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100题)1、俗话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反映的现代教育特点是()。A.全民化B.民主化C.现代化D.终身化【答案】D2、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先呈现动植物的基本知识,接着是与动植物有关的生态系统知识,再是与人类相关的生态系统知识,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属于()。A.直线式B.螺旋式C.并列式D.循环式【答案】B3、学校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总结B.实施C.计划D.检查【答案】B4、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A.教育为谁服务B.教育怎样培养人C.要把教育引向何方D.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答案】D5、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是()。A.自然情景观察B.实验室观察C.结构式观察D.非结构式观察【答案】C6、下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A.认识定义的符号B.熟练运用定义C.叙述定义的含义D.背诵定义【答案】B7、人们常说“知之深,爱之切”,这种说法表明()。A.识是情感的基础B.感是认识的基础C.识是意志的基础D.志是情感的基础【答案】A8、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B.《礼记》C.《史记》D.《左传》【答案】A9、课的类型是由()决定的。A.教师备课B.课的种类C.学生的学习过程D.教学的阶段性【答案】B10、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个体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社会主义制度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答案】D11、班主任工作中的个别教育工作的教育对象是()A.优等生B.后进生C.全体学生D.中等生【答案】C12、教师在课堂上一边讲授一边板书,同时留意学生反应,这种品质属于()。A.注意广度B.注意转移C.注意分配D.注意稳定性【答案】C13、口渴会促使人做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A.导向功能B.激活功能C.强化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答案】B14、“教育:从摇篮到坟墓。”这是()的典型观点。A.成人教育B.业余教育C.在职教育D.终身教育【答案】D15、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这体现了课外活动的()A.灵活性B.自主性C.自愿性D.实践性【答案】B16、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答案】C17、在按年龄编班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发展变化进行分组教学。这种分组属于()A.综合分组B.外部分组C.内部分组D.交叉分组【答案】C1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观察法B.问卷法C.谈话法D.调查法【答案】A19、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对于班级授课制的评价之中,班级授课制最不利于(??)。A.高校教学B.因材施教C.教师主导D.集体活动【答案】B20、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大学》B.《中庸》C.《学记》D.《春秋》【答案】C21、在操作形式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并一体化称为()。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D.原型定向【答案】B22、电视、电影、活动性商业广告运用的知觉现象是()。A.诱导运动B.动景运动C.运动后效D.自主运动【答案】B23、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的具体特点,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这遵循的是()A.启发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答案】D2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答案】C25、小毛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常常被其他同学的意见所干扰;当老师提出质疑时,会马上修改自己的答案。据此分析,小毛同学的认知风格很可能是()。A.辐合型B.发散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答案】D26、教学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课外辅导【答案】B27、()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D.四年级【答案】D28、狭义的德育专指()。A.家庭德育B.学校德育C.社会德育D.社区德育【答案】B29、尝试一错误说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苛勒【答案】A30、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A.维持班级秩序B.形成良好班风C.锻炼学生能力D.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答案】D31、学生从各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解法,从而得出结论,这是一种()。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创造性思维【答案】A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C.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必然静止D.彼此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答案】B33、(2020年真题)学期末,李老师对小明作出的评语是:“这个学期你上课听讲比以往认真,积极回答课堂提问,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有很大进步。继续加油,我看好你哦!”这种评价属于()。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量化评价D.质性评价【答案】D34、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A.个人本位论B.宗教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兴趣本位论【答案】C35、在下列教学方法中,属于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是()A.讲授法B.演示法C.练习法D.情境教学法【答案】B36、在学习《长城》一课时,通过阅读课文和观看长城的影像,学生感受到万里长城的雄伟和壮观,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这一教学活动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A.知识与技能B.认知与技能C.过程与方法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D37、下列属于学生学习内部动机的是()。A.学好普通话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B.学好普通话可以得到别人的羡慕C.学好普通话将来可以在比赛中获奖D.喜欢听播音员纯正的普通话【答案】D38、下列关于学习动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学习动机越高,学习效率也越高B.学习动机直接参与认知过程C.学习动机是长期有意义学习的必备条件D.学习动机能推动学习,但学习本身并不能产生或加强学习动机【答案】C39、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与起跑信号间隔2秒比较合适,相隔太长时间才发起跑信号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其原因是()A.注意的选择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起伏D.注意的指向【答案】C40、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中的()。