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本章重要讲述从上古时代到清末的中国的新闻事业,不涉及鸦片战争时期外来的新闻,即中国当时本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新闻传播从口头到文字.新闻传播的活动的产生文字的产生大约有3000数年的历史,但我国新闻传播活动历史悠久。早在原古时代就产生了传播的事实,例如,距今几十万年的周口店人使用的用来互换的海贝。要实现传播,在传播学上有符号系统的概念,涉及声音、图像、动作、表情、语言、文字等等。在文字没有出现之前,传播活动早已存在。在文字出现之后,上述几种符号系统的传播仍然存在。.三千数年前出现了成熟的文字一甲骨文。当时出现的甲骨文重要用于占卜,未见应用于新闻传播。至秦汉始有证据表白文字用于传播。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以后,他有一个伟大的作为是把文字和度、量、衡进行了统一。当时战国时的六国各有自己的文字,互相无法使用文字交流,秦始皇统一了各国的文字,即小篆。如秦代的陶器上的(木戳)印字。唐朝开始出现“新闻”一词,有一位名叫孙处玄的官员曾写信评论,他同时还发出“恨天下无书以新闻”的感慨,可以看出唐代的“新闻”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新闻”概念有相似之处,唐代的自上而下的公文信息传播体系,仍不具有报刊传播的特性。第二节唐代新闻传播媒介的演进从唐代开始中国就有了原始的报刊,原始的报刊和现代的报纸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是具有新闻传播特色的公文、出版物、印刷物。要实现信息的大众传播的前提条件:比如:假如没有文字,大众传播的媒介就不广。由于声音、图像、动作、表情、语言只是在近距离的范围起作用,不会在很远的范围起作用,所以文字是实现大众传播的必要条件。此外一个前提条件是信息的大量复制。到了盛唐时期已有了大量的雕版印刷术,这就给信息的复制提供了条件。第三个条件是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唐代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为当时原始报刊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臣奏章,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也称进奏院状、进奏院报状。它不仅权威,并且传播速度也快。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称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北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皇帝下诏要进奏院将准备抄发的内容每五天向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抄报一次,由枢密院审查批准,产生邸报的样本,进奏官们就必须根据这同样本进行发报。到了南宋,邸报改为最高国务机关之一的门下后省编定,由该省的给事中“判报”后的“定本”才发给进奏院报行天下,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定本”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编辑和发行是宋代官报最大的特点。宋神宗熙宁三年王安石变法,定本制度取消,改为枢密院派专人对邸报进行抽检的制度,以后又曾恢复。宋代邸报开始面向市民公开发售,北宋末年汴京有人专门以卖报为业,南宋临安有以“供朝报”为业的店铺,因此朝报往往是通过严格审查的,甚至还要特别指定几个低档官员为“承发朝报保头人”,一旦发现朝报出现不该传报的文字,保头人立即受到处罚。惮选12.宋代的新闻传媒除了合法的邸报外,尚有非法的“小报”。[单选13.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朝廷虽屡次严禁,但始终未能根绝。[简答14.宋代小报的特点: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小报的内容是“今日某人召、某人罢去、某人迁除”等,又把“命令未行,差除未定”的材料此外抄录;小报是进奏官“以小纸书之,飞报远近”的;小报的传播情况是“始于都下,传之四方“;小报尚有一批专门“以探报此等事为生”的采访人员。四、元明清三代的新闻传播[单选11.元代取消了进奏院,也没有中央级的封建官报,邸报制度至此中断,新闻传播活动重要靠邮驿进行。[单选12.明代邸报在形式上有了重大发展——开始采用活字印刷。[多选13.明末农民起义军出刊旗报、牌报,让官兵和群众阅览。「单选14.在清代,民办报纸除京报外,各省省会和重要府城尚有自己的私营报纸辕门抄。[多选]5.民间报房出的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上谕和章奏等。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本章重要讲述从上古时代到清末的中国的新闻事业,不涉及鸦片战争时期外来的新闻,即中国当时本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新闻传播从口头到文字.新闻传播的活动的产生.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文字的产生大约有300()数年的历史,但我国新闻传播活动历史悠久。早在原古时代就产生了传播的事实,例如,距今几十万年的周口店人使用的用来互换的海贝。