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结合优秀艺术作品谈谈你对美的本质的理解美是什么?前人作了多种多样的回答。要洞察美的本质,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紧密联系人类丰富的审美实践活动来思考这个难解的理论之谜。首先我想说美的本质是一个探索过程。对美的本质的理解我认为美的本质没有一个固定的完全的定义。在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意见分歧,归根到底是哲学观点上的分歧。美的本质历来存在着很多看法。我认为美是人的自由创造形象的生动表现,人的创造劳动生产并不是所有的都是美的他需要一个尺度就是所谓的“内在的尺度”即使人本身客观要求的尺度一方面认识客观规律,一方面符合人的本身需要,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美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客体,客体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但必须存在。同时美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情感,离开人这个主体,美也就不存在了。美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也不是主观和客观的融合或统一。是两个外在的东西的合一,是一种关系属性。这种结合时需要说明理由。例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大卫》的创作倾注着作者的思想,同时也是作者自己对艺术追求的一种表现,这来源于社会实践,也是美的根源,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凡是能使我们想起和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则是美的。对于作者正是如此。从主客观关系上《大卫》是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当时的历史典故的贯通交融创作的能引起欣赏者得想象,具有感染力。从内容与形式上观者会被大卫这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英姿飒爽的青年形象所表现的美所感染是从内容与形式上的美的统一从风格上《大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代表作。这也说明了美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时代性、变化性以及普遍性和稳定性。同时美是一种发展的文化共识,所以美具有许多文化的特性,如社会性,阶级性,知识性,相对性等等总之需要我们明白的是美是存在的,切实存在的,应该明白美既不是单纯的客观性也不是单纯的主观性,是人的主观的感受,他具有上述的性质,就像对与错没有具体的定义,对的定义就是与错相对,那这样解释在我看来也是没有什么大的意义,对错需要辩证的看待需要主客观的分析,是一种主观感受,就像美的定义,有了感知存在的东西才有美不是么,就像大道之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艺术美的形象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反映,是艺术家的心灵创造的,因而能使这观念性内容和形式相互渗透、通体融贯,达到高度和谐的统一。以上是我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可能有不对的地方也可能理解较为粗浅,但我觉得美对于我们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并不在于发现它的本质,而在于我们对他的理解,理解后对他的发现与运用为了更好的生活,让生活充满美。2.结合经典喜剧作品分析喜剧寓庄于谐的特征喜剧的艺术特征是“寓庄于谐”。“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所体现的深刻社会内容;“谐”则指主题思想所赖以表现的形式是诙谐可笑的。因为在喜剧中“庄与“谐”是处于辩证统一,失去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喜剧,中国古代喜剧理论中很注重“庄”与“谐”的结合。简单的说喜剧的寓庄于谐的特征就是在喜剧本身引起观者的笑声的同时也会引起观者对于内容主题的深刻思考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美国作家欧亨利,其《警察与赞美诗》便成功地借鉴了喜剧艺术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喜剧的“寓庄于谐”的特征。小说中写到流浪汉苏比寒冷饥饿,几次有意犯法,以便被抓进监狱度过寒冬,但警察却不抓他。而当苏比在教堂外听到了赞美诗,忏悔过去,决心重新做人的时候,警察却把他当作无业游民抓进了监狱。