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溜索》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阿城,积累与本课有关的语言。2.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3.把握小说的主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教学难点:把握小说的主旨。教学时间:1课时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阿城,原名钟阿城,当代著名作家。高中一年级逢“文革”中断学业,1968年下放山西、内蒙插队,后又去云南农场。1979年回北京。他的处女作《棋王》引起广泛关注,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他的具有散文化倾向的系列短篇《遍地风流》也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他的作品以白描淡彩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围,透露出浓厚隽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关于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学玄思,关心人类的生存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的现时积淀。其代表作有树王》、《孩子王》等。云南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是世界三大峡谷之一。峡谷的东面是被称为“万瀑千湖之山”的碧罗雪山,西面是中缅边境千里边防的高黎贡山,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怒江没有船,惊涛怒浪上小船无法横渡,两岸居民过江,从前主要靠“溜索”桥。今天我们学习《溜索》,跟随作者的描述去感受这种让人惊心动魄的过江方式。二、整体感知泛读课文,整体理解。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一,二,……)标出意义段,要求体现小说的结构特点,用(1.2.……)段内的层次,标出主要人物,并简要批注作者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用【
】标出环境描写,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1.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盘桓:①徘徊;逗留。②周旋;交往。③玩弄;逗弄。④盘旋;曲折回绕。⑤广大貌。⑥引申为傲慢自大貌。⑦徘徊,滞留。⑧游乐。⑨犹疑不决的样子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探视:查看;窥视。俯身:指弯腰向前向下有时同时弯膝。扭绞:指用两股以上的条状物向相反方向转动。顷刻:片刻,表示行动或事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寻思:琢磨,心里琢磨。拳打脚踢:用拳打,用脚踢。千钧之力: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战战兢兢:形容恐惧得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2.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㈠理清全文思路,并作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思路:(1)距离怒江越来越近,我的心也越来越紧。最后抵达江边人牛都被吓得屏气腿颤。(2)我们发现自己处在垂悬的江边壁顶上,深远、喧腾的怒江让我们心颤不已。(3)领队稳坐在沉静的马上沉着带领慌神的驼队向峡上绳索进发。(4)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极其利索地溜索。(5)剩下的汉子也决定溜索。(6)汉子们将吓得精神几近崩溃的牛群以及驮子熟练沉着地运到对岸。(7)最后领队和我溜索,我溜索时心惊胆颤,溜过后又激动、惊奇。(8)我发觉领队呼出响哨飞跃下索头走到跟前。(9)溜索后,惊魂未定的我感觉牛们和我都长出了一口气,我又感觉到了闷雷声。主要内容:一个首领带领马帮一起溜索过怒江。3.划分段落,概括大意开端:抵达怒江边,心惊又胆战。发展:马帮过溜索,无畏而熟练。高潮:首领够沉静,助我过溜索。结局:顺利到对岸,再次上征途。三、精读课文,深入解读1.作者是如何描写峪谷的险峻的?明确:①作者运用了烘托的手法,通过我远眺感觉怒江“深远似涓涓细流”、俯瞰江底“蓦地心中一颤”烘托出峡谷的险峻气势。②作者描写怒江峡谷的险峻时,非常注意变换角度,将“我”的远眺俯瞰与听觉相结合,多角度展示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③段中通过“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充分抒发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其境。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明确:①溜索前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失神、浑身发抖,这些描写生动地体现出牛此时的惊恐失态之状。此时我也“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牛的惊恐与我的恐惧相互映衬,从侧面烘托出怒江峡谷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②溜索过程中,牛“叫不出声”、屎尿失禁,而赶牛溜索的汉子们则不慌不忙。牛的失态反衬出汉子们的沉着、果断。③牛溜完索便迫切地想离开,我“顺风出一口长气”,我与牛仍然相互映衬。而我发现溜索前后领队始终气定神闲。牛和我与领队形成强烈对比,更加突出领队的冷静、沉着地性格。3.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明确:①“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强化了峡谷的荒凉僻静,为骑手的出现提供了独特的背景;②“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暗示骑手来了;③“那只鹰又出现了”,空中自由飞翔的鹰与独来独往的骑手相互比照,丰富了骑手的形象内涵。4.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明确:①快到怒江峡谷时,领队“只懒懒说”“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我和牛的恐惧反衬出领队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性格;②溜索前领队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哑声问”余下的汉子们是否可还歇,带我溜索时提醒我不要看下面,这些细节都体现出领队细心、认真、负责及关爱他人的品格;③领队用眼“瞟一瞟”立即有汉子站出来,表现出领队受人尊敬的地位,也体现出他和汉子们配合默契。④领队打着尖细的忽哨,“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最后一个溜索。这些都表现出领队非凡的身手、粗犷的为人、领袖的气质。5.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明确:(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四、拓展延伸1.你对课文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见解?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