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江苏省丹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批公开招聘93名工作人员01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1页
2022年10月江苏省丹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批公开招聘93名工作人员01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2页
2022年10月江苏省丹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批公开招聘93名工作人员01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3页
2022年10月江苏省丹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批公开招聘93名工作人员01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4页
2022年10月江苏省丹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批公开招聘93名工作人员01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2022年10月江苏省丹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批公开招聘93名工作人员01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各地真题-综合能力拔高(共200题)1.办事公道是指我们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双方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不论对谁都是按照一个标准办事,以下属于办事公道对公民的要求的是:

A.公私分明,不谋私利

B.公正无私,不循私情

C.去除私心,不畏权势

D.以权损公,假公济私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知识。

第二步,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行使职业权力时,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公平合理地做事和处理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公平、公正、合理,秉公办事,主持正义。要做到办事公道,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公私分明,不谋私利;2.公正无私,不徇私情;3.去除私心,不计个人得失,不畏各种权势;4.公私分明,不谋私利,不占公家便宜。

因此,选择ABC选项。

D项:以权损公,假公济私的行为没有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属于违反办事公道的行为。D项错误。

2.分系式是指在一个句法结构里至少有两个联合词组,这些联合词组的组成成分分别搭配,构成两套或两套以上平行的语法关系,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意思。分别搭配是前一个联合结构里的并列成分依次分别跟后一个联合结构里的并列成分搭配,形成一种分系式的句法结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分别搭配的是:

A.裘马轻肥

B.卖官鬻爵

C.吾盗天地之时利

D.井灶,人所饮食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分系式:“两个联合词组”、“构成两套或两套以上平行的语法关系”;

分别搭配:“前一个联合结构里的并列成分”、“分别跟后一个联合结构里的并列成分搭配”。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裘马轻肥”根据“肥马轻裘”而来,意思为身上穿着软皮衣,骑着肥壮骏马,其中“轻裘”和“肥马”分别为联合词组,“裘”和“马”并列,二者搭配;“轻”和“肥”并列,二者搭配,从而形成句法结构“裘马轻肥”,符合“前一个联合结构里的并列成分”、“分别跟后一个联合结构里的并列成分搭配”,符合“分别搭配”定义,排除;

B项:“卖官鬻爵”的意思是出卖官职爵位,其中“卖官”和“鬻爵”分别为联合词组,“卖”和“鬻”并列,“官”和“爵”并列,但两个联合词组中的并列成分并未搭配,不符合“前一个联合结构里的并列成分”、“分别跟后一个联合结构里的并列成分搭配”,不符合“分别搭配”定义,当选;

C项:“吾盗天地之时利”根据“吾盗天之时,吾盗地之利”而来,的意思是我偷盗天时和地利,其中“天之时”和“地之利”分别为联合词组,“天”和“地”并列,二者搭配;“时”和“利”并列,二者搭配,从而形成句法结构“天地之时利”,符合“前一个联合结构里的并列成分”、“分别跟后一个联合结构里的并列成分搭配”,符合“分别搭配”定义,排除;

D项:“井灶,人所饮食”根据“井,人所饮;灶,人所食”而来,意思是井是人打水喝的地方,灶台是人做饭吃的地方,其中“井,人所饮”和“灶,人所食”分别为联合词组,“井”和“灶”并列,二者搭配;“饮”和“食”并列,二者搭配,从而形成句法结构“井灶,人所饮食”,符合“前一个联合结构里的并列成分”、“分别跟后一个联合结构里的并列成分搭配”,符合“分别搭配”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3.所有生物都拥有共同的祖先,后来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进化成了各种各样的生物,这是进化论告诉我们的答案。过去,科学家根据生物的外表和骨骼等来推测各种生物的进化历程。但是,近年来随着DNA分析等技术的进步,发现了一些颠覆以往观点、拥有意外亲缘关系的例子。生物世界里存在许多

。海豚、海豹和海牛虽然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比如它们都主要生活在水里,体型为流线型等,但实际上这3种动物彼此都不是近亲。海豚和长颈鹿是近亲,而海牛和大象是近亲。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句子是:

A.“容貌相似的亲戚”和“毫无相似之处的外人”

B.“容貌相似的外人”和“不无相似之处的亲戚”

C.“外表相似的外人”和“毫无相似之处的亲戚”

D.“外表相似的亲戚”和“不无相似之处的外人”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横线在文段中间,需考虑与前后文的衔接。横线前介绍科学家之前根据生物的外表等来推测进化历程,之后通过转折词“但是”强调发现了一些颠覆以往观点的例子。横线后指出海豚、海豹和海牛外在特征相似却不是近亲,并介绍“海豚和长颈鹿是近亲,而海牛和大象是近亲”,即强调外在特征不同却是近亲。故横线处应体现有些动物“外在特征相似却不是近亲”和“外在特征不同却是近亲”,对应C项。

A项“‘容貌相似的亲戚’”、D项“‘外表相似的亲戚’”,均与文意相悖,排除;

B项,“不无相似”强调的是相似,与文意相悖,且“容貌相似”表述片面,“外表和骨骼”“生活在水里,体型为流线型”不仅仅指“容貌”,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新浪《生物间意想不到的亲缘关系》4.这部著作把对历史文化追索的触角更深入地探触到历史时空的幽微之处,更敏锐地

虽然缥缈却血脉相连的文化传承,让远逝的鸿影显现出朦胧的真相,使冰冷荒漠的历史有了人性的

。他将华夏祖先的图腾放置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大背景中予以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辗转反侧、抒发见解,带给我们新的思考。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感知温度观照

B.揭示弱点洞察

C.探究纠葛揣度

D.体悟温暖臆想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根据文段“让远逝的鸿影显现出朦胧的真相”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和“冰冷”意思相反,A项“温度”和D项“温暖”两者均符合题干,保留;B项“弱点”指不足之处,C项“纠葛”指纠缠不清的事情,两者均与温度无关,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三空,横线处所填词语与“图腾”搭配,强调通过图腾带给人们新的思考,A项“观照”指仔细观察,审视,用在此处符合语境。D项“臆想”指主观想象,文段强调通过图腾引发思考而非主观臆想,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A项“感知”与“敏锐”搭配恰当,符合语境,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面对华夏祖先的图腾》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提示信息“触角”可知,第一空所填入的词语有“触角带来的感觉”之意,且能够修饰“文化传承”,B项的“揭示”与“文化传承”搭配不当,排除B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填入的词语应与横线前的“冰冷荒漠”形成对比关系,A项的“温度”和D项的“温暖”,均可对应“冰冷荒漠”,符合语境。C项的“纠葛”与“冰冷荒漠”无法形成语义相反、感情倾向相反的关系,排除C项。

