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教信息化新发展-“绿色班班通”在行动_第1页
中国基教信息化新发展-“绿色班班通”在行动_第2页
中国基教信息化新发展-“绿色班班通”在行动_第3页
中国基教信息化新发展-“绿色班班通”在行动_第4页
中国基教信息化新发展-“绿色班班通”在行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祝智庭华东师大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暨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2009年12月4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9年会(福州)中国基教信息化新发展

—“绿色班班通”在行动报告要点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问题信息化环境建设新技术信息化教育创新应用:国际观察产学研结合打造“绿色班班通”绿色班班通应用效能开发策略教育信息化概念始自何时何处?1996200020062010祝智庭(1999.2)“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论文苏州市(1998)启动《苏州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

国务院(1999.6)《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陈至立(2000.10)《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网络信息资源应用开发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政策法规信息化体系据1997年全国第一次信息化工作会议文件广州天河区(1996)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战略

教育部(2002.3)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2004年3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中将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纳入规划从中国基教规模看信息化难度全国共有幼儿园13.05万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263.85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89.82万人。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605所,共招收残疾儿童4.98万人,在校残疾儿童36.29万人。全国共有小学34.16万所,年度招生1729.36万人,在校生10711.5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27%;专任教师558.76万人,教师学历合格率98.87%,小学生师比为19.17:1。全国共有初中学校60885所(其中职业初中335所),年度招生1929.56万人,在校生5957.95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7%。初中专任教师347.5万人,教师学历合格率96.34%,生师比为17.15:1。

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31685所,年度招生1619.03万人,在校学生4341.86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9.8%。普通高中16153所,招生871.21万人,在校生2514.50万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38.72万人,生师比18.13。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14693所,年度招生747.82万人,在校生1809.89万人。成人高中839所,在校生17.47万人。

背景信息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2006年中国教育服务业发展概况,中国基教信息化建设路线图

1996200020062010100个计算机教育试验区计划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校校通”计划1000个试点校园网计划计算机教育普及计划“农远”工程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广州天河区(1996)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战略96-750多媒体课件开发项目祝智庭(1999.2)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苏州市(1998)启动《苏州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