要实现传播,在传播学上有符号系统的概念,涉及声音、图像、动作、表情、语言、文字等等。在文字没有出现之前,传播活动早己存在。在文字出现之后,上述几种符号系统的传播仍然存在。.三千数年前出现了成熟的文字一甲骨文。当时出现的甲骨文重要用于占卜,未见应用于新闻传播。至秦汉始有证据表白文字用于传播。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以后,他有一个伟大的作为是把文字和度、量、衡进行了统一。当时战国时的六国各有自己的文字,互相无法使用文字交流,秦始皇统一了各国的文字,即小篆。如秦代的陶器上的(木戳)印字。唐朝开始出现“新闻”一词,有一位名叫孙处玄的官员曾写信评论,他同时还发出“恨天下无书以新闻''的感慨,可以看出唐代的“新闻”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新闻”概念有相似之处,唐代的自上而下的公文信息传播体系,仍不具有报刊传播的特性。第二节唐代新闻传播媒介的演进从唐代开始中国就有了原始的报刊,原始的报刊和现代的报纸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是具有新闻传播特色的公文、出版物、印刷物。要实现信息的大众传播的前提条件:比如:假如没有文字,大众传播的媒介就不广。由于声音、图像、动作、表情、语言只是在近距离的范围起作用,不会在很远的范围起作用,所以文字是实现大众传播的必要条件。此外一个前提条件是信息的大量复制。到了盛唐时期已有了大量的雕版印刷术,这就给信息的复制提供了条件。第三个条件是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唐代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为当时原始报刊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在唐代有两种报刊,1.杂报(盛唐时期)。2.进奏院状(晚唐时期).《开元杂报》杂报出现在盛唐时期开元年间。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孙樵在家里看到数十张写有文字的纸上面的内容写的是:某年某月某日皇帝亲自到自已名下的那份田地耕作了,某年某月某日皇上到泰山去奉善,众多君长请求护同,某年某月某日丞相和百官在朝廷外面由于朝政争议了一段时间,尚有一些其他的内容,这样的内容一共有几十条。孙樵不知道这些都是开元年间的事,他认为是当时朝廷的一些事情,他的一个朋友从长安来时,他把这些东西给朋友看,他的朋友说:这些不是现代的事情,现代的情况大不同样了。后来孙樵中了进士在朝廷做官,在朝廷中看到《开元录》,发现和自己收藏的数十幅书“条条可符此时,他才知道他称之为“杂报''的内容不是他所处的晚唐时期的事情。《经纬集・读开元杂报》重要内容:朝政动态、皇帝的活动等。时间:不晚于盛唐玄宗开元年间。形式:简明扼要,分条书写。传播方式和范围:自上而下,一般读书人皆有也许阅读。名称:孙樵称之为“杂报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进奏院状”唐代进奏院状有两份尚存于世。因曾封存于敦煌莫高窟,又称“敦煌进奏院状”、“敦煌邸报是世界上仅存的最早的原始报纸。安史之乱以后朝廷在各地派了驻地“节度使”,“节度使”在京城都派有自己的办事机构一进奏院,又称“邸”,相称于现在各地政府的“驻京办事处邸的负责人给他们的地方长官成撰文书、查询有关地方政务,还向他们的地方长官提供京都的信息,其中有朝报的内容,也有他们自行采访的与本地有关的新闻,甚至尚有朝廷绝密信息。这种报告有“新闻信''的性质,人称“进奏院状”,重要内容是朝政动态,内容具体。公元887年的《进奏院状》安史之乱时,唐朝征调陇右、河西(今宁夏、甘肃一带)诸军入援内地,吐蕃(今西藏)乘虚进攻陇右、河西,从此沙州(今敦煌)被吐蕃贵族统治六十余年。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沙州汉族人民趁吐蕃势力衰弱时,在本地义民张议潮的领导卜,举行起义,赶走吐蕃镇将,并遣使上表唐朝,报告沙州的归复。大中五年,朝廷决定在沙州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咸通八年(867),张议潮入朝长安,其侄张淮深代行节度使事。唐僖宗(873〜888年在位)后,张淮深多次派使节和进奏官上报朝庭“请旌节”,即规定正式继任归义军节度使。从这两份“进奏院状”就是反映了两次靖旌节”的情况,从内容看,朝庭并不积极,皇帝、宰辅大臣百般推拖。除了朝报和进奏院状外,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尚有诏竹、露布和“观测使谍''等。“露布”是不加封检,公开发布的文书,是把打了胜仗的消息写在丝绸上,悬挂在高竿上,沿途百姓可以看见,形成舆论声势。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观测使牒”是面向更多受众的新闻传媒。道的最高军政长官一般是节度使,他得到皇帝的诏书或进奏院状后,往往通过自己的副手向下属官员发出谍报,通报重要信息,有的信息在官场传播,有的由州、县的长官派人誉录在大木板上对基层民众发布。第三节宋代的邸报和小报.北宋的中央集权和邸务改革,邸报由中央统一抄发。宋代时期,宋太祖进行了改革,取消了唐代类似今天的省级建制的“道”,收回了地方节度使的军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并对京城的进奏院进行整顿,把各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通过整改后,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官方新闻的发布权。具体做法是由进奏院的进奏官向全国各州及其同级的官抄送文告。