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立法指导思想的发展演变-上海开放大学_第1页
中国古代立法指导思想的发展演变-上海开放大学_第2页
中国古代立法指导思想的发展演变-上海开放大学_第3页
中国古代立法指导思想的发展演变-上海开放大学_第4页
中国古代立法指导思想的发展演变-上海开放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立法思想的发展演变前言: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讲座的题目是“中国古代立法思想的发展演变”。大家知道,我们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4000年法制史因革演变绵延不断,并且自成体系,独树一帜,中华法系以鲜明的特色成为世界法制史上光辉的一页。是什么促成了这一辉煌?毫无疑问,立法思想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今天,我们围绕我国古代立法思想,谈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我国古代各时期立法思想的主要内容二、我国古代各时期立法思想的发展演变三、古代立法思想对法律的指导和影响好,下面我们首先简要地描述一下中国古代各时期立法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我国古代各时期立法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夏商的立法思想我国法律起源于夏朝,夏商是我国历史上的早期国家。我国古代立法思想的内容也要从夏商谈起:夏商统治者宣称:王位是上天授予的,所以称为“天命”;军事征伐称为“代天征讨”;惩罚犯罪称为“代天罚罪”、“恭行天罚”。由此,我们看到夏商统治者的一切行为都借助着上天的名义,其统治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以上天、以神为核心。自然,法律也来源于天意,这是一个典型的神权法时代。(二)西周的立法思想1、“明德慎罚”“明德慎罚”就是崇尚德教并谨慎使用刑罚。从德的方面讲,要求统治者自身要勤政修德,力戒荒淫;同时,在国家治理过程中要以教育感化为主,不可操之过急。从刑的角度讲,就是慎罚,反对重刑滥罚,以使刑罚成为劝民从善的手段,当然对重大犯罪同样严惩不赦。2、“亲亲”、“尊尊”“亲亲”主张按血缘关系确定亲疏长幼,具体要求为:父慈子孝、夫和妻柔,兄友弟恭,最重要的规范就是“孝”。“尊尊”主张按照等级关系确定政治上的贵贱上下,要求君仁臣忠,最重要的规范是“忠”。亲亲、尊尊最为强调就是孝和忠。(三)战国时期法家的立法思想战国时期法家的立法思想主要有四点:1、事断于法,即应当依照法律断处一切犯法行为,把法律作为评判是非功过的唯一标准,看作是治理国家的唯一工具。早在春秋时期管仲最先提出“君臣上下贵贱皆以法”的思想,邓析明确主张“事断于法”,商鞅韩非进一步要求圣明之王应当“任法去私”,禁止一切不合于法令的言行。2、刑无等级,即对所有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依照法律定罪量刑。法家坚决反对“礼有差等”的现象,认为法就是尺寸、规矩,如度量衡一样,人人的行为都应当受其度量。韩非还提出“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以限制奴隶主贵族的法律特权。3、重刑轻罪,即轻罪重罚。法家坚决反对德治,主张利用刑罚的威慑力量严厉惩治犯罪从而制止犯罪。商鞅公开主张:“禁奸止过,莫若重刑”,“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民不敢试,则无刑也”,所以“以刑去刑,刑去事成”。4、布之于众,制定成文法律公布于众。把法律公诸于社会,不仅在于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的局面,关键还在于使全社会知晓,扩大刑罚的威慑力量。(四)秦朝的立法思想秦朝继承法家思想,主张:1、“法令由一统”,全国实行统一法律,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2、“事皆决于法”,加强立法,做到“凡事皆有法式”。3、“以刑杀为威”,法网严密,严刑重罚,滥施刑罚。(五)汉朝的立法思想1、汉初70年以道家思想为治国基本方针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无为而治”,具体来说立法方面就是轻徭薄赋、约法省刑。“轻徭薄赋”—减轻徭役,降低赋税。“约法省刑”—简明法律,减轻刑罚。2、武帝及其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治国的基本方策其立法方面的主张是“德主刑辅”,即在治国中以道德教化为主要措施,法律制裁只是辅助德治的手段。(六)唐朝的立法思想1、礼刑并用礼刑并用,就是把“德礼”作为推行政治教化的根本,刑罚只是为保障“德礼”而设,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2、法令简约条文简明使人易知。3、宽仁慎刑提倡使用轻刑,对待量刑采取慎重态度。(七)宋朝的立法思想1、强干弱枝以法律来强化中央集权,重在刑事和行政立法,用心控制地方司法。