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中医根底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中医根底理论》试题〔三〕〔每题1分,共30分〔在以下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正确答案1.古代哲学精气概念的产生是源于:A.水地说B.五材说 C.元气说D.五方说E.人体之精说2.因情志刺激,突然消灭下焦胀满,甚至小便失禁。此因:A恐则气下B悲则气消C惊则气乱 D喜则气缓E怒则气上3.痰与饮的主要区分是:A热者为痰,寒者为饮。B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受阴气分散而成者为饮。C浓度较大,较粘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D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E以上都不是。4.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A朱丹溪B吴鞠通C吴又可 D刘完素 E薛生白5.与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有关的是:A营气 B卫气C宗气D元气 E谷气6.以下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是:AB尿C粪DE7.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脾为:ABC阴中之至阴DE8A子病犯母 B相克 C相乘D相侮 9.与情志抑郁最为关联的是:A心神缺乏B髓海空虚C肝失疏泄 不守舍10.肾在液为:A涎 B唾 C尿D泪E涕11.“泻南补北”法适用于:ABCD心阴虚而心阳亢E以上均不是12.以下不是津所布散的主要部位的是:ABCD关节E13.易使人消灭各种血证的是:AB暑邪C燥邪D火邪E14.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B.下午 C.前半夜D.后半夜E.以上都不是15.“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A.实寒证BC.虚寒证D.虚热证E.阴阳两虚证16.在五行生克关系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B.火生土C.金生水D.金克木E.水克木17.在阴阳失调病机中,阳偏衰以哪脏为根本:A心 B肝C脾D肺E肾18“一源三歧”的三条经脉是A冲、任、带B任、督、带 任、督D督、冲、带E督、冲、跷19.少阳经在头部经过的部位是:A头后部B侧头部C头顶部 D前额部 20.脾之华在:A毛B唇C发 D面 21“血之府”是指:A心B肝C脉D冲脉E22.与呼吸关系最亲热的两脏是:A肺与心B肺与肝C脾与肺 D肺与肾E心与肾23.被称为“水谷之海”的是:A脾B小肠C胃D大肠E三焦24.下面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的是:A饮食B六淫C七情 D瘀血E疫疠25.“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治疗用药应留意: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标E以上均不是26.内湿的产生与哪一脏的关系最为亲热:A肾BCD心E27.胃与小肠上口相接处为:A贲门B阑门C魄门D幽门 E吸门28《素问·水热穴论》称“胃之关”是A肾B脾C肺D膀胱E三焦29“大实有羸状”的病机应属于:A虚中夹实B真虚假实C真实假虚 D虚实夹杂E虚证30ABCDE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在以下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5个最正确答案1.属于“金元四大家”的是:A刘完素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景岳E张从正A生化作用B滋润作用C承载作用D收敛作用 E受纳作用3.依据《素问·五运行大论》观点,五行中某一行之气太过,则:A制其所胜B侮所不胜 C已所不胜轻则侮之D五行相克E已所不胜侮而乘之4.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A.补其缺乏BC.虚则补之D.E.损者益之5.过劳包括:ABC房劳过度DE饮酒过度6.胆又称为:A中精之府B孤府 C清净之府D中正之官E元神之府7.营气的生理功能:A化生血液B调控体温C温煦脏腑D抗御外邪 8.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是:A致病广泛,变化多端B直接影响内脏C发为情志病证D影响脏腑气机 E七情变化影响病情9.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A主动B收引C凝滞D重浊 伤阳气10.气虚可进一步导致:AB血瘀CD水停E津泄三、推断题〔110〕1.阴阳偏胜,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2.五行中,土为木之所不胜,金为木之所胜。4.脾属阴土,故喜润而恶燥;胃属阳土,故喜燥而恶湿。6.寒性收引,指寒邪伤人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8.临床见肌肉消瘦、四肢运动无力,主要责之于肝气血缺乏。10.六淫致病,易合邪伤人,多自肌表、口鼻而侵入。四、名词解释〔210〕1.阴阳:是对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它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概括。它既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又可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2.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3.格阳:又称阴盛格阳。