虽然进奏官们只抄送与自己所负责地方有关的部分,但它们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统一的,即都是由朝廷统一发布的、完全官方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一定本制度。北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皇帝下诏要进奏院将准备抄发的内容每五天向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抄报一次,由枢密院审查批准。审查机关:前期为最高军政机关枢密院,后期为执掌议政审查大权的机关门下后省给事中判报。判报的目的是不许登载军情机密和朝庭未定的机要事项。宋代最早出现了“邸报”的名称,同时也称状报、报状、朝报或进奏院状。宋代史书和文人著作中提到邸报的很多。从中了解到邸报的内容有:A、皇帝的诏诣。B.皇帝的起居。C.大臣的奏章。D.朝庭议定实行的政事。E.军情捷报。F.对朝官奖罚等。宋代的朝廷官报比唐代有了较大的扩充,不仅仅只限于诏旨奏章、皇室起居等,还记载了一些皇族生活情况、仕官升迁、朝廷政事动态等。与前朝相比,传播面也更为广泛。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宋代的“小报小报产生的社会背景:第一,宋代的进奏官是品级和俸禄很低的小官,他们掌握大量的朝廷信息,他们把这些信息透漏到民间,编成小报挣取钱财。第二,宋代形成了人口集中的城市,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读书人,准备入仕的人,他们都需要了解更多的消息。第三,还出现了专门采集消息的人员一内探、衙探等。小报是非法报刊,在社会上流行。多由进奏官传出朝庭的动态,有真有假,小报内容经常涉及朝政机密,也有市井社会新闻和完全虚构的信息。小报反映宋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消费的需求,因此缕禁不止。第四节元明清三代的新闻传播三元明时的新闻传播活动]关于元代是否存在“邸报”,学界一直有两种意见,没有一致的结论。但元代有遍布全国的驿站,使消息传播更迅速。明代不设进奏院,但官报仍按习惯称为邸报。L通政司接到朝廷内外文武官员和政府各部门的章奏后,挑选特别重要的请皇帝审批,2.明政府邸报发布机关是“六科”。由“六科''抄发给有关单位,经审批的材料就成了邸报,可传京城内外;未经审批的,一律不准外传。直接由中央机关向全国各级行政机关传递,抄、发、传制度非常严格。3.提塘官是地方官员和中央之间传递消息的小官,他们可去六科抄录那些通过审批的邸报内容,然后传报给各地方政府。明代邸报的内容和宋代邸内容大体相同,但是明代邸报出现了一些民间或社会的新闻。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内容大体仍涉及皇帝谕旨、皇室动态、官员任免、臣僚的奏疏、军事信息等内容,重大社会新闻也是邸报的重要内容,如《天变邸抄》一书就从当时的邸报中辑出。自晚明起,民间翻刻邸报发卖,产生了报房京报。二、清代的邸报与报房京报清代官方的邸报与明代内容相似。从形式上来看由三部分组成:宫门钞、皇帝谕旨、臣僚奏疏等。清代报房京报特别发达,办报人多为负责在“六科”抄报的提塘官(负责公文传递),各省城也有传递本省消息的小报,内容为辕门抄及地方重要新闻等。自晚明以后,邸报和小报都有部分活字印刷的,但大部门仍为手抄或雕版印刷品。作为封建时期产生的中国古代报纸,邸报自始至终都是封建王朝维护其专制制度的工具。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邸报仍然起到了传播信息的作用,它所提供的重要是政治方面的信息。这与控制它的机关有关,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同时与读者群也有一定关系。由于邸报大量登载官方文献,它在政治和学术上也就具有一定的价值。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民间私自发行的非法报纸。约产生于北宋,盛于南宋,直至元、明清各朝,仍有小报存在。小报并非报名,只是宋代读者对区别于邸报的非法传播物的称谓。是比邸报更具新闻时效性的、被政府查禁的非官方报纸。小报的内容与邸报相近,以新闻与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也重要等在皇帝谕旨、大臣奏议、台谏章疏、官吏升迁任免等。不同于官报之处在于:一是其时效性比较强;二是传播信息中有许多是官方尚未公布或严禁公布的消息。小报的发行人有两种:一种兼职者,重要为邸吏等政府官员。二为专职者,大多为印卖书籍者。两种发行人,目的均是商业性的,这是小报有别于邸报的一个重要特点。小报的发行,受到士大夫知识分子、在野的官僚等读者的欢迎。一来由于小报在发行速度上比邸报快,时效性强,迎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二来由于有些不也许从官方邸报中获得的机密,有时能从小报中了解。小报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意义:打破了官报垄断地位,开始了中国民间办报历史。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京报是合法的非官方报纸。京报以刊载邸报为重要内容,因此它基本上是官报的翻版,偶有一些自己采写的新闻,其中有少量的社会新闻。发行:京报有自己的报房,报房负责编印、发行、销售报纸。完全脱离朝廷官报的发行系统。形式:至清代已有较为固定的刊期和报名,一般为日刊,也有两日刊。并开始呈现出某些大众传播工具的性质,是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的最高形式。发行范围和社会作用:京报公开发行,发行范围很广。在京城和各省拥有大批读者群。