月108.0107.7107.42013-10-252013年9月108.0107.5107.72013-09-242013年8月107106.2107.52013-08-272013年7月106.1105.9106.22013-07-252013年6月105.9105.7105.92013-06-242013年5月104.4104.4105.72013-05-242013年4月106.2106.7104.42013-04-242013年3月107.8107.4106.72013-03-222013年2月104.9104.2107.42013-02-222013年1月103102.4104.22013-01-252023/1/317、非欧元区的英国
表8
GDP年率初值34时期预测值前值现值公布日期2013年3季度1.50%1.30%1.5%2013-10-252013年2季度1.4%0.3%1.4%2013-07-252013年1季度0.4%0.2%0.6%2013-04-252012年4季度0.2%0.0%0.0%2013-01-252012年3季度-0.5%-0.5%0.0%2012-10-252012年2季度-0.3%-0.2%-0.8%2012-07-252012年1季度0.3%0.5%0.0%2012-04-252023/1/31表9非欧元区的英国2013年失业率35时期预测值前值现值公布日期2013年10月3.9%4.0%3.9%2013-11-132013年9月4.2%4.2%4.0%2013-10-162013年8月4.3%4.3%4.2%2013-09-112013年7月4.4%4.4%4.3%2013-08-142013年6月4.5%4.5%4.4%2013-07-172013年5月4.5%4.5%4.5%2013-06-122013年4月4.6%4.6%4.5%2013-05-152013年3月4.7%4.7%4.6%2013-04-172013年2月4.7%4.7%4.7%2013-03-202013年1月4.8%4.8%4.7%2013-02-202023/1/318、欧元区如何应对?“三驾马车”机制: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元区三位一体工具箱的轮廓已经大致形成,即强化财政约束+量化宽松政策+银行联盟。通过财政巩固降低财政赤字,通过经济增长消化债务,通过通货膨胀撇清债务。债务减记,通过债务违约与重组进行赖账。设立救助基金。如建立5000亿欧元规模的永久性救援基金欧洲稳定机制(ESM),用于向债务缠身的欧元区主权国家提供救助贷款。向银行注资。欧洲央行购买当事国债券。欧洲央行量化宽松。要求被救助国紧缩经济。发行债券。当事国退出欧元区,等等。362023/1/31(五)其他主要经济体372023/1/311、日本经济上升势头减弱2012年第2季度和第3季度出现连续下滑,第4季度修正数据显示经济正在走出低谷。受益于政府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预期,日本经济短期有望出现正增长。382023/1/31表10日本全国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39时期预测值前值现值公布日期2013年9月0.7%0.8%0.7%2013-10-252013年8月0.7%0.7%0.8%2013-09-272013年7月0.6%0.4%0.7%2013-08-302013年6月0.3%0.0%0.4%2013-07-262013年5月0.0%-0.4%0.0%2013-06-282013年4月-0.4%-0.5%-0.4%2013-05-312013年3月-0.4%-0.3%-0.5%2013-04-262013年2月-0.4%-0.2%-0.3%2013-03-292013年1月-0.2%-0.2%-0.2%2013-03-012023/1/31表11日本失业率时期预测值前值现值公布日期2013年9月4.0%4.1%4.0%2013-10-292013年8月3.8%3.8%4.1%2013-10-012013年7月3.9%3.9%3.8%2013-08-302013年6月4.0%4.1%3.9%2013-07-302013年5月4.0%4.1%4.1%2013-06-282013年4月4.1%4.1%4.1%2013-05-312013年3月4.2%4.3%4.1%2013-04-302013年2月4.2%4.2%4.3%2013-03-292013年1月4.2%4.2%4.2%2013-03-012023/1/3140日本的两大问题(1)老龄化问题通常,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称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称为“老龄社会”,超过21%被视为“超老龄化社会”。早在1970年,日本就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比例占总人口7%),1994年便步入老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比例占总人口14%)行列。日本政府公布的2011年《高龄社会白皮书》显示,截至2010年10月1日,日本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增至23.1%,日本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1.2%。随着人口的日益老龄化,住宅和汽车等消费陷入低迷。412023/1/31(2)债务问题希腊债务占其GDP132.4%。如果将政府债务按人口平摊,希腊每人平均负债51000美元。在发达国家里面,日本的政府负债情况最为严重,2012年债务额占GDP的244.07%,居世界第二,仅次于非洲的津巴布韦。422023/1/31日本政府债务2013年6月底首次突破1000万亿日元大关。截至2013年9月底,日本包括国债、短期证券等在内的政府债务达到1011.1785万亿日元,再次刷新日本政府债务最高纪录。目前平均每个日本国民要承担约794万日元的债务。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和其政府债务没有因果关系。日本政府的总债务虽然很大,但是减去政府的巨额财政资产和社保基金后,其净债务明显低了下来,而且政府的财政赤字筹划资金和管理债务方面的能力较高。