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肾“先天之本”——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五脏阴阳之本”——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封藏之本”——肾藏精,主蛰。肾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肾主水与脏腑气化肾主纳气肾的生理功能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1、肾藏精:(1)精的基本概念:①精的分类:
从来源上分:先天之精——源于父母,禀受先天,与生俱来,是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
后天之精——源于饮食物,禀受后天,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是各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称“脏腑之精”。
从作用上分:
生殖之精——有生殖繁衍下一代的作用。
水谷之精——有营养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少的精微物质。②精的涵义: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有广义之精和狭义之精。“精”:精华、精粹之意。
《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生之本也”。
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包括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狭义之精——指生殖之精。包括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和机体发育成长后自己产生的生殖之精。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③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关系
先天促进后天——后天之精赖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不断化生。
后天充养先天——先天之精得后天之精的培育和充养,不断充盈。 二者相互资生,相互促进,在肾中密切结合,组成肾中精气。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2)肾藏精的生理作用:
①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天癸”的生成及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能力的盛衰。
天癸: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一种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并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精微物质。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关论述,形象科学地记载了人体生、长、壮、老及机体齿、发、骨的生长情况,与肾中精气盛衰的密切关系。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女子:七~二七月事以时下发育期
肾气盛(实)—齿更发长阴阳和天癸至有子。男子:八~二八精气溢泻
女子:三七~四七壮盛期
肾气平均—真牙生,发长极,筋骨坚, 体壮实。男子:三八~四八
女子:五七~七七地道不通衰老期肾气衰——面焦齿槁、发堕白无子
男子:五八~八八筋不能动,形坏,精少天癸竭主生长发育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时期肾中精气的情况生长发育的情况幼年期逐渐充盛头发生长较快而渐稠密,更换乳齿,骨骼逐渐生长而身体增高青年期更加充盛长出智齿,骨骼长成,人体达到一定高度,开始具有生殖能力壮年期充盛至极筋骨坚强,头发黑亮,身体壮实,精力充沛老年期逐渐衰减面色憔悴,头发脱落,牙齿枯槁,生育能力丧失生理:幼年→青年肾中精气筋骨强健(身体盛壮)逐渐充盛真牙生,发长极
壮年→老年肾中精气面憔筋软(身体衰老)自然衰减发脱齿摇病理:儿童——发育迟缓肾精亏损成人——未老先衰,神疲健忘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主生殖生肾藏精——藏男女媾精之精,是生育繁殖的根本物质。肾中精气充盛生殖机男子排精阴阳和理
青春期天癸渐至充盈能成熟女子排卵故能有子性功能减退——性欲低下,阳痿等病理:肾精亏损影响生育能力——不孕或不育等。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
②肾精化血:如《诸病源候论》:“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
