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法律意识现状调查_第1页
农村法律意识现状调查_第2页
农村法律意识现状调查_第3页
农村法律意识现状调查_第4页
农村法律意识现状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法律意识现状调查摘要:农村问题是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最基本的问题,“没有中国农村的法治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农村的法治化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主要环节。而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又是实现农村法治化的关键和核心,没有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现代法律意识的支持,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农村法治化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法治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民的法律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的说来,现状还不尽人意,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的状况并不令人乐观。本文立足于对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考察,从构成农民法律意识的法律知识水平,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对权利和义务的看法,在调研的基础上,从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加强农村立法和执法工作、创新农村法律宣传、加强村民自治建设等方面综合分析如何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促进农村法治化发展。目录:TOC\o"1-5"\h\z内容摘要 (1)\o"CurrentDocument"农民法律意识概述 (2)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及分析 (3-6)(9)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思考与途径 (7-8)(9)结语农民法律意识的概述:从社会主体的法律认识程度来看,法律意识可以划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及其法律现象认识的感性阶段,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直观的、表面的、零散的认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法律实践紧密相关。法律思想体系是人们对于法律现象反映过程中所形成的系统化、理性化、自觉化的知识体系,表现为系统化、理论化的法律思想、观点和学说,具有明确的概括性、指导性和体系化的特征,是人们对法律认识的理性阶段,处于法律意识结构中的高层次。农民的法律意识体现其对法律现状,主要是对现行法律制度内容的了解、把握程度,对各种与法律有关的事物、行为、状态及其因果关系的认知。以及自觉地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体现为主体面对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守法精神和护法品格。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因此培养农民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同时,正确把握农民法律意识现状也对基层法庭日常工作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农村正处于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期,这不仅需要农村法制的现代化,更需要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作一简要的概括。总的来说,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较差,具体表现为:(一)农民的法治意识较低。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民分不清政策和法律之间的区别,或者根本弄不清法律的具体含义。对公安、检察、法院机关的职责划分也含混不清,对政法工作不理解、不配合、有抵触情绪。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缺乏对法律程序的常识性的了解。据调查统计农民中有近四成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当问到“当你买到假种子时你会怎么办?”有十分之一的人自认倒霉,有十分之三的人选择向销售部门理论,有五分之三的选择向工商管理部门投诉。当被问及“自己与邻居发生纠纷时会怎么办”,有五分之二的人选择私了,有一半的人选择找人调解,而选择诉讼的不到十分之一。对于家庭暴力,当问《婚姻法》对丈夫殴打妻子是否有惩罚措施时,有十分之七的人说不知道,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农民知道,其他的说:“不大清楚”。我认为,农村普法工作不力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目前,作为基层普法和法律服务机构的司法所正在逐步弱化甚至消失,而律师事务所又因其盈利性而不可能承担农村的法律普及工作。而与此相对应的,却是涉农案件数量的持续增长和农民日益增长的法律支持需求。可见,农村普法工作不力和涉农案件进一步复杂化之间的矛盾,直接导致农民法律意识滞后于我国法治进程。(二) 农民法律意识不强。由于中国传统的“避讼”思想,多数农民在权益受损后不会选择司法途径加以救济,而是选择民间调解或干脆抱容忍态度。诉讼成为他们迫不得已时采取的手段。人们对礼俗、习惯的推崇超过了对法律的重视,甚至对法律存在不信任感。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量的民商事纠纷通过“私了”的方式解决,这无疑对常常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是不利的。农民害怕打官司。“如果政府部门侵犯了您的权利,您会怎样”选择最多的方式是向上级部门反映,占一半的人数,其次是认为没办法,忍了了事,占到总人数的十分之三,只有不到十分之二的人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我认为,造成这种原因的是我国历史上封建时期的官诉一体的思想在农村农民的思想当中还根深蒂固,农民往往认为法院和政府行政部门往往都是一家的,所以对于这种打官司,他们抱着的是不信任的态度。要改善这种情况,仍然需要对农村法律的普及,将农民们的思想意思转变过来,将这种旧式思想摒弃掉。(三) 农民的权利意识薄弱。目前,多数农民还仅仅把权利简单的理解为金钱利益,而对于自己更广泛层面上所应享有的各项权利知之甚少。如配偶权、亲权、亲属权、相邻权等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农民受教育水平有限,另一方面还在于我国现阶段农村法制建设的相对薄弱。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真正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相对较少。甚至作为双层经营体制法律表现形式的农业承包合同至今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加以归置。即便是刚刚出台的物权法也没有涉及农民比较关心的宅基地转让问题。目前,对农村农业范畴的立法颇有些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感觉了。农村的普法大多停留在墙头一些标语的宣传上,主要也就是这么些:计生、土地、森林等。这里我摘一些:1、一孩放环,二孩结扎,三孩绝育。2、珍惜利用每一寸土地。3、谁烧山,谁坐牢。而高校法学院的毕业生或者与法院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到哪里去了?当然大多都去了公检法及其他政法系统。基本上不会达到农村这一块。鉴于我国法治建设起步较晚,法律体系还不完善,历史上又缺乏法治传统,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入了解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此,本人做以下几点尝试性建议。(一)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培育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营造出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干部和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这是推进依法治理的基础。首先要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出发,树立人文的普法理念,从法律对农民的思维、道德、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入手,通过法律文化的传播提高农民的法律文化素质,从而形成一种依法办事,循法而动的行为定势,使法律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武器。其次,要将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作为当前面向农民普法的突破口,要向农民宣传农村常用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的法律知识,增强依法办事和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能力,切实培养参政议政、民主议事的意识和能力。再次,大力开展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根据农村发展和农民的需要,组织和指导农村基层法律服务人员,为农村干部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实现。(二)强化农村立法工作,为农村法制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工作基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法制的健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呼唤着法制的完善;反过来,法制的完善,又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立法工作进展迅速,但是关于农业和农村方面的立法却很少,有关农村的立法更多的侧重于管理法。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应结合农村、农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涉及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征地和被征地、土地承包与流转、合伙经营、医疗、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同时还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要求,使农民真正感觉到自己就是主人,占据法律主动地位,从而自觉的守法、学法、用法。(三)改善乡镇政府的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执法环节对目前农村地区法治环境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普法与执法实践脱节的问题在一些农村乡镇不同程度地存在。这就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乡镇、村干部的法律培训,使他们真正掌握与农民切身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严格考核,以此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通过多种渠道公开政务,提高透明度,从依法办事做起,建立起农民对乡镇干部的信赖,逐步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强化多方位的执法监督,加大对乡镇政府行政权力的制约,进一步规范乡镇一级的行政行为,纠正一些执法中的偏差,这是改善当前农村基层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威信,取信于民,营造良好法制环境的迫切需要。结束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