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答案】A41、外出遇到雷雨天气不正确的做法是()。A.赶快到大树下躲雨B.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要及时躲避C.迅速抛弃导电物体D.尽量降低身体高度【答案】A42、不顾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A.独立型B.依存性C.整体型D.系列型【答案】A43、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之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下列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是()。A.安全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审美需要【答案】D44、在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时,教师分别选用两个班级,一班采用讲授教学法,一班运用讨论法,两班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尽量保持均衡,期末时测量其成绩有显著差异。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实验法C.个案研究法D.调查法【答案】B45、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A.选择B.监督C.维持D.调节【答案】D4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反映的是()。A.正面教育原则B.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一致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D47、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B.《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D.《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答案】C48、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A.培养人的智力B.为其上一级学校输送拔尖人才C.培养各种专门人才D.为人的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答案】D49、(2020年真题)在创造性思维训练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举出“杯子”的用途。这侧重培养的是()A.思维的独创性B.思维的灵活性C.思维的流畅性D.思维的深刻性【答案】C50、操作技能的特点是()。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C.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答案】A51、在板书生字时,教师常把形近字的相异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所运用的感觉规律是()。A.感觉适应B.感觉后像C.感觉补偿D.感觉对比【答案】D52、儿童在知道“苹果”“梨”是“水果”后,再学习“香蕉”也是一种“水果”,这种学习叫作()。A.并列结合学习B.上位学习C.相关类属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答案】D53、萌芽于16世纪,兴起于17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特朗普制B.分组教学制C.班级授课制D.道尔顿制【答案】C54、小学开设的科学、艺术课程。其课程类型属于()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经验课程【答案】B55、下列哪一选项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A.能够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语的意思B.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文中优美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C.能说出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含义及其相互关系D.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答案】B56、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可以分为()。A.理论课和实践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C.新授课和巩固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答案】D57、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A.学习焦虑B.习得性无助C.自我估价降低D.认知功能障碍【答案】B58、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过程评价模式D.成果评价模式【答案】B59、以下不属于小学教育特点的是()。A.基础性B.义务性C.全面性D.专业性【答案】D6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答案】D61、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答案】A62、小明最近一周的情绪一直不高,他的班主任王老师为了了解情况去小明家进行家访.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创造性B.长期性C.示范性D.广延性【答案】D63、知识迁移的前提是()。A.已有的背景知识B.学习材料的相似性C.情境的相似性D.对原理的运用程度【答案】A64、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A.班级排名B.老师表扬C.家长鼓励D.学习兴趣【答案】D65、提出“先行组织者”概念的是()。A.奥苏伯尔B.布鲁纳C.桑代克D.班杜拉【答案】A66、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C.参加自学考试D.?脱产学习【答案】A67、“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B.继承性C.永恒性D.相对独立性【答案】C68、教师不再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A.道尔顿制B.设计教学法C.贝尔—兰卡斯特制D.复式教学【答案】A69、20世纪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A.学科课程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综合课程论【答案】B70、课外活动的基础是()。A.校园设施B.教师引导C.学生兴趣D.个人活动【答案】D71、新课改倡导分配课程的课时容量,适当减少“主课”的课时,增加音、体、美等学科的容量,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A.均衡性B.综合性C.基础性D.选择性【答案】A72、三(2)班的一些学生只要作业稍微难一点就望而却步,还有一些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经常叫苦叫累,对此班主任需要在班级加强学生()。A.情绪情感的教育B.意志品质的培养C.人际交往的教育D.思维品质的培养【答案】B73、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A.生理与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归属感与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答案】D74、刘老师在导人《三国演义》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先给同学出一个谜语:“凿壁借光,打一人名。”再由谜底“孔明”引入三国历史的学习。刘老师采用的这种课堂导入方法是()A.悬念导入B.情境导入C.直接导入D.引趣导入【答案】D75、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道德发展阶段是()A.自我中心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答案】B76、(2020年真题)学期末,李老师对小明作出的评语是:“这个学期你上课听讲比以往认真,积极回答课堂提问,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有很大进步。