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开招考3名工作人员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1页
2022年10月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开招考3名工作人员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2页
2022年10月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开招考3名工作人员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3页
2022年10月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开招考3名工作人员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4页
2022年10月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开招考3名工作人员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2022年10月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开招考3名工作人员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各地真题-综合能力拔高(共200题)1.功能形态学是探讨生物形态、构造与其功能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及其相关规律的学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内容属于功能形态学范畴的是(

)。

①雄性三棘鱼在求偶季节为争夺配偶和保护鱼卵,变得好斗

②生活在沙漠的爬行类动物棘蜥的皮肤组织可避免水分散失

③小麦在干旱时气孔关闭,其叶片中脱落酸的含量增加40倍

④以昆虫为食的刺猬为捕捉食物形成了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探讨生物形态、构造与其功能的关系”、“它们对不同的环境的适应及其相关规律”。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①项:探讨的是雄性三棘鱼在求偶季节为争夺配偶和保护鱼卵而好斗的行为,不符合“探讨生物形态、构造与其功能的关系”、“它们对不同的环境的适应及其相关规律”,不符合定义;

②项:探讨的是生活在沙漠的棘蜥的皮肤组织,此种皮肤构造可避免水分散失以适应沙漠环境,符合“探讨生物形态、构造与其功能的关系”、“它们对不同的环境的适应及其相关规律”,符合定义;

③项:探讨的是小麦在干旱时气孔关闭且叶片脱落酸含量增加,此种生物形态可以帮助小麦适应干旱环境,符合“探讨生物形态、构造与其功能的关系”、“它们对不同的环境的适应及其相关规律”,符合定义;

④项:探讨的是以昆虫为食的刺猬为捕捉食物而养成昼伏夜出的行为习惯,不符合“探讨生物形态、构造与其功能的关系”、“它们对不同的环境的适应及其相关规律”,不符合定义。

综上,符合定义的为②③,只有B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B。2.依照公共经济学的原则,事业单位大体可分为(

)三大类。

A.纯公益性

B.半公益性

C.准公益性

D.营利性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事业单位相关制度。

依照公共经济学的原则,事业单位大体其分为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和半公益性三大类。

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提供的社会服务是公共产品,实现国家的公共目标,能满足公共需要,服务对象(个人)的受益与公共利益一致,消费无排他性。如自然的科学的基础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基础研究、尖端前沿技术研究、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文物博物事业、群众文化事业、卫生预防保健等。

准公益性单位提供的社会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中偏重公共目标的部分,能实现公共需要,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部分排他性。如科技应用类研究、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基本医疗事业、广播电视事业等。

半公益性事业提供的社会服务是准公共产品中偏重私人目标的部分,能实现一定的公共需要,但是主要是为特殊需求服务,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排他性,如科技开发类研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较高标准的医疗卫生事业等。

故正确答案为ABC。3.某市开发区财审局近年来不断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措施,在摸清家底儿的前提下,在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等环节加大了管理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个例子体现了行政管理的: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文化职能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管理知识。

第二步,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经济职能:①提供经济调节的职能。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③市场监管职能。④提供社会管理的职能。题中是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体现了行政管理的经济职能。

因此,选择B选项。

政府管理有四大职能:(1)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政治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2)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譬如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3)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譬如科教文卫等;(4)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是指除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以外政府必须承担的其他职能,包括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实行计划生育等。

4.17、18世纪西方人十分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大量中国丝绸、瓷器和茶叶通过广州港出口至欧洲,中国人艺术化的生活用品,例如扇子、墙纸、漆器、家具等也随之西传,给欧洲人带去诗情画意的清新感受。当时欧洲的家居陈设,中国瓷器、漆器和墙纸都是十分时尚的物品,甚至在一些大型欧洲风景花园里,都会小规模地仿制中国建筑物来点缀其间。

这段文字意在论证:

A.17、18世纪中国还是一个较神秘的国度

B.17、18世纪中国与欧洲商业交流很频繁

C.17、18世纪中西文化的交融达到了鼎盛

D.17、18世纪欧洲社会比较流行“中国风”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头指出17、18世纪的西方人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然后描述中国丝绸、瓷器、茶叶和生活用品纷纷西传,给欧洲人一种新的享受。接着又指出当时欧洲的家居陈设甚至大型风景花园也流行用中国元素来装饰。可知文段两句话为并列关系,讲述在17、18世纪的欧洲,中国物品和中国元素很流行。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两层内容的概括归纳,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提出“17、18世纪西方人十分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这一观点,接着通过中国的生活用品西传至欧洲,给当地人带来了清新感受以及中国的居家陈设和花园建筑也深受欧洲人们喜爱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了欧洲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对应B项,“中国风”对应了中国文化在欧洲的风行。

A项,文中并未指出17、18世纪是中西交流的顶点,故“交融鼎盛”无中生有,排除;

C项,文中中国已经与西方有了大量的交流,故“中国还是一个较神秘的国度”与文意相悖,排除;

D项,强调的是“中西方商业交流”,但文中重点强调的是“欧洲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18至19世纪的欧洲人,被“中国风”折服》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分析文段主旨。首先分析文段,可知文段为并列结构,第一句指出欧洲人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第二句指出在欧洲,中国物品十分受欢迎。然后通过并列结可以确定文段主要是说在欧洲,中国物品和文化大受欢迎。最后分析选项,选择答案。文段共两句话:第一句指出17、18世纪西方人十分渴望了解中国文化,包括丝绸、瓷器、茶叶、扇子、墙纸等在内的大量物品出口欧洲,给欧洲人带去不一样的感受;第二句通过中国家居用品在欧洲的流行以及花园中对中国建筑物的仿制来进一步论证当时欧洲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偏爱。D项表述正确。

A项的“较神秘”、C项的“鼎盛”无中生有,排除;B项,文段是从欧洲的角度来说明当时中国文化在西方的流行情况,而不是为了说明双方之间的商业交流频繁,排除。故本题选D。5.下列诗句按作者生活朝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③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④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A.④①③②

B.④②③①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主要考查不同朝代的名人诗词。

①句出自南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②句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字季凌,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边塞诗人,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③句出自东晋末期诗人陶渊明《饮酒(其五)》。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④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

