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_第1页
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_第2页
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_第3页
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_第4页
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1前言我国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课程政策,具有着普遍性特征,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通常是针对地方特色、学校特点,开发、设计的课程,校本课程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对学校的发展、体育课程的改革、体育教师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健康发展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需要学校、体育教师等多方面的协调努力,完善课程机制,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的设计,使得中学体育课更加满足学校的体育教学需要,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2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设计方案2.1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设计目标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设计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能够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并通过校本课程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体育竞技精神;其次,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更加符合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特点,运用校本课程更有助于教学的进行,形成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最后,通过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应用,能够让学校的校领导、体育教师均能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提高校领导、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并感受到体育学科的魅力和作用,促进整个学校科研氛围的营造,以校领导、体育教师的发展带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2.2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内容设计2.2.1课程内容设计步骤明确设计依据,选择合适教材明确设计依据,选择合适教材制定本校体育教学内容清单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在课程内容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为设计依据,选用合适的教材;然后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教材,深入调研本地区、本学校在体育运动、体育教学方面的实际情况,整合教学目标,并制定出适宜在本校开展的教学内容清单,其中包含有本校的特色或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最后体育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对所选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造、组合,最终确定每一个班级的教学目标和内容。2.2.2课程内容选择原则与方法第一,法定性约束力。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出的体育课程标准,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共性要求提供了标准和参考,具有着较强的法定约束力。在近几年新颁布的关于体育课程标准中,更加强调了体育教学活动的灵活性,但其本身的法定约束力仍不可忽视,仍是中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也成为了校本课程设计中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之一。第二,规范性约束力。规范性约束力是对非正规游戏和比赛的规则要求,在中学阶段,开展的体育课程,并不是正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而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出的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在这些非竞技运动项目的开展中,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改变原有竞技运动的规范化,转变为规范性约束力,让中学体育课程的内容有一定的运动技术规范化要求。第三,规律性约束力。体育教学是在遵循人体运动规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活动,这就使得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动作、行为等需要满足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但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发展上并不是平衡、一致的,也有着不同的体育运动兴趣,在中学阶段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和要求,制定出合适的校本课程内容。2.2.3课程内容整合与定位体育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的基础和来源,在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定位时,要首先对各种体育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和定位,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协调各种资源,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体育课程内容。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此时的学生身心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并且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认识也处于有模糊专项清晰的过程,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带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通过对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内容的设计,更加突出课程内容的功能性,课程内容不仅包括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也根据学校情况设计了一些其他课程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主体性、独立性,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动机、体育技能等,奠定其终身体育基础。表1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内容内容分类运动项目强化素质开课课时比例有氧运动田径、慢跑、个人体能计划设计体能、肺活量25-30%双人运动羽毛球、乒乓球身体协调性10%左右团队运动篮球、足球、排球身体素质、团队协作能力10-20%娱乐活动毽球、飞盘综合素质10%左右自主运动拓展运动、校外健身运动自主能力、协同发展能力5-10%左右武术太极拳、武术操、少年拳武德、传统文化素养10%左右体操广播体操、轻器械体操身体柔韧性、协调性10-20%理论知识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项目理论知识及竞赛规则理论知识水平、综合实践5-10%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中,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让体育课程内容的知识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并突出学校的传统体育特色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内容。不同的课程内容,在课程安排中并没有明确的顺序,以上顺序仅仅是作为参考,并且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期进行安排,且不同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学习时间安排等,均需要教师灵活调整。在此内容安排建议,以及灵活调整理念下,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目的为依据,让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更加清晰、明朗的开展。表2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内容安排内容分类运动项目教学课时顺序有氧运动田径、慢跑、个人体能计划设计1双人运动羽毛球、乒乓球3团队运动篮球、足球、排球5娱乐活动毽球、飞盘4武术太极拳、武术操、少年拳6体操广播体操、轻器械体操2理论知识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项目理论知识及竞赛规则12.3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设计在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中,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强调教学中学生认知能力、学习方式、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而形成长期有效的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由于不同体育教师在教学能力、专业素养、个人魅力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在校本课程设计中,可以采用协调教师资源,充分发挥每一名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为学生呈现系统、全面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更有效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2.4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教学评价设计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体育课堂的教学评价更加关注学生主体,因此在对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设计中,同样关注学生主体,做到从评价看过程。首先从评价结构来说,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设计的教学评价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专家评价四种方式。教师自评主要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情况、教学方法运用、备课情况等进行自我评价,是否通过校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更快、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学生自评是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且也是一种情感表达更好的促进其体育技能的形成。师生互评是学生和教师进行相互评价,能够检验教师教的成果、学生学的成果,是符合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基本理念的一种评价方式。专家评价是在教师自评基础之上,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综合评价。这种多种评价方式,能够综合评价课程教学效果,客观、科学、准确的获知校本课程的价值定位,并给予正确的价值导向。评价方式的运用选择在不同的时间段,其中教师自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主要是在每周、期中、期末三个时间段运用,而专家评价的运用并没有时间限制,可以在任何时候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评价不仅仅局限于分数评价,更多的是运用文字性描述,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找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根源性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3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应用情况分析按照以上的设计,在中学体育课应用设计的校本课程,应用时间为一学期,在应用前后,分别针对参与此课程的学生进行喜爱程度、体育课程成绩调查,获得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应用情况。3.1学生对体育课程喜爱程度分析表3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爱程度调查统计表(N=40)平均分标准差TP学期前3.090.74-1.4150.600学期后4.571.012.3820.158T-2.583----P0.047*----注:*表示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示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喜爱程度的调查采用五级评分法,即非常喜爱(5分)、比较喜爱(4分)、一般(3分)、不太喜爱(2分)、非常不喜爱(1分),统计40名学生的得分,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在校本课程前,对学生的喜爱程度进行了调查,平均得分为3.09分,学期后的再次调查结果显示平均分为4.57分,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检测学期前与学期后的喜爱程度平均值,出现了显著性差异,说明学生的喜爱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校本课程的设计有效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爱程度。3.2学生体育课程成绩分析表4学生体育课程成绩调查统计表(N=40)平均分标准差TP学期前69.219.031.7460.359学期后81.3710.152.4550.422T1.114----P0.043*----注:*表示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示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参与校本课程前后,学生体育成绩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实验前平均分只有69.21分,而实验后平均分升至81.37分,并同样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可见通过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显著提高了学生的体育课程成绩。4结语校本课程设计与应用是新课程标准下,满足学校、学生实际教学需要的课程,中学体育课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应用,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爱程度,提高体育课程成绩。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校本课程设计与应用,将会更好的实现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参考文献[1]施振兴.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研究——以游泳校本课程为例[J].运动,2017,5(17):121-121,11.[2]张晓贤.校园足球活动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基于美国SPARK课程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