这篇小说可以说是“寓庄于谐”的经典运用了,小说反映了贫富悬殊、是非颠倒的美国社会现实,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主题庄重、严肃,具有“庄”的特征。而表现和传导这一主题的形式,情节、语言等艺术手法却滑稽幽默,具有“谐”的特征。小说以幽默诙谐的形式表达庄重严肃的主题运用倒错和背理形式显示生活的真实,内容情节具备了出人意外的特质,获得了引人发笑的艺术效果。其次作品中也出现了夸张的成分,这么多的巧合夸张但是却给人一种合理的感觉也正是这种夸张使作品产生了明显的喜剧效果。在现代的喜剧中周星驰的作品一直是比较受欢迎的,其作品《喜剧之王》看似无厘头却又寓庄于谐。影片中周星驰饰演尹天仇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说服大众自己演技理念的故事,当中有喜亦有悲。我们在被他无厘头的动作话语逗笑的同时体现出作品中“谐”的特征,而打拼的过程到最后的成功却在透露着一种主人翁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有着创作者的深刻主题的,而这便是“庄”的特征。而所有这些正是喜剧应具有的特征“寓庄于谐”喜剧艺术确实是要使人发笑,但要弄清笑的实质,要寓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否则单纯的“谐”便会流于俗。当然,如果只有“庄”,也就失去了喜剧艺术的特性了。这也是辨别喜剧的标尺,和喜剧的灵魂。无论是一部电视剧、电影抑或是话剧真正的成为现代的喜剧的话这一点是应该具备的,在这种“寓庄于谐”特征的基础上再去深造必将是一优秀作品!古希腊美学史上对于美学范畴的研究途径有哪些合理因素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对古希腊美学范畴的具体探讨,主要以西方美学研究中已形成的和经美学大家们重点阐述过的基本范畴为主,主要包括美、崇高、悲剧、喜剧、丑、荒诞等基本范畴,在对它们的研究中,我们不仅要考察它们本身的内涵及演变,同时也要寻找和推绎出相关的范畴和问题。古希腊美学范畴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给我们系统研究西方美学范畴提供了极大的借鉴和启示。对于古希腊美学研究而言,如果我们脱离开审美活动而在概念构筑的围城中冥想,恐怕只会使得美学在空洞的理论中愈走愈远。但真实的问题是,我们尝试着要建立美学范畴体系,那么只能基于我们对美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和立场,也就是只能立足于我们对美学的追问以及追问的方式。由于我们的追问方式和致思的问题的不同,这样我们赖以探讨的基本概念和问题可能会大相径庭,也就相应地出现完全不同的美学范畴体系。所以与其不着边际地建立新概念、新体系,不如通过对历史的概念和范畴的考察,把现有的一些基本范畴的内涵彻底地加以明确化,并以此作为我们研究的切入点和出发点,进而能对西方美学发展的脉络做出精当的描述。第一;有助于我们把握古希腊美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古希腊美学范畴是我们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对自身的存在及世界的一种体悟和认识,它们可以说是人类对自身的审美活动进行界说和描述的基本出发点。任何思想都要借助于一定的话语体系来完成对自身的描述,在特定的话语体系中,必须要有一套基本的概念和术语,对这些概念和术语的使用和阐释,实际上就是对思想的一种阐释。我们通过对美学中的一些基本的范畴的内涵的揭示,通过考述其内涵的不断演变和发展,通过揭示在不同时期人们对这些范畴的再阐释,就可以明确窥见人类审美意识的流变过程。第二;有助于我们理清古希腊美学思想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我们在长期的研究中,却从柏拉图的界定出发,只看到摹仿的再现的含义,就试图把摹仿说作为一种基本模式来概括整个西方艺术发展的基本特征,进而在中西美学比较研究中,以再现和表现来简单概括中西两种艺术思想,这显然是失之偏颇了。根本的问题是,我们对西方美学思想发展中的一些基本的范畴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析。第三;有助于我们对中过与古希腊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古希腊美学和中国美学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下的产物,如果简单地用古希腊美学的理论体系来考察中国美学,就会出现一种文化上的偏差,这种内在的矛盾很难解决。我们很难用古希腊美学中的严密、系统的体系来分析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所以,从基本的理论范畴、概念的对比分析中入手,就比单纯地用体系、思想来反证更切合实际。结合绘画作品分析为什么意境能够产生美感首先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其次需要明白的是意(情)和境(景)的系也就是心与物得关系。