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史专题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和国际秩序的演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实际上,那些正在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符合这段话中描述的“以前的大国”和“正在崛起的国家”分别是(
)A.法国、英国 B.美国、法国 C.德国、美国 D.英国、德国2.有位老师在讲解某一历史事件时引用了“德国平民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人数(1915—1918年)”“丘吉尔1923年写的回忆录《世界危机》”“索姆河战役幸存士兵的回忆”等材料。据此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 B.德意志统一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3.一战后,缔结和约“与其说是协商解决,倒不如说更像法庭上的判决。”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相继在“被告席”接受战胜国拟定的“和平条款”。材料反映了(
)A.帝国主义强权政治 B.合理审判战败国C.协商解决国际问题 D.维护了世界和平4.拥有先进思想指导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必不可少条件。但最重要的是,布尔什维克党从一开始,就自觉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由此可见,十月革命的胜利(
)A.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实现 B.成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C.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D.为国家推行新经济政策奠定了基础5.1919年7月,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表示:“俄罗斯打倒贵族,驱逐富人,劳农两界合立了委办政府,红旗军东驰西突,扫荡了多少敌人,协约国为之改容,全世界为之震动。我们知道了!我们醒觉了!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意味着(
)A.十月革命具有较大世界影响力 B.中国共产党主动承担时代责任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已开始形成 D.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6.列宁曾回忆说:“……可以看出我们那时就认为革命的发展,斗争的发展,可能是通过比较短的道路,也可能是通过漫长而艰苦的道路。但是,在估计可能的发展时,我们多半(甚至我不记得有任何例外)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推断出发的。”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反映了布尔什维克党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B.说明在布尔什维克党内曾经出现思想急躁的现象C.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D.列宁回忆的这段历史发生在新经济政策实行时期7.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为应对“严重的失败”,列宁(
)A.采取新经济政策 B.实行余粮收集制C.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D.颁布《和平法令》8.苏联五年计划期间(1946—1950)用于整个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额中,用于机器制造工业的占87.9%,用于轻工业的仅占12.1%。机器制造业的指标提前超额完成了,而轻工业只完成计划规定的80%多,未达到战前水平。1950年农业产值只相当于1940年的99%。材料反映了苏联(
)A.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B.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C.国民经济比例重严重失调 D.人们生活水平的下降9.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认为,争取权利的最佳方式“不是对罪恶的消极的不抵抗”,而是“对罪恶的积极的非暴力抵抗”。下列历史人物与他有类似主张的是(
)A. B.C. D.10.柴鲁尔是埃及独立运动的领袖,1882年参加抗英战争,失败后被捕监禁。1918年率代表团赴英谈判,要求完全独立,并起草《民族要求宪章》。由此可知柴鲁尔(
)A.领导埃及人民取得民族独立 B.参加了阿拉比领导的反英斗争C.肯定是祖国党的领袖 D.始终主张对英国妥协11.“由于他的努力,委内瑞拉、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玻利维亚五个拉美国家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获得独立。由于他在使南美从西班牙的统治下获得解放所起的作用,人们常称他为‘南美的解放者’。”材料中的“他”是A.圣马丁 B.玻利瓦尔 C.桑地诺 D.卡德纳斯12.1918年,阿根廷第一个在拉美组建了共产党,随后墨西哥、乌拉圭、智利、巴西、古巴等先后成立了共产党。到1934-1935年,巴西工人运动活跃,大部分罢工由巴西共产党领导。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A.拉美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 B.拉美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C.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拉美革命由共产党领导13.卡德纳斯任总统期间进行的民主改革是墨西哥护宪运动史上光辉的篇章。他的改革包括(
)①改组国民革命党②遏制军人势力③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④确立总统一任制度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4.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贝内特认为《慕尼黑协定》是“西方民主国家的奇耻大辱”。因为该协定实质是(
)A.纵容侵略,避免战争 B.保全自己,缓和矛盾C.牺牲别国,保全自己 D.维护稳定,争取和平15.下图是关于某次国际会议的一幅图片,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前排从左至右分别是丘吉尔、杜鲁门和斯大林)A.德国法西斯已经投降 B.美英苏三国顺利召开了雅尔塔会议C.标志联合国正式成立 D.中国代表在会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材料分析题16.马匹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马匹最早可能的驯化迹象是在住宅区域内似乎存在一组带有大量动物粪便的后霉菌,学者们将其解释为代表一个马圈。早在公元前3600年,在哈萨克斯坦的克拉斯尼亚尔就发现了该证据。马可能是为了食物和牛奶而饲养的,而不是骑马或承重。公认的骑马考古证据包括马牙上的磨损——在公元前3500-3000年左右,在现代哈萨克斯坦的博泰和乌拉尔山脉以东的草原上发现了这种磨损。在考古组合中,只在少数牙齿上发现了磨损,这可能表明有几匹马被骑着狩猎和收集野马作为食物和马奶消费。最后,使用马作为驮畜的最早直接证据——以马拉战车图画的形式——来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在2009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艾伦·K·奥特拉姆(AlanK.Outram)及其同事研究了支持博泰文化遗址驯化马的三方面证据:胫骨、马奶消耗和马齿磨损。这些数据支持马在公元前3500-3000年之间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境内驯化。2012年的一项研究(Warmuth及其同事)结合了考古学、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DNA,支持马的驯化发生在欧亚草原西部。——根据网络资料综合整理材料二