第三步,分析第三空。文段想要表达此著作将祖先的图腾结合历史背景予以客观思考。D项的“臆想”指主观想象,多用于消极语境,与文段语义不符且感情倾向不一致,排除D项。A项的“观照”指显示、反映,也指仔细观察,审视,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根据文意理解空缺处的意思。第二步,分析选项词语的意义。本题第一空备选的四个词语填入似乎都恰当,不太好辨析,可先从第二空入手。

第一空,阅读文段,四个词语填入似乎都较合理,可先从第二空入手。第二空,与横线前的“冰冷”相对应,此处填“温度”“温暖”较恰当,排除B、C。

再看第三空,由“将华夏祖先的图腾放置在……历史大背景中”可知,“他”是结合历史进行了审视、思考的,而非完全主观的“臆想”,排除D。“观照”指仔细观察,审视,常与“传统文化”“现实”等搭配,填入句中与语境相符。

验证第一空,“感知”填入也恰当。故本题选A。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明:

A.要退一步站在别人的立场上

B.别人跟自己的需求是一样的

C.要使自己的眼光和别人保持一致

D.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要求我们做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要退一步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要求我们做到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看待问题,为他人考虑。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相符。A项错误。

B项:“己所不欲”强调自身对待问题是消极的,但并不能完全代表他人的观点。与“别人跟自己的需求是一样的”不相符。B项错误。

C项:要使自己的眼光和别人保持一致,强调双方观点一致。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关。C项错误。

6.企业从银行或海外取得外汇借款后并不是直接使用外汇资金,而是将外汇结汇给银行,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这种现象称之为贷款替代。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贷款替代?

A.人民币升值后,一些企业纷纷减少人民币负债,增加外汇负债,然后再用人民币进行投资

B.国内经济过热,商业银行对人民币贷款的发放从紧。某贸易公司出于财务考虑转向外资银行贷款,获得外币资金

C.王明觉得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因此他申请美元贷款,然后将外汇结汇给银行,从而获得人民币资金

D.小宇出国旅游前去银行兑换了一些外币,到国外后他使用信用卡结算,回国后用人民币还款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企业”、“不是直接使用外汇资金”、“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一些企业增加外汇负债,然后再用人民币进行投资,符合不直接使用外汇资金,而是取得人民币加以使用,符合定义,当选;

B项:某贸易公司获得外币资金,但并没有转换为人民币加以使用,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主体是王明,不符合定义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主体是小宇,不符合定义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企业;

②取得外汇借款后并不是直接使用外汇资金;

③将外汇结汇给银行,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企业增加外汇负债属于不直接使用外汇资金,用人民币进行投资属于使用人民币,符合定义;

B项:某公司获得外币资金,但并未转换为人民币加以使用,不符合定义;

C项:“王明”不符合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

D项:“小宇”不符合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主体、方式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贷款替代的定义要点:①企业;②不直接使用外汇资金;③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

A项,一些企业增加外汇负债,用人民币进行投资,符合要点①②③。

B项,获得外币资金,而非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不符合要点③。

C项,说的是王明个人的行为,而非企业,不符合要点①。

D项,说的是小宇个人的行为,而非企业,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A。7.马航MH370航班失踪之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试图利用多普勒原理计算出失踪航班的下落。多普勒原理,源于这样的一种物理现象(多普勒效应):随着飞机高速接近(或远离)接受微波信号的卫星,卫星所侦测到的微波频率都会越来越高(或越来越低)。下列描述的现象中,哪一种也体现了同样的多普勒效应:

A.在日环食的过程中,观测到太阳黑子的存在

B.一束自然光射入三棱镜,射出时,被分解为不同的颜色

C.向平静的湖水中投入一颗小石子,荡起的涟漪呈圆形逐渐向周围扩散

D.站在铁轨附近的人,听到鸣笛的火车由远及近高速驶来时,汽笛的音调逐渐变得尖锐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多普勒效应。

第二步,多普勒效应,就是信号源相对于观测点做运动时,观测到的信号频率会随着信号源的移动速度和角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D项中“火车由远及近高速驶来,汽笛的音调逐渐变得尖锐”是由于火车的移动,导致我们观测到的汽笛声频率发生变化的结果,与题干信息相吻合。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用类比法解题。A项中火车由远及近高速驶来与飞机高速接近相似,耳听到的汽笛音调逐渐变得尖锐(音调逐渐变高)与卫星所侦测到的微波频率越来越高相似,都符合多普勒原理。可直接选A。A项正确。鸣笛的火车由远及近,音调越来越高,说明声音频率越来越高。这与题干列举的情况相同,两者都属于多普勒效应。

B项错误。B项是光的折射。

C项错误。C项是能量传递的波动现象。

D项错误。D项反映了太阳活动过程当中黑子现象的存在。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多普勒效应主要内容是当波源与观察者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的现象。A项满足定义描述。B项的原理为色散,因为同一种介质对各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通过三棱镜时,各单色光的偏折角不同。因此,白色光通过三棱镜会将各单色光分开,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C项的原理为波的传导的一种表现,即机械振动的传递构成的机械波。D项太阳黑子是一种太阳活动,是出现在光球层(太阳大气层的最内层)上的黑斑点。太阳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低,因此颜色看上去深一些,与题干无关。

故正确答案为A。8.如果乙没有被两社团录用,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被围棋协会录用

B.丙被围棋协会录用

C.戊被辩论协会录用

D.己被辩论协会录用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2个社团和6个人,要求根据题干信息推出这两类元素的正确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题干给出的确定信息,并结合推理规则进行解题。由上题可知,丁和戊只被围棋协会录用,C项错误。根据(3)可知甲只被辩论协会录用,A项错误。根据(4)可知,丙也只被一个社团录用,而乙没有被两社团录用,结合(2)可知,只能是己被两个社团同时录用,D项正确。此时围棋协会招到3名干事,而辩论协会还缺1名干事,因此丙被辩论协会录用,B项错误。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加入围棋协会的人有:丁、戊、己,则加入辩论协会的人有:甲、己、(乙或丙)。假设乙未被两个协会录取,则加入辩论协会的人可确定为:甲、己、丙。