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4.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5.通因通用:指用具有通利作用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病症的实证。五、简答题〔412〕1.营气和卫气有何异同?答:同:都来源于水谷精微,均由脾胃所化生。异:营气性质精纯,富有养分,卫气性质剽疾滑利,易于流行;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属阴,卫属阳。营气有化生血液和营气全身的功能,卫气有防卫、温养和调控腠理的功能。2.肺主宣发主要表达在哪几个方面?〔1〕〔2〕〔〕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并掌握和调整其排泄。3.如何理解“风性善行而数变”?答:①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行痹的关节的苦痛游走不定。②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发病快速的特性。如风疹发病时此起彼伏,发无定处等。六.论述题〔618〕1.试述脾与胃的关系。1〕同居中焦,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2〕共司水谷的消化、吸取和转输。①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纳运协调。②胃主通降,脾主升清,升降相因。③胃为腑,属阳土,性喜润而恶燥;脾为脏,属阴土,性喜燥而恶湿。燥湿相济。消灭食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反之,饮食不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响脾的升清与运化,消灭腹胀、泄泻等症。2.“如何理解“津血同源”和“血汗同源”?有何临床意义?答:津液与血液,都源于水谷精微所化生。同时,津液能变化为血液,血液也可以变化为津液,二者相互转化。故曰“津血同源过多则伤津液,津液伤损则血液必虚,故曰“血汗同源血过多时,脉外之津液大量渗入于脉内,则形成口渴、尿少、皮肤枯燥等津液缺乏之症,因此,对于失血和血虚的病人,不宜用汗法。故《灵枢·营卫生会篇》有“夺血耗时,不仅渗入脉内之津液缺乏,甚至脉内之津液亦可渗出于脉外,形成血脉空虚、津枯血燥和津亏血瘀等病变。因此对于多汗夺津或津液大亏的患者,不行轻易地使用破血,逐血之峻剂。故《灵枢·营卫生会篇》有“夺汗者无血”的告诫。“3.试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答: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以下四点:1、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湿为水类,有肯定的重量,所以湿邪致病,多有沉重重着的感觉。如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沉等,浊,即秽浊,指湿邪为病,可使分泌物、排泄物增多而秽浊不清。如湿病面垢多眵,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带下过多等。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故为阴邪。水湿之邪重着粘滞,侵入人体,留滞不化,易滞留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的升降。脏腑经络阻滞,气机不畅,故常见到胸闷脘痞、胀满等病症。外感湿邪,最易损伤或阻遏脾阳,导致脾阳不振,水湿内停,易见腹泻,水肿等病症。3一是指分泌物或排泄物多表现为涩滞不爽,如大便里急后重,小便涩滞不畅等;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长,易反复等。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为病,多见于下部的病症,如下痢、带下、淋浊、下肢水肿等。《中医根底理论》试题〔三答案及评分标准〔按试题挨次排列〕〔每题1分,共30分〕1A2A3C4B5C6D7C8D9C10B11C12D13D14D15C16E17E 18C19B20B21C22D23C24D25B26E27D 28A29C30B二.多项选择题〔220〕1ABCE2ACE3AB 4BD 5ABC6ACD7AE 8BCDE9BCE10ABCDE三.推断题〔110〕1√2×3×4×5×6√7× 8×9×10√中医局部复习题1、《内经》由哪两本书组成:〔A〕A、素问、灵枢B、素问、难经C、灵枢、难经D、素问、本草2、以下属于五脏的是:〔C〕A、脑 B、髓 C、肝 D、脉 E、女子胞3、虚损辨证不包括:〔E〕A、气虚 B、血虚 C、阴虚 D、阳虚 E、食积4、以下不属于八纲的是:〔C〕A、热 B、里 C、外 D、阴 5、以下表里配属关系有误的是:〔B〕A、心与小肠 B、肾与脑 C、脾与胃 D、肝与胆 E、肺与大肠6、以下对肺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D〕A、主气,司呼吸 B、通调水道 C、开窍为鼻D、在液为泪 E、其华在毛7、内脏下垂的病机是:〔C〕A、气滞 B、气脱 C、气陷 D、气闭 逆8、桂枝汤中没有以下那味药:〔B〕〔〕5A、桂枝 B、麻黄 C、大枣 D、甘草 E、白芍9、既恶湿又能化湿的脏腑是:〔D〕A、肾 B、肺 C、肝 D、脾 心10、易生风动血的病邪是:〔B〕A、风邪 B、火邪 C、湿邪 D、燥邪 E、暑邪中医学根底理论试题〔一〕及答案40130依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A.手厥阴经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D.手少阴经2.以下不宜用阴阳的根本概念来概括的是A.寒与热B.上与下 C.动与静D.邪与正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A.木为水之子B.水为火之所不胜C.火为土之母D.