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史专题
之
城市设计史范霄鹏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城市规划教研室城市设计一、城市设计范畴1、城市设计定义“城市设计在专业上介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涉及城市大尺度的组织和设计,着眼于建筑物的体量及建筑物之间空间的组织,不涉及建筑单体的设计。”(约翰·利维《当代城市规划》)埃德蒙·培根《城市设计》将城市设计视作一系列主观意志的体现。“城市设计的目的是将建筑物、建筑与街道、街道与公园等城市构成要素作为相互关联的整体来看待、处理,以创造美观、舒适的城市空间。”(日本《城市规划教科书》)“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一般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为近期开发地段的建设项目而进行的详细规划和具体设计。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也称为综合环境设计。”(《中国大百科全书》)“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1998)“城市设计意指人们为特定的城市建设目标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王建国)城市设计归纳为:形体环境论、建筑论、规划论、管理论和全过程论。(金广君)城市设计是一种主观意识;城市设计以物质空间为对象;城市设计思想介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空间上贯穿于整体到局部的不同范围和尺度。(《城市规划》)2、城市设计的主体城市设计本质是对城市空间、形体与功能相互匹配的理想状态的追求和实施。城市设计在方向上的两类主体:(1)少量主体的城市设计——“自上而下”。在创造意志上,反映为集中意志的表达和分散意志集中后的表达。(有文本的目标城市模式)(2)多数主体的城市设计——“自下而上”。在创造意志上,反映为分散意志的表达,体现出创造共识的时间尺度演变。(无文本的有机城市模式)3、城市设计的对象城市设计以物质空间形态为对象,包括城市空间的设计和城市环境的安排。城市空间的设计侧重建筑实体以外的空间形态以及建筑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城市环境的安排侧重于提高外部空间环境的质量和给人的感受。城市涵盖的不同尺度区域和功能空间,使得城市设计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空间范围。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风俗习惯等因素是城市设计直接对象的依托。城市设计对象——城市型制和形态环境。4、城市设计的手段当今城市设计依据不同的空间范畴和功能要求选择手段。(1)城市设计政策(Policy)(2)城市空间形态设计(Plan)(3)城市设计导则(Guideline)(4)城市设计管理维护计划(Program)当今我国城市设计是单独编制以描绘城市空间形态与环境为主的城市设计方案、覆盖城市整体或城市主要地区的概念性城市设计以及城市设计导则。5、城市设计的过程当今城市设计的过程(雪瓦尼《城市设计过程》)概况为七个步骤:(1)资料收集(2)资料分析(3)目标的制定(4)多方案编制(5)方案细化(6)多方案评价(7)选定方案转化为连贯成果(政策、设计、导则、管理维护计划)二、城市发展的起源将城市的形成本身看作一个城市设计的过程,城市的出现与形成就是城市设计的起源。1、城市聚落形态考斯托夫《城市形态》概况了早期城市形态的类型与成因的三种状况:(1)村落聚集形成城镇。这类城市形成的原因主要源于聚落规模的扩大,扩大的过程是缓慢和渐进的,其形态主要受到原有河流、地形地貌、山体肌理以及乡间小道的影响,人为布局的痕迹较少。(2)受宫殿、庙宇、城堡中财富的吸引所形成的以服务为目的的聚集区(城镇)。这类城市形成的原因主要源于某种更具有吸引力的设施建设而吸引了大量为之服务的设施以及往来的人流,并逐渐形成城镇。往往表现为通往城堡和寺院的道路两侧形成聚落或城镇。(3)由某种权力而形成的规则有序的城市形态。典型的如政府建设宗教设施的力量足以使方格网状的城市形态取代原有的村落形态,而表现出很强的人为干预的特征。(Teotihuacan和中国古代都城)2、中国城市起源假说(1)防御说
认为是统治阶级保护利益、防御侵害而建。《吴越春秋》“筑城以卫君”。防御是早期城市的主要职能,特征是高墙深池和择险而筑。(2)集市说
认为城市作为初期市场中心地而产生和兴起。《史记》“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市井)。交换为主的城镇以经济职能为主。(3)宗教中心说