继续加油,我看好你哦!”这种评价属于()。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量化评价D.质性评价【答案】D77、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是()。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D.实验课程【答案】C78、研究表明,小学()年级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时期。A.一B.二C.三D.四【答案】C79、学过运算法则之后去做具体的计算题,属于()。A.特殊迁移B.水平迁移C.一般迁移D.垂直迁移【答案】C80、某学生因考试不及格而愧疚是()的表现。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成就感【答案】B8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宽恕触及儿童自尊心的最敏感的角落,使儿童心灵A.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答案】A8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A.教学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B.说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C.主张教学建立在个体之上D.强调教学过程应该是“在做中学”【答案】A83、《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的方法。A.谈话法B.讨论法C.参观法D.练习法【答案】B84、针对班级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周老师上课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知识,这一课程实施符合()。A.忠实取向B.创生取向C.技术取向D.相互适应取向【答案】D85、以己度人,认为自己身上有什么特点别人也会有。这属于()。A.晕轮效应B.投射效应C.社会刻板效应D.近因效应【答案】B86、现代课程论认为,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A.知识、技能与情感B.难度、广度与深度C.社会、儿童与学科D.政治、经济与文化【答案】C87、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到()中来。A.阶段性班级活动B.日常性班级活动C.课外班级活动D.校外班级活动【答案】B88、小龙明知乱扔纸屑是不文明行为,但又总是管不住自己.教师应注重培养其().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信念【答案】C89、社会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可概括为()。A.培养与推动B.共性与个性C.影响与干预D.制约与促进【答案】D90、林老师教学《借生日》时,先板书“生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生H是哪一天?又是怎样过生日的?接着又板书“借”,并提出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为什么要借生日?”“生日能借吗?”这种导人方式是()。A.故事导入B.情境导入C.悬念导入D.直接导入【答案】C91、某校自主开发的经典诵读课属于()。A.生本课程B.校本课程C.地方课程D.国家课程【答案】B92、人们常说“知之深,爱之切”,这种说法表明()。A.识是情感的基础B.感是认识的基础C.识是意志的基础D.志是情感的基础【答案】A93、对不听话的学生不可采取的矫正方法是()。A.倾听心事B.端正态度C.情绪疏导D.侮辱打骂【答案】D94、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A.全体学生B.有行为障碍学生C.学业成绩差的学生D.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答案】A95、针对班级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周老师上课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知识,这一课程实施符合()。A.忠实取向B.创生取向C.技术取向D.相互适应取向【答案】D96、“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哪一种思维?()A.直觉思维B.发散思维C.动作思维D.集中思维【答案】B97、人们通过对狗鼻子构造的分析,发明了比狗鼻子更灵敏的电子嗅觉器,从飞鸟到飞机,从开水壶到蒸汽机,从木蛀虫到地道导管软钻机……这种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属于()A.思维定势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答案】B98、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个体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社会主义制度【答案】C99、学校教育始于()。A.奴隶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末期C.原始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中期【答案】A100、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是()A.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B.上海泸南三等学堂C.南洋公学外院D.俞复等设立的三等学堂【答案】C大题(共20题)一、问题(一):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略二、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通过数据库的检索,还为您准备了以下内容:问题(一):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5分)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25分)【答案】三、材料一:一位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85分,觉得很不理想,数学老师给他列了几个式子,帮他分析学习情况。(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2)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全班平均87分。(3)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最后,老师一致认为: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但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继续努力。材料二:魏老师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l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在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及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答案】(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这体现了个体内差异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成绩全班平均87分”,这体现了相对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教学目标是90分”,这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理念。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数学老师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这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它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2)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二中“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这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帮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3)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小杨在数学课上的表现一直不佳。