意(情)属于主观范畴,境(景)是客观范畴。意境之所以能够产生美感一、 意境具有生动的形象。在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中可以看到寥寥竹叶与精熟笔法所画的竹枝让几颗竹子跃然纸上,仿佛真是阵阵萧瑟秋风吹过后的竹子,画中前后竹子的用墨浓淡准确表达出雾气蒙蒙、秋风萧瑟中的竹林一角的场景。画上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这便是意境,所产生的美感即使没有题诗依旧能感受到那是风中的竹子。因为“意境”之所以能够引起人的美感,首先就是他的生动形象。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抓住了唤起观者某种情感的特征引起了人的美感。二、 意境中包含艺术家的情感。之所以一幅画作一件艺术品能够打动观者也正是因为作品意境中包含了作者的感情引起了观者的共鸣。所以意境富有美的情趣,在《潍县署中画竹》中有节气的竹节、飘逸凌厉的竹叶以及画中题画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无不流露出作者的忧国忧民刚正不阿的感情,也正是作品不单单表现的只是竹子这一事物而是一种艺术语言。观者观其作品自然意由画生,美自境出。三、 意境中包含了精湛的艺术技巧。不得不说郑板桥的竹子不仅形到意也到,而意到则是在技艺精湛的基础上更加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可见技艺精湛,意境的形成是艺术家的创造,技巧则是实际创造的本领。通过技巧才能达到情景交融。赞赏意境,同时也是赞赏艺术家的技巧。在意境中所使用的语言、色彩、线条都很富有表现力,既表现了情感,也描绘了景色的美。美感也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了。四、 意境中的含蓄能唤起欣赏者的想象。这一点在中国画中是很多见的也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在中国画中像是画云和水经常采用留白法,实际画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却给了观者无限的想象.在《潍县署中画竹》中那淡淡的竹子正是给了你一个空间的过渡。是在放大空间却又不至于画面过于繁琐,这是他的技高之处。这种艺术境界能调动读者丰富的想象力,使人受到强烈感染。这也正是美的体现。所以说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根据想法创作出的作品中的意境是能够引起美感的。黑格尔美学的中心思想——“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在重点研究分析了柏拉图,康德,歌德,席勒等人的美学观点后,得出了他对于美的定义。真,就它是真的来说,也存在着。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美因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在他的美学里讲的理念,是指绝对精神,就是最高,最绝对的真实,这种真实不同于柏拉图的“理念”,也不同于老子所说的“道”。柏拉图的理念是精神一种精神上的实体,是万物的本原。他的“洞穴比喻”把世界分为虚幻的现实世界和真实的理念世界,在虚幻的现实世界里,人们就像在黑暗的洞穴中,看不到外面阳光明媚的真实世界,最多只能在洞壁上看到一些“影像”。他的“理念”是超越客观现实的,是只抽象于真实世界的外在的带有神秘色彩的精神领域。而老子的“道”被认为是原始混沌,它包含了有和无,是无意识,无目的,处于永恒的“独立”运动中。它是最高的真实,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实践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艺术寓有限于无限”,这个说法其实就是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说法。艺术与宗教和哲学不同的是,它是以直接的形式来表现绝对精神(即理念),这种直接就是以物质媒介为载体的艺术作品,所以“显现”的形式就是一件艺术作品。从这个作品中,人从这种感性形象认知和关照到普遍的真理(即理念).“感性”是内在形式,但它并不等同于普遍真理,它是人对于理念的认知,表现为一种观念性的具体形象,是经过人改造的,存在人脑中的“胸中之竹”。理念是普遍的,一般的,如果它不显现为具体的感性存在就仍是抽象的,显现的结果就使它否定了这种抽象性,转化为特别的特殊的感性存在,同时又否定了这感性存在的抽象的特殊性,使之心灵化,与理念融合成一体,达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在黑格尔庞大的唯心主义背景下呈现出的唯物主义实践的辩证思想。这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要求:理念必须通过外在形象来显现,并且与其外在形象的显现达到完美的统一,才能被感知,要不然,理念的表现形式就只是哲学,只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形象。