2023/1/314344图22012年各国政府债务余额占GDP比重2023/1/312、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速度趋缓2012年,多数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继续减慢。2012年印度经济增长率为5.1%,属于全球增长相对较快的经济体之一。1季度5.3%,2季度5.5%,3季度5.3%,4季度4.5%。2012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为3.5%。1季度4.9%,2季度减缓到4%,3季度2.9%。俄罗斯GDP增速从2011年的4.3%放缓至2012年的3.5%。2012年南非增长率2.4%。2012年巴西经济增长率1%。452023/1/312012年,金砖国家除巴西外,增长率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其中,中国实际增长率达到7.8%,比整个发展中国家5.1%的平均增长率高出50%以上,是2012年全球2.2%的平均增长率的3倍多。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继续上升。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8.3万亿美元(现汇),首次超过美国(15.83万亿美元)的一半,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位置。世界银行指出,未来几年金砖国家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将超过60%。462023/1/312023/1/31473、“中国效应”助推,澳央行降息至历史新低
随着矿业繁荣逐步降温,加上中国等主要市场进入经济转型,澳大利亚经济也陷入了阶段性困境。截至今年6月份的财年中,澳大利亚零售额增幅降至50年来最低水平,举债成本下降未能促使支出增加。企业信心跌至四年低点,失业率也持续走高。澳大利亚央行8月6日宣布,将基准利率再降25基点,至历史最低的2.5%。此次降息是今年以来的第二次,也是自2011年11月以来的第八次。在此期间,澳大利亚累计降息多达2.25个百分点。2023/1/31484、道指频创新高,铜博士缘何反向行之自年初上涨以来,美股几乎没有明显回调,三大股指升至纪录高位,而期铜却垂头丧气地阴跌。同为反映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道指与伦铜历来关系密切,尤其“9·11”事件后,二者相关性空前增强。从伦铜和道指、伦铜美元的关联性看,道指对伦铜的影响甚于美元,原因在于道指对经济数据的反映更为充分和准确。492023/1/31相关研究表明,2004年至2010年,伦铜与美元的平均负相关性为-0.48,并不显著,显示美元并不是长期有效影响铜价走势的因素。而伦铜与道指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6,表明道指对伦铜的影响力度明显高于美元。2004年,伦铜与道指的相关系数为0.12,2005年至2007年逐步增加到0.31、0.35和0.73。而到2008年,两者相关系数达到空前高度0.92,随后两年仍维持在0.90附近。道指上涨更多是基于流动性充裕的风险溢价支撑,伦铜下跌主要是受制于实体经济低迷特别是中国需求的拖累,道指和伦铜的鲜明反差,凸显出金融资产类价格泡沫与经济真实疲弱的巨大裂差。2023/1/3150从金融属性看,尽管货币宽松,但基本没有通胀压力,又缺少了强劲的中国需求这一炒作题材,期铜自然失宠于投机者;从商品属性看,供应预期过剩,加之需求担忧加剧,铜市悲观情绪因此不断上升。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两方面看,伦铜都不具备吸引力,最乐观的走势预期也就是震荡,但中长期重心还将向下。整体看,原油、黄金、基本金属与欧美股市的表现已经大相径庭。尽管除美国外的全球主要央行致力于新一轮宽松政策,但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指标无明显压力,尤其是市场缺乏对中国经济的必要信心,从而拖累市场对大宗商品的整体看法。512023/1/315、索罗斯与“中国大妈”不同的黄金观早在2010黄金上冲到1300美元/盎司以上的历史新高时,索罗斯就看透了美联储的底牌,抛出了黄金泡沫的论调,而且知行合一,在2011年一季度,索罗斯减持了其99%的黄金资产。市场当时并没有配合,黄金从1500美元一路攀升到1900美元/盎司才止步,但之后的跌跌不休终于证明了他的论调。索罗斯表示虽然不能看到黄金的长期趋势,却认为黄金避险地位已经被毁灭了。4月份的黄金大跌使得抢金的“中国大妈”名声大噪,完全不理会高盛等著名投行看空黄金的观点。522023/1/31“末日博士”鲁比尼对金价的解释鲁比尼:金价从2009年初每盎司800美元涨到2011年秋的1900美元,具备了泡沫的所有特征,价格猛涨与供需基本面脱钩。他预计,到2015年,金价可能会跌至1000美元。532023/1/31人民日报观点:美国利用金融霸权操纵金价暴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内因是黄金本身走势的内在调整需要;外因是美国为了维护美元强势地位和金融霸权,人为操纵黄金市场的结果。从2009年开始,美国首先打压欧元。欧元被打压下去后,日元成为下一个目标。然而,日元在2012年下半年主动贬值24%,等于用主动做空避免了被动做空。之后能够挑战美元的就是黄金了。美国利用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转嫁危机。美国利用自己的金融霸权、舆论霸权,由华尔街金融大鳄们集体打压黄金,维护强势的美元地位。542023/1/31现价接近开采成本价,黄金涨抑或跌?黄金的开采成本已经高达800美元/盎司,根据彭博资料显示,全球十大黄金开采企业中,7家企业资料显示,目前黄金的平均开采成本达到了1201美元/盎司。因此,1200美元/盎司成为了世界公认的黄金平均成本价。中国的黄金开采成本相对较低,2012年中国的黄金企业紫金矿业销售成本也达到了600美元/盎司。有机构对全球最大的12个黄金矿商2012年的生产成本做了统计分析,其中有两家成本超过了1000美元/盎司,还有两家接近1000美元/盎司。黄金的开采成本是价格参考吗?552023/1/31媒体称中国酝酿“黄金事件”:
悄无声息增黄金储备