当老师在课上布置练习题的时候,发现小杨对应用题的理解毫无进展。“加油,小杨。我知道你能做出这道题的。”老师在小杨耳边低语,“好好花上几分钟仔细阅读题目,然后把题目分解成几部分,等一下我会过来看看你做得怎么样。”几分钟后,老师回来问道:“怎么样?”小杨还是不太清楚,但是显然他已经开始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并开始动手解答,他说:“他们想知道这单价降低的百分比。”“很好,你还知道了些什么?”老师笑着说。当小杨开始解释他对问题的理解时,老师不断地问相关的问题让他回到合适的思路上来。当他终于解决了问题后,老师笑着说:“太棒了,我知道你很努力,你现在再重新看看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几分钟,我会再来看看你最终的解答,好吗?”最后,小杨自己解出了这道题。问题:请分析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答案】【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参考答案】在这个案例中,老师首先鼓励小杨自己解决问题,然后他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小杨自己努力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题,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证明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可以取得不小的进步,并最终把问题解决。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具体表现在:(1)表扬和批评。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一般来说,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后者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案例中,老师鼓励、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2)归因表述。归因表述是老师对学生成绩原因的一个评述,它将影响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当一个学习者刚刚取得某种进步时,把进步归因于努力是必需的,这能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信心。案例中的老师把学生的进步归因于努力,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很大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五、王老师出示问题:毎棵树苗16元,张叔叔要买4棵,经过协商,买3棵送一棵。每棵便宜多少元?学生很快就有了以下两种解法:(1)16x3=48(元),48÷4=12(元),16-12=4(元),(2)16x3=48(元),16×4=64(元).64-48=16(元),16÷4=4(元)王老师习惯性的问了一句:“还有不同的解法吗?小杰迟疑地举起了手:“老师,我的方法是16÷4=4(元),但我说不出为什么,”这种解法王老师也没预料到,是否可行呢?是巧合吗?面对这一情况,王老师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组织同学进行探讨。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这个16元也表示买4棵一共便宜的,除以4得到的就是每棵便宜的“有的说“买3棵送1棵,便宜的就是送的这1棵,也就是4棵便宜16元,所以16除以4就是毎堁树便宜多少元,”……小杰困惑的表情舒展了,王老师也露出了笑容。问题:(1)结合材料,评析王老师解决小杰困惑的教学行为。(10分)(2)简述教学过程中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的基本要求。【答案】(1)材料中,王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职业理念值得我们学习。首先,王老师的教学过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材料中王老师设计组织学生回答,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材料中王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果后还引导提出,还有其他解法吗?这些都体现了王老师把学生当作能动的主体。其次,王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教育机智,材料中当小杰有自己的想法时,老师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另外也体现了王老师的生成能力。最后,王老师体现了把学生当作独立人格的人,发展中的人,材料中,当小杰有想法但是无法表达清楚时,老师并没有遏制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而是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学习,最终在老师的启发,帮助下,小杰的疑惑的心情疏解了。总之,王老师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教学过程中岀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教学情况非常正常,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此题从引导、帮助、启发学生、激励鼓励学生这些维度阐述也可得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生成性资源以其具有的主体性、互动性、真实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等特点逐渐被人们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成的,是能进一步推动知识意义有效生成的“动力资源”,教师应及时捕捉、及时采撷,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资源?因此,教师应该树立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理念。第一、营造氛围,生成资源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体验到的是民主、尊重、信任、亲情与关爱,得到的是激励、鼓舞、感化和指导,使学生内心的想法尽情地表达。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产生和释放的“能量”将是超常和无法预测的,精彩的课堂生成资源才可能随时生成。第二、抓住契机,开发资源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我们要迅速思考作出判断,如果是正确的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我们要坚决利用,反之我们要坚决摒除。第三、善于倾听,再生资源新课程要求我们为师者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同时自己也要俯下身子,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发言,思考他们为什么这样提问、为什么这样回答?这样才能使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再生资源。第四、学会取舍,提炼资源六、某中学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班上有一名“在野学生领袖”,喜好《水浒》人物打抱不平,常常“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蜂拥而上。班上正气不能抬头,班干部显得软弱无力,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问题1][简答题]如何将乱班教育转化为优良的班集体?[问题2][简答题]如何正确对待和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答案】1、培养优良班集体的方法: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②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③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④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2、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的方法:①严格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规;②利用其特长为班集体做好事,争荣誉:③将“在野学生领袖”转化为“正式学生领袖”。