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2022年12月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人民政府张安屯街道办事处招考3名公益性岗位人员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各地真题-综合能力拔高(共200题)1.某单位决定对12个部门的员工进行轮岗,要求每位员工必须轮换到12个部门中的其他部门任职,则不同的轮岗方案有(
)。
A.12种
B.78种
C.121种
D.144种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排列组合中的错位重排问题,记需要重排的元素为n,n个元素错位重排的方法数记作,根据错位重排的公式:,则12个部门的错位重排方法数为:,显然可以被11整除,只有121可以被11整除。
【备注】本题题干表述不清,12个部门每个部门具体有多少人不清楚,若默认将每个部门的员工看成一个整体,就相当于12个员工进行轮岗,根据错位重排,轮岗方案应为,确实为11的倍数,但结果应远大于121,则本题也没有正确选项。
因此,对于本题,学员掌握基本解题思路即可。2.下列选项,不属于行政执行中行政手段的是:
A.命令
B.控制
C.罚款
D.规定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执行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决策中心发出决策指令,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动。行政执行中的经济手段是指行政机关运用包括税收、罚款、政府开支、政府合同、利息在内的各种经济杠杆,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通过调节经济变量的关系,达到行政执行的目的。所以罚款属于行政执行中的经济手段,不属于行政手段。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行政执行中的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行政机关内部层级节制的机制,通过命令、指挥、控制、规定、指令等实施政策执行的方法。行政手段的优点在于它具有强制性,并且能够依托行政体制内的各种行政资源,迅速有力地推动行政执行的实施。所以命令属于行政执行中的行政手段。A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行政执行中的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行政机关内部层级节制的机制,通过命令、指挥、控制、规定、指令等实施政策执行的方法。行政手段的优点在于它具有强制性,并且能够依托行政体制内的各种行政资源,迅速有力地推动行政执行的实施。所以控制属于行政执行中的行政手段。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行政执行中的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行政机关内部层级节制的机制,通过命令、指挥、控制、规定、指令等实施政策执行的方法。行政手段的优点在于它具有强制性,并且能够依托行政体制内的各种行政资源,迅速有力地推动行政执行的实施。所以规定属于行政执行中的行政手段。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3.《史记》又叫《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记载了从传中的黄帝到汉文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题中“汉文帝”说法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
)。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同,都有时钟图案,时针、分针和秒针,但每一幅图中指针方向发生明显变化,考虑旋转。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图形中指针方向发生变化,以时针刻度一格为单位,变化规律为:时针顺时针方向依次旋转1、2、3格,问号处应顺时针旋转4格,即时钟指向4点钟方向;分针顺时针方向依次旋转2、3、4格,问号处应顺时针旋转5格,即指向时钟的9点钟方向;秒针顺时针依次旋转3、4、5格,问号处应顺时针旋转6格,即指向时钟的3点钟方向,只有B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
5.下列关于我国C919大型客机研发意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A.社会效益方面,C919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B.技术方面,C919能提升我国航空工业研发能力,促进航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民航工业水平
C.军事方面,以C919为平台改装成大型军用特种飞机的潜力巨大,短期内实现其军民两用前景良好
D.经济方面,C919使我国民航不再依赖进口中层干线客机,打破了西方航空垄断,进而节省外汇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C919项目在技术、经济、军事等方面具有很大积极意义。
A项正确,在社会效益方面,C919项目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增加大量高收入的就业岗位,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B项正确,在技术方面,C919能够锻炼中国航空工业在干线客机方面的设计和制造能力,锻炼一批航空人才,提升中国民用航空工业水平。
C项错误,在军事方面,用C919改装预警机、高新机等大型军用特种飞机的潜力巨大。事实上,从西方国家大型军用特种飞机改装经验来看,选择的都是经过市场验证,证明是性能可靠、安全成熟的干线客机平台。比如,日本空自现役主力大型空中预警机E-767采用的是1984年交付的波音767-200ER,而波音公司进行首架E-767机体改装工作的时间已经是11年后的1995年。C选项后半句“短期内实现其军民两用前景良好”表述错误。
D项正确,在经济方面,C919不仅能使中国民航不再依赖于从欧美进口波音和空客的中层干线客机,并且打破欧美航空巨头垄断,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成就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在军事方面,因运20肥硕的身躯和20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并不适合改装为特种飞机。而用C919改装预警机、高新机等大型军用特种飞机的潜力巨大。虽然现阶段的C919改装成军用战机的概率微乎其微,但在将来,中国完全掌握C919的全部技术并100%实现国产化之后,C919实现军民两用的可能性并非一点也没有。由此可知,C919短期内并不能实现军民两用。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C项中短期内实现过于绝对和片面化,这种表述往往是错误的。C919研发的意义:①在经济方面,C919能使中国民航不再依赖于从欧美进口波音和空客的中层干线客机,从而打破欧美航空巨头垄断,为国家节省大量外汇。
②在军事方面,因运-20过于肥硕的身躯和20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并不适合改装为特种飞机。而用C919改装预警机、高新机等大型军用特种飞机的潜力巨大,C919完全可以实现一个平台、军民融合、系列发展的模式,实现军民两用。
③在社会效益方面,C919项目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增加大量高收入的就业岗位,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④在技术方面,C919能锻炼中国航空工业在干线客机方面的设计和制造能力,锻炼一批航空人才,提升中国民用航空工业水平。
⑤在国际地位方面,C919也是中国参与先进制造业国际合作的成果,是开放中国的一张生动名片。C项短期内实现军民两用的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6.北京城最早的基础是唐代的幽州城。在此后的一千年中,北京曾经有过四次大规模的发展,或扩建,或新修,分别为金代的中都、元代的大都、明代早期所修的内城及中叶以后所建的外城。北京的凸字形城墙就是这样完成的。清代承继了明朝的北京,对城市的整体布局系统未加改动,一直到了现代。
