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德国新闻传播史一、德国新闻传播史的特点(一)分散而发达的地方新闻传播德国长期分裂的历史德国新闻传播业的历史传统:地方性媒体众多,长期缺乏较大的全国性媒体。从1524年起,德国各邦国政府陆续建立起书报检查制度。1608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要求各邦国的教会或地方长官对印刷出版物进行预审。1628年,皇帝斐迪南二世实行出版特许制度,获得出版特许的大多是各城市的邮局局长和较大的印刷商。1795年,为防止法国革命思想的输入,皇帝弗朗茨二世下令加强对进口出版物和翻译书刊的管理。(二)长期的书报检查制度和具有普鲁士特色的“新闻出版自由”普鲁士第二位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当政期间),禁止一切民间报刊出版,并在经济上实行广告垄断制度。第三位国王腓特烈二世1740年6月宣布给报纸以“无限制的自由”;但是很快就在1743年7月颁布书报检查令,以后又多次颁布法令予以强化。19世纪40年代以后,普鲁士官方被迫缓慢地放宽新闻出版政策。1850年的普鲁士宪法明确规定“每一个普鲁士人都有权利以口述、书写和印刷的方式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1871年出台《新闻法》,规定禁止各种书报检查和其他预防性措施。1919年魏玛宪法在肯定言论自由的同时,明确规定“不再进行书报检查”。1932年年底,纳粹党取得政权。该党党纲规定:“所有报纸如与公众利益抵触,必须予以禁止。”1933年3月,约瑟夫·戈培尔主管的人民教育与宣传部对报刊、广播和电影进行集中控制,取消新闻出版自由,封闭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的所有报刊,没收犹太人的报纸。在法西斯主义绝对专制的新闻政策下,德国报刊的蓬勃发展突然中断。(三)魏玛共和国时期开始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政党报刊的蓬勃发展突然被法西斯极权中断民主德国以执政党的党性原则为指导,建立起全部国营的媒介系统;联邦德国经历一段盟军的直接管控,按照自由主义原则向民间开放办报权利,广播电视实行的是公营,后来实行公营、民营并行的体制。1990年德国统一后,民主德国的新闻传播业依照联邦德国的模式被整合。(四)二战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按照不同的模式分别重建新闻传播业二、德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一)从神圣罗马帝国到魏玛共和国的新闻传播业目前可考证的德国最早的印刷新闻纸(单张纸上印有一条新闻的“新闻传单”)出现于1502年。德国现代新闻传播业可以从1615年“真正的报纸”(一张纸上印有若干条新闻、定期出版)《法兰克福新闻》(FrankfurterJournal)算起。1615年,爱格诺尔佛;莫尔创办是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诞生于德国。该报每周一期,每期刊有数条新闻,被人们认为是世界新闻史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法兰克福新闻》1650年书商里兹创办世界上第一家日报这在世界新闻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但对于德国来说,不过是个偶然事件,该报对社会的影响微小。《新到新闻》1704年创刊,一直出版到1934年报名是1751年以后才逐渐叫起来的,因为福斯那年从他岳父那里接手了该报。《福斯报》1740年创刊施本纳于1748年从去世的同事那里接手该报后,逐渐才有了这个报名。这份小报后来有一个很大的报名《柏林政治和学术问题新闻》,但人们仍习惯叫它《施本纳报》,该报一直出版至1874年。《施本纳报》科塔家族于1798年在图宾根创办,科塔二世接手后该报在奥格斯堡出版。聘请水准较高的编辑,报纸发行到德国各邦国。该报立场保守,马克思曾多次与其论战。《总汇报》1842年在科隆出版是德国第一家民主主义报纸,被恩格斯称为“德国现代期刊的先声”。马克思参与该报的创办并成为该报后期的主编。由于报纸的革命倾向,该报仅出版一年三个月,就被当局查封。1848年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隆创办《新莱茵报》,当时该报为德国第三大日报,发行量为6千份。《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简称《莱茵报》)1849年,德国第一家通讯社沃尔夫社诞生创办人是伯纳德·沃尔夫该社与英国路透社、法国哈瓦斯社划分了世界报道范围,负责包括德国、奥地利、北欧、俄国、巴尔干等地的新闻报道。