现代研究发现:由肾产生的红细胞生长因子与血浆蛋白结合为红细胞生长素,具有促进骨髓红细胞生成的作用。临床治疗血虚,常用补肾益精填髓的方法,肾精充盛,血液不亏。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4)肾藏精的临床意义:①生理表现:肾中精气充足——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正常,五脏阴阳平衡协调,生命活动正常。肾藏精,主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肾阴、肾阳是五脏阴阳的根本,可见人之身生源于肾,生长发育基于肾,生命活动赖于肾,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故曰先天之本在肾。肾中精气宜闭藏,不宜耗泄,肾病多虚。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②病理表现:
肾失封藏——因肾气虚衰,藏精的功能减退,导致精的无故流失,出现遗精早泄等失精的病理变化,称为肾失封藏。
肾中精气不足:小儿生长发育不良(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智力低下,成人早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男子滑精早泄、阳萎精少不育、女子经少不孕。
肾阴、肾阳不足:肾阴虚:潮热,五心烦热、盗汗、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舌红少津、消瘦、脉细数。肾阳虚:面色晄白、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精神疲惫、阳痿早泄、宫寒不孕、小便清长,尿失禁或水肿、尿少。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由于肾阴,肾阳失调,导致其它脏腑阴阳失调。常见的是:
肝阴虚肝阳上亢—头痛头胀、眩晕欲仆
肾阴虚肺阴虚肺肾阴虚—骨蒸潮热、干咳
心阴虚心火上炎—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
脾阳虚脾肾阳虚——形寒肢冷,面色晄白、腰膝、下肢冷痛、肾阳虚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
心阳虚心肾阳虚——心悸怔忡、肢面浮肿、形寒肢厥。
若其它脏腑的阴阳失调,日久也必累及于肾,导致肾的阴阳失调,故张景岳:“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故阴阳互损多在损及肾之阴阳的基础上发生。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
2.肾主水
(1)涵义:指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平衡协调的作用。水:水液代谢。
《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输布和排泄、保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起着极重要的调节作用。肾的生理功能:2.肾主水和气化(2)机理:肾的气化作用。①肾阳的蒸腾、气化直接参与津液的输布与排泄。
清者上升于肺,参与津液输布。
浊者下降,注入膀胱,化为尿液,排出体外。肾的生理功能:2.肾主水和气化饮胃脾肺膀胱肾肃降浊者下输膀胱肾阳的蒸腾气化宣发合则清者上升尿呼浊排汗开肾的生理功能:2.肾主水和气化(3)临床意义:①生理:肾中精气充盈→肾阳肾气旺盛→气化作用正常→开合正常→清者吸收,浊者排出→水液代谢正常②病理:肾中精气虚衰→肾阳肾气亏虚→气化失常→开合失常。
开多合少(肾气不能固摄):小便清长,甚至遗尿,尿失禁。
合多开少(肾阳不能推动):小便不利甚至尿闭,水肿。肾的生理功能:2.肾主水和气化3.肾主纳气(1)涵义:肾有摄纳肺所吸入之清气归根于肾,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以保证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故有“肾为气之根”之说。纳:摄纳、纳入;气:肺吸入之清气清·林佩琴《类证治裁》:“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肾的生理功能:3.肾主纳气(2)肾主纳气的机理:
①肾主封藏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肾为封藏之本,肾中精气充盈,才能藏纳肺中清气,助肺维持呼吸的深度。②肺肾之间有经脉相连,以利肾藏纳肺吸之清气。
《灵枢·本输》:“肾上连肺”。
《灵枢·经脉篇》:“肾足少阴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肾的生理功能:3.肾主纳气(3)生理病理表现:生理:肾中精气充足—摄纳正常—呼吸调匀病理:肾气亏虚—摄纳无权—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辄气喘。据临床报导:“上一医”对64例有肾虚症状的哮喘病人,其中45例根据“肾主纳气”的理论,采取“发作时治肺,缓解时治肾”的方法,随访三年,有效率达84.4%。19例用西药治疗,有效率占26.3%。可见在人体的呼吸生理中:“肾主纳气”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肾的生理功能:3.肾主纳气肾的生理特性肾为封藏之本肾为水火之宅肾恶燥肾与冬气相应肾的封藏、固摄作用,防止精气血津液流失,保持呼吸运动平稳和深沉。
主蛰——喻指肾有潜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是对其藏精功能的高度概括。具体体现:肾的藏精、主纳气、主生殖、主二便等功能。肾气封藏——精气盈满、生机旺盛肾失封藏——喘息、遗尿、多汗、大便滑脱、男子滑精、女子带下、崩漏、滑胎等肾的生理特性:1.肾为封藏之本,主蛰守位肾为阴阳水火之宅元阴肾内寄为一身阴阳之根本元阳水火为阴阳之征兆,故一身水火由肾所主