根据这段文字,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北京城首次大规模发展是在元代
B.北京城在明代早期扩建了外城
C.北京城的凸字形城墙形成于明代
D.北京城的整体布局在历史上没有大的改动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北京曾经有过四次大规模的发展,或扩建、或新修,分别为金代的中都、元代的大都、明代早期所修的内城及中叶以后所建的外城”,选项中将“金代”偷换为“元代”,属于偷换概念,与原文不符。B项对应“明代早期所修的内城及中叶以后所建的外城”,选项中将“明代早期所修的内城”偷换为“明代早期扩建了外城”,属于偷换概念,与原文不符。C项对应“明代早期所修的内城及中叶以后所建的外城,北京的凸字形城墙就是这样完成的”,符合原文。D项对应“清代承继了明朝的北京,对城市的整体布局系统未加改动,一直到了现代”,文段说的是“清代继承了明朝的北京之后未加改动”,并非“历史上没有大改动”,属于曲解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结合选项,在文段中找到与之对应的信息,并进行一一对照,从而判断其说法是否正确。同时,需要注意,这类题目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无中生有、过于绝对、颠倒黑白、偷换概念等。由文段“北京曾经有过四次大规模的发展,或扩建,或新修,分别为金代的中都、元代的大都、明代早期所修的内城及中叶以后所建的外城”可知,北京城首次大规模发展是在金代,且北京城在明代中叶以后扩建了外城,A、B两项不正确。
由“明代早期所修的内城及中叶以后所建的外城……北京的凸字形城墙就是这样完成的”可知,C项表述正确。
由末句可知,文段说的是清代以后北京城的整体布局没有大的改动,而不是“历史上”没有。D项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北京城首次大规模发展是在金代,A项错误;北京城在明代中叶以后修建的外城,B项错误;北京城的整体布局系统在清代以后没有大的变动,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7.少年儿童对声音非常敏感,他们能够通过“听”轻松地记住那些语言优美的古诗文。一位著名的美学家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说:“我幼时全读的是《尚书》《左传》。《诗经》我没正式地读,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于今我记得最熟的经书,除《论语》外,就是听会的一套《诗经》。”另一位语言学家回忆儿时的学习情景时也说:“我们都觉得晚上念诗比白天念书轻松一点儿。我念的是《唐诗三百首》。我哥哥跟姊妹们另外还念《千家诗》跟别的诗集。他们念的诗,我就是没念也渐渐地背得出来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背诵诗文应该“从娃娃抓起”
B.背诵诗文首选经典诗词名篇
C.背诵诗文要发挥听觉记忆作用
D.背诵诗文随意的听比刻意的念效果更好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指出少年儿童能够通过“听”轻松地记住语言优美的古诗文,接下来通过美学家和语言学家儿时背诵诗文的经历进行举例论证,再次说明了听觉记忆对于背诵诗文的重要作用,对应C项,符合文意。
A项,“应该从娃娃抓起”强调的是幼年时期的重要性,而文段重在强调听觉记忆的重要性,偏离中心,排除。
B项,“首选经典诗词名篇”无中生有,排除。
D项,文段并未将“听”和“念”进行对比,无端比较,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古诗文背诵:是负担,还是捷径?》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少年儿童对声音非常敏感,能够通过“听”轻松记住古诗文。之后举了美学家的例子:幼年时,《诗经》没正式读,只听了,就能记得很清楚,说明了“听”的重要性。之后又举了语言学家的例子:哥哥姊妹们念过的诗,自己即使不念也能背出来,也说明了“听”的重要性。文段是“总—分”结构,“总”即文段首句“少年儿童对声音非常敏感,能够通过‘听’轻松记住古诗文”,也就是“听”很重要。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快速阅读文段可知,文段为总分结构,即“提出观点——举例论证”,选择与观点句表述一致的一项。文段先提出观点——少年儿童对声音非常敏感,可以通过“听”轻松地记住语言优美的古诗文;接着通过一位美学家和一位语言学家儿时的经历予以佐证。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听觉对背诵古诗文的重要作用。C项与此相符,当选。
A、B两项均未体现“听”这一关键词,排除。D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未将“随意地听”与“刻意地念”的效果进行比较,排除。故本题选C。8.一直以来,世界音乐界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的和声艺术,复调音乐仅存于西方。上个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被中国著名音乐家郑律成偶然发现。1986年贵州侗歌合唱团赴法国演出时引起轰动,音乐界惊叹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从此改变了中国没有复调音乐的说法。侗族大歌“众低独高”、复调式的多声部合唱方式,是中外民间音乐所罕见的。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贵州侗歌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B.侗族大歌具有民间音乐所罕见的合唱方式
C.世界音乐界一向比较重视西方的复调音乐
D.侗族大歌改变了音乐界对中国音乐的认识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音乐界惊叹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从此改变了中国没有复调音乐的说法”,正确。B项对应“侗族大歌‘众低独高’、复调式的多声部合唱方式,是中外民间音乐所罕见的”,正确。C项,文段只说“复调音乐仅存于西方”,并未说明世界音乐界一向比较重视西方的复调音乐,错误。D项对应“音乐界惊叹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从此改变了中国没有复调音乐的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9.广域网与局域网的区别是:
A.前者网络节点多
B.前者B类IP地址网络
C.后者地域范围小
D.后者C类IP地址网络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知识。
第二步,广域网(缩写为WAN),是连接不同地区局域网或城域网计算机通信的远程网。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所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能连接多个地区、城市和国家,或横跨几个洲并能提供远距离通信,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局域网的覆盖范围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之内,其具备的安装便捷、成本节约、扩展方便等特点使其在各类办公室内运用广泛。所以,局域网的覆盖范围要比广域网的范围小。C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10.据统计结果显示,在韩国由于“心理问题”接受心理咨询的大学生数量大幅增加,以延世大学咨询中心为例:2003年咨询案例为1364件,到了2006年达到3485件,增加了1.5倍。首尔大学的大学生活文化院咨询人数也是从2004年的191人,增加到2005年的285人、2006年的320人,呈逐年递增趋势。
下列哪个成立,最能严重削弱“咨询案大幅上升的原因是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的观点?