符合条件的只有D项,己被辩论协会录用。

故正确答案为D。9.股票:黄金

A.高铁:铁路

B.城墙:砖头

C.微信:通信

D.矿藏:水流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股票和黄金都是资产,二者为并列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铁路为供火车等交通工具行驶的轨道线路,高铁与铁路二者为交通工具与行驶线路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砖头是建设城墙的原材料,二者为材料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微信的功能是通信,二者为功能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矿藏和水流都属于自然资源,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10.刘某将自己的布料交给尤某,委托尤某加工制作连衣裙,刘某向尤某支付加工费用80元。该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A.布料

B.连衣裙

C.加工行为

D.加工技术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法律行为知识。

第二步,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比如物、人身利益、精神财富、行为四种。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一条,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承揽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复制、测试、检验等工作。本题中刘某和尤某之间形成了承揽合同,所以该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加工行为。

因此,选择C选项。

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的三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

①主体: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团体、国家四种。

②客体: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比如物、人身利益、精神财富、行为四种

③内容: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11.在我国黄海和东海的海底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些石油是远古时期陆地植物的遗骸生成的,这表明,现在黄海和东海的大陆架在远古时代是一片长着茂密植物的大平原。

能够支持上述推论的是(

)。

A.大陆架会随着地球地壳的移动,而持续着缓慢的永不停歇的变化

B.中东的地区大多是广袤的沙漠,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C.一般来说,陆地上相同纬度的山区比平原地区植被资源更为丰富

D.川流不息的江河就像传送带,把陆地上的有机物质源源不断的带到大海中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现在黄海和东海的大陆架在远古时代是一片长着茂密植物的大平原。

论据:在我国黄海和东海的海底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些石油是远古时期陆地植物的遗骸新生成的。

论点与论据讨论话题不一致,优先考虑搭桥的加强方式。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大陆架会随着地球地壳的移动,而持续着缓慢的永不停歇的变化,说明陆地有可能变成海洋,将论点与论据之间建立联系,属于搭桥的加强方式,当选;

B项:该项所述沙漠地下同样蕴藏石油资源,而题干讨论的是黄海和东海的远古地貌,二者讨论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C项:该项讨论的是山区与平原的植物资源对比,而该项讨论的是黄海和东海的远古地貌,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D项:该项说得是黄海和东海的的石油资源可能是江河运送到海里的,即黄河和东海在远古时代可能并不是一片长着茂密植物的大平原,属于削弱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12.2012—2017年,深圳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幅最大的年份和同比减幅最大的年份相比,其进口总额相差(

)亿美元。

A.1390.35

B.982.01

C.708.80

D.681.55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折线图中给出了2012—2017年深圳市进出口总额的同比增长率,条形图给出了2012—2017年深圳市的进口额。直接查找出同比增幅最大和同比减幅最大的年份,再在条形图中找到这两年的进口总额,作差即可得出答案。根据图形可知,深圳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幅最大的是2013年的15.1%,该年的进口总额为2317.72亿美元;同比减幅最大的是2016年的-9.9%,该年的进口总额为1608.92亿美元。所求为2317.72-1608.92,四个选项的后两位均不相同,由尾数法可判断所求结果末两位为80,只有C项符合。故本题选C。13.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郑国渠

D.它山堰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识。

第二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说明这一水利工程出现在四川地区,是用来解决水旱问题的,秦国蜀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改水利工程兴建后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A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题干说的是都江堰,而非灵渠。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2016年11月8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传来喜讯,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题干说的是都江堰,而非郑国渠。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它(tuō)山堰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属于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位于浙江宁波市鄞州鄞江镇它山旁,樟溪出口处。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西南,唐代大和七年(公元833年)由县令王元玮创建。它与国内的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题干说的是都江堰,而非它(tuō)山堰。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14.文具盒里有不同编号的4支铅笔和不同编号的5个橡皮,现从中取出3个,要求铅笔和橡皮至少各有一个,则共有(

)种不同取法。

A.50

B.60

C.70

D.84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基础排列组合。

第二步,“要求铅笔和橡皮至少各有一个”,有两种情况:一是铅笔取2支,橡皮取一个,有=30(种)不同的取法;二是铅笔取1支,橡皮取2个,有=40(种)不同的取法。则共有30+40=70(种)不同取法。

因此,选择C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基础排列组合。

第二步,铅笔和橡皮随机取出3个,有种不同的取法。“要求铅笔和橡皮至少各有一个”,则不满足的情况为铅笔取出3个和橡皮取出3个。故共有70(种)不同取法。

因此,选择C选项。

15.与数字应用相伴而生的是“数字鸿沟”难题。老龄群体在适应数字时代上的吃力,一方面是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或设备不足,另一方面许多数字产品在设计中忽视了老年人需求。我们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在线上线下日趋融合的当下,从立法规划、政府决策到产业发展都应该着眼长远,充分保障老年人的社会需求、权利和尊严,而不能仅仅把目光停留在年轻人身上。这就需要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兼顾消除老龄群体参与社区、社会生活的种种障碍,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便捷、多彩、温暖的社会环境。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数字化生活应该重视老龄群体的需要

B.部分老龄群体适应数字时代存在困难

C.代际间的“数字鸿沟”现象如何产生

D.建设老年人友好型社会需要依靠数字技术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提出在数字应用的背景下存在“数字鸿沟”这一问题,紧接着通过“一方面······另一方面······”论述老龄群体存在这一问题的具体原因,而后提出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应从多个角度保障老年人的社会需求、权力和尊严,尾句通过“这”总结上文提出具体对策,应在发展科技的同时兼顾消除老龄群体的障碍,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故文段重点强调在数字化生活的当下,要着重关注老龄群体的需求,对应A项。

