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 其三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bc895785e7233c63fea8e036418996/c9bc895785e7233c63fea8e0364189961.gif)
![归园田居 其三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bc895785e7233c63fea8e036418996/c9bc895785e7233c63fea8e0364189962.gif)
![归园田居 其三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bc895785e7233c63fea8e036418996/c9bc895785e7233c63fea8e0364189963.gif)
![归园田居 其三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bc895785e7233c63fea8e036418996/c9bc895785e7233c63fea8e0364189964.gif)
![归园田居 其三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bc895785e7233c63fea8e036418996/c9bc895785e7233c63fea8e03641899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缺乏惜,但使愿无违。
解释
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除掉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只.
愿:指敬仰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违:违背。
译文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除掉杂草,入夜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入夜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怅然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鉴赏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结尾二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谓"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在陶渊明看来,为口腹所役,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那么,追赶富贵,追赶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而自耕自食,得志于质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斗争,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不管这种熟悉在社会学中应作如何评价,终究是古今中外反覆被提出的一种思想。当然,陶渊明作为一个贵族的后代,一个很少体验真正的苦难生活的磨砺的士大夫,要完全凭借自己的体力养活一家人,实际是难以做到的而且事实上,他的家中依旧有僮仆和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门生'为他种田。但他切实也在努力实践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特殊熟悉,经常加入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读者应当留神到:不能把陶渊明的"躬耕'与普遍农人的种地等量齐观,由于这并不是他维持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手段也不能把陶渊明对劳动的感受与普遍农人的感受等同对付,由于这种感受中包含了相当沉重的对于人生与社会的斟酌,在古代,它只能展现在一小片面优秀的学识分子身上。假设要找相类的表述,读者可以在托尔斯泰的出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看到。小说中的列文,在某种程度上是的化身,也曾亲身加入农业劳动,而从中求取人生的真理,以此来批判贵族社会的虚伪、空洞、无聊。
所以,这首诗看起来极为平易浅显,犹如只是一个日常生活的片断,其实却有不少需要深入体会的内涵。
首先,这诗中不易觉察地涵化了前人的作品,那就是汉代杨恽(司马迁外孙)的一首歌辞: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此诗原是杨恽得罪免官后发泄牢骚之作。据《汉书》颜师古注引张晏说,南山为"人君之象',芜秽不治"言朝廷之荒乱',豆实零落在野,"喻己见放弃'。此说大体不错。
将陶诗与杨诗比照,好像之处是显而易见的。"种豆南山下',便是"田彼南山'"草盛豆苗稀',便是"芜秽不治'"晨起理荒秽',也是针对"芜秽不治'这一句而写的。考虑到陶渊明对古代典籍的熟谙,这种明显的好像,可以断定不是偶然巧合。
那么,陶渊明暗用杨诗,用意又何在?首先,这种化用,已经把杨诗的一片面涵意移植到自己诗里了。对于熟谙《汉书》的人来说,连忙会联想到"朝廷之荒乱'、贤者无所用这样的喻意。
但是,这诗又并不是单纯地脱化前人之作,诗中所写种豆锄草,都是实际生活中的事情。陶渊明既移植了杨诗的某种涵意,表达他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又用自己亲身种豆南山的举动,针对杨诗"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的喻意,说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混乱的社会中,洁身自好,躬耕田园,才是一种可取的选择。杨诗结尾说:"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在确定前提下,这也是陶渊明所赞成的。但他通过自己的诗又说明:劳作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乐趣。忙时种植收获,闲来杯酒自娱,纵身大化,忘情世外,这就是真正的"人生行乐'。
解析了此诗运用典故的内涵,便可以对诗本身作进一步的分析。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有人说这是由于陶渊明初归田园,不熟谙农务。其实他的田主要不是自己耕种的,他只是参与片面劳动,这话说得没有意思。组诗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有"开荒南野际'之句,可以证明南山下的土地是新开垦的。所以不适合种其它庄稼,只好种上轻易生长的豆类。这道理种过田的人都懂得。假设不考虑运用典故的因素,这两句就像一个老农的闲谈,起得平淡,给人以亲切感。
草盛就得锄,所以一早就下地了。这是纪实。但"理荒秽'三字,用得对比重,貌似别有精心。杨恽诗中"芜秽不治',是比喻朝廷之荒乱。那么,在陶渊明看来,社会的混乱,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是由于大量人脱离了自然的生活方式,玩弄智巧,争夺利益,不能自拔。于是天下战乱纷起,流血无尽。"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诗说明陶渊明把自耕自食看作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根本道理。所以,"理荒秽',亦包含了以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纠治整个社会的"芜秽'之深意。
"带(戴)月荷锄归',说明整整干了一天。陶渊明终究不是真正的农人,既有僮仆和他一起下地,即使他干起活不那么慌张劳累,这一天也够受的。但他的心情却很高兴。由于没有好心情,写不出这样美的诗句。月光洒遍田野,扛着锄头,沿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交流会策划方案(8篇)
- 2025年材料用过滤袋合同采购流程
- 2025年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协议
- 2025年文物遗址保护服务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舞蹈学校教职员工劳动合同
- 2025年贵金属靶材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企业互助共享协议
- 2025年单位二手商业房产出售合同范本
- 2025年公司员工竞业限制协议范例
- 2025年组合开关项目提案报告
- GB/T 24630.2-2024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平面度第2部分:规范操作集
- 铁路运输经济法规教学大纲
- 二年级上册100以内进位加法竖式计算题100道及答案
- 井控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 中班心理健康《我会倾诉》
- 贵州省遵义市数学小升初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英语开学第一课课件
- 专题04 地质地貌-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真题题源解密(新高考用)(解析版)
-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024-2029年扩展坞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投资研究报告
- SH/T 3003-2024 石油化工合理利用能源设计导则(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