A.未来前途和就业方面的精神压力增大,承受精神痛苦的韩国大学生骤增
B.2004年以前韩国的大学生即便出现心理问题也基本不接受心理咨询
C.调查表明,最近几年,韩国某大学咨询中心的咨询案件反而呈下降趋势
D.从2005年开始韩国许多大学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的论点是“咨询案大幅上升的原因是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论据是韩国一些大学的统计数据。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正确与否。
A项说明“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这是对题干中原因的加强,A错误;
B项中“2004年以前韩国的大学生即便出现心理问题也基本不接受心理咨询”说明咨询案大幅上升不是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导致的,而是心理咨询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上升导致的,这削弱了观点,B项正确;
C项中韩国某大学只是个例不具有普遍性,不能对观点进行整体削弱,C项错误;
D项中“成立咨询中心”在题干中并无涉及,D项是无关项,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在韩国由于“心理问题”接受心理咨询的大学生数量大幅增加。
论据:延世大学咨询中心的咨询案例增多,首尔大学的大学生活文化院的咨询人数增多。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因未来和就业方面承受精神痛苦的韩国大学生骤增,进一步说明了是出于“心理问题”,具有加强作用。
B项:增加反向论据。说明咨询案例大幅上升也可以是因为由于接受心理咨询的人多了,并不一定是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了,具有削弱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韩国某大学咨询中心的咨询案件反而呈下降趋势”出现反面例子,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成立咨询中心”与论点“接受心理咨询的大学生数量大幅增加是因‘心理问题’”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第四步,强度比较。
B项说明并不一定是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了,削弱了论点“由于心理问题”,而C项某大学仅是个体,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对论点进行整体的削弱,削弱力度较弱,B项力度强于C项。
因此,选择B选项。11.在50年代,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9%,60年代为11%,70年代为6%,80年代不到4%。随着森林覆盖率的逐渐减少,植被大量破坏,削弱了土地对雨水的拦蓄作用,一下暴雨,水卷泥沙滚滚而下,使洪涝灾害逐年严重。可见,森林资源的破坏,是酿成洪灾的原因。
以下哪项使用的方法与上文最类似?
A.敲锣有声,吹箫有声,说话有声。这些发声现象都伴有物体上空气的振动,因而可以断定物体上空气的振动是发声的原因
B.把一群鸡分为两组,一组喂精白米,鸡得一种病,脚无力,不能行走,症状与人的脚气病相似;另一组用带壳稻米喂,鸡不得这种病。由此推测带壳稻米中含有的某些精白米中所没有的东西是造成这种病的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东西就是维生素B1
C.意大利的雷地反复进行一个实验,在4个大口瓶里,放进肉和鱼,然后盖上盖或蒙上纱布,苍蝇进不去,结果一个蛆都没有。另4个大口瓶里,放进同样的肉和鱼,敞开瓶口,苍蝇飞进去产卵,腐烂的肉和鱼很快生满了蛆。可见,苍蝇产卵是鱼肉腐烂生蛆的原因
D.在有空气的玻璃罩内通电击铃,随着抽出空气量增多,铃声越来越小。若把空气全抽出,则完全听不到铃声。可见,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使用的方法与上文最类似”,确定为平行结构。
第二步,分析题干推理形式。
森林覆盖率逐年减少,所以洪涝灾害逐年严重,得出:森林资源被破坏,所以酿成洪灾。
即如果A现象发生变化,B就随之发生变化,则认为A现象就是B现象的原因或部分原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出现A现象(发声现象),同时有B现象(伴有物体附近空气的振动),得出:B现象(物体附近空气的振动发声)是A现象(发声现象)的原因,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B项:选项中是两组实验,得出一个现象,而不是一个现象的变化引起另一个现象,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C项:选项中是两组实验,得出一个现象,而不是一个现象的变化引起另一个现象,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D项:出现A现象(抽出空气量增多),同时有B现象(铃声逐渐变小),得出:A现象(空气)是B现象(声音传播)的原因,与题干推理形式相同,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
森林覆盖率逐年减少⇒洪涝灾害逐年严重,结论:森林资源被破坏⇒酿成洪灾。
题干的推导方法是,从一种现象的变化引起另一种现象的变化,得出前一现象是后一现象的原因。
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
A项:发声现象⇒伴有物体附近空气的振动,结论:物体附近空气的振动⇒发声;
B项:喂精白米的鸡⇒得病,喂带壳稻米的鸡⇒不得病,结论:带壳稻米含有某些精白米中所没有的东西⇒避免得脚气病;
C项:没有苍蝇进瓶里⇒没有蛆,有苍蝇进瓶里⇒有蛆,结论:苍蝇产卵⇒有蛆;
D项:空气量逐渐减少⇒铃声逐渐变小,结论:空气⇒声音传播。
对比选项和题干的格式,只有D项和题干一样,即通过两种现象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出前一种现象是后一种现象的原因;A项推导的因果关系与题干相反,B、C两项都是通过求同求异的方法来推导因果关系,与题干的推导方法不同。
故正确答案为D。
12.甲因犯盗窃罪被公安机关逮捕,在审查期间,甲又主动交代曾实施抢劫犯罪。甲交代出抢劫案件的行为属于:
A.自首
B.坦白
C.立功
D.悔改表现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刑的行为。本题中,甲抢劫的行为是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因此单就抢劫案件来说,属于特别自首。
故正确答案为A。13.相对于影响范围较小、较方便找到污染源头的水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的成因复杂,往往是跨地域的工业污染、汽车排放乃至烹饪油烟等等,再加上特定的天气因素共同造成了雾霾等灾害性天气。这就很难将某天的雾霾归因于具体的哪个、哪几个企业的污染,那么受大气污染损害的公民该向谁索赔?又如何抗辩自身罹患的疾病等是由大气污染造成,而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如果公民真的起诉一长串的可能的污染企业,那么结果就是众多污染企业摊薄了赔偿款,不能起到震慑污染企业的作用。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介绍大气污染索赔的成功案例
B.如何规制企业的大气污染行为
C.进行大气污染索赔的法律依据
D.进行大气污染索赔的现实困境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下文内容的推断。解答这类题目主要根据尾句进行推断,本题尾句列举了错误的索赔方法,那么接下来应论述何为正确的索赔方法。同时,需要学会排除三种信息,即与文段无关的信息、前文提到的信息、本文提到的信息。文段首先指出大气污染的成因复杂,进而通过两个问句点出公民索赔问题——在很难将问题归结到具体的企业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索赔。最后做了一个假设:如果公民起诉一长串的污染企业,不仅让众多污染企业摊薄了赔偿款,而且达不到威慑作用。分析可知,文段围绕公民项污染企业索赔问题展开,且在文段末尾举了错误的索赔方法,那么接下来应该介绍正确的索赔方法,即A。