2、义利双行讲究功利,农商并重,以法律来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重视民商方面的立法。(八)明朝的立法思想1、礼刑并用明朝继承了唐朝的立法精神,既坚持严刑酷罚,又强调德礼教化,儒法结合,礼刑并用。2、加强法制宣传主张条款简明,律意明确,并把与民间生活联系密切的律令解释为口语,广为宣传,扩大影响,做到家喻户晓。3、重典治世在“礼刑并用”的基础上,明初立法思想的突出特点是“重典治世”。以严刑俊法治理社会。包括重典治吏和重典治民,侧重点在于治吏,目的是澄清吏治,集权中央,以有效地治民、治国。(九)清朝的立法思想“详译明律,参以国制”,以明律为蓝本,又保留满族的传统和习俗,维护满族利益。二、我国古代各时期立法思想的发展演变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看到各时期的立法思想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那么具体又是怎样发展演变的呢?我们来做一个基本的分析。(一)夏商西周立法思想的发展演变1、神权法思想的发展演变神权法思想是夏商西周立法思想的一条主线,但是前后有很大变化:《尚书•召诰》中说:“有夏服天命”月服,职务,引申为接受职务。夏统治者说,自己从上天那里接受了大命,王权是上天授予的。因此,在神和人之间,国王是中介,只有国王才能接受、传达、执行上天的命令,国王的所作所为代表着天意。到了商代,统治者又创设出一个有人格、有意志并能发号施令的上天,而且称上天就是商王的祖先,商王则是上天的嫡系子孙,这样就使商王从血缘关系上找到了作为上天合法代理人的确凿依据。“上天——祖先——商王”三位一体,使“受命于天”的说法便更加神秘合法。这是比夏统治者高明的地方。商王标榜自己用祖先的法度来治理百姓,执行王命就是执行祖先法令,就是合乎天意,反之若违抗王命就等于违抗祖命,违抗祖命就是违背天意,上天就会实施惩罚,并由商王来代行。其实,所谓“天罚”归根结底都是“人罚”,是夏王之罚、商王之罚,不过是统治者借用上天的力量强化自己的统治罢了。当然,不能否认,“法源于天意”也是文明初期人们对法律起源和本质的一种思考答案。商纣王自恃握有天命,为所欲为,结果众叛亲离,在与周武王的牧野之战中,十七万军队阵前起义,将商王朝埋入了坟墓。商朝的灭亡给西周统治者留下了深刻教训,使他们看到天命不能有恃无恐。加上周取代商,在旧的天命论逻辑上发生了极大的困难,解释不通:既然上天是商王的祖先,那么,受上天保佑的商王为什么王冠落地,天命到了周人手中了呢?针对这种现实,周人提出了“天命”可以转移的命题——天命靡常(无常)。周人并没有抛弃天命论,而是认为,天命是有的,但是天命无常,天命是会转移的,转移的条件是“德。”商的先辈有德,因此享有天命,商纣王失去了德,于是上天收回了天命转授给了有德的周文王、周武王。周人把这种认识概括为“以德配天”,有德的人才配享天命。为防止天命的再转移,必须牢牢的保住“德”。德是什么?按照周人的说法就是“敬天”、“孝祖”、“保民”。敬天就是敬畏天命,用神权维护王权;孝祖就是遵守祖宗遗训,维护以血缘为基础的统治;保民就是用怀柔的手段笼络民心,防止逃亡和暴动。敬天和孝祖都是商代天命论中已有的内容,保民却是周人的新观念,也是德的重点内容。周人在这方面提出了不少精彩的说法: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不必拿水作镜子,应当以民心为镜子);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民所要求的,上天必然听从)。西周统治者懂得民心是治国的一面镜子,君主一旦失去民心,人民就要顺应天意革掉他的天命。要使人民不革掉自己的天命,就必须知道稼穑的艰难,了解小民的隐痛。西周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单靠神权不足以维持统治,在神权的基础上还必须重视人事,重视民心的向背。将“以德配天”理论贯彻到法律领域中来,周人提出了“明德慎罚”的立法思想。2、与此同时西周利用宗法思想作为立法的指导所谓宗法,是指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西周统治者借助血缘的天然网络,打造了家国相通的统治格局,政治系统和家族系统完全统一。这个系统和网络以宗法来维系。宗法的核心就是——“亲亲”、“尊尊”。贯彻这一思想的法律规范维护了政治系统内贵族的等级特权,也维护家族系统内尊长的特殊权利。(二)战国秦汉立法思想的发展演变1、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春秋时期社会空前动荡,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使富商大量出现,各种政治势力争强斗胜,社会重新分层。原有的贵族在没落,新阶层在兴起。新兴势力当然不满意法律被少数旧贵族所垄断,他们要求有一种预先设定的法律公开为大家所知。同时,周王室实力衰微,政治权威显著下降;加上文化普及,文字日益为公众所知。于是,公布成文法的运动在各诸侯国兴起。成文法的公布打破了原有的权力格局,巩固了新兴势力——地主阶级的地位。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工具的广泛应用,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中取得了政权,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以法治国,崇尚法治,代表人物如邓析,管仲、李悝、商鞅、韩非等人,非常重视法律的强制作用,提出了一整套“法治”的理论和方法,为建立统一集权的封建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事断于法、刑无等级、重刑轻罪、布之于众。