肾是全身阴阳水火协调平衡的关键
肾的生理特性:2.肾为阴阳水火之宅肾为水脏,藏精、主津液气化燥则伤阴→日久肾精耗损→骨髓枯竭肾的生理特性:3.肾恶燥通于冬气肾与四时冬气相应,肾中精气在冬令最为旺盛。冬季气候寒冷,万物蜇藏;肾为寒水之脏,主藏精,为封藏之本,故肾应冬时。临床意义:①冬季养生,宜静而少动,饮食睡眠充分,以藏养积蓄。②久病体虚之慢性病,多在冬季发病。肾的生理特性:3.肾与冬气相应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⒈肾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⒉肾在窍为耳及二阴,主二便⒊肾在志为恐⒋肾在液为唾肾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肾
藏
精精生髓骨髓:充养骨(肾主骨)脊髓:聚于脑,脑为髓海精化血(精血同源)
发为血之余(其华在发)(肾通于脑)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临床意义:肾精充沛髓海满盈骨质致密,坚固有力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耳目聪明,记忆力强牙齿坚固,头发乌亮肾精不足髓海失充小儿骨骼发育不良,骨软无力,囱门迟闭,智力低下成人腰膝酸软,记忆减退,精神萎顿老年骨质脆弱易骨折,牙齿脱落,发白发脱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耳:听觉器官,也是人的平衡器官。二阴:前阴:指外生殖器、尿道口,有生殖、排尿的作用。后阴:肛门,有排泄糟粕的作用
耳的听觉功能依赖肾中精气的充养。肾的气化功能促进二便的排泄和发挥正常生殖功能。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在志为恐恐:恐惧、害怕、是一种由相对固定的长期的外来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所导致的一种心理反应。常为自知。
“恐则气下”→肾封藏失职→二便失禁等惊:事出突然而受惊,以致神情大乱,常为不自知。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肾藏志:志(P57):意志和经验的存记,记忆的保持,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肾藏精,精舍志”。意(P50):意识、回忆、未成定见的思维,体现了脾主运化的功能,“脾藏营,营舍意”,脾虚可见: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意之所存谓之志在液为唾唾:亦为“口津”,是唾液中泡沫丰富者,生于舌下,常从口中唾出。具有润泽口腔,有助于食物吞咽和消化以及滋养肾精的作用。唾由肾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养肾精的作用。多唾久唾—易耗肾中精气。肾阴不足—口舌干燥。肾气、肾阳不足—唾液增多,口舌润泽。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总结主要功能:主藏精,主水和气化,主纳气。联属功能: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恐,与膀胱相表里。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通于冬季。六腑的生理功能胆(中精之府,中正之官)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府),位于右胁之内,与肝相连,形如囊状,内藏胆汁又称精汁、清汁,故胆又称“中精之府”,“中清之府”。胆的经脉与肝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胆的生理功能1.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饮食物消化。(1)贮藏胆汁:胆汁有消化饮食水谷的作用。胆汁来源于肝,由肝之精气化生,经肝的疏泄而分泌汇聚于胆。胆汁又称“精汁”。晋·王叔和《脉经》:“肝之余气溢于胆,聚而成精汁”。24小时内肝可分泌1000ml胆汁,贮藏于胆中。(2)排泄胆汁:通过肝的疏泄作用,排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的消化。肝气郁结→胆汁分泌、排泄不利→胁肋胀满疼痛,腹胀,食欲不振肝气上逆→胆汁上溢→口苦胆汁外溢→黄疸2.主决断: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决断”:判断事物,作出决定。
《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气足→判断正确,当机立断,勇敢胆大。胆气虚弱→易惊善恐,胆怯怕事,失眠多梦。
胆热痰扰——惊悸而烦、急躁易怒。(温胆汤:理气解郁,清胆和胃。茯苓半夏甘草)(一)贮存与排泄胆汁、助消化(二)胆主决断与人的勇怯有关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小结:胆的生理功能胃(水谷之海、仓廩之官)
胃位于膈下,腹腔左上部,呈横屈状,上接食道为贲门,下通小肠为幽门,有大弯、小弯,总称胃脘。胃的经脉与脾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胃脘分为:上脘——贲门、胃上口中脘——胃体下脘——幽门、胃下部