B项,“存在困难”为问题表述,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对应文段开篇,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文段重在强调要关注老龄群体的需求,而非强调“数字技术"的重要性,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互联网时代,助力解决老龄群体面临“数字鸿沟”难题》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首先提出了“数字鸿沟”的问题,第二句分析了导致数字鸿沟问题的两个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具体对策,即“充分保障老年人的社会需求权利和尊严”,“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兼顾消除老龄群体参与家庭、社区、社会生活的种种障碍,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便捷、多彩、温暖的社会环境”。文段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构,最后两句的对策为文段重点,强调在数字时代要侧重满足老年人的诉求。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为对策的概括归纳项,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文段为“指出问题—说明原因—给出对策”的行文结构,对策是文段论述的重点,即发展科技时要充分保障老年人的需求,消除老龄群体参与其中的种种障碍。正确答案应是对此的准确概括。

文段首先指出“数字鸿沟”是与数字应用相伴而生的难题;然后说明老龄群体较难适应数字时代的原因;接着基于我国现状,指出从立法规划、政府决策到产业发展都应该保障老年人的需求、权利等;最后强调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兼顾老龄群体的需要,消除老龄群体的种种障碍。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面对“数字鸿沟”应该如何做的问题,即我们在发展科技时要兼顾老龄群体的需要。A项表述与此一致。

B项侧重老龄群体在适应数字时代上存在问题,未体现具体对策,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强调“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而文段主要强调的是面对“数字鸿沟”应该如何做,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老年人友好型社会”无中生有,且该项侧重数字技术对于老年人的重要性,未体现如何帮助老年人解决“数字鸿沟”难题,排除。

故本题选A。16.人民法院审理以下哪些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A.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

B.案件涉及款额二千元以下的

C.案件涉及款额三千元以下的

D.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

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诉讼知识。

第二步,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二条,人民法院审理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一)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二)案件涉及款额二千元以下的;(三)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除前款规定以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发回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

因此,选择ABD选项。

17.蛛丝马迹∶鸟迹虫丝

A.寒酸落魄∶寒心酸鼻

B.堆玉积金∶屯粮积草

C.冰肌玉骨∶劲骨丰肌

D.挨冻受饿∶担饿受冻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蛛丝马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鸟迹虫丝”比喻极易消失的事物,二者无语义关系,分析成语结构,“蛛丝”与“马迹”是并列关系,“鸟迹”与“虫丝”也是并列关系,且均为偏正结构。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寒酸落魄”形容不得志时穷困、狼狈颓丧的样子,“寒心酸鼻”形容心里害怕而又悲痛,“寒酸”与“落魄”是并列关系,但二者是独立的词语,不是偏正结构,排除;

B项:“堆玉积金”形容聚敛的财富极多,“屯粮积草”指储存粮食和草料,“堆玉”与“积金”是并列关系,“屯粮”与“积草”是并列关系,但均为动宾结构,排除;

C项:“冰肌玉骨”指像冰一样的肌肤,像玉一样的骨骼,“劲骨丰肌”形容书法笔势有力而丰润,“冰肌”与“玉骨”是并列关系,“劲骨”与“丰肌”是并列关系,且均为偏正结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挨冻受饿”与“担饿受冻”均指经受饥饿与寒冷,二者属于近义关系,“挨冻”与“受饿”是并列关系,“担饿”与“受冻”是并列关系,但均属于动宾结构,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18.11,13,17,25,41,73,(

A.115

B.127

C.137

D.155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32×2=64,所求项为73+64=137。

因此,选择C选项。

19.产学研合作一直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政府在涉及国家安全等重大技术领域内推动产学研合作责无旁贷,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产学研合作完全可以由社会力量组织完成。科技类社会组织既不属于层级制管理下的政府,又不是追逐利润的企业,这使得它能够专注于反映创新主体的诉求,形成区域创新体系内信息反馈的节点和网络,可以填补产学研资源供给方和需求方间的信息鸿沟,以一种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协调各方利益,促进合作达成。因此,除了把产学研合作的动力留给市场之外,“留给社会”也是解决产学研合作动力问题的一种方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源于社会力量参与度不够

B.应鼓励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到产学研合作中来

C.如何在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上获得新的突破

D.应发挥社会组织在解决产学研合作动力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引出话题,提到产学研合作一直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接着说到很多情况下,产学研合作完全可以由社会力量组织完成。第三句说到科技类社会组织可以促进合作达成。最后一句通过“因此”对前文进行总结,提出“留给社会”也是解决产学研合作动力问题的一种方式。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提出“产学研”合作这一话题,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然而”指出,很多情况下产学研合作完全可以由社会力量组织来完成,后文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论证社会组织在推动产学研合作上的优势,尾句通过“因此”总结前文,再次强调应发挥社会组织在推动产学研方面的作用,D项为文段核心内容的同义替换。

A项,“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为问题的表述,而文段已经给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故非重点,排除;

B项,“科技类社会组织”为举例论证部分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如何”表述不明确,并未直接指出应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故偏离文段中心,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科技类社会组织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解题思路:文段考查对文段主旨的归纳。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梳理文段的行文结构,文段为因果结构,“因此”之后是文段的重点,强调社会组织对于促成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作用,正确答案应与此相符。文段首先引出产学研合作这一话题;然后由“然而”转折,指出在很多情况下,产学研合作完全可以由社会力量组织完成;接着说明科技类社会组织的特殊性使其可以更灵活地协调各方利益,促成产学研合作;最后由“因此”提出观点——可以把产学研合作的动力留给社会,即由社会组织来推动产学研合作。D项是对观点句的同义转述,当选。

A项属于对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的问题的描述,不涉及“因此”之后的内容,排除。

B项,“参与到产学研合作中”表述不当,文段强调的是要让社会组织“推动”产学研合作,排除。

C项,“科技体制改革”是文段引入话题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故本题选D。20.近50年来,某市户籍人口的平均寿命提高了38岁,达到了82岁,居全国最高水平。与此同时,该市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与死亡率也逐年上升,目前已相当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2/3~3/4,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中等水平,在全国则处于较高的水平。

由此可以推出:

A.该市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虽逐年上升,但此类疾病并不是造成目前该市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

B.目前该市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水平是全国最高的

C.如果50年前导致该市人口死亡的主要疾病发病率目前没有降低,那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水平在50年间一定有提高

D.该市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其实比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低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通读文段,逐一分析选项。

A

项:恶性肿瘤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个“主要”是个程度性的敏感词,从文段中无法推知恶性肿瘤是否是造成该市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排除。