B项脱离了公民索赔问题,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排除。C项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是无关项。D项是文段已论述的内容,排除。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主要介绍目前进行大气污染索赔的现实困境,尾句通过反面论证提出如果公民真的起诉一长串的可能的污染企业那是没有效果的,也就是说不应该这样做。所以文段接下来最有可能衔接该话题讲述怎样索赔才是正确的做法。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介绍大气污染索赔的成功案例”与尾句话题相符。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主要介绍了目前进行大气污染索赔的现实困境,这些困境使此类索赔案件无法起诉或成功率低,那么下文最有可能介绍的就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境的策略。而参考以往的成功案例是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重要环节。A项与文段衔接最为紧密,当选。B项没有提到“大气污染索赔”,与文段主题不一致,且“规制企业的行为”也并不能对企业起到震慑作用,排除。C项与原文衔接不够紧密,从原文可知现实困难并不在于法律依据,而在于具体实施过程,排除。D项为文段已经提到的内容,不是下文介绍的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出处】《公民大气污染索赔权如何落实》14.日益严重的抗生素抗药性使得人们将来可能死于今天很容易治愈的疾病。有研究称,蚂蚁可能成为新型抗生素的来源。
上述结论的成立需要补充下列(
)项作为前提。
A.侵袭蚂蚁的病原体没有对蚂蚁产生的抗菌素形成抗药性
B.蚂蚁使用身上特殊腺体分泌的化学成分包裹自己来抵御病菌
C.不同蚂蚁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其杀菌效力各不相同
D.有些真菌可以释放化学成分劫持蚂蚁的神经中枢而杀死蚂蚁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题干结论成立需补充的前提,需明确题干中的论点和论据。题干论点为“蚂蚁可能成为新型抗生素的来源”,论据为“抗生素的抗药性日益严重”,论据和论点间存在跳跃,补充的前提需要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论点:蚂蚁可能成为新型抗生素的来源。论据:日益严重的抗生素抗药性使得人们将来可能死于今天很容易治愈的疾病。
A项,因为侵袭蚂蚁的病原体没有对蚂蚁产生的抗菌素形成抗药性,所以可以通过研究蚂蚁得到新型的、不会让病原体产生抗药性的抗生素,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了联系,是题干结论成立需要补充的前提。
B项,蚂蚁通过什么的样的手段抵御病菌与题干论述无关,不是题干结论成立需要补充的前提。
C项,不同蚂蚁所产生的化学物质杀菌能力是否相同与题干论述无关,不是题干结论成立需要补充的前提。
D项,有些真菌可以释放化学成分杀死蚂蚁也与题干论述无关,不是题干结论成立需要补充的前提。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蚂蚁可能成为新型抗生素的来源。
论据:日益严重的抗生素抗药性使得人们将来可能死于今天很容易治愈的疾病。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建立联系。侵袭蚂蚁的病原体没有对蚂蚁产生的抗菌素形成抗药性,说明蚂蚁产生的抗生素不会造成病原体的抗药性,所以蚂蚁可以当作新型的抗生素,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如果侵袭蚂蚁的病原体产生抗药性的话,蚂蚁就不能作为新型抗生素的来源,具有加强作用。
B项:无关选项。蚂蚁如何抵御病菌的方式与蚂蚁是否能成为新型抗生素的来源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不同蚂蚁的杀菌效力与蚂蚁是否能成为新型抗生素的来源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真菌如何杀死蚂蚁与蚂蚁是否能成为新型抗生素的来源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蚂蚁可能成为新型抗生素的来源。
论据:日益严重的抗生素抗药性使得人们将来可能死于今天很容易治愈的疾病。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侵袭蚂蚁的病原体没有对蚂蚁产生的抗菌素形成抗药性,说明如果蚂蚁成为新型抗生素的来源,就不会形成抗生素的抗药性,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联系,是搭桥项,可以加强,当选;
B项:蚂蚁使用身上特殊腺体分泌的化学成分包裹自己来抵御病菌,与论点讨论的蚂蚁能否成为新型抗生素的来源无关,是无关项,排除;
C项:不同蚂蚁产生化学物质的杀菌效力各不相同,杀菌效力与论点讨论的蚂蚁能否成为新型抗生素的来源无关,是无关项,排除;
D项:有些真菌可以劫持蚂蚁的神经中枢而杀死蚂蚁,与论点讨论的蚂蚁能否成为新型抗生素的来源无关,是无关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15.以下哪些是传入我国的外来作物()。
A.水稻
B.玉米
C.土豆
D.花生
参考答案: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历史。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根据各省通志和府县志的记载,玉米最早传到我国的广西,时间是1531年,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不到四十年。土豆、花生,原产于南美洲,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当时的印加族人,不仅食用土豆,还把土豆当药用。明末开始从美洲传入中国。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项。
16.生命在进化过程中要经历自然选择,也就是达尔文提出的“适者生存”。病毒感染对于生命来说就是一种选择压力,在病毒面前________的个体会被淘汰掉,病毒因而成了生物进化的强大驱动力,它们________和保留下免疫力强大的个体,由此推动生命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娇生惯养挑选进化
B.弱不禁风筛选演化
C.节节败退精选进展
D.不堪一击甄选延续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娇生惯养”指从小就被溺爱,不能用来描述不能抵抗病毒的个体,排除A。
第二空,“筛选”意为利用筛子进行选拣,现泛指通过淘汰的方式挑选;“精选”指认真地把一类事物中具有代表性和非常经典的挑选出来;“甄选”指在审查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对应“在病毒面前……的个体会被淘汰掉”的语境,选“筛选”最恰当。
第三空,“推动生命演化”也搭配恰当。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个体会被淘汰”可知,病毒是通过淘汰的方式进行选择。B项“筛选”指通过淘汰的方法选择,符合语境。A项“挑选”、C项“精选”和D项“甄选”都只有“选”的意思,没有“淘汰”之意,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C项和D项。答案锁定B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三空。第一空填入“弱不禁风”可以体现“这种个体很柔弱,经受不起压力”的含义,与后文的“被淘汰掉”对应。第三空填入“演化”,与“生命”搭配得当。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适者生存”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表明抵抗力弱的个体会被淘汰。B项“弱不禁风”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C项“节节败退”形容接连失败退缩,D项“不堪一击”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三者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
“娇生惯养”指从小就被溺爱、娇养惯了,并不代表抵抗力弱,与“在病毒面前”的语境不符,排除。
第二空代入,均符合文意。
第三空,横线处所填词语搭配“生命”,根据文段“生命在进化过程中”“生物进化的强大驱动力”可知,对应B项,“演化”指生物在不同世代之间具有差异的现象,符合文意,当选。C项“进展”与“生命”搭配不当,排除;D项“延续”表示按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强调未发生变化,而文段“进化”表明发生变化,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病毒的另一面》17.5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9岁,5个人中没有小于24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人至多是
岁?