按照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序为③②④①。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出自盛唐王之涣的《凉州词》;③“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④“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泊船瓜洲》。按作者朝代顺序是③②④①。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主要涉及诗词名句的作者朝代。关于我国各朝著名诗人、词人,南北朝有谢灵运、陶渊明等;唐代有王勃、骆宾王、贺知章、张若虚、王维、孟浩然、王昌龄、岑参、李白、杜甫、孟郊、贾岛、李贺、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李商隐、杜牧等;五代时有温庭筠、韦庄、李煜等;宋朝有柳永、晏殊、李清照、苏轼、辛弃疾、王安石、杨万里、陆游等。①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菩萨蛮》;②出自盛唐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③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④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所以按作者生活朝代先后排序是③②④①。

故本题选D。6.某厅级机关计划选派1人前往海外进修公共管理,最合适的人选应具有如下条件:男性;通晓1门外语;熟悉当地文化。有4位业务水平较高的处长甲、乙、丙、丁最后进入面试环节。4人中有3名男性,2人通晓1门外语,1人熟悉当地文化,每位面试者都至少符合1项条件。已知:

(1)甲、乙的外语能力相同;

(2)乙、丙的性别相同;

(3)丙、丁并非都是男性。

通过考察,只有1人符合全部条件,被成功派往海外。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被派往海外进修的人是:

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甲、乙、丙、丁4人中有3名男性,由条件(2)(3)可知,甲、乙、丙是男性,丁是女性,由于被选派的是男性,排除D;根据题干只有1人符合选派条件:男性;通晓一门外语;熟悉当地文化;而只有1人熟悉当地文化,即熟悉当地文化的必须被选派,由于甲、乙、丙、丁4人至少符合一个条件,所以丁通晓一门外语,由题干2人通晓一门外语可知,剩下3人只有1人通晓一门外语;由条件(1)可知,甲、乙均不会外语,排除A、B,所以丙会外语。所以丙是唯一熟悉当地文化、通晓一门外语的男性。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4人中有3名男性”,且三个已知条件中有两条均含性别信息,所以性别是解题的突破口。由(2)和(3)可知,丁是女性,甲、乙、丙是男性,排除D选项。由“每位面试者都至少符合一项条件”,可知:丁不满足“男性”条件、只可能符合“通晓外语”或“熟悉当地文化”,又由“1人熟悉当地文化”和“通过考察,只有1人符合全部条件”,可知:丁不可能“熟悉当地文化”,只可能“通晓外语”。由于“2人通晓1门外语”,则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人符合“通晓外语”这一条件,又因(1)“甲、乙的外语能力相同”,可知:甲、乙两人不通晓外语,通晓外语只能是丙,排除A、B选项。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4个人、3个条件和1个进修名额,要求根据题干信息推出符合全部条件获得进修名额的人。在解题时可以利用各条件中的数量信息,寻找突破口解题。因4人中有3名男性,根据(2)和(3)可知,丁是女性。因为只有1人熟悉当地文化,且只有一人符合全部条件,因此丁肯定不熟悉当地文化,结合“每位面试者都至少符合一项条件”可知,丁只能通晓一门外语。根据2人通晓一门外语和(1)可知甲和乙均不通晓外语。则符合全部条件的只能是丙。故本题选C。7.三顾茅庐:刘备

A.负荆请罪:蔺相如

B.请君入瓮:周兴

C.雪中送炭:宋太宗

D.程门立雪:程颐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词项间关系,三顾茅庐是一个历史故事,刘备是三顾茅庐中的人物。刘备三顾茅庐。

A项,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是请罪的对象,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来俊臣请君入瓮,周兴是被请入瓮的对象,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宋太宗雪中送炭,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游酢、杨时程门立雪,程颐是两人拜访的对象,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8.某些护士留短发。因此,某些留短发的人穿白衣服。

下列哪项如果是真的,足以佐证以上论述的正确性?(

A.某些护士不穿白衣服

B.某些穿白衣服的护士不留短发

C.所有护士都穿白衣服

D.某些护士不喜欢留短发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

条件:护士与留短发的关系。

结论:留短发与穿白衣服的关系。

在条件和结论不同的对象间搭桥,即在护士和穿白衣服间搭桥;

搭桥的方向:由条件的对象指向结论的对象,即由护士推出穿白衣服;该表达必须是充分的表达,即所有护士都是穿白衣服,只有C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C。9.专家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________,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变革

B.改变

C.改革

D.变动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由“必须”可知,文段态度坚决,根据词义的轻重,排除B、D。第三步,辨析“变革”“改革”的差异,选择与文段语境最相符的一项。由“必须”可知,“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势在必行,“改变”“变动”程度较轻,排除B、D。“变革”指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侧重全部改变。“改革”指改掉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更合理完善,侧重改变不好的部分。由常识可知,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合理之处,无须全部改变,排除A。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可知,该空应体现教学方式必须要体现“发生积极的变化”这一含义。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变革”指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用于形容“教学制度”不恰当,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改变”指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事物变得和原来不一样,“改变”是中性词,改变的结果可好可坏,不符语境,排除B项。C项“改革”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常指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这种积极的变化,符合文意。D项“变动”指的是变动、更改。“变动”是中性词,变动的结果可好可坏,不符语境,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10.在一线城市,过去一派田园风光的郊区,如今也已高楼林立,无“农”可学正成为不少学校农学专业面临的窘境。再加上时间、场地和内容的限制,学农对农学专业学生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学农的必要性也遭受质疑。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吸引学生学农迫在眉睫

B.农学专业面临双重困境

C.农学专业应适应城市化发展趋势

D.国家应为农学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为并列结构,首先指出城市郊区的高楼林立使农学专业面临窘境,接下来以“再加上”做并列连接,指出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农学专业的吸引力下降,故文段重在强调农学专业面临既无“农”可学,又没有吸引力的双重困境。B项符合文意,当选;A项:“

迫在眉睫”表述错误,虽然“吸引学生学农”是对策,但文段并没有体现出学农的紧迫性,排除;C项:“

适应城市化发展趋势”为无中生有的表述,排除;D项:将“农学专业”偷换为“农学发展”,

主题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

《田园课堂,乡土味能否更浓些》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指出一个问题“不少学校正面临着无‘农’可学的窘境”,接着用并列标志词“再加上”指出另一个问题“学农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下降甚至学农的必要性也遭受了质疑”。文段为“分—分”结构,说明了农学专业现在面临的两方面困境。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全面概括。

因此,选择B选项。11.小陈从3月1日起在书店做兼职,周一至周五每天100元,周六只有上午上班,工资40元,周日不上班。3月17日下班后,小陈一共获得了1220元工资,则3月17日是:

A.星期一

B.星期四

C.星期五

D.星期日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星期日期问题。

第二步,3月1日起至3月17日下班,共17天,包括2个完整星期余3天(17÷7=2…3),每个星期的工资为100×5+40=540(元),故2个完整星期的工资为540×2=1080(元),剩余3天的工资为1220-1080=140(元),说明剩余3天中有一个工作日(100元),一个周六(40元)和一个周日(不上班)。根据题意,3月17日必为上班日,剩余3天只能为星期六、星期日、星期一,3月17日为星期一。

因此,选择A选项。

12.当年的美丽楼兰,这个绿洲上的王国,丝绸之路的要塞,总是驼铃叮当,人迹熙攘,令人眼热而起兵戎。周边的游牧民族厮杀终年不歇,北方的匈奴汹汹如潮肆意南侵,连大汉王朝也皇皇挺兵饮马于此。说话间,________的谋略,________的交响,绿野上驰骋的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尔虞我诈万马奔腾

B.经天纬地秣马厉兵

C.汪洋恣肆戎马倥偬

D.纵横捭阖金戈铁马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含义。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选项,排除感情色彩不符的A项和与“谋略”搭配不当的C项。第三步,辨析第二空词语含义,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尔虞我诈”指彼此猜疑,互相欺骗,含贬义,与“谋略”的感情色彩不符,排除A。“汪洋恣肆”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用来形容“谋略”不恰当,排除C。B项“经天纬地”指谋划天下之事;D项“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二者与“谋略”搭配均恰当。

第二空,“秣马厉兵”表示喂饱马,磨快兵器,指准备作战;“金戈铁马”本意是金属制的戈,披铁甲的战马,借指威武雄壮的军队,也指战争或军旅生涯。此处与“交响”搭配,形容战争的场面,“金戈铁马”更恰当,排除B。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谋略”“交响”“驰骋的一世之雄”可知,应该填入中性偏积极感情色彩的成语,同时与“谋略”搭配。A项“尔虞我诈”指表示彼此互相欺骗。感情色彩偏消极,排除A项。B项“经天纬地”形容人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和气魄,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才能;C项“汪洋恣肆”通常比喻写文章时气势豪放、潇洒自如。两者均不能与“谋略”搭配,排除B项和C项。D项“纵横捭阖”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符合语境,答案锁定D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由“交响”“绿野上驰骋的一世之雄”可知,该空描写一种战争场面。“金戈铁马”指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有战争的含义,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整个文段前两句是完整语句,找解题的线索,“起兵戎”、“南侵”、“皇皇挺兵饮马于此”都体现文段为打仗的语境。那么接着看,第一空,体现打仗语境且搭配“谋略”。B项“经天纬地”指以天为经,以地为纬,比喻人的才智极大。多表述为“经天纬地之人”“经天纬地之才”,确与“谋略”搭配不恰当,且不符合打仗的语境,故排除。C项“汪洋恣肆”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与“谋略”搭配不当,且未体现打仗的语境,排除。A项“纵横捭阖”指用辞令测探、打动别人,形容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联合或分化的手段,符合语境且搭配谋略;D项“尔虞我诈”表示彼此互相欺骗,能够体现打仗的语境,但偏消极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基本第一空就能锁定A,但如果觉得“尔虞我诈”也行,先留着。

看第二空,要符合打仗语境,且搭配“交响”,A项“金戈铁马”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与“交响”搭配恰当,符合语境,当选。D项“万马奔腾”指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与打仗语境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13.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

)为依据。

A.事实

B.性质

C.情节

D.社会危害程度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处罚知识。

第二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因此,选择A选项。

14.与“甲鱼:爬行动物”这组词逻辑关系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

A.圆锥:圆柱

B.律诗:五律

C.相声:曲艺

D.火车:飞机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甲鱼是一种爬行动物,二者为种属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圆锥和圆柱都是一种几何体,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五律是一种律诗,二者为种属关系,但顺序不一致,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二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火车和飞机都是一种交通工具,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15.A城市每立方米水的水费是B城市的1.25倍,同样交水费20元,在B城市比在A城市可多用2立方米水,那么A城市每立方米水的水费是(

)元。

A.2

B.2.5

C.3

D.3.5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A城市每立方米水的水费是5x,则B城市为4x,根据题意可列式20÷5x=20÷4x-2,解得x=0.5,则A城市每立方米水费为5×0.5=2.5(元)。

因此,选择B选项。

16.有了社会契约,人们失去的是其自然的自由,以及他们愿意拿什么就拿什么的绝对的权利;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以及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的法定权。在权衡利弊的时候,如果要避免出现错误,我们必须清楚地辨明什么是自然的自由以及什么是文明的自由——自然的自由只受到个人实际力量的控制,而文明的自由却受到公众意志的限制。步入文明社会,人类获得了道德自由,仅这一点就使人类成了自身的主宰。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契约规定了自然的自由和文明的自由各自的界限

B.社会契约强调的是有约束而非完全的自由

C.人们只有服从社会契约才能获得文明的自由

D.社会契约赋予人们文明的自由,限制自然的自由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以及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的法定权”可知,“规定了自然的自由”说法有误。

B项,由文段第一句话可知,社会契约使人失去了自然的自由,并非获得完全的自由,说法正确。

C项,“只有……才……”说法过于绝对,无法从文段推出。

D项,由“自然的自由只受到个人实际力量的控制”可知,说法有误。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规定……各自的界限”文段中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B项对应“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文明的自由却受到公众意志的限制……”,符合文意。C项对应“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以及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的法定权”,“只有……才……”的逻辑关系文段未提及,属于强加条件关系,且“服从社会契约”文段也未提及,与文意不符。D项中“限制自然的自由”与原文“失去自然的自由”概念不一致,属于偷换概念,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只阐述了何为自然的自由、何为文明的自由,A项,“各自的界限”未提及,且其定义也非社会契约所规定的,而是实际存在的,排除;

B项,由“有了社会契约,人们失去的是其自然的自由”“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可知,“有约束而非完全的自由”表述正确,当选;

C项,“只有······才······”的逻辑关系文段未提及,且“服从社会契约”文段也未提及,排除;

D项,“限制自然的自由”与原文“失去自然的自由”概念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17.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指:

A.亚洲

B.欧洲

C.美洲

D.非洲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历史知识。

第二步,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15世纪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中最重要的航海活动。1492年8月3日,哥伦布携带东方君主的图书,率船3只,水手90名,从巴罗斯港出航,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以后又三次西航(公元1493年、1498年、1502年),抵牙买加、波多黎哥诸岛及中美、南美洲大陆沿岸地带。哥伦布始误认为他西航所达之处为印度,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意大利人亚美利哥·维斯普奇考察南美洲海岸,断定那不是亚洲而是“新大陆”。后来即以亚美利哥名字称这块大陆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

