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业分析十六大以来我国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_第1页
2022年行业分析十六大以来我国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_第2页
2022年行业分析十六大以来我国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六大以来我国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党的十六大以来进展成就回顾报告称,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邮电通信业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坚持科学进展观,加强改革与创新,不断推出新业务,保持了持续快速进展的态势。

邮电通信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十六大以来,邮电通信业乐观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紧紧抓住改革与进展的重要机遇,保持了邮电通信业的持续快速进展。2022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15326亿元,比2022年增加1.7倍,年均增长28.1%。其中,完成邮政业务总量731亿元,比2022年增长47.7%,年均增长10.2%;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4595亿元,比2022年增加1.8倍,年均增长29.4%。2022年实现邮电通信业务收入7141亿元,年均增长10.8%。

——邮政业务较快进展。邮政业作为传统的行业,在仔细履行普遍服务的同时,以加快业务进展为主线,进一步强化经营服务,保持了邮政业务较快进展。2022年,全国函件、包裹和汇票业务保持平稳进展态势,分别完成713123万件、9318万件和18928万笔,较好地履行了邮政普遍服务职责。特快专递业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依托邮政网络优势,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22年完成特快专递业务26988万件,比2022年增长92.3%,年均增长17.8%;实现业务收入80.6亿元,比2022年增长66.0%,年均增长13.5%。邮政储蓄期末余额达到16020亿元,四年年均增长21.4%;实现业务收入314亿元,比2022年增长72.4%,年均增长14.6%。

——电话业务快速增长。2022年末,我国电话用户达到8.3亿户,比2022年增长97.2%,年均增长18.5%。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进展快速,达到46106万户,比2022年末增加1.2倍,年均增长22.3%;占电话用户的比例达到55.6%,比2022年上升了6.6个百分点;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6779万户,比2022年增长71.7%,年均增长14.5%。在电话用户快速进展的同时,电话通话量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特殊是移动和IP电话进展特别迅猛。2022年,在本地电话业务中,移动电话通话时长比2022年增加3.2倍,年均增长43.4%;在长途电话业务中,IP电话通话时长比2022年增加1.5倍,年均增长26.0%,移动和固定电话通话时长年均增长分别为23.2%和16.0%。

——电信增值业务蓬勃进展。十六大以来,我国增值电信业务种类不断增加,进展特别迅猛,呈现出一派蓬勃进展的景象,渐渐成为电信业新的增长点。2022年,基础电信企业增值业务收入达到1088亿元,占电信业务收入的16.8%,占电信业务新增收入的45.0%,成为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重要力气。2022年~2022年,移动短信业务进展快速,成为移动数据增值业务的第一大支柱,四年移动短信业务量分别为1386亿条、2171亿条、3046亿条、4295亿条,年均增长64.7%。中国移动的彩铃、WAP及中国联通的“掌中宽带”等增值电信业务也快速进展,为增值业务快速增长发挥了较大作用。

——互联网规模不断扩大。十六大以来,我国互联网主体规模不断扩大,资源进一步提升,已初步形成了以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为主体、以综合性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站为帮助的,层次清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进展格局。从上网人数和网民普及率看,2022年我国上网人数已达到1.4亿,比2022年增加1.3倍,年均增长23.4%,网民普及率达到10.5%。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进展快速,达到9070万,占上网总数的三分之二。新兴上网方式——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初具规模,达到1700万人,占上网人数的12.4%。从域名总数看,2022年我国域名总数显著增加,总量达到411万个,国家域名CN注册量达到180万个,比2022年增加9倍,在全球国家顶级域名的排名已上升到第四位。

通信网络更趋完善——2022年~2022年,邮电通信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88亿元,年均投资额在2200亿元左右。其中,邮政业将资金重点投向投递网建设、终端设施改造,着重提高核心业务竞争力量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电信业在PSTN、GSM等传统通信网络基本完成了大规模力量建设后,逐步转入稳定扩容期,主要进行网络升级、扩容和优化完善。经过四年的投资建设,邮电通信网络更加完善,通信力量大幅度提高。