我们常说艺术作品应该有一定的目的和内容,即黑格尔所说的意蕴。遇到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求它的意蕴或内容。前一个因素——即外在的因素——对于我们之所以有价值,并且由于它所直接呈现的;我们假定它里面还有一种内在的东西,——即一种意蕴,一种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的意蕴。那外在形状的用处就在指引到这意蕴。在《千与千寻》中,千寻一家穿过隧道,进入的那一个点缀着花朵的草地,和风而动的白云,干涸了的河流,散落着破败的古时建筑和石像的地方,事实上,完全有理由认为年过六旬的宫崎骏先生为自己能把这种场景融合到剧情里而感到得意,就像他认为的,能证明人和自然完美融合的东西,都是破败不堪的。比如他们突然进入的的古老的小镇,古朴的道路,石板缝隙间青草招摇...到处是莫名的符号和标记,剥落的墙皮上漆着花朵、文字、星星和月亮,仿佛自己就告诉你,这是梦的场景,这种景象在现实中,不会存在了。随着剧情展开,当千寻想要逃离这个地方,往来时的方向跑时,白天的已经干涸的河流已经变成了一条旷阔的河,钟楼,已经拓展出一片的烟火,预示着来的地方已经成为无法逾越的现实的彼岸,可以说,这正是他想要表达的意蕴,对一个孩子来说,在即将面对的现实面前,过去的是无法再拥有的,只能站在此岸去遥望彼岸,这种用场景展示的意蕴比单纯去强调“世界的规则”要生动很多。在我看来,这种美从其形成的基础来的说,正是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观点的延伸与发展。理念是作品的内容,它又通过艺术形象显现出来又隐含在形象之中。结合经典艺术作品谈谈你对悲剧本质的理解探讨悲剧的本质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悲剧,悲剧是崇高的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美。是通过社会上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显示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要去理解探寻究竟什么是悲剧美的本质,就必须将悲剧与崇高相结合,进行探索。我认为悲剧的本质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在渴望一个合理的结局一个理想化的要求的时候,但是却并没有实现,而整个矛盾冲突使作品表现出一种崇高的集中的形态美。一、 从历史的维度看悲剧表现的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进步事例与阻碍历史前进方向的反动势力的矛盾。以曹禺先生的代表作《雷雨》为例,鲁大海愤怒地揭露周朴园故意让江堤出险,发昧心财。通过父子俩的矛盾得以体现二、 从伦理看悲剧表现的是善与恶的斗争,他通过善的被否定摧残来显示他的美学意义。周冲他是善良的没有周萍的成熟、周朴园的罪恶,甚至在知道四凤同他哥哥恋爱时,依旧对四凤还有一种执着,他义无返顾去救她,致使自己也是触电而亡的结局。三、 从人性的角度看主人公是善良正义的,他的行为也是合理的,但是由于性格上的缺陷致使他在实现自己合理权利中受到严重挫折。周萍,他可以说是一个矛盾的人在剧中可以看出他是极力逃避困难的人。正由于他懦弱的性格缺陷,到最后,让他选择了死四、 从社会的维度看,人们对社会上反正义反人性的行为普遍认识不足造成的悲剧。《雷雨》中整个剧情就是一种错位一种结局认识不足的隐瞒,到最后导致了矛盾的集体爆发五、从命运的角度看悲剧的命运意义不在于命运的不可知性不可拒绝性而在于人对命运的抗争性。《雷雨》最后的悲剧产生的原因也正是缺乏这种命运的抗争性而导致了悲剧的蔓延《雷雨》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专制、伪善的家长,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女人,痛悔罪孽却又无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有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一起走向毁灭。这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毁灭中表现出正面人物巨大的精神力量。我认为这也正是悲剧存在的原因,他通过这种矛盾的产生通过悲剧的本质给人一种力量,给我们带来对世界对事件的批判,从各个角度揭示出人性和社会的阴暗。促使人们克服艰难困苦,从内心深处坚定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他存在一种让我们在生活中理解去避免这一种结果的力量,让生活更美好,我认为这是悲剧的本质,也是悲剧所散发出来的美学力量!论黑格尔的崇高观“崇高”这一概念,是美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范畴是构成各门科学系统的重要的、核心的组成部分)。从古希腊朗基努斯到现代哲学家,崇高问题一直是一个重大而艰难的课题。