七、材料:五年级(2)班的王亮同学上学经常迟到,每次当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时,迟到的王亮总是推门而入,这不仅影响了本班在全校日常行为规范评比中的分数,他的迟到更影响了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为此,老师专门找王亮谈话。老师了解到,原来是天气转凉后,王亮一直不肯起床,总是赖床。老师没有直接批评王亮,而是告诉他要做个勤奋的孩子,别的同学能做到的自己也应该做到。王亮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下定决心不再迟到。果然接下来的两天王亮早早到达了学校。但是,到了第三天,王亮又迟到了,而且晚到后不主动将作业交给各科课代表,作业中还出现了严重的少做、不做的现象。虽然他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总是改不了。一次,为了掩盖自己没有做作业的实情,就跟老师说自己作业忘在家里了。老师对王亮的行为也很是头疼。问题:(1)王亮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试结合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2)如果你是王亮的老师,如何帮助他改正【答案】(1)材料中的王亮品德的知情意行四个心理成分发展不统一,导致出现不良行为:第一,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主要表现在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及道德信念的形成三个方面。材料中王亮虽然初步掌握了道德概念,有了一定的道德判断力,但是还没有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因此会出现明知故犯的现象。第二,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媒介,是促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强大推动力,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材料中王亮没有强大的道德情感做支撑,因此,改正错误的动力不足。第三,小学生的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方面,材料中王亮由于道德意志薄弱、坚持性差,常有“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现象。第四,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在道德发展上,认识与行为、言与行基本上是协调的。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现象,材料中王亮对老师撒谎说自己作业忘在家里了,正是这点的体现。(2)材料中王亮有时无法抵制诱惑,有时因战胜不了困难,时常做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这是道德意志薄弱的体现,因此要培养王亮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小学生的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方面。首先,要有意识地培养意志力的坚持性。从坚持性的动力来源来看,小学生完成任务主要依靠外部的影响,因此.老师可通过与其他老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开展积极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帮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遇到困难时不断鼓励使其具有坚强的信心和决心,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其次,要有意识地培养意志力和自制力,小学生虽然具有初步的自制力,但水平较低要把培养自制力与坚持性联系起来,严格要求学生的行为,发展他们善于管理自己的冲动和任性的能力。再次,要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不仅要通过思想品德课及其他学科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还要依托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最后,培养学生言行一致的良好习惯,家长和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因此,老师一方面要运用学生向师性、可塑性的特点做好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注重与家长联系,使对学生多方面的影响达到和谐统一。八、荣获第62届美国年度国家教师大奖的瑞贝卡·米勒沃基说:“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的未来,当有一个非常热情、非常投入的老师的时候,学生们学得最好……其实学习没有捷径可走,无论用哪种方法,最终都会面对复杂的学习任务,作为老师,我们能做的就是用笑声、用激情、用技巧、用紧迫感和爱去实现这一切。”问题:(1)谈谈你对“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的未来”的理解。(2)结合材料,谈谈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答案】(1)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帮助和激励每一个学生,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进步负责。学生的发展决定着将来社会的发展,教师应该尽自己最大力量去激励和指导学生实现他们的梦想。(2)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指导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具体而言,包括对学生认知过程的指导:感知、注意、思维、记忆等;非认知过程的指导:情绪情感和意志;学习方法的指导。九、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钓鱼的启示那年,我刚满十一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去钓鱼。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那晚以后,我再没有钓到过像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问题(一):试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10分)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8分)【答案】问题(一):本文讲述了一个钓鱼的故事,用烘托的手法,刻画了一个严格自觉遵守规则的好爸爸形象,使学生懂得,自觉是一个好公民应有的素养。问题(二):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现的生词。(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充分感知、体验和表达,感受作者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感悟的同时将学文与导行相结合,使学生懂得如何结合实际,遵守规则。2.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问题(三):一、课前交流资料,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哪些有关规则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二、自读课文,扫除障碍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逐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读课文后指名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三、回顾学习方法,学生自学交流1.师:上单元我们又学习了两种自学方法:第一种是解答自己提出问题的方法。生:看问题的上文;看问题的下文;从全文整体内容理解。师:第二种是做批注笔记,能使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课文。如何做批注笔记呢?一十、唐老师布置学生回家用泥巴做手工,要求留意制作的过程和感受,给作文积累素材。谁知不久,小强爸爸气势汹汹地来到办公室,对唐老师大吼:“老师,为啥娃儿回家作业不做,就玩泥巴?”唐老师没有生气,和颜悦色地对家长说:“您的心情我理解,但我先读—篇作文给您听,可以吗?”于是,唐老师就把小强在作文课上写的作文读了一遍,大致内容是:周末,他用泥巴好不容易制成了一辆“新型坦克”,很是得意,不料老爸一见,就将他的“成果”狠狠地摔个粉碎,还骂自己不务正业,他非常难过......