买京报、读京报已经是常见的现象。京报在一定限度上已成为一种以商品形式出现的传播媒介,所以作用就大大超过了朝廷官报。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概说中国近代报业始于外国传教土在中国的办报活动。1840年以前,以英国为首的殖民主义者,对中国采用了鸦片贸易和文化渗透两种手段进行侵略,后者重要是企图通过创办报刊、传播教义的方式来实现。因此,一开始,办报就是基督教传教士的基本宣传手段。1820238月5日,第一批来中国传教的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以华人为发行对象的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近代报刊史上的第一份中文报刊,这封报刊也成为中国近代报刊史开始的标志。第一节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20238月5日在马六甲创办,英国传教士米怜主编。182023停刊。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唐朝末年,基督教传到中国,叫“景教”,到明代中期以后基督教教义在中国达成了高潮。由于基督教传教士跟朝廷关系比较密切并参于了朝廷的政治活动,影响了一些政治关系,从清初(康熙年间以后)开始严禁外国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直到19世纪。19世纪初,英国作为资本主义强国需拓展海外的发展空间,它是外向型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称为“世界的工厂“,随着资本主义商业活动的发展英国信奉的宗教也向海外扩展,在英国和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形成了“差会”,差会是专门向海外传教的组织。基督新教的第一个教士是马礼逊,他在19世纪初加入了英国的差会,182023派到中国来传教,当时中国的对外贸易、接待外宾只有一个窗口(广州),朝廷只允许外国人在那里进行贸易,在进行贸易时是由朝廷指定的商行来进行贸易。马礼逊在182023来中国传教的重要任务是:把圣经翻译成中文,他想办一个面对中国读者的刊物,但是由于当时中国严禁在广州传教,所以没有办成。后来英国的差会给他派了一个助手米怜。由于本地人的检举,后来米怜被迫离开了广州,来到南洋。182023米怜带儿个印刷者来南洋,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份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一份宗教报刊,木刻雕印,基本每月一册,每册5至8页,每期印500〜2023册,全年12期订成一卷,现有7卷540多页。《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封面左边印有孔子语录:“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在540多页中大部分是宣传基督教的。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在《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有时事实评伦,如:当时华人社会比较迷信,得了天花病的人轻的脸上留有麻子,重得死亡,当时在马六甲有一个陋习,把一个年轻的女性掉在梁上面转,说这样可以去除天花。在当时针对此事米怜写了一篇文章来批评,这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评论。《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是免费发行。以我国侨商聚集的南洋一带为重要发行地,也发往内地。《察》的内容涉及宗教宣传、阐述伦理道德、西学介绍等。其中,直接宣传教义的文章约占80%,另一方面为宣传伦理道德,再次为科学知识介绍。后两项内容不仅所占比例小,并且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从西学传播的角度来看,尽管有关科学知识部分的内容非常少,却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科学知识较多涉及天文学。基督新教第一个来华的传教士,英国人马礼逊。他是《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的策划者。英国传教士米怜。他是《察》的主编和重要撰稿人。梁发,又称阿发、亚发。《察》刊的刻印工,他以后成为第一位中国人传教士,他编写的通俗讲解《圣经》故事的小册子《劝世良言》,《劝世良言》后来对洪秀全组织拜上帝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特点《察世俗》的重要特点是十分注重迎合读者的心理:1常以儒家学说来阐明基督教教义,即“孔子加耶稣“,用附会的手法缩短宣传内容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达成宣传效果。2在刊物形式上采用中国传统线装书的式样。3在文章的结构上大量采用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方法,如《张远两友相论》,为了吸引读者爱好,米怜强调要增强文章的“彩色”,即文章要注重读者口味,应有可读性、趣味性。照顾读者接受能力,注重文章的通俗易懂也是该刊的特点。《察世俗》以贫苦者和下层士子为宣传对象,因此文章短小通俗。《察》刊总共540多页,新闻只有一条,时事性论说(时评)也很少,重要是宗教宣传。马、米二人在创办《察世俗》时不避艰难,不顾生死,勤奋敬业的执著精神,值得后世报人学习。