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理论_第1页
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理论_第2页
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理论_第3页
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理论_第4页
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2古典学派亚当•斯密、大卫•休谟对重商主义追求贸易盈余的批判。大卫•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认为贸易盈余通过黄金的流入会导致本国物价水平上升,从而使贸易盈余自动消失。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国际收支理论背景3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各国收支状况极度混乱。琼·罗宾逊和A·勒纳发挥了马歇尔的供求弹性局部均衡分析,提出“弹性论”。马克卢普(F.Machlup)和梅茨勒(Metzler)将凯恩斯乘数原理应用于国际收支分析,提出“对外贸易乘数论”。亚历山大(Alexander)采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模式,提出“吸收论”。随着货币学派兴起,60年代出现了将货币主义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原理推衍到开放经济的“货币论”。4国际收支理论一、弹性分析法二、乘数分析法三、吸收分析法四、货币分析法5弹性分析法回答贬值是否可以改善国际收支问题。着重考虑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强调国际收支调节中的相对价格效应。前提条件一、弹性分析法收入不变(Y);

利率不变,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将商品劳务贸易收支等同于国际收支; 国内外商品劳务的价格不变(Px和Pm不变); 贸易品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6弹性分析法基本机制:汇率变动

影响进出口供求

影响国际收支国内外贸易品相对价格变动国内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相对价格变动

7外向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外国产品价格/

本国产品价格)=e×Pf/Pd

内向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可贸易品价格/非贸易品的价格)=e×(Pt/Pn)Pf:国外商品价格指数Pd:国内商品价格指数Pt:可贸易品的外币价格Pn:非贸易品的本币价格8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本币贬值(e上升)——在绝对价格不变条件下,本国商品劳务的相对价格下降——出口量增加、进口量减少,单位商品劳务的进口支出增加——贸易收支变化不确定。X表示出口数量,Px表示出口本币价格,M表示进口数量,Pm表示进口外币价格,TB为一国的贸易收支:

TB=X↑•Px−M↓•(e↑Pm)

用本币表示TB=X↑•Px/e−M↓•Pm

用外币表示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取决于e、X、M的变动幅度对比,即取决于进出口数量对汇率变动的反应(进出口弹性)。

9在假定Px与Pm不变的情况下,TB=X↑•Px−M↓•(e↑Pm),取对数、全微分,如果△lnx+△lnm>△lne,则e增大有TB增大。即:以ηx和ηm分别表示出口需求价格弹性和进口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本国货币贬值能够带来贸易收支改善的必要条件为

ηx+ηm>1。

——马歇尔-勒纳条件马歇尔-勒纳条件10本币贬值后,出口价格上升,出口量增加,Px不再满足假设。出口市场11当S(x)完全弹性时,Px不变,满足条件马歇尔——勒纳条件,此时出口弹性完全等同于需求弹性。出口市场12国外市场价格不变,汇率变动完全成为出口价格上升,传递系数为0。国内市场价格不变,汇率变化完全成为国外市场变化,传递系数为1。两者中间情形(0,1)传递系数13pmSm

Dm(e1)

Dm(e0)M

汇率上升,进口价格Pm降低,进口减少,Pm不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假设。进口市场14Pm

Pm*Dm(e1)Dm(e0)M

当Sm完全弹性时,Pm不变,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汇率上升,本币贬值,进口减少。进口市场15

Sm、Sx完全弹性只有在大萧条时才可能出现,一般情况下需满足毕肯戴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毕肯戴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

(Bickerdike-Robinson-MetzlerCondition)16内向实际汇率: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内向实际汇率=e·Pt/Pn(Pt可贸易品的外币价格Pn:非贸易品的本币价格)

本币贬值e↑

可贸易品相对于非贸易品价格上升,刺激可贸易品的生产,对可贸易品的消费需求减少。出口供给↑=可出口品国内生产↑—国内需求↓进口需求↓=可进口品国内需求↓—国内生产↑本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影响的幅度取决于国内生产、需求受汇率的影响。内向实际汇率与出口供给、进口需求17