外媒称中国暗中买四千吨黄金,谁有黄金谁赢得货币战争。中国人民银行最近一次公布其黄金储备是在2009年4月,为1054公吨。目前美国拥有8000公吨黄金储备,欧元区国家累计拥有10000公吨,而如果货币战争爆发,中国区区1000公吨的黄金储备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不过,如果中国黄金储备能达到5000公吨,那就另当别论了。黄金一向被认为是对抗高通胀的避险商品。如果未来全球陷入高通胀的环境,意味着退休金和养老金大幅贬值,这时候谁手中握有的黄金储备多,谁就是赢家。2023/1/3156表12世界黄金协会:截至2013年7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2023/1/3157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582023/1/31(一)总体判断1、总体形势:经济企稳态势初步确定,基础仍不稳固;多个产业产能过剩状况未有根本好转;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成本上升压力日益加大;上游行业价格出现反弹压力;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增速逐渐放缓周期。2、构成2013年中国经济回暖最大的障碍:产能过剩;通胀压力抬头;外需疲弱。592023/1/31(二)主要经济指标分析602023/1/311.GDP增长2008年:9%;2009年:8.7%;2010年:10.3%;2011年:9.2%;2012年:7.8%。2013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6%。1季度增长7.7%;2季度增长7.5%;3季度增长7.8%。上述数据体现了尽管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仍处于中速发展的预定阶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中国经济连续五个季度运行在7.4%-7.9%的区间,运行是比较平稳的。”2023/1/3161表132012年第1季度至2013年第3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绝对额同比(%)绝对额同比(%)绝对额同比(%)绝对额同比(%)2013年第1-3季度386762.07.7%35669.03.4%175118.07.8%175975.08.4%2013年第1-2季度248009.07.6%18622.03.0%117037.07.6%112350.08.3%2013年第1季度118855.07.7%74273.4%545697.8%568598.3%2012年第1-4季度5193227.8%523774.5%2353198.1%2316268.1%2012年第1-3季度3534807.7%330884.2%1654298.1%1549637.9%2012年第1-2季度2270987.8%174714.3%1109508.3%986777.7%2012年第1季度1079958.1%69223.8%514519.1%496227.50%2011年第1-4季度4715649.2%477124.5%22059210.6%2032608.9%2023/1/316263年份中国GDP年增长率(%)20127.820119.3201010.420099.220089.6200714.2200612.7200511.3200410.120031020029.120018.320008.419997.619987.819979.3199610199510.9199413.1199314199214.219919.2表14中国1991年—2012年GDP增长率2023/1/312012年世界各国GDP排行榜以2012年末汇率计算,2012年世界各国经济GDP排名依次为(单位:万亿美元)1、美国:15.832、中国:8.33、日本:5.34、德国:3.45、法国:2.66、英国:2.57、巴西:2.38、意大利:2.19、俄罗斯:2.010、印度:1.8642023/1/312012年世界各国家人均GDP排名(单位:美元)1、
卢森堡122,2722、
卡塔尔97,9673、
挪威96,5914、瑞士84,9835、
澳大利亚66,9846、
阿拉伯联合大公国(阿联酋)66,6257、丹麦63,0038、
瑞典61,0989、荷兰51,41010、加拿大51,14787、中国5432652023/1/312、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表15
2012年第1季度至2013年第3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指数同比环比指数同比环比2013年第3季度121.521.50%0.90%119.519.50%2.50%2013年第2季度120.620.60%-5.00%11717.00%-5.40%2013年第1季度125.625.60%1.20%122.422.40%2.00%2012年第4季度124.424.40%1.60%120.420.40%3.90%2012年第3季度122.822.80%-4.10%116.516.50%-4.70%2012年第2季度126.926.90%-0.40%121.221.20%-1.80%2012年第1季度127.327.30%-0.90%12323.00%1.00%2023/1/31663、消费者信心指数表162013年1月—2013年9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月
份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预期指数消费者满意指数指数值同比增长环比增长指数值同比增长环比增长指数值同比增长环比增长2013年09月份99.8-0.99%2.04%103.5-0.48%1.87%94.2-1.87%2.28%2013年08月份97.8-1.61%0.62%101.6-2.03%0.59%92.1-0.97%0.77%2013年07月份97.2-1.02%0.21%101-0.49%0.50%91.4-2.04%-0.33%2013年06月份97-2.32%-2.02%100.5-2.62%-2.14%91.7-1.71%-1.82%2013年05月份99-4.99%-4.53%102.7-5.69%-5.00%93.4-3.81%-3.81%2013年04月份103.70.68%1.07%108.1-0.37%0.19%97.12.53%2.75%2013年03月份102.62.60%-5.18%107.91.79%-4.77%94.55.00%-6.06%2013年02月份108.23.05%3.54%113.32.16%2.91%100.64.68%4.68%2013年01月份104.50.58%0.77%110.10.73%2.32%96.10.31%-1.74%2023/1/31674、采购经理人指数(PMI)2013年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升,为18个月以来的新高,表明我国制造业经济稳中向好。