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讲
近现代中国建筑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概况和建筑教育的发展,掌握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筑思潮及其代表作品,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概况,并能在设计中灵活运用。
【学习要求】能力目标知识要点相关知识了解近代建筑发展概况近代建筑发展概况熟悉近代建筑设计思潮与建筑教育近代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思潮建筑教育发展;主要建筑设计思潮及代表作品掌握现代建筑发展概况现代建筑发展概况掌握现代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现代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现代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
【引言】
中国近代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织、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既交织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也历经了近现代的历史搭接,与它们所关联的时空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大部分近代建筑还遗留到现在,成为今天城市建筑的重要构成,并对当代中国的建筑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本讲内容10.1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概况10.2近代建筑设计思潮与建筑教育10.3中国现代建筑10.1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概况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也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颐和园的重建和河北几座皇陵的修建,成了最后一批皇家工程。一些通商口岸、租界地形成的新城区内出现了早期的外国领事馆、银行、饭店、商店、工厂、仓库和洋房住宅等,这些殖民输入的建筑及教会建筑是本时期新建筑活动的主要构成。使中国建筑开始突破封闭状态,迈开了转型的初始步伐。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末,中国近代建筑的类型大大丰富,水泥、玻璃、机制砖瓦等建筑材料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到20世纪20年代,近代中国的新建筑体系形成,1927年--1937年间达到了近代建筑活动的繁盛期。早期学习建筑的留学生在20年代初相继回国,开设建筑事务所,诞生了中国建筑师队伍。1923年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设立建筑科,迈出了中国人创办建筑学教育的第一步。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中国陷入战争状态,近代化进程趋于停滞,建筑活动很少。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通过西方建筑书刊的传播和少数新回国建筑师的影响,中国建筑界加深了对现代主义的认识。但建筑业极为萧条,现代主义建筑得不到发展的机会。【知识链接】在20年代末还正式诞生了中国建筑史学科。学科的创立者梁思成、刘敦桢等作了大量工作,把几千年来一直为士大夫所盲目不齿的建筑事业纳入学术领域,为中国建筑历史和建筑理论研究初步奠定了基础。中国近代建筑艺术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方建筑的输入而形成的,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传统建筑在数量上仍占主导地位,但在建筑风格和某些艺术手法有所变化。第二、近代工业生产和以公共活动为主的新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新类型的建筑。第三、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也要求相应的新形式。第四、社会体制的变革,建筑艺术的社会功能有所改变,要求创造出能体现新的审美价值,适应新的社会功能的新形式第五、传统的审美心理与新的审美价值、新的社会功能产生了矛盾,在新建筑中能否体现和怎样体现传统形式,成为近现代建筑美学和艺术创作的核心问题。10.2近代建筑设计思潮与建筑教育10.2.1近代建筑设计思潮10.2.2近代建筑教育10.2.1近代建筑设计思潮近代中国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思想十分复杂,既有延续下来的旧建筑体系,又有输入和引进的新建筑体系;既有形形色色的西方风格的洋式建筑,又有为新建筑探索“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既有西方近代折衷主义建筑的广泛分布,也有西方“新建筑运动”和“现代主义建筑”的初步展露;既有世界建筑潮流制约下的外籍建筑师的思潮影响,也有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的中国建筑师的设计探索。1、洋式的折衷主义形式
洋式建筑在近代中国出现有两个途径:一是被动的输入,二是主动的引进。被动输入是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背景下展开的,主要出现在外国租界、租借地、通商口岸等被动开放的特定地段,如外国使领馆、工部局、洋行、银行、饭店、商店、火车站、教会建筑等。最初由非专业的外国匠商营造,后来多由外国专业建筑师设计。主动引进的洋式建筑,指的是中国业主兴建的或中国建筑师设计的“洋房”,早期主要出现在洋务运动、清末“新政”和军阀政权所建造的建筑上,如北京的陆军部、海军部、总理衙门、大理院等。(1)上海汇丰银行