胃的生理功能(1)胃主受纳、腐熟水谷:①受纳水谷:胃能接受由口腔经食道下传的饮食物。《素问·五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受纳是腐熟消化的前提。
②腐熟水谷:饮食物经胃的初步消化变成食糜状态,经胃的通降作用输入小肠。生理:胃气盛→受纳、腐熟水谷正常→气血化源充足。病理:胃气虚→纳少、胃脘饱胀、厌食、呕吐、嗳腐、矢臭。(2)胃主通降:①含义:胃将食糜下输至小肠、大肠、并促使糟粕排泄的作用。
通,通畅;降,下降。“胃宜降则和”,指胃气贵于通降,以下行为顺。②表现形式:将食糜下传小肠。经小肠的分清别浊,将食物残渣下传至大肠。经大肠的变化传导,将糟粕排出体外。
《灵枢·平人绝谷篇》:“水谷入胃,胃满则肠虚,食下,肠满则胃虚,更虚更实,故气得上下”。胃的生理特性:
胃喜润恶燥,胃气宜降:胃为阳明燥土,胃之功能不仅依赖胃阳推动,亦赖胃阴的濡润。胃之病变,常因燥热为害,灼伤胃阴,故临床上应注意顾护胃阴。叶天士说:“胃喜柔润”、“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胃气”的含义:(1)胃中阳气:腐熟水谷动力。(2)脾胃之气:泛指脾胃消化功能。(3)水谷精气:常以脉象、舌象判断疾病顺逆的依据。(4)一身之气或正气。如张介宾说:“胃者,正气也。”(一)主受纳、腐熟水谷(二)主通降、以降为和
脾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保胃气”为养生治疗的重要原则。小结:胃的生理功能小肠(受盛之官)
小肠是一个中空狭长的管道器官,盘曲于腹腔中下部,包括十二指肠与空肠。是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难经·四十二难》:“小肠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小肠的经脉与心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小肠的生理功能
1、主受盛化物:小肠具有接受由胃下传的食糜,使之停留一定时间,以进行进一步消化的作用。
受盛——接受,以器盛物
化物——消化⑴接受由胃下移而来的饮食物;⑵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进一步消化和吸收。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2、主泌别清浊
食糜在小肠进一步消化后,分别为“清”(水谷精微)和“浊”(食物残渣)两部分;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亦吸收大量水液,经脾转输全身;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将代谢后的水液(浊水)归于膀胱。
食物消化吸收泌别清浊水液代谢
(“小肠主液”)。
消化、吸收功能良好→小便通利小肠功能正常
水液、糟粕各走其道→大便通畅小肠功能失常→便溏、泄泻、腹胀、腹痛、呕吐、小便短少。
临床上常采用“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小肠大肠膀胱前后水分残渣又称“前后分利法”(一)主受盛和化物(二)泌别清浊、主液。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结:小肠的生理功能大肠(传导之官)大肠也是管腔器官,居于腹中,呈回环迭积状,包括乙状结肠和直肠。是传化糟粕的器官。其上端(古称“回肠”)在“阑门”与小肠相接,下端(古称“广肠”)通“魄门”。大肠的经脉与肺的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大肠的功能1、主传导槽粕: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多余水分,形成粪便。经魄门,即肛门排出体外。2、大肠主津:大肠有再吸收食物残渣中部分水液,使残渣糟粕形成粪便的作用,故有“大肠主津”之说,亦称“大肠燥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魄门亦为五脏使”魄门启闭依赖心神的主宰肝气的条达脾气的升提,胃气的通降肺气的宣降肾气的固摄语出《素问·五脏别论》:“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王冰注“谓肛之门也。内通于肺,故曰魄门。”一说,“魄”通“粕”。肛门为糟粕所出之处,故称“粕门”。
3、病理表现:大肠实热—大便秘结大肠传导失常大肠湿热—里急后重、下利脓血大肠虚寒—大便稀溏传导糟粕排泄大便、主津大肠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结:大肠的生理功能膀胱(州都之官)膀胱位于小腹中央,广肠之前,上口通于肾,下口接尿道,通前阴溺窍,其大小形态随尿液的充盈度的变化而改变。膀胱的经脉与肾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膀胱的生理功能(1)贮存尿液:尿液由津液所化,在肾的气化作用下输膀胱而形成,又赖肾气的固摄作用而贮存于膀胱。(2)排泄尿液:贮存于膀胱的尿液,经肾的气化作用的推动而排出体外。尿液的形成肾的气化作用尿液的排泄尿液的贮存——肾的固摄作用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实际上是肾的气化作用的延续。“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临床意义:(1)生理:肾气充足→膀胱气化有权→小便排泄正常(2)病理:肾气亏虚→膀胱气化不利→开合失常→遗尿、尿失禁;尿少、小便不利。湿热下注→膀胱湿热→小便赤涩疼痛,尿急、尿频。
