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生物氧化_第1页
第七章 生物氧化_第2页
第七章 生物氧化_第3页
第七章 生物氧化_第4页
第七章 生物氧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生物氧化BiologicalOxidation一、生物氧化的概念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生物氧化,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

和H2O的过程。二、生物氧化的特点在体温、近于中性的含水环境中由酶催化。能量逐步释放,部分存于ATP。3.分为线粒体氧化体系和非线粒体氧化体系。生物氧化与体外燃烧的比较反应条件

温和

剧烈反应过程逐步进行的酶促反应

一步完成能量释放

逐步进行

瞬间释放CO2生成方式有机酸脱羧

碳和氧结合H2O

需要

不需要

生物氧化体外燃烧三、生物氧化所讨论的问题1、CO2是如何生成的?2、H2O是如何生成的?3、ATP是如何产生的?(1)为什么NADH+H+----2.5分子ATP,而FADH2---1.5分子ATP?

----氧化还原电位;质子回流理论;(2)NADH和FADH2呼吸链是如何产生ATP?

----旋转催化理论;直接脱羧:CH3CCOOHOCH3CHO+

CO2丙酮酸脱羧酶氧化脱羧:HOOCCH2CHOHCOOHCH3CCOOH

+

CO2NAD+NADH

+

H+O(一)、CO2的生成苹果酸丙酮酸(二)、H2O的生成MH2M

NAD+、NADP+、FMN、FAD、COQ递氢体递氢体H2还原型Fe2+Cyt递电子体b,c1,c,aa3氧化型Fe3+½

O2O2-H2O2H+2e脱氢酶传递体氧化酶(三)、ATP的生成英国生物化学家PeterMitchell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高能化合物:

在标准条件下(pH7,25℃,1mol/L)发生水解时,可释放出大量自由能的化合物。习惯上把“大量”定义为5kcal/mol(即20.92kJ/mol)以上。2、高能磷酸化合物:

分子中含磷酸基团,它被水解下来时释放出大量的自由能,这类高能磷酸化合物。3、高能键:

高能键常用符号“~

”表示ATP的结构

ATP为生物界的“能量货币”,它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能量供体。高能化合物磷酸化合物非磷酸化合物磷氧型磷氮型硫酯键化合物甲硫键化合物烯醇磷酸化合物酰基磷酸化合物焦磷酸化合物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电子传递链▪第二节、氧化磷酸化▪第三节、其它末端氧化酶系统(自学)Electrontransferchain第一节、电子传递链一、电子传递链(呼吸链)*定义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一系列酶和辅酶称为呼吸链(respiratorychain)又称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ferchain)。*组成递氢体和电子传递体(2H2H++2e)Anelectronmicrographofmitochondrion呼吸链(电子传递链)的类型根据接受氢的初受体不同,典型的呼吸链有两种:

▪NADH呼吸链

▪FADH2呼吸链H2O12O2O2-MH2还原型代谢底物FMNFMNH2CoQH2CoQNAD+NADH+H+2Fe2+2Fe3+

细胞色素b-c1-c-aa3

FeS2H+M氧化型代谢底物2eH2OFADFADH2琥珀酸

FeS2Fe2+2Fe3+

细胞色素b-c1-c-aa3CoQH2CoQ12O2O2-2H+延胡索酸2eNADH呼吸链FADH2呼吸链

组分

作用1、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递氢体

(NAD+和NADP+

)2、黄素蛋白递氢体(辅基为FAD和FMN)3、铁硫蛋白(Fe-S)单电子传递体4、辅酶Q(CoQ)

递氢体5、细胞色素类单电子传递体呼吸链的组成ⅢⅠⅡⅣCytcQNADH+H+NAD+延胡索酸琥珀酸1/2O2+2H+H2O胞液侧基质侧线粒体内膜e-e-e-e-e-呼吸链各复合体在线粒体内膜中的位置*四个蛋白复合体:复合体Ⅰ~Ⅳ*两个可灵活移动的成分:泛醌(Q)和细胞色素C▪复合体Ⅰ:NADH脱氢酶(NADH一泛醌还原酶)▪复合体Ⅱ:琥珀酸脱氢酶(琥珀酸一泛醌还原酶)▪复合体Ⅲ:细胞色素b、c1复合体(细胞色素还原酶)▪复合体Ⅳ: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体Ⅰ~Ⅳ复合体Ⅰ的功能NADH+H+

NAD+FMNFMNH2还原型Fe-S氧化型Fe-SQQH2

泛醌(ubiquinone,UQ)辅酶Q(CoenzymeQ,CoQ),属于脂溶性醌类化合物CoQ+2HCoQH2复合体Ⅱ的功能琥珀酸

延胡索酸

FADFADH22Fe2+-S2Fe3+-SQQH2

QH2→

→Cytcb562;b566;Fe-S;c1复合体Ⅲ的功能还原型Cytc→→O2CuA→a→a3→CuB复合体Ⅳ的功能呼吸链中电子传递有着严格的方向和顺序FADH2呼吸链呼吸链中传递体的顺序NADH呼吸链▪自由能变化(△G0′):在体外标准条件下(PH7,温度25℃时),大于30.5kJ即可生成1摩尔ATP。