A.46
B.48
C.50
D.49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由题意,要想年龄最大的人岁数最大,则其他四个人的年龄要尽量小。已知“5个人中没有小于24岁的”,则让其他四个人的年龄都是24岁,则年龄最大的人至多岁。
故正确答案为D。18.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的处分分为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但不包括撤职、开除。(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
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处分分为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题干表述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根据《公务员法》第五十六条,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19.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而且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才有了大量的方便食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如果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要么难看、难吃或难以保鲜,要么就是价格昂贵。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宣称无食品添加剂往往是商家迎合消费者心理造出的噱头
B.如果不使用添加剂,食品会因微生物作用而引起食物中毒
C.食品添加剂和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例如点豆腐用的卤水
D.三聚氰胺也是一种添加剂,在水泥里能够作为高效减水剂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结论的一项,解答本题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点为第一句话,其他为论据。要支持该结论,只需说明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益无害。题干论据:正是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才有了大量的方便食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如果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要么难看、难吃或难以保鲜,要么就是价格昂贵。题干结论: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而且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A项,指出宣称无食品添加剂往往是商家的噱头,与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B项,指出如果不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会因为微生物作用而引起食物中毒,从反面说明食品添加剂的防腐作用,可以支持题干结论。
C项,指出食品添加剂的历史悠久,与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三聚氰胺也是一种添加剂及其在水泥里的作用,但与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而且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论据:如果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要么难看、难吃或难以保鲜,要么就是价格昂贵。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选项中只提到食品添加剂历史悠久和卤水的例子,但没有具体说明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以及是否对人体无害,不具有加强作用,排除。
B项:增加论据。以“不使用添加剂,食品就会因微生物作用而引起食物中毒”为例,说明食品添加剂具有防腐保鲜的作用,对人体无害,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题干中讨论的是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无食品添加剂是否迎合消费者心理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题干中讨论的是食品添加剂,而三聚氰胺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既对人体无害,而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才有了大量的方便食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如果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要么难看、难吃或者难以保鲜,要么就是价格昂贵。
论据:无
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加强优先考虑补充论据,即解释为什么食品添加剂按规定添加既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或举例证明某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论点说的是食品添加剂按规定添加既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该项说的是食品添加剂和人类文明一样历史悠久,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B项:若不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会因微生物作用而导致食物中毒,说明食品添加剂对于食品是有好处的,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当选;
C项:论点说的是食品添加剂按规定添加既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该项说的是商家会以什么样的噱头来吸引消费者,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D项:论点强调的是食品添加剂按规定添加既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该项说的是三聚氰胺在不同的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与题干话题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0.四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2,则它们的积是多少?
A.945
B.3024
C.3465
D.9009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设最小的奇数为x,则其余三个奇数为x+2,x+4,x+6。由题意可列方程x+x+2+x+4+x+6=32,x=5,则其他三个数是7,9,11,积为5×7×9×11=3465。
因此,选择C选项。
21.根据江苏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暂行办法第15条规定:“对工作已满25年,或在本单位连续工作已满10年且年龄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人员,本人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聘用单位应当与其订立。”据此,单位不得解除与当事人订立的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
第二步,根据《江苏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暂行办法》第十五条,对工作已满25年,或在本单位连续工作已满10年且年龄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已不足10年的人员,本人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聘用单位应当与其订立。此类人员如在单位内部竞争上岗中未被聘任,应当比照有关未聘人员安置政策予以妥善安置,不得解除其与单位的人事关系。
根据《江苏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暂行办法》第二十八条,受聘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单位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①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岗位要求的;②连续旷工超过10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20个工作日的;③违反工作规定或者操作规程,发生责任事故,或者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④严重扰乱工作秩序,致使聘用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受到治安行政处罚的;⑤被依法判处管制以上刑事处罚或者被劳动教养的。
所以与当事人订立的聘用至退休的合同在该人员在内部竞争上岗中未被聘任时不得解除,但是如果人员有第二十八条中的情况,用人单位可以解除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因此,本题错误。
22.用饮用水国家标准衡量矿物质水,这对企业本身或许是好事,因为这
着它不需要执行一个非常严格的标准。而在矿泉水“标准门”事件之前,消费者对饮用水安全性的
没有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面,所以对企业产品而言,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就可以在市面上销售。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意味认知
B.标志认识
C.预示了解
D.暗示理解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空,由“用国家标准衡量矿物质水”、“不需要执行非常严格的标准”可知,用国家标准这件事使得企业不需要严格执行标准,A项“意味”、B项“标志”、C项“预示”都符合文意,均保留;D项“暗示”指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但是文段是明确地体现出,排除;