682023/1/31表17中国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月份制造业非制造业指数同比增长指数同比增长2013年10月份51.40.30%56.30.90%2013年09月份51.10.10%55.41.50%2013年08月份51.00.70%53.9-0.20%2013年07月份50.30.20%54.10.20%2013年06月份50.1-0.70%53.9-0.40%2013年05月份50.80.20%54.3-0.20%2013年04月份50.6-0.30%54.5-1.10%2013年03月份50.90.80%55.61.10%2013年02月份50.1-0.30%54.5-1.70%2013年01月份50.4-0.20%56.20.10%2023/1/316970图3制造业PMI指数2023/1/315、财政收入在连续7个月的同比下降后,2009年5月起财政收入止跌回升。2012年财政收入117210亿元人民币。2013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1.1%,增速比1-5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2013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9260.61亿元,同比增长7.9%,比去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主要受经济增长放缓、价格涨幅回落、企业利润下降、实施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影响。2023/1/3171表18中国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财政收入2023/1/3172月份当月(亿元)同比增长环比增长累计(亿元)同比增长2013年10月份1213616.20%29.63%1105259.40%2013年09月份936213.40%9.01%983898.60%2013年08月份85889.20%-27.52%890278.10%2013年07月份1184911.00%-4.27%804398.00%2013年06月份1237712.10%-2.92%685917.50%2013年05月份127496.20%11.53%562146.60%2013年04月份114316.10%18.97%434656.70%2013年03月份96086.10%-57.16%320346.90%2013年02月份224267.20%-224267.20%6、外贸形势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1.16万亿元人民币,折合3.4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6%。其中出口11.2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8万亿美元,增长7.8%;进口9.96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6万亿美元,增长7.3%;贸易顺差2004.6亿美元,扩大12%。10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09万亿元人民币,折合3397亿美元,增长6.5%。其中出口1.14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854亿美元,增长5.6%;进口0.9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543亿美元,增长7.6%;贸易顺差收窄3.3%。从海关数据看,当前我国外贸正加速上行、好于市场预期,逐步驶上稳定增长轨道。732023/1/31表19
2013年1月至10月海关进出口增减情况一览表(单位:亿美元;%)月份当月出口额当月进口额累计出口额累计进口额金额
(亿美元)同比
增长环比
增长金额
(亿美元)同比
增长环比
增长金额
(亿美元)同比
增长金额
(亿美元)同比
增长10月1854.15.60%-0.13%15437.60%-9.47%18002.17.80%15997.57.30%9月1856.5-3.00%-2.60%1704.47.40%5.15%16148.68.00%144557.30%8月1906.17.20%2.48%1620.97.00%-3.62%14292.69.20%12750.57.30%7月1859.915.10%6.70%1681.7310.90%14.25%12387.349.50%11130.247.30%6月1743.16-3.10%-4.63%1471.91-0.70%-9.33%10528.2310.40%9448.696.70%5月1827.71.00%-2.29%1623.4-0.30%-3.88%8785.613.50%7976.98.20%4月1870.6114.70%2.67%168916.80%-7.74%6958.6817.40%6348.8410.60%3月1821.910.00%30.72%1830.7414.10%47.50%5088.7118.40%4657.988.40%2月1393.6921.80%-25.62%1241.18-15.20%-21.55%3267.3123.60%2825.795.00%1月1873.6625.00%-5.95%1582.1928.80%-5.60%1873.6625.00%1582.1928.80%2023/1/3174表20