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张中文近代报刊。1833年8月1日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经历两次休刊和复刊,于1838年停刊。它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相似,比如:《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主编署名是“博爱者”,《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重要署名是“爱汉者《东西洋考》虽为宗教报刊,但它的内容却比较广泛,有科学知识、宗教、道德等,并设有言论、新闻专栏。郭士立是以传播教义为出发点,达成说服中国人认同用西方文明的目的。《东西洋考》中,宗教内容比重大大下降,其重要内容是科学文化知识。目的是显示西方文明的优势。《察世俗》科学知识较少且偏重天文,以显示上帝造万物之功。而《东西洋考》对时事政治很关注,具体表现是注重新闻和言论。从《察世俗》的一条新闻开始到《东西洋考》的新闻专栏,体现了报刊业务近代化的发展趋势。《东西洋考》还登载过中文近代报刊史上第一篇介绍西方报业的专文《新闻纸略论》。1820239月12日在澳门创刊的《蜜蜂华报》是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最早的外文报纸。这是一份葡萄牙政客办的报刊。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据记录,从十九世纪初至鸦片战争前的四十年中,外国传教士、政客、商人在中国的广州、澳门、香港以及南洋,共办中文刊物6种,在中国境内办有供外侨阅读的英文、葡文报刊17种。这个时期是中国近代报刊的初创期,其在社会上的影响远不及中国固有邸报、京报。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同传播活动一、新闻传播从口头到文字「单选1L真正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是在语言形成后出现的。座选12.从周代到春秋战国,新闻传播仍然重要靠口头,但是烽火报警在传递军事信息上发挥了特殊作用。「单选13.把文字作为面向群众的新闻传播是从秦代开始的,皇帝的诏书是当时向全国发布新闻的传媒。汉代继承了秦的传统,也是以诏书的形式向地方发布官方新闻。二、唐代新闻传播媒介的演进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单选11.“新闻”一词最早见于初唐。[单选12.发出“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的感慨的是孙处玄。[单选13.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一封建官报在唐朝应运而生。「单选14.封建官报中最重要的一种是“朝报”。[名词解释]5.开元杂报: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唐代开元年间首都长安皇宫门外,朝廷每II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当时尚有人将这种简明的朝政公报抄寄外地,扩大了传播范围。据唐人孙樵《经纬集・读开元杂报》记载,在襄樊一带得到的数十幅这样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多选16.唐代的新闻传媒有朝报、进奏院状、诏书、露布、观测使牒等。三、宋代的邸报和小报[论述]1.宋代邸报的改革情况: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王朝对进奏院进行了整顿,通过整顿改革,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通过进奏院,具体做法是由进奏院的进奏官们向全国各州及其同级的官抄送文告,每个进奏官负责三四个地方。对于进奏院公开发布的官文书,进奏官们并不所有抄发,而是挑选与自己所负责地方有关的在唐代有两种报刊,1.杂报(盛唐时期)。2.进奏院状(晚唐时期)L《开元杂报》杂报出现在盛唐时期开元年间。孙樵在家里看到数十张写有文字的纸上面的内容写的是:某年某月某日皇帝亲自到自己名下的那份田地耕作了,某年某月某日皇上到泰山去奉善,众多君长请求护同,某年某月某日丞相和百官在朝廷外面由于朝政争议了一段时间,尚有一些其他的内容,这样的内容一共有几十条。孙樵不知道这些都是开元年间的事,他认为是当时朝廷的一些事情,他的一个朋友从长安来时,他把这些东西给朋友看,他的朋友说:这些不是现代的事情,现代的情况大不同样了。后来孙樵中了进士在朝廷做官,在朝廷中看到《开元录》,发现和自己收藏的数十幅书“条条可符:此时,他才知道他称之为“杂报”的内容不是他所处的晚唐时期的事情。《经纬集•读开元杂报》重要内容:朝政动态、皇帝的活动等。时间:不晚于盛唐玄宗开元年间。形式:简明扼要,分条书写。传播方式和范围:自上而下,一般读书人皆有也许阅读。名称:孙樵称之为“杂报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2.“进奏院状”唐代进奏院状有两份尚存于世。因曾封存于敦煌莫高窟,又称“敦煌进奏院状”、“敦煌邸报是世界上仅存的最早的原始报纸。安史之乱以后朝廷在各地派了驻地“节度使”,“节度使”在京城都派有自己的办事机构—进奏院,又称“邸”,相称于现在各地政府的“驻京办事处”。邸的负责人给他们的地方长官成撰文书、查询有关地方政务,还向他们的地方长官提供京都的信息,其中有朝报的内容,也有他们自行采访的与本地有关的新闻,甚至尚有朝廷绝密信息。这种报告有“新闻信''的性质,人称“进奏院状”,重要内容是朝政动态,内容具体。