第二空,由“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就可以在市面上销售”可知,消费者之前对饮用水的安全性认识和了解是不清楚的,A项“认知”、B项“认识”、C项“了解”意思都符合,但是根据语义丰富,认知的意思包含认识和了解,优选语义丰富的选项,A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矿物质水“除名”风波:透视多重争议背后及饮用水行业新格局》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第一空考查的词语的侧重点辨析,通过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第二步,辨析第二空词语的用法,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预示”侧重预测,用饮用水国家标准衡量矿物质水是既定事实,不存在预测的问题,排除C。“暗示”侧重不明显,与文意也不相符,排除D。
第二空,由“没有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面”可知,消费者对饮用水安全性的认识不足。与“认识”相比,“认知”表述更为正式,且“认知层面”为习惯表述。
故本题选A。23.虽说器物的名称只是一个符号,但名称又往往与我们对器物功能、性质的认定密切相关,尤其是夏商周时期的礼器。因此在器物命名上,我们应该慎重,不能想当然,应尽量避免简单化和先入为主。在考虑器形的同时,更应该通过多学科手段弄清楚器物的功能、用途。此外,考古学界还应该制定某种共同遵守的器物命名标准与规范。唯有如此,我们对古代器物的命名才可能更准确,更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考古学界以往对器物的命名往往流于简单化和先入为主,不够慎重
B.器物的名称不仅是一个符号,还反映了人们对器物功能、性质的认知
C.器物的功能、性质、用途以及器形,都是器物命名的依据
D.制定器物命名标准与规范是提高器物命名准确性和统一性的必要手段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A项,由“因此在器物命名上,我们应该慎重,不能想当然,应尽量避免简单化和先入为主”可知,我们在给器物命名时要避免简单化和先入为主,并没有体现出以往对器物是怎样命名的,表述错误,当选;
B项,由“虽说器物的名称只是一个符号,但名称又往往与我们对器物功能、性质的认定密切相关”可知,表述正确,排除;
C项,由“在考虑器形的同时,更应该通过多学科手段弄清楚器物的功能、用途”可知,表述正确,排除;
D项,由“在考虑器形的同时······此外,考古学界还应该制定某种共同遵守的器物命名标准与规范。唯有如此······更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可知,制定共同遵守的器物命名标准与规范对提高器物命名准确性和统一性很重要,表述正确,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开展多学科的现代名物学研究》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在器物命名上,我们应该慎重,不能想当然,应尽量避免简单化和先入为主”,并不能表明“考古学界以往对器物的命名往往流于简单化和先入为主”,属于无中生有,当选。B
项对应“虽说器物的名称只是一个符号,但名称又往往与我们对器物功能、性质的认定密切相关”,表述正确,排除。C项对应“名称又往往与我们对器物功能、性质的认定密切相关,尤其是夏商周时期的礼器。因此在器物命名上……在考虑器型的同时,更应该通过多学科手段弄清楚器物的功能、用途”,符合原文,排除。D
项对应“考古学界还应该制定某种共同遵守的器物命名标准与规范。唯有如此,我们对古代器物的命名才可能更准确,更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符合原文,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2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图形元素组成相似,优先考虑样式规律。题干中每一行的第一个图与第二个图求异可得第三个图,则?处应为B样式图形。
故正确答案为B。25.“闪婚”是指男女双方恋爱不到半年就结婚。某研究机构对某市法院审理的所有离婚案件做了调查。结果显示,闪婚夫妻3年内起诉离婚的比例远远高于非闪婚夫妻。由此,该研究机构认为闪婚是目前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以上论证?
A.调查发现,离婚最快的夫妻常常不是闪婚夫妻
B.到该市民政部门办理的协议离婚案件占该市离婚案件总量的70%
C.调查显示,闪婚夫妻婚后感情更加融洽
D.调查显示,恋爱时间过长的夫妻离婚率高于闪婚夫妻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削弱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通过研究机构对某市法院审理的所有离婚案件的调查得出论点,即闪婚是目前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削弱这一结论,只需说明研究机构的调查不够科学合理即可。题干论点:闪婚是目前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论据:闪婚夫妻3年内起诉离婚的比例远远高于非闪婚夫妻。
A项,讨论的是离婚速度快慢,题干讨论的是离婚率和离婚的原因,属于无关项。
B项,指出离婚更多的是协议离婚而非起诉离婚,说明研究机构的调查样本不够科学合理,所以不能由起诉离婚的闪婚夫妻多就得出闪婚是离婚的重要原因,削弱了题干结论。
C项,讨论的是闪婚夫妻的婚后感情,题干讨论的是离婚率和离婚的原因,属于无关项。
D项,恋爱时间过长的夫妻离婚率高于闪婚夫妻,可能二者的离婚率都很高,都是离婚的重要原因。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闪婚是目前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
论据:闪婚夫妻3年内起诉离婚的比例远远高于非闪婚夫妻。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离婚速度快慢,题干讨论的是离婚率和离婚的原因,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离婚更多的是协议离婚而非起诉离婚,所以不能由起诉离婚的闪婚夫妻多就得出闪婚是离婚的重要原因,具有削弱作用。
C项:不明确项。“闪婚夫妻感情融洽”虽然有闪婚不易离婚的意思,但不能否定闪婚会导致离婚,也不能否定它是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具有削弱作用。
D项:不明确项。“恋爱时间过长的夫妻离婚率高于闪婚”,可能二者的离婚率都很高,那么就都是离婚的重要原因,不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闪婚是目前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
论据:闪婚夫妻三年内起诉离婚的比例远远高于非闪婚夫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离婚速度快慢与题干论点讨论的离婚的原因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B项:协议离婚案件比例大,则说明起诉离婚案件比例小,它没有代表性,通过论据起诉离婚的情况不能推出论点整体离婚的原因,拆桥削弱,当选;
C项:婚后感情融洽与离婚原因没有必然关系,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D项:加入了别的对象,但是不能说明闪婚就不是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两者的离婚率都很高,属于不明确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6.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项是:
A.①③⑤,②④⑥
B.③④⑥,①②⑤
C.②③④,①⑤⑥
D.①④⑤,②③⑥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每幅图中均有功能元素小圆圈出现,考虑功能类。
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
图形①③⑤中小圆圈标定主体图形的最大角,图形②④⑥中小圆圈标定主体图形的最小角,据此分为两组。
因此,选择A选项。
27.西药:中药:康复
A.医生:手术:病人
B.实验:化学:物理
C.米饭:面条:吃饱
D.政治:经济:文化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西药和中药为并列关系,二者都可以令人康复,前两词与第三词为功能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医生为病人做手术,三者为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化学和物理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顺序相反,且与实验不是功能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米饭和面条为并列关系,二者都可以令人吃饱,前两词与第三词为功能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是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三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28.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层管理局海洋数据中心的科学家对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间在世界各地进行的510万次海洋测量分析后指出,全球变暖时,大多数热量被海洋吸收,在过去40年间,海表下300米内海水温度平均升高了0.31摄氏度,3000米内水温平均升高0.06摄氏度。
下面对短文提供的信息所做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科学家对海洋做了长期大量的测量分析工作
B.美国科学家通过长期测量分析发现地球正在变暖
C.美国科学家指出全球变暖时热量大部分被海洋吸收
D.美国科学家以大量数据证明海水温度在不断升高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全球变暖时,大多数热量被海洋吸收”的观点,下文“在过去40年间……”为具体论证的内容。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为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为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偏离文段核心内容。B项:“地球正在变暖”与文段话题不一致。D项:为例子部分的内容,非重点。
2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是我们自家祖辈________下来的秘方,就是掉脑袋,也不能让日本人拿去!