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2023/1/3175月份同比增长累计增长2013年10月份10.39.72013年09月份10.29.62013年08月份10.49.52013年07月份9.79.42013年06月份8.99.32013年05月份9.29.42013年04月份9.39.42013年03月份8.99.52013年02月份9.99.97、工业增加值8、CPI、PPI2013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3%;食品价格上涨6.5%,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3.2%,服务价格上涨3.1%。1-10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6%。2013年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1%。1-10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1%。762023/1/31PPI连降20个月预警工业通缩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走弱,将对经济和企业产生不利影响:一是价格走弱,推迟补库存,甚至导致企业去库存;二是价格下跌,企业利润承压,面临存货跌价准备压力。772023/1/31表21
2013年1月至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月
份全国城市农村当月同比
增长环比
增长累计当月同比
增长环比
增长累计当月同比
增长环比
增长累计10月103.23.2%0.1%102.6103.23.2%0.1%102.5103.33.3%0.0%102.89月103.13.1%0.8%102.5103.03.0%0.8%102.5103.33.3%0.8%102.78月102.62.6%0.5%102.5102.52.5%0.4%102.4102.92.9%0.6%102.67月102.72.7%0.1%102.4102.62.6%0.1%102.4102.92.9%0.0%102.66月102.72.7%0.0%102.4102.62.6%0.0%102.4102.82.8%0.1%102.55月102.12.1%-0.6%102.4102.12.1%-0.6%102.3102.22.2%-0.5%102.54月102.42.4%0.2%102.4102.42.4%0.3%102.4102.42.4%0.1%102.53月102.12.1%-0.9%102.4102.02.0%-0.9%102.4102.22.2%-1.0%102.62月103.23.2%1.1%102.6103.23.2%1.1%102.6103.33.3%1.0%102.71月102.02.0%1.0%102.0102.02.0%1.0%102.0102.22.2%1.2%102.22023/1/317879图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来源:统计局网站)图4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2023/1/31月份当月当月同比增长累计2013年10月份98.5-1.50%98.002013年09月份98.7-1.30%97.942013年08月份98.4-1.60%97.852013年07月份97.7-2.30%97.772013年06月份97.3-2.70%97.782013年05月份97.1-2.90%97.882013年04月份97.4-2.60%98.082013年03月份98.1-1.90%98.302013年02月份98.4-1.60%98.402013年01月份98.4-1.60%98.40表22
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2023/1/318081图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2023/1/3182图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2023/1/319、货币供应量月份货币和准货币(M2)货币(M1)流通中的现金(M0)数量
(亿元)同比
增长环比
增长数量
(亿元)同比
增长环比
增长数量
(亿元)同比
增长环比
增长2013年10月份1070200.0014.30%-0.67%319400.008.90%2.27%55600.008.00%-1.59%2013年09月份1077400.0014.20%1.53%312300.008.90%-0.57%56500.005.70%2.91%2013年08月份1061200.0014.70%0.84%314100.009.90%1.13%54900.009.30%0.92%2013年07月份1052400.0014.50%-0.20%310600.009.70%-0.96%54400.009.50%0.37%2013年06月份1054500.0014.00%1.19%313600.009.10%1.10%54200.009.90%-0.18%2013年05月份1042100.0015.80%0.92%310200.0011.30%0.85%54300.0010.80%-2.34%2013年04月份1032600.0016.10%-0.34%307600.0011.90%-1.16%55600.0010.80%-0.18%2013年03月份1036100.0015.70%3.76%311200.0011.90%5.10%55700.0012.40%-7.63%2013年02月份998600.0015.20%0.66%296100.009.50%-4.88%60300.0017.20%-3.52%2013年01月份992100.0015.90%1.84%311300.0015.30%0.84%62500.004.40%14.26%表23
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2023/1/3183表24外汇和黄金储备(亿美元、万盎司)84月份国家外汇储备(亿美元)黄金储备(万盎司)数值同比环比数值同比环比2013年09月份3660011.41%0.00%0-100.00%0.00%2013年06月份34966.867.92%-0.52%0-100.00%0.00%2013年05月份35148.019.63%-0.56%0-100.00%0.00%2013年04月份35344.827.14%2.67%0-100.00%-100.00%2013年03月份34426.494.17%1.39%33890.00%0.00%2013年02月份33954.182.59%-0.43%33890.00%0.00%2013年01月份34100.614.81%2.97%33890.00%0.00%2023/1/31表25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5月