B

项:题干只是说“该市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国处于较高的水平,并没有提及该市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水平是否是全国最高的,无中生有,排除。

C

项:选项讨论的是导致该市人口死亡的主要疾病发病率和其治疗水平的关系,与题干主题不一致,无中生有,排除。

D

项:由“该市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上升,目前已相当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2/3

3/4”可知,该市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其实比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低,能推出,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未提及该市恶性肿瘤的治疗水平,且“最高”过于绝对,无法推出;

B项:由题干“相当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2/3~3/4”,可知该市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可以推出;

C项:题干未提及该市人口死亡的原因,无法推出;

D项:题干未提及该市的治疗水平,且“一定有提高”过于绝对,无法推出。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够由题干内容推出的一项,需准确理解和把握题干的细节信息,不要扩大或缩小题干的范围。A项,题干说的是该市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在全国处于较高的水平,无法推出该市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水平全国最高,该项错误。

B项,题干中说该市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当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2/3~3/4,即比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低,该项正确。

C项,题干并未涉及恶性肿瘤是否为造成该市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该项无法推出。

D项,题干并未涉及50年前导致该市人口死亡的主要疾病以及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水平,该项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B。21.某市组织技术人员到外地培训学习,需要先乘车再乘船才能到达目的地。要保证每个人都有座位,需要每辆有60个座位的大巴至少4辆,需要定员为70人的船至少3条。到达目的地之后,对技术人员进行分组培训,结果发现,分的组数跟每组的人数恰好相等。则参加这次培训学习的技术人员共有(

)名。

A.169

B.181

C.196

D.225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根据大巴至少4辆得,60×3<总人数≤60×4;根据船至少3条得,70×2<总人数≤70×3;两者结合可知,180<总人数≤210,排除A、D选项。

第三步,由组数与每组人数相等,可知参加培训的人数为完全平方数,排除B选项。

因此,选择C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用代入排除法解题。A选项,169人乘60座大巴只需3辆,不符合题意,排除;B选项,181人无法平均分组,不符合题意,排除;C选项,=3辆…16人,需4辆大巴;=2条…56人,需3条船;196=14×14,可分为14组、每组14人,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分的组数跟每组的人数恰好相等”,可知,总人数为平方数,排除B项。

方法一:“需要每辆有60个座位的大巴至少4辆,需要定员为70人的船至少3条”,代入A项,,排除;代入C项,,,符合条件;代入D项:,,排除。

方法二:“需要每辆有60个座位的大巴至少4辆,需要定员为70人的船至少3条”,则用大巴车,,用船,,观察选项,只有C项符合条件。

故正确答案为C。2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相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所有图形封闭区域明显,优先考虑数面。题干图形的面数量分别为1、2、3、4、5、?,故问号处应选择一个面数量为6的图形,只有D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D。23.与“老人∶慈祥”这组词逻辑关系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A.子女∶父母

B.摄影∶照片

C.音乐∶戏曲

D.法律∶公正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慈祥”的“老人”,属于偏正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子女”与“父母”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B项:“摄影”与“照片”属于行为与结果的对应关系,排除;

C项:“戏曲”是“音乐”的一种,两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D项:“公正”的“法律”,属于偏正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24.“城乡污染转移”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组织或个人将造成环境污染的设备、工艺、技术、产品以及其他有形或无形的污染物质,由城市转移至农村的行为,“城乡污染转移”已经成为农村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城乡污染转移”的是:

A.某市水泥厂每年有10万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流经附近乡村的河流

B.某镇的耕地接受城区搬迁过来的工厂产生的重金属残渣

C.为打造绿色文明城市形象,某市将重污染的钢铁厂迁至附近乡镇

D.某市为保证城区用水修建水库,致使下游许多村庄农田灌溉用水不足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将造成环境污染的设备、工艺、技术、产品以及其他有形无形的污染物质”、“由城市转移至农村”。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工业废水属于“有形污染物质”,市水泥厂将其排放至乡村河流是“将污染物由城市转移至农村的行为”,符合定义,排除;

B项:城区的工厂产生的重金属残渣属于“有形污染物质”,将工厂由城区搬至乡镇是“将制造污染物的设备由城市转移至农村的行为”,符合定义,排除;

C项:重污染钢铁厂会产生“有形无形的污染物质”,将重污染钢铁厂迁至乡镇是“将制造污染物的设备由城市转移至农村的行为”,符合定义,排除;

D项:城区修建水库只是导致下游村庄农田灌溉用水不足,并没有产生污染环境的污染物,不符合定义,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题干定义城乡污染转移是一种污染转移行为,分析其表现形式和危害,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城乡污染转移的定义要点:①组织或个人将造成环境污染的设备、工艺、技术、产品以及其他有形或无形的污染物质,由城市转移至农村的行为;②成为农村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的主要原因。

A项,某市水泥厂10万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流经附近乡村的河流,符合定义。

B项,某镇受城区搬迁过来的工厂产生的重金属残渣污染的耕地达20公顷,符合定义。

C项,某城市将重污染的钢铁厂迁至附近的乡镇,符合定义。

D项,修建水库导致下游许多村庄农田灌溉用水不足,并没有涉及环境污染,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造成环境污染的设备、工艺、技术、产品以及其他有形或无形的污染物质;

②由城市转移至农村。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水泥厂产生的10万吨工业废水,属于“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形污染物质”,流经附近乡村的河流,体现了“由城市转移至农村”,符合定义;

B项:工厂产生的重金属残渣,属于“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形污染物质”,工厂从城区搬迁而来,体现了“由城市转移至农村”,符合定义;

C项:城市将重污染钢铁厂搬迁至附近的乡镇,属于“将造成环境污染的设备、工艺、技术、产品以及其他有形或无形的污染物质,由城市转移至农村的行为”,符合定义;

D项:修建水库使得村庄灌溉用水不足,不涉及“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质”,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25.①我们之所以要隆重纪念阿尔伯特·爱因斯坦,②不仅是因为他一生的科学贡献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③而且还因为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真理和社会而献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④是鼓舞我们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力量。