△G0′=-nF△E0′生成1摩尔ATP需多少能量?已知n=2;F=96.48KJ/V·mol△E0′=?0.158V能生成ATP的部位?69.5kJ/mol40.5kJ/mol102.3kJ/mol复合体Ⅰ复合体Ⅲ复合体Ⅳ大约40-50kJ即可生成1摩尔ATP。

△G0′=-nF△E0′生成1摩尔ATP需多少能量?已知n=2;F=96.48KJ/V·mol△E0′=?0.21-0.26V在生理条件下?电子传递抑制剂鱼藤酮粉蝶霉素A异戊巴比妥

×抗霉素A二巯基丙醇CO、CN-、N3-及H2S××NADFPQbcaa3NADFPQbcaa3抗霉素A的抑制部位呼吸链的比拟图解Oxidativephosphorylation第二节、氧化磷酸化一、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是指细胞内伴随有机物氧化,利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自由能,促使ADP与无机磷酸结合生成ATP的过程。二、氧化磷酸化的类型:(1)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levelphosphorylation):X~P+ADP→ATP+X(1)、1,3-二磷酸甘油酸+ADP3-磷酸甘油酸+ATP

(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ADP烯醇式丙酮酸+ATP

(3)、琥珀酰CoA+H3PO4+GDP琥珀酸+CoA+GTP底物水平磷酸化仅见于下列三个反应:磷酸甘油酸激酶

丙酮酸激酶琥珀酰CoA硫激酶(2)氧化磷酸化:

(oxidativephosphorylation)NADH→FMN→CoQ→b→c1→c→a→a3→O2PPP2.5ADP

2.5ATPNADH的P/O=2.5

FADH2的P/O=1.5氧化磷酸化的P/O比P/O(磷氧比):在生物氧化过程中,每消耗1个氧原子所产生的ATP的分子数或一对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至O2所产生的ATP分子数。三、氧化磷酸化的机理比较著名的假说有三个:

▪化学偶联假说

▪构象偶联假说▪化学渗透学说目前得到公认的是“化学渗透学说”。英国生物化学家PeterMitchell(1961年)化学渗透学说Chemiosmotichypothesis

(1)电子传递体在线粒体内膜上有着不对称分布,

递氢体和递电子体交替排列,催化是定向的;化学渗透学说Chemiosmotichypothesis

(2)复合物I、III、IV将H+从基质内泵向内膜的外侧,而将电子传向其后的电子传递体;化学渗透学说Chemiosmotichypothesis

(3)内膜对质子不具有通透性,这样在内膜两侧形成质子浓度梯度,这就是推动ATP合成的原动力;化学渗透学说Chemiosmotichypothesis

(4)当存在足够高的跨膜质子化学梯度时,强大的质子流通过F1-F0-ATPase进入基质时,释放的自由能推动ATP合成。ATP合酶化学渗透学说Chemiosmotichypothesis

ATP合酶作用机理化学计算估计每生成1分子ATP需3个H+从线粒体内膜外侧回流进入基质中。ATP4-F0F1胞液侧

基质侧腺苷酸转运蛋白磷酸转运蛋白ADP3-H2PO4-ATP4-3H+3H+H+H+H2PO4-H2PO4-ADP3-

每分子ATP在线粒体中生成并转运到胞浆需4个H+回流进入线粒体基质中。

根据当前最新测定,

H+经复合体Ⅰ、Ⅲ、Ⅳ从线粒体内膜基质泵出到内膜外侧时,一对电子泵出的质子数依次为4、2、4,而每分子ATP在线粒体中生成并转运到胞浆需4H+个回流进入线粒体基质中。▪NADH氧化呼吸链每传递2H仅生成2.5分子ATP▪FADH2氧化呼吸链每传递2H仅生成1.5分子ATP结论:四、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1、呼吸链抑制剂阻断呼吸链中某些部位电子传递。2、解偶联剂使氧化与磷酸化偶联过程脱离。如:

2,4-二硝基苯酚,解偶联蛋白。3、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对电子传递及ADP磷酸化均有抑制作用。如:寡霉素呼吸链抑制剂阿米妥、异戊巴比妥鱼藤酮、粉蝶霉素A

CO、H2SCN-、N3-

抗霉素A、二巯基丙醇(BAL)2,4-二硝基苯酚的解偶联作用NO2NO2O-NO2NO2OHNO2NO2O-NO2NO2OHH+H+线粒体内膜外内ⅢⅠⅡF0F1ⅣCytcQ胞液侧基质侧解偶联蛋白热能

H+H+ADP+PiATP*使电子传递所产生的自由能以热能的形式被消耗。解偶联蛋白作用机制寡霉素作用机制寡霉素*阻止质子从F0质子通道回流,抑制ATP生成五、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物质转运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