因此,选择C选项。

18.中微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在宏观的宇宙起源及演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于没有质量并且不带电荷,和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其微弱,这使得中微子的运动轨迹不会发生改变。那些来自遥远宇宙、来自黑洞边缘或者来自宇宙线发源地的中微子,可以告诉人类那些“源”在哪里,甚至可以让我们一探黑洞的究竟。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令人惊喜的存在

B.特立独行的中微子

C.中微子:宇宙的使者

D.触不可及:“隐形”的中微子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标题的提炼。需要厘清行文思路并归纳概括文段中心,在此基础上选出与中心最契合且语言生动、吸人眼球的标题。本文为分总结构,尾句为文段论述的重点,且可以根据高频词快速排除错误选项。文段首先点明观点:中微子在宇宙起源及演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然后具体论述它的重要所在——运动轨迹不发生改变,可以借助它探索宇宙。能够点明这一作用的标题只有C项的“使者”。

文段围绕“中微子”展开,首先排除与此无关的A。B项“特立独行”、D项“触不可及”均不能体现中微子的作用,排除。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指出中微子在宇宙起源和演化方面的作用,第二句“由于”进行原因论证,第三句说明中微子对人类探索宇宙的价值,照应开头。文段结构为“总—分—总”的结构,主旨句是“中微子在宇宙起源及演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且主体词是“中微子”。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使者”对应扮演重要的角色,适合作为文段的标题。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段文字围绕中微子进行论述,首句指出中微子在宇宙中的重要作用,随后指出中微子由于无质量无电荷的特点使其运动轨迹不变,而这稳定的运动轨迹恰恰可以让中微子告诉大家“源”在宇宙的哪里,故C项“宇宙的使者”中的“使者”一词很好地解释了中微子的作用,当选。A项没有主题词,不符合标题填入的原则,排除。B项的“特立独行”侧重特殊性,表述相较于C项而言不够准确,且没有体现出中微子的作用,排除。D项“触不可及”在原文中并未体现,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19.宇宙加速膨胀是因为物质之间相互排斥,减速膨胀是因为物质之间相互吸引。因此,要在此基础上解释宇宙的加速或减速膨胀,必须要有不同特性的物质在不同的时期占主导地位,从而产生强大的排斥力或吸引力。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所有粒子都产生吸引的引力,然而星系转动曲线的研究表明,在星系里面还有大量的、看不到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产生非常强大的吸引性引力。

以上论证如果为真,那么星系转动曲线研究结论隐含了下列哪一项前提?

A.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所有粒子产生的吸引性引力不足

B.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粒子不是唯一的,存在其它粒子

C.星系转动曲线的研究说明这个时期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D.星系转动曲线的研究说明存在超大质量、看不到的黑洞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在星系里面还有大量的、看不到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产生非常强大的吸引性引力。

论据:无。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题干背景明确说明,要在此基础上解释宇宙的加速或减速膨胀,必须要有不同特性的物质在不同的时期占主导地位,从而产生强大的排斥力或吸引力。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所有粒子已经都能产生吸引力了,只有它们产生的吸引性引力不足,才需要其他物质有强大的吸引力,该项是论点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补充论据,可以加强,当选;

B项:粒子的唯一性和题干所讨论的论点产生吸引性引力无关,不能加强,排除;

C项:星系转动曲线的研究应该说明这个时期的宇宙正在减速膨胀,与题干所给已知信息不符,无法加强,排除;

D项:论点和论据中没有提到黑洞,该项是无关选项,不能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星系里面还有大量的、看不到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产生非常强大的吸引性引力。

论据: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所有粒子都产生吸引力。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补充前提。模型中的所有粒子都产生吸引力,只有当其所产生的吸引力不足时,才可推出论点“还存在别的物质,其吸引力很强大”,属于前提,具有加强作用。

B项:不明确项。指出了“存在其它粒子”,但是其它粒子是否可以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不确定,不具有加强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加速膨胀是因为物质之间的相互排斥,如果正处于加速膨胀,则说明不应该有更强大的吸引力,否定论点,具有削弱作用。

D项:不明确项。论点指出了存在大量的、看不到的物质,但是这些物质不一定必须是黑洞,不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星系转动曲线研究结论所隐含的假设前提,需首先明确星系转动曲线的研究结论是什么,即“在星系里面还有大量的、看不到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产生非常强大的吸引性引力”,要寻找这一结论的假设前提,就需要说明这些物质存在的必要性,也就要说明星系中确实需要非常强大的吸引性引力。题干根据星系转动曲线的研究得出结论:除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粒子之外,在星系里还有大量的、看不到的物质可以产生强大的吸引性引力。

A项是星系转动曲线研究结论所隐含的假设前提,意思是目前呈现出的星系转动曲线需要非常强大的吸引性引力,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所有粒子都产生吸引性引力,只有当其所产生的吸引性引力不足时,才可以推出还存在别的物质,其吸引性引力很强大这一结论,因此该项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

B项,“存在其他粒子”并不是题干结论所隐含的前提,因为题干的结论表明肯定是有一些物质存在的,排除。

C项,题干已经说明物质之间是相互吸引的,宇宙应该减速膨胀,而非加速膨胀,排除。

D项,“黑洞”在题干中并未提及,无法说明星系里是否存在能产生非常强大的吸引性引力的物质,该项为无关项,排除。

故本题选A。20.现在,高等学校的学费是中等及以下收入家庭难以负担的,但是,仍然有许多家长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大学。有人说,这是因为高等教育是一项很好的投资。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以上说法提出质疑?

A.现在就业形势很严峻,很多单位招聘人员的时候都要看学历

B.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社会更多地依赖脑力劳动,对大学学历的回报进一步提高

C.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原来需要高科技人才承担的工作现在可以雇用只需简单操作键盘的工人来干

D.在25岁至30岁的人当中,只有高中学历的失业率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3倍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许多家长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大学是因为高等教育是一项很好的投资。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学历不可或缺,凸显了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具有加强作用。

B项:增加论据。对大学学历的回报进一步提高说明高等教育是一项很好的投资,具有加强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未来更多的工作趋于简单化,说明高等教育不再具有优势,通过举反例反驳了论点,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论据。高中学历失业率更高,说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相比仅有高中学历者具有明显优势,举例说明高等教育是一项很好的投资,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21.一位研究员研究100名已故运动员的定妆照,根据照片上的面部表情把这些运动员分成三种类型:“面无表情型”“露齿微笑型”和“开怀大笑型”。研究员发现这100名已故运动员中,“面无表情型”的人平均寿命为72.9岁,“露齿微笑型”的人大约能够活到75岁,而“开怀大笑型”的人平均寿命则达到79.9岁。因此该研究员认为,处世态度会影响人的寿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该研究员的观点?