读罢文章,唐老师给家长讲明为什么要安排孩子回家做这样的作业。家长听后连声道歉,说:“是我不对,我还以为您就是让学生玩呢”问题:(1)评析唐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做法。(2)试述家校合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答案】(1)唐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法值得学习。唐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中注意了家长其实是站到了学校的对立面的,只要求学校督促孩子的学习,家长不是很注重孩子的教育。针对这种情况,唐老师的沟通方法正是从小强的作文切入,说明了老师布置作业的动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从学生角度取得了家长的认同。如果唐老师借此机会教育家长的冲动,和对孩子发展的忽视,可能就更会造成与家长的对抗状态,之后的沟通就会带来麻烦。(2)从以下角度作答:第一,改善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关系,注重平等沟通、发挥学校主导,调动家长积极性;第二,提高家庭与学校的合作能力,统一认识,共同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第三,畅通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渠道,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第四,提高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层次,逐步提高家长的参与感,相互支援,合作共进。一十一、唐老师布置学生回家用泥巴做手工,要求留意制作的过程和感受,给作文积累素材。谁知不久,小强爸爸气势汹汹地来到办公室,对唐老师大吼:“老师,为啥娃儿回家作业不做,就玩泥巴?”唐老师没有生气,和颜悦色地对家长说:“您的心情我理解,但我先读—篇作文给您听,可以吗?”于是,唐老师就把小强在作文课上写的作文读了一遍,大致内容是:周末,他用泥巴好不容易制成了一辆“新型坦克”,很是得意,不料老爸一见,就将他的“成果”狠狠地摔个粉碎,还骂自己不务正业,他非常难过......读罢文章,唐老师给家长讲明为什么要安排孩子回家做这样的作业。家长听后连声道歉,说:“是我不对,我还以为您就是让学生玩呢”问题:(1)评析唐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做法。(2)试述家校合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答案】(1)唐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法值得学习。唐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中注意了家长其实是站到了学校的对立面的,只要求学校督促孩子的学习,家长不是很注重孩子的教育。针对这种情况,唐老师的沟通方法正是从小强的作文切入,说明了老师布置作业的动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从学生角度取得了家长的认同。如果唐老师借此机会教育家长的冲动,和对孩子发展的忽视,可能就更会造成与家长的对抗状态,之后的沟通就会带来麻烦。(2)从以下角度作答:第一,改善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关系,注重平等沟通、发挥学校主导,调动家长积极性;第二,提高家庭与学校的合作能力,统一认识,共同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第三,畅通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渠道,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第四,提高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层次,逐步提高家长的参与感,相互支援,合作共进。一十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课堂实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张老师:你是如何验证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学生1:我是这样比的(边说边演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正方形的四个角一一比较)。张老师:都是这样比的吗?学生显然没有完全明白老师的意思,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的。教师注意到只有两个学生(生2、生3)没有随声附和。就追问了一句: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要比四次,你们认为呢?学生2:只要比两次就行了。张老师:怎么比?学生2:(边演示边讲解)先把正方形对折,然后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正方形的两个角比较。学生:3我只要比一次就行了。教师让学生3操作给大家看。学生3:把正方形先横着对折一次,再竖着对折一次。原来的四个角就全部重在一起了,所以只要比一次就行了。【答案】【要点】问题(一):张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问答法,即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答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二):问答法的原则有:(1)适时原则。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准备好问答的问题和顺序,在适当的时候提出相关的问题,而不能太突兀。(2)因材施教。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3)反馈强化。学生冋答完毕之后,教师要给予适当正确的反馈,使学生理解正确的思想,明确答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强化学生获得的知识经验。一十三、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吗?”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问题:你从孔子教育学生的实例中能得到什么启发?(20分)【答案】(1)学生个性心理存在着差异。每个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事物、事件都各有自己的倾向,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不同的动机。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教师应该弄清每个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2)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一十四、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刚上一年级的小刚,在超市拿起话梅就吃,被同学告诉老师。老师找到小刚,问他为什么吃话梅。小刚说:“在家就是拿起来就吃。”老师说:“你的话梅是哪儿的?”小刚说:“妈妈买的。”老师说:“妈妈怎么买的?”小刚说:“用钱买的。”老师说:“钱是怎么来的?”小刚说:“妈妈用劳动换来的。”老师说:“所以是妈妈用劳动换来钱,然后才能买话梅来给你吃。你没有给人家钱,是不能吃别人的话梅的!”小刚说:“我知道了,老师。那人家说我是小偷,老师,我是吗?”老师说:“小刚不是,小刚是还没分清在家和在外面有什么区别。”[问题1][简答题]【答案】(1)师生的对话直接改变了小刚的道德认知能力。(2)品德的形成一般条件包括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和同伴群体)和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和道德认知)。其中道德认知指态度、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标准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及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该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切身体验,晓之以理。材料中老师对小刚的道德认知教育正是结合小刚的实际生活,问他家里的话梅是怎么来的,通过一连串的问题一步步地对小刚进行道德认知教育和道德说教的。