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拟信息卷(一)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CA“令郎”用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不能用于第三方;B“垂询”,敬辞,不能用于自身;D应该用口头语。2.C3.A对联赏析81:迨其吉兮,榖我士女式相好矣,宜尔室家此亦旧时贺新婚通用之联,上下联四短句均集《诗经》而成。“迨其吉兮”出《召南·票有梅》首章;“榖我士女”用《小雅·甫田》第二章句;“式相好矣”出《小雅·斯干》首章;“宜其室家”原为《周南·桃夭》首章句,但因“其”字与上联犯复,故依《礼记·中庸》引《诗》,以“其”作“尔”。全联一气浑成,典雅大方,故为旧时稍有文墨之家采用。(《1990年对联台历》申君编选,韩盈评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出版)。
读后:虽说过去曾读过诗经,接触这副对联,却感到似懂非懂,心里有些明白对联的意思,但又说不出口。羞愧呀,赶快上网查询,查来查去,总算大致弄明白了。试着翻译成白话文:趁着他们的青春年华,好养育我们的后辈子孙;他们两口子相亲相爱,会使我们的家族和睦兴旺。这副对联,表达了对婚姻的美好愿望和对新人的祝福。但是,对于今天的老百姓来说,却是“典雅大方”有余,“通俗易懂”不足。也许正因为如此,现在采用的可能会很少了。4.C5.示例:真正的淡泊不是没有浮躁的时候,只是永不被浮躁裹挟罢了。二.文言阅读(19分)章望之字序(欧阳修)
校书郎章君,曾经拿他的名“望之”来请我为他取字,说:“希望您有所指教,使它能够勉励人进而自我勉励。”我为他取字叫“表民”,并且告诉他说:古代有德行的人与一般人不同的原因是,话说出来就被百姓信任,事做出来就被世人效法,他的动作容貌都可以用来在百姓前做表率的。所以(人们)把缨帽冠冕作为头部的仪容,把佩玉玦环作为行止的仪容,把衣裳花纹作为身体的仪容。手有手的仪容,足有足的仪容,作揖、礼让、登台、下阶,进献、酬对、应付周旋,没有一样没有仪容。又见(人流露)宽容温柔温和敦厚、刚强严肃果敢坚毅的神色,把它们作为仁义的仪容。穿那衣服,乘那车子,站立在朝堂之上匡正君臣,进出宗庙而处理大事,严肃庄重的样子让人们都仰望而敬畏他,说:“这就是我们百姓所尊重的人啊!”不是百姓知道尊重君子,而是君子能自我修养从而使人尊重。然而(有的人)行为对内不能充实自己,品德不比他人完备,即使让他穿华美的服饰,修饰他的容貌,百姓也不会尊重他的。
名山大河,是一个地方为人所敬仰的,山河中的五岳四渎,是天下为人所敬仰的。因此,比一乡人贤能的君子,是一乡人所敬仰的;比一国人贤能的君子,是一个国家人所敬仰的;名声功业在天下显著的人,是天下人所敬仰的。功劳德行泽被后代的人,是万代人所敬仰的。孝顺长辈慈爱晚辈友爱兄弟在一乡中传扬,就是古代所说的乡先生,是一乡人所敬仰的。春秋时期的贤能大夫,像随国的季良,郑国的子产,就是一个国家人所敬仰的。位居朝堂因而奸臣贼子不敢在外暗中发动的,像汉朝的大将军卫青;出则为将入则为相,朝廷把他作为砥柱,天下安危与他关联,像唐朝的裴度丞相,是天下人所敬仰的。那个人已经死去,那些事情已经久远,听闻他的名字,就想见他的人,好像不可企及的,夔(尧舜时的乐官)、龙、稷(舜臣,农师,周祖)、契(助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商祖)就是这样的人。他的功德可以到达百代,他的思想可以让百王效法,即使有贤能圣明的人也没有谁敢超越他的,周公、孔子就是这样的人。这些都是万代为人敬仰的人,因而都是可以用来作为百姓的表率的。
《左传》上说:“那些贤能的人,能够看到那些(事物)广大而久远的方面。”章君能让自己的衣冠儒雅,气度刚正,神色仁和,为人好学并拥有志向。他在外修养他的高洁,在内充实他的光彩,因而在他的文辞中表现出来,就又显得知识广博,行文奔放而无穷无尽。这几点都是可以自我选择来勉励自己的,这本来就是能识别那些久远广大方面的能力,即使是我又凭什么来勉励他呢!只是顺从他的志向,扩充他的思想,来敷衍他的请求(罢了)。庆历三年六月某日作序。【参考答案】6.A(载,乘坐)7.B8.(1)即使让他们的衣服再华美,把他的容貌再修饰,老百姓也不会尊敬他。(2)他们是万世敬仰的人,也都是拿来作为百姓表率的。(3)只是根据他的志向,补充这一番解释,来应付他取字的请求。9.阐释取字用意,勉励章望之。三.古诗词鉴赏(10分)注释:
⑵蓬蒿:指墓地上的野草。纷披:散乱的样子。
⑶妙质:优秀的资质。平世:旧指清平之世,这里指当世。
⑷湓水:源出江西瑞昌清湓山,东流经九江城下。酒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⑸陈迹:旧事。随手:随着,紧接着。
创作背景