A.这100名运动员国籍不同,从事的运动项目也不同

B.定妆照上的表情可以大致反映出一个人的处世态度

C.运动员采取何种表情拍照是根据摄影师要求而定的

D.“开怀大笑型”的运动员更乐于交际,且情商更高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处世态度会影响人的寿命。

论据:100名已故运动员的定妆照中,“面无表情型”的人平均寿命为72.9岁,“露齿微笑型”的人大约能够活到75岁,而“开怀大笑型”的人平均寿命则达到79.9岁。

本题论据是在说从定妆照来看,笑容越明显的运动员平均寿命越长,从而得到论点处世态度会影响人的寿命。论据说的是定妆照中的表情,而论点说的是处世态度,论据论点话题不一致,优先考虑拆桥的方式进行削弱。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讨论的国籍、运动项目和题干讨论的定妆照表情以及处世态度均无关系,无关选项,无法削弱,排除;

B项:该项说明定妆照的表情和处世态度是有关系的,建立论据论点之间的联系,搭桥选项,无法削弱,排除;

C项:运动员采取何种表情拍照是根据摄影师要求而定的。说明定妆照的表情只是摄影师设计的,不能传递运动员本身的处世态度,切断论据论点之间的联系,拆桥选项,可以削弱,当选;

D项:该项讨论的乐于交际、情商高和题干讨论的定妆照表情以及处世态度均无关系,无关选项,无法削弱,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题干观点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观点,即“处世态度会影响人的寿命”;论据为“100名已故运动员的定妆照中,‘面无表情型’的人平均寿命为72.9岁,‘露齿微笑型’的人大约能够活到75岁,而‘开怀大笑型’的人平均寿命则达到79.9岁”。要质疑题干观点,可以说明定妆照中表情不代表处世态度。题干论点:处事态度会影响人的寿命。题干论据:100名已故运动员的定妆照中,“面无表情型”的人平均寿命为72.9岁,“露齿微笑型”的人大约能够活到75岁,而“开怀大笑型”的人平均寿命则达到79.9岁。

A项,运动员的国籍和运动项目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质疑题干观点。

B项,定妆照的表情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处世态度,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观点。

C项,说明定妆照的表情和运动员的处世态度无关,不能由此得出处世态度和平均寿命的关系,切断了论据与论点的联系,质疑了题干观点。

D项,运动员是否乐于交际且情商如何,与题干论述没有必然联系,不能质疑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处世态度会影响人的寿命。

论据:研究100名已故运动员的定妆照,发现“面无表情型”人平均寿命为72.9岁,“露齿微笑型”的人大约能够活到75岁,而“开怀大笑型”的人,平均寿命则达到79.9岁。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选项中所提及的运动员国籍以及其从事的运动项目,与论点中所讨论的处事态度和人的寿命之间的关系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建立联系。该项在论据描述的定妆照上的表情和论点提及的处事态度之间建立了联系,具有加强作用。

C项:切断联系。该项指出定妆照上的表情是由摄影师决定的,与运动员本身的处事态度无关,拆掉了论据定妆照与论点处世态度的联系,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定妆照“开怀大笑型”运动员更“乐于交际”,与论点讨论的处世态度和人的寿命之间的关系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22.战:斗:战斗

A.欢:迎:欢迎

B.学:习:学习

C.勤:劳:勤劳

D.发:行:发行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三个词项间的关系,分析发现,前两个词项都有第三个词项的含义,二者是近义关系。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战斗”由“战”和“斗”组成,“战”和“斗”都有“战斗”的含义,二者是近义关系。

A项,“欢迎”由“欢”和“迎”组成,但“欢”指快乐和高兴,“迎”指迎接,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学习”由“学”和“习”组成,且“学”和“习”都有“学习”的含义,二者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勤劳”由“勤”和“劳”组成,但“勤”指尽力多做或不断地做,“劳”指劳动、劳苦等,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发行”由“发”和“行”组成,但“发”指送出、产生、发生等,“行”指行走、可以、做等,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23.化学中的自发反应是指在给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加能量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在自发反应过程中有可能需要外加能量,但外加能量的目的不是改变“给定条件”,而是维持“给定条件”。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自发反应的是:

A.MnO2作催化剂加入H2O2中,发生催化反应,产生H2O和O2

B.100kPa条件下,将CaCO3加热到900℃,分解生成CaO和CO2

C.H2O在通电的情况下产生H2和O2

D.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自发反应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在给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加能量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自发反应定义的关键信息为:在给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加能量就能自动进行反应。

A项,给定条件是添加催化剂,此后不用外加能量就能自动进行反应,符合定义。

B项,给定条件是一定的压强和温度,此后不用外加能量就能自动进行反应,符合定义。

C项,H2O要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产生H2和O2,通电属于外加能量,没有外加能量则不能自动进行反应,因此该项不属于自发反应。

D项,给定条件是光照,此后不用外加能量就能自动进行光合作用,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A选项中的催化剂,B选项中的加热,C选项中的通电,D选项中的光合作用,都是外加能量,要想选一个不属于“自发反应”的选项,根据题干,需要判定哪一个外加能量属于改变条件,而非维持条件。比较四个外加能量,催化剂是用来加速催化的,而光合、加热和通电相比,只有“通电”是无法自然形成的,相比较而言更属于改变条件的范畴。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注:从化学常识角度而言,其实B项的加热,D项的光合作用在某些情况下也属于非自发反应,但是通电一定不属于自发反应,只要通电停止,反应也会立刻停止。也就是说,BD有可能符合定义,也有可能不符合定义,但是C一定不符合定义,故相比较而言,正确答案也是C选项。

24.许多影视放映场所为了增加其票房收入,把一些并不包含有关限制内容的影视片也标以“少儿不宜”。

这些影视放映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确信以下哪组断定?

