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宁县二中1_第1页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宁县二中1_第2页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宁县二中1_第3页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宁县二中1_第4页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宁县二中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纲与考点

1.了解新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2.结合新时期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探讨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3.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时间科技成就核技术与空间技术1964年1967年1964年1970年2003年2005年2008年生物技术1973年1965年1999年后计算机技术1983年归纳: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袁隆平成功选育杂交水稻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组的研究银河-I号

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目的,意义1、原因;美苏等国垄断核技术;中国面临核威胁;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国际局势紧张2、目的;打破美苏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巩固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相对和平的环境。3、意义;①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打破了美苏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③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和经济建设。(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2)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推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3)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4)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阶段方针政策成就新中国建立初期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借鉴苏联经验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造成新中国的人民教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大中小学一度停课,大学招生通过推荐方式招收“工农兵学员”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出现断层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80年代,“三个面向”;20世纪90年代,科教兴国“211工程”计划各类教育飞速发展,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1.(2012·广东)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答案B2.(2011·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新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面向工农“开门”,开办工农学校③恢复高考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A.②④①③B.②③④①C.④③②① D.④①②③

解析建国初期,教育开基创业,建立人民教育;1977年恢复高考;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三个面向”;90年代中期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答案B3、以新时期我国的“神舟”系列飞船为代表,我国的尖端科技取得了重大突破。这生动地说明 ()。①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②中国开始掀起“向现代科学进军”的热潮③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④对巩固国防,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着重要意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答案C4、

据不完全统计,“863计划”实施15年,在6个领域的230多个专题研究方向,共资助项目近5200余项,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2000多亿元。这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周期缩短C.中国政府追求科技建设高速度D.综合国力是以科技发展为前提的

“863计划”是高科技发展计划,其创造产值、产生经济效益,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案A(10年重庆卷)37.(32分)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郑和当时建造的超大型宝船长140多米,宽57米是史无前例的。(建造宝船的)巨型船坞,在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在当时世界上也无与伦比。它是中世纪中国造船业在全世界遥遥领先的明证。郑和船队的航海技术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领风骚的。15世纪初,是中国人称雄海上的时代,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

——摘编自韩胜宝《郑和之路》(1)根据材料一说明造船、航海技术对郑和下西洋的作用。(2分)结合所学知识,追述唐宋时期造船、航海的主要科技成就。(6分)(1)为郑和船队的远祥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唐朝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宋代航海普遍使用指南针。

材料二

江南制造总局造船厂,1868年已着手建造螺轮蒸汽舰了。造螺轮蒸汽舰是1845—1850年间在欧洲推广使用的。1850年后被用于军事。——摘编自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克服技术的落后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当那些西洋顾问和教习自己就不很专业时,更是如此。自强规划所造出的枪炮舰船的性能及其低劣,这就导致需要不断从国外购置枪炮。(2)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状况。(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4分)(2)已能制造欧洲那样的螺轮蒸汽舰;造舰技术仍然落后。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聘请的一些洋匠、顾问专业水平不高,并谋取私利。

材料二世界主要国家研制核武器比较表(2)材料二说明我国的核试验具有哪些特点?

(2)特点:起步晚,试验次数少,独立进行等。思想解放与自然科学发展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材料一因为(14~15世纪兴起的)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1)简要说明材料一中“人文主义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及其核心内涵,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其积极影响。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核心内涵: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迷信。积极影响: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推动了欧洲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学术文化的进步;奠定了宗教改革的思想基础。材料二: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2)材料一中的“普遍法则”指的是什么以该法则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普遍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影响:标志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引发第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为法国启蒙思想奠定科学基础、为唯物主义哲学奠定科学基础等。

材料三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特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它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必然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恩格斯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材料二中“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包括哪些基本观点?它为什么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人发现之一”?

观点:动植物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生物进化以自然选择为基础;人类都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原因:第一次对生物进化做出了科学解释;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彻底否定了长期流行的上帝造人说;有利于人类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逐渐被科学界所接受并且得到认可。材料四: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爱因斯坦从相对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著名的质量能量公式,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战爆发后,爱因斯坦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建议,应抢在纳粹之前研制出原子弹。……但当他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居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后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4)依据材料四分析爱因斯坦通报核裂变的用意及对研发核武器态度的变化?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意图:消灭德国法西斯;变化:支持到反对影响;科技发展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材料五: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材料六: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4)材料五、六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主导思想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侧重点:材料五,军事政治,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材料六,经济,科技成果商品化原因:材料五,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两极对峙,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材料六,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为基本任务;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际环境也趋于缓和。2012·全国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①工业革命;②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③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多)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连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顺畅。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解析:第(1)问,根据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安装煤气信号灯的时间、地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