对这段话的逻辑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A.②与③之间是递进关系

B.①与④之间是承接关系

C.③与④之间是并列关系

D.①与②之间是因果关系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句中逻辑关系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根据各句中的关联词语来判断其中存在的逻辑关系,然后结合选项选择说法错误的一项即可。文段整体的结构是“①之所以……,②不仅是因为……,③而且还因为……是……,④是……”,所以①和②、③、④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因果关系;②和③之间为递进关系;③和④之间为并列关系。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文段中的四句话结构为:①之所以……,②不仅是因为……,③而且还因为……是……,④是……所以①是结果,②③④是原因,②③是递进关系,③④是并列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因此②与③是递进关系,理解正确。B项,“之所以……是因为”表明①为结论,②③④为原因,因此①与④是因果关系,非承接关系,理解错误。C项,“是……,是……”为并列句式,因此③与④是并列关系,理解正确。D项,“之所以……是因为”表明①与②是因果关系,理解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

理解文段整体结构要从关联词入手,“①之所以……,②不仅是因为……,③而且还因为……是……,④是……”,由此可以判断,①是结果,②③④都是原因;第二层②和③(不仅……而且还)是递进关系;第三层③和④之间是并列关系。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根据题干,②和③(不仅……而且还)是递进关系,符合题干。

B项,根据题干,①是结果,④是原因,为因果关系,该项逻辑关系理解错误。

C项,根据题干,③和④之间是并列关系,符合题干。

D项,根据题干,①是结果,②是原因,为因果关系,符合题干。

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26.甲在旅游景区商店试戴一翡翠手镯时,觉得很喜欢,因没看见标价,就问店员多少钱。店员说30万元。甲一惊,赶忙往下脱手镯,但手一滑,手镯掉地上一断为二。处理这个案件时,主要考虑______的指导作用。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公平原则

D.诚信原则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主要考查民法的相关知识点。

根据《民法典》第4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5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6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7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A项错误,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B项错误,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C项正确,甲因不小心将手镯摔坏,应根据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D项错误,诚信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27.行政诉讼中原告和被告分别为:(

A.原告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被告是行政机关

B.原告是行政机关,被告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原告是行政机关,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D.原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行政机关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法知识。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此可见,行政诉讼原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行政机关。

故正确答案为D。28.在高空气球技术取得进展的同时,航空和航天技术也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在大气层内,飞机是更便捷的飞行工具,而对于那些需要在大气层之上进行的科学研究,卫星提供了更加理想的环境。然而,高空气球这种历久弥新的工具却没有走出人们的视野,目前仍然是重要的科学研究工具。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高空气球在科学研究中有独特优势

B.高空气球比飞机和卫星更重要

C.古老的高空气球仍在不断发展

D.高空气球可用作科学观测平台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指出在高空气球技术发展的同时,航空和航天技术也在发展,随后通过“飞机”和“卫星”具体介绍了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应用,尾句“然而”引导转折,强调高空气球依然是重要的科学研究工具,对应A项。

B项,“比飞机和卫星更重要”文段并未提及,无关对比,排除;

C项,“高空气球仍在不断发展”对应文段首句,为话题引入部分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D项,“科学观测平台”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北晚在线《高空气球打造新型天文望远镜,只花千分之一的钱,做和哈勃望远镜同样的事》29.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动物________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动物考古学者据此________人类、环境动物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研究其所保存的鲜活古代历史。

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遗迹

揭示

B.遗迹

发掘

C.遗存

揭示

D.遗存

发掘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修饰“动物”且搭配“发掘”。A项和B项的“遗迹”指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一般修饰建筑物、城邦且与“发掘”搭配不当,排除A项和B项。C项和D项“遗存”指遗迹、遗物,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有“发现、探索”的意思。D项“发掘”指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东西,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C项“揭示”指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的事物,即“动物考古学者”借助“动物遗存”探索出“人类、环境动物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30.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操作某一行为达到某种预期效果的主观预期和推断。当面临困难任务时,低自我效能感的人比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集中于问题存在的障碍、失败影响以及个人缺陷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低自我效能感表现的是:

A.破釜沉舟

B.画饼充饥

C.心急如焚

D.睹物兴悲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题干定义低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主观预期和推断,分析其特点,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低自我效能感定义的关键信息:面临困难任务时,集中于问题存在的障碍、失败影响以及个人缺陷上。

A项,破釜沉舟是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并未考虑障碍、失败及个人缺陷,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画饼充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心急如焚是由于患得患失或者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等无法顺利推进,才会心急如焚,符合定义。

D项,睹物兴悲指见到与故人有关的东西而引起悲伤,未涉及到困难,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行为达到某种预期效果的主观预期和推断;

②面临困难任务时;

③低自我效能感的人比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集中于问题存在的障碍、失败影响以及个人缺陷上。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是誓死战斗的决心,不属于“对能否成功进行某一行为达到某种预期效果的主观预期和推断”,也不属于“更集中于问题存在的障碍、失败影响以及个人缺陷上”,不符合定义;

B项: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不属于“对能否成功进行某一行为达到某种预期效果的主观预期和推断”,也不属于“更集中于问题存在的障碍、失败影响以及个人缺陷上”,不符合定义;

C项:指看到故人旧物而引起伤悲,不属于“面临困难任务”,也不属于“更集中于问题存在的障碍、失败影响以及个人缺陷上”,不符合定义;

D项:形容遇到棘手事情时非常着急,担心自己完成不了,属于“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行为达到某种预期效果的主观预期和推断”,也体现了“面临困难任务时,更集中于问题存在的障碍、失败影响以及个人缺陷上”,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能否成功操作某一行为达到某种预期效果的主观预期和推断”、“当面临困难任务时”、“低自我效能感的人……更集中于问题存在的障碍、失败的影响以及个人缺陷上”。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这是决心很大的表现,不符合关键词“更集中于问题存在的障碍、失败的影响以及个人缺陷上”,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画饼充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当面对困难时,采取了“画饼”,虽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可以给人一定程度的心理安慰,东汉末年也有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与画饼充饥类似,都可以提振士气,没有将问题只集中到障碍和个人的缺陷上,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心急如焚”形容非常着急,比喻当面临困难任务时,急于克服,一味地关注现状的问题和自身的缺陷,符合关键词“更集中于问题存在的障碍、失败的影响以及个人缺陷上”,符合定义,当选;

D项:“睹物兴悲”是指见到与故人有关的东西而引起悲伤,是一种触景生情,没有任何任务时,也可以发生,所以不能体现“面临困难任务”,也不是对“达到某种预期效果的主观预期和推断”,不符合定义关键词“更集中于问题存在的障碍、失败的影响以及个人缺陷上”,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31.(