Ⅰ“少儿不宜”的影视片对成年人无害

Ⅱ观众中成年人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少儿

Ⅲ成年人普遍对标明“少儿不宜”的影视片感兴趣

A.Ⅰ和Ⅱ

B.Ⅰ和Ⅲ

C.Ⅱ和Ⅲ

D.Ⅰ、Ⅱ、Ⅲ​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许多影视放映场所为了增加其票房收入,把一些并不包含有关限制内容的影视片也标以“少儿不宜”

论据:无明显论据

根据提问方式,是要找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所以属于加强论证。

第二步:逐一分析。

Ⅰ中“少儿不宜”的影视片对成年人无害,与增加其票房收入无直接关系,如果“少儿不宜”的影视片对成年人有害,其实也是有可能增加其票房收入的,所以属无关选项,不能加强;

Ⅱ中成年观众在数量上要大大超过少儿观众,通过限制少儿观众满足成年观众从而增加其票房收入,加强论点;

Ⅲ中成年人普遍对标明“少儿不宜”的影视片感兴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年观众,从而增加其票房收入,加强论点。

故正确答案为C。25.爸爸、妈妈只要有一个人在家时,孩子可以留在家里;爸爸、妈妈都出差时,家中必须有人照顾孩子,才能把孩子留在家里。

根据以上条件,下列判断必定成真的是(

)

A.爸爸出差时,孩子不能留在家里

B.妈妈出差时,孩子不能留在家里

C.孩子不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外出

D.爸爸、妈妈出差时,可以由外祖母在家照顾孩子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

①爸爸在家

妈妈在家

=>

孩子留在家

②孩子留在家

=>

家中有人照顾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根据①可知,“或”命题其中一项为真,即“或”命题为真,已知“爸爸出差”,但妈妈是否在家,不知道,故不能推出“孩子不能留在家里”,排除;

B项:同A项,根据①可知,“或”命题其中一项为真,即“或”命题为真,已知“妈妈出差”,但爸爸是否在家,不知道,故不能推出“孩子不能留在家里”,排除;

C项:题干中并未提到孩子不能与爸妈一起外出,排除;

D项:根据②可知:孩子留在家

=>

家中有人照顾,既然有人照顾,那么可以是外祖母在家照顾,可以推出,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只要”等,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爸爸或妈妈在家→孩子留在家里

②(爸爸和妈妈都出差时)孩子留在家里→有人照顾孩子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爸爸出差,但妈妈是否出差不知道,即不确定是对①的“肯前”或“否前”,无法推出“孩子不能留在家里”,排除;

B项:妈妈出差,但爸爸是否出差不知道,即不确定是对①的“肯前”或“否前”,无法推出“孩子不能留在家里”,排除;

C项:题干未提及“孩子是否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外出”,无法推出,排除;

D项:“爸爸、妈妈都出差,孩子在家”是对②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有人照顾孩子,而选项中“可以由外婆照顾”,是一种可能性表述,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D选项。26.关于诗词中的词语,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中的“金乌”指的是太阳

B.“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中的“青眼”指的是轻视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中的“望帝”指的是唐玄宗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中的“寒食”指的是中元节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出自韩愈所作的《李花赠张十一署》,意思是承载着金鸟的太阳从海底升起,红光照射,青霞披开。其中“金乌”是太阳的别名,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之一,也被称为“赤乌”。

B

项错误:“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出自杜甫的《短歌行

·

赠王郎司直》,意思是仲宣楼那边已经是春末,我以钦佩的眼光看着你,高声歌唱,寄予厚望。其中,“青眼”指对人表示好感,而“白眼”则表示藐视。

C项错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出自李商隐所作的《锦瑟》,意思是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其中“望帝”一般是指杜宇,传说中商末周初蜀地的君子,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忘身死,死后魂化为鸟,就是杜鹃,暮春啼苦,声音悲凄。意思是杜宇托春心于杜鹃。

D项错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韩翃所作的《寒食》,意思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其中“寒食”是指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七月十五祭祖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故正确答案为A。27.(

对于

小说

相当于

琴弦

对于

A.写实;音乐

B.浪漫;乐器

C.情节;竖琴

D.诗歌;吉他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小说”可以是“写实”的,二者属于或然属性关系,“琴弦”与“音乐”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小说”可能是“浪漫”的,二者属于或然属性关系,有的“乐器”上有“琴弦”,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或然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小说”具有“情节”,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竖琴”上有“琴弦”,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小说”与“诗歌”是不同的文学体裁,二者属于并列关系,“琴弦”是“吉他”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28.常绿树并非真的不落叶。实际上,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树叶都是要脱落的,区别在于,叶子是树枝上生存的长短不一,落叶树的叶子一般仅存活几个月,而常绿树种的冷杉叶子可活12年,松树叶子可活3~5年。因此,每当冬季来临,落叶树的叶子同时枯死脱落,而常绿树往往是新叶长出老叶才脱落。而且,常绿树的叶子一般细而厚,表面有一层蜡质,水分蒸发较慢,鲜因缺水枯死。这样从全树来看就终年常绿,所以,有“松柏长青”的说法。

这段文字适合做标题的是:

A.松柏长青的秘密

B.树叶的不同命运

C.落叶树与常绿树

D.树木的新陈代谢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说明常绿树并非不落,并通过落叶树和常绿树的对比来解释“常绿树并非真的不落叶”的原因。尾句由结论词“所以”引出文段重点。文段结构为“分—总”结构,重点说明了“松柏常青”的原因。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适合作为文段的标题。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树叶的不同命运”,话题太宽泛,而文段主要在分析“松柏常青”的原因。C项:将“落叶树”与“常青树”并列,文段主要谈论的是“常青树”常青的话题,并非两者同等重要。D项:“树木的新陈代谢”无中生有。

29.有一排长椅总共有20个座位,其中有些座位上已经有人就坐。现又有一人准备就坐,但是此人发现,无论怎么选择座位,都会与已经就坐的人相邻,则原来至少已经有多少人就坐?