希特勒执政后,沃尔夫被改组为德国通讯社。沃尔夫社1856年,出版商宗内曼创办。该报在19世纪下半叶勉强算是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综合性报纸。《法兰克福报和商报》19世纪下半叶,大众化报刊在首都柏林悄然出现,至1914年一战之前,那里形成了三家大众化报团——莫泽、舍尔、乌尔施泰因报团,分别以《柏林日报》、《柏林地方新闻》、《柏林晨邮报》为核心报纸。其中,乌氏的报团规模最大,《柏林晨邮报》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发展为全国发行量最高的报纸(60万份)。乌氏报团在1918年还收购了历史悠久的《福斯报》。1916年,舍尔报团由于出现财政问题,被雅利安人胡根堡收购。三家大众化报团1923年10月,第一家广播电台——德意志广播电台在柏林开播,创办人是以私营企业主身份进入政府部门主管广播事务的布莱多,因而该台为公私合营性质。德意志广播电台魏玛共和国时期形成了两个最大的政党报刊集团——社会民主党报团和共产党报团。代表性报纸分别是社会民主党机关报《前进报》和共产党机关报《红旗报》。1933年2月28日,纳粹党通过总统兴登堡宣布,“为了保障国家与人民的安全,宪法规定的新闻自由暂时中止”。紧接着,纳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媒体管制政策:封闭了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的所有报刊(共约180多种);沃尔夫通讯社被政府接管,改组为国家的“德国通讯社”(DNB),政府直接控制了主要新闻源;民营广播电台全部收归国有。(二)法西斯德国的新闻传播业随后又用暴力夺取了犹太人莫泽家族、乌尔施泰因家族的报团,将乌尔施泰因报团的出版社变成国立德意志出版社。只有雅利安血统的胡根堡报团合法存在,得到发展,成为最大的忠于纳粹党的民间报团,最多时拥有报纸1600家。纳粹德国重视通过电波宣传法西斯主义,因而广播业十分发达。对内的广播强迫人民按时集体收听,并设计了廉价的只能收听到国内广播的“人民的收音机”。1935年3月,德国实验播出电视节目;1936年,曾数小时转播柏林奥运会;1938年,德国电视台正式开播法西斯主义的一体化新闻政策使得全国报纸从1932年的4703家减少到1944年的977家。其中纳粹党的报刊有352家,发行量占当年报纸总发行量的82.5%。其他625家报刊的发行量只占17.5%,也必须宣传法西斯主义。1945年,苏军占领德国东部。从6月起,苏军只允许认可的德国党派、团体创办报刊。6月13日,得到许可证的报纸是德国共产党的《德意志人民报》。1946年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合并为德国统一社会党后,《德意志人民报》与社会民主党机关报《人民报》合并为《新德意志报》,该报为民主德国的主要报纸。(三)战后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的新闻传播业1946年10月,苏军占领区的各报刊和广播电台联合成立股份公司,建立了报联社体制的德意志通讯社(ADN)。1953年4月,该社被收归国有,改为国家通讯社。民主德国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全部国营,共有电台16家,电视台2家。1968年民主德国成立国家广播委员会和国家电视委员会,分别领导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工作。美英法军占领德国西部后,最初实行出版许可制。1949年9月,盟军废除许可制,准许除法西斯分子以外的德国人自由办报。联邦德国从此形成以下特点的报刊结构:民营,主要依赖广告,报纸和杂志种数很多,日报设有较多的地方版,多为区域性报纸,政党报刊迅速衰落,报业呈集中化趋向。1949年9月1日,美英法在占领初期建立的三家军方通讯社合并为德意志新闻社(DPA)。该社为民营性质的股份公司,但带有报联社的性质,是联邦德国的主要新闻源。德意志新闻社(DPA)德新社网站在联邦德国,广播业形成以州广播公司为基础的相对分散的公营广播体制。1950年10月,各州公营广播公司联合组建了德国公共广播电视联盟(ARD),简称德广联。德广联负责组建和领导全国性的电台和电视台,联合组织和协调节目。ARD王牌新闻节目——《柏林报告》1985年元旦,第一家民营的电视台卫星一台(Sat1)开播。1986年7月1日,第一家民营广播电台开播。11月,联邦宪法法院确认了公营与民营并存的广播电视体制。三、德国新闻传播业目前的格局1990年德国统一,民主德国的媒体开始私有化的历程。由于民主德国没有人掌握大笔资金,同时也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媒体的经验,新闻媒体纷纷被原联邦德国的媒介集团收购。