国务院(1999.6)《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陈至立(2000.10)《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金教工程”“班班通”“农远”二期基教资源库建设基教信息化覆盖情况用5-10年时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实际情况:高中100%;初中80%;小学20%启动“校校通”工程2005年实际情况:高中100%;初中90%;小学70%2000年2005年2008年抽查计算机拥有量244.89(万台)646.22(万台)约1000万台全国生机比79:122:1约19:1校园网494155263约80000个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二项举措:“农远工程”作为“校校通”之特别举措模式1(DVD)模式2(卫星接收点)模式3(网络教室)学校类型教学点完全小学初中学校数量11万所38.4万所3.75万所覆盖学生510万8142万3109万解决的主要问题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解决师资和教学质量较低的问题基本满足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同时开展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依托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为推进全社会信息化奠定良好的基础。2001-2003年李嘉诚基金试点2003年开始实施“百亿工程”,到2005年已达到:“十五”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建设项目教育部-英特尔公司合作之未来教育项目在2001-2008年期间培训了120万名教师2002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2005年教育部审定2套基于标准的培训教材,在9省市开展试点培训到2012年1000多万名教师将全部接受一轮培训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班班通”在行动:让百度告诉我们…存在的问题信息化战略意意识薄弱,缺缺乏统筹与总总体规划;管理体制受条条块约束,协协调与管理能能力不强;资金投入不足足,缺乏长效效投入保障机机制;基础设施建设设不均衡,管管理水平和使使用效率低;;信息化人才队队伍短缺,信信息素养有待待提高;应用水平不高高,与教学科科研结合不紧紧密;优质教育信息息资源缺乏,,整合难度大大;标准建设与应应用明显滞后后,标准采用用率低。(参考罗方述述:高校信息息化发展现状状与展望2008-10-29)教育信息化需需要新思维我的建议:并并非全部解决决方案增强教育信息息化领导力愿景创建能力力系统规划能力力组织实施能力力评价指导能力力健全教育信息息化环境体系系培养广大师生生教育技术应应用能力采取开放型教教育信息生态态系统架构教育信息化愿愿景创建:以以美国三个教教育技术发展展规划为例1996年,,第一个国家家教育技术发发展计划———让美国的孩子子为21世纪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素素养的挑战2000年,,第二个国家家教育技术发发展计划———电子学习:让让所有孩子触触手可及世界界一流教育2005年,,第三个国家家教育技术发发展计划———迈向美国教育育的黄金时代代:因特网、、法律和当代代学生如何革革新着期望基本任务:加强领导力、、考虑改革性性预算规划、、改进师资培培训、提供e-learning和和虚拟学校、、鼓励宽带接接入、发展电电子内容、建建立综合信息息系统。达成目标:确确保每个教师师都知道如何何运用信息开开展个性化教教学,并使用用综合信息系系统的评价结结果为每一个个儿童作出判判定并区分教教学;保障每每个学生和每每位教师都能能获取e-learning;建立立技术改革基基金,发展与与学校、高等等教育和社会会之间伙伴关关系,鼓励与与商业界的创创造性的技术术合作伙伴关关系等。2009奥巴巴马教育新政政:策资千亿亿支持教育改改革,包括学学校信息化环环境建设。中国基教信息息化的愿景是是什么?班班通,人人人用?资源共享,机机会均等?教学创新,素素质教育?……再次深思思:教育育信息化化的价值值何在??有利主体体参与有利个性性发展有利资源源共享有利知识识/智慧慧/价值值共建有利提升升绩效有利学习习方式革革新有利增强强能力认知能力力实践能力力沟通能力力创新能力力强化教育育信息化化系统规规划硬件设施施建设信息资源源建设教学工具具建设师资队伍伍建设创新愿景景建设政策规制制建设线性发展展模式电脑3天网络3个月3年5年10年?年?年硬件设施信息资源教学工具师资队伍创新愿景政策规制系统要素系统规划划策略调节时间间差硬件投资资分期分分批实施施长周期因因素优先先启动调动空间间差点面结合合,先行行试点区域联动动,资源源共享利用人际际差培育榜样样先进带动动改善信息息化建设设投资结结构引入总拥拥有成本本概念((TCO)一次性做做3~5年规划划考虑成本本结构((设施、、资源、、培训、、运行、、维护、、更新))硬件成本本比:美国2.2∶1调查数据(单位:万元)平均值(万元)硬件12067585080002601981软件5022012020039125.8资源21275050培训51.21010日常运行机动20机动20030浙江5市市城域网网建设投投资结构构(资料来来源:浙浙江大学学程莉莉莉,2005))健全教育育信息化化环境体体系:以以基教为为例课堂信息化环境数字化实验环境数字化图书馆校园文化系统家校社互动系统社会信息环境学校社会公共共服服务务家庭移动学习环境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教育育网网基基架架宽带接入入无线上网网+轻型型终端信息化环环境建设设新技术术媒体设备备数字化聚聚合互动显示示自然界面面移动终端端绿色IT软件资源源社会软件件虚拟实验验思维工具具学科平台台系统架构构学习景观观SOA云计算三网合一一的发展展趋势数字化聚聚合互动显示示之经典典:电子子白板技术方式电阻电磁感应红外超声波CCD扫描基本传感方式面面线点点触摸操作OXOXO专用笔XOXOX手势识别OXOXO矩阵扫描方式OOOXX表面覆膜OOXXX使用耗材X电池X电池X多级压感OOXXX主材料电阻膜带线圈的膜红外发射接收LED超声检测器光检测器教鞭操作OXOXO定位算法依据X,YX,YX,Y距离角度定位精度算法模拟电压计算插值计算插值计算距离换算角度换算显示区域均匀度一致一致一致近优远差近优远差背投影模式差X好好好同类技术触摸屏数字化板触摸屏测距仪扫描装置背投互动动显示简易课堂堂交互系系统实时交互系统平板电脑脑(TabletPC)手写板+触摸屏屏+电脑脑自然界面面多触点会会话系统统令手机商商汗颜的的iPhone和借奥奥巴马出出名的黑黑霉手机机(BlackBerry)移动终端端如此手机机可折叠飞碟式胶卷式英国O2推学生用移动设备