公元887年的《进奏院状》安史之乱时,唐朝征调陇右、河西(今宁夏、甘肃一带)诸军入援内地,吐蕃(今西臧)乘虚进攻陇右、河西,从此沙州(今敦煌)被吐蕃贵族统治六十余年。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沙州汉族人民趁吐蕃势力衰弱时,在本地义民张议潮的领导下举行起义,部分抄报给地方官员,也有的抄给各中央官署。抄报的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也称进奏院状、进奏院报状。它不仅权威,并旦传播速度也快。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称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北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皇帝下诏要进奏院将准备抄发的内容每五天向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抄报一次,由枢密院审查批准,产生邸报的样本,进奏官们就必须根据这同样本进行发报。到了南宋,邸报改为最高国务机关之一的门下后省编定,由该省的给事中“判报”后的“定本”才发给进奏院报行天下,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定本”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编辑和发行是宋代官报最大的特点。宋神宗熙宁三年王安石变法,定本制度取消,改为枢密院派专人对邸报进行抽检的制度,以后又曾恢复。宋代邸报开始面向市民公开发售,北宋末年汴京有人专门以卖报为业,南宋临安有以“供朝报”为业的店铺,因此朝报往往是通过严格审查的,甚至还要特别指定儿个低档官员为“承发朝报保头人”,一旦发现朝报出现不该传报的文字,保头人立即受到处罚。[单选12.宋代的新闻传媒除了合法的邸报外,尚有非法的“小报”。[单选13.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朝廷虽屡次严禁,但始终未能根绝。[简答14.宋代小报的特点: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小报的内容是“今日某人召、某人罢去、某人迁除''等,又把“命令未行,差除未定''的材料此外抄录;小报是进奏官“以小纸书之,飞报远近”的;小报的传播情况是“始于都下,传之四方小报尚有一批专门“以探报此等事为生”的采访人员。四、元明清三代的新闻传播[单选11.元代取消了进奏院,也没有中央级的封建官报,邸报制度至此中断,新闻传播活动重要靠邮驿进行。[单选12.明代邸报在形式上有了重大发展一开始采用活字印刷。「多选13.明末农民起义军出刊旗报、牌报,让官兵和群众阅览。[单选14.在清代,民办报纸除京报外,各省省会和重要府城尚有自己的私营报纸辕门抄。【多选15.民间报房出的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上谕和章奏等。赶走吐蕃镇将,并遣使上表唐朝,报告沙州的归复。大中五年,朝廷决定在沙州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咸通八年(867),张议潮入朝长安,其侄张淮深代行节度使事。唐僖宗(873〜888年在位)后,张淮深多次派使节和进奏官上报朝庭“请旌节”,即规定正式继任归义军节度使。从这两份“进奏院状”就是反映了两次“请旌节”的情况,从内容看,朝庭并不积极,皇帝、宰辅大臣百般推拖。除了朝报和进奏院状外,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尚有诏书、露布和“观测使谍''等。“露布”是不加封检,公开发布的文书,是把打了胜仗的消息写在丝绸上,悬挂在高竿上,沿途百姓可以看见,形成舆论声势。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观测使牒''是面向更多受众的新闻传媒。道的最高军政长官一般是节度使,他得到皇帝的诏书或进奏院状后,往往通过自己的副手向下属官员发出谍报,通报重要信息,有的信息在官场传播,有的由州、县的长官派人誉录在大木板上对基层民众发布。第三节宋代的邸报和小报L北宋的中央集权和邸务改革,邸报由中央统一抄发。宋代时期,宋太祖进行了改革,取消了唐代类似今天的省级建制的“道”,收回了地方节度使的军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并对京城的进奏院进行整顿,把各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通过整改后,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官方新闻的发布权。具体做法是由进奏院的进奏官向全国各州及其同级的官抄送文告。虽然进奏官们只抄送与自己所负责地方有关的部分,但它们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统一的,即都是由朝廷统一发布的、完全官方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2.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一定本制度。北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皇帝下诏耍进奏院将准备抄发的内容每五天向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抄报一次,由枢密院审查批准。审查机关:前期为最高军政机关枢密院,后期为执掌议政审查大权的机关门下后省给事中判报。判报的目的是不许登载军情机密和朝庭未定的机要事项。