之于

蜜蜂

相当于

花草

之于

A.昆虫——兰花

B.蜂蜜——草木

C.园丁——园艺

D.花粉——蝴蝶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将选项逐一代入,判断各选项前后部分的逻辑关系。

A选项,昆虫之于蜜蜂是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花草之于兰花是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

B选项,蜂蜜之于蜜蜂是结果与主体的对应关系,花草之于草木是包容关系;

C选项,前者无明显逻辑关系,花草之于园艺是客体与主体的对应关系;

D选项,花粉之于蜜蜂是客体与主体的对应关系,后者无明显逻辑关系。

第二步:逻辑关系相同即为答案。

综合以上分析,仅A项前后两组词语逻辑关系相同。

故正确答案为A。

32.有一个93人的旅游团,其中男47人、女46人,住到某一个旅馆里。旅馆里有可住11人、7人、4人的三种房间,经过服务员的安排,这个旅游团的男女分住在不同的房间里,而且每个房间要按原定人数住满旅游团的人。那么服务员最少动用多少个房间?

A.14

B.11

C.9

D.10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其他最值构造。

第二步,由于男女分住在不同房间,所以男女分开安排。要使动用的房间最少,则尽可能先将游客安排在能容纳11人的房间,余下人数再考虑安排到其它类型房间。

(1)先安排男游客,则47÷11=4…3,如果先安排4间11人间,剩下3人不管怎么安排都达不到每间房间都住满的要求;

如果安排3间11人间,则男游客还剩余47-11×3=14(人),剩余人数14÷7=2(人),即安排2间7人间就可满足要求,因此男游客需要的房间数量为3+2=5(间);

(2)再安排女游客,则46÷11=4…2,同样如果安排4间11人间,剩余2名游客不管怎么安排也满足不了每间房间都住满的要求;

如果安排3间11人间,则剩余46-33=13,不管怎么安排都没法满足每间房都住满的要求;

如果安排2间11人间,则剩余46-22=24,24÷4=6(间),此时女游客安排的房间数为2+6=8(间);

如果安排1间11人间,则剩余46-11=35,则35÷7=5(间),即35人刚好能安排5间7人间,满足题意,所以女游客安排的房间数为1+5=6(间)。

第三步,总的房间数为最少为5+6=11(间)。

因此,选择B选项。

33.有效的组织战略应包括的基本要素有(

)。

A.战略愿景

B.目标和目的

C.资源与业务

D.组织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有效的组织战略应包含的五个基本要素是战略愿景、目标与目的、资源、业务和组织。

A项正确,战略愿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经营理念和企业宗旨。

B项正确,目标和目的是组织实现其战略愿景道路上的一个个的里程碑。

C项正确,资源是指组织所拥有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业务是指组织参与竞争的产业领域。

D项正确,组织是指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等要素。

故正确答案为ABCD。34.下列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游客蜂拥而至,观赏古莲开花

②圆明园考古发掘出11颗古莲子

③6颗古莲子在播种之后成功发芽

④长叶结藕的古莲花移植回圆明园

⑤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对古莲子进行培育

A.②-⑤-③-④-①

B.①-③-④-②-⑤

C.②-③-①-⑤-④

D.③-①-②-④-⑤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逻辑顺序。

观察题干,发现题干是围绕“发现古莲子”展开的。逻辑关系比较明显的是①和②,先“圆明园考古发掘出11颗古莲子”,再“游客蜂拥而至,观赏古莲开花”,②在①之前,排除B、D两项。

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

根据第一步的结果可以判断A、C两项符合,通过分析事件①和⑤可知,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对古莲子进行培育”,再“游客蜂拥而至,观赏古莲开花”,故⑤应该在①之前,排除C项。

故正确答案为A。35.真正会沟通的人,____你自己说的话特别有意思,____你说的话,让对方很容易接的下去。

划横线处依次填入正确的是(

)。

A.不但而且

B.既是也是

C.不仅而且

D.不是而是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开头说的是“会沟通的人”,沟通是双向的,所以对于“你自己说的话特别有意思”应该是否定的态度,“让对方很容易接的下去”应该是肯定的,故应该用“不是……而是……”连接,答案选择D项。

A、C项都表示递进关系,“有意思”和“接的下去”无法形成语义的递进,排除A、C两项。

B项,“既是……也是……”表达并列关系,连接的句子前后意思相近,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出处】《罗辑思维》36.作为一种依靠界笔、直尺等工具创作的绘画,界画主要表现的是宫室、楼榭等宏伟建筑,而这类建筑的

之处往往在于土木结构的复杂精巧,所以能画得准确细腻已是极为不易,而要在此基础上

出风神气象,就更需洞悉无遗、铢积寸累。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奇表现

B.高妙传达

C.独特渲染

D.非凡勾勒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土木结构的复杂精巧”“极为不易”可知,横线处强调“宫室、楼榭”这类建筑构造十分精美巧妙。B项“高妙”形容事物佳美绝妙,D项“非凡”指超过一般,不同寻常,二者均含有奇特巧妙远超出一般事物的意思,保留。A项“新奇”和C项“独特”两者侧重于新鲜、特别,与文段无关,排除。

第二空,搭配“风神气象”,侧重于表达一种抽象的神韵意境。B项“传达”指传递表达,常搭配“精神”“神韵”等抽象名词,体现出对抽象意境的展现和表达,搭配合理,且符合界画的作用,当选。D项“勾勒”指用线条描画出轮廓,勾勒出的往往是大致情况,而文段侧重“细腻”,与文意相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烟霞丘壑: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的世界》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该空所填词语搭配“风神气象”,表示将风神气象展现出来。A项“表现”指施展出来,显露出来;B项“传达”指传递表达。二者均符合文意。C项“渲染”有四层含义:一指中国画技法的一种,以水墨或淡彩涂染画面,以烘染物像,增强艺术效果;二指物像间的衬托;三指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拱托;四指对事物铺张、夸大。语义均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勾勒”指用线条画出轮廓,与“风神气象”搭配不当,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一空。所填词语表示宫室、楼榭等宏伟建筑的特点,且照应“土木结构的复杂精巧”。A项“新奇”指新颖奇妙、新鲜奇妙,文中无“奇妙”之意,排除A项。B项“高妙”形容事物佳美绝妙,高明巧妙,可照应“土木结构的复杂精巧”,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句意为宫室、楼榭等宏伟建筑的土木结构复杂精巧,所填词语应能与“复杂精巧”相对应,根据词义排除A。第三步,再看第二空,所填词语应能与“风神气象”搭配,据此选择正确的一项。第一空,由“往往在于”可知,所填词语应能概括“复杂精巧”这一特点。“高妙”指高明巧妙;“独特”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非凡”指超过一般,不寻常。三者填入能够体现这类建筑的复杂精巧。“新奇”侧重指新鲜、新颖,不能与“复杂精巧”相对应,排除A。