VIA-PaceBlade便携移动设备AMD-Imageon移动设备

如此终端端菲利浦-Readius”

袖珍计算算+无线线终端我也有一部,,可惜是假的的…乐一乐绿色IT来源:解读绿绿色IT的概概念、价值与与五大步骤。。经理世界网怎样理解技术术WOW!WickedCool!!!看谁更绿色??呵呵乐一乐教育信息化创创新应用:国国际观察虚拟学校虚拟教室/开开放教室虚拟实验/数数字化实验学科平台虚拟教研学习设计课堂测评精准干预/导导学21世纪学习习框架虚拟学校/技技术化远教(据2004-05数据据)37%学区10%学校学生参与度中学生72%联校生16%初中生8%小学生3%选课学生分布布高中61%联校生33%初中生3%小学生2%创新应用1虚拟教室/开开放教室创新应用2虚拟实验/数数字化实验创新应用3-1虚拟实验作为为新型资源虚拟实验动手科技项目目HOP物理学地学生命科学数学创新应用3-2学科建模平台台创新应用3-3可视化思维工工具创新应用3-4虚拟教研创新应用4学习设计(通通过开源工具具ReCourse、LAMS等))创新应用5课堂测评:通通过MLS(ManagedLearningSystem)创新应用6AcademicSystemsBehavioralSystems1-5%1-5%5-10%5-10%80-90%80-90%Intensive,IndividualInterventionsIndividualStudentsAssessment-basedHighIntensityOflongerdurationIntensive,IndividualInterventionsIndividualStudentsAssessment-basedIntense,durableproceduresTargetedGroupInterventionsSomestudents(at-risk)HighefficiencyRapidresponseTargetedGroupInterventionsSomestudents(at-risk)HighefficiencyRapidresponseUniversalInterventionsAllstudentsPreventive,proactiveUniversalInterventionsAllsettings,allstudentsPreventive,proactiveAnyCurriculumAreaStudentsDaveTilly,2005精准干预/导导学创新应用7数字时代素养养创新思维有效沟通高效工作创新应用8-1美国CEO论论坛提出21世纪学习新新框架生活/求业技技能学习与创新技技能信息/媒体/技术技能核心学科及21世纪主主题2007版创新应用8-221世纪学习习支撑体系标准&评评估课程&教教学专业发展学习环境生活/求业技技能学习与创新技技能信息/媒体/技术技能核心学科及21世纪主主题创新应用8-2国际教育技术术应用学会((ISTE))制订的美国国学生教育技技术标准(NETS•S)NETS•S98版具备基本技术术操作与概念念懂得社会、伦伦理及人本问问题运用技术效能能工具运用技术传通通工具运用技术科研研工具运用问题解决决与决策工具具NETS•S07版创造性与创新新能力沟通与协作能能力研究与信息畅畅通能力批判性,问题题解决与决决策能力数字化公民意意识技术操作与概概念创新应用8-3开发右脑,发发展创新能能力在2008年年2月18日日的美国学校校教育管理者者年会上,DanielPink(前美国副副总统戈尔的的报告起草人人)在报告说说,在知识经经济时代,““左脑--线线性的、逻辑辑的、推理的的思维方式主主导的时光已已经过去了,,现在最需要要的是右脑思思维方式---综合性、创创造性、情境境化”。创新应用8-4善用右脑,发发展情感与创创造力左脑思维:逻逻辑的,循循序的,理理性的,分分析的,客客观的,关关注局部的;;右脑:随机的的,直觉的,整体的,综合的,主观的,关注全局局的。你看那右脑都干些什么呀,呵呵…创新应用8-4通过项目学习习,提升创新新能力符号世界真实世界分析思维综合思维生地艺术数理设计项目学习发现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改编自Ow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