对于贸易小国来说,本币贬值不影响国际价格,因此Pf不变,内向实际汇率上升,更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对国际收支的改善效果大。18J曲线效应弹性分析的缺点:没有区分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通常来说,时间越长,数量对价格变化所做的调整就越充分,短期弹性往往小于长期.事实上,在短期内,贬值并不能立即引起贸易数量的变化,从外向和内向实际汇率的变动到贸易数量的增减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贬值有可能导致贸易收支的恶化,称为“J型曲线效应”。19J曲线时间

贸易差额货币合同阶段、传导阶段、数量调整阶段,三阶段解释J曲线。20二、乘数分析法汇率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B=X-(M0+mY)Y=C0+cY+I+G+X-(M0+mY)式中Y、c、m、C0、I、G、X和M0分别表示国民收入、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自主性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和自主性进口。21一国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调整国际收支。通过收入变动来调整国际收支的效果,取决于本国边际进口倾向(m)的大小。哈伯格条件(小国情形)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条件:ηx+ηm>1+m修正的哈伯格条件(考虑国外回应)

ηx+ηm>1+m+m*22三、吸收分析法(一)吸收分析法基本思想:主张采用收入水平和支出行为来分析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国民收入和支出与国际收支的关系Y=C+I+G+(X-M)

将(X-M)用B来表示,将(C+I+G)称为吸收,反映本国居民的支出,用A表示:B=Y-A

23(二)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将吸收分为诱发性吸收和自主性吸收:A=D+aY,a为边际吸收倾向

则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就取决于本币贬值后△B是否大于0:△B=△Y-△A=(1-a)△Y-△D

24(二)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续)贬值如何影响△Y:闲置资源效应贸易条件效应贬值如何影响吸收:现金余额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货币幻觉效应其他效应

25吸收分析法缺陷:逻辑分析欠缺。没有考虑国际间的经济联系(未考虑相对价格在调整中的作用)。充分就业假定条件下的分析,忽略资源运用效率。没有涉及国际资本流动。26四、货币分析法一、货币论与弹性论、乘数论和吸收论的区别 弹性论、乘数论和吸收论强调的是商品市场流量均衡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货币论强调货币市场存量均衡的作用; 弹性论、乘数论和吸收论注重经常账户交易,强调贸易差额,而货币论则将国际资本流动作为考察对象,强调综合差额;

27一、货币论与弹性论、乘数论和吸收论的区别(续)弹性论、乘数论和吸收论注重对线上项目的分析,而货币论则主张从线下项目分析国际收支,通过分析线下的国际储备的变化来分析国际收支。28二、货币论的主要内容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MS=Md

Md=pf(y,i) Ms=m(D+R)假定一价定律成立,对于小国,价格和利息率是有世界市场决定。货币论者假定货币供给不影响实物产量(即收入),货币需求被视为稳定函数,货币市场失衡,只有依靠货币供给变化消除。为了方便,令货币乘数m=1,则:Md=Ms=D+R292、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小国的货币市场均衡与国际收支的关系当货币供给由于国内信贷总量D的紧缩和扩张而小于或大于货币需求时,国际储备量R就显然会出现增加或减少,使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以国内信贷增多为例:国内信贷D↑Ms>Md对国外商品和金融资产的需求↑国际收支赤字外汇市场干预、储备R↓Ms=Md30货币论者假定货币供给不影响国民收入Y,实际上当Ms>Md

刺激商品需求Y增加货币需求增加;同时,刺激国内金融资产需求i下降货币需求增加。

上述两种传到方式最终实现Ms=Md。开放经济条件下主要是通过第一种渠道实现货币市场均衡。31货币分析法结论: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是一国货币市场供求存量失衡的反映,国际收支 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货币现象。对于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小国来讲,货币当局无法控制本国的货币供给。一国国际收支赤字的根源在于国内信贷扩张过大,故调节国际收支的 对策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实际因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需经由货币需求来产生影响。收入增长和价格上升通过提高货币需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