第二空,所填词语应能与“风神气象”搭配。“勾勒”指用线条描画出轮廓,亦指用简练的文笔叙述大概情况,常与具体事物搭配,如“勾勒图画”,与“风神气象”搭配不当,排除D。“传达”“渲染”均可与抽象事物搭配,但“传达”多搭配精神、命令等,“渲染”多搭配气氛、论调等。与“风神气象”搭配,“传达”更恰当,排除C。

故本题选B。37.关于火箭发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升空阶段,飞船内座椅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座椅的作用力

B.在升空阶段,飞船内人对座椅的作用力大于人所受的重力

C.其发射原理和喷气式飞机加速的原理相同

D.升空时的发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可以节省燃料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错误:火箭在升空阶段,虽然处于超重状态,但座椅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座椅的压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两者大小相等。

B项正确:火箭在加速发射升空阶段有向上的加速度,其处于超重状态,此时人对座椅的作用力大于人所受的重力。

C项正确:火箭是利用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喷气式飞机也是依靠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向后高速喷射的反冲作用向前飞行的,两者的加速原理相同。

D项正确: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由于惯性可以使火箭升空时获得地球自转给其带来的初始速度(相当于给了火箭一个起飞助力),因此可以减少发射所需的能量,从而节省燃料。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38.刑事诉讼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

)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A.通过原审人民法院

B.直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

C.通过同级政法委

D.直接向同级人大常委会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A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39.关于刑事诉讼法律监督,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受理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申诉

B.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应当向公安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C.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D.人民检察院对生效刑事判决的复查,以一次为限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程序法。

A项错误,《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五百五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控告检察部门受理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控告、申诉,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查,并可以要求控告人、申诉人提供有关材料,认为需要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或者立案理由的,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侦查监督部门办理。”由控告检察部门受理而非侦查监督部门。

B项错误,《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五百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对于情节较轻的,可以由检察人员以口头方式向侦查人员或者公安机关负责人提出纠正意见,并及时向本部门负责人汇报;必要的时候,由部门负责人提出。对于情节较重的违法情形,应当报请检察长批准后,向公安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构成犯罪的,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上述规定可知,该选项表述错误。

C项正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五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判活动监督中,如果发现人民法院或者审判人员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D项错误,《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五百九十四条规定:“对不服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的申诉,经两级人民检察院办理且省级人民检察院已经复查的,如果没有新的事实和理由,人民检察院不再立案复查,但原审被告人可能被宣告无罪或者判决、裁定有其他重大错误可能的除外。”对有新的事实和理由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再立案复查,以一次为限的说法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40.下列选项中,对于古文化常识描述错误的是:

A.古称兄弟间的老大为“伯”,古代兄弟间以伯、仲、叔、季为排行顺序,古人常在字前加排行次序,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

B.垂髫是古时对六十岁以上老妇人的别称,髫是指老人轻软披散的头发

C.古代位居方向有尊卑之称,如南向为胜、尊,以北向为败、卑;以东为主为首,以西为从为次,后渐以“东家”为主人的代称

D.蛾眉,亦作“娥眉”,古代美女的代称,“娥眉”本为女子长而美的眉毛,代指女子美貌,进而代称美女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髫”指古时小孩前额下垂的头发。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故以“垂髫”代指儿童。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B项错误:“垂髫”指儿童,“髫”指儿童垂下的头发。古时汉族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此用“垂髫”来代指儿童。该词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A、C、D项说法均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4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火:星名

B.;主:控制

C.;章:条理

D.;度:发展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A项,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解释正确,排除;

B项,“不由自主”意思是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主是控制的意思,解释正确,排除;

C项,“杂乱无章”意思是形容乱七八糟,没有条理,章是条理的意思,解释正确,排除;

D项,研究时机,估量形势,度意思是揣度、推测,解释错误,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42.好的作品会对一些人的人生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它能让人变得更加坚强,让人生目标更加

。曾几何时,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部《平凡的世界》,成为许多青年人精神世界的“圣经”,成为他们一生中经受

、战胜苦难的强大精神动力。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笃定磨难

B.确定波折

C.淡定磨炼

D.镇定挫折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空,搭配“目标”,C项“淡定”、D项“镇定”均指冷静、稳定,多形容人处于不慌乱的状态,与“目标”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经受······战胜······”为相同句式构成的并列,横线处对应“苦难”,A项“磨难”与“苦难”对应恰当,当选。B项“波折”表示波动起伏,比喻事情发展中的曲折变化,语义程度轻,与“苦难”对应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人民日报:雷剧横行

好作品向何处寻?》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语义。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辨析四个词语的语义,选择能表达让目标更坚定意思的词语,即“笃定”。第三步,代入A项验证第二空,确定答案。第一空,“淡定”指遇事沉着、冷静,一般形容人的性格或遇事时的表现;“镇定”一般指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这两个词语均不能用来形容人对“人生目标”的态度,排除C、D。“目标更加确定”指的是目标变得更加明确、清晰;“目标更加笃定”指的是实现目标的决心更加坚定、不动摇。文意为好的作品能给人战胜苦难的动力,让人坚定地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前进。故“笃定”更契合文意,暂定A项。

验证A项第二空,“磨难”指在困苦的境遇中遭受的折磨,比B项的“波折”程度更重。由“圣经”“苦难”“强大的精神动力”可知,此处不是经历了小的波折,而是经历了大的磨难,A项正确。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填入的词应与“目标”搭配。C项“淡定”指(心情、态度等)淡然而平静,常搭配“神情”“从容”等;D项“镇定”指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常搭配“神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