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尝试创作》教案_第1页
《任务三尝试创作》教案_第2页
《任务三尝试创作》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尝试创作诗歌》教案教材分析《尝试创作(现代诗)》出自统编教材九上一单元。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尝试进行诗歌创作是任务三,要求在完成“任务一”的“自主欣赏”和“任务二”的“自由朗诵”之后,以写作的方式反馈和训练学生对诗歌艺术的领悟和运用。在本单元教学时,在“任务一”的“自主欣赏”时,打破惯常的单篇阅读组织形式,将单元内容进行重组。以群文阅读方式,聚焦于“意象的凝练”与“语言的陌生化”两个方向,我以“我们的土地”组织前三课,以“语言的陌生化”组织后两课,获得诗歌写作时“凝练意象”和“语言陌生化”这两个核心技能的程序性写作知识。二、教学目标1.感受渝中系列影像,选择恰当物象表达情感,根据情感凝练意象。(重点)2.学习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技巧,训练有诗味的陌生化表达。(难点)三、教法学法1.情景共鸣法诗歌是表达情感的艺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播放自制的,具有浓郁渝中特色的“音·像·言”影像,冲击学生感觉系统以产生强烈的主观感受。2.经典示范法精心研究课本中“凝练意象”和“语言陌生化”的写作程序性知识,并以经典文本示范学生模仿“凝练意象”和“语言陌生化”。3.下水共生法以教师下水的“主观感受”“意象凝练”“语言陌生化”系列文本作为学生过程写作的示范,与学生写作形成共生。四、教学过程真实语境明确目的展示“渝中诗歌征集活动”创设真实的情境,设定具体问题和目标让孩子有创作动机。(二)美景共鸣情动辞发1.具有浓郁渝中特色的“音·像·言”影像冲击学生的感官2.用一个词聚焦感受,再用一句话充实自己的感受,3.用开火车的方式分享初写后,以教师下水文引导学生修改并聚焦感受。(三)初写凝练意象1.回顾课文,理解“意象”让学生用意象表达情感,形成一段诗歌。2.提炼凝练意象第一招:(1)投影经典文本《我爱这土地》聚焦“嘶哑的,打击着的,悲愤的,激怒的,无比温柔的”等意象前面的修饰语,学生提炼凝练意象第一招:添加修饰语(2)请学生用第一招改写自己的感受(3)老师再以自己的下水示范共生(4)学生修改3.凝练意象第二招:(1)投影经典文本《我看》,让学生聚焦,在意象后进行补充描绘性的语句,提炼出凝练意象第二招:补写描述句(2)请学生初写,展示点评(3)教师下水诗作进行示范(4)学生进行修改(四)经典共生陌生语言1.要营造更浓烈的诗味还需要语言陌生化2.投影经典文本《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的经典诗句笑响(听觉)点亮(视觉)了四面风(触觉)——各种感觉的混搭轻灵(抽象概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具体动作)——抽象与具体的混搭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被动变主动)深远的晴空里——主动与被动的混搭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矛盾词语的混搭3.学生用混搭的方法进行初写作,分享点评4.老师展示下水,引导孩子对自己的诗作再修改(五)布置作业请学生完成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