2、如何看待法家“事断于法”和“刑无等级”的主张?表面上看,法家的思想很接近我们现代社会“法治”的观念,其实不然。“事断于法”,法来自于何方?法家认为王权是最后的依据。法律之所以是威严的,不可违背的,只因为他们源自君主。法是君主独占之物,政权由君主独断。法律由君主独制。即法是王权的延伸,只可以为王者所专有,是王者进行统治的工具。既然“法自君出”,又如何看待“刑无等级”?实际上应该加一前提,君主一人之下,刑无等级,而且也只是执法意义上的相对平等。君主高高在上不受任何约束,法自君出,其他人都在君主之法的约束之下。这个意义之下的“刑无等级”不能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相提并论”。3、关于儒法之争法家立法司法的主张概括起来就是“任法”、“重刑”,反映出急功近利的倾向。任法重刑的基本出发点是基于对人性的认识。法家认为人性本恶,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人人具有自私自利之心。针对人的这种本性,治国不能靠德而只能靠力,靠威势和刑罚,所以要任法、重刑。儒家观点与此针锋相对,儒家是以宗法等级制度为基础,吸收了西周礼制的主要内容发展而成的一种学说,创始人是孔子。儒家认为人性中有善端、有良知、有天然向善的倾向。正因为人性是善的,所以下民可以教化。因此,他们主张“德治”、“礼治”和“为政在人”。“德治”是说国家应当省刑罚、薄赋税、轻徭役,统治者对百姓要以德相劝,教之而不服从,再施以刑罚,反对不教而杀。“礼治”把宗法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点作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强调尊卑贵贱的等级制。而“德治”、“礼治”成败的关键在于君主和卿相的贤与不贤,所以提出“为政在人”,现实社会法纪松弛犯罪增加的原因在于“上失其道”,身在上位的人自身不端正。好的法律必得贤人才能施行,所以人比法更重要,反映出极端的人治主义。就法律的本质而言,儒家依然认为法来源于君主,所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儒家立法司法主张概括而言就是在人性善的基础上强调“任人”、“重德”。法家:人性“好利恶害”—“任法”、“重刑”;重刑轻罪,刑无等级,事断于法。儒家:人性“天然向善”—“任人”、“重德”;“德治”、“礼治”、“为政在人”。法家主张“任法”、“重刑”,儒家主张“任人”、“重德”,于是就有了儒法之争。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儒法两家对于法律本质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都认为法是君主的独占物,是为王者进行统治的工具。在这个前提之下,儒法之争实际上只是任德与任刑的形式之争,哪种统治术更容易奏效,是严刑峻法还是道德教化?由于对法的本质认识并无分歧,所以后来随着时世的变迁和人们对历史的总结,到了汉唐时期,儒法合流,共同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奠定了中华法系的基本风貌。4、秦朝把法家思想推向极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大力推行法家学说。主张“法令由一统”、“事皆决于法”、“以刑杀为威”,将法家思想推向极端。5、汉朝立法思想的调整和重新确立汉朝立法思想的发展演变分两个时期:(1)汉初70年:以道家之长补法家之短自汉高祖至汉武帝的70年间,道家思想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而辅之以法家思想。汉初统治者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时候认识到,秦二世而亡证明纯用法家学说,滥施刑罚,急功近利是自取灭亡之道。汉朝建国伊始百废待兴,稳定第一,在治国方策上不宜做根本性的改动,统治者就希望以道家之长补法家之短,做一平稳过渡。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无为而治”。“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统治者要自我约束,一切听从自然的支配,不要贪功冒进、胡作妄为、滋事扰民,让百姓休养生息。(2)汉武帝及其之后: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官方指导思想汉初70余年坚持休养生息,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社会安定,汉王朝的发展达到了全盛时期,国富民强。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对外攻打匈奴、对内大兴土木工程,王公大臣竞相奢侈,加重了百姓负担,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破产农民增多。还有部分诸侯拥土自雄,骄纵不法,对抗中央。