份当月(亿元)同比增长环比增长自年初累计(亿元)2013年10月份4246119.24%-8.94%3516692013年09月份4663019.64%14.13%3092082013年08月份4085621.43%1.12%2625782013年07月份4040420.24%-19.36%
221722
2013年06月份5010719.91%25.61%1813182013年05月份3989219.68%20.06%1312112013年04月份3322719.84%2.50%913192013年03月份3241621.52%26.25%580922013年02月份2567621.20%-33.48%256762023/1/31表26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月
份当月(亿元)同比增长环比增长累计(亿元)同比增长2013年10月份2149113.30%4.06%19030813.00%2013年09月份2065313.30%9.36%16881712.90%2013年08月份1888613.40%2.01%14816412.80%2013年07月份1851313.20%-1.67%
129277
12.80%2013年06月份1882713.30%-0.31%11076412.70%2013年05月份1888612.90%7.31%9193812.60%2013年04月份1760012.80%-0.23%7305112.50%2013年03月份1764112.60%-53.34%5545112.40%2013年02月份3781012.30%0.00%3781012.30%2023/1/31表27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数据(FDI)87月
份当月(亿美元)同比增长环比增长累计(亿美元)同比增长2013年09月份88.44.88%5.53%886.096.22%2013年08月份83.770.62%-10.96%797.76.37%2013年07月份94.0824.13%-34.62%713.927.09%2013年06月份143.8920.12%55.46%619.844.90%2013年05月份92.560.29%9.73%475.951.03%2013年04月份84.350.40%-32.09%383.41.21%2013年03月份124.215.65%51.22%299.051.44%2013年02月份82.146.32%-11.39%174.84-1.35%2013年01月份92.7-7.27%-20.74%92.7-7.27%2023/1/31表28中国全国税收收入88季
度税收收入合计(亿元)较上年同期(%)季度环比(%)2013年第1-3季度84412.119.00%-21.06%2013年第1-2季度59260.617.90%16.29%2013年第1季度27399.26.00%-72.76%2012年第1-4季度100600.8812.10%3.17%2012年第1-3季度77410.088.60%-22.68%2012年第1-2季度54931.639.80%12.44%2012年第1季度25857.8110.30%40.32%2011年第1-4季度89720.3122.60%-13.34%2011年第1-3季度71292.1827.40%-20.03%2011年第1-2季度50028.4329.60%13.44%2011年第1季度23438.8532.40%9.36%2023/1/31(三)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影响变量外部影响变量。内部影响变量。892023/1/311、外部影响变量(1)政府干预政策的退出及其影响。美元回流影响。(2)双赤字和美元持续走软的影响。(3)多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其影响。(4)欧债危机的影响、以及经济环境低迷导致世界工业扩张动能不足。(5)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6)国际货币体系调整可能性及其影响。货币锚漂移。(7)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改变产业转移路径。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以实现经济的复苏。902023/1/31(8)跨国公司竞争加剧引发全球产业布局调整。纷纷采取裁员、出售或关闭措施来应对亏损的财务压力。一些跨国公司开启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纷纷提高本国产能,同时扩大对东南亚、北美和非洲等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力度,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趋势明显增强。(9)新工业革命推动全球生产方式变革。以3D打印制造、互联网、新能源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的趋势,高能耗的传统行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技术相结合,将引发制造业革命,使新兴国家出现制造业空心化危机。世界生产方式的变革将加剧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拉大的风险。(10)地缘政治危机的影响。912023/1/31案例:中欧光伏产品贸易摩擦案欧盟宣布自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7月27日,中欧双方就光伏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协议。中欧光伏产品“价格承诺谈判”具体是指:中方承诺出口到欧洲的光伏产品不低于某个最低价格,并设定具体时间期限;中方承诺将每年出口至欧洲的组件限定在一定的规模范围内。而作为交换,欧盟将不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只要年出口规模不超过7GW,并且价格不低于0.56欧元每瓦,参与价格承诺的95家光伏企业出口欧洲就可以免征反倾销税。