宋代最早出现了“邸报”的名称,同时也称状报、报状、朝报或进奏院状。宋代史书和文人著作中提到邸报的很多。从中了解到邸报的内容有:A、皇帝的诏诣。B.皇帝的起居。C.大臣的奏章。D.朝庭议定实行的政事。E.军情捷报。F.对朝官奖罚等。宋代的朝廷官报比唐代有了较大的扩充,不仅仅只限于诏旨奏章、皇室起居等,还记载了一些皇族生活情况、仕官升迁、朝廷政事动态等。与前朝相比,传播面也更为广泛。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3宋代的“小报”。小报产生的社会背景:第一,宋代的进奏官是品级和俸禄很低的小官,他们掌握大量的朝廷信息,他们把这些信息透漏到民间,编成小报挣取钱财。第二,宋代形成了人口集中的城市,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读书人,准备入仕的人,他们都需要了解更多的消息。第三,还出现了专门采集消息的人员…内探、衙探等。小报是非法报刊,在社会上流行。多由进奏官传出朝庭的动态,有真有假,小报内容经常涉及朝政机密,也有市井社会新闻和完全虚构的信息。小报反映宋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消费的需求,因此缕禁不止。第四节元明清三代的新闻传播一、元明时的新闻传播活动关于元代是否存在“邸报”,学界一直有两种意见,没有一致的结论。但元代有遍布全国的驿站,使消息传播更迅速。明代不设进奏院,但官报仍按习惯称为邸报。L通政司接到朝廷内外文武官员和政府各部门的章奏后,挑选特别重要的请皇帝审批,2.明政府邸报发布机关是“六科”。由“六科''抄发给有关单位,经审批的材料就成了邸报,可传京城内外;未经审批的,一律不准外传。直接由中央机关向全国各级行政机关传递,抄、发、传制度非常严格。3.提塘官是地方官员和中央之间传递消息的小官,他们可去六科抄录那些通过审批的邸报内容,然后传报给各地方政府。明代邸报的内容和宋代邸内容大体相同,但是明代邸报出现了一些民间或社会的新闻。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内容大体仍涉及皇帝谕旨、皇室动态、官员任免、臣僚的奏疏、军事信息等内容,重大社会新闻也是邸报的重要内容,如《天变邸抄》一书就从当时的邸报中辑出。自晚明起,民间翻刻邸报发卖,产生了报房京报。清代官方的邸报与明代内容相似。从形式上来看由三部分组成:宫门钞、皇帝谕旨、臣僚奏疏等。清代报房京报特别发达,办报人多为负责在“六科”抄报的提塘官(负责公文传递),各省城也有传递本省消息的小报,内容为辕门抄及地方重要新闻等。自晚明以后,邸报和小报都有部分活字印刷的,但大部门仍为手抄或雕版印刷品。作为封建时期产生的中国古代报纸,邸报自始至终都是封建王朝维护其专制制度的工具。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邸报仍然起到了传播信息的作用,它所提供的重要是政治方面的信息。这与控制它的机关有关,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同时与读者群也有一定关系。由于邸报大量登载官方文献,它在政治和学术上也就具有一定的价值。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民间私自发行的非法报纸。约产生于北宋,盛于南宋,直至元、明清各朝,仍有小报存在。小报并非报名,只是宋代读者对区别于邸报的非法传播物的称谓。是比邸报更具新闻时效性的、被政府查禁的非官方报纸。小报的内容与邸报相近,以新闻与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也重要等在皇帝谕旨、大臣奏议、台谏章疏、官吏升迁任免等。不同于官报之处在于:一是其时效性比较强;二是传播信息中有许多是官方尚未公布或严禁公布的消息。小报的发行人有两种:一种兼职者,重要为邸吏等政府官员。二为专职者,大多为印卖书籍者。两种发行人,目的均是商业性的,这是小报有别于邸报的一个重要特点。小报的发行,受到士大夫知识分子、在野的官僚等读者的欢迎。一来由于小报在发行速度上比邸报快,时效性强,迎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二来由于有些不也许从官方邸报中获得的机密,有时能从小报中了解。小报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意义:打破了官报垄断地位,开始了中国民间办报历史。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京报是合法的非官方报纸。京报以刊载邸报为重要内容,因此它基本上是官报的翻版,偶有一些自己采写的新闻,其中有少量的社会新闻。发行:京报有自己的报房,报房负责编印、发行、销售报纸。完全脱离朝廷官报的发行系统。形式:至清代已有较为固定的刊期和报名,一•般为日刊,也有两日刊。并开始呈现出某些大众传播工具的性质,是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的最高形式。发行范围和社会作用:京报公开发行,发行范围很广。在京城和各省拥有大批读者群。买京报、读京报已经是常见的现象。京报在一定限度上已成为一种以商品形式出现的传播媒介,所以作用就大大超过了朝廷官报。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近代报业始于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活动。184()年以前,以英国为首的殖民主义者,对中国采用了鸦片贸易和文化渗透两种手段进行侵略,后者重要是企图通过创办报刊、传播教义的方式来实现。因此,一开始,办报就是基督教传教士的基本宣传手段。