认为血亲制度维系社会经济的凝聚力,部落酋长逐渐演变为权力至高无上的神的化身。血亲制度成为一条无形纽带——宗教制度,宗教中心(宗庙作为“先王之主”)成为早期城市产生、发展的一个因素。汉代画像砖——市井丽江古城(大研镇)3、城市起源研究(1)剩余论(保护市场)剩余论认为:当乡村经济离开单一的、自给自足的模式之后,城市就开始形成了。(2)宗教城市起源论认为城市的建立源于围绕着庙宇神圣核心的发展建设。(3)军事要塞起源论认为城市源于建立一个据点以管理和统治用武力夺取的土地。(4)村镇联合起源论认为几个独立的村庄聚集成一个社区。荷兰阿纳姆的集市印度马杜拉——纪念性中心法国加莱——军事要塞村庄联合——共同社区(5)权力和社会力量论Paul·Wheatley:认为很难在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变化进程中,分辩出导致城市形成产生的那个单一的、自律性的诱发因素。认为无论经济、战争或技术引发了社会组织中怎样的结构性变化,一定要得到某种当政力量的支持才能获得制度化的永久性。——《城市历史地理导论》(AnIntroductiontoUrbanHistoricalGeography)。各学科和各种研究有一个共同点——集聚而形成的一种聚落形式。权力周边——吸引成区行政力量——覆盖原有肌理城市形成的要素:一个有利的生态基础,一个便利的交易地点,一个涵盖大规模灌溉工程、冶炼术和牲畜驯养术等多方面能力的技术基础,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体系,一个强有力的政体等等。在城市形成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作用相互关联,不同要素诱发形成不同类型的城市,促进城市形成的要素与城市发展的目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特征。古代人类聚居的社会性和宗教性推动力的协同作用,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一旦城市建立起来,就会形成设施和交通网络。三、城市的发展历程城市的发展历程:世界城市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生产生活方式相关的四个阶段。历史的回溯:目的在于还原最初城市功能,由建设的进程看待城市功能的发展。城市形成前的建设序列。文化丘(Tells)与石冢(Cairn)。早期人类文明发展的总进程:生存——生活、血缘氏族——地缘社会。
游动与定居:类动物与植物的分离现象。圣地与墓地:“死人的城市”先于“活人的城市”世界各地文明发展的同源性假说世界各地文明发展的异源性问题1、从狩猎、自然采集到饲养家畜第四纪冰川以后的间冰期——人类进化。旧石器时代——游猎,晚期出现定居土窑。中石器时代——驯化动物、游牧出现帐篷。2、农业革命与农业居民点新石器时代中期——驯化植物,出现农村定居点(公元前7000~4000年
)在自然环境中分隔出定居空间,内部的火炉与出现祭祀功能。村庄为单一定居空间的集聚。3、城市革命与城市的产生石器和金属工具的混用到工具制造的发展,公元前4000~3000年出现城市。城市革命——传播文化。城市发展中村庄的贡献。四、“死人”的城市设计在为活人设计城市之前,“死人”先有了“城市”。在早期的人类聚落周围,有着大型的陵墓与集中墓地。对死者的敬重与纪念是早期城市精神功能的体现,也体现在“死人城市”的造型上的强调。公元前3500到3000年间,先在尼罗河流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最早一批城市。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成立了两个王国——上埃及和下埃及。上埃及定都在提尼斯,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建立了统一的美尼斯(Menes)王朝——第一王朝,首都建于尼罗河下游的孟裴斯。古代埃及的历史上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1、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2400年),2、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400年~公元前1580年),3、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80年~公元前l150年),4、晚期(公元前1150年~公元前30年)。埃及为中央集权的皇帝专制制度并且实行政教合一。相信灵魂永生和千年轮回。导致重视死人之城的建造,作为神圣与永恒的宙宇建设亦常与世俗城市分离。建造规格上的差别。古代埃及的中王国时期和新王国时期,底比斯城被设计成为一座生者与死者奇妙结合的城市。城市地跨尼罗河两岸,在太阳升起的东岸是“生者的乐园”,为法老居住的地方,其规模壮阔——王宫、贵族大臣和奴隶主的府邸、外国使节的宾馆以及卢克索和卡纳克大神庙。在太阳沉落的西岸是“死者的天堂”,峡谷的山岩上开凿了众多石窟,作为历代帝王及亲属、大臣的陵墓。规模和装饰甚至超过“生者之城”。后妃区和贵族区的墓室内,设计有壁画,表现生前的享乐生活和山川景观。底比斯城孟菲斯古城与吉萨金字塔五、“神”的城市设计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地区形成3个巨大的文化中心,即墨西哥地区、古代玛雅(Maya)地区和古代印加(Inca)地区。公元前10世纪中期,出现了奥尔梅克文化。到公元前10世纪末期,以特奥蒂瓦坎(Teotihuacan)为中心,建立了最初的奴隶制国家。公元1325年阿兹台(Aztec)人从北方来到墨西哥地区,建立丹诺奇迪特兰城(Tenochtitlan)。玛雅文化发展于中北美洲地区,是美洲文明的摇篮,其天文、历法和数学达到很高的水平。印加文明发展于东南美洲地区,发明了“结绳文化”,修建了马丘比丘和贯通南北的山区道路。特奥蒂瓦坎城神的城市设计特征:
(1)以太阳为城市设计的定位目标;