在“一战”开始的时候,欧洲军队对骑兵有着很高的期望。然而,随着参战双方的火力大大提高,军事家们发现,新式堑壕战所造成的致命地形几乎使骑兵在西线毫无作为。但是,在汽车、拖拉机和卡车相对少见的时代,补给、新型重武器的拖送、军队的运输仍然需要依赖大规模马力。因此,英军和法军从殖民地和盟友中大量进口马匹。成千上万的动物跨过大洋,加入战争,据统计大约有800万匹马在“一战”这4年中被杀。——摘自美国《大西洋月刊》2014年5月18日《一战中的动物们》(1)材料一关于马匹驯化的研究使用了哪些方法?结合所学回答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比较早(公元前2千纪)使用马拉战车的古文明有哪些?高度概括马背上的迁徙、战争和商贸对古代世界造成哪些影响?(2)材料二提到的一战中西线最重要的地面战役有哪些?根据所学回答一战对亚非殖民地造成了什么影响。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的崛起是伴随着适应环境变化的制度创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6世纪的俄国在面对着外敌入侵、政局不稳、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王权受到极大抑制、国力衰微的背景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最重要的是在打击旧的封建王公势力,加强沙皇专制王权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使俄国能够以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出现。——岳宗凤李宁娟《伊凡四世的改革对俄国崛起的影响探析》材料二:苏俄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城市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严重的是,2月28日发生喀琅施塔德水兵叛乱,他们提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叛乱的水兵大多来自农村,反映了农民是何等不满。——周尚文《苏联兴亡史》材料三: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绝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我们相信:经由所有一切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密切而继续的合作,以防止侵略并消除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战争原因,都是必要的。——雅尔塔会议公报(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伊凡四世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俄困难局面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为了改变这一困难局面,苏俄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怎样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会议公报的主题。结合所学对“雅尔塔体系”进行评价。三、论述题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苏伊士运河大事记1869年,在法国极力支持下,苏伊士运河开通。12万埃及劳工为此丧生,埃及政府也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被迫出售运河部分股票,主要被英国购得。1882年,英国军事占领埃及并取得运河驻兵权。同年,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的反英斗争,但抵抗失败。1888年,德国联合法、意等国缔结公约,要求保障运河通航的自由通航,英国虽对该公约不满,但不敢挑起众怒,遂于1904年加入公约。1922年,面对埃及人民的反英斗争,英国被迫承认埃及独立,但仍保留运河特权。1955年,因埃及与苏联的军事合作,英、美截留埃及阿斯旺大坝建设贷款。埃及遂宣布运河收归国有,从而引发苏伊士运河危机。1956年,英国对埃及发动“苏伊士运河战争”。在美、苏联合施压下,英国被迫停火,埃及彻底收回运河主权。1975年,苏伊士运河因中东战争关闭8年后重新通航。之后,在众多国家与国际组织的援助下得以扩建。2015年,苏伊士运河实现了南北双向航道同时通航。——据【英】阿诺德.T.威尔逊《苏伊士运河史》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苏伊士运河的历史变迁”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阐述清晰)参考答案:1.D2.C3.A4.A5.A6.B7.A8.C9.A10.B11.B12.C13.D14.C15.A16.(1)方法:实物考古(骨骼、图片史料等)、科技考古(生物、化学等)文明:苏美尔、赫梯。影响:亚欧大陆政治格局改变,新的国家先后崛起;农耕文明与牧业文明,东西方间物质技术交流不断;战争掠夺造成灾难和破坏,但客观上促进民族和文化交融发展。(2)战争:马、凡、索。影响:人员牺牲和物资损失巨大;民族平等、民族自决原则传播(或者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亚非);中国、越南、印度、埃及等国都出现了新的民族解放斗争的领导和形式;形成了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17.(1)改革内容: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实行“特辖领地制”,打击大贵族。影响: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使俄国能够以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出现。(2)表现:经济情况糟糕;工人罢工;水兵起义;农民不满。(任答三点)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经济和政治危机。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影响: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主题:根除德国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加强世界各国合作,维护世界和平。评价: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但是,它也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18.示例一观点:苏伊士运河的历史变迁反映了英国殖民霸权的兴衰。阐述: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并凭借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击败法国,夺取苏伊士运河控制权。苏伊士运河成为英殖民帝国的重要贸易通道与生命线,有力地维护其世界殖民霸主地位。20世纪初期,受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的崛起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英国殖民霸权受到冲击,埃及实现独立,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逐渐削弱。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高涨,埃及在美、苏干预与支持下,彻底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反映出英国殖民霸权的进一步衰落。示例二观点:苏伊士运河主权回归的历史,就是一部埃及人民反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厨师餐饮项目投资合作协议8篇
- 2025年度林木种植基地林业科研合作承包合同3篇
- 2024年教育科技产品代工开发合同范本3篇
- 2024版计算机技术援助及服务协议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用金属材料采购合同范本3篇
- 专属2024版代理合作协议模板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天然气管道租赁与运营合同
- 二零二五版酒店员工福利及奖励计划合作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海洋工程设备拆除与环保修复承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合同范本
- 2024年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标准卷
- 2024年高考数学(理)试卷(全国甲卷)(空白卷)
- DB32-T 4444-2023 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 临床三基考试题库(附答案)
- 合同签订执行风险管控培训
- 九宫数独200题(附答案全)
-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培训
- PTW-UNIDOS-E-放射剂量仪中文说明书
- JCT587-2012 玻璃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耐腐蚀立式贮罐
- 典范英语2b课文电子书
- 员工信息登记表(标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