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教材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10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设计东至县大渡口镇中心小学蔡小平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第10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第一课时《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教学内容分析: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是不可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通过宗悫、苏武、范式、赵武灵王的四个故事,让学生理解明志、气节、诚信、创新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学情分析: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初步的人生目标,做诚实守信、有创新精神的人已经深入学生心中,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人格修养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中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具体表现。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看典故、读典故、交流思考的互动过程,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人格修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书中的事例,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典故,了解“注重明志”、“崇尚气节”、“讲究诚信”和“不断求新”等中华传统美德的含义并能分辨。难点:让学生明白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景体验法等。教学准备:课件,视频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出示课件2)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张图片是清华大学的校训。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可见,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代代传承的美德,深深熔铸在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如注重明志、崇尚气节、讲究诚信等。二、交流互动,探究新知(一)注重明志.谁知道“明志”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师明确: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不畏艰险、不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的第一推动力。).看故事,谈体会。大家听说过“乘风破浪”这个成语吗?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指名回答。(明确:指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师:这个成语出自南北朝时期著名将领宗悫的话。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这个故事吧!(出示课件3,播放“乘风破浪”视频)看了“乘风破浪”这个视频,相信同学们对明志应该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觉得宗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举手交流)师小结:是的,宗悫从小就确立了志向,怀着远大的抱负不懈努力,终于获得成功。.互动交流。“有志者事竟成。”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的志向或理想。(学生答后,师追问“你现在是否仍然坚定不移的朝着它前进呢?与师小结:既然我们有了远大的理想,那么就要只有像宗悫那样努力奋斗,才能获得成功。希望同学们要坚持奋斗。(二)崇尚气节.在中国还有很多具有高尚品格的人。(出示“苏武牧羊”的故事。)哪位同学愿意把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听?(指名朗读。)听完这个故事,你觉得苏武具有怎样的高尚品格?(师引导学生回答。)师:气节指志气和节操,往往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大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气节是以廉耻之心为基础的,没有廉耻,就不能坚持道德原则。.你知道哪些关于气节的名言吗?(生答。)老师也找了两句名言。(课件出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三)讲究诚信.(出示课件7)“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来自《论语•子路》,同学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明确:意思是说出的话一定要足以信任,行动了就一定要有结果。)是的,一个人说出的话,就一定要尽全力办到,一定要言行-致。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位东汉时期非常诚信的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课件出示“范式赴约”故事。)哪位同学愿意把这个故事读一遍?.同学们,在中国近现代也有一位非常讲诚信的一位名人,而且她还是一位女性同志,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对,她就是宋庆龄。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关于她讲诚信的故事?(指名回答。)(出示课件9)人的言论应该以诚信为本,符合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的要求。名实一致,是说言论要与事实相符行一致,是说言论要与行动相符:表里是说嘴里说的要与心里想的相符,不能口是心非。.回顾近期的生活想一想,在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这三方面,你在哪方面做到了,哪方面没做到。如果没做到,分析一下原因。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意识到了诚信的重要性。(出示课件《老子》和《论语》的名言。)轻诺必寡信。——《老子》第六十三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四)不断求新.(出示课件10)求新是人格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求新就要与时俱进。没有求新,个人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会进步。求新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出示课件11)战国时期,赵国的国王赵武灵王就是一位求新的人,也正是如此,他们的国家变得强大起来,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去了解一下赵武灵王。(播放“胡服骑射”视频。)小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要有求新的精神,并且要不断的去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国家才能不断强大。正如这两句名言(课件出示。)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师解读:第一句话说的是要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第二句话是说不断更新就叫崇高品德。师小结:人格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好学善学、学以致用、知行合是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五)出示课件12“活动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同学们一起读一读屏幕上的格言,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说说自己获得的启示。(六)交流互动。(出示课件13格言)对照格言,和同桌交流,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并说说自己获得的启示。三、总结。在崇尚人格修养的文化精神浸润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代代品行高洁的人士。他们的伟大人格始终是后人前进的路标。同学们,漫漫征程路,我们只有努力提升自己,不断追求人格修养,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四、作业:课后找一找还有哪些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并找出一些相关的典故或事例与同学交流一下。板书设计:10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明志气节诚信求新教学反思:本课通过清华大学的校训引入教学,使学生明白“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租赁合同和房屋买卖合同
- 人工养猪场租赁合同书
- 停车车库买卖合同
- 剧组管理人员劳动合同
- 租赁农村房屋租赁合同标准(2025年版)
- 道路土方测绘合同范本
- 英文资产评估合同范本
- (14)-专题14 口语交际
- 工人干活协议合同范本
- 油漆材料供货合同范本
- 2024年4月自考《市场营销学试题》真题完整试卷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 2024年湖北省中考地理·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 DL-T+5759-2017配电系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动漫艺术概论》自考复习题库(附答案)
- 2024年职业技能“大数据考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与答案
- 中医类新技术新项目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评定打分表
- 台球俱乐部股份转让协议
- 一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