1925年新建,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5层钢框架结构。平面近正方形,立面采用严谨的古典主义手法,中部有贯穿2-4层的仿古罗马科林斯双柱式,顶部为钢结构的穹顶。内部多为大理石装饰,富丽堂皇,共耗资1000余万元。上海汇丰银行(2)天津劝业场
天津劝业场法国建筑师慕乐和设计,1928年建成,是当时天津的标志性建筑。主体5层,局部7层,转角处有两层八角塔楼,上立圆亭,再覆穹顶,形成建筑构图中心。构图完美、杂而不乱,是高水平的折衷主义作品。2、中国传统复兴主义形式
在中外建筑文化碰撞的形势下,在中国传统的旧体系建筑的“洋化”的同时,外来的新体系建筑也在“本土化”,形成了运用“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潮流。传统复兴建筑在“中国式”的处理上差别很大。大体上概括为三种设计模式:第一种是被视为仿古做法的“宫殿式”;第二种是被视为折衷做法的“混合式”;第三种是被视为新潮做法的“以装饰为特征的现代式”。(1)南京中山陵
吕彦直设计,1926-1929年建成,位于南京紫金山南坡,主体建筑面积6684㎡。整座中山陵由墓道和陵墓组成,结合山势,运用石碑、陵门等陵墓要素,以大片绿化和平缓台阶连缀建筑个体,雄伟、庄严、肃穆。主体建筑祭堂吸取中国古典建筑手法,成为中国近代建筑中现代技术与民族化相结合的起点。南京中山陵(2)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
杨廷宝设计,1935年2月动工,次年7月落成。党史馆坐北朝南,底层为办公室、会议室和史料库房,二、三层为陈列室。陈列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库房采用特制防火钢门和空气调节设备。内部装修采用菱花门窗、天花藻井、沥粉彩画,外观为重檐歇山宫殿式建筑,庄重宏伟。
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3、西方现代主义形式
19世纪下半叶欧洲兴起探求新建筑运动,力图摆脱传统形式的束缚,走向现代化。这场运动渗透入近代中国。20世纪初在哈尔滨、青岛、上海等城市,出现了一批新艺术运动和少量青年风格派的建筑。上海沙逊大厦(1)上海沙逊大厦建于1928年,英商公和洋行设计,10层(局部13层),钢框架结构,平面呈“A”字形,花岗石外帖面,顶部冠以十多米高的方尖锥式瓦楞紫铜皮屋顶,具有美国芝加哥学派高层建筑风格。
(2)上海国际饭店建于1934年,匈牙利建筑师乌达克设计。24层,全高82米,钢框架结构,是当时国内最高的建筑物。外立面采用直线处理,底部黑色磨光花岗石,上部棕褐色面砖,前部14层以上每层四层收缩一次,平面设计紧凑,造型简洁挺拔。上海国际饭店10.2.2近代建筑教育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由两个渠道组成:一是国内兴办建筑科、建筑系;二是到欧美和日本留学建筑。留学在先,办学在后。我国到欧美和日本留学建筑始于1905年。其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影响最大。留学生中的许多人成了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和建筑史学的奠基人和主要骨干。1923年,苏州工业专科学校设立建筑科,迈出了中国人创办建筑学教育的第一步。由柳士英发起,沿用日本的建筑教学体系,学制三年。1927年与东南大学等校合并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5月定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这是中国高等学校的第一个建筑系。1928年,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也开设了建筑系。东北大学建筑系由梁思成创办,教授是清一色的留美学者,学制四年。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的创办起于院长杨仲子,基本上沿用法国的建筑教学体系,学制四年。1946年梁思成创设清华大学建筑系,任系主任,他出国考察一年多,回国后提出了“体形环境”设计教学体系,将建筑系改名为营建系,下设建筑学和市镇规划两个专业,课程分为文化及社会背景、科学及工程、表现技巧、设计课程、综合研究五部分,加设社会学、经济学等选修课程。【知识链接】
梁思成(1901-1972),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梁思成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梁思成是中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是中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10.3中国现代建筑10.3.1中国现代建筑发展概况10.3.2现代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10.3.1中国现代建筑发展概况中国现代建筑泛指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中国建筑。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这时期的建筑,大都是国计民生急需的。从风格特点上可分为三类:一是民族形式的,二是强调功能,形式趋于现代的,三是鉴赏前苏联建筑形式的。1958年,为庆祝建国10周年,在北京兴建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全面反映了我国当时建筑的高水平。1960—1965年,因自然灾害、国民经济调整,基建项目大大压缩。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建筑业受到了严重冲击。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思想的解放,需求的增加,中国建筑进入迅猛发展阶段。自1980年代,中国建筑逐步趋向开放、兼容,开始向多元化发展。10.3.2现代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