金为木之所胜《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A.肺主气,司呼吸B.肺主升清C.肺主通调水道D.肺主治节6.脾统血的含义是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B.脾有调整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A.心阳B.肺气 C.脾气D.肾阳以下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A.脉B.筋C.髓D.骨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A.风邪B.寒邪 C.暑邪 D.燥邪以下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A.阴盛慎用寒药B.阳虚慎用寒药C.冬季慎用寒药D.假寒慎用寒药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A.水谷精微B.肾精 C.冲任气血D.命门之火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A.生发、严峻B.阳热、上炎C.长养、化育D.清静、收杀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靠于A.BCD.肾的气化作用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A.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D.气脱15.分布于脸蛋部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16.湿邪致病往往缠绵难愈,是由于A.湿为阴邪B.湿性重浊 C.湿性粘滞D.湿性趋下17.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其中最清稀的是A.痰B.饮C.水D.湿对津液不具有直接固摄作用的是A.肝B.肺C.脾D.肾孙络是指A.十五别络 B.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C.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D.十二皮部的络脉由于暑性升散,故致病可见A.易伤人体上部及肌表 B.易生风动血C.易耗气伤津 D.易为阳热病症能调整十二经气血,主生殖功能的经脉是A.督脉 B.带脉 C.任脉 D.冲脉松散,多由以下何种因素引起?A.喜难过 B.怒伤肝 C.思伤脾 D.哀痛肺23.形成阴疽流注的病因多为A.暑邪 B.热邪 C.痰饮 D.瘀血24.脾病面色黄,见何种脉时为逆A.浮脉 B.洪脉 C.弦脉 D.缓脉25.肺的生理特性是A.喜润恶燥 B.不耐寒热 C.体阴用阳 D.喜燥恶湿26.循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内踝上八寸以下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阳明胃经27.十二经中具有两条别络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阴脾经 C.手少阴心经 D.手太阴肺经28.导致人体生命死亡的根本病机是A.阴阳偏盛 B.阴阳偏衰 C.阴阳离决 D.阴阳失调29.对虚实错杂证运用先攻后补治则的主要依据是A.先祛邪不会伤正 B.先扶正可致留邪C.正气虽虚尚可耐攻D.标症紧急先治其标30.肾所藏之精是指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D.生殖之精11031.对肺司呼吸直接起调整作用的有A.心的行血功能 B.脾的运化功能C.肾的纳气功能 D.肝的疏泄功能 E.宗气的行呼吸功能32.起于胞中的经脉有A.督脉 B.任脉 C.带脉 D.冲脉 E.心包经33.六淫中属于阴邪的有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依据七情分属五脏的理论,以下情志中属心所主的是A.喜 B.怒 C.悲 D.惊 E.恐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A.调整精神情志B.促进消化吸取C.维持气血运行D.帮助水液代谢E.调理冲任二脉扶正与祛邪兼用的原则是A.扶正不留邪B.先攻后补C.祛邪不伤正D.先补后攻E.攻补兼施37.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A.滋水涵木法B.益火补土法C.培土制水法D.金水相生法E.佐金平木法38.奇恒之腑包括A.脑 B.筋C.脉 D.骨 39.“气为血之帅”,具体表现为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40.以下属于病理性火的有A.五气化火 B.五志化火 C.命门之火 D.少火 E.壮火其次局部(主观题,共60分)112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整血流量的功能。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整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依据五脏主五华的理论,肾精缺乏可致发枯、脱落。实证,是指以邪气盛为主要冲突的一种病理反映。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中寒。中医生疏病因,通过分析疾病病症、体征来推求,这种方法称之为辨证(审证)求因七情致病对脏腑的影响,主要是导致脏腑气机紊乱。小肠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泌别清瘀血所致的苦痛,性质一般多为刺痛。肾精化生血,主要是通过骨髓和肝脏的作用实现的。奇经八脉纵横穿插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调整十二经气血的作用。318肺主行水:是指肺气具有通调水道,推动水液输布和排泄的功能。心肾相交:心位居于上,属阳,主火,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