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下面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8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说课标课标:运用运用资料,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析:本条“标准”关注的主要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第一,关注的重点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第二,要辩证地看待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从一般意义上说,太阳辐射的影响是有利的,太阳活动的影响是不利的:更进一步分析,太阳辐射也有不利的影响(如过多的紫外线辐射),太阳活动也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如尚在研究中的太阳活动对气候等方面的影响)。第三,“影响”应从对地理环境和对人类活动两方面来谈。由于“影响”涉及的范围太广,可以就主要影响用举例的方式说明。二、说教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高中地理的第二节课,对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为后面学习大气运动、水循环打下基础。本节内容属于基础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初步了解了太阳辐射是地球的客观环境提供能量来源之一,太阳活动对地球的显著影响,为本章节的后续的小节——地球的历史以及地球的圈层结构的学习提供知识面的支持。在地理学习之初为学生树立宏观的地球印象以及基本的学习框架,本章的知识与生活连接紧密,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也为后续教学提供基础。三、说学情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对于高一阶段的学生来说,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他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地理技能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有了一定积累,但对于学习地球科学知识、更深入的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还有待加强,学生对于地理研究方法的掌握还有待提高。这一年级的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但借助直观形象有助于其学习,因此教学过程中会配合使用图示辅助学生理解,并且选用贴近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更加顺畅。四、说教学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基于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运用图像、视频等资料,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举例说明太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运用示意图和有关资料,描述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和主要太阳活动现象。距离说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五、说教学重难点太阳辐射是影响自然环境演化的主要动力和人类社会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的来源,所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本节另一个重点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由于学生还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所以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纬度分布和生物量关系成为本节的难点。六、说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我采用的教法有演示法、谈话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学法是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七、说教学过程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设置了以下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3min)我将提问学生与太阳有关的神话有哪些并将后羿射日的故事设置为本堂课的主题情境进行接下来的教学:“金碧辉煌的太阳,几十亿年前就辉映着地球;地球上有人类以来,太阳就荫护着人类,给人类以无限的遐想。人们敬仰太阳,崇拜太阳,创造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哪些与太阳有关的神话故事呢?”(二)新课讲授(32min)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将以“后羿射日”主题情境为载体,运用图表工具,通过认识太阳对地球影响的情境与问题链,引导学生以观测者的角色进入“后羿射日”主题情境活动中,学会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掌握太阳对地球影响的认知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和图表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下面我将分三个情境进行教学:【情境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后羿射日》故事来源于《山海经·海外东经》。故事大意:远古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十个太阳,太阳的炎热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晒干了禾苗草木。为了拯救百姓,羿张弓搭箭,把箭一支支射向九个太阳。中了箭的九个太阳无法生存下去,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剩下的一个太阳,使地球温度适宜人们居住,万物得以生长。古人将后羿誉为英雄。然后我将针对情境一,在多媒体课件上提供相应的图表,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后在班级中分享汇报,师生共同探讨交流。1.为什么“十个太阳的炎热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晒干了禾苗草木”?其能源来源于哪里?2.同为太阳照耀的热带雨林地区和亚寒带针叶林地区的生物量有什么差异?为什么?3.在后羿的故乡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有什么规律?4.在后羿的故乡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5.在后羿的故乡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6.今天,人们是如何利用太阳能?它和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有什么不同?7.太阳除了给我们光能与热能外,还对地球产生了哪些影响?我的设置意图是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与合作中,了解太阳能源的来源,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提高学生阅读并运用图表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并能够培养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及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情境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山海经·海外东经》云:“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戴)于乌。”《后羿射日》故事中,后羿把箭一支支射向九个太阳,只见天空出现爆裂的火球,坠下一只只三足乌。三足乌又叫金乌,他们是东方神帝俊与羲和生的孩子,他们住在东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树叫扶桑。10个太阳睡在枝条的底下,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可以想像在更古老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观察到了太阳活动现象。据世界最早太阳黑子纪事《汉书·五行志》记载:公元前28年的一天,“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然后我将针对情境二,设计以下问题:现在人们观察到的太阳真是像远古人观察的乌状结构?为什么?从而引出太阳的大气结构,并让学生在稿纸上画出简图。2.播放太阳活动的微课视频后再提问《汉书·五行志》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观察到太阳活动的哪种现象?太阳活动还有哪些现象?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讲述古人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到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太阳活动的微课视频能够形象直观动态地将抽象难理解的太阳活动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轻松地掌握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情境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在远古帝尧时期,中国已经有了专司天文的官员---羲仲。约公元前600年的春秋时期,中国能够用土圭观测日影长短的变化,以确定冬至和夏至的日期。从魏晋时期开始,中国就能比较准确地预报日食。今天中国已经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太阳活动。未来,中国将发射太阳观测卫星来观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然后我将针对情境三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从古到今,为什么人类都要对太阳进行观测?太阳活动到底对地球有什么影响?课件依次展示太阳活动对气候、地球磁场、生产生活的影响案例,师生共同总结出不同的太阳活动类型对地球的影响。我的设计意图是使学生正确认识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从生活中发生的地理现象去学习、分析的能力。(三)课堂总结(3min)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本堂课进行一个小结,总结时运用问答法,对部分学生进行提问,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结语:我们的太阳总体上是稳定的,为地球提供了稳定的太阳辐射能量,但太阳本身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存在太阳活动,给地球带来各种变量。未来,人类还要继续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