(2)城市设计与天文历法关系紧密。丹诺奇迪特兰城六、“与神接近”的城市设计“与神接近”的城市设计在意向上,表现为联接天堂的“回归意识”和与上帝(真主)“套近乎意识”;在形态上,追求耸立的造型和华美的装饰。《旧约全书》中,上帝创造出一个花园,一个自然的天堂,一个伊甸园。诺亚的后代顺着该隐的建城方向,向东迁徙,在示那地(Shinar)遇见平原,于是要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套近乎”的城市设计被阻止,并被惩罚——反映出一种“反城市”的倾向。巴别通天塔七、中国城市设计的开端公元前2000年,在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中国就开始出现了具有一定规划格局的“城”的雏形——部落联盟的城堡式聚落,即夏代的城廓。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周人以奴隶社会宗法血缘政治制度为基础,创立了包括城邑规划建设体制、礼制营建制度、城乡关系以及井田方格网系统在内的《营国制度》。周时的“城”主要是作为奴隶主政治统治的据点。到公元前770年(春秋战国),封建经济发展、工商业繁荣,才出现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各种综合功能的城市。城市的产生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而产生的。公元前22世纪的夏代以前是原始社会,社会财产公有并实施的是“禅让制度”。《礼记·礼运篇》描述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中夏禹传位于子而不再禅让,标志着进入私有制社会。《礼记·礼运篇》描述的小康社会:“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以立田里,。。。是谓小康”。1、夏商周时代的城市
(1)萌芽时期三皇五帝之都《世本·作篇》“鰶作城郭”《吴越春秋》“鰶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禹都传说或为平阳、安邑、晋阳、阳翟等。鰶城、禹都为我国早期城市产生的萌芽阶段。(2)初形时期自夏鰶作城到夏代桀灭亡,其间共历时约500年(公元前21~16世纪),早期的城市已经产生。考古代表:河南登封王城岗、淮阳县平粮台。这一时期的城市与一般城市的物质要素具有相当大的距离,如王城岗由两个小城组成,没有定居城中的居民,是早期城市的雏形。(3)形成时期商灭夏以后,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提高,产生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出来,促进了早期城市的形成。(中心建筑、防御设施、商业、手工业、居住区形成)城市中心建筑:由宗庙到宫殿;城墙与城池:由城池分设到合二为一;城市商业:市场由农村到城市;城市手工业:作坊布局由城郊到城缘;城市居住区:“内城外郭”的地域结构。2、夏商时期城市的特征(1)城市分布范围不广,数量不多早期城市26座,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及淮河上游地区,以晋南、豫北和豫东最为集中。(2)城市规模小,职能单一商城大于夏城,都城大于地方城市。(3)城市之间联系不多,城址迁移频繁(夏都十迁和商都五迁)(4)城市中庭院建筑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是已知中国最早的庭院建筑。周代建筑造型从“茅茨土阶”演变出“四阿重屋”、“高台建筑”3、周朝的城市(1)城市数量大量增加周王朝是历史上最昌盛的奴隶制国家。西周开国到春秋战国8~900年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两次城市建设的高峰:第一次(西周300多年间)诸侯国由71个发展到1200个;第二次(历时549年)各诸侯国不断增建新城,相互兼并后仍有140多首邑城市。(2)三级城邑网的形成全国以政治职能为主的三级城邑网络:王城居首,为全国宗法血缘政治中心;诸侯城(诸侯封国国都)列第二,作为周王朝在某个地区的宗法血缘政治据点;卿大夫都(采邑城)为第三级,为周王朝宗法血缘政治的基层支撑点。(3)城市职能多样化的出现大量非军事性质的围墙城市出现,管理农村经济;以商业贸易为主要职能的交通商业性城市出现;因技术发展和手工产品交易的手工业中心城市出现。4、周朝的城制与城市设计《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周代王城的规划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周礼·考工记》记载“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明确了全国城市网络规模的等级、大小和道路的宽度。(九轨为车轨的9倍,并排三辆车,一轨八尺,72尺共12步,相当于18米。)规定了士大夫贵族的宅第为“前堂后寝”,与北京故宫的“前朝后寝”、“外朝内庭”一致。规定了建筑油漆的色彩,天子柱瓦用丹色,诸侯用黑色。周朝以农立国,城市规划与“井田制”的土地制度密切关联,井田制的基本单位——夫(一个农夫所受的一百亩耕地),作为城市规划用地的基本单位。与分封制度(公、侯、伯、子、男)等“礼制”相配合,形成了规整的城市建造型制。(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在分封制度下建立起来的城市设计导则一以礼制确定门阿之制和宫隅之制等:关于城制——《考工记·匠人》“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三制九雉。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都”的城隅高度相当于王宫的门阿高度,五雉;诸侯城隅高度相当于王城的宫城城隅高度,七雉。