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路我们沉默不语阅读附答案_第1页
那一路我们沉默不语阅读附答案_第2页
那一路我们沉默不语阅读附答案_第3页
那一路我们沉默不语阅读附答案_第4页
那一路我们沉默不语阅读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那一路,我们沉默不语阅读附答案那一路,我们沉静不语

①我十三岁那年,跟人打架,被学校劝退。班主任叫来了我爸,让我爸带我回去反省几天,我爸就真的把我领了回去。

②其次天,我爸就带着我跟他去工地,搬砖。他说,搬一天,算一天的工钱。我听说有钱拿,允许了。

③在搬到二十多块砖时,就彻底搬不动了,只觉得后背冒虚汗,整个身子都飘飘然的。我只得找了一棵樟树靠着枝干坐下,微风吹拂着脸,凉快了大量,我眯着眼,不知不觉中竟然睡着了。

④回去的路上,我都没说话,我爸问我几句,我也都是嗯嗯啊啊。一向到晚上我爸跟我结工钱时,我才缓过神来。我爸问我明天还去吗,我想都没想就说:“去!”

⑤其次天上午,搬到一半,肚子咕噜叫,趁我爸不留神我又溜到了樟树底下,那天上午风很大,太阳却比前一天烈大量,工地外围的沙地泛着刺眼的光,我在树阴下坐了半个钟头,还是汗如雨下。

⑥下午搬了一会儿,浑身又没了力气,汗珠从额头流了下来,遮着睫毛,眼睛睁都睁不开。从来没有晒过这么大的太阳,我觉得大地在旋转,紧接着整个人朝前倒去。模糊中,听到我爸喊我的名字,我想应一声,却开不了口。

⑦我爸把我抱到樟树下,用力地给我扇风,喝了几口水,我再睁开眼睛,他又不知道从哪拿来一个面包,塞到我嘴里,我们在樟树下坐着,我爸问我:“明天,你还要来吗?”我想了一会儿,还是点头说:“来,有吃有喝,为什么不来。”我爸笑着不说话。

⑧不知过了多久,从工地旁的马路上开来了一辆小车,扬起一阵灰,从车上下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包工头,挺着个大肚子,昨天中午来过一次,还大声嚷着:“工程要加紧!”当时没多少人听他说话,有的还撇着嘴骂他压工钱。他身边那人穿着一双擦得发亮的皮鞋,带着墨镜,手里拿着皮包,一下车就用力咳嗽,包工头对他毕恭毕敬的,想必是老板。

⑨我跟着我爸,打定过去持续搬砖。戴墨镜的,把我爸喊住了,他大步走了过来,摘了墨镜,有些不屑地问道:“你不干活,坐在那干嘛?”那语气像极了让我退学的那个校领导,我爸不自由地笑了一下,有些支吾地说着:“太热了”没等我爸说完,那人就扇了我爸一巴掌,我只觉得周边都冷清了下来,那一巴掌声音清亮,我想不了太多,往前冲了过去,却被我爸拦在身后,他低声跟那人说着:“对不起。”

⑩我有些消沉,我不明白,我爸为什么要跟那人说对不起,从我爸身后解脱开来,拿起手边的砖头朝戴墨镜的砸了过去,没有砸中,被他给躲开了。他有些暴跳如雷,用手指着我爸的鼻子大声吼着:“滚,你明天不用来了,都给我滚蛋。”说完啐了一口痰。没等我再捡起砖头时,我爸就把我拉开了。

回去的一路上,我爸都没说话,我侧着身子,看到他的右脸,黝黑中透着消散不去的红,那团红色,比头顶的太阳还要毒辣,我第一次体会到心脏的部位抽痛着。

回到家后,我妈问起我们怎么回来得比昨天要早,我没说话,自身回了房间,晚饭也没吃,我爸喊了我好几声,我都没应。他跟没事人似的,和我妈说着些家常。

那一晚上,我都没睡着,凌晨的时候,我爸来我房间一次,捏了捏我的胳膊,出去的时候,轻轻地把门给带上了。

其次天,我起得很早,拾掇了课本,跟我爸说:“我回学校了。”

他就骑着摩托车带着我,奔往学校的方向,那一路上我们都没说话。

清早的风更加凉快。

18.从“我”的角度,概括文章的主要故事情节,完成以下填空。(4分)

劝退回家→→→痛楚反思→重返学校

19.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6分)

(1)赏析第③段加点词“飘飘然”的妙处。(3分)

(2)分析第○8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20.以下选项中,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①段运用倒叙的方式来写,能够起到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的效果。

B.第⑤段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突出天气的火热,陪衬出“我”劳动的艰辛,也表现了父亲打工的不易。

C.第⑨段写父亲被打却忍气吞声,写出了父亲的薄弱、无能,我从内心鄙视他。

D.第段的“凉快”和第③段的“凉快”布局上相照应,内容上都仅指风带给我的清凉。

E.本文通过“我”的体验,报告我们一个道理:犯错并不成怕,但确定要迷途知返。

21.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复问题。(6分)

我是一个植物学家。(选自《三颗枸杞豆》开头文段)

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是三个可惜的“o”!但“o”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于是,我从这三个“o”启程,勤奋地去追寻一,二,三……以至更繁杂、更艰深的学问。当我成为植物学家后,爸爸以为这是他拳头处治的功勋。其实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选自《三颗枸杞豆》结尾文段)

试对比链接材料结尾文段与本文结果三段在布局上的一致之处以及内容上的不同之处。

答案:

18.(4分)工地搬砖(2分)见父受辱(见父挨打)(2分)

19.(6分)(1)(3分)运用叠词(1分),原指内心的得意,多含贬义(1分),这里形象地写出了我搬砖体力透支的情态(1分)。

(2)(3分)运用外貌、动作描写(或正面描写以及包工头对他的态度的侧面描写)(1分),表现了“戴墨镜的”孤高、冷酷(1分),也为下文父亲挨打埋下伏笔(1分)。

20.(4分)选B、E。(A.本文是顺叙。C.父亲的忍气吞声是为了养家糊口,而且文中也看不出对父亲的鄙视。D.文尾的“凉快”还有体验磨砺之后内心的轻松。)

21.(6分)(1)一致之处(2分):

布局上都能做到前后照应并点题(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