黑格尔在其著作《美学》中也探讨了崇高问题,他所认为的崇高,却是和象征主义文学类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黑格尔在《美学》中将人类艺术史分为一个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的历史演进过程,其中象征性艺术发展的过程又可分为三个阶段和方式,即不自觉的象征方式、崇高的象征方式和自觉的象征方式。在崇高的象征方式里黑格尔集中论述了有关崇高的理论。黑格尔的“崇高观”核心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关于崇高的来源:黑认为“崇高的来源来自它所要表现的内容即绝对实体。”不同于康德认为的“崇高来源于情感和理性观念之类的主观因素”,黑格尔认为崇高一般是有限表达无限,而在现象领域没有可以与无限相对应的形式来表达,这种无限已经溢出有限的范畴,获得独立自在自为的意义,成为一种具有“实体性的太一,这个太一本身就是纯思想,也就是只为纯思想而存在。”也就是说黑格尔认为崇高的来源是客观唯心的,即一种“绝对理念”。其二,关于崇高的特征:黑格尔认为“用来表现的形象就被所表现的内容消灭掉了,内容的表现同时也是对表现的否定,这就是崇高的特征”。一言以蔽之,就是崇高的特征是内容比形式更重要。因为黑格尔认为内容与形式是不平等的,形式恰好的表现内容并非真正的崇高,只有当内容脱离于形式而获得独立,成为自在自为的东西,也就是绝对理性,才能算是真正的丫_r卩_>_-崇高。黑格尔的崇高观忽略了两个事物的重要性,即对自然和人的主体性的忽略。关于自然,黑格尔在论述到崇高的来源里就否定了自然的地位,因为其一自然不是崇高的源泉,不属于绝对精神的范围,其二在真正崇高里,神是宇宙的创造者,因而自然生育方式不复存在了。其三,只有在艺术作品里才能通过崇高表现出绝对精神。早在黑格尔之前的几位哲学家在“崇高”观点上就与自然联系在了一起。最早提出“崇高”观念的朗吉努斯在《论崇高》就认为崇高在外在上是富于“运用辞藻的技术”“高雅的措辞”和“整个结构的堂皇卓越”,尽管全文的论述重点集中于修辞学上的崇高,但依然能看出至少崇高事物在外型上是堂皇卓越的。黑格尔显然偏重于绝对精神的重要性,事物给人的崇高感慢慢随着时间和应用被习惯化或固定化,崇高的事物中就升华出一种特殊的力量,比如一听到雷电,即使未亲眼见到,也不由的产生崇高感。逐渐这种力量脱离出现实中的雷电现象而成为一种永恒的精神,即绝对精神。自然界通过外在现象表达一种意义,逐渐这种意义抽离出实体而获得独立,成为绝对理念或“太一”。这样的精神实体有存在的一定道理,但追本溯源,还是不能否认客观的自然界,黑格尔排斥自然、推崇绝对理念仍旧过于极端和片面。综上所述,“黑格尔哲学乃是一种客体性哲学,其整个哲学体系不过是绝对精神客体自我认识的不断展开,其中每个部分都是绝对精神发展过程的一个特殊阶段或环节”。黑格尔的崇高观念始终是置于“绝对理念”中并受制于这一观点。8•在美的产生过程中主客体的辩证关系主体与客体各自具有不同的概念内涵。对主体与客体的不同内涵进行辩证的阐释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二者的内涵。广义的主体是指事物在相互作用中能动的、主动的一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主体”概念并将其表示为某些属性、状况和作用的承担者。广义的客体是指事物相互作用过程中受动的、被动的一方它是相对于“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师免责协议书(2篇)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新能源汽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设计思维与方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分式通分说课稿
- 启东市安置房城东村高层住宅小区施工组织总设计方案
- 【初中化学】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 《雨点儿》说课稿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发动机原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私人迁坟协议书(2篇)
- 南京工业大学《信息检索6:艺术法学马克思外语体育》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电力--标煤---碳排放之间的换算
- 食堂食品定点采购询价记录表
- 人教六上数学外圆内方外方内圆及课后练习(课堂PPT)
- 管材的计算方法
- 装修工程分项工程材料用量计算表
- 电动叉车控制系统详解(带电路图)
- 软件项目管理实验报告(共17页)
- CNC84操作手册
-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 学而思寒假七年级尖子班讲义第5讲二元一次方程组进阶
- 信用评级系统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