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与人文对话期末报告_第1页
生物科技与人文对话期末报告_第2页
生物科技与人文对话期末报告_第3页
生物科技与人文对话期末报告_第4页
生物科技与人文对话期末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級:日四技資三甲成員:謝麗婷921226053

羅敏921226054指導老師:鍾愛報告題目:基因作物與人類健康目錄:1.基因工程改造簡介-2.基因改造之安全評估及標示-3.基因改造與人類健康-4.心得感想-1.基因工程改造簡介基因工程技術是生物技術的基礎,從動植物改良、人類疫苗及醫藥開發,到人類基因體研究計畫,都可看見基因工程技術的影子。雖然基因工程技術誕生至今僅三十多年,但其貢獻卻無可估量。基因工程是一種用來修改、重組DNA結構的技術,修改是為了某些特定目的而做的,而且這些修改是可以傳承到子代的。從基因工程與基因改造來做探討:基因工程

:改變生物的基本建材─DNA,將選取的基因植入實驗生物的染色體內,密切注意細胞的生長情形,以了解哪些細胞成功接納了新的基因。基因改造食品:基因改造食品是指透過一些基因改良的技術,比如說基因工程的方法或分子生物的技術,把一段遺傳物質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中,產生的這個新的東西,叫做基因食品。從基因工程與基因改造來做探討:.基因改造微生物與其產物:傳統上,發酵食品菌元與食品佐劑生產菌之改良是以物理或化學方法進行誘變以提昇產能、發酵效率,或去除副產物,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為菌種改良提供了另一個途徑。基因改造作物:可以作為將外來DNA轉殖入植物基因體的載體;另一重要之相關研究是抗生素之抗性可作為基因改造作物的篩選標記。從基因工程與基因改造來做探討:基因改造動物:基因工程技術之應用於動物方面可以改善其生產性狀(如飼料利用率、瘦肉率、生長速度等)、動物健康狀況..等等而在我們從前的生活中使用生物技術進行食品與其它產品製造也早就有了如古埃及與巴比倫人在公元二千年前即利用麥芽來製造啤酒,而希臘人利用牛胃液作為乳的凝固劑來製造乾乳酪,中國在商周時期就已利用麴來製造酒、醬、醋等食品,而,食品生物技術可謂是生物技術之根源。2.基因改造之安全評估及標示基改食品發展的過程可大約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代》運用基因工程技術發展抗除草劑、抗蟲害的農作物。

《第二代》產品則是提高其營養成份或加強其口味。

《第三代》基因改造食品則是企圖運用在疾病預防與治療上。基因改造之安全評估:有關基因改造食品對人類健康之影響,在2000年5月世界衛生大會期間,便針對基因改造食品之安全性進行廣泛討論,世界衛生組織(WHO)亦提出相關聲明,認為現今國際市場上流通之基因改造食品皆已通過食用安全性風險評估,並不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人類食用基因改造食品至今尚未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情形產生,所有基因改造食品都必須依風險評估原則通過嚴格的安全性評估,才可以在市面出售。基因作物對人類是有一定的貢獻,例如利用基因的操作技術,可以有計劃地選擇所想要的特徵、優點:改良農作物的品質,提高產量,增加營養分,也可以使作物變得更耐旱、或不怕蟲害。如玉米缺乏人體必須胺基酸、離胺基酸;利用基因工程可以把能製造胺基酸的基因帶進玉米,玉米也就能含有離胺基酸。而美國第一個基因改良產品-番茄,則是為了採收方便,以基因轉殖方式延緩番茄中的果膠軟化,以免番茄在採收遇程因碰撞而受損。我國衛生署也為確保基因改造食品的食用安全,並保護消費者的健康,我國衛生署於民國90年2月22日公告「基因改造之黃豆及玉米」應向衛生署辦理查驗登記,自92年1月1日起,非經衛生署查驗登記許可之「基因改造之黃豆及玉米」,不得製造、加工、調配、改裝、輸入或輸出。為提供消費者選擇的權利,衛生署亦同時公告以基因改造黃豆或玉米為原料,且該等原料佔最終產品總重量百分之五以上之食品,應標示「基因改造」或「含基因改造」字樣。有關食用安全性,衛生署已訂定「基因改造食品安全評估方法」。基因改造之標示:1.基因改造黃豆或玉米為原料,且該等原料佔最終產品總重量百分之五以上之食品,應標示「基因改造」或「含基因改造」字樣。2.以非基因改造之黃豆或玉米為原料之食品,得標示「非基因改造」或「不是基因改造」字樣。3.非基因改造之黃豆或玉米,若因採收、儲運或其他因素摻雜有基因改造之黃豆或玉米未超過百分之五,且此等摻雜非屬有意摻入者,得視為非基因改造黃豆或玉米。4.使用基因改造之黃豆或玉米所製造之醬油、黃豆油(沙拉油)、玉米油、玉米糖漿、玉米澱粉等,得免標示「基因改造」或「含基因改造」字樣。5.前述標示字樣應加標於品名或黃豆、玉米原料成分之後或其他明顯處所,其字體長度及寬度不得小於二公厘。