A.8

B.7

C.6

D.5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其他最值构造,用枚举法解题。

第二步,由“无论怎么选择座位,都会与已经就坐的人相邻”可推知,在安排座位时要保证相邻的三个座位中必有一个人就坐,并且将此人安排在中间位置为最优方案,这样可以保证此人左右两个位置可以满足与已经就坐的人相邻,列举情况如下:

第三步,由图可知,原来至少已经有7人就坐。

因此,选择B选项。

30.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

)决定。

A.同级人民检察院检查委员会

B.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C.同级人大常委会

D.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所以,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因此,选择A选项。

31.一位搏击高手参加比赛,自负地以为一定可以夺得冠军,却不料在最后的赛场上遇到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搏击高手发觉,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方的破绽。他觉得很羞耻,愤愤不平地回去找到师父,央求师父找出对手的破绽。师父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道线,要他在不擦掉这条线的前提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搏击高手苦思不解,请教师父。师父在原先那条线的旁边,又画了一道更长的线。师父说:“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短兵相接,智者为王

B.狭路相逢,勇者必胜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勤学苦练,敌弱我强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前后文语句的衔接呼应。由设空位置可知,填入句子可能是文段的总结句。本文为一则寓言,师父的话是寓意所在,需要考生分析故事并引申深层含义。分析可知,在不擦掉线的基础上让这条线变短的办法是画一条更长的线,即在对手很强的情况下,只有提高自己才能胜利。A项强调的是以智取胜。B项强调的是以勇取胜。C项强调的是以知取胜。D项强调的是以勤取胜。只有D项强调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文意一致,当选。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文语境。师父说的话是为了解释自己的行为,所以横线处要填的内容,主要看师父的做法即可。地上已经画的线代表对手,新画的线代表搏击高手。使已画的线变短的方法就是画一条更长的线,即在不改变对手的前提下,让对手变弱的方法是提高自己。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此填入语句位于文段结尾,实为对文段所表达道理的概括总结。文段以画线长短隐喻搏击高手与对手的实力对比。在不擦掉这条线的前提下,让这条线变短的方法,只能是再画一条更长的线;其引申的内涵即为只有通过勤学苦练,提高自身实力,才能够比对方更强,意即以更强的实力对比出对手的弱小。D项表述与文段中心相符,当选。A项强调“智慧”,B项强调“勇敢”,C项强调“了解对方”,都与文意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32.合家∶阖家

A.厉害∶利害

B.比划∶笔画

C.学历∶学力

D.呵斥∶呵叱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合家”与“阖家”都指全家,二者属于全同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厉害”指具备有某项特殊超凡的技能,或是能做一般人做不了的事情,“利害”指关系,祸害,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比划”是一种肢体语言,与“笔画”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学力”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知识水平,“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可证明“学力”,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D项:“呵斥”与“呵叱”都指大声责备,二者属于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33.这是中国式的隐忍,中国人像野草一样,即使遭遇地火焚烧的大灾难,他们仍然熬得住,挺得牢,来年春天,又会满山遍野绽放新绿。一个人可以有许多品德,但基本的品德,我认为是“熬”这个字。一个人懂得了“熬”,就说明他有信念,他有坚持,他有原则,咬紧牙关能熬下来,他就是一个个性英雄,虽败犹荣。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中国人的忍耐和坚强

B.中国人的信念和原则

C.中国人能够战胜任何灾难

D.中国人的英雄气概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中国人隐忍的品质,“像野草一样”,正是隐忍的品质所体现出的忍耐与坚强。接着作者提出人应该具备基本的品德——“熬”。在文段最后作者对“熬”这种品质做了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再次肯定了“熬”即“隐忍”的品质。通过分析文段可知,整个文段都在围绕“隐忍”进行解释说明,重在赞美肯定中国人身上的“隐忍”的品质,也就是忍耐和坚强的品质。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和D项:位于尾句,属于“熬”即“隐忍”的表现,均表述片面。C项:“够战胜任何灾难”表述过于绝对,文中体现的是中国人遇到问题能咬紧牙关“熬下来”,而不是“战胜”。

34.8GG8EG

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在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7KK4HK

B.4DD4WD

C.6EE6EG

D.8UUU8Y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观察题干,可以发现题干中有两个数字相同,第一、二、四个字母相同。选项中,只有B项与题干一致。

故正确答案为B。

35.①近年来,人们对甜味零食、含糖饮料的需求越来越大,摄入的添加糖也与日俱增

②碳水化合物是一系列只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的物质,糖类就是种类繁多的碳水化合物中的一类

③许多食物(比如水果)中天然都含有糖,我们吃下这些含有糖类的食物后,可以吸收并释放能量,支持身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④添加糖的形式很多,我们熟知的白砂糖、红糖、冰糖、糖浆都属于添加糖

⑤这对我们的身体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⑥“添加糖”与天然糖相对应,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增加食物的甜味而额外添加进食物中的糖

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⑤⑥④②③

B.②③⑥④①⑤

C.③②⑥⑤①④

D.④①⑤③②⑥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①句“近年来”为时间状语作背景铺垫,符合首句特征,保留。②句为下定义引出话题,保留。③句与②句相比,③句说“许多食物中天然都含有糖”,并解释说明吃含糖类食物后的作用,②句引出“糖”的话题,根据逻辑关系,应该先引出②句话题,再具体解释,所以②在③前,且②③句话题一致,应该捆绑。④句与⑥句相比,⑥句引出“添加糖”的话题,④句具体解释添加糖的形式,因此⑥在④句之前,排除C项和D项。

第二步,对比A项和B项。观察④句,④句话题为“添加糖”,②句话题为“碳水化合物”,④②话题不一致,排除A项。验证①句话题为“摄入的添加糖也与日俱增”,④①话题一致,可以捆绑。且⑥句“‘添加糖’与天然糖相对应”,②③句正是“糖”的话题,②③⑥捆绑,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文案

36.管理者(例如:经理)在人际关系方面,需要扮演下列哪些角色(

)。

A.挂名领导

B.联络者

C.设计人员

D.领导者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A项正确,管理者扮演的第一种角色是挂名领导。挂名领导或头面人物即所有的管理者都要履行一些礼仪性或象征性的义务,他作为一种代表,代表一个组织或一个机构的象征。如代表组织参加典礼并演讲、接待和欢迎来宾,执行一些签字等活动时,管理者扮演的就是挂名领导的角色。

B项正确,管理者扮演的第二种角色是联络者。因为组织所具有的社会性,使它和周围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联络者是指管理者扮演与组织内部和外界个人或机构之间联络和协调的角色,这种联络通常都是通过参加外部的各种会议,参加各种公共活动和社会事业来实现的。通过联络者的角色,管理者把组织和外部环境联结起来,以扩大组织的信息来源及提升组织的地位。

C项错误,设计人员不属于管理者在人际关系方面需要扮演的角色。

D项正确,管理者扮演的第三种角色是领导者。任何组织都要求它的管理者不断地对下属进行引导和激励,以协调好成员个人需要与组织需要的一致,包括聘用、培训、激励、训练和评价员工。

故正确答案为ABD。37.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和是319,已知商是21,余数是6,问被除数是多少?