王城城隅九雉。关于道路——《考工记·匠人》“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在分封制度下建立起来的城市设计导则二关于城市空间规模——《左传》“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正文》:“天子之城方九里,诸侯礼当降杀,则知公七里,侯伯五里,子男三里”。《逸周书·作雒》:“大县之城方王城三之一,小县之城方王城九之一。”王城设计的两京制度。历史上设陪都,即两京制度始于周代。是我国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创举,核心城市处于两京之间不断转换。八、中国城市设计的发展1、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设计及其思想公元前770年~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称之为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哲学思想上的大发展阶段。卡尔·雅斯贝斯说:“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地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基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上。”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由奴隶社会向封建专制社会的转变时期,持续了约三百多年,直到春秋战国之交才基本完成。战国时期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王朝存在,没有一个统一的理念存在,学术的自由氛围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墨子与公输般关于攻城与守城技术的论争,说明了当时城市建造中对城市防御功能的重视。关于封闭性城市设计——《管子·八观》“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里城不可以横通。…大城不完,…郭周外通,…里城横通,…虽有良货,不能守也。”管子:“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总结城市设计的选址问题)战国时期突破了周朝的城市设计制度城市工商业经济不断发展,引起城市性质的变化。已有的城邑和营国制度,阻碍了封建城市经济的发展。各国擅自营建新城,扩大城邑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东淄博周村区事业单位综合类岗位招聘工作人员15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济宁汶上县事业单位第六批“优才”拟聘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济南轨道交通集团限公司招聘141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泰安市直及功能区事业单位综合类岗位招聘工作人员286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机场智慧能源发展限公司招聘7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日照市人防资产运营集团限公司招聘9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德州市庆云县部分县直机关事业单位选调选聘20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安全方案模板6篇
- 2025年山东威海市环翠区国资本运营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0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大学(威海)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考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报关税费代缴服务合同
- 小学体育新课标培训
- 2024年应急预案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60题)
- 2024湖南株洲攸县城关国家粮食储备库员工招聘2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DB34∕T 4638-2023 创新型智慧园区建设与管理规范
- 有关于企业的调研报告范文(10篇)
- 重庆市康德卷2025届高一上数学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君乐宝在线测评题答案
- 2024版《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附答案(共100题)
- 2024年重庆市高考地理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教育机构合作伙伴招募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