中外都有不少才高而命短的诗人,北宋诗人王令(字逢原)就是其中之一。他以高尚的节操和卓越的才华闻名于世,而人们所以知道他的名字,是与王安石的揄扬分不开的。王安石于至和二年(1054年)由舒州通判被召入京,路过高邮,王令赋《南山之田》诗谒见王安石,王安石大异其才,遂成莫逆之交,并将妻妹嫁给王令,为他四处传播声誉,使这位年轻诗人的作品得以广为流传。然而,嘉祐四年(1059年)秋,王令仅以二十八岁的青春年华而逝世,这令王安石痛心疾首,黯然神伤。第二年秋天,便写下了这三首悼念故友之作。
赏析
《思王逢原三首》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是悼念故友王令之作,其中以第二首最为著名。此诗通篇以第二人称的口气来表达,如对故友倾诉衷肠,因而凄恻感人。短短八句中,有写景,有议论,有回忆,有感叹,运用了想象、使事、对比等手段,体现了王安石高超的律诗技艺。
《礼记·檀弓》上说:“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宿草就是隔年的草,意指一年以后对于已去世的朋友不必再哀伤哭泣了。“宿草”,后世便成为专指友人丧逝的用语,这里蓬蒿泛指野草,句意正是由《礼记》脱胎而来,暗喻故友虽去世一年,而他犹不能忘情。当时王安石身在汴京而王令之墓则在千里之外的常州,然而凭着诗人沉挚的感情与驰骋的想象,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凄怆悲凉的画面。哀痛之情也于景中流露而出,于是从坟地写到了长眠地下的人。
“妙质”二字,后世注释的版本往往解释为“美妙的品德、卓越的才能”云云,其实不然。根据原诗第一首的尾联:“便恐世间无妙质,鼻端从此罢挥斤。”这里是用《庄子》中匠石“运斤成风”的典故,这里的“质”指箭靶,用以比喻投契的知己。因而“妙质不为平世得”一句是说世人不能像匠石深知郢人那样理解王逢原。据当时记载,王逢原为人兀傲不羁,不愿结交俗恶献谀之徒,甚至在门上写道:“纷纷闾巷士,看我复何为?来即令我烦,去即我不思。”可见他清高孤傲的性格,其不为世人所重,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微言”是用了《汉书·艺文志》中“仲尼没而微言绝”的话,意指精辟深刻的思想言论。这句说只有深深了解死者的人才明白他的微言,言外之意,他才是唯一理解王令的人,因而引出下联的回忆。这两句用典熨贴精确而又不影响词意畅达,并通过典故的运用,给原来枯燥板滞的议论注入了活力和丰富的意蕴,可见王安石铺排典故的娴熟技巧,陈师道怀黄鲁直的诗中说:“妙质不为平世用,高怀犹有故人知”,即从此联化出。这两句对怀才不遇,知音者稀的感慨,关合王令与诗人自己,虽是为诗人王令叹息,也包含着他对自身的感喟。
颈联是追忆当年与王令一起读书饮酒的豪情逸兴。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提点江东刑狱,按临鄱阳,王令六月中便去鄱阳与王安石聚会,诗句就是写这次会晤:庐山向南倾侧,犹如自天而降,对着他们的书案;湓水滔滔东来,像是流入了他们的酒杯。这两句以雄伟的气魄、丰富的想象、精炼的字句成为王安石诗中的名联。庐山如堕、湓水东来,已是雄奇绝伦,并以“当”与“入”两个动词作绾带,遂将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事的叙述融为一体,且气势阔大,令人可以想见他们当日豪迈的气概和诚笃的友谊,庐山、湓水便是他们的见证。这种昂扬的格调,宏阔的意境与前文凄凉悲慨的调子适成鲜明对照,而诗人正是以这种强烈的对照,表达了不可压抑的悲愁,同时也自然地引出了尾联无限的今昔之感。
诗人沉痛地慨叹道:一切往事都随你的离世烟消云散,昔日的欢会已一去不返。全诗便在深沉的悲哀中戛然而止。
这首诗所以成为王安石的名作,就在于其中注入了真挚的情意,无论是对故友的深切思念,还是对人生知己难遇的怅恨,或是对天不怜才的悲愤,都是出于肺腑的至情。这正说明王安石不仅是一个铁腕宰相,同时又是一个富于感情的诗人。此诗通篇以第二人称的口气来表达,如对故友倾诉衷肠,因而凄恻感人。短短八句中,有写景,有议论,有回忆,有感叹,运用了想象、使事、对比等手段,总之,体现了王安石高超的律诗技艺,所以有人以此诗为他七律的压卷之作,也是不无道理的。10.(1)首联写景有哪些作用?(3分)
参考答案:点明时令,营造凄清氛围,奠定全诗伤感的基调。
(2)请赏析颈联的妙处。(3分)
参考答案:庐山倾倒当书案,湓水入杯作美酒,运用夸张手法,想象奇特,表现友人豪迈的胸襟。(3)诗中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试作简要概括。(4分)参考答案:对友人德才不为世人所知的遗憾;对友人豪放气质的赞赏;对两人往昔交游的怀念;对与友人阴阳两隔的悲伤。
四、名句名篇默写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12.小说第二段为下文哪些情节提供了依据?请分条概述。(4分)参考答案:①舅舅决定忍痛卖琴。②父亲去卖琴。③舅舅把它作为财产送给“我”。④母亲舍不得卖琴。⑤我去卖琴。(答对四点即给满分)
13.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复杂的心理?(4分)