故《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小结: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存尿液排泄尿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决渎之官)
三焦是藏象学说中特有的名称,其具体概念在《内经》中论述不够明确,《难经》又提出“有名无形”之说。因而对三焦的形质,致今尚无定论。而对三焦功能的认识比较一致。对三焦的认识,有学者认为“实际上三焦就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总体的一个重要侧面”。不必囿于三焦之形态的有形与无形之争。
1、六腑之三焦;
2、部位之三焦;
3、辨证之三焦;1、六腑之三焦(1)涵义:分布于躯体中的一个大腑,因其不与五脏相匹配,又称之为“孤腑”。三焦之经脉与心包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2)生理功能:
①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
三焦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全身之气通过三焦运行于上下。三焦通行元气。元气由肾中精气化生,通过三焦为通道,布散全身。故《难经》说:“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
②运行水液。
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全身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三焦运行水液与通行元气是相互关联的。因气行则水行,气又依附津液而升降运行。2、部位之三焦(1)涵义:将三焦人之躯干上、中、下三部分段,包括人的整体,超出六腑的概念。上焦:横膈以上,包括心、肺。中焦:横膈以下,脐以上,脾、胃、肝、胆。下焦:脐以下的下腹部,肾、膀胱、大、小肠。(2)部位三焦各自的功能特点:
上焦如雾:形容上焦,宣发布散水谷精微,通达营卫的功能,犹如自然界之雾露,以营养全身脏腑组织。
中焦如沤:形容中焦,腐熟运化水谷的功能,犹如以水沤物的状态。
下焦如渎:形容下焦,分清别浊,排泄二便的功能,犹如疏通的水道,畅通无阻的状态。3、辨证之三焦:
辨证之三焦,是清代温病学家吴瑭提出的温热病三焦辨证纲领。上焦、中焦、下焦病变,分别代表温热病不同的证候类型,标志着温病传变的三个不同阶段。三焦是温热病变导致相关脏腑病理变化的代名词。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小结:三焦的生理功能奇恒之腑
一、奇恒之腑的概念功似脏,形似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统称奇恒之腑。
《素问·五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二、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1、形态中空似腑,多贮藏精气似脏。2、除胆之外,均无表里配合及五行配属关系。3、其生理功能多隶属于五脏,与五脏同盛同衰,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藏精
肾心肝脾三、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一)脑脑的生理功能1、汇聚诸髓脑居头颅内,由髓汇聚而成。故《灵枢·海论》称“脑为髓海”。《素问·五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髓海充盈→脏腑功能协调→形体运动灵活有力先天不足→髓海失充→五软、五迟后天失养→髓海不足→眩晕耳鸣、体倦乏力2、脑与精神思维活动有关
《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脑为“元神之府”。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贸英文合同范例
- 2025年玉树货车上岗证理论模拟考试题库
- 中信银行抵押合同范本
- 代为追偿服务合同范本
- 绵阳水下安装拆除施工方案
- 仓库保管合同范本
- 修路建房合同范本
- 书籍稿件出版合同范本
- 农村宅基地分割合同范本
- 勘查委托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个人住房买卖合同(带家居家具)
- 生产车间布局优化与现场改善的策略研究
- 三方公司合作协议书范本
- 护理责任组长续聘竞聘
- 外研版(三起)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1 Animal friends Get ready start up 课件
- (新版)广电全媒体运营师资格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保安员资格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800题)
- 《公路建设项目文件管理规程》
- 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客观题试卷与参考答案
- 春节文化研究手册
- 2016-2023年娄底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