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垓下之战复习_第1页
精品课件:垓下之战复习_第2页
精品课件:垓下之战复习_第3页
精品课件:垓下之战复习_第4页
精品课件:垓下之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垓下之战司马迁复习目标:1、掌握部分实词、虚词“乃”及定语后置句式。2、立足文本,学习典范的议论文段。重点实词1汉王复入壁

2诸侯不从约3其不至固宜4自陈以东傅海5今可立致也6项王军壁垓下壁:营垒从:遵守固宜:应该有道理傅:附着靠近致:使------前来壁:驻扎7力拔山兮气盖世8田父绐曰9期山东为三处10项王身亦被十余创11马童面之1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盖:超过绐:欺骗期:约定被:遭受面:面对购:悬赏年度考查内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008而、焉、何、以2009而、者、且、以2010其、于、之、以2011而、于、之、则2012而、为、乎、以2013而、与、乃、因2014其、与、所、以2015则、为、之、乃近9年山东卷18个虚词考查密度统计如下:以(6)、而(6)、之(3)、与(3)、其(3)、于(3)、为(2)、则(2)、乃(2)、焉(1)、者(1)、何(1)、且(1)、乎(1)、所(1)、因(1)、若(0)、也(0)

2016

于以而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3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5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6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才竟然只你的这样是作副词有三种用法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作代词有二种用法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作动词有一种用法1、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4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5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1、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后置定语+者”的格式。2、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的格式。3、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4、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而+后置定语+者”的格式。5、数量词用作定语,大多放在中心语的后面,格式为“中心语+数(量)词。

注意:并非所有符合上述格式的句子都是定语后置句,只有强调和突出定语的句子,才有可能是定语后置句。例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之”的作用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者”的作用是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此句应译为: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她偏爱我。

练一练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2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3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5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6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观点+

事例+点评+联系现实观点

事例

点评

名言

现实

格式一示例一示例二:(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项羽把他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得千古美名。(现实)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尊严,虽然活着,却比死去更可悲。【学以致用】选取历史上或现实中一个你熟悉的人物,运用上面的方法,写一段议论性文字。字数100至200

(观点)学会“照镜子”方能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事例)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评论)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李世民正是做到了“以人为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