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惯法对法律漏洞的补充,法学硕士论文_第1页
论习惯法对法律漏洞的补充,法学硕士论文_第2页
论习惯法对法律漏洞的补充,法学硕士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习惯法对法律漏洞的补充,法学硕士论文摘要法律漏洞是任何制定法体系都避免不了的问题,对法律漏洞进行补充也是制定法社会司法活动必须面对的。法律漏洞有不同的类型,也有不同的补充方式,习惯法作为华而不实之一因其特殊性一直被人们关注。当前,习惯法的法源地位已经得到学界和司法实务的认可,并且也被部分法律明文规定,尤其是新制定的(民法典〕中文章为硕士本科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三)研究综述(四)研究方式方法一、法律漏洞及习惯法基本理论.(一)法律漏洞概述1.法律漏洞概念及成因2.法律漏洞的分类及认定3.法律漏洞的补充方式方法4.补充法律漏洞的必要性(二)习惯法概述1.习惯法的概念及性质2.习惯法的认定二、习惯法补充法律漏洞的现在状况(一)习惯法补充法律漏洞的基础1.法理基础2.法律基础.3.社会基础(二)习惯法补充法律漏洞的基本原则和规则1.基本原则2.基本规则(三)习惯法补充法律漏洞的途径1.通过立法上升为法律2.通过司法被援引为裁判根据(四)习惯法在法律漏洞补充中的特殊性.1.历史选择的特殊性2.判决效力的特殊性3.适用范围的特殊性.三、习惯法补充法律漏洞存在的问题(一)对法律漏洞及补充方式方法认识的局限性1.法律漏洞难以被准确辨别2.补充方式方法选择的主观倾向性(二)对习惯法功能及意义认识的局限性1.习惯法的补充功能不受重视2.习惯法的认定存在困难.3.习惯法的补充功能未充分发挥.(三)法律技术不能知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四、习惯法补充法律漏洞的建议(一)充分认识习惯法之于法律漏洞的意义与价值1.全面认识法律漏洞.2.全面认识习惯法(二)法律漏洞补充要符合技术标准与规则1.法律解释须符合规则2.司法推理须符合规范3.法律论证须支持司法推理.4.价值判定与利益衡量须具体表现出法律精神(三)习惯法补充法律漏洞的起点在法律思维形式的培养五、习惯法补充法律漏洞的相关考虑(一)理论研究需注重整体的协调性(二)全面认识和学习法律方式方法(三)注重法律思维的培养总结法律的制定经过决定了其运行与发展经过中必然伴随着法律漏洞的存在,这是不可避免的。经过学者们长期的研究,对法律漏洞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细致的总结,且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另外也根据不同的类型探寻求索出了相应的补充方式方法。在这里基础上,我们能够对法律漏洞的相关内容有一个相对清楚明晰的认识。在对其进行补充时,需要对法律漏洞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肯定法律漏洞存在的基础上正确辨别其类型,进而找寻适宜的补充方式方法。习惯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形式,其法源地位曾一度遭到质疑。基于习惯法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对其与法律漏洞的补充进行研究。从习惯法能否能被作为法源应用到个案的审讯中,再到习惯法怎样认定与选择,怎样补充法律漏洞,以及补充法律漏洞要遵守的规则等环节,都需要对法律漏洞以及习惯法有较为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对于习惯法补充法律漏洞的相关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我们对法律漏洞和习惯法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正确对待。在进行补充的详细操作经过中,遵守法律漏洞补充的相关原则以及详细规则。并且,要把握我们国家法律体系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追求,这是我们所有法律活动所追求的。当然,此项工作的完成,我们需要经过系统的法律知识与方式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对于法律的产生、发展与运行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使自个构成正确的法律思维形式,并且不断提升本身在法律推理、法律解释、法律发现等方面的技能水平。如此,才能在司法实践中妥善的解决碰到的问题。总之,采用习惯法补充法律漏洞仍需要我们进行愈加深切进入的研究和学习,探寻求索出愈加贴合我们国家国情,且便于操作的方式方法,推进我们国家的社会法治建设。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不能穷尽相关的文献资料,必有遗漏与缺乏之处,望请谅解。以下为参考文献[1]王利明.论习惯作为民法渊源[J].法学杂志,2021,37(11):1-8.[2]高其才.现代中国法律对习惯的认可[J].政法论丛,2020(01):23.[3]高其才.民法典编纂应当成认和肯定优秀民事习惯[J].人民法治,2021(06):47.[4]详参高其才.尊重生活、承续传统:民法典编纂与民事习惯[J].法学杂志,2021,37(04):26-36.[5]详参高其才.民法典中的习惯法:界定、内容和意义[J].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0(05):19-28.[6]谢晖.论司法对法律漏洞的习惯救济——以“能够适用习惯〞为基础[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01):53.[7]贾焕银.漏洞补充中的民间法——一个框架性的分析[J].民间法,2008,7(00):220-236.[8]周永坤.法理学——全球视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342.[9]周教授以为,这里所讨论的“法律〞指的是制定法。假如我们将包括次要法源的各种法律包括在内,那么法律体系能够讲时完备的,不存在漏洞。法律漏洞的存在是客观的,但是并没有英美法学家眼中的那样严重。详参周永坤.法理学——全球视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342.[10][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62.转引自祁春轶.论我们国家法律漏洞领域的法律适用:方式方法论的法哲学考虑[D].中国政法大学,2005.[11]黄茂荣.法学方式方法与当代民法[M].台湾:台湾大学法律学系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1993.转引自刘士国.法律漏洞及其补充方式方法[J].人大法律评论,2018(01):209.[12][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式方法论,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51.[13]王泽鉴.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196-197.[14]杨仁寿.法学方式方法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0年,185.[15]王利明.法学方式方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483.[16]王利明.法学方式方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484.[17]王利明.法学方式方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484-487.[18]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31.转引自黄敏.法律漏洞的认定与填补[D].江西财经大学,2021,6.[19][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现代责任[M](第5版)许章润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34.[20]严存生.(西方式方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年版,281.[21][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经过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76.[22][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式方法论,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85.[23]黄茂荣.法学方式方法与当代民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427.[24][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式方法论,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53.[25][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65.[26][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式方法论,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54-257.[27]详参王利明.法学方式方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490-491.[28][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47.[29]详参张文显主编.法理学[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115-117.[30]关于部分漏洞,王教授以当时适用的(民法通则〕第93条关于无因管理的规定,我们国家现行的(民法典〕中第三遍合同中第三分编准合同中第二十八章无因管理中第979条规定一样。详参王利明.法学方式方法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