1820238月5日,第一批来中国传教的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以华人为发行对象的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近代报刊史上的第一份中文报刊,这封报刊也成为中国近代报刊史开始的标志。第一节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20238月5日在马六甲创办,英国传教士米怜主编。182023停刊。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唐朝末年,基督教传到中国,叫“景教”,到明代中期以后基督教教义在中国达成了高潮。由于基督教传教士跟朝廷关系比较密切并参于了朝廷的政治活动,影响了一些政治关系,从清初(康熙年间以后)开始严禁外国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直到19世纪。19世纪初,英国作为资本主义强国需拓展海外的发展空间,它是外向型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称为“世界的工厂”,随着资本主义商业活动的发展英国信奉的宗教也向海外扩展,在英国和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形成了“差会”,差会是专门向海外传教的组织。基督新教的第一个教士是马礼逊,他在19世纪初加入了英国的差会,182023派到中国来传教,当时中国的对外贸易、接待外宾只有一个窗口(广州),朝廷只允许外国人在那里进行贸易,在进行贸易时是由朝廷指定的商行来进行贸易。马礼逊在182023来中国传教的重要任务是:把圣经翻译成中文,他想办一个面对中国读者的刊物,但是由于当时中国严禁在广州传教,所以没有办成。后来英国的差会给他派了一个助手米怜。由于本地人的检举,后来米怜被迫离开了广州,来到南洋。182023米怜带几个印刷者来南洋,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份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一份宗教报刊,木刻雕印,基本每月一册,每册5至8页,每期印500〜2023册,全年12期订成一卷,现有7卷540多页。《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封面左边印有孔子语录:“子日: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在540多页中大部分是宣传基督教的。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在《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有时事实评伦,如:当时华人社会比较迷信,得了天花病的人轻的脸上留有麻子,重得死亡,当时在马六甲有一个陋习,把一个年轻的女性掉在梁上面转,说这样可以去除天花。在当时针对此事米怜写了一篇文章来批评,这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评论。《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是免费发行。以我国侨商聚集的南洋一带为重要发行地,也发往内地。《察》的内容涉及宗教宣传、阐述伦理道德、西学介绍等。其中,直接宣传教义的文章约占80%,另一方面为宣传伦理道德,再次为科学知识介绍。后两项内容不仅所占比例小,并且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从西学传播的角度来看,尽管有关科学知识部分的内容非常少,却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科学知识较多涉及天文学。基督新教第一个来华的传教士,英国人马礼逊。他是《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的策划者。英国传教士米怜。他是《察》的主编和重要撰稿人。梁发,又称阿发、亚发。《察》刊的刻印工,他以后成为第一位中国人传教士,他编写的通俗讲解《圣经》故事的小册子《劝世良言》,《劝世良言》后来对洪秀全组织拜上帝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索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奇异的植物世界》课件
- 如何提升护理服务态度
- 《员工知识培训》课件
- 数学学案:课堂导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二)
- 如何进行抖音短视频培训
- 《全院cpr培训》课件
- 《通信基站电源讲义》课件
- 唯客是尊意识培训
- 多肉主题活动课件
- 中班数学活动照片分享
-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 7.3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课件共14张PPT
- 《耳针疗法》教学课件
- 奥克斯中央空调故障代码小手册(2011兔年版内部资料)-
- 提高定向钻水平穿越质量QC活动成果
- 人教部编版《只有一个地球》完美PPT(共52张PPT)课件
- 洗煤厂安全操作规程
- 生态养猪场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完整版)
- JGJ130-2019脚手架规范
-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
- 中学历史教学基本技能
- 挑战杯”申报书填写参考范本(科技发明制作B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