为缓和社会矛盾,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秩序,仅靠无为政治和严刑峻罚都不能达到目的。统治者需要一种理论能够提供新形势下的治国方策,能够统一人们的思想,维护大一统的局面。汉统治者在诸子百家中选择了儒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儒学在先秦儒家基础上兼容并蓄各家学派特别是法家学派中有利于统治的要素,它提倡纲常教义,“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严等差,贵秩序,对人民言服从,对君主言仁政,以宗法为维系社会手段”,与当时的社会最为合拍,是帝王驾驭民众的得力之策。因此,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和采纳,即:把儒家学说作为官方指导思想,凡是与这一学说有矛盾相抵触的理论都被加以禁绝和灭息。儒学因此取得至尊地位,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开始独步中国政治舞台。儒家学说的复兴,正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战国、秦的时代,新兴的地主阶级雄心勃勃,要从旧贵族手中夺取政权,打破旧的权力格局,所以他们崇尚以力称霸的法家思想。汉朝地主阶级已从夺取政权转向巩固政权,具有保守性质的儒家正符合需要,攻守之势不同,夺取政权靠武力,巩固政权要仁政。儒家在法制上主张“德主刑辅”,是西周“明德慎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德主刑辅”就是强调德治,宣扬仁政。德的核心就是从“亲亲尊尊”演化而来的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德主刑辅”给严刑峻法披上了一件“仁德”的外衣,是统治阶级统治策略与法制手段的成熟。(三)唐明清立法思想的发展演变1、唐朝立法思想的定型唐朝立法思想的核心是“礼刑并用”,礼是儒家思想的代称。“礼刑并用”是汉朝“德主刑辅”立法思想的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也是中国古代最为成熟和定型的立法思想。与汉朝不同的是,“礼刑并用”重点在于礼刑的交互渗透,不仅仅是主次关系;同时,唐朝建国伊始便以“礼刑并用”为立法指导思想并贯穿始终。汉朝则是汉武帝时期且国家大法也已制订出来才确立“德主刑辅”思想,所以司法实践中才需要春秋决狱,从法律之外寻找儒家思想。所以,法律的儒家化汉朝仅仅是个开始,唐律则完全实现了儒家化,所以汉唐法律的儒家化程度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礼刑并用”思想形成了中华法系的鲜明特色。2、唐朝立法思想被明清所继承明朝继承了唐朝的立法精神,既坚持严刑酷罚,又强调德礼教化,儒法结合,礼刑并用。在“礼刑并用”的基础上,突出“重典治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定他所面临的是一个乱世:经济残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边境时时被骚扰、统治集团内部拉帮结派争夺权力。朱元璋于是根据古训,决定要以重典猛法来治理天下,这就是所谓“重典治世”。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明朝出台了一系列严刑峻法。朱元璋经常强调他身处乱世,采用重刑实在是迫不得已,国家进入常态,依然要以“礼刑并用”为核心。清朝“详译明律,参以国制”的立法思想使满族贵族建立清王朝,通过对明律的继承,沿袭传承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礼刑并用。三、立法思想对法律的指导和影响上述立法思想的发展演变对法律有什么影响呢?(一)立法思想对立法的指导意义西周在夏商神权法基础上形成的“明德慎罚”主张,把人们的目光从虚无缥缈的上天那里转移到了实实在在的人身上,借助神明力量的同时,更加重视民心的向背,比单纯的神权法思想要进步、人道和成熟,后世“德主刑辅”的立法思想就渊源于此。贯彻“亲亲、尊尊”思想的行为规范(称之为“礼”)巩固了西周贵贱上下、尊卑长幼宗法等级秩序。“亲亲”、“尊尊”后世则演化为三纲五常。在“明德慎罚”、“亲亲尊尊”思想指导之下的西周法律,奠定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模式,对此后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起到了开其先河的作用。战国时期在法家“法治”思想的指导下,新兴地主阶级先后进行了旨在巩固封建生产关系、建立封建政治体制的变法运动,陆续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的成文法典,《法经》是其中的代表作。可以说,《法经》开创了封建法制的新纪元,是封建立法的源头,直接影响了秦汉的立法。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不仅大力推行法家学说还将法家思想推向极端,物极必反,在此基础上的秦朝法律以残暴著称于史,秦朝二世而亡,非常短命。汉朝经过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