A.237

B.258

C.279

D.290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此题可以设除数为x,则被除数是21x+6,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319列式求解。设除数为x,由题意可知,21x+6+x+21+6=319,解得x=13,故被除数为13×21+6=279。故本题选C。38.所谓历史,通俗地讲就是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如果从时间尺度来讲,历史是增加了时间尺度标记的现实。而所谓现实,就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因此,也可以说从时间尺度讲是标度为零的事实。实际上,如果从时间轴来看,作为时间零标度的现实一直是在持续变动的。这种变动使得时间尺度轴上的绝大多数事实,都飞快地成为历史,只是其所具有的时间刻度是不同的。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均可载入历史

B.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的历史史实

C.不同时段的历史仅是记载的时间刻度不同

D.历史与现实的区分主要依据已然或者未然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实,现实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实际上”表转折,转折后强调作为时间零标度的现实是持续变动的,这些变动使这些事实正飞快地成为历史。总结文段,文段强调转折后的内容,即每时每刻发生的事实也都是历史,对应B项。

A项,“均可载入历史”表述绝对,与文段不符,文段中为“绝大多数事实,都飞快地成为历史”,排除;

C项,“记载”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且“仅是”过于绝对,排除;

D项,为转折之前的内容,且文段介绍历史是已经发生的,现实是正在发生的,“未然”与文段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公共治理研究:历史为什么是重要的?》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理解。解答本题首先应分析文段结构。文段为转折结构,转折词“实际上”之后的内容为文段论述重点,正确答案应与此相符。

文段首先指出历史和现实在时间尺度上的区别;接着以“实际上”转折,论述了事实与历史在时间轴上的变化关系,说明现实的持续变动使绝大多数事实都飞快地成为历史。转折后为文段重点,即文段主要是在强调历史是持续、不间断地发生着的。B项表述与此一致,当选。

A项,“均可载入历史”无中生有且表述绝对,排除。

C项,未体现历史的持续变动性,且“仅是”表述绝对,排除。

D项,“历史与现实的区分”是转折前的内容,非文段论述重点,且由“而所谓现实,就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可知,“未然”表述有误,排除。

故本题选B。

39.纪要需要把握基本要求,以下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文一般由前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B.前言部分交代会议概况,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发言人、会议目的和任务、主要议题等

C.纪要需标注发文机关,也可以列出若干附件

D.结尾部分一般标注出席人员、列席人员、缺席人员信息和文件公开属性等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础知识。

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会议纪要的正文一般由前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交代会议概况,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发言人、会议目的和任务、主要议题等。会议纪要的主体部分是核心内容,写好主体部分决定着会议纪要的质量,主体部分按照逻辑关系可以分成三块:一是会议的精神;二是会议的成果;三是会议的要求。结尾部分一般标注出席人员、列席人员、缺席人员信息和文件公开属性等,和其他公文不同,会议纪要结尾不标注发文机关,一般没有附件。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40.①城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大众的重视

②不过,随着人们防尘要求的提高,纱布口罩已逐渐难以满足要求

③实验证明,具备足够层数的纱布口罩能够滤除相当一部分粉尘和细菌

④在环境改良难以完成的背景下,找一副靠得住的口罩就成了最实用的个人防护方式

⑤起初,人们使用多层脱脂纱布制成的口罩进行防护

⑥纱布口罩厚实而吸汗,可重复使用,易于洗涤,价格便宜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⑥③②⑤①

B.③④①⑥⑤②

C.①⑤⑥③②④

D.⑤②①④③⑥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对比选项,确定首句。通过观察选项可知本题首句存在于①③④⑤句当中。①句说的是当前大众越来越重视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③句说的是纱布口罩能够阻挡一部分粉尘和细菌;④句说的是需要口罩来进行防护;⑤句说的是人们最早用纱布口罩来防护。对比四句话,①句提出了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危害这一话题,而③④⑤则是在具体的说明通过口罩的方式来防护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危害的办法,因此①适合当首句。答案锁定C项。

第二步,带入验证。①句提出了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危害这一话题;⑤句说最初人们用纱布口罩进行防护的办法;⑥③两句说的是纱布口罩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②句说的是纱布口罩逐渐难以满足人们对防尘的要求;④句针对前句纱布口罩难以满足要求的问题指出需要找一副靠得住的口罩。句与句之间话题相互衔接,符合行文逻辑。

因此,选择C选项。

41.某男子被已有情人抛弃后,仍留有念想,便翻窗进入情人家中,想找到情人的照片或饰品留作纪念,一无所获。他离开时顺手拿走桌上价值1000元的手表一支,自行翻窗离开。本案中该男子的行为(

)。

A.构成盗窃罪

B.不构成犯罪

C.构成非法侵人住宅罪

D.构成侵占罪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A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该男子拿走手表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C项错误,非法侵入住宅罪是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或者经要求退出仍拒绝退出,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和居住安宁的行为。所谓"侵入",一般认为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未经住宅主人允许,不顾主人的反对、阻挡,强行进入他人住宅;二是进入住宅时主人并不反对,但主人要求其退出时拒不退出。该男子行为不符合非法侵入住宅罪。

D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该男子行为不符合侵占罪。

故正确答案为A。42.从所给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由直线构成,且由内外两部分组成,考虑数内外图形直线。第一组图形的外部直线数分别为6、8、4,内部直线数分别为3、6、3,直线数外减内的差分别为3、2、1,构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第二组的外部直线数分别为3、3、?,内部直线数分别为5、6、?,直线数内减外的差分别为2、3、?,那么?应选择一个直线数内减外的差为4的图形,构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只有B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B。43.高油价时代,如何节油成为车主们关注的焦点,于是各种节能产品_____,汽油清净剂、节油贴、节油丸、省油精等等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应运而生层出不穷

B.供不应求五花八门

C.应接不暇举不胜举

D.琳琅满目屡见不鲜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成语辨析,都是常见常考的成语。A项“应运而生”是指顺应时机而产生,符合文中提到的“节油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一个时机,保留;B项“供不应求”即供应不能满足需求,文中没有表明供求之间的关系,可排除;C项“应接不暇”是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放在此处搭配不当,可排除;D项“琳琅满目”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不符合语境,排除。故基本确定正确答案为A项。

以第二空做验证,“层出不穷”体现出不断出现的动态发展过程,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A。

【出处】东方网:《汽车稳压节油器:是高科技还是大忽悠?》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辨析第一空词语的含义,选择与文意相符的词语。第二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