因此1990年德国统一后的媒介格局,只是在原联邦德国的基础上略有变化。
德国的报纸以地方报纸为主,只有几家报纸在自然的发展中逐渐向全国发行。(一)报刊全国发行的报纸。1946年6月由英国占领军当局在汉堡创办,1953年被施普林格出版社收购,现在是阿克塞尔•施普林格出版集团的核心报纸。该报发行量不大,目前有25万份,但在世界上较有影响,被视为德国的代表性报纸。《世界报》(DieWelt)《世界报》网站全国发行的报纸,1949年11月创刊。重视经济新闻和国际新闻,以政府和企业领导者为主要读者,发行量36万份。《法兰克福总汇报》(FrankfurterAllgemeine)创刊于1945年10月是德国发行量最大的以订阅方式发行的全国性报纸,发行量为41万份。报社总部位于慕尼黑,主要读者为自由派知识分子。《南德意志报》(SueddeutscheZeitung)《南德意志报》网站德国也是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日报,以零售为主的大众报纸。1952年7月24日在汉堡由阿克塞尔·施普林格创办。除了一般的政治经济新闻外,该报以图画和社会新闻为主,注重让图片说话,使新闻故事形象化。简化语法和内容,使阅读更加方便。《图片报》历史上最高发行量超过500万份,80%为零售。《图片报》(Bild)《图片报》新闻周刊,是德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杂志,发行量93万份。1946年1月由英国占领军在汉诺威创办,当时叫《这周》。1947年1月,奥斯特恩接手这份杂志,改名为《明镜》,总部设在汉堡。该刊仿照美国的新闻周刊《时代》样式,但厚度超过《时代》,每期350页。《明镜》(DerSpiegel)《明镜》地方报纸中以《西德意志总汇报》(WestdeutscheAllgemeineZeitung)最为知名。该报发行量曾超过100万份,是全德发行量最高的地方报纸。德国代表性的时政娱乐周刊是《明星》(Stern),1948年创刊,发行量110万,属于贝塔斯曼集团,主要面向德国及欧洲其他国家发行。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行业刊物也在德国,即《马达世界》(ADACMotorwelt)。该刊1948年创刊,属于全德汽车俱乐部,发行量1360万份。德新社德国主要的通讯社是德新社(DPA)几乎所有德国的媒体都订购它的新闻稿,有五分之一的德国日报完全从该社获取意义重大的新闻。为防止德新社的新闻垄断,该社不允许任何团体占有1.5%的原始股,持股者中必须包括不同政治倾向和世界观的代表,禁止国家购买公司的股票。目前,德新社设有62个办事处,其中50个在国内,但服务覆盖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二)通讯社广播德国没有全国性的公营广播公司,有10个州或州际的公营广播公司。除了政府的对外广播电台外,没有全国性公营广播电台。州的公营广播电台中,较大的是汉堡的北德意志台。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精神病的护理
- 家装工程协议模板
- 花店饮品蛋糕创业计划
- 旅行社油漆翻新合同范本
- 绿色DIY蛋糕创业计划书
- 政府采购合同范本指南
- 2024洛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甘南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沧州渤海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公园绿化石材供应合同
- 2025-2030中国银杏叶提取物行业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北京市房山区事业单位招考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DeepSeek人工智能的特点应用挑战与未来发展介绍课件
-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课件高教2024年8月版课件-第四章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 2025-2030年中国气象探测系统市场十三五规划规划与发展建议分析报告
-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英语试题含答案
- 供电所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剧本杀剧本大全
- 模具技术转让合同范本
- 酒店安全隐患排查奖惩制度
- 博物馆布展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