②几家上市公司的倒闭,引发了股市的大幅________,证监会对此予以高度关注。
A.流传
振荡
B.流传
震荡
C.留传
震荡
D.留传
振荡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A项和B项的“流传”指传下来或传播开,强调范围广;C项和D项的“留传”指从前的事物留下来传给后世,侧重时间上的纵向传播。根据横线前的“祖辈”以及横线后的“秘方”可知,“留传”更符合语境,可排除A项和B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C项“震荡”指动摇、摇荡,强调一种动荡的状态;D项“振荡”指电路中电压或电流能维持周期性重复变化的过程。文段描述的是股市的动荡、上下波动的状态,所以“震荡”更符合语境,可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30.最近一段时期,有关要发生地震的传言很多,小明问在院里乘凉的爷爷:“爷爷,他们都说明天要地震了。”爷爷说:“根据我的观察,明天不必然地震。”小明说:“那您的意思是明天肯定不会地震了?”爷爷说不对,小明陷入迷惑。以下哪句话与爷爷的意思最为接近?
A.明天必然不地震
B.明天可能地震
C.明天可能不地震
D.明天不可能地震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键词“必然”,确定为模态推理。
第二步,分析题干,进行推理。
根据“不必然”等价于“可能不”,“明天不必然地震”的意思就是“明天可能不地震”。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首先分析题干。本题考的模态命题,模态命题需要记住的矛盾关系式:不必然等于可能不。
这道题重点理解“明天不必然地震”,“不必然”就是否定“必然”,“必然”的否命题是“可能不”,因此答案为“明天可能不会地震”。
故正确答案为C。31.翻译不像物理、化学那样定义明确,翻译时有赖于译者的慧眼和________的学识。译者不仅要有能够基本配得上原作的译笔,还需要激情和创造精神。可以说,译者耗尽心血,读者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学贯中西
自愧不如
B.博古通今
乐此不疲
C.满腹经纶
唾手可得
D.融会贯通
坐享其成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语境“可以说,译者耗尽心血,读者_______”可知,这句话是对上文的总结。上文阐述“译者不仅要有能够基本配得上原作的译笔,还需要激情和创造精神”,就是为了说明“译者耗尽心血”,第二空所要填的词应与“译者耗尽心血”语义相对,且能修饰主语“读者”,应是“读者不需要费力就可享受到翻译的成果”之意,对应“坐享其成”一词。D项“坐享其成”指的就是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融会贯通”和“学识”搭配得当。
因此,选择D选项。
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唾手可得: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
32.羊群效应是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表现为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羊群效应的是:
A.张某去超市,发现已经排起长队,遂自觉去排队,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排的是隔壁网红店的队伍
B.民警孙某,发现大量市民朝一个方向奔跑,遂与众人一起跑上前去,一探究竟
C.陈某和王某注册了多个微信号,在微信群里发布虚假信息,诱导他人购买
D.张某本来没有买车的意愿,但发现周围的朋友都在买车摇号,遂也随大流摇号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张某因为看到他人排队而自觉排队,符合“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符合定义,排除;
B项:孙某因为看到市民朝一个方向奔跑也一起跑过去,符合“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符合定义,排除;
C项:陈某和王某通过发布虚假消息诱导他人购买,是两个人自发的行为,不存在群体的影响,不符合“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不符合定义,当选;
D项:张某因为周围的朋友都在买车摇号而改变了自己的意愿,符合“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之后他随大流摇号,符合“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
②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张某因为看到他人排队,体现了①,遂自觉去排队,体现了②,符合定义;
B项:孙某因为看到市民朝一个方向奔跑,体现了①,遂与众人一起跑上前去,体现了②,符合定义;
C项:陈某和王某注册了多个微信号,在微信群里发布虚假信息,诱导他人购买,是陈某和王某的个人行为,不存在群体的影响,未体现①和②,不符合定义;
D项:张某因为周围的朋友都在买车摇号而改变了自己的意愿,体现了①,随大流摇号,体现了②,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33.勤奋:学习:进步
A.艰苦:创业:失败
B.鲁莽:说话:厌恶
C.喝酒:驾车:车祸
D.努力:工作:成功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三个词项间的关系,可以结合遣词造句法进行解题,题干三个词项能串联成一个句子,在分析选项时需注意对应词项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否与题干一致。通过勤奋学习可以获得进步。
A项,艰苦创业可能会失败,但失败是负面的结果,而题干中的进步是正面的结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说话鲁莽可能会被厌恶,但厌恶在这里是被动的关系,且是负面的结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喝酒后驾车可能会出车祸,但喝酒和驾车是两个动作,并没有修饰关系,且车祸是负面的结果,而题干中的勤奋和学习是修饰关系,进步是正面的结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通过努力工作可以获得成功。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34.食品安全的实现,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只有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才能确保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如果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是不可能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
由此可以推出()
.