1、三种历史主义的延续与发展
50年代期,爱国主义与民族传统相联系,产生了一大批从历史主义传统中发掘建筑语言完成的建筑设计作品。
(1)重庆人民大会堂1952年-1954年建成,建筑总面积2.5万平方米,张嘉德设计。会堂中部为圆形,直径46米,冠以三重檐宝顶。堂前为重檐歇山楼,另有方形及八角形重檐尖亭各两座,以长廊相连。整座建筑体量庞大,雄伟壮观。重庆人民大会堂(2)中国美术馆
由戴念慈在清华大学设计小组方案的基础上完善并主持完成。主体大楼为仿古阁楼式,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四周廊榭围绕,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中国美术馆
2、新的探索
(1)北京和平饭店
1952年建成,杨廷宝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整个建筑采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功能分区合理,保留古树,巧妙利用空间。被誉为“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里程碑”。
复古主义创作中也有探索,但步伐小。后来有人进行了更多种的探索,既有针对特定的环境的探索,也有从设计意念上的探索。北京和平饭店
(2)北京儿童医院
1952年建成的第一期工程。华揽洪和傅义通主持设计。功能布局合理,造型朴实,平屋顶角部略有起翘,栏杆上简约点出中国传统纹样,略带传统建筑的神韵。山墙错落开窗,烟囱水塔合二为一,显示了设计思想的进步。北京儿童医院3、政治相关的建筑作品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建筑作品,没有几处能摆脱政治因素的影响。这类建筑有二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立意上突出表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具有明显的纪念性;二是在形式上创造上借鉴传统的设计方法,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代表作品:人民大会堂、革命及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农业展览馆、民族文化宫、北京火车站、工人体育场、钓鱼台国宾馆、华侨饭店、国家影剧院等
(1)人民大会堂
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总建筑师为张缚,方案设计为赵冬日、沈其。1959年10月竣工,总建筑面积171800万平方米,南北336米,东西宽174米,立面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三段式的构图,并纵分为五段,中部稍高,主次分明。整体造型雄伟壮丽,富有民族风格。人民大会堂(2)民族文化宫
民族文化宫张缚设计,1959年建成。平面布局呈山字形,东西宽185.78m,南北长105m,建筑面积30770㎡。建筑主体为中央塔楼,地下2层,地上13层,建筑东西两翼2-3层。白色面砖墙体饰面,绿色琉璃瓦屋顶,融现代建筑与传统民族风格于一体,造型优美。中央塔楼高67米,上部为绿色琉璃瓦重檐四角攒尖顶,是当时在高层建筑中对民族形式的一次尝试。4、开放时期的作品与潮流改革开放解除了设计思维的禁锢,带来了域外建筑文化的交流与结合,设计实践的机会与规模大大增加,中国的建筑设计水平迅速提高;同时,政治上的改革开放,外国建筑师纷纷抢滩登陆。中国建筑的多元化格局逐步呈现。优秀的代表作品:曲阜阙里宾舍、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广州白天鹅宾馆、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动产抵押借款示范协议2024年版版B版
- 二零二四年度航油供应与物流服务全面合作协议
- 2024年规范:铁路货物运输劳务合同2篇
- 2024年高层管理岗位人才聘用协议
- 2024试用期劳动协议书模板:新材料产业专用版3篇
- 2024权买卖合同协议书:医疗设备使用权转让协议3篇
- 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不可撤销风险担保书3篇
- 中国传媒大学《动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实验安全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证券从业知识技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至2030年中国柔性电路板(FPC)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小学三年级下一字多义(答案)
- 江西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分赛场项目技术文件(世赛选拔)木工
- 反分裂课件完整版本
- 氧气站安全责任书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加与减(一)9 小鸡吃食(北师大版)
- 犀角多肽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18年(标准版)第6版
- 九三学社申请入社人员简历表
- 植树问题专项讲义(五大类型+方法+练习+答案)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总复习
- 二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300道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