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务英语”的思考_第1页
对“商务英语”的思考_第2页
对“商务英语”的思考_第3页
对“商务英语”的思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商务英语”的思考下面是的对“商务英语”的思考的论文,欢迎大家借鉴哦!托改革开放之福,同时拜英语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强势所赐,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一直处于上升的势头,在九十年代末到达顶峰。可是,仅仅一年以后,形式突然急转直下。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经历了从皇帝女儿不愁嫁到在人才市场上排队投放的痛苦过程。现在随便翻开一家报刊的招聘版,绝少看到寻求英语本科生的广告。英语只是作为一个重要的附带条件出现在应聘人员应具备资质的描述中。作为经历了这场变迁的人,我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了?要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答案,最容易的做法是把一切罪过都推给扩招。然而,进一步的思考会告诉我们,扩招本身并没有错。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比任何兴旺国家都要低得多,甚至还低于许多的第三世界国家。所以说,英语专业就业难不能怪罪于扩招。我们的外语院系没有根据变化了的外部环境来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建立的思路才是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其实,英语+商务这种形式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还很兴旺的时候就有了。从那时起,这种形式就被称为商务英语。只不过这种形式在当时尚属个别院校的个别行为,还形不成潮流,成不了气候。并且,当时的商务英语实在是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味道一一只是在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根底上增加了一两门类似于“外贸英语口语”的课程,任课教师也是学语言文学出生,对经济管理毫无研究。商务英语真正开始形成潮流,并且真正开始涵盖商务类课程是在2000年。自从商务英语形成一股潮流以后,便出现了多种多样办学形式。只要看看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形式就可感受到其多样性。我们以广东省的三所高校为例。它们分别是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东商学院。中山大学先前的外语学院现已变成三个在行政上和财务上都各自独立的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心和翻译学院。而这个翻译学院就是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地方。对建立翻译学院的目的,中山大学是这样解释的,“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区域化带来的人才市场的多元需要,中山大学及时协调了外语专业本科教育的不同方向,在努力创立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的同时,将部分实用功能剥离出来,创办了中山大学翻译学院”。其中的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能直接参与国际商务活动的英汉双语精英人才,在强化英语教育和翻译训练的同时,根据国际商务活动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设国际商务、贸易、金融、法律和管理等方面的课程,使学生以熟练的口笔译能力,参与涉外商务活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仅从其校名来看就已经非常的商务化了。熟悉这所学校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就是以前的广州外语学院。它和广东外贸学院等其它院校合并一方面是为了能从学院升级成大学,另一方面那么是为了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纯外语专业的萧条场面中找条出路。该校目前除了讲授传统语言文学的英语学院外,还有一个专门的商务英语学院,里面开设了英语+国际商务管理、贸易、金融、国际经济法四个专业方向。这四个专业的学生都要求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毕业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此外,还有两个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的专业:国际商务管理与国际商务。这两个专业均采用全英授课,对英语专业八级不作硬性要求。广东商学院那么是在外语学院下面的英语系里设两个专业方向,一个是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另一个是国际商务。前者是用整个四年的时间去学习语言与文学,后者那么是两年英语加上两年商务。商务类课程也采用全英教学模式。这两个方向的学生都要求通过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别考试,毕业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那么,这些五花八门的形式在学科上终究归属于哪个门类呢?如果是纯粹的英语语言文学,可以在这个目录中有一个很清晰的位置: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意思是英语语言文学是在一级学科“文学”下的二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下的一个三级学科;如果是纯粹的管理学或经济学,那么也可以找到相应的学科归属。但商务英语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一个连学科归属都找不到的专业,学科建立怎么搞?教师的研究方向如何定?从理论上来讲,国家(在学术界由各学科的专家代表)从来就没有成认过商务英语这个专业。各地以这个专业为名头进展招生和人才培养至少是一种不标准的行为。其实,要把商务英语归入英语语言文学或经济学或管理学都是不对的。其原因是商务英语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复合专业。复合专业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早就出现了,但像商务英语这样引起如此的争论却是第一次。可能是人们觉得这个跨度太大了吧。英语和商务这两个专业终究能不能放到一起在理论上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不过这样的复合满足了就业市场的需要是不用疑心的。前面我们列举的那几所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率自从该专业开办以来一直保持在100%。极高的就业率可能是商务英语最大的优势。但就像很多事物具有两面性一样,商务英语可以说也有一些缺陷。在四年的时间里要完成两个专业的学习,很可能是英语也没学好,商务也不精通。这是商务英语遭专家们批评的又一软肋。英语语言文学的专家们往往用“后劲缺乏”来形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目前教育部对全国的大专院校有一个定期的评估。评估的工程非常详细,而且每一项都有详细的说明。其中的学科规划这一项里就有一个关于课程构造的严格要求--所有专业的课程构造必须符合国家对该专业所制订的教学大纲的规定。由于现在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仍授予的是英语语言与文学的学士学位,教育部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评估就套用了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大纲。这样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