老师的这种做法将对小刚的品德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让他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能力,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一十五、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为让班会开得成功,我选了一篇课文改写成剧本,准备排演课本剧。第二天,我在班上说了这一想法,很多同学都表示赞同。这时,我听到小雯和同桌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你管呢,让你演什么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下课后,我请小雯来办公室,让她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每次您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能不能让我们自己试一试呢?”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长大了,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包办代替”。于是,我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小雯,她高兴地接受了。接下来,她就忙着和同学选课文,编剧本,做道具……其间还找我做参谋。班会如期召开,课本剧表演非常成功。[问题1][简答题]谈谈本案例在班级管理方面给你的启示。(10分)[问题2][简答题]作为班主任,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10分)【答案】1、案例中的教师在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的过程中,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但他认真听取了学生的意见,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自主编排课本剧,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班级管理方面,这位教师的行为给我们如下启示:(1)适度放手。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和习惯是教育的目标之一。班主任应当给予学生自主管理的空间,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激励学生。学习上需要激励,班级管理上也同样如此。班主任应当注意经常激励学生,让学生的自信心高涨,荣誉感倍增。这样,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3)充分利用班级活动。开展班级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最好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方式。在一次次活动中,学生会逐渐成长起来,班级也在活动中逐步凝聚成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4)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和组织管理能力,注重反思。班主任应该具有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等心理素养。在组织管理方面,要管得科学,管得民主,管得严格,管得得力,管得有效。此外,班主任要学会理性反思,对自己和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在反思中进步。总之,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注意采用适当的班级管理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构建具有凝聚力的优秀班集体,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和知识素养的优秀学生。2、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树立现代学生观。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这意味着学生是不成熟的、正在成长的人。从教育角度讲,这意味着班主任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教育、指导,使其身心健康地成长。(2)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班主任应当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班主任应将学生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班级管理适应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班主任切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否则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一十六、张晓明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是一个理解能力特别强、善解人意的学生。他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在学校里吃“小饭桌”,自己很会照顾自己。他每天总是早早地收拾好作业本,将交作业的情况很细致地汇报给科任老师。但他常常捉弄同学,拿走他人的文具盒、乘车卡等物品。他属于那种在师长面前和背后表现出完全两面性的学生。问题:请你帮张晓明的班主任分析并出主意,怎样将这样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好学生(20分)【答案】首先,班主任老师应该分析张晓明出现问题的原因。如果是心理问题,教师要帮他找到“症结所在”,教给他一些发泄、转移、升华的方法;如果是品德问题,擞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积极帮助他改正错误;如果是单纯的恶作剧,要让他了解这样做会对其他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引导其认识正确的班级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做到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等德育原则。同时,在班主任对像张晓明这样的学生进行具体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小学生是特别需要温暖和热爱的,班主任只有爱他们,并且爱得深、爱得真、爱得持久,才能改变他们对人对物的态度,从而产生不改正错误就对不起教师的心理,变教师的爱心、尊重为进步的动力。②善于利用“闪光点”作为推动学生前进的动力和转化的良好开端。③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设法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念。为此,班主任可向他们提供有正反面经验教训的生动事例。通过启发、讨论,使他们明辨是非,分清好坏,从中得到借鉴,领悟到改正自己行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④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班主任要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学生年龄、性别、性格特点、错误轻重、态度好坏等,选择灵活有效的教育措施,发现教育的突破口,寻找钥匙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锁,促进转化。一十七、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会上,我提出了“教师怎样留作业”的问题。经过商讨,同学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低压机转让出售合同范本
- 2024年代收车位费合同范本
- 2024年承接住房建盖合同范本
- 中班主题活动:乌鸦喝水
- 医疗设备策略
- 安徽省蚌埠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无答案)
- 儿童去痣后护理方案
- 儿童摄影客服培训总结
- 城门城门几丈高课件
- 2024年造纸色浆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课件(公开课)
- 市政工程创优汇报
- A4横线稿纸模板(可直接打印)-a4线条纸
- 动土作业许可证(标注)
- 线性代数(最新版)同济大学
- 球墨铸铁铸造工艺
- 93、MBTI职业性格测试题目与答案
- 第6章IPOVERSDH技术
- mathcad简明教程
- 监控维护技术规范和要求
-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精选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