922023/1/312、内部影响变量(1)拓展国内消费市场的难度。收入差距及收入增长问题。(2)国内民间投资的意愿。(3)外贸面临的形势。(4)工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影响GDP。(5)通胀预期的变化。(6)“刘易斯”拐点及人口老龄化问题。932023/1/31三、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942023/1/31(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952023/1/311、反思当今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特点:低劳动力成本;低资金成本;低环境成本。问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不高;环境破坏严重;可持续性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济增长遇到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等诸多瓶颈。962023/1/312、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并未得到同步治理,反而愈发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痼疾”。欧美国家一般用产能利用率或设备利用率作为产能是否过剩的评价指标。设备利用率的正常值在79%—83%之间,超过90%则认为产能不够,有超设备能力发挥现象。若设备开工低于79%,则说明可能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2013年重点解决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和造船五大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工信部公布首批涉及落后产能淘汰的企业名单,该名单涉及19个工业领域内共计1294个企业。972023/1/31产能过剩的微观和宏观表现微观上,产能过剩主要表现为:一是产品价格显著下跌,效益大幅下滑;二是产销率下降,库存增加,成本上升;三是企业亏损面与企业亏损额增加;四是开工不足,资源闲置浪费。宏观上,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主要表现为:导致物价总水平明显下降,形成通货紧缩的压力,增加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使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预期下降,对经济增长产生越来越明显的下调压力。982023/1/31现阶段产能过剩的特点首先,产能过剩有“越治理越过剩”的趋势。目前产能过剩在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焦炭等传统产业“尤为突出”。对这些行业,国际上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在80%至85%比较合理,但在中国,这些行业产能利用率目前大体在70%至75%。992023/1/31其次,产能过剩呈现“低端过剩高端也过剩”的格局。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同一产业内,高端产品有时候还卖不过低端产品;另一方面,除了传统产业,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出现过剩。比如光伏行业,短时期内投资过度,致使产能严重过剩。201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能达到3500万千瓦,已可以满足全球光伏电池的安装需要。由于产能大跃进和欧美“双反”,供需严重失衡,光伏产业一度走到全行业破产的边缘。2013年3月20日,无锡尚德宣布破产重整,拖欠银行债务高达71亿元之巨。2023/1/311003、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甲烷检测仪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3-2029年中国补肾类用药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冷库板材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祛斑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中国防辐射孕妇装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科技引领下的医疗空间革新绿色建筑技术的新机遇
- 班级学习小组的团队冲突解决策略
- 2024年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 2023-2028年中国血压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回味牛肉酱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部编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
- 五年级书法上册第一课课件
- 《赢利》精读图解
- 高一化学必修一试题
- 大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第六版)教案 第二单元 学习职业礼仪
- 2022年中华护理学会输液连接装置安全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 内镜下ESD护理配合
- DB34∕T 1644-2012 南方红豆杉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
- 直肠癌课件完整版本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含解析)
- 胸部影像检查护理常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