——邮政网络更趋完善。十六大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邮政网络建设力度,“全夜航”网络初步建立了以上海为主要集散中心、武汉为帮助集散中心的网络平台,网络掩盖了30个省(区、市)200多个城市;实施了邮政速递网络优化调整,包括组建长三角“次晨达”区域快速集散网,恢复、开通一系列国内、国际火车和航空邮路,组开多条自主航空邮路和行包大专列;邮政局所在布局上更趋合理,邮政网络更趋完善,邮政通信力量明显提高。到2022年末,全国邮政局所、代办点共有6.3万个,其中,设在农村的局所、代办点有4.4万个;邮路总长度(单程)达到337万公里,比2022年末增加29万公里。其中,汽车邮路为123万公里、铁路邮路为20万公里、航空邮路为178万公里。农村投递路线四年累计增加5.6万公里,到2022年末,已达到357万公里;城市投递段道累计增加了7221条,达到49831条。2022年末,全国拥有专用邮政飞机11架,比2022年增加6架;邮船3艘;火车邮厢399辆;各类邮政汽车5.4万辆,比2022年增加7379辆。

——电信网络力量持续提升。十六大以来,电信业加快网络智能化改造、支撑系统优化和软交换网络引进步伐,把加快新技术试验网建设、网络升级和优化取代规模扩张、质量取代数量等作为电信网络建设的重点,推动了网络结构的扁平化,推动了网络掩盖的扩大和光纤向用户驻地延长的进程,网络力量持续提升。到2022年底,全国光缆线路长度达到428万公里,比2022年新增203万公里,年均增长17.4%。其中,长途光缆线路长度比2022年新增23.5万公里,达到72.2万公里;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和局用交换机容量分别达到1442万路端、50280万门,分别比2022年增长86.6%和75.5%;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61032万户,比2022年增加1.2倍,年均增长22.2%;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进展快速,由2022年的1802万个增加到2022年的6486万个,年均增长53.2%。

通信水平明显提高。十六大以来,邮电通信业不断推出服务新举措,扩大了服务范围,拓宽了服务领域,丰富了服务种类,增加了服务内容,明显提高了通信水平,特殊是面对“三农”供应了多种邮电通信服务。

——邮政服务水平明显提升。邮政业实行一系列措施,通过加大对传统邮政的改造力度,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明显提升了邮政通信水平。到2022年底,全国平均每一邮政局所、代办点服务面积为15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为2.1万人;供应邮政全功能服务的局所数比2022年增加3048处,达到3.9万处;邮政信报箱群有53.3万个,比2022年增加1.3倍;邮局用户信箱有33.2万个,比2022年增长73.6%;邮政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此外,邮政业连续巩固畅销报刊提速工作。连续优化畅销报刊作业的接报、交运、运输、投递流程,进一步压缩内部处理时限,报刊传递速度进一步加快,不断满意畅销报刊市场竞争的需要。

——电信通信水平大幅提高。电信业进一步丰富了电信业务服务种类和服务内容,拓宽了服务范围和服务领域,电信通信水平大幅提高。到2022年底,我国移动电话已掩盖全部县(市);移动电话漫游国家和地区由2022年的116个增加到219个,年均增长17.2%;每千人拥有公用电话22.6部,比2022年增加近2倍,年均增长31.1%;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35.3和28.1部/百人,分别比2022年增加19.2和10.6部/百人;已通固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95.9%,比2022年增加8.0个百分点。自2022年初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以来,到2022年末,全国已通电话(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8.9%,比实施前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四年间,互联网应用蓬勃进展,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进程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头借助互联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自身关键业务力量的进展。电子商务在支付方式、运营模式、物流配送、渠道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相关的法律规章不断健全,进展环境逐年改善,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电子商务活动中来。

——农村信息化通信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邮电通信业加大了对“三农”服务力度,农村信息化通信水平进一步提高。如电信业构建了各类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增值和互联网业务在农村进展,利用固定和移动电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