A.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实现食品安全。
B.要想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
C.有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就能实现食品安全。
D.一个不能进行有效管理的政府,即是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的政府。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
本题属于翻译推理题,首先翻译题干,然后进行推理。
①食品安全的实现→政府的有效管理。
②政府的有效管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
③-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
由三个条件可以推出:
④-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政府的有效管理→-食品安全的实现。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食品安全的实现,符合题干。该选项正确。
B项,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有政府的有效管理,是对条件③的否前,得不出必然结论,该选项错误。
C项,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食品安全的实现,是对条件②的肯后,得不出必然结论,该选项错误。
D项,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政府的有效管理,是对条件③的否前,得不出必然结论,该选项错误。
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A。35.核聚变产生能量的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相似,因此在地球上以探索清洁能源为目的的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又被称为“人造太阳”。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前沿科技知识。
第二步,核聚变产生能量的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相似,因此在地球上以探索清洁能源为目的的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又被称为“人造太阳”。
因此,本题正确。
36.据传,乾隆皇帝在乾清宫开千叟宴,看到宴席上有一位老者,于是给出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纪晓岚听后,随即给出了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对联描述的年龄是(
)。
A.110岁
B.121岁
C.130岁
D.141岁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题干中的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其中“花甲”指的是60岁,“重逢”即两个“花甲”,也就是120岁,“三七岁月”指的是21岁,加起来即141岁;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其中“古稀”指的是70岁,“双庆”即两个“古稀”,也就是140岁,“更多一度春秋”指的是增加一年,加起来即141岁。
故正确答案为D。37.数字世界的革命固然玄妙,但其经济规模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程度,直到今天,仍旧不能与实体世界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同日而语
B.旗鼓相当
C.一决高下
D.平分秋色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分析句意。第二步,分析选项的成语含义,选择最契合句意的一项。
题干句意为数字世界不能与实体世界相提并论。“同日而语”即放在同一时间讨论,指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句),填入符合句意。“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与句意相悖。“一决高下”指通过较量来分出实力的高低;“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二者词意均与句意不符。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转折“但”后面的内容可知,横线处填入的成语表达的是数字世界的重要程度不能与实体世界相提并论。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同日而语”指相提并论、相比,侧重时间上的对比,常用于否定句,符合语境。B项“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一般用于肯定句式,置于此处不恰当,排除B项。C项“一决高下”指决一胜负,比个高下;D项“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二者语义均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和D项。
因此,选择A选项。38.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如果规划不当,到了炎热的夏天往往会出现热岛效应。下列有关热岛效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增加的车辆与住户的空调加剧了热岛效应
B.热岛效应只会在大城市出现,中小城市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C.出现热岛效应的地方,温度比周围郊区一般要高两三度甚至三五度
D.城市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通风与气流不畅是造成热岛效应的原因之一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运用热岛效应相关地理知识。城市化导致的其它现象如干岛效应、湿岛效应、混浊岛效应和雨岛效应等也是常考内容,这些地理效应的定义、影响、形成原因、以及防止措施等需要考生多加关注。A、C、D三项错误。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城区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中心的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热岛。城市热岛中心气温一般比周围郊区高1℃左右,最高可达6℃以上。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条件有:(1)城市内拥有大量锅炉、加热器等耗能装置以及各种机动车辆,这些机器和人类生活活动都消耗大量能量;(2)城区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构成以砖石、水泥和沥青等材料为主的下垫层,这些材料热容量比郊区自然界的下垫层要大;(3)城区密集的建筑群、纵横的道路桥梁对风的阻力增大,风速减低,热量不易散失;(4)城市中的机动车、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和温室气体,它们是红外辐射的良好吸收者,致使城市大气产生温室效应。
B项正确。中小城市只要存在上述条件也可以产生热岛效应。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热岛效应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热岛效应是人为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从而引起城市局部地区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这是城市发展的普遍现象,并非大城市独有,在人口聚集的中小城市也会出现热岛效应。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面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市地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而热岛效应不只在大城市会出现,小城市也会有这种情况。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39.行政强制措施: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销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是:
A.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
B.交通管理部门对某货车散落在高速公路上的西瓜进行及时清理
C.公安消防部门为了阻止火势蔓延而拆除与着火处相连的房屋
D.医疗机构为防止某精神病人病情发作伤害他人而将其强制约束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销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暂时性限制”“暂时性控制”。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主体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制犯罪嫌疑人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属于刑事强制措施,排除;
B项,及时清理高速路上的西瓜不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也不是对公民的人身自由或人身财务的暂时性控制,排除;
C项,“公安消防部门”是行政机关,“为了阻止火势蔓延”对“与着火处相连的房屋”进行暂时控制,符合行政强制措施定义,当选;
D项,医疗机构不属于行政机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主体、条件、目的、结果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行政强制措施的定义要点:①行政机关;②行政管理过程中;③暂时性限制或控制行为。
A项,是在刑事诉讼中,而非行政管理过程中,不符合要点②。
B项,对散落在高速公路上的西瓜进行清理,而非对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不符合要点③。
C项,为阻止火势蔓延而拆除与着火处相连的房屋,是为了控制危险扩大而对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符合定义。
D项,医疗机构强制约束精神病人,医疗机构并非行政机关,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
②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
③对公民的人身自由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刑事诉讼并非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不符合定义;
B项:西瓜本不该出现在高速路上,清理高速公路上的西瓜属于正常的疏导,而不是“强制措施”,不符合定义;
C项:公安消防部门属于“行政机关”,为“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拆除与着火处相连的房屋,体现出“对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符合定义;
D项:医疗机构不属于“行政机关”,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40.在一起入室盗窃案件中,侦查人员搜集了大量的证据。下列可以成为直接证据的是:
A.脚印
B.铁锤
C.匕首
D.口供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知识。
第二步,直接证据是指能够单独直接说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案件主要事实在刑事诉讼中指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在民事、行政诉讼中指当事人争议的法律关系的事实。刑事被告人对犯罪的供认,被害人或目睹证人对被告人实施犯罪的陈述和证言,民事被告人对原告人所诉事实的承认,书证中关于民事争议事实的记载,均属直接证据。直接证据在司法实践中多表现为言词证据。因此口供可以成为直接证据。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B项、C项:物证是用于犯罪或与犯罪相关联的,能够证明犯罪行为和有关犯罪情节的物品或痕迹,如作案工具、赃款赃物、血迹、指纹、脚印等。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必须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以推论的方式即间接证明的方式起证明作用。单独一个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它只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某一情节片断,同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因此,脚印、铁锤、匕首作为物证,属于间接证据,而不是直接证据。A项、B项、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工程采购合同范例
- 2024年工程项目劳务合作协议
- 2024建筑工程承包合同范文合同范本
- 2024安装合同样本范文
- 2024年工程车辆承包合同范本
- 2024定作承揽合同范本
- 2024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基础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4单元大地的歌吟略读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学案新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 2024年乙方向甲方购买00万股股票的股权转让合同
- 网络教育平台运营合作协议
- (完整版)全国各省份城市明细表
- 胆总管囊肿护理查房
- 《Matlab语言与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 俄罗斯地缘政治学
- GB/T 30475.2-2013压缩空气过滤器试验方法第2部分:油蒸气
- GB/T 25217.13-2019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第13部分:顶板深孔爆破防治方法
- GB/T 19851.15-2007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第15部分:足球门
- 机器人创新性教学平台实践与探索报告
-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五单元《圆》 第1课时《圆的认识》作业设计(素材)
- 湘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31光与影(课件)
- 销售目标的设定与管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