①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
②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参考答案:①因被迫卖掉祖传珍宝的痛苦无奈;为能以这把提琴帮助妹妹一家渡过难关而欣慰。②父亲估计到“我”知道了真相,既赞许“我”的作法,又为“我”知道真相,过早地承担家庭的责任而感到无奈和不忍。
14.请概括“我”(小玛丽)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5分)参考答案:主要性格特点:能体贴理解他人。(答“善解人意”、“成熟懂事”也可)(2分)作用:①“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③通过“我”侧面烘托“父亲”的形象。(3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15.小说第一段说:“它已成为某种象征。”请结合全文,探究“象征”一词的丰富内涵。(6分)参考答案:①关键时刻舅舅决定卖琴帮助我们,后来又把它作为财产送给我;母亲不愿轻易卖琴:琴是亲情的象征;②父亲得知琴是赝品却并不说破,而是巧妙地保护着舅舅的梦想和母亲的希望:琴是善良心地的象征;③“我”得知真相后,理解并学习父亲的处理方式,琴见证了父亲对“我”的影响:琴是精神财富的象征。(需多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6.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三教入题的作用何在?(6分)参考答案:以“儒、道、释”三教入题,意在引出削磨锋芒之力量占优势的文化背景。证明“不露锋芒”有生存的基础、历史的渊源,为下文论述要露锋芒作铺垫,树立批驳的靶子。
17.文章第3、4段所举事例,论证的角度有何异同?所要论证的观点又是什么?(6分)参考答案:相同的论证角度:主要从正面进行论证。(2分)
相异的论证角度:第3段从武将锋芒太露者难得善终的角度论证(1分);第4段从文将锋芒太露者难得善果的角度论证(1分)。
所要论证的观点是:历史上锋芒毕露、正直耿介之士总是命运多舛,引人嫉恨。(2分)18.概述全文的论证思路。(6分)
参考答案:先提出中国文化有不露锋芒的传统(2分),然后分别举例证明不露锋芒者一帆风顺,官运亨通(1分),而锋芒毕露者招惹是非,带来祸患(1分),最后呼吁为人要显露锋芒,敢于担当,促进社会进步,显露独特魅力(2分)。七、作文世间万物都有“根”,树木有树根,大厦有根基,事情有根据,思想有根源,文化有根脉……根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只有根稳固了事物才能更好地发展。
(1)选择要写的文体:
(2)写出文章的两个立意:
(3)拟定的标题:作文提示
从选材来看,这篇作文的角度可以很宽泛,考生容易有话说,毕竟生活中与“根”相关的内容非常多,例如,花草树木之根、游子之根、人类之根等等。正是选材的广泛性,反映出考生思想认识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icl相关知识课件
- 2025年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血友病的护理
- 脑血栓的诊断
- AFP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护理文化与护士
- 2019交通安全课件
- 模块三 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课件 第十单元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
- 推动学校数字化转型的创新策略与实践路径
- 静脉采血操作课件
- 2024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聘岗位招聘考试真题
- (一模)2025年广东省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政治试卷(含官方答案)
- T-CGTA 01-2024 猪饲用玉米标准
- 2025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T-SCAQPX 01-2024 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规范
- 《C语言指针》教学课件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技能组”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9.3大气压强(课件)(共39张) 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