3.基因改造與人類健康

基因的基本功能,是在製造所有生命體的基本構造──蛋白質。當基因有缺陷或損毀時,身體就無法產生某些基本的蛋白質或酵素。了解人類基因,便可發展出治療或預防疾病的方法。基因療法就是試圖把正常的基因植入患者體內,取代損毀的基因,製造所需要的蛋白質或酵素。基因療法首先帶來的影響,是對現代醫療的大革新,現在更被視為治療疾病的最後希望,特別是對癌症或遺傳性疾病的治療。雖然基因療法有技術上的瓶頸待克服,但完整深入的遺傳密碼,有助於科學家進一步了解疾病與基因之間的關係。針對基因改造以及人類健康的引響,本小組蒐集相關問題來一一介紹與解答:1.市面上最常見的基因改造食物成分或食物是什麼?答:市面上最常見的基因改造食物成分是來自經基因改造的大豆和粟米。2.現時在市面出售的基因改造食物會否含有動物基因?答:現時在市面出售的基因改造食物並無含有動物基因。3.基因改造食物可否供人類安全食用?答:世界衛生組織(WorldHealthOrganisation)指出,目前在國際市場上出售的基因改造食物都已通過風險評估,因此不大可能對人類健康帶來風險。4.食用基因改造食物是否會引起過敏反應?答:很多傳統食物(包括果仁和海鮮)都會引起過敏。引入新的基因理論上可能會引發新的過敏原。6.基因改造與雜交有甚麼分別?在食用安全程度上,使用基因改造技術生產的食物,會否低於使用傳統雜交生產的食物?答:長久以來,農業界使用雜交技術,使農產品擁有預期的特性,其中可能涉及隨機轉移數以千計的基因和需要很長時間才可產生預期的效果。

7.基因改造食物為何含有耐抗生素的基因?這些基因會否影響人類健康?答:在基因改造過程中,耐抗生素基因是用來識別那些能夠成功轉移的基因。8.我們是否已食用基因改造食物?答:已獲美國、澳洲及歐洲聯盟成員國等多個國家批准的基因改造大豆和粟米,已攙進各種加工處理食物內。9.有沒有檢測基因改造食物的國際標準?答:為方便消費者能夠作出知情的選擇,歐洲聯盟成員國、澳洲及日本等多個國家,已就基因改造食物訂立標籤規定。10.基因改造對生物的汙染有哪些?答:基因改造創造出的新生物,不僅會將基因與病毒遺傳給下一代;他們也可能產生突變、病毒重組的現象做完以上的問題解答,原來,將外源的基因轉殖到動、植物體內,除了可能得到我們想要的基因產物,也有可能產生原先意想不到的物質。基因食品固然有其引人之處,卻也存在著許多不確知的風險我國目前雖然尚無本土製造的基因食品,但根據